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8 月工业利润显著增长-China_ Industrial profits increased notably in August
2025-09-28 14:57
27 September 2025 | 1:55PM HKT Economics Research China: Industrial profits increased notably in August Bottom line: China's industrial profits and revenue increased by 18.8% yoy and 2.3% yoy, respectively, in August (vs. -1.1% yoy and +1.0% yoy in July). In sequential terms, industrial profits increased by 8.0% sa non-annualized (vs. -1.1% in July), while revenue remained roughly flat (vs. -0.3% in July). Key numbers: Industrial profits: +18.8% yoy in August (sequential growth: +8.0% non-annualized, season ...
中芯国际-再次上调目标价目标价上调至 95 港元 208 元人民币;买入
2025-09-28 14:57
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公司为中芯国际(SMIC)港股(0981 HK)及A股(688981 SS)[1] * 行业为中国半导体行业及更广泛的消费电子、智能手机和家电行业[2][3] 核心观点和论据 国家补贴与需求前景 * 中国政府10月将发放最后一轮690亿人民币的补贴资金 作为2025年3000亿人民币国家补贴计划的一部分 以支持智能手机、消费电子、家电和汽车等消费[3] * 尽管补贴在25年上半年已提前释放部分需求 但下半年整体需求符合预期且未出现显著下滑[1][3] * 消费电子/智能手机贡献了公司66%的收入 但对其中长期订单扩张持积极态度[1] AI驱动的长期增长动力 * AI功能在消费设备中的加速部署将推动半导体含量升级 这不仅需要处理器和GPU升级 还需要连接(WiFi/蓝牙)、PMIC、传感器(CIS)、内存控制器等升级[3] * 这支持公司持续的扩张[3] * 基于对AI消费电子需求更积极的展望 小幅上调了2028-29年收入预期0.1%/0.1%[4] 财务预测与估值上调 * 维持2025-27年盈利预测基本不变 将2028-29年每股收益(EPS)上调1%/1% 主因收入和毛利率(GM)预期更高[4] * 预计2028/29年毛利率(GM)将提高0.1/0.1个百分点 因预期更高的产能利用率(UT Rate)将带来更好的利润率状况[4] * 将H股12个月目标价从83.5港元上调至95.0港元 A股目标价从182.8人民币上调至208.0人民币[10][11] * H股目标价基于51.1倍2028年预期市盈率(此前为45.2倍) 并以15.0%的股权成本(COE)贴现回2026年[10] * A股目标价基于对H股238%的A-H估值溢价(未变)[11] * 当前股价(截至2025年9月26日收盘)H股为72.95港元(上行空间30.2%) A股为132.27人民币(上行空间57.3%)[28] 盈利能力改善预期 * 预计毛利率将从2025年的20.7%持续改善至2029年的28.6%[9] * 预计营业利润率将从2025年的9.9%持续改善至2029年的16.8%[9] * 预计净利润率将从2025年的8.3%持续改善至2029年的15.8%[9] 其他重要内容 风险因素 * 智能手机和消费电子需求弱于预期[26] * 产品多元化和产能扩张慢于预期[26] * 公司在美国BIS实体清单上 获取特定设备/材料供应可能受限[26][27] 财务数据预测 * 预计营收从2024年的80.3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的199.01亿美元 复合年增长率显著[9][10] * 预计净收入从2024年的4.93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的31.49亿美元[9][10] * 预计每股收益(EPS)从2024年的0.06美元增长至2029年的0.39美元[9][10] 估值方法 * 估值采用贴现市盈率法[10] * 目标市盈率基于同业公司的盈利增长与交易市盈率之间的关系(方法未变)[10] * 反映了中国半导体股正在进行的重新评级[10] 免责声明与业务关系披露 * 高盛与所覆盖公司有业务往来 可能存在利益冲突[7] * 高盛在过去12个月与中芯国际有非投资银行业务的证券相关服务客户关系和非证券服务客户关系[39] * 高盛为所提及的中芯国际证券做市 并可能作为专业机构在相关交易所持有相反头寸[39]
