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

搜索文档
被留在原地的大银幕:2025国庆档情绪断层
36氪· 2025-10-09 12:41
2025年国庆档票房表现 - 国庆八天总票房为18.35亿元,与2015年7天18.62亿元的票房水平接近 [1] - 档期内有五部影片票房过亿,平均票价为35.8元,观影人次超过5000万 [1] - 与2019年国庆档超过1亿的观影人次相比,2025年观影人次缩减至五千万出头,下降幅度显著,几乎腰斩 [17] 主要影片市场表现 - 《志愿军:浴血和平》票房为4.88亿元,场均人次16人,平均票价38.4元 [21] - 《刺杀小说家2》票房为3.00亿元,场均人次13人,平均票价39.3元 [21] - 《浪浪人生》票房为2.43亿元,场均人次14人,平均票价37.7元 [21] - 《震耳欲聋》票房为1.78亿元,场均人次16人,平均票价35.6元 [21] 主旋律电影面临的挑战 - 抗美援朝题材因高频出现导致观众情绪耐受度明显下降,叙事情绪被反复消耗 [8] - 主旋律创作需要改变叙事模式,例如《南京照相馆》和《731》凭借个体视角等创新方式合计拿下近五十亿票房 [8] - 观众不再单纯为“正确”买单,需要的是能被打动的理由,传统的民族主义叙事面临挑战 [10] 工业化大制作的内容困境 - 《刺杀小说家2》虽拥有顶级视觉特效,但存在人物动机模糊、情感线失焦、世界观复杂难以自洽等问题 [11][13] - 行业过度将“工业化”理解为技术升级,而非叙事能力的制度化,导致电影失去灵魂 [13] - 在短视频和AIGC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工业奇观的稀缺性被稀释,影片需重建叙事信念而非堆砌特效 [16] 节假日消费趋势与电影行业冲击 - 假期消费重心转向旅行、餐饮、即时分享,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全国出行人次创下新高 [5][17] - 社交媒体加速了注意力分流,电影难以成为社交话题,缺乏“集体发声”的氛围 [19] - 电影在大型节日中不再是叙事核心,而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环节,观众消费心态彻底改变 [5] 行业整体反思与未来方向 - 行业存在三重断裂:主旋律情绪模式减退、工业化内容逻辑失衡、节日消费注意力转移 [20] - 创作者存在“完成任务”或“自嗨”的离地创作现象,导致与普通观众真情实感脱节 [20] - 未来能吸引观众重新投入的并非最大规模的制作,而是最真诚的故事 [23]
把护肤品卖给中老年人,这个品牌月销破亿
36氪· 2025-10-09 12:29
公开资料显示,卡唯朵成立于2009年。但据卡思观测,直到今年3月,品牌才在抖音正式起步,主账号@卡唯朵扬姐-草本祛斑 很快便迎来大规模涨粉, 半年时间涨粉超400万。而从7月起,该账号连续3个月销量均超过100W、GMV过亿。 图源:抖音账号@卡唯朵扬姐-草本祛斑 从电商打法上,卡唯朵多少有些"厦门帮"的姿态,凭借高投流获取新客,再通过直播间引导下单。但稍微有些不同的是,卡唯朵几乎没有达人营销,而是 在抖音建立了多个矩阵账号,借由创始人程扬的影响力完成转化。而在目标人群定位上,卡唯朵瞄准的也是有淡斑需求的中年及老年用户——这一赛道虽 然窄,但流量十分惊人,显示出这一美妆市场依然存在着很多"富矿"。 具体而言,卡唯朵是如何做的?这套电商打法有可复制性吗? 卡位需求,瞄准中老年 从人群画像上看,卡唯朵有着明显的下沉市场导向。 最近,抖音功效性护肤品牌出现了一名"新黑马"——卡唯朵,该品牌主打岭南草本护肤淡斑,短短4个月就将99元"买一赠一"的淡斑霜卖出超350万单,实 现月销过亿。 以品牌销售额贡献最多的账号@卡唯朵扬姐-草本祛斑 为例。蝉妈妈数据显示,其账号粉丝中,31-40岁用户占比约43%,40岁以上用户占 ...
