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负极
icon
搜索文档
锂电10月排产
数说新能源· 2025-09-29 07:09
电芯6家: 铁锂排产113.6GWh,环比+9%,同比+49%; 三元排产22.2GWh,环比+1%,同比+12%; 其中龙头为55+18.5=73.5GWh,环比+6%,同比+41% 正极: 三元正极4家排产2.6万吨,环比+2%,同比+15%; 铁锂正极4家排产13.0万吨,环比+0%,同比+19%; 负极4家:排产16.3万吨,环比+6%,同比+50%; 隔膜3家:排产17.2亿平米,环比+4%,同比+31%; 电解液2家:排产10.0万吨,环比+4%,同比+46% 数说新能源服务类型: 往 期推荐 主机厂电芯采购:兼顾性能和成本 加入社群 添加半仙微信,备注"进群",邀请你加入锂电行业社群,获得行业最新动态、行业干货报告和精准人脉。 比亚迪出海:发力东南亚 CATL :储能市场增长高于动力 本公众号基于分享的目的转载,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公众号所有,如有涉及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予以核实并删除。 ...
锂电:重视需求预期上修、供需拐点提前的潜在弹性
2025-09-15 14:57
行业与公司 * 锂电产业链 包括动力电池 储能 上游锂资源 中游材料(六氟磷酸锂 隔膜 铁锂 负极)及锂电设备[1] * 涉及公司包括头部电子厂 二梯队电池企业 宁德 永新 赣锋天奇 中矿 永新 盐湖 藏格 联赢激光 银河科技 C链 先汇 联影等[2][4][12][14][17] 核心观点与论据 需求端 * 2026年锂电产业链需求乐观 头部电子厂订单指引接近50% 即使剔除泡沫化订单量 预计最终达到30%以上概率存在 国内二梯队电池企业给出50%以上出货指引[2] * 储能市场最超预期 2025年初以来海外新市场储能增长翻倍以上 预计海外储能市场维持50%以上增长 国内多省份出台容量电价政策 驱动订单和需求增长[3] * 动力电池市场中 重卡市场2025年预计翻倍增长 2026年维持高增速 结构从封闭路段向干线切换提升单车带电量 欧洲市场2025年碳排放考核下实现30%增长 预计2026年增速20-30% 国内乘用车单车带电量提升明显 高端车型达100度 中低端EV占比提升支撑总体需求[1][5] * 2026年终端需求预期上调 供给增速预计20-25% 供需维持相对平衡[11] 供给与价格 * 六氟磷酸锂现货紧张 若需求增速超30% 新增产能可被消化 新产能规划需一年到一年半时间 存在缺口窗口期 价格可能有较大弹性[6] * 隔膜供给刚性强 设备订购需一年时间 2026年不会短缺但压力减小 价格和盈利有望修复[6] * 铁锂与负极环节结构性紧缺持续四个季度以上 大型公司满负荷生产 中小企业扩散生产能力 总体涨价难度大 但新产品 新基地及出口盈利可期[6] * 碳酸锂价格自2025年7月供给端扰动修复 中枢约7万元/吨 相对于2025年成本曲线合理 全行业约15%利润率 现金成本亏损比例约10%[9][10] * 2026年锂价或区间震荡 若出现超预期补库行为可能带来阶段性和季节性价格上行[11] * 宜春供给扰动验证资源端弹性供给潜力[11] 投资潜力 * 六氟磷酸锂具有最大边际变化和弹性潜力 其次是隔膜等供给刚性环节[7] * 从估值和确定性角度看 电池 铁锂 负极相关标的更具吸引力 估值匹配且有业绩上升空间[7][8] * 上游锂资源短期有绝对收益空间 但相比中游弹性偏弱因资本开支低迷 长期看确认价格底部后量增成长可重估 具备其他金属布局的公司随新投产品种放量有上修空间[12] * 固态技术催化设备先行 具备等电压技术储备或相关设备出货能力的企业弹性大 盈利空间高 低估值下变化空间更大[4][17] 设备与非锂电业务 * 2025年锂电设备招标体量预计达200-300GW 需求端改善明显 海外市场如东南亚和日韩电子厂释放订单 欧美国内电池厂出海趋势提供支持[13] * 非锂电业务如3C 电动重卡 电动汽车 激光设备及电子烟等领域发展迅速 为设备公司提供显著支撑 例如联赢激光3C钢壳电池焊接设备订单增长明显 银河科技电子烟业务订单体量增长较大[14] * 二线电视厂订单乐观 2025年上半年主要企业订单增长超过50%甚至翻倍 全年维持50%甚至翻倍增长预期有望达到 2026年海外需求 储能和非锂电业务叠加效应明显 订单释放信号确定性较强[15][16] * 机械领域设备环节整体表现良好 固态技术布局为未来发展提供可能性[18]