宠物医疗十年发展
2025-09-28 14:57
行业与公司 * 宠物医疗行业[1] * 头部连锁动物医院包括新瑞鹏 瑞派 新锐瑞辰[6] * 动保企业包括瑞普生物 科前生物 莱科生物股份 中牧股份[13] 市场规模与消费趋势 * 2024年城镇犬猫消费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元[1][2] * 单只宠物年均消费超2000元[1][2] * 宠物作为情感刚需 超过半数宠物主人将宠物视为家人 约三成视为朋友[2] * 人口结构变化 单身经济 老龄化及消费升级为主要驱动力[1][2] * 90后 00后成为养宠主力[2] * 95后养殖者主导 倾向于"养儿式"养育方式[9] 宠物医疗市场驱动因素 * 宠物老龄化驱动 6岁以上中老年犬占比27% 猫占比18%[1][3] * 中老年宠物年均医疗费用高达2400元 是年轻宠物的两倍[1][3] * 疫病谱系扩大 包括心脏病 肿瘤科等细分诊疗需求增长[3][4] * 预防医学意识提升 疫苗和驱虫产品占比最高[4] * 2024年宠物保险保费同比实现翻倍增长[4] 宠物医院发展状况 * 宠物医院数量从2014年1.3万家增至2024年3.4万家[1][5] * 2014-2018年间数量翻倍至2.7万家 2019-2024年增速放缓[5] * 连锁化率从2017年5%提升至2024年25%[1][5] * 头部三大连锁品牌合计市占率仅为7%[1][6] * 一线城市动物医院近4000家 同比增速12%[1][7] * 新一线城市8700多家 同比增速17%[1][7] * 二线城市7600多家 同比增速17%[1][7] * 三线及以下城市14000多家 同比增速超20%[1][7] * 下沉市场扩展加速[1][5] 经营状况与挑战 * 动物医院整体客单价略降[1][8] * 人力成本占比下降[1][8] * 行业盈利差距扩大 亏损比例增至26%[1][8] * 利润率10%-30%的比例缩减到27%[8] * 利润率30%以上的不到3%[8] * 竞争加剧导致内卷现象明显[8] * 兽医人才存在严重缺口[8][11] * 每万只宠物匹配兽医人数为5人[11] 政策与资本支持 * 《宠物诊疗机构管理办法》出台 强制要求职业兽医资格[10] * 立法推动兽药转宠物用药缓解短缺问题[10] * 2022年专项整治关停上千家违规机构[10] * 早期70%宠物药品依赖人用药[10] * 2015-2018年融资事件数量持续上升 总金额突破10亿元[10] * 2020年投资金额达最高值24.83亿元[10] * 瑞鹏宠物获得腾讯投资 碧桂园创投等数亿美元战略融资[10] 经济环境支撑 * 2023年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13.9万元 同比增长6.3%[10] * 人均消费支出12.7万元 同比增长9.2%[10] 未来发展趋势 * 诊疗朝向标准化 专科化 数字化和国产化四大方向发展[1][11] * 解决下沉市场及老龄化需求"最后一公里"问题为关键[11] * 高质量兽医人才稀缺[11] * 急需临床用药在国内仍然短缺[11][12] * 重点关注预防医学及老年宠物护理等新兴需求领域[13]
如何看人形机器人的发展阶段、空间和后续催化?
2025-09-28 14:57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人形机器人行业 聚焦特斯拉Optimus及其供应链(T链) 以及国内奇瑞、乐聚、富利业、自变量机器人、雷赛智能、奥普特等企业[1][2][3][8][9] **核心观点与论据** * 特斯拉Optimus发展迅速 V3版本预计10月/11月发布 硬件变化大 重点解决手部灵活性和AI大脑问题 11月股东大会将展示并提交包含百万台量产目标的马斯克薪酬计划 对T链发展意义重大[1][2] * 本月海外头部厂商在国内开启审厂 或预示新一轮产品量产节奏[1][2] * 国内企业动作频繁 奇瑞莫甲机器人10月发布 