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支付

搜索文档
5部门发文支持北京市率先试行世贸组织电子商务协定
新华社· 2025-09-12 09:14
这位负责人说,2024年12月,经过5年多谈判,中国、欧盟、澳大利亚等71个成员在世贸组织确认达成 电子商务协定。该协定涵盖数字便利、数字开放、数字信任、数字包容4大支柱,既纳入了电子交易框 架、电子认证和签名、无纸贸易等数字贸易主要规则,也在建立电子传输免征关税长效机制、便利电子 支付等规则上实现突破。 新华社北京9月12日电(记者谢希瑶)记者12日从商务部获悉,商务部、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 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等5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支持北京市率先试行世贸组织〈电子商务协定〉 工作方案》。 商务部世贸司负责人介绍,工作方案包括五部分,共41条具体措施。第一部分是提升贸易数字化水平, 旨在提升贸易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第二部分是完善数据治理体系,旨在构建规范、高效、安全的 数据要素市场;第三部分是优化数字消费环境,旨在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第四部分是 优化电信业务开放透明;第五部分是加强数字贸易国际合作。 这位负责人表示,这是我国在多边数字贸易规则制定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是我国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 开放的里程碑协定,将为全球数字贸易和数字化转型提供稳定、透明、可预期的规则环境,也将惠及全 ...
央行拟修改电子支付及信用卡规范:单笔不超1000、日付不超5000将删除
观察者网· 2025-09-01 02:41
央行政策调整核心内容 - 央行发布《修改〈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等4件规范性文件有关公告(征求意见稿)》,旨在适应数字支付快速发展与市场成熟需求,对电子支付交易限额、信用卡透支利率管理等多项规定进行调整 [1] - 调整推动支付体系从"小额便民"向"全场景覆盖"转型,增强金融机构定价灵活性 [1] - 征求意见期至2025年9月30日 [5] 电子支付领域调整 - 删除交易限额相关规定:取消个人客户通过网上银行(无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单笔支付限额不超过1000元、日累计不超过5000元限制;取消单位客户向个人银行结算账户支付单笔不超过5万元限制;取消信用卡网上支付限额不超过取现额度限制 [3] - 金融机构可根据风险管理自主设定交易限额 [3] - 完善交易纠纷处置:修订要求银行及时妥善处理客户纠纷,履行投诉办理责任,并鼓励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 [3] 信用卡业务调整 - 删除透支利率上下限管理:取消原透支利率上限(日利率0.05%)和下限(上限的0.7倍,即0.035%)规定 [4] - 发卡机构可自主确定透支计息方式,并根据客户信用状况灵活定价 [4] - 删除业务信息披露规定:取消原要求发卡机构通过网站公开信用卡申请条件、费用标准、标准协议等,并提前45天通知利率变动的规定 [4] - 删除利率报送相关规定:取消每月9日前向央行报送信用卡利率的具体要求,仅保留月度利率监测义务 [4] 消费者影响 - 提升支付便利性和个性化服务:取消电子支付限额后,大额交易需求将得到极大满足,如购房、跨境电商或高端消费时可更便捷使用银行卡或移动支付 [6] - 利率市场化允许银行根据个人信用记录、消费习惯和风险水平差异化定价:信用良好消费者可能享受更低透支利率,信用较差者可能面临更高利率 [6] - 消费者需注意潜在"隐形"费用上涨,并加强信用管理 [6] 金融机构影响 - 银行可自主设定交易上限,根据客户风险评估灵活调整,降低监管合规成本,开发更多定制化支付产品 [8] - 