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

搜索文档
利好!刚刚,九部门重磅发布!
金融时报· 2025-09-24 11:40
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的重要举措。9月24日,商务部、中 央网信办、财政部等9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服务出口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 施》),包含13项具体措施,为服务出口提供全面政策支持。 本次政策有哪些看点?对此,记者进行了梳理: 增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撬动作用 《政策措施》明确,支持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加大对服务贸易的投资,加强与地方基金联动,带 动更多社会资本投资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领域。修订《服务出口重点领域指导目录》《服务外包产业重 点发展领域指导目录》,对基金重点投向加强业务指导。 优化跨境资金流动管理 在优化跨境资金流动管理方面,《政策措施》提出,有序推进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支持 服务类企业作为成员企业加入跨国公司资金池业务试点,便利集团内资金调配。 优化服务出口零税率申报程序 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力度 《政策措施》提出,鼓励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和其他保险机构加大对服务出口的支持力度,在运输、 维修维护、互联网广告等支持领域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提升承保能力和水 平,优化理赔服务质效,为服务出口提供更全面 ...
央行发布公告,将开展6000亿元MLF操作
金融时报· 2025-09-24 10:49
"本月有3000亿MLF到期,这意味着9月央行MLF净投放达到3000亿,为连续第七个月加量续作,符合 市场预期。考虑到本月央行还开展了3000亿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这意味着9月中期流动性净投放总额 达6000亿元,与上月相同,净投放规模持续处于较高水平。"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在接受《金 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根据央行发布的2025年9月中期借贷便利(MLF)招标公告,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2025年9月25日 (周四),中国人民银行将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6000亿元MLF操作,期限为1 年。 当前形势下,央行持续实施中期流动性净投放,被视为是货币政策延续支持性立场的有力信号。对下一 步,董希淼预计,央行还将通过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强对中短期市场流动性的调节,继续释放中长期 流动性,进一步满足政府债券发行、信贷投放增加等对市场流动性的需求,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更好 地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服务。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也持相似观点。他对《金融时报》记者分析称,9月是政府债券发行高峰期,同 时又是信贷投放大月。9月5日和9月15日,央行两次开展买断 ...
券商分析师人数创新高!
金融时报· 2025-09-24 09:04
近日,《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券商分析师数量一度超过6100人,创下新高。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最新 公布的数据,截至9月24日,协会登记券商分析师数量达5972人。此前的9月19日,协会登记证券公司分 析师数量一度超过6100人。 在廖博看来,未来券商行业将主要呈现显著马太化和精品化两大特征,研究所的功能定位表现为品牌效 应与赋能杠杆双轮驱动。"比如说,研究所发布的每一份有影响力的研究报告、媒体公布的每一次最佳 分析师评选,对券商而言都是无形资产。再比如说赋能杠杆,券商各条业务线要做强做大,研究所对各 条业务线的赋能作用,将成为未来券商转型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廖博表示。 对于分析师数量增长的原因,业内人士表示,可能是此前券商研究所扩招的新入职研究员在近期陆续注 册成为分析师。"由于申请注册证券分析师原则上需要有从事证券业务2年以上的经历,我们认为证券公 司分析师数量突破6000人与前期券商研究所建设专业人才队伍有关。"浙商证券宏观联系首席廖博对 《金融时报》记者表示。此外,也有券商研究所人士对记者表示,人员变动主要是受到各家券商的业务 发展需求影响。 据《金融时报》记者不完全梳理,近期头部券商研究所分析师变更记录 ...
债券通“南向通”迎来四周年!
金融时报· 2025-09-24 08:46
9月24日,债券通"南向通"迎来四周年,作为连接内地与香港和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渠道,"南向通"进 一步提升了两地金融市场联通效率和一体化程度,在为内地投资者投资香港及全球金融市场提供便利的 同时,也为香港注入了新的活力和能量。 在彭博大中华区总裁汪大海看来,债券通"南向通"的正式上线,是标志着中国债券市场实现"南北双 向"互联互通的重要里程碑。"南向通"的开通和平稳运行,不仅巩固了香港市场在债券融资方面的地 位,还为境内投资者在境外市场进行多元化资产配置提供了宝贵机会。 对于境内机构而言,参与"南向通"也被视为一次"锻炼"。"金融机构通过参与该市场,提升了国际化经 营能力,适应了不同市场环境和监管制度。"有业内人士表示,这些机构投资决策和风险管理能力也得 到了提升,面对更多的投资选择和风险挑战,作出更明智的决策并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此外,境 内机构在"南向通"市场注重产品创新和业务拓展,积极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创新产品,并与国际合作伙 伴合作拓展相关业务。 债券南向通优化扩容稳步推进 自债券"南向通"推出以来,相关措施也在不断优化。今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亚洲金融论 坛上宣布了债券通"南向通"的一 ...
