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P+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共筑科幻文旅新生态 中航环球与上海创展科普签约合作
中国新闻网· 2025-09-26 02:02
中新网上海新闻9月25日电(记者 姜煜)为响应国家"文化自信""科技自立自强"战略,推动航空科幻IP产 业化,探索科普产业化新路径,近日,中航环球文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与上海市创展科普发展中心签 署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以"中航环球ULTRAVIC科幻元宇宙"及"南天门计划"IP 为核心,通过科普赋 能、文旅创新培育新型消费,共同打造具有全国乃至全球影响力的航空科幻生态。 据了解,此次双方签约的合作项目包括IP科普化开发、航空科普教育与研学、文旅资源联动、IP衍生品 落地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等多个方面。具体来说,双方将共同探索航空科普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设计航空 科普专业课程,打造航空科普教育基地,并将其升级为"科普+实践+认证"模式,举办沉浸式研学活 动,并与各类科技赛事相结合,提升全国青少年的参与度和认知度。 在"科幻+文旅"方面,双方将推动中航环球ULTRAVIC科幻元宇宙、南天门计划IP与全国文旅资源相结 合,打造"IP+旅游"特色项目,为城市塑造富有未来感与文化意蕴的独特名片;共同推动IP衍生项目(动 漫、游戏、手办、卡牌、影视、电竞等),在全国范围内生态联动,通过文化、旅游、商业、教育深度 融合,发展" ...
促消费政策有望加码,关注港股消费ETF(513230)布局机遇,聚焦人工智能+消费、IP+消费等消费新业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1 02:39
政策方面,扩大服务消费政策将出台,内需有望进一步提振。据国新办发布会,9月将出台扩大服务消 费的若干政策措施,统筹利用财政、金融等手段,优化提升服务供给能力,激发服务消费新增量。高层 表示,将通过"对外开放、对内放开",着力增加高品质服务供给。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 点,将更多服务消费领域纳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大力发展入境消费、人工智能+消费、 IP+消费等消费的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鼓励各地举办特色鲜明、丰富多样的促消费活动,积极培 育服务消费新热点。相关政策若顺利出台,可视为先前促消费政策基调的延续,也能体现出当前国家对 于消费市场供需增长的重视。 9月11日,恒生指数开盘下跌212.77点,跌幅0.81%,报25987.49点;恒生科技指数开盘下跌57.31点,跌 幅0.97%,报5845.38点;国企指数开盘下跌95.54点,跌幅1.02%,报9232.62点。近期表现较为活跃的港 股消费板块,早盘低开后持续震荡,港股消费ETF(513230)现跌至1%附近,打开低位布局通道。 港股消费ETF(513230)跟踪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一键打包互联网电商龙头+新消费,成分股近 乎囊 ...
深圳唯一!入选全国案例!
搜狐财经· 2025-09-10 15:45
核心观点 - 深圳后海通过"IP+消费"模式成功打造城市文化名片 推动文商旅一体化发展 实现流量转化与产业升级 [46][61][67] IP活动运营成效 - "寻梦南山"超级IP嘉年华联动国际顶级IP"宝可梦" 覆盖22个城市节点、300+社区空间及360+公共空间 [7][54][61] - 活动吸引200万人次参与 创下单场巡游超4万人次观看记录 [22][24][26] - 全网曝光量超2.2亿次 商圈客流量同比增近70% 销售额同比增超10% [30][32][61] - 线上发放超10000份优惠券 页面访问超25万次 消费券核销近1700万元 带动订单销售额超2.5亿元 [61] 产业协同与商业价值 - 推动近百家企业参与IP联合招商 包括工业、服务业及批零住餐等多行业 [63] - 深圳品牌有色IP联名产品1.5万套秒空 SKG产品销售额同比增28% [64] - 通过IP情感共鸣提升产品溢价空间 促进产业升级与文化输出 [65] 政策与模式创新 - 深圳市政府印发措施支持IP衍生品开发、数字服务消费及沉浸式消费场景打造 [67] - 后海采用"国际IP引流+自创IP护城河"双轨模式 自主创营"深圳湾咖啡文化周"等在地IP [67] - 通过"追梦巴士"串联8大商圈11个商业中心 促进跨商圈客流动员 [61] 城市文化建设 - 活动扭转深圳"文化荒漠"标签 构建文化认同与情绪共鸣的双重满足 [43][46][61] - 依托年轻化人口结构 后海成为全国年轻力文化策源地 重塑城市人文属性 [61]
8月核心CPI继续回升,促消费政策有望加码!消费ETF(159928)回调再度吸金,近20日净流入超47亿元!港股通消费50ETF(159268)小幅收跌!