利率上下限取消增强定价自主权:银行可通过降低优质客户利率吸引流量,或上调高风险客户利率控制坏账 [8][9] - 信息披露和报送要求简化减少行政负担,允许机构更专注于市场竞争和产品创新 [9] - 但可能考验银行自律性,若披露不足可能引发消费者不满或监管干预 [9] 行业生态影响 - 电子支付领域变革推动行业从限额约束向风险导向转型,促进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平台与银行深度融合,支持"全场景覆盖"如大额B2C交易和跨境支付 [9] - 信用卡利率市场化加剧竞争:中小银行可能通过低利率策略抢占份额,大型机构凭借数据优势精细定价 [9] - 符合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振消费、扩大内需"导向,或进一步激发数字金融活力 [9]
人民银行取消银行卡支付限额、信用卡利率上下限!对你我影响几何
北京商报· 2025-08-31 13:48
电子支付限额调整 - 删除《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第二十五条第二款、第三款、第四款 取消个人网银支付单笔1000元、日累计5000元限制 以及单位账户向个人账户单笔不超过5万元的规定 [3] - 电子支付从"小额便民"向"全场景覆盖"转型 满足大额支付需求如房产购置、跨境交易和高端消费 [3] - 移动支付普及使原有限额过时 目前Ⅲ类支付账户年累计限额达20万元 手机银行大额转账限额已达数十万且支持用户自主调整 [4] 信用卡利率管理改革 - 删除信用卡透支利率上下限管理 取消日利率万分之五上限和万分之五0.7倍下限的规定 [6] - 银行获得更大定价自主权 可根据客户信用状况、消费习惯和风险等级实施差异化利率方案 [7] - 删除利率调整提前报告要求 减少行政干预 提高银行自主经营能力和市场响应效率 [9] 行业影响与市场背景 - 信用卡市场饱和显著 截至二季度末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7.15亿张 较去年同期7.49亿张同比下降 [8] - 超40家银行信用卡分中心终止营业 反映存量竞争加剧和业务收缩现状 [9] - 政策调整旨在激发信用卡市场活力 通过差异化定价促进消费信贷发展 支持银行转型多元信贷业务 [9] 监管框架演进 - 监管重心转向全流程风险防控和功能监管 《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强调穿透式监管和备付金管理 [4] - 删除过时条款符合市场化改革方向 建立更灵活高效的监管框架 兼顾安全性与市场活力 [4][10] - 政策调整基于支付领域制度建设早期规范性文件与当前业务实践的差异 适应金融实践发展需求 [10]
电子交易额度解绑、信用卡透支利率更灵活?央行新规征求意见
南方都市报· 2025-08-31 09:44
通知指出,为加强金融法治建设,完善中央银行法律法规体系,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对《电子支付指引 (第一号)》(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5〕第23号)等4件规范性文件作出修改,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 见。 其中具体内容包括,删除电子支付交易限额相关规定;删除关于信用卡透支利率上、下限管理的规定 等。 | 中国人民银行 | | |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 | gal Affairs Departmen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信息公开 | 新闻发布 | 胶律法规 | 留原政策 | 宏观审编 | 信貸政策 | 金融市场 | 金融程定 | 肾脏统计 | 银行会比 | 变付体系 | | 征信管理 | 金融科技 | 人风而 | 经理国库 | 国际交往 | 人员招录 | 学术交流 | | 反洗钱 | 党建工作 | 工会工作 | | 照例年度 | 收务公开 | 政策解读 | 公告信息 | 開文直播 | 共行研究 | 雷领影劇 | 市新动态 | 刷上展厅 | 报告 ...
