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经济

搜索文档
浙数文化(600633):归母净利润高增,文化+科技创新驱动发展
国元证券· 2025-08-11 00:1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6.79/7.49/8.31亿元,对应PE为27/24/22x [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业绩**:营业收入14.14亿元(同比+0.09%),归母净利润3.77亿元(同比+156.26%),扣非净利润2.03亿元(同比+0.14%),主要受益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及联营企业投资收益 [1] - **费用结构**: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1.68%/14.18%/13.26%,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8.12pct因市场推广费减少 [1] - **季度数据**:25Q2营收7.08亿元(同比-3.66%),归母净利润2.34亿元(同比+386.45%),扣非净利润9990万元(同比-23.94%) [1] - **分红计划**:中期现金分红1.01亿元,分红比例26.88% [1] 战略与业务进展 - **"1335"战略深化**:聚焦"文化+科技"四大方向——数字文化、数字技术、数据运营、创新赛道 [2] - **数字文化**:边锋网络营收10.15亿元(净利润2.94亿元),AI优化游戏体验;战旗网络推进数智体育平台建设 [2] - **数字技术**:传播大脑覆盖全省86.7%融媒网络;富春云算力中心升级,北京四季青在建5000卡算力中心 [2] - **数据运营**: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新增6个专区;淘宝天下AI赋能营销 [2] - **创新赛道**:参投14家企业(如云深处、中昊芯英),其中海马云、铜师傅已递交港交所上市申请 [2] 盈利预测 - **未来三年展望**:2025-2027年营收预计34.28/38.31/41.68亿元,同比+10.71%/+11.74%/+8.80%;归母净利润6.79/7.49/8.31亿元,对应EPS 0.54/0.59/0.66元 [3][4] - **盈利能力**:2025E毛利率56.05%,净利率19.81%,ROE 6.54% [4][10] 市场表现与估值 - **股价走势**:过去一年最高涨幅135%,显著跑赢沪深300指数 [7] - **估值指标**:当前P/E 26.66x(2025E),P/B 1.74x,EV/EBITDA 14.09x [4][10]
私募上半年成绩单出炉 事件应对成致胜关键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07:16
私募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知名主观多头私募业绩分化显著 同犇投资旗下代表产品取得大幅正收益 得益于新消费板块崛起[2] - 上海一家知名私募旗下产品今年以来亏损超过20% 因重仓配置油气板块[2] 投资方向影响 - 投资方向对上半年私募业绩产生深刻影响 新消费板块景气度高企 细分赛道包括潮流玩具 谷子经济 宠物食品 高端美妆[2] - 机构聚焦人工智能 新消费 创新药和红利资产等方向 同犇投资自2024年11月将投资重点从大消费变为新消费[1][2] 市场环境特征 - 上半年股票市场主基调为宽幅波动叠加结构性机会 行业出现DeepSeek时刻[3] - 海外扰动因素代表外部风险 冲击影响有限 但持续时间和强度不易预期[3] 机构策略调整 - 源乐晟资产反思银行保险板块配置比例较低 未来将加大研究关注[3] - 钦沐资产提前制定内循环为主投资计划 应对海外扰动因素[3] 下半年展望 - 私募机构对下半年行情较为乐观 看好人工智能 新消费 创新药和红利资产[5][6] - 致顺投资延续科技+消费双主线 科技主线内涵将更丰富 扩散至金融科技 生物科技等方面[6] - 源乐晟资产主要配置新消费 创新药 科技及有色金属 略增科技股配置基于AI算力领域投资逻辑信心[6] - 清和泉资本看好AI应用 上游资源 新消费 创新药 优质红利资产 认为中国市场估值相对偏低 美元走弱有利资本回流[6]
商务部:从实际购买力看,中国社零总额已超美国