搜狐财经· 2025-09-10 09:42
消费市场整体表现 - 消费ETF(159928)9月10日微跌0.23% 全天成交额6.16亿元 近20日资金净流入47亿元 最新规模191亿元 [1] - 港股通消费50ETF(159268)9月10日收跌0.38% 成交额4000万元 近20日资金净流入2.7亿元 [3] - 8月CPI环比持平 同比下降0.4% 核心CPI同比上涨0.9%且涨幅连续4个月扩大 [5] 消费政策与行业趋势 - 2025年暑运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116亿人次同比增长7% 铁路发送旅客9.43亿人次同比增长4.7% 民航运输旅客1.47亿人次同比增长3.6% [6] - 9月将出台扩大服务消费政策 通过财政金融手段提升服务供给 扩大电信/医疗/教育领域开放试点 发展入境消费/人工智能+消费/IP+消费等新业态 [6] 细分行业表现 - 白酒行业龙头酒企渠道管控能力较强 次高端及区域酒企承压 2025Q2行业毛利率同比微增0.1个百分点但多数酒企毛利率下滑 [7] - 8月以来白酒终端动销环比改善 但中秋期间业绩仍存压力 三季度报表下滑幅度可能扩大 [7] - 休闲零食行业渠道红利减弱 竞争加剧 需通过差异化产品维持利润率 重点关注格局好/魔芋品类升级/老龄化相关赛道 [8] 产品结构与配置 - 消费ETF(159928)前十大成分股权重占比68% 含4只白酒龙头股(合计32%)/牧原股份(15%)/伊利股份(9%)/海天味业(4%)/东鹏饮料(4%)/海大集团(3%) [9][10] - 港股通消费50ETF(159268)聚焦新消费领域(潮玩/珠宝/美妆) 支持T+0交易且不占用QDII额度 [10]
释放新型消费活力
经济日报· 2025-09-01 22:29
核心观点 - 新型消费在技术进步、消费群体变化和场景创新驱动下呈现旺盛活力 成为拉动内需的新引擎 需从优化供给、打造场景与情感链接等多维度发力 培育人工智能+消费、IP+消费等新增长点 [1][2][3][4] 消费新形态与技术应用 - 人工智能通过对消费产品和服务的智能化改造成为提振消费的重要抓手 国务院近期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将人工智能+消费提质作为重点行动 [2] - 智能消费基础设施更新升级 包括智慧商圈、沉浸式体验空间 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可穿戴设备等产品竞相涌现 为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 [2] - 数字技术如VR和数字复原技术应用于文化展览 再现文物原貌 营造沉浸式展演空间 吸引消费者 例如山西永乐宫数字艺术大展 [1] 消费群体与情绪价值 - 居民消费向发展型和品质型加快升级 消费模式从功能体验向情感认同过渡 Z世代等青年群体更愿为兴趣爱好和情绪价值买单 悦己型消费和沉浸式体验受欢迎 [3] - IP+消费催生千亿元级市场 例如泡泡玛特迷你版LABUBU引发抢购 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周边产品走红 谷子经济不断上新特色产品 兼具文化、收藏与社交属性 [3] - 精神文化需求相关服务零售较快增长 今年1月至7月旅游咨询租赁服务类、交通出行服务类、文体休闲服务类零售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1] 消费场景与服务创新 - 消费新场景打破传统单一业态 向跨界融合的综合消费空间转型 需延伸服务链条串联多元场景 例如票根经济凭交通、旅游、观影等票根获得多场景消费权益 [4] - 全链条打通吃住行游购娱将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 例如演唱会带动铁路部门增开临时列车 周边酒店提供班车接送 餐厅推出夜宵套餐 [4] - 改善型消费和新型消费逐渐增加 细分消费市场呈现旺盛活力 构成潜力巨大的新型消费 [1]
中国商务部:将出台扩大服务消费若干政策举措
中国新闻网· 2025-08-27 09:06
服务消费政策导向 - 商务部将出台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 统筹利用财政和金融手段提升服务供给能力 [1] - 政策聚焦通过对外开放和对内放开增加高品质服务供给 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 [1] - 推动健康养老托育家政等多元服务供给扩容 更好满足民众消费需求 [1] 服务消费市场表现 - 2023年1至7月中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 服务消费占比持续提升 [1] - 消费形态已转向商品消费与服务消费并重阶段 [1] 消费新业态发展 - 大力发展入境消费、人工智能+消费、IP+消费等新业态新模式 [2] - 推动商旅文体健融合发展 支持消费新场景建设 [2] - 开展服务消费季中华美食荟等全国性促消费活动 培育服务消费新热点 [2] 产业开放措施 - 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 将更多服务消费领域纳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1] - 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 通过改革创新扩大服务供给 [1]