乐聚完成股份改革 富利业GR3开启预售10月交付 自变量机器人获阿里领投10亿人民币融资[2][3] *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30项人工智能国家标准 杭州力争2027年人工智能终端产业规模达3,000亿[1][3] * Q4是T链交易黄金时期 国内供应链积极拓展产品品类(从丝杠到关节模组 从微型丝杠到灵巧手总成) 单SP(单机)价值量提升 产业链验证置信度提高[1][3] * 长期看当前位置仍处相对低位 当产业链实现百万台量产时市值上限将提高[3] * 坚定看好2025年Q3-Q4板块行情 推荐三条交易主线:硬件变化(百线针轮、轻量化、电机)、工艺供给格局变化、国内政策催化[1][4] **硬件具体变化** * 百线针轮:国内外产业链进行关节测试 预计有好的结果[5] * 轻量化:是重要趋势 涉及外骨骼壳体、电机定子包胶、端子、丝杠部件及谐波外壳结构体等 采用轻量化材料减重[5] * 电机:重点是在更小体积下维持输出扭矩并提升散热性能 新方法如轴向磁通和内转子方案受关注[6] **工艺与供给格局变化** * 工艺供给格局变化涉及边界格局调整 本轮验证中涌现不少新进企业 可能成为未来重点关注对象[7] **国内市场特点与机会** * 国内市场政策催化持续 但稀缺的是能跑成行业头部、具备聪明大脑落地应用且被市场认同的企业 如智元宇数优必选及一些家电企业下属公司 平台化强的大企业在下游应用场景落地和产品迭代中更具优势与资源禀赋[8] **未来产业发展方向** * 产业将向有壁垒环节探索 如灵巧手、视觉模组和大小脑等软硬件结合载体 需要同时做好硬件和软件功能性 存在技术壁垒[9] * 雷赛智能在灵巧手及电机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奥普特在视觉模组领域表现突出[2][9] **场景应用的重要性** * 典型应用落地对人形机器人量产至关重要 将影响未来几年放量趋势[10] * 巡检、纺织工业替换工人、搬运环节等场景已开始标准化 并用少量数据进行迁移训练 相关企业正积极与客户落地应用[2][10] * 目前科研端需求不足以支撑大规模放量[10]
AI之光—新架构
2025-09-28 14:57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AI算力、数据中心、光模块、液冷技术、服务器制造、PCB、交换机等细分领域[1][2][3] - 主要公司包括华为、阿里巴巴、字节跳动、腾讯、百度、英伟达、谷歌、Meta、微软、工业富联、光迅科技、华工科技、锐捷网络、深南电路、沪电股份、生益科技、英维克、申菱环境等[1][2][3][14][23][26] **核心观点与论据** - AI算力需求持续高增长 海外算力链龙头公司如光模块、PCB和工业富联等业绩表现突出[1][2] - 华为国产AI芯片及GPU发展迅速 四季度催化因素包括折叠屏手机、自主化芯片发布及全连接大会[1][5] - 华为光模块需求基于910C和920D系列卡 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达130~150亿元人民币[6][7] - 液冷技术国内渗透率低但发展快 华为液冷市场规模至少150亿元人民币 净利润率10%~15%[8][9][20] - 阿里巴巴2025Q2资本开支386亿元同比增长近60% 累计AI研发投入超1,000亿元[1][15] - 字节跳动全年资本开支超1,600亿元 其中70%用于购买AI卡片[1][15] - 数据中心功率需求巨大 BAT及字节跳动ITC总需求超2.5吉瓦[16][17] - 国产光模块企业如华工科技、光迅科技业绩有望释放 海外AI期权提供额外增长动力[24][25] **其他重要内容** - 华为服务器代工由超聚变(30%+份额)、华鲲振宇(15%份额)等主导[10] - 高速线模组在华为服务器中市场规模约130~150亿元 净利润率20% 主要供应商为华丰科技[11] - 交换机代工市场规模超150亿元 但净利润率低于10%[12][13] - 算力租赁模式广泛应用 阿里拥有6个万卡H200集群并计划增加B200集群[19] - IDC公司快速扩张 润泽科技从550兆瓦增至1吉瓦并规划扩至2吉瓦以上[21] - 光模块市场由光迅科技、索尔思、海信宽带、华工科技主导 字节跳动400G产品量约200~300万只 800G约100万只[23] - 交换机市场年规模超50亿元 锐捷网络在阿里侧占35%~40%份额[26] **数据与百分比变化** - 