保险+期货”: 农户保收增收的“定心丸
金融时报· 2025-09-24 05:00
目前,"保险+期货"模式日益成熟,项目数量和规模呈指数级增长。根据中国期货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截至今年1 月底,期货经营机构通过"保险+期货"模式为天然橡胶、玉米、大豆、鸡蛋、苹果、棉花、白糖等21个品种提供了 价格保障,累计承保货值2058.2亿元,涉及现货数量共计3898.96万吨。 【案例】 位于安徽省中部的蒙城县是传统农业大县,养猪业一直是该县的支柱产业之一。根据蒙城县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消 息,今年一季度,蒙城县生猪存栏70万头,生猪出栏26.66万头。近百万头生猪的养殖、出栏是蒙城县不少农户的 重要收入来源。 据悉,该项目构建了"农户—平安产险—期货公司"风险共担链条,通过金融工具的联动,实现价格风险有效转 移。当市场价格跌破约定阈值,保险公司将启动赔付,帮助养殖户稳定收益。同时,保险公司还为养殖户提供疫 病防控技术指导,从源头保障生猪养殖安全。 然而,当地养殖结构以小规模散户为主,普遍面临价格波动频繁、疫病防控压力大、饲料成本高企以及养殖技术 滞后等多重挑战,严重制约了农户稳定增收。 2024年下半年以来,生猪市场供需失衡叠加成本攀升,导致农户收益锐减。针对这一现状,今年6月,平安产险亳 州中支蒙城支 ...
防贫保险:织密防返贫防线
金融时报· 2025-09-24 04:51
防贫保险项目发展现状 - 中国人寿寿险崇左分公司联合集团成员单位推出"防贫保"普惠型综合保险项目 累计监测超两万人 为近1300名农户发放理赔金1578万余元 [1] - 项目构建动态监测机制 涵盖"近贫预警、骤贫处置、脱贫保稳"三大功能 通过深入基层方言解读条款与精准数据核查实现高效落地 [1] 行业参与规模与保障模式 - 全国31家保险机构与地方政府联合开办防贫保险业务 覆盖因病、因学、因灾、因意外等返贫致贫高发风险 [2] -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采用政府与个人共担保费模式 脱贫人口保费全额由政府承担 其他农牧户政府承担60% 个人承担40% [2] 保险责任与创新条款 - 防贫保险责任全面覆盖医疗费用补偿、意外伤害补偿、自然灾害损失补偿及教育保障补偿 其中教育补偿针对大专/本科教育费用 最高一次性补偿3000元 [2] - 产品设计注重普惠性 通过降低投保门槛、优化理赔机制扩大保障覆盖 数字化查勘与动态监测技术提升理赔效率 [3] 政策支持与区域推广 - 金融监管总局与央行提出推动保险公司加大农民健康保险、养老保险等产品供给 研发面向脱贫人口等群体的低门槛保险产品 [3] - 广西、云南、甘肃等地复制推广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结合模式 推动乡村振兴与社会保障体系深度融合 [3]
气象指数保险: 让农险理赔更精准高效
金融时报· 2025-09-24 04:50
天气指数保险是把一个或多个气象条件,如气温、降水、风速等,对农作物造成的损害程度进行指数化处 理。每个指数都对应农作物的产量和损益。保险条款以天气指数为基础,当指数达到一定水平,并对作物造成一 定损失时,投保人即可获得相应的赔偿。 比如,广西温岭市2025年甘蔗热带气旋风力指数保险承保及理赔政策显示,在保险期间内,甘蔗遭受热带气 旋影响,且保险合同约定的气象观测站实测逐日极大风速≥20.8米/秒时,视为保险事故发生,保险人按照约定负 责赔偿。文件中明确列出了秋种、春种两个保险期间的赔付标准,以及16个约定的气象观测站。比如,当风速达 到37.0至41.4米/秒时,在7月11日至7月20日期间,每亩赔付600元;在10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每亩赔付1050 元。 该产品最大亮点在于理赔方式的变革。保险赔付依据权威气象观测站发布的官方数据,一旦监测到约定气象 站出现符合合同赔付标准的低温或连续降雨过程,系统自动判定达到理赔条件,农户无需报案,即可获得赔款, 省去了复杂耗时的实地查勘定损环节。目前,该产品承保面积已超过4万亩,承担风险保障金额3200多万元。 "这种指数化理赔模式,如同安装了一个气象感应开关,极 ...
