资本市场

搜索文档
Is this the end of quarterly reporting by public companies?
Invezz· 2025-09-29 12:05
Public markets run on rhythm, and if the beat changes, prices move differently. That is what is at stake as the administration pushes to loosen US reporting rules and the SEC is hinting towards a change. ...
陈茂波:港股新股集资总额至今接近1500亿港元,全球排首位
新浪财经· 2025-09-28 07:02
来源:格隆汇APP 他续指,新股活跃、资金汇聚以及交投畅旺,也利好了A股的表现,香港与内地资本市场出现良好的联 动效应。据港交所的统计,自去年9月以来,14家H股在港上市后,其在内地相关的A股日均成交额,整 体涨了28%,其A股股价亦平均上升了15%。可见,更多优质、计划出海的内地企业赴港上市,不但有 助加快其国际业务的布局、增加营收、提升国际知名度和可见度,更可让香港与内地金融市场更好的相 互成就。 格隆汇9月28日|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网志表示,今年以来香港金融市场表现亮眼。例如,新股集 资(IPO)总额至今接近1500亿港元,全球排首位,而且国际长线资金参与度明显增加。港股气氛畅旺, 恒生指数今年来累计上升超过30%;交投创历史新高,每日平均成交额超过2500亿港元。今年首8个 月,上市公司的再融资额更为IPO集资额的接近3倍,反映香港市场的深度与活跃度。 ...
刘世锦:中国资本市场增量资金来源,或已发生转折性变化
券商中国· 2025-09-27 07:52
"中国经过这么多年,已经积累了非常大规模的社会净财富。银行储蓄利率很低,净财富要增长只有进入资本 市场。所以资本市场增量(资金)的来源和过去已经发生了转折性变化。"9月25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 主任刘世锦在第四届五矿产业金融论坛上如此表示。 刘世锦以"'十五五'时期中国经济持续稳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战略与政策"为题讲述建设金融强国时谈到的前 述看法。他还谈到,需求约束、消费不足是"十五五"期间我国面临的最为紧迫且严峻的挑战,建议重点推动三 个领域结构性改革以有效扩大消费。 消费结构性偏差问题"水落石出" 刘世锦表示,近年来,中国经济疫后复苏进程尽管有曲折,但总体呈现回升向好态势。前两年分别实现5.2% 和5%的增长目标,在全球各大经济体中居前。 另外,宏观经济面临日益增大的需求下降压力,GDP平减指数连续9个季度处于负增长状态。从2010年一季度 开始,中国经济增长逐步转向中速,同时约束由供给转向需求。需求约束主要不是投资不足,而是消费不足。 这依然是"十五五"时期面临的最为紧迫且严峻的挑战。 "我国消费占GDP的比重,不论是与现阶段国际平均水平相比,还是与典型经济体相同发展阶段平均水平相 比,都存在相 ...
资金“狂飙”流入,证券ETF(512880)规模超540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6 02:16
展望后市,证券板块估值有望持续修复。 1、市场成交活跃,业绩持续修复:在市场成交活跃、股市震荡向上背景下,证券公司基本面向好。上半年39家上市券商实现归母净利 润1021亿,同比+63.1%,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51%。往后看,三季度股市向好,而证券公司业绩基数仍低,增幅有望超预期。 近期,资金持续流入证券类ETF。根据wind数据,统计市场19只跟踪证券公司指数资金流入数据,截止2025.9.25,近一个月共计流入超 221亿元。 其中,市场规模最大的证券ETF(512880)吸金近百亿元,当前规模超540亿元。 证券板块具备较强β属性,主营业务表现与资本市场表现息息相关,被喻为"牛市旗手"。在历史市场反弹期间,反弹幅度显著高于大 盘。 而当前证券板块年内涨幅相对靠后,且尚未突破去年"9·24"行情的高点。在资本市场持续活跃、券商业绩强景气周期下,资金博弈板块 补涨需求。 证券ETF(512880)跟踪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网罗A股头部券商公司,感兴趣的投资者可以关注相关布局机会。 | 证券代码 | 证券名称 | 中证一级行业分类 | 中证二级行业分类 | 权重(%) | | --- | --- | --- ...