中产父母的育儿焦虑,藏在不同集团的财报数据里
36氪· 2025-10-09 12:24
9月23日,高端母婴品牌BeBeBus的母公司不同集团(06090.HK)在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开盘股价大涨超40%,市值突破90亿 港元。自2019年品牌成立以来,BeBeBus以高颜值婴儿车切入高端育儿市场,迅速建立起覆盖亲子出行、睡眠、喂养、护理 四大场景的产品矩阵。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按GMV计,BeBeBus已在中国中高端育儿产品品牌中排名第二,占据4.2%的 市场份额。 BeBeBus的增长路径,高度依赖社交媒体的精准爆破。2022至2024年间,公司累计投入近6.4亿元推广费用,与小红书、抖音 等平台的KOL深度绑定,成功实现了品牌的裂变式传播,并直接助推其营收从5.07亿元飙升至12.49亿元,创下56.9%的三年 复合年增长率。然而,在生育率持续低迷、消费者信心普遍不足的宏观背景下,如何维持稳定的高增长,成为BeBeBus上市 后面对的严峻考验。 资本助推与增长结构,新消费品牌的典型路径 2018年11月,创始人汪蔚创立布童科技,后更名为不同集团。2019年,BeBeBus品牌正式面世,定位为"专门面向追求独立、 欣赏智能设计并关注实用功能性的新生代父母"。2020年,天图投资以对价401 ...
融资3亿,南航博士干低空飞行器:飞一圈成本120元
36氪· 2025-10-09 12:18
公司概况 - 电动飞行器公司零重力飞机完成3亿元融资,总部位于合肥,成立于2021年,融资轮次已达"A+++轮" [1] - 公司创始人李宜恒,河南周口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16岁因向往飞机设计考入南航,大学期间即开始飞行器型号研发取证项目的创业 [3] - 创始人于2018年负责的课题帮助国内某通航公司的小型飞机取得适航手续,同年启动小型飞行器创业计划 [3] 产品与技术定位 - 公司核心产品为电动垂直起降载人飞机(eVTOL),关键词为低空、电动、垂直起降、载人 [4] - 低空飞行场景指高度不超过500米,其中200米至450米高度主要为垂直起降载人机 [4] - 产品动力方式为电动,起降方式为垂直起降,区别于依赖跑道的传统飞机 [4] 运营成本与市场验证 - 公司eVTOL飞行1小时成本约120元,仅为传统小型燃油飞机1小时成本650元的五分之一 [5] - 低成本逻辑同样适用于飞行教练机与城际载人机场景 [6] - 截至2025年初,公司相关机型累计获得60架订单,另有1000架意向订单 [6] 行业发展阶段与驱动因素 - eVTOL行业自2015年后因锂电池技术突破而加速发展,早期聚焦货运飞机研发 [7] - 2020年国内低空开放政策密集出台,民航局发布eVTOL审定规则,载人飞机成为竞争焦点 [7] - 行业发展仅约5年,目前处于早期需求验证阶段,与我国4.7亿航空用户相比市场规模尚小 [7] 当前核心应用场景 - 低空观光旅游与飞行员训练已被证明是行业刚需场景 [8] - 全球飞行员训练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的85亿美元增长至2033年的20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9.36% [8] - 以黄山风景区为例,单日最大承载量达4万人,传统运力已显饱和,eVTOL有应用潜力 [8] 行业发展挑战 - 主要卡点包括适航取证周期长、基础设施不完善、运营成本高 [9] - 单一项适航认证费用可达数亿元,起降点等基础设施仍在建设,例如深圳已建成249个低空起降设施,计划到2026年建成1200个以上 [9] - 技术体验存在不足,当前eVTOL电池能量密度约300Wh/kg,续航不足1小时,运行噪音普遍超过65分贝甚至达70分贝 [10] 市场竞争格局 - 行业头部公司已初现,如亿航智能、峰飞航空、零重力、亿维特航空、牧羽天航空等 [10] - 国内已取证的电动载人航空器不足10款,而通航培训市场每年需数百架教练机补充 [11] - 亿航智能EH216-S为全球首个"四证合一"低空载人飞行器,峰飞航空V2000CG凯瑞鸥于2025年获"三证齐全"成为全球首架吨级以上eVTOL [11] - 成长期公司如时的科技、零重力、沃兰特等正在积极取证但尚未完全获得证书 [12] 技术竞赛方向与未来场景 - 行业技术竞赛集中在三个维度:高能量密度电池(目标续航从50公里提升至300公里以上)、降低飞行噪音与故障风险、自主安全飞行技术 [13] - 技术进步将催生新场景:景区观光价格可降至百元级别,城市构建"1小时通勤圈",偏远地区打通医疗救援"最后一公里" [14] - 关键商业化时间点为2027年-2028年,预计2027年部分特大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景区将率先出现eVTOL观光服务 [15] - 预计到2040年,eVTOL在各级A类景区渗透率可达4%-11%,年销量近4000台,市场规模达8亿美元 [15] - 城市通勤场景预计2027年部分城市可实现eVTOL商业化打"空中出租车",2030年大城市将基本进入低空经济时代 [15] - 偏远地区医疗救援场景尚处个别案例阶段,有国内政策文件显示部分城市计划在2028年引入医疗eVTOL [16]