阿里巴巴2025Q2资本开支386亿元同比增长接近60%[1][15] - 新易盛2023年利润6.8亿元 2024年预期近200亿元(增长约28倍)[4] - 华为910C卡2024年预测30万张 2025年翻倍至60万张 2026年达100万张[6] - 液冷市场每千瓦价值量国内3,000元 vs 海外5,000元[9] - 字节跳动AI卡片采购占比70%[1][15] - 通用服务器采购量20~23万台/年 单价6~7万元[3][18] - 阿里GPU服务器规模达700~800亿元 对应7~8万台H20(单价100万元)[18] - 液冷净利润率10%~15%[9][19] - 高速线模组净利润率20%[11] - 英维克液冷市场份额超40% 申菱环境占20%~30%[9]
PTA行业格局梳理
2025-09-28 14:57
摘要 PTA 行业呈现寡头垄断格局,前两大工厂产量占比过半,大厂会议现象 反映行业集中度高。尽管供应过剩,但出口创历史新高,主要因国外需 求旺盛及装置老化,部分工厂考虑联合减产以压低原料 PX 年约价格。 未来几年 PTA 新增产能增速显著下降,预计 2026 年无新增装置, 2027 年或有少量新增。下游聚酯投产计划放缓,行业进入增速缓慢期, 需消化前期高扩能压力,出口增长部分缓解压力。 2026 年 PTA 价差有望改善,若烟台 PS 装置投产,PTA 可从原料端争 取利润。工厂减产降低库存,为行情铺垫基础。但 PX 新增产能投放可 能削弱原料端优势,适度让利给 PTA。 PTA、PX 和长丝产业链紧密相关,表现出同步性。长丝行业处于景气底 部,但随着市场调整和各环节协同,盈利有望逐步改善。联合减产和淘 汰落后产能旨在提升产品利润。 聚酯产业链各环节需协同提升整体利润。聚酯装置相对老旧,反内卷可 能对其影响更大,但需强制性政策推动。新增产能消化依赖下游需求增 长和老旧装置停运。 Q&A 近年来 PTA 行业的整体格局如何变化?目前的市场状况如何? 自 2019 年民营炼化企业投产以来,PTA 行业进入了第 ...
徐工机械20250928
2025-09-28 14:57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为工程机械行业 具体聚焦于矿山机械细分领域 公司为徐工机械[1][2]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全球工程机械需求因全球供应链再平衡而增加 基建、地产、采矿和制造业投资需求上升 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份额提升 贸易战对出口影响有限 行业进入周期性上行趋势[3] * 中国国内市场处于更新周期驱动阶段 新增需求可能企稳上升 内部需求稳定 若地产行业企稳反弹将推动出口复苏、更新周期和新增需求三部曲发展[4] * 矿山机械是重要新增长点 徐工通过电动化、智能化实现弯道超车 从备件切入主机市场 产品力获力拓、淡水河谷等全球大客户认可[4][10] * 徐工近期获得重大订单突破 获得澳大利亚FMG的10亿美金订单(主机8亿美金以上 备件2亿美金以上) 今年从FMG总计获14亿美金订单 近两月矿山机械订单总额突破17亿美金[2][6] * 徐工目标是成为全球前三矿山机械企业 计划在2030或2035年实现超100亿美金销量收入 目前年收入约10亿美金 正向百亿级别靠拢[2][7] * 矿山机械业务盈利能力强 净利润率在20%以上 备件和服务收入占比高达40%-50% 客户粘性高 服务持续性强[2][7] * 矿山设备后市场收入(备件及服务)占整体收入70% 远超主机30%的比例 该部分业务体量大、盈利能力强、壁垒高 主机销售决定后续市场归属 为徐工提供长期稳定收益[4][11] * 全球矿山机械市场竞争格局稳定 由卡特彼勒、小松等国际巨头主导 控制90吨以上设备市场份额达百分之八九十 壁垒高[10] **其他重要内容** * 徐工进行了约45亿元人民币的股权激励 涉及4,700名员工(占比17%) 人均约100万元 以保障未来3-5年业绩持续增长[2][8] * 公司计划于今年年底或明年初登陆港股 为海外业务拓展提供资金支持[2][8] * 公司目前60%至70%的净利润来自海外业务 预计该高比例将保持[9]
上海洗霸20250928
2025-09-28 14:57