刘纪鹏:资本市场在等待年轻人,但“一定要控制好风险的比例”
新浪证券· 2025-09-25 09:54
专题:专题|刘纪鹏:A股"924"一周年,仍处价值洼地 "当然,大家都是从年轻人过来的,资本市场谁没吃过亏呢?所以一定要控制好风险的比例,在这个基 础上,要勇敢地投入到资本市场里来,资本市场在等待你们。"刘纪鹏总结道。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9月25日,在"924"政策出台一周年之际,A股市场已逐步呈现慢牛态势。新浪证券特邀中国政法大学商 学院教授、资本市场知名专家刘纪鹏先生,为投资者带来深入解读>>视频直播 针对目前开户数量正在逐步攀升,越来越多的"00后""10后"开始进入股市现象,刘纪鹏指出,中国资本 市场本身就是一个年轻的市场,理应由"90后""00后"逐渐担当主力。然而,这一代投资者成长于不同时 代背景,尚未充分积累改革开放45年来的红利,财富实力相对有限,不少仍需家庭支持。相比之 下,"60后"至"80后"通过房地产市场等途径,已具备一定财富基础。 刘纪鹏表示,历经45年改革发展,中国需要能够持续创造国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市场。房地产曾承担这 一角色,但目前市场已进入高位平稳阶段,不宜再追求价格上涨。当前,股市正成为新的财富承载平 台,股市是中国巨 ...
股民亏钱抵扣个税,赚钱交20%的所得税?吴晓求: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很重要
凤凰网财经· 2025-09-25 07:36
凤凰网财经讯9月23-24日,由凤凰卫视、凤凰网主办的"凤凰湾区财经论坛2025"在广州举行,本届论坛以"新格局·新路径"为主题,汇聚全球政商学界精英, 共同洞察变局脉络、探寻发展新机。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家一级教授吴晓求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家一级教授吴晓求出席本次论坛。就近期市场讨论"股民投资亏损可抵扣个人所得税,盈利则缴纳20%资本利得税"的 相关话题,他表示:"千万不要瞎提这些主意,这会严重损害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石。提政策一定要慎重、要理性、要有逻辑,千万不能这么提"。 吴晓求表示,"目前市场采取的政策比较合适,财政政策的空间有限。我不希望这个市场的涨跌过度受所得税和印花税的影响,印花税保持现在这样的水平 非常好。至于其他的制度,我也不认为现在是合适的推出时机,希望这个市场的外部环境相对稳定"。 他强调,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需要可预期、稳定的外部环境,频繁的政策变动反而会扰乱市场信心和运行节奏。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院长刘纪鹏也持相近观点。他认为,当前首要任务是提振股市活力。他指出,中国长期以来未开征资本利得税,根本原因在于市场长期 处于牛短熊长的状态,投资者盈利面较窄。 刘纪 ...
十大维度透视“十四五”资本市场新变化,这份“成绩单”亮眼!
中国证券报· 2025-09-24 03:32
"十四五"期间,从股票发行注册制全面推开到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不断完善,从服务科技创新到加强投 资者保护,资本市场改革开放迈出坚实步伐。 让我们回顾这五年,梳理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成绩单"。 注册制改革全面推开 资本市场迎"关键一跃" "十四五"期间,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深入推进。 近五年,交易所市场股债融资合计达到57.5万亿元,直接融资比重稳中有升,较"十三五"末提升2.8个百 分点,达到31.6%。 设立北交所 着力稳市场、稳预期 "十四五"期间,证监会始终把维护资本市场稳定放在突出位置。 具体举措: 抓好新"国九条"及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落地见效,不断深化发行、上市、并购重组、交易、退市等 关键领域基础制度改革创新,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 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十四五"期间,证监会持续推进一系列改革创新,发布《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推 动北交所和新三板建设取得新成效。 数据显示: 北交所现有上市公司276家,新三板累计服务企业超1.4万家。 坚持北交所与新三板协同发展,与沪深市场、四板市场既分工协作、又互联互通,新三板已向沪深北交 易所输送上市企业超740家。 北交所债券市 ...
