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娱乐

搜索文档
脱口秀演员「炸现场」,喜剧综艺「炸市场」
后浪研究所· 2025-09-13 05:29
节目表现与市场热度 - 《喜剧之王单口季》第二季豆瓣平均评分7.9分 领先同类型节目[8] - 节目全网霸屏榜8月月榜TOP1 获得全网综艺TOP1共9次 热播综艺TOP1共9次 全舆情热度TOP1共7次[10] - 微博主话题阅读量23.8亿 近期作品阅读量24.4亿 微博热搜热榜1308个 主榜热搜206个 文娱榜热搜316个[11] - 小红书相关发帖量超61万[11] 行业生态发展 - 线下脱口秀俱乐部覆盖全国35+家 包括单立人喜剧等知名俱乐部 覆盖10+城市和3个国家/地区[17] - 2025年上半年脱口秀成为剧场演出第二大品类 占总票房16% 演出场次同比上升54% 票房激增135% 观演人次增长124%[23] - 头部演员专场门票最高达580元 较此前180元大幅提升[24] - 节目通过巡演走过20+城市 拼盘演出大麦评分高达9.2分[18] 商业化表现 - 《喜单2》广告收入较首季实现翻倍增长[26] - 品牌赞助数量超过去年6家 新增乐堡啤酒、夸克APP等合作伙伴[28] - 统一春拂通过节目联动推出新品"春拂焙茶" 滴滴出行结合节目内容产出多个爆款广告[31] - 衍生节目《下班啦2024》吸引每日鲜语、度小满等广告主入场[33] 内容与社会影响 - 节目共有27位新人登场 全国12强中新人比例达41.7% 4位00后选手全部闯入半决赛[52] - 演员房主任在6周内抖音与小红书涨粉97.9万 总粉丝量逼近百万[54][55] - 节目内容涉及北漂沪漂租房打工现状、脱单交友求职等社会议题[10] - 脱口秀演员通过段子触碰现实困境 输出价值观点[56] IP衍生与营销创新 - 衍生内容具有轻量、灵活、贴近生活场景特点 在节日营销中展现独特优势[34] - 春节等营销节点可通过衍生IP节目与品牌深度捆绑 制造高频传播场景[36] - 品牌结合选手热梗即时产出广告 如夸克在唐香玉表演后立即上线"蚂蚱做法"搜索广告[48] - 文旅行业借势节目热度 "房主任"爆红带动地方文旅发展[41]
星空华文(06698) - 延长使用所得款项的预期时间表
2025-08-22 11:04
资金使用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动用约2.535亿港元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剩余约7480万港元[4] - 综艺节目及音乐IP制作运营资金已全部动用[5] 资金计划安排 - 多项资金预计2027年12月31日悉数动用[5] 新策略 - 董事会延长剩余所得款项净额预期动用时间表至2027年底[3][6]
暑期过半,综艺们能“反鲜”吗?
虎嗅· 2025-08-11 14:11
强力选手《披荆斩棘5》上线即登顶猫眼综艺热度榜榜首。TOP3的竞争者还有腾讯视频首个首播热度破26000的综艺《地球超新鲜》,以及以"二本恋综"抢 占话题高地的《心动的信号8》。新综艺中,以#董璇再婚#打响话题战的《姐姐当家》,势头也不弱。 | P | 爱奇艺独播 上线 63天 | | | | | --- | --- | --- | --- | --- | | 6 | 麻花特开心 第二季 | | 3873.03 +0.63 | | | | 多平台开播 上线 56 天 | | | | | 7 | 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 第2季 | | 3834.10 +0.60 | | | | 腾讯视频独播 上线 43天 | | | | | 8 | 喜剧之王单口季2 | | 3741.59 +0.59 | | | | 爱奇艺独播 上线 29天 | | | | | 9 | 姐姐当家 | | 3716.52 +0.50 | | | | 爱奇艺独播 上线 14 天 | | | | | | △ | | | .) O | | | 票房 网播/收视 | 实时宣发 | 影视头条 | 我的 |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综艺,只火在了路透期和首播时刻, ...