中国基金报· 2025-07-18 16:11
超大规模市场体量 - 社零总额从2020年39.1万亿元提升至2024年48.3万亿元,年均增长5.5%,预计2024年将突破50万亿元 [1] - 按实际购买力计算,中国社零总额已达美国的1.6倍 [1] - 网上零售连续12年全球第一,汽车销量位居世界第一 [1] 品质消费升级 - 家电类商品零售额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新能源车保有量较2020年增长5.4倍,2024年上半年渗透率达50.2% [2] - 以旧换新政策带动销售额超2.9万亿元,约4亿人次享受补贴优惠 [2] - 服务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6%,快于商品消费增速 [2] 新型消费发展 - 零售业创新推动"旧中出新",如商场引入博物馆、海洋馆等体验业态 [3] - 汉服、马面裙等新中式服装及国货潮品畅销海内外 [3] - 数字消费、品质电商、"人工智能+消费"等新增长点快速涌现 [3] 国内外市场联动 - 2021-2024年累计进口消费品7.4万亿元 [3] - 2024年入境游客总花费942亿美元,同比增长77.8% [4] -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和离境退税政策优化促进消费国际化 [3][4]
商务部部长:按实际购买力算,中国社零总额已超过美国
南方都市报· 2025-07-18 05:53
消费市场发展 - 我国社零总额从2020年的39.1万亿元提升到2024年的48.3万亿元,年均增长5.5% [2] - 社零总额绝对值相当于美国的80%左右,按实际购买力计算是美国的1.6倍 [2] - 预计2024年全年社零总额将超过50万亿元 [2] - 网上零售连续12年全球第一,汽车销量全球第一,空调、洗衣机等家电销量全球第一 [2] 新型消费特点 - 国货潮品质量好且创意丰富,深受年轻人欢迎 [3] - 谷子经济、潮玩盲盒等新潮流新风尚兴起,"Labubu现象"风靡全球 [3] - 推动新型消费业态融合创新,发展数字消费、品质电商 [3] - 培育首发经济、"人工智能+消费"、"IP+消费"等新增长点 [3]
6月16日复盘:反弹=假象!天天这样玩,9成散户还在亏钱?需要变通!
搜狐财经· 2025-06-16 11:59
市场表现分析 - A股反弹中银行板块表现最强 带动证券 保险及地产板块上涨 与上周看好的医药及创新药形成方向切换 [1] - 上周五市场中位数跌幅为-2.01% 今日市场中位数涨幅为0.52% 但自三月以来市场持续呈现类似波动特征 [1] - 当前需把握节奏并分仓操作 在弱波动中挑选龙头 否则难以获利 市场存在机会但需避免量化资金截胡 [1] 资金力量分析 - 买盘力量近五日多数时间维持在800+以上 T-3日最低为599 今日为867 接近1000+的延续行情阈值 [3][4] - 卖盘力量除周五因利空消息达905外 其余时段均较低 今日为93 表明抛压有限但主力缺乏进攻意愿 [3][4] - 多空力量对比波动剧烈 T-2日达646 T-1日因恐慌盘跌至-1225 今日回升至644 显示市场情绪反复 [4] 板块热点分析 - 区块链板块出现四连板龙头 衍生稳定币与谷子经济两条主线 在周五洗盘中形成穿越且上行空间打开 [5] - 油服板块涨停家数从周五13家减半至今日5家 延续性较弱 若缺乏利好支撑可能消退 [5] - ST板块以首板涨停为主 固态电池 核聚变 稀土 汽配等题材延续性不强 轮动特征明显 [5][6] 涨停数据统计 - 今日涨停55家 真实涨停50家 涨幅5%以上259家 涨幅3%以上589家 实体涨幅3%以上724家 [4] - 跌停家数仅3家 跌幅5%以上32家 跌幅3%以上115家 实体跌幅3%以上90家 显示下跌动能有限 [4] - 涨跌成交额比为3662 力量占比225% 涨跌数比1627 反映今日成交结构偏向多头 [4] 题材轮动特征 - 题材强度波动显著 T-5日ST股涨停21家强度8 T-4日汽车零部件12家 T-1日稳定币与创新药并存 [6] - 新消费作为创新药分支可能于区块链分歧时再度启动 地产 农业等板块亦可能成为轮动方向 [5] - 主力资金维持盘面活跃但无强劲做多动能 题材轮动强度受ST板块压制 需分批押注应对 [5]
新消费,火了!基金经理最新解读
天天基金网· 2025-05-27 06:49