璞泰来(603659):2025年中报分析:经营改善兑现,期待新业务布局
长江证券· 2025-09-15 13:1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0.88亿元,同比增长11.95% [2][4] - 归母净利润10.55亿元,同比增长23.03% [2][4] - 扣非净利润9.92亿元,同比增长29.17% [2][4]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38.73亿元,同比增长17.46% [2][4]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5.68亿元,同比增长37.44% [2][4] - 第二季度扣非净利润5.18亿元,同比增长48.32% [2][4] 业务板块表现 - 隔膜涂覆销量47.7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63.85% [10] - 基膜销量5.28亿平方米,实现跨越式增长 [10] - PVDF销量14,607吨,同比增长68.19% [10] - PAA销量3.82万吨,同比增长153.1% [10] - 铝塑膜销量96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8.97% [10] - 负极材料销量约7万吨,同比有所增长 [10] - 设备业务收入18.44亿元,新接订单超24亿元,同比大幅回升 [10] 技术创新与新品开发 - 复合铜箔、铝箔完成测试 [10] - 固态电池设备获得增量订单,包括搅拌机、涂布机、辊压机等设备 [10] - 开发适用于固态电池硫化物体系的高强高延伸合金箔、超强箔及网状打孔铜箔 [10] - 芯片抛光用纳米氧化铝已在客户端小试 [10] - 芯片封装用Low-α球形氧化铝开发完成 [10] - 正在开发人形机器人轴承和基板材料用氮化硅,力争实现进口替代 [10] - 设立极片事业部,探索"整卷"交付模式 [10] 盈利能力与费用分析 - 2025Q2计提资产减值0.94亿元,信用减值0.37亿元 [10] - 其他收益0.72亿元,投资收益0.23亿元 [10] - 研发费用达到2.26亿元,环比增加0.5亿元 [10]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23亿元,对应PE 25倍 [10] - 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30亿元,对应PE 19倍 [10] 未来增长驱动 - 经营改善可期,包括负极新品放量和四川基地降本 [10] - 涂覆隔膜、锂电设备、PVDF等业务保持稳增态势 [10] - 基膜业务起量明显且单位盈利有优势 [10] - 新业务布局包括固态电池设备卡位核心客户 [10] - 机器人、芯片相关材料业务值得期待 [10]
永赢基金欧子辰:固态电池行情前景无限 固态电解质市场蛋糕或达几千亿级别
智通财经· 2025-09-11 12:48
固态电池投资机会 - 明年将是固态电池行情极具机会的重要节点 小批量应用后可能迎来大规模推广 未来两三年持续向上 [1] - 固态电解质赛道市场空间或达大几千亿级 [1][3] - 现有所有电池几乎均可被固态电池替代 包括手机和车用电池领域 [1] 产业催化因素 - 产业界共识出现转变 行业技术共识达成极大提前量产与0到1爆发时间节点 [1] - 头部车企搭载半固态电池车型已实现批量上市 [1] - 四季度多家龙头车企将实现半固态电池批量装车与正式销售 [1] 技术发展进程 - 全固态电池尚未达到装车销售阶段 目前处于装车实验阶段 [1] - 头部电池厂商四季度或将实现设备定型 若工艺成熟则十月十一月催化剂持续涌现 [1] - 固态电池关键是用固态电解质全面替代隔膜与电解液 [2] 核心材料赛道 - 固态电解质是最值得关注的材料领域 将瓜分未来大几千亿级市场蛋糕 [2][3] - 负极价值占比可能从液态电池的6%–8%上升至固态电池的20%–30%甚至更高 [3] - 设备板块近期表现突出 长期持续看好 [3] 投资回避领域 - 固态电池不再使用电解液 投资固态电池不应配置电解液企业 [2]