全女综艺,更进一步
36氪· 2025-07-29 03:42
全女综艺市场现状 - 芒果TV《是女儿是妈妈2》、爱奇艺《姐姐当家》、腾讯视频《让我来唱》等全女性视角综艺集中上线暑期档,成为平台内容竞争焦点 [1] - 2025年全女综艺在女性表达上呈现微妙变化,从早期"浪姐"关注女性困境转向更细腻的身份探讨 [1] - 三档节目分别聚焦女性作为女儿、母亲、自我的三重身份,覆盖不同观众群体的现实共鸣点 [2] 内容差异化创新 - 《是女儿是妈妈2》通过四组明星母女旅居观察,剖析原生家庭代际关系与情感模式差异 [2] - 《姐姐当家》记录30+女艺人日常生活,突出中年女性在婚姻、育儿与自我实现间的平衡难题 [2] - 《让我来唱》打破职业标签,让程序员、家庭主妇等素人通过音乐竞演回归自我表达 [2] 女性议题深度挖掘 - 女儿身份议题:节目呈现黄圣依被母亲托举、陈梦因练球受责罚、程潇原生家庭缺爱等典型案例,反映东亚家庭普遍存在的成长压力 [4] - 母亲身份议题:谢娜时间分配焦虑、董璇重组家庭平衡、王琳单亲育儿等案例,揭示中年女性家庭职责与自我需求的根本冲突 [6] - 自我身份议题:素人音乐竞演剥离社会标签,直接展现女性个体价值与生命力的多样性 [6] 行业发展脉络 - 国内全女综艺可追溯至2004年《超级女声》,早期因社会认知局限未能持续推动变革 [9] - 2010年代选秀类全女综(如《创造101》)侧重偶像经济,女性仍处于被凝视地位 [9] - 2020年《乘风破浪的姐姐》成为转折点,30+女星竞演模式真正突破年龄与事业困境叙事 [11] 内容迭代趋势 - 2020年后全女综艺井喷,腾讯《黑怕女孩》、B站《爱唱歌的大学生》等拓展说唱、素人赛道 [11] - 当前节目改进同质化问题,通过真实生活场景(非选秀真空环境)增强议题代入感 [13] - 创作趋势从口号式表达转向多维身份认可,更贴近普通女性现实困境 [13]
上半年综艺市场观察:从“姐姐综艺”到“高级快乐”
虎嗅· 2025-07-10 00:29
综艺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综艺市场TOP10播放市占率被综N代主导,《乘风2025》《歌手2025》等占据榜单 [1] - 喜剧类和恋爱综艺是近年TOP10的变量因素,如2024年《喜人奇妙夜》《心动的信号 第七季》进入年度前十 [1] - 行业呈现"老中青"三代并存格局:综N代持续创新、中生代新综稳步发展、新生代产能扩张 [3][4] 代际革新与女性叙事 - "姐姐综艺"成为上半年最大亮点,60+银发群体如刘晓庆、叶童通过《一路繁花》《乘风2025》打破年龄刻板印象 [5][6] - 女性视角综艺爆发,包括芒果TV《姐姐妹妹抓娃娃》、爱奇艺《姐姐当家》及全女推理/音综等,推动社会对女性独立议题讨论 [7] - 代际冲突内容贡献高光片段,如李小冉直言导游头衔"狗屎"、七旬嘉宾高原狂奔等真实场景 [6] 垂直类型与新兴趋势 - 自然探索类综艺崛起,《旷野星球》《五十公里桃花坞 第五季》转战新疆雪山,契合公众对自然的空前需求 [8] - MBTI人格测试催生社交实验综艺,如短视频平台《敲开宇宙的门》主打i人社交反传统模式 [8][9] - 垂类内容涌现,涵盖潮玩(《我是隐藏款》)、赛车(《风驰赛车手》)、养生(《今日宜养生》)等Z世代兴趣领域 [10][11] 喜剧与音乐综艺竞争 - 喜综成为"情绪价值供给器",《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2》通过性别议题等社会痛点内容引发热议 [13] - 下半年喜剧赛道将现《喜剧之王单口季2》《喜人奇妙夜2》对打,延续"小人物逆袭"内核与高口碑IP [14] - 音综呈现多样性:芒果TV《歌手2025》周播造热搜、爱奇艺《亚洲新声》国际化选拔、腾讯《让我来唱》全女综直播竞演创新 [15][16][17] 平台内容布局 - 短视频平台成为小而美综艺新阵地,《敲开宇宙的门》《闪亮的日子 第四季》实现口碑破圈 [9] - 长视频平台持续加码:优酷《闪光的夏天 第二季》邀韩红制作,储备《声而无畏》等新音综;腾讯每年至少推一档全新音综 [17] - 行业形成代际融合、自然探索、社交实验等多维度内容生态,满足观众情感需求深度表达 [17][18]
音综狂飙暑期档,但没什么搞头
36氪· 2025-07-07 03:37
暑期档音综市场概况 - 暑期档音乐类综艺数量多达六档,远超其他品类,呈现霸屏周末趋势 [1] - 电视台方面形成三足鼎立格局:浙江卫视《天赐的声音第六季》未收官即推出《闪光的夏天第二季》,东方卫视推出全新厂牌《亚洲新声》,湖南卫视持续运营《歌手2025》 [1] - 长视频平台同步布局:爱奇艺《新说唱2025》回归,腾讯视频推出全女音综《让我来唱》 [1] 音综内容创新特点 - 《歌手2025》采用直播竞演形式,结合传统唱将与新生代流量,兼具新鲜感与话题度 [2] - 《天赐的声音》主打"抖音神曲再改造",通过专业歌手演绎大众化选曲,更易产生爆款歌曲 [2] - 《新说唱2025》强化竞技性并新增真人秀环节,垂直吸引说唱圈层受众 [2] - 《闪光的夏天》聚焦乐队文化,结合音乐节场景并升级舞台制作,侧重培养年轻音乐人 [3] - 《亚洲新声》首创海上游轮巡演模式,跨国音乐文化碰撞 [5] - 《让我来唱》创新采用全女性素人选手+直播赛制,形式多变且强化女性视角 [5] 市场表现与困境 - 音综数量激增但市场反馈低迷,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仅《歌手2025》进入六月综艺播放量TOP5,《新说唱2025》位列TOP10,其余音综未进TOP20 [7] - 行业面临爆款率持续走低问题,垂直细分策略导致受众圈层化,小众音乐门槛削弱全民性 [8] - 历史对比显示音综已从《超级女声》《中国好声音》等全民狂欢转向特定圈层内容 [8] 破局方向分析 - 《天赐的声音第六季》通过大众化选曲策略,在QQ音乐产生多首百万收藏歌曲(如《九万字》《我很快乐》),验证大众审美路线可行性 [10] - 当前音综过度依赖形式创新(如直播、全女阵容)和话题炒作,但音乐作品传播力不足 [10] - 行业需回归音乐本体,提升"造爆曲"能力而非制造话题,内容资产才是核心竞争力 [10]
“大音综”洗牌进行时,长视频远航博弈再迎卡位战
36氪· 2025-05-27 23:34
综艺市场格局 - 《歌手2025》首期CVB收视率0.42,第二期0.45,连续两期登顶同时段省卫收视榜首,70后、80后观众收视贡献值双双破1 [1] - 截至第二期播出次日12点,《歌手2025》共获全网热搜5386个,相关节目话题获得微博双榜18个"爆"级传播热度 [1] - 爱奇艺推出《亚洲新声》,首创"邮轮巡演+跨国竞演"模式,吸纳32组来自亚洲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00后新声歌手 [8] 平台竞争态势 - 芒果TV国际APP 2024年总下载量从2023年1.3亿增长至2.61亿,收入从6200万元增长至1.41亿元,实现"双倍增" [11] - 