新消费行业表现 - 新消费指数年内累计涨幅达15.79%,表现远优于消费指数 [1] - 潮玩IP、谷子经济、黄金首饰、医美等新消费持续火热,相关公司股价表现抢眼,诞生了多个十倍股 [1] - 泡泡玛特股价连创新高,老铺黄金和蜜雪冰城登陆港股后涨势如虹,A股宠物概念炒作不断 [3] 新消费定义与特征 - 新消费是伴随经济发展、消费理念迭代和消费偏好变迁涌现的新型消费业态 [3] - 包括"悦己"经济下的潮玩、文旅、IP、宠物、医美等情绪类消费和精神类消费 [3] - 还包括追求更高性价比的"性价比消费"和基于"科技+消费"全面融合带来的AI端侧落地、智能驾驶、智慧家居等 [3] - 适应了经济环境变化和消费者行为转型,聚焦新兴需求、创新模式及全球化拓展 [4] 新消费驱动力 - Z世代更在乎个体感受,即"悦己" [4] - 消费者更追求"质价比",不仅是追求低价,而是追求品质 [4] - 中央将扩内需提升至战略高度,消费刺激政策呈现三箭齐发态势 [7] - 受益于政策支持、消费迭代和技术创新等多重因素 [7] 新消费投资机会 - 情绪消费、性价比、出海等细分方向值得关注 [1] - 潮玩、宠物、珠宝、化妆品、个护等领域将持续挖掘优质公司 [10] - 年轻人追捧的"精神类消费"、渠道变迁机会,以及行业洗牌后剩者为王的大众消费品是进攻端重点 [10] - 现金流稳定、分红回报稳定的必选消费龙头是防守端配置 [10] - 传统行业如白酒、啤酒都值得再做一遍,未来会涌现越来越多新消费品牌 [11] 新消费发展趋势 - 很多新消费仍处于成长的中早期阶段,未来仍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1] - "悦己消费""情绪消费"会一直存在,但内容和载体会随着代际变化而变化 [8] - 消费板块PE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产业端量价拐点初现,估值修复具备持续性 [7] - 消费行情还没有结束,中长期机会值得关注 [11]
新消费,火了!基金经理最新解读
搜狐财经· 2025-05-27 01:35
新型消费业态崛起 - 2024年以来潮玩IP、黄金首饰、医美等新消费领域持续火热,相关公司股价表现抢眼并诞生多个十倍股 [1] - 新消费是伴随经济发展和消费理念迭代涌现的新型业态,包括"悦己经济"下的潮玩、文旅、宠物、医美等情绪类消费,以及追求"质价比"的性价比消费和科技融合类消费 [5] - Z世代更注重个体感受和品质追求,推动"悦己消费"和国货崛起成为核心驱动力 [6] 资本市场表现与估值 - 泡泡玛特、老铺黄金、蜜雪冰城等港股上市后涨势如虹,A股宠物概念持续受资金追捧 [5] - 新消费板块PE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产业端量价拐点初现,政策支持推动估值修复具备持续性 [9] - 短期部分公司估值已不便宜存在调整风险,但中长期仍处于成长中早期阶段 [9] 投资策略与细分方向 - 建议采取"哑铃型策略":进攻端布局精神类消费、渠道变迁和行业洗牌机会,防守端配置现金流稳定的必选消费龙头 [12] - 情绪消费、性价比、出海三大方向值得关注,重点挖掘潮玩、宠物、珠宝、化妆品等细分领域优质公司 [12] - 传统消费关注供给侧竞争格局优化,新消费侧重需求侧"从0到1"机会 [12] 行业发展趋势 - 代际变迁催生新消费品替代存量市场,如宠物、潮玩品类通过人口结构变化实现替代性增长 [13] - 政策组合拳(生育补贴、财富效应修复、以旧换新)正扭转消费板块持续4年的估值压制 [9] - "悦己消费"载体将随代际变化更新,当前同涨同跌现象未来或出现分化 [10]
新消费风口终于来了!各大券商正扎堆举办消费主题策略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0 11:31
消费板块热度回升 - 近期多家券商密集举办消费行业主题策略会,包括华福证券、中信建投、国金证券等,投资者参会热情高涨 [1][2] - 与两年前消费分论坛"零观众"的冷清场面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消费板块关注度显著提升 [1][5] - 消费行情趋热吸引新能源、科技行业分析师跨界关注消费板块 [1][7] 新消费主导市场表现 - 今年消费行情由宠物、零食、保健品、潮玩等新消费领域主导,而非传统白酒行业 [8][10] - 申万二级行业中,个护用品年内上涨33.65%、动物保健上涨26.55%、化妆品上涨21.3%,表现优于机器人、半导体等科技行业 [7] - 万辰集团股价翻倍,中宠股份、乖宝宠物等宠物概念股表现亮眼,港股泡泡玛特等新消费龙头股走势强劲 [10] 行业数据与活动聚焦 - 个护用品(申万)指数单日成交额44.22亿,化妆品(申万)指数成交额78.97亿,显示较高市场活跃度 [6] - 国金证券消费策略会重点讨论"谷子经济"、现制茶饮等新消费话题,传统白酒内容较少 [10] - 国海证券将举办"情绪消费高峰论坛",聚焦AI玩具、卡牌、潮玩等新消费领域 [10] 研报与宏观趋势 - 本周前两天券商发布近30份消费主题研报,其中新消费相关占比较高,科技主题研报仅10余份 [11] - 天风证券指出消费结构正从商品消费转向服务消费主导,服务消费提升是扩大内需重要抓手 [11]