县城里的烟火小店正在复苏
36氪· 2025-10-09 12:12
国庆回了趟老家,我的老家已经快被连锁餐厅和预制菜占领了。 肯德基、瑞幸咖啡、蜜雪冰城、霸王茶姬、古茗奶茶,这些连锁餐饮店开的到处都是,各种我小时候在县城里很少见到的连锁餐饮形态,例如西餐牛排、 韩式石锅饭、意大利披萨等连锁餐饮,也越开越多。 过去10年,我长大的那个湖北小县城变化特别大,县城的规模扩大了近一倍,人口也接近翻番,到处盖的都是高楼大厦。街上到处都是行色匆匆的外卖小 哥,甚至还出现了无人快递车。 好不容易回来一趟,那必须得整点家乡特色饱餐一顿,但是打开APP,基本上县城里4.5分以上的餐厅,全部都被全国连锁餐厅占据,预制味很浓。 在盛产小龙虾的湖北,我们在餐厅里吃到的小龙虾可能不是前几天现捕的活虾,而是在液氮冷库里冻了十几个月的"预制虾",当然价格也确实极有诱惑 力,服务和环境也都远超本地的中小餐厅。 01 来源 :中国冷链物流创新趋势发展报告 去年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讲过连锁业态对县城的夫妻老婆店的降维打击,除了预制菜带来的供应链革命,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连锁加盟商通常都有一 整套优化线上评分和引流的管理标准。 连锁餐厅通常都对大众点评、抖音这些主要的线上平台的平台规则了如指掌,他们通常将线上评分 ...
第二代InfLLM开源,同尺寸快三倍,零参数,可训练稀疏注意力
36氪· 2025-10-09 12:12
InfLLM-V2是一种可高效处理长文本的稀疏注意力模型,仅需少量长文本数据即可训练,且性能接近传统稠密模型。通过动态切换短长文本处 理模式,显著提升长上下文任务的效率与质量。从短到长低成本「无缝切换」,预填充与解码双阶段加速,释放长上下文的真正生产力。 长序列高效处理已成为大模型应用的关键。 传统稠密注意力在序列变长时计算开销极速增长,直接限制了产品可用性与成本可控性。 为解决这一痛点,清华 、OpenBMB 和哈工大提出 InfLLM-V2:一种零额外参数、训练高效的原生稀疏注意力框架。 InfLLM在短文本场景保持原生高效率,在长文本场景则切换为稀疏模式,带来端到端的显著加速。 该方法仅用5B的长文本词元,即可完成稀疏注意力的训练(而DeepSeek-V3.2-Exp训练了近 1T 词元的数据,才完成稀疏注意力的训练)。 具体而言,InfLLM-V2相比于稠密注意力机制可以实现4倍的速度提升,在长文本理解任务上保持98.1%的稠密模型性能,在深思考任务上保持99.7%的稠 密模型性能。 InfLLM有三个核心优势 1. 低成本训练:仅需5B长文本数据即可完成稀疏注意力能力的训练,训练成本低,适配周期短。 ...
黄金破4000,为何再创历史新高?
36氪· 2025-10-09 12:12
一场席卷全球的避险浪潮,正在将贵金属市场推向"沸腾"的顶点。 在全球多重风险因素叠加下,黄金价格突破每盎司4000美元的历史性关口,年内涨幅已达54%。 而市场的"沸腾"并不仅限于黄金。白银涨势更为迅猛,年内涨幅超67%跑赢黄金,价格逼近50美元。 与此同时,钯金价格周三飙升近10%,涨至1482美元以上,创下自2023年5月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 贵金属一涨势的背后,是地缘政治紧张、对美元强度的担忧、美联储独立性问题、持续的通胀压力以及欧洲经济增长乏力等一系列风险因素的叠 加。 分析师认为,目前几乎看不到能阻止这轮涨势的因素,并预测此轮金属牛市可能延续至2026年。 黄金为何再创历史新高? 黄金此轮牛市的核心驱动力,是全球范围内弥漫的避险需求。 市场普遍认为,从特朗普政府的贸易关税政策到俄乌冲突,再到对通胀的担忧,几乎所有传统的黄金驱动因素都在同时发挥作用。法国巴黎银行 分析师David Wilson表示: 如果你是一名投资者,你会把钱放在哪里?如果你担心美国经济和债务前景,你还会想买传统的避险资产美国国债吗?答案是否定 的。 除了个人投资者的避险需求,各国央行的持续买入也为金价提供了坚实支撑。 根据咨询公司 ...