公司概况与行业 * 公司为上海洗霸 主营业务为特种化学品和新能源领域的先进材料 传统业务为水处理特种化学品 覆盖石化 汽车 钢铁 芯片和建筑等多个行业系统[4] * 公司成立于1994年 并于2017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4] 传统水处理业务 * 传统水处理业务稳健 市场地位稳固 年盈利约1亿元 营收每年维持在5-6亿元左右 归母净利润约4,000万元[2][8] * 2025年中报归母净利润达到1亿元 同比增长351%[2][8] * 工业领域水处理业务占营收50-60% 毛利率为30%左右 民用领域占营收36% 毛利率为40-45%之间 整体毛利率维持在30%以上 净利率约7-8%[9] * 公司处于水处理产业链上游 提供特种化学品 药剂 设备和服务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行业增速约为5%[11][12] 战略转型与固态电池布局 * 公司战略转型布局固态电池领域 积极布局氧化物 卤化物和硫化物三条固态电解质技术路线 与顶级科研院所合作 具备批量交付能力[2][5] * 预计2025年完成固态电池中试线转化 2026年开始量产 2027年实现小批量示范运营装车 2030年前后达到百GWh以上大规模应用[3][14] * 固态电解质领域最核心材料是硫化锂 其技术含量和壁垒最高[23] 硅碳负极材料进展 * 公司在硅碳负极材料方面取得进展 引入ATL战略投资[2][5] * 硅碳负极采用CVD路线 通过多孔碳作为基体解决硅膨胀问题[10][13] * 公司通过浙江领硅科技有限公司持股65% 规划了千吨级产线 目前已建成百吨级产线并进行客户验厂[13] * 与赵东元院士团队合作开发介孔碳和硅碳负极材料 相比常规多孔碳具有更低膨胀度[13] 硫化锂资产收购与产能规划 * 公司成功竞拍有研集团硫化锂资产 成立合资公司[2][6] * 收购有研新材80%以上相关资产 获得专有技术和专利[20] * 产线设备包括20吨设备及新增的一条20吨辐照线已投产 今年年底前还将上线一条100吨的大线 总产能将达到140吨[20] * 明年(2026年)计划逐步扩展至几百吨级别 后年则可能上升至千吨级别[20] * 硫化锂被认为是固态电池中最具投资价值的方向 技术壁垒高 市场空间大[2][6] 技术合作与研发实力 * 公司治理结构稳定 管理团队具有高学历和科研背景 与清华大学 同济大学等高校合作 引入多个院士团队 产学研融合能力突出[2][7] * 与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张涛团队合作开发氧化物固态电解质 目前已实现10吨级工业产能 并计划扩展至50吨级氧化物电解质粉体产能[14] * 与陈院士团队合作开发轻电混动和固态锂电双解决方案[14][15] * 开发了360Wh/kg二代产品和400Wh/kg三代产品[15] * 设计完成20吨级卤化物粉体产能[15] * 认为硫化氢中和法是硫化锂技术最具潜力的发展方向 其优势在于纯度高 适合大规模量产 难点在于硫化氢气体的处理[16][17] 市场前景与盈利预期 * 预计未来一到两年内 新材料和固态电池领域将实现显著利润增长[2][10] * 预计到2030年固态电池需求将达到100 GWh 每GWh需用约400吨硫化锂 以单价50万元计算 该市场规模可达200-300亿元[21] * 若龙头企业占30%的市场份额 以20%以上净利润计算 可实现10亿元以上净利润[21] * 目前国内硫化锂价格为300-400万元/吨 海外价格为400-600万元/吨[21] * 假设明年出货量为100吨 按单价400万元计算 可贡献约2亿元利润 后年若出货500吨 以200-300万元单价计算 可贡献5亿元左右利润[21] 市值预期 * 保守估计传统主业市值约20亿 加上ATR入股后的增长潜力 总市值可达50亿[22] * 如果硅碳材料放量 其空间可达50-100亿 再加上固态电池 固态电解质部分 总市值预期为100-150亿[22] * 考虑到2030年的市场需求 公司可能实现10亿元以上净利润 对应200亿元市值预期 综合各因素 公司未来总市值可能超过400亿 中长期来看甚至可能达到500-1,000亿[22] * 目前公司市值约150亿 但向上空间仍然非常大[23] 其他重要信息 * 有研新材在硫化锂生产方面成就显著 通过与三井金属合作 成功实现吨级供应 目前有效产能已达到每年20吨 并且可以投入使用的产能达到了每年40吨 2024年占据了60-70%的市场份额 2025年预计也会维持这一水平[18][19] * 公司旗下控股子公司维克斯 专注于VOTOR领域的新方向[15]
CXO 25Q3趋势观察