资本市场从规模驱动迈向质量驱动
上海证券报· 2025-09-23 18:04
(上接1版) 一个高质量的市场生态,关键在于吸引并留住着眼于长期价值的中长期资金。中长期资金"愿意来、留 得住"是资本市场行稳致远的关键。针对"短期考核与长期目标失衡"痛点,证监会联合多部门打出政 策"组合拳":财政部提高国有险企长周期考核权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将年金考核从"当期收益率"改 为"近三年累计收益率",金融监管总局扩大险资股票投资试点规模,上调权益资产比例上限。这些举措 共同推动中长期资金从"被动配置"转向"主动赋能"。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末,中长期资金持有A股 流通市值达21.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8%。 在诸多中长期资金中,私募股权创投基金作为典型的"耐心资本",在支持早期创新中的作用尤为突出。 截至二季度末,我国私募股权创投基金规模达14.4万亿元,在投项目中,74%投向中小企业、50%投向 高新技术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孵化器"和"推进器"。 私募基金的活跃,正是"十四五"期间投融资环境系统性优化的一个缩影。中国上市公司学术顾问委员会 委员、中关村国睿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会会长程凤朝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投融资环境的优化本质上是 制度红利的释放。通过创设科创板做市商制度、优化ETF产 ...
从10.6万亿元“红包”看A股新生态
证券日报· 2025-09-23 16:20
分红、回购的爆发式增长源于"十四五"期间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的系统性升级。监管层不再局限于零散政策鼓励,而是构建 起全链条制度框架。新"国九条"明确对多年未分红或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限制大股东减持、实施风险警示;《上市公司监管 指引第10号》鼓励中长期分红规划与频次优化,配合央行设立的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形成"鼓励做+方便做"的政策合力。这 种"激励+约束"的制度组合,彻底改变了过往分红、回购"可做可不做"的随意性,推动常态化分红机制加速成型。 此外,政策创新更体现在对市场习惯的培育上。监管层鼓励一年多次分红,推动中期分红成为新常态。这种从"要求回 报"到"便利回报"再到"培育回报文化"的政策演进,让分红、回购从"应急措施"转向"常态化机制",为市场生态奠定了制度基 石。 第二,上市公司生态正实现从"积累资金"到"共享收益"的理念跃迁。 ■矫月 9月22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 五"期间上市公司主动回报投资者的意识明显增强,这5年上市公司通过分红、回购派发"红包"合计10.6万亿元,比"十三五"增 长超八成,相当于同期股票IPO和再 ...
“9·24新政”一周年:资本市场生态焕新 托举千万家庭财富梦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3 15:57
长钱"活水"涌流,投资者有了"稳"的底气。2025年1月,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 作的实施方案》,重点引导商业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养老金等加大入市力度。"引长钱、促长投"的改 革逻辑,正在从政策文本转化为市场动能。当保险资金长期股票试点规模突破2200亿元,当公募基金总 规模稳稳站上35万亿元台阶,这些数字背后不是冰冷的统计,而是为资本市场注入"稳得住、走得好"的 坚实底气。以往普通投资者面对市场波动时的焦虑感,正随着中长期资金的持续入市被慢慢稀释。 融资端"精准滴灌",市场有了"新"的活力。2024年9月底,"并购六条"优化审核规则,一年时间内披露 230单重大资产重组,有力支持了上市公司产业整合。债券市场"科技板"今年5月落地,为创新型企业打 开了新的融资通道,助力科技企业"新苗"拔节生长。当更多深耕芯片、生物医药、新能源的科技企业通 过资本市场获得发展资金,不仅推动了产业升级,也让投资者有机会分享中国创新发展的红利,这 种"产业-市场-居民"的良性循环,让财富增长有了坚实的产业支撑。 上市公司"提质去芜",市场有了"净"的生态。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上市公司的质量直接决定了财富 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