电芯9月排产
数说新能源· 2025-09-01 09:01
锂电池产业链排产数据 - 三元电芯排产21.9GWh 环比增长6% 同比增长13% [1] - 铁锂电芯排产102.9GWh 环比增长8% 同比增长56% [1] - 龙头企业电芯总排产69.5GWh 环比增长8% 同比增长43% [1] - 三元正极材料排产2.5万吨 环比下降1% 同比增长20% [1] - 铁锂正极材料排产12.7万吨 环比增长8% 同比增长28% [1] - 负极材料排产15.2万吨 环比增长8% 同比增长44% [1] - 隔膜排产16.4亿平方米 环比增长8% 同比增长32% [1] - 电解液排产9.7万吨 环比增长7% 同比增长44% [1] 行业动态与战略方向 - 主机厂电芯采购策略注重性能与成本平衡 [3] - 比亚迪海外市场拓展聚焦东南亚地区 [6] - 宁德时代储能市场增速超越动力电池领域 [6]
抢跑超充快充赛道,出货逆势大增50%!负极黑马,产能扩建,钱袋子告急
市值风云· 2025-06-27 10:02
负极行业现状 - 2024年全国负极出货量208万吨,同比增长26%,量的增长逻辑依然强势 [3] - 国内中端负极全年均价约1.75万/吨,同比下滑23%,行业总营收基本持平 [3] - 截至12月末每卖1吨负极亏损近3,000元,利润端持续恶化 [4] 龙头企业表现 - 三大负极龙头贝特瑞、杉杉股份、璞泰来净利润均出现超过30%的下滑 [4] 二线厂商亮点 - 二线厂商中出现一匹黑马,表现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5]
广发证券:重点布局电池及磷酸铁锂材料环节 关注负极、铜箔、电解液、隔膜等细分龙头
智通财经网· 2025-05-08 02:38
业绩表现 -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利润主要集中于下游电池环节 25Q1电池环节利润占比80 63%但仍占据主导地位 [1] - 2023/2024/2025Q1电池环节扣非归母净利润占全产业链利润比分别为78 30%/90 10%/80 63% [1] - 龙头企业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宁德时代449 93亿元 中伟股份12 81亿元 尚太科技8 09亿元 [1] - 龙头企业25Q1扣非归母净利润:宁德时代118 29亿元 中伟股份2 63亿元 尚太科技2 47亿元 [1] 盈利能力 - 24年锂电产业链样本70%企业ROE同比下降 行业处于出清阶段 [2] - 25Q1行业仅45%企业ROE同比下降 锂电产业链整体ROE有所修复 [2] - 铜箔环节ROE改善明显 所有样本公司ROE均出现改善 [2] - 龙头企业8个季度以来ROE提升 包括宁德时代 富临精工 尚太科技等 [5] 财务结构 - 龙头企业24年 25Q1资产负债率同比下滑 宁德时代24年YOY-4 10pct 25Q1YOY-3 74pct [3] - 其他公司加杠杆以缓解资金压力 [3] - 2024/2025Q1全产业链经营性现金流合计2874/420亿元 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 比亚迪合计2304/414亿元 分别占比80%/99% [3] 运营效率 - 24年全产业链96%企业固定资产周转率下降 25Q1降速减弱但仍有57%企业同比下降 [4] - 24年 25Q1全产业链存货周转率整体平稳 [4] - 24年产业链中约79%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 延续账期拉长趋势 [4] 行业趋势 - 磷酸铁锂 负极 铜箔盈利环比改善 [5] - 资本开支2022Q4达峰后持续低迷 24年 25Q1呈现供需紧平衡 [5] - 电池与磷酸铁锂盈利修复迫切性高 铜箔固定资产周转率表现较好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