韩星未被邀请,内娱抢购日货
36氪· 2025-05-16 09:57
中日韩娱乐合作趋势 - 外交合作新趋势下,内娱开始积极与日韩娱乐产业互动,但韩娱合作仍受"限韩令"影响未破冰 [1][3] - 日娱成为内娱主要合作对象,在电影、音乐、综艺等多个领域展开大规模合作,但群众感知度不如当年韩流 [3] - 日娱因"圈地自嗨"特性形成稳定合作模式,"糊"成为保护色 [3] 影视行业动态 - 2024年日片引进数量预计将创新高,打破2019年25部的记录,目前已上映14部 [4] - 头部日漫IP版权费涨至近千万美元,需2.5亿票房保本,较去年不足百万美元大幅上涨 [8] - 老片引进成为新盈利点,如2003年《名侦探柯南:迷宫的十字路口》票房达1.4亿 [11] - 衍生品经济崛起,路画通过《铃芽之旅》《灌篮高手》周边创立GuGuGuGu品牌,已开9家门店和30个影院合作点 [11] - 2024年谷子消费爆发式增长,交易额同比激增105%,顶流IP包括《排球少年》《蓝色监狱》《咒术回战》 [13] 音乐市场发展 - 日本艺人成为音乐节标配,2024年出现全日音阵容音乐节如西湖音乐节 [14] - 音乐节热钱转向个唱市场,2024年一季度日音演出数量已超2023年全年,仅5月上海日音巡演就超50场 [14][15] - 日本音乐人受众虽小众但忠诚度高,演出票常一票难求 [16] - 日本音乐市场规模庞大,Snow Man实体CD销售额超7亿人民币,Mrs.GREEN APPLE数字流媒体收入超3亿人民币 [17][18] 综艺领域突破 - 芒果TV率先挖掘日本艺人红利,"浪姐4"美依礼芽成为成功案例 [19] - 日本艺人在综艺中普遍印象良好,如miyavi雅因"教育"向佐出圈 [19] - 2024年多档综艺引入日本艺人,如《歌手2025》邀请BENI,《亚洲新声》邀工藤静香,《这就是街舞》新增日本导师 [21] 行业深层分析 - 日娱传统势力受流媒体冲击出现解体迹象,如杰尼斯崩塌和电视台掌控力下降 [23] - 日娱对海外市场反应迟缓,信息差成为商业机会,中介角色被绕过现象增多 [23] - 与韩娱相比,日娱合作难度更大但稳定性更高,需要针对性策略 [24]
被重庆反超,但上海仍是“消费第一城”
虎嗅APP· 2025-04-29 10:32
消费第一城易主 - 2024年一季度重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04.32亿元同比上升4.1%反超上海的4057.45亿元同比下降1.1%成为新晋全国第一 [6] - 上海社消零总额自2018年起连续7年居全国首位此次位次变化引发对其商业地位讨论但需结合服务消费转型背景分析 [6][8] 服务消费转型趋势 - 2023年上海服务消费对社消零贡献率近60%高出商品零售10个百分点人均服务消费支出5.25万元显著高于重庆的2.65万元 [13] - 全国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13016元占比46.1%上海通过服务消费季五五购物节等活动加速布局服务消费标杆城市建设 [9][12] - 国际经验显示人均GDP超1.5万美元时服务消费将主导上海供需结构适配头部企业聚集及人均可支配收入2.58万元全国第一支撑转型 [11][14] 服务消费生态创新 - 上海涌现策展型商业如TX淮海通过文化内容衍生消费场景带动实物消费形成商品服务化与服务商品化共生模式 [20][21] - 二次元经济表现突出2023年网络游戏销售收入1445.28亿元衍生线下谷子消费2024年二次元线下商业规模近12亿元 [21][22] - 情绪价值驱动消费VR娱乐潮玩宠物服务等新品类保持扩张态势文商旅体展模式凸显文化要素的黏合作用 [18][22] 国际消费中心建设 - 2024年一季度上海离境退税商品销售额7.6亿元同比增85%2023年退税销售额23.7亿元占全国总量48% [26][27] - 免签政策带动韩国游客高端服务消费需求马戏城演出海外观众增4倍泰国观众订单同比翻6倍 [25][26] - 上海升级外卡支付2023年新增外卡POS机3.7万台并推出机场一站式服务强化入境游竞争力 [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