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数据出炉:信用卡数量连续11季度下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0 11:29
银行账户规模 - 全国银行账户总数达152.38亿户 其中单位账户1.16亿户(含基本存款账户8075.15万户) 个人账户151.22亿户 [1][5] 银行卡业务趋势 - 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数量连续11个季度下滑 二季度末降至7.15亿张 较一季度减少600万张 较历史峰值8.07亿张下降11.4% [1] - 借记卡数量达93.54亿张 银行卡总量为100.68亿张 [6] - 二季度银行卡交易笔数环比增长12.9%至1466.62亿笔 但交易金额下降12.06%至226.70万亿元 [2] - 消费业务笔数显著增加124.96亿笔至933.71亿笔 但消费金额下降1.56%至31.57万亿元 [2] - 存现业务金额环比下降29.94%至6.60万亿元 取现业务金额为6.82万亿元 [2][6] 电子支付发展 - 银行处理电子支付业务800.53亿笔(金额858.16万亿元) 其中移动支付业务583.86亿笔(金额136.06万亿元) 网上支付业务182.17亿笔(金额707.85万亿元) [2][9] - 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量达3338.45亿笔 金额82.11万亿元 [2][9] 支付系统运行 - 支付系统处理业务量环比增加468.29亿笔至3927.51亿笔 金额达3084.83万亿元(环比增长11.36%) [3][9] - 银联跨行支付系统日均处理10.73亿笔(金额7330.69亿元) 网联清算平台日均处理31.12亿笔(金额1.60万亿元) [3][11][16] 非现金支付结构 - 非现金支付业务总金额1365.36万亿元 其中贷记转账等业务占比最高(金额1115.20万亿元) [6][8] - 票据业务金额23.47万亿元 以支票业务为主(金额12.51万亿元) [6][7]
Paysafe Limited (PSFE) Meets Q2 Earnings Estimates
ZACKS· 2025-08-12 20:01
核心财务表现 - 季度每股收益为0.46美元 与市场预期持平 但较去年同期0.59美元下降22% [1] - 季度营收4.282亿美元 超出市场预期0.54% 但较去年同期4.399亿美元下降2.7% [2] - 过去四个季度均未超过每股收益预期 上季度实际收益0.34美元较预期0.56美元低39.29% [1] 股价表现与市场对比 - 年初至今股价下跌31.2% 同期标普500指数上涨8.4% 显著跑输大盘 [3] - 当前Zacks评级为3级(持有) 预计短期内表现与市场持平 [6] 未来业绩预期 - 下季度预期每股收益0.72美元 营收4.404亿美元 本财年预期每股收益2.40美元 营收17.2亿美元 [7] - 业绩展望将取决于管理层在财报电话会议中的指引 [3] 行业比较分析 - 所属金融交易服务行业在Zacks行业排名中处于前33%分位 行业前50%表现优于后50%超两倍 [8] - 同业公司Cantaloupe预计季度每股收益0.11美元 同比大增266.7% 营收8362万美元同比增长15.1% [9]
交通强国建设步伐稳健
经济日报· 2025-08-10 22:02
交通运输行业"十四五"发展成果 - "6轴7廊8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建成率超过90% [1] - "八纵八横"高铁网建成投产81.5%,高铁营业里程达4.8万公里,覆盖全国97%的50万以上人口城市 [1] - 33条国家高速公路主线基本贯通,高速公路里程达19.1万公里,覆盖99%的20万以上人口城市 [1] - "四纵四横两网"国家高等级航道达标率70.4%,港口规模能力多年保持世界第一 [1] - 航空服务覆盖全国92.6%的地级行政单元和91.2%的人口 [1] 交通运输技术创新 - 高铁运营里程占世界高铁总里程70%以上,机车制造和工程建造领域优势明显 [2] - 汽车产业加速向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转型,依托人工智能、5G通信、物联网等技术突破 [2] - 船舶建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智能船舶珠海云、新红专下水运营,国产首艘大型邮轮开启商业运营 [2] - 大吨位打捞装备多种能力位居世界第一 [2] 智慧出行与便捷服务 - 线上售票、电子支付、刷脸出行广泛应用,"一次购票、一次支付、一票通行"加快实现 [2] - 建制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客车,半数以上通公交 [2] - 日均1亿人次乘坐轨道交通,1亿人次乘坐公交,1亿人次乘坐出租车和网约车 [2] - 2024年动车组旅客发送量32.72亿人次,占铁路旅客发送量75.9% [2] - 民航日均服务200万人次以上 [2] - 90%县级行政中心实现30分钟上高速,日均1.3亿人次选择自驾出行 [2] 未来展望 - 交通强国建设持续深化,交通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开路先锋作用将更加彰显 [3]