2个格力=1个美的,格力电器被“低估”了吗
36氪· 2025-10-09 12:12
格力电器、美的集团、海尔智家这三家公司每家都是数千亿市值的大公司,PE值差一倍,意味 着不是几十亿几百亿,而是动辄上千亿的绝对市值差距。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面对这句调侃,不知道重仓格力电器(000651.SZ)的投资人们作何感想。 二级市场是个"缝合怪",于是为格力电器的静默找到众多理由:有的说董明珠的个人标签过于突出,"恨 屋及乌"导致众多争议观点的负面影响体现在股价走势图;有的说格力电器囿于家电行业太过守旧,缺少 更大的想象空间。难道格力电器的价值果真如此吗? 壹 | 格力稳吗? 谈资产的价值,第一关必须要有稳定的基本面,在这方面格力电器的表现十分理想。 结合2020年以来的财报信息,近一段时间格力电器调整业务框架相对频繁,仅有智能装备、其他主营和其 他业务三大板块贯穿于这五年。从业务占比来看,空调与消费电器的两大板块营收规模超过千亿,因此家 用、商用、中央空调产品构成格力电器的核心竞争力。 整个"9·24"期间,深成指从10711.16点涨至17887.46点,涨幅达到67%;沪深300从3244.65点涨至4566.07 点,涨幅达到40.73%;白电指数从4325.995点涨至8565.525 ...
看《许我耀眼》才懂,职场从不奖励“不争不抢”的人
36氪· 2025-10-09 12:07
空降的热播剧《许我耀眼》你看了吗?真的一开播就热度超高。 直到年底看着同期入职的同事拿着晋升通知、抱着项目奖金,才突然懂了《许我耀眼》里许妍那句台词的分量:"我凭什么不争不抢?" 故事讲述的是赵露思饰演的许妍,从小镇青年到大城市打拼的过程、小时候经历家庭情感创伤、长大后经历婚姻失败、事业跌宕,最终从挫折中重塑自己 人生的故事。 许妍很有能力,也愿意从基层做起,能吃苦,是因为她有自己的目标,所以不会一再配合领导画饼,为实现目标努力争取一切对自己有利的资源。 她说:"我能挖独家,能做全链条,有专业能力,我凭什么不争不抢?" 想想我刚工作那年,把"不争不抢" 当成了职场 "护身符"。 领导问谁想接跨部门的重点项目,我低头假装整理文件;同事们讨论争取年度优秀员工,我觉得 "没必要争"。 原来职场从不是"清高者" 的避风港,而是 "价值者" 的竞技场。那些我们以为的 "谦让",其实是对自己能力的辜负,更是对机遇的浪费。 职场的本质是"价值交换","不争" 就是主动放弃入场券 许妍在剧里的处境,像极了我们身边很多有能力却不敢争的人。 她能跑一线挖独家新闻,能独立完成从策划到落地的全链条工作,可一开始却总被孙思唯压一头,不 ...
边造假边拿高薪,要退股民血汗钱了
36氪· 2025-10-09 12:07
司法新规核心内容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征求意见稿,规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高管须退回与业绩不相匹配的薪酬和股权激励 [1] - 新规赋予公司向高管追索不当得利的法律依据,填补了法律空白 [3] - 追缴范围应包含高管从上市公司获得的一切收入,如工资、奖金、分红、期权收益及其他隐性福利 [1] 新规对市场的影响 - 新规为受损投资者提供了通过民事诉讼向涉事高管追偿损失的新路径 [1] - 此举旨在打破造假赚钱、离职甩锅的侥幸心理,实现权责对等 [2] - 新规大幅提高财务造假的个人参与成本,造假获得的业绩奖金和股权激励将可能被依法追缴 [3] 历史问题与案例 - 2020年至2023年间,证监会立案调查的上市公司中约30%涉及财务造假,但高管被追回薪酬的案例寥寥无几 [3] - 康美药业在2016年至2018年间虚增货币资金,2016年对9位高管进行了2700万元的股权激励 [4] - 恒大地产前总裁夏海钧在2008至2020年间共计获得16.38亿元收入,其统筹编制的财报两年虚增利润超900亿元 [5] 新规实施的挑战 - 如何界定薪酬与业绩不相匹配以及超出合理标准的具体量化是司法实践中的关键挑战 [6] - 对于已离职或移居海外的高管,追缴工作将面临跨国执法的难题 [6] - 新规的象征意义和导向作用不容小觑,正在建立造假必究、不当得利必追的良性循环机制 [6] 市场治理趋势 - 监管层正在织密法网,2022-2024年检察机关起诉185名造假者,2024年证监会总体罚没153亿元 [7] - 新规是A股市场走向成熟的重要里程碑,有望改变造假成本低、收益高的扭曲激励 [7][8] - 新规需配套集体诉讼、刑事追责和中介追责的组合拳,以实现净化市场生态的目标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