“保险+期货”: 农户保收增收的“定心丸”
金融时报· 2025-09-24 04:50
【案例】 位于安徽省中部的蒙城县是传统农业大县,养猪业一直是该县的支柱产业之一。根据蒙城县统计局发布的最 新消息,今年一季度,蒙城县生猪存栏70万头,生猪出栏26.66万头。近百万头生猪的养殖、出栏是蒙城县不少农 户的重要收入来源。 据悉,该项目构建了"农户—平安产险—期货公司"风险共担链条,通过金融工具的联动,实现价格风险有效 转移。当市场价格跌破约定阈值,保险公司将启动赔付,帮助养殖户稳定收益。同时,保险公司还为养殖户提供 疫病防控技术指导,从源头保障生猪养殖安全。 "项目的落地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多重效益。对农户而言,稳定的收益预期有效激发了内生动力;对产业而言, 稳定产能有力保障了市场供应,促进了生猪产业全链条的可持续发展。"平安产险相关负责人表示。 所谓"保险+期货",是农户通过保险公司购买农产品价格险或收入险,保险公司向期货公司购买场外期权,由 期货公司通过期货市场对冲价格风险,进而锁定收益的一种金融创新产品。对农户来说,如果农产品价格或种养 殖收入不及预期,就能得到赔付。 简而言之,该模式形成了"农户获保障、保险稳风险、期货再分散"的闭环。农户接触的是易于理解的保险产 品,背后则以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 ...
普惠保险如何从“有”到“好”?
金融时报· 2025-09-24 04:50
主 持 人:本报记者 孙榕 对话嘉宾 :陈辉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精算科技实验室主任 邢鹂 中国人民大学普惠金融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普惠保险网络秘书长 当前,全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已突破8400万人,这一群体的保险保障问题正日益引发社会广泛关 注。 去年5月,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关于推进普惠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对 新市民和灵活就业人员的保险保障,针对建筑工人、快递骑手、网约车司机等群体,推动发展新就业形 态责任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业务。 如何构建符合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职业特点的权益保障机制?记者特邀业内专家学者展开深入探讨。 《金融时报》记者:当前,面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主要保险产品有哪些?主要类型、覆盖范围和 市场接受度如何?整体发展处于什么阶段? 陈辉:202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开展了《社会保险参保状况调查》。调查数据显 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商业医疗保险的参保率为37.2%,处于起步阶段。当前,面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 的保险产品主要有"百万医疗险""惠民保"。 具体来看,"百万医疗险"属于商业医疗保险,是一款住院消费型保险,具有补偿性质。简单来说, 被保险人购买了"百万医疗险", ...
农房保险:让农户安居更安心
金融时报· 2025-09-24 04:39
农房保险理赔案例 - 西藏定日县6.8级地震导致27248户房屋受损和3612户房屋倒塌 [1] - 人保财险采用卫星遥感技术进行灾损分析并支付农房保险赔款近亿元人民币 [1] - 通过"边公示、边理赔"方式压缩理赔环节提高服务效率 [1] 政策性农房保险制度 - 2012年三部委联合发文要求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原则推进农村住房保险 [2] - 农房保险发挥财政保费补贴引导作用和保险经济补偿功能帮助农户重建 [2] - 保险责任普遍涵盖地震、洪涝、台风等自然灾害及意外事故 [3] 保险保障内容与标准 - 广东省农房保险每户年保额11万元 其中房屋损失最高赔付8万元 室内财产损失最高赔付1.3万元 [3] - 河北省农户支付1元保费可获得房屋4万元和室内财产5000元保障 另含5万元自然灾害死亡抚慰金 [3] - 广东将清理残骸费用纳入赔付责任 最高赔付2000元 [3] 农房保险发展政策 - 2024年五部门提出探索建立农房保险制度 重点在灾害易发区推广巨灾保险 [4] - 多地探索政府购买普惠型保险兜底与农户购买商业保险补充的多层次保障体系 [4] - 湖南省沅陵县提供五种保险方案 方案五保费100元可获得累计103.5万元最高保额 [4] 行业发展趋势 - 农民保险需求随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 [4] - 鼓励经营性农房投保公众责任保险 村民投保房屋财产保险 [4] - 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住房风险保障体系正在逐步构建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