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时报
icon
搜索文档
在世界屋脊“追光逐日”
金融时报· 2025-09-23 03:35
一个月前,也是在这里,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拉开建设帷幕,引来世界瞩目。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 清洁能源开发项目,这一总投资达1.2万亿元的"世纪工程",是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大举措,不 仅将重塑我国能源结构版图,也为西藏加快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澎湃动能。 60年来,西藏实现历史性巨变,经济发展规模不断扩大。2021年以来,全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国 前列,今年上半年,更以7.2%的GDP增速水平居全国第一。与经济跨越式发展互为映衬的是,西藏始 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依托地区富集的水能、光能、风能资源优势,大力开发清洁能源。 2024年,西藏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99%以上,基本实现全清洁电力供应,成为全国清洁能源发电量 占比最高的地区。 降碳、减污、扩绿……西藏银行业金融机构深入落实党中央赋予西藏的各项特殊优惠金融政策,调动大 量信贷资金,将金融资源有效配置到节能环保、清洁能源、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等"双碳"关键领域,为推 动西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2025年8月下旬的西藏林芝,从机场到火车站,从市区到乡镇,处处洋溢着"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 年"的欢乐气氛。 ...
内蒙古锡林郭勒 乡村振兴“羊”动力
金融时报· 2025-09-23 03:09
行业背景与资源禀赋 - 锡林郭勒盟拥有18万平方公里优质天然草场 为羊肉品质提供自然基础 [1] - "锡林郭勒羊""苏尼特羊""乌珠穆沁羊"等标志性品牌获得广泛市场认可 推动草原肉羊产业蓬勃发展 [1] 金融支持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前7个月全盟金融机构累计发放肉羊产业贷款43.69亿元 [1] - 截至2024年7月末肉羊产业贷款余额超100亿元 同比增长17.63% [1] - 支农支小再贷款余额9.09亿元 其中超5亿元专项用于支持肉羊产业 覆盖经营主体超2000户 [2] 金融产品创新与成效 - 金融机构开发"可上可下+可公可私"信贷产品矩阵 推出近30款专项信贷产品包括"肉羊贷""乌珠穆沁肥羊贷"等 [3] - 创新信贷产品前7个月投放贷款超20亿元 截至7月末贷款余额达54.07亿元 [3] - "生态穆羊贷"提供最高200BP利率优惠 目前贷款余额7.47亿元 累计支持4729户养殖户 [4] 品牌价值与金融对接 - "锡林郭勒羊"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321.7亿元 位列2024年度内蒙古知名区域公用品牌第二位 [5] - 前7个月为品牌授权企业投放贷款超9000万元 截至7月末相关贷款余额达1.79亿元 [5] - 工商银行已为3家授权企业发放贷款3000万元 支持企业规模扩大一倍以上 [6] 典型企业支持案例 - 内蒙古丰景满源牧业获得392.4万元贷款支持 成为盒马鲜生四大羊肉供应商之一 [4] - 东乌珠穆沁旗沁牧食品获得工行300万元信贷支持 经营规模扩大一倍以上 [6] - 苏尼特右旗牧民通过59万元低息贷款实现养殖规模从30只到百余只的增长 [2]
五年砺剑 筑金融强国根基
金融时报· 2025-09-23 02:08
9月22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金融管理部门负责人出席,介 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十四五"时期,我国金融业以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在时代浪潮中勇 立潮头,于改革攻坚中破局前行,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了澎湃的金融动能。五年砥砺耕耘,一幅金融与 实体共生共荣的画卷徐徐展开。 拓展开放格局,提升全球竞争能力。"十四五"时期,制度型开放持续深化,金融服务业与市场开放有序 推进,沪深港通等互联互通机制不断优化,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股票、债券、存贷款超10万亿元, 熊猫债发行突破万亿元,市场国际化水平稳步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稳步上升,制度建设与基础设施日 趋完善,已跻身全球前三大贸易融资与支付货币,成为国际货币体系变革的重要力量;国际金融中心建 设蹄疾步稳,上海人民币资产配置与风险管理中心功能强化,香港离岸人民币枢纽地位巩固,形成内外 联动的开放格局;营商环境更趋包容,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升级。实践印证,金融业高水平开放既是 中国融入世界的桥梁,更是自身提质增效的路径,将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坚实的金融支撑。 "十四五"五年答卷,是金融业坚守本源、改革攻坚的辉煌印记,更是金融与 ...