2025-09-28 14:57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医药研发外包(CRO/CDMO)行业,涵盖小分子CDMO、大分子CDMO、临床研究、药效毒理等领域 [1] * **公司**:药明康德、凯莱英、博腾股份、康龙化成、泰格医药、诺斯格、昆拓、药康生物、英诺思等 [1][2][5][7][10][11][12] 核心观点与论据 小分子CDMO板块趋势积极 * 三季度小分子CDMO板块整体表现积极,多个临床阶段项目进入商业化阶段,带来明确订单增长 [2] * 头部公司如药明康德、凯莱英在二三季度加速获得海外大型药企(MNC)订单,推动产能利用率提升 [1][2] * 小分子口服药订单从三季度开始体现,预计四季度加速,并在四季度开始贡献收入,明年逐步增加 [1][2] * 凯莱英天津工厂新兴业务产能利用率接近打满,近期有提价动作 [1][5] * 博腾小分子传统业务随产能利用率提升提价,幅度约8-10%,主要针对议价能力较弱的生物科技公司(biotech)客户 [1][5] 大分子CDMO板块迎来重大利好 * 生物类似药三期豁免是重大利好消息,已反映在股市排名上 [1][6] * 预计将推动四季度或明年上半年整体海外订单加速,对培养基和大分子连续生产(CGM)产生积极影响 [1][6] 国内CRO需求上行,药效毒理领域突出 * 三季度国内CRO公司整体需求进一步上行,药效毒理领域表现突出 [1][7] * 体外药效订单上半年同比增速20-30%,三季度增速达35-40% [1][7] * 体外药效周期约三四个月,上半年恢复带动下半年体内药效及新增订单,推动整体药效订单加速和价格提升 [7][8] * 预计该趋势将在2026年上半年继续支撑总量增长 [1][8] 生物科技行业预算放松,价格环境改善 * 2025年生物技术行业预算管理较2024年有所放松,订单折扣和价格谈判压力减轻 [1][9] * biotech订单价格上涨成为预期趋势,并已在药效板块显现 [1][9] 临床板块量增价稳,提价潜力显现 * 三季度临床板块整体总量较二季度增长约5% [3][11] * 目前价格尚未提升,但随着生物标志物(BioTag)需求增加和预算放宽,四季度行业性涨价具有潜在可能性 [3][11] * 主要公司优化策略,减少价格战,如昆拓只接高毛利订单,药明康德更关注利润率,诺斯格竞争积极性下降,导致竞标环节低于7折报价厂商减少 [11][12] 上游原材料与资源价格信号 * 三季度实验用猴价格经历多次提价,上半年均价约9.5万元,八月底涨至11-12万元区间,反映需求量增加 [3][10] * 具备扩产能力的公司如英诺思表现强劲 [3][10] 其他重要内容 研发端业务与人员储备 * 药明康德研发端业务无显著增长,但进行了过去五年最大规模校招,主要方向是研发端,以支撑整体人员增长,主要受海外降息潜在影响驱动,对明年研发端预期较强 [3][4] * 对康龙化成等公司研发端业务的弹性也持乐观态度 [4] 地缘政治影响评估 * 评估认为特朗普推特对直接敞口海外市场的CDMO企业(如药明康德)影响有限,相关企业已与美国方面就产能问题进行过交流 [13][14] * 药明康德已完成其特拉华制剂工厂及未来原料药工厂设计和预期规划 [13]
PCB设备专题:如何理解PCB工艺进阶带来的设备&耗材量价齐升机遇?
2025-09-28 14:57
高阶 HDI 在工艺上的改进主要体现在叠层结构和钻孔技术上。以最普通的一阶 HDI 为例,其基本结构是在核心层上下各叠一片半固化片,再覆盖一片铜箔, 实现 1+2+1 即 4 导电层。而复杂一些的两阶 HDI 则需要在两片芯板基础上, 通过半固化片连接,再覆盖多片铜箔,使得导电层数量达到六至十几不等。 随 着增层数增加,每一增层都需要打激光盲埋孔,以实现电气互联,因此对激光 钻机需求大幅提升。同时,由于核心层通常通过机械通孔进行加工,而增多叠 加会降低加工效率并影响良率,因此对机械钻机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外,还 涉及到背钻孔技术,即在通孔基础上进一步去除部分镀铜,以优化信号传输速 率。 总之,高阶 HDI 的发展不仅增加了导电、叠加及打孔工序,也提高了对 相关设备精度、效率及稳定性的要求。 PCB 设备专题:如何理解 PCB 工艺进阶带来的设备&耗材 量价齐升机遇?20250928 摘要 AI 算力服务器推动 PCB 行业向高端化、高阶化发展,英伟达 Ruby 架构 采用 PCB 替代铜缆互联,解决高密度互联需求,正交背板成为优选方案, 但 78 层高多层结构对机械钻孔设备提出更高要求,需分次钻孔并升级 P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