爱奇艺国际版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超30%,广告收入同比增长40%,日均会员数创历史新高 [12] - 腾讯视频国际版WeTV同步上线《创造营亚洲 2》,自制综艺将成为其未来发力方向 [18] 内容创新与争议 - 《歌手2025》首发阵容国际化程度提升,海外歌手人数达三位,分别代表美国乡村、日本流行和欧美流行音乐类型 [13] - 单依纯夺冠引发争议,单依纯 难听登上微博热榜,观众批评其演唱"技巧过满,情感欠缺" [5] - 《亚洲新声》首期产出多个"神仙打架"名场面,展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多元性 [10] 国际化战略布局 - 芒果TV与越南YeaH1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推出越南版《披荆斩棘的哥哥》等节目并取得亮眼成绩 [12] - 爱奇艺计划推出《中文泰酷啦》等跨越多个海外市场的项目,加码海外自制综艺 [16] - 芒果精品每年海外版权发行收入3000多万元,海外社交媒体账号收入5000多万元 [13]
韩星未被邀请,内娱抢购日货
36氪· 2025-05-16 09:57
中日韩娱乐合作趋势 - 外交合作新趋势下,内娱开始积极与日韩娱乐产业互动,但韩娱合作仍受"限韩令"影响未破冰 [1][3] - 日娱成为内娱主要合作对象,在电影、音乐、综艺等多个领域展开大规模合作,但群众感知度不如当年韩流 [3] - 日娱因"圈地自嗨"特性形成稳定合作模式,"糊"成为保护色 [3] 影视行业动态 - 2024年日片引进数量预计将创新高,打破2019年25部的记录,目前已上映14部 [4] - 头部日漫IP版权费涨至近千万美元,需2.5亿票房保本,较去年不足百万美元大幅上涨 [8] - 老片引进成为新盈利点,如2003年《名侦探柯南:迷宫的十字路口》票房达1.4亿 [11] - 衍生品经济崛起,路画通过《铃芽之旅》《灌篮高手》周边创立GuGuGuGu品牌,已开9家门店和30个影院合作点 [11] - 2024年谷子消费爆发式增长,交易额同比激增105%,顶流IP包括《排球少年》《蓝色监狱》《咒术回战》 [13] 音乐市场发展 - 日本艺人成为音乐节标配,2024年出现全日音阵容音乐节如西湖音乐节 [14] - 音乐节热钱转向个唱市场,2024年一季度日音演出数量已超2023年全年,仅5月上海日音巡演就超50场 [14][15] - 日本音乐人受众虽小众但忠诚度高,演出票常一票难求 [16] - 日本音乐市场规模庞大,Snow Man实体CD销售额超7亿人民币,Mrs.GREEN APPLE数字流媒体收入超3亿人民币 [17][18] 综艺领域突破 - 芒果TV率先挖掘日本艺人红利,"浪姐4"美依礼芽成为成功案例 [19] - 日本艺人在综艺中普遍印象良好,如miyavi雅因"教育"向佐出圈 [19] - 2024年多档综艺引入日本艺人,如《歌手2025》邀请BENI,《亚洲新声》邀工藤静香,《这就是街舞》新增日本导师 [21] 行业深层分析 - 日娱传统势力受流媒体冲击出现解体迹象,如杰尼斯崩塌和电视台掌控力下降 [23] - 日娱对海外市场反应迟缓,信息差成为商业机会,中介角色被绕过现象增多 [23] - 与韩娱相比,日娱合作难度更大但稳定性更高,需要针对性策略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