沙中商务理事会主席穆罕默德·艾尔·阿吉兰: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国际金融报· 2025-07-14 04:11
中沙战略合作框架 - 沙特将中国视为最重要的战略市场之一,致力于成为中国企业通往中东和北非地区的门户和战略伙伴 [2] -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沙特"2030愿景"深度对接,为两国企业应对全球经贸挑战提供支撑 [3][5] - 中国在矿业、制造业、先进科技领域优势突出,与沙特工业化、产业化发展诉求高度契合 [3][8] 多领域合作现状 - 基础设施与能源领域:中国国企广泛参与沙特风能、循环燃气发电与海水淡化项目,提升工程效率 [8] - 矿业领域:沙特开放水平达历史高点,采用风险收益共担、共同运营的本地化模式与中国企业合作 [8] - 工业制造领域:中国完整工业门类与沙特区位优势结合,打造区域制造业和出口中心潜力显著 [8] - 科技领域:中国企业以领先技术为沙特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覆盖人工智能、游戏、金融科技等 [5][9] 新能源与金融科技机遇 - 沙特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中国新能源技术先进,双方绿色能源全产业链合作潜力巨大 [9] - 沙特"2030愿景"推动金融科技发展,中国在5G、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领先地位可加速双边金融互惠开放 [9] 企业合作成果 - 阿吉兰兄弟控股已与数家中国企业在人工智能、游戏、金融服务等领域建立战略合作,多项成果在沙特落地 [5][6] - 该公司作为沙特在华最大私营企业,持续引入前沿中国企业进入中东市场,深化"一带一路"与"2030愿景"对接 [5][6]
巴西媒体:来自中国的三节“技术课”,足以让你重新思考一切
环球网资讯· 2025-06-29 23:07
中国技术变革的特点 - 中国消费者从农村经济直接跨越到数字经济,跳过了模拟技术阶段,形成独特竞争优势 [1] - 电子支付和无人零售等应用已在中国普及,技术落地自然流畅 [1] - 折叠屏手机和自动驾驶汽车等技术产品在中国市场已实现规模化应用 [1] 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 - 在高端芯片受限制的情况下,中国企业开发出令硅谷惊叹的替代方案 [1] - 外部限制被转化为创新动力,推动自主技术突破 [1] - 中国企业具备长期规划能力,关注30年后的发展,而非仅聚焦短期目标 [2] 中巴企业思维差异 - 巴西企业高管普遍缺乏长期战略思维,难以回答公司30年后的发展问题 [2] - 中国企业更注重构建长期架构,而非仅解决眼前问题 [2] - 创新被定义为重新思考资源利用方式,而非依赖现有资源 [2]
“这是中国给世界带来的智慧”
人民日报· 2025-05-30 22:16
中国治理模式 - 中国过去40余年的快速发展源于系统性设计而非"奇迹",其特点是目光长远和务实创新 [2]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的政策连续性为中国发展提供持久动力,体现"利在千秋"的深远目标 [2] - 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和规划显著改善交通效率,例如部分山路车程从7-8小时缩短至2小时 [2] 科技创新与教育 - 科技创新成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自主创新推动高科技领域突破并提升全球竞争力 [3] - 电子支付普及体现技术应用广度,从高端商场到街边小摊均实现便利化,增强民众数字技术认知 [3] - 教育成功是新技术吸收和创造能力的基础,数字阅读平台和网络文学等新业态因求知精神兴起 [3] 发展经验的世界意义 - 中国发展经验为解决问题提供多元方法,启示各国应开放学习以避免政策碎片化 [4][5] - 发展需要长远规划、投入与创新,中国实践成为世界各国探索进步的共同财富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