朱鹤新:我国外汇市场运行平稳 活力和韧性都在增强
金融时报· 2025-09-23 02:01
国际收支与跨境资金流动 - 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经常账户顺差与GDP之比保持在合理区间[1] - 跨境收支规模2024年达14万亿美元 较2020年增长64% 年均增速较"十三五"提高8个百分点[2] - 今年前8个月跨境收支同比增长10% 跨境贸易和投融资活动持续活跃[2] - 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股票、债券、存贷款超10万亿元(7月末数据)[1] 外汇市场发展 - 外汇市场交易量2024年达41万亿美元 较2020年增长37% 即期和衍生品交易同步增长[2] - 企业外汇套期保值比率从2020年17%升至30%左右[2] - 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占比从16%升至近30%[2] - 外汇市场深度拓展 有足够容量承接各类交易[2] 外汇管理改革成效 - 贸易收支便利化改革累计办理业务近4.6万亿美元[3] - 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办理外汇结算业务超56亿笔[3] - 外汇展业改革试点覆盖优质企业超2.3万家 累计办理业务5000多亿美元[4] - 新推出9条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政策 涵盖跨境投资、融资及资本项目收付[3] 外汇储备状况 - 外汇储备稳定在3万亿美元以上 近两年保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4] - 外汇储备发挥经济金融"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4] 人民币汇率表现 - 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增强 发挥宏观经济自动稳定器功能[2] - 在主要货币中表现稳健 跨境资金流动总体均衡[2]
潘功胜:中国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 兼顾内外均衡
金融时报· 2025-09-23 02:01
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建设强大的中央银行,是新时代构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任务。潘功胜表 示,"十四五"时期,中国人民银行聚焦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实现币值稳定和 金融稳定双目标,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为金融强国建设、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一是构建 科学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架。优化货币政策中间变量,明确央行政策利 率,更加注重发挥利率等价格型调控工具的作用。持续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营造适宜的流动性环境, 创设实施多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优化信贷投向。二是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 处置机制。完善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处置体系,强化重点领域的宏观审慎管理,健全系统重要性金融 机构的监管基本框架,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控能力明显提升。三是健全金融市场和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体 系。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基本建成多层次的债券市场框架。债券市场产品持续丰富、规模稳步扩 大、活跃度明显提升。金融市场制度和监管全面加强。四是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金融新体制。深化金 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持续建设并完善多渠道、广覆盖、自主可控的跨境支付 体系。积极参与 ...
“齐发声”! 一图划重点
金融时报· 2025-09-23 01:21
金融业总体发展成就 - 银行业总资产达470万亿元 位居全球第一 [2] - 股票和债券市场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全球第一 [2] - 绿色金融 普惠金融 数字金融发展处于世界前列 移动支付国际领先 [2] 金融体制改革 - 设立中央金融委员会和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 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集中统一领导 [3]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金融治理效能 [3]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 坚持支持性货币政策立场 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初步形成 [4] - 小微贷款和绿色贷款年均增速超过20% [5] - 银行业保险业5年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元 [10] - 保险业累计赔付9万亿元 较"十三五"增长61.7% [10] 金融改革开放 - 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发展多层次金融市场 [5] - 提升金融业制度型开放水平 增强国际金融治理参与度 [5] - 外汇领域直接投资项下实现基本可兑换 [22] 金融风险防控 - 有序处置金融领域突出风险点 有效防范外部风险冲击 [6] - 不良贷款 资本充足率 偿付能力等监管指标处于健康区间 [9] 监管体系建设 - 金融监管总局系统机构改革完成 垂管架构有效运转 [11] - 累计处罚机构2万家次 责任人3.6万人次 罚没金额210亿元 [11] - 外汇案件破获超6100件 严厉打击地下钱庄等违法违规活动 [24] 资本市场发展 - A股总市值突破100万亿元 [15] - 期货期权品种达157个 覆盖国民经济主要产业领域 [16] - 近五年交易所市场股债融资57.5万亿元 直接融资比重稳中有升 [17] - 新上市企业中科技企业占比超90% 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1/4 [17] - 上市公司五年分红回购合计10.6万亿元 较"十三五"增长超80% [17] 法治建设与市场环境 - 发布期货和衍生品法 私募基金监管条例等法规 [13] - 新"国九条"及60余项配套规则出台 [14] - 对财务造假 操纵市场等案件作出行政处罚2214份 罚没414亿元 较"十三五"分别增长58%和30% [19] 国际收支与外汇管理 - 经常账户顺差与GDP之比保持合理区间 [21] - 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股票债券存贷款超10万亿元 [21] - 外汇储备稳定在3万亿美元以上 发挥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 [25] - 完善熊猫债 境外上市等资金管理 [23] - 支持上海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在自贸试验区等重点区域先行先试外汇创新政策 [23]
以金融高水平开放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金融时报· 2025-09-23 01:21
