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新规核心内容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征求意见稿,规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高管须退回与业绩不相匹配的薪酬和股权激励 [1] - 新规赋予公司向高管追索不当得利的法律依据,填补了法律空白 [3] - 追缴范围应包含高管从上市公司获得的一切收入,如工资、奖金、分红、期权收益及其他隐性福利 [1] 新规对市场的影响 - 新规为受损投资者提供了通过民事诉讼向涉事高管追偿损失的新路径 [1] - 此举旨在打破造假赚钱、离职甩锅的侥幸心理,实现权责对等 [2] - 新规大幅提高财务造假的个人参与成本,造假获得的业绩奖金和股权激励将可能被依法追缴 [3] 历史问题与案例 - 2020年至2023年间,证监会立案调查的上市公司中约30%涉及财务造假,但高管被追回薪酬的案例寥寥无几 [3] - 康美药业在2016年至2018年间虚增货币资金,2016年对9位高管进行了2700万元的股权激励 [4] - 恒大地产前总裁夏海钧在2008至2020年间共计获得16.38亿元收入,其统筹编制的财报两年虚增利润超900亿元 [5] 新规实施的挑战 - 如何界定薪酬与业绩不相匹配以及超出合理标准的具体量化是司法实践中的关键挑战 [6] - 对于已离职或移居海外的高管,追缴工作将面临跨国执法的难题 [6] - 新规的象征意义和导向作用不容小觑,正在建立造假必究、不当得利必追的良性循环机制 [6] 市场治理趋势 - 监管层正在织密法网,2022-2024年检察机关起诉185名造假者,2024年证监会总体罚没153亿元 [7] - 新规是A股市场走向成熟的重要里程碑,有望改变造假成本低、收益高的扭曲激励 [7][8] - 新规需配套集体诉讼、刑事追责和中介追责的组合拳,以实现净化市场生态的目标 [8]
边造假边拿高薪,要退股民血汗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