金融业开放进展 - 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稳步深化 有序推进金融服务业和金融市场高水平开放 拓展互联互通机制包括沪深港通、债券通和互换通 [2] - 境外投资者参与度显著提升 7月末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股票、债券、存贷款规模超过10万亿元 境外机构熊猫债券发行规模突破1万亿元 [2] 人民币国际化 - 人民币跨境使用基础设施持续完善 与32个国家和地区央行签订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清算行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3] - 人民币成为我国第一大跨境结算货币 全球前三大贸易融资货币和支付货币 在SDR货币篮子权重位列第三 [3]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 支持上海打造人民币资产全球配置中心和风险管理中心 设立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及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 [3] - 深化内地与香港金融合作 强化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功能 巩固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3] 跨境金融便利化 - 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 基本建成多元化跨境支付系统包括CIPS、商业银行行内系统及零售支付体系 [4] - 数字人民币在跨境支付中展现发展潜力 金融数据跨境流动管理持续优化 [4] 金融风险治理 - 加强跨境金融风险监测预警能力 推动构建全球金融治理新格局 [5] - 推进全球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参与区域金融安全网建设 [5]
最新LPR发布!◆金价再创新高!◆多地宣布:停课、停工、停产、停运、停业!◆注意!本周上班时间有变
金融时报· 2025-09-22 22:56
政策与监管动态 - 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指引》 加快园区绿色设施建设 [1] - 中央网信办部署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恶意挑动负面情绪问题"专项行动 整治恶意挑动对立及宣扬暴力戾气等网络负面情绪 [2] - 金融监管总局在"十四五"期间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作为首位主责 重点稳妥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 [2] - 中国人民银行介绍"十四五"期间深化金融高水平开放成效 外汇储备规模稳定在3万亿美元以上 近两年保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 [2] - 中国证监会表示"十四五"期间资本市场实现量的稳步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 为"十五五"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2] 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 - 8月消费市场总体保持平稳运行态势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负责人就消费市场情况发表谈话 [1] -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维持不变 1年期LPR为3.0% 5年期以上LPR为3.5% [2] - 国际金价大幅上涨 伦敦金现最高报3728.40美元/盎司 COMEX黄金期货最高涨至3763.10美元/盎司 2025年以来涨幅超42% [3] 产业发展与基础设施 - 福建舰完成歼-15T、歼-35和空警-600三型舰载机首次弹射起飞和着舰训练 标志着航母具备电磁弹射和回收能力 [2] 企业相关动态 - 外交部回应TikTok问题 表示中国政府尊重企业意愿 支持企业在符合市场规则基础上进行商业谈判 达成符合中国法律法规的解决方案 呼吁美方提供开放、公平、非歧视的营商环境 [1] 其他重要事件 - 习水县发生食用"三明治"糕点导致136人住院观察治疗事件 187人食用后出现不适 确诊为沙门氏菌感染急性胃肠炎 排除人为投毒可能 [4] - 第18号超强台风"桦加沙"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7级(60米/秒) 预计23日起严重影响广东多个城市 多地实行"五停"措施(停课、停工、停产、停运、停业) [3]
LPR连续按兵不动,如何理解?
金融时报· 2025-09-22 12:48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为平衡支持实体经济与保持银行体系自身健康性的关系,商业银行仍需从资负两端 协同发力,着力优结构、稳定价,确保净息差的相对平稳。综合考虑资金、风险、运营、资本、税收等 成本的相对刚性,在政策利率未降的情况下,LPR报价单独下调的空间和动力不足。 9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 3.0%,5年期以上LPR为3.5%。两个期限LPR均与上月持平。 "继5月LPR跟随逆回购利率下10个基点后,截至当下9月逆回购利率再无调整。"中信证券固定收益分析 师赵诣解释,这也与市场预期保持一致。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尽管9月18日美联储开启2024年12月以来首次降息,但国内LPR保持不 变,符合预期。"他进一步解释,一方面受银行息差方面的约束。如果LPR下降过快,银行息差加快收 窄,不利于保持银行体系稳健性和服务实体经济持续性。另一方面,从当前新发放贷款看,无论是新发 放的企业贷款还是个人住房贷款,利率都在上年同期较低的水平上继续下降,且都处于历史低位。在这 种情况下,本月LPR维持不变,在意料之中。 此外,在新的货币政策框架下,7 ...
央行行长潘功胜答《金融时报》记者问
金融时报· 2025-09-22 12:04
二是人民币国际地位稳步上升。不断完善人民币跨境使用制度安排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扩大双边 本币货币互换。我们和很多国家中央银行合作中,双边本币互换合作是一个重要的内容,目前我们和32 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订有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人民币清算行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推动 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市场对人民币的内生需求不断增加。目前,人民币已成为我国对外收支第一大结 算货币、全球前三大贸易融资货币和支付货币,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中的权重位列 第三。如果拉长一点周期来看,人民币国际地位稳步提升是近20年来国际货币体系变革中的一个重要特 征。 金融业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9月2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 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回答《金融时报》记者提问时介绍了"十四五"期间人民银行 在深化金融高水平开放方面取得的成效。 《金融时报》记者提问 潘功胜表示,金融业开放是我国整体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四五"时期,按照中央的决策部 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进展: 一是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稳步深化。我们会同各金融管理部门有序推进金融服务业和金融市场高水平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