商务部:下个月将出台扩大服务消费若干政策措施
搜狐财经· 2025-08-27 06:08
服务贸易政策促进 - 加强政策促进形成工作合力 发挥促进服务消费发展工作协调机制作用[1] - 围绕银发旅游 家政服务提质扩容 健康消费 绿色消费等领域出台政策文件[1] - 推出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等含金量高政策措施[1] - 下个月出台扩大服务消费若干政策措施 统筹利用财政金融手段优化服务供给能力[1] 服务业开放与供给 - 聚焦重点领域丰富服务供给 通过对外开放对内放开增加高品质服务供给[2] - 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 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2] - 将更多服务消费领域纳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 - 推动服务消费领域改革创新 扩大健康养老托育家政等多元服务供给[2] 消费场景创新 - 创新消费场景激发消费潜力 支持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建设[2] - 推动商旅文体健融合发展 推广典型经验案例[2] - 开展服务消费季 中华美食荟 养老服务消费季 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2] - 发展入境消费 人工智能+消费 IP+消费等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2]
优化提升服务供给,商务部9月将出台扩大服务消费若干政策措施
搜狐财经· 2025-08-27 04:21
政策举措 - 商务部将于下个月出台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 统筹利用财政和金融手段优化服务供给能力并激发新增量 [1] - 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 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并将更多服务消费领域纳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1] - 开展"服务消费季""中华美食荟""养老服务消费季"等系列活动 大力发展入境消费、人工智能+消费及IP+消费等新业态新模式 [2] 消费市场表现 - 2020年至2024年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6% 2024年服务消费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重达46.1% 对消费增长贡献率达63% [4]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在扩大商品消费同时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4] - 服务消费是支撑未来消费增长的重要领域 当前政策支持力度仍显不足 下半年或将提高支持力度 [4] 行业供给优化 - 通过对外开放和对内放开着力增加高品质服务供给 当前主要问题是优质服务供给不足 [1] - 推动健康养老托育家政等多元服务供给扩容 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消费需求 [1] - 将家政服务、文旅消费、教育培训纳入补贴体系 缓解消费者成本压力并刺激服务消费需求 [5]
经贸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
经济日报· 2025-08-24 22:08
消费市场发展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过去4年年均增速达5.5% 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地位巩固 [1] - 以旧换新政策带动销售额2.9万亿元 约4亿人次享受补贴优惠 [1] - 2021年至2024年累计进口消费品7.4万亿元 优质商品服务加速进入市场 [1] 消费结构升级 - 智能消费与绿色消费成为生活新风尚 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结构提质 [1] - 基础型服务消费快速增长 餐饮住宿家政服务等领域表现突出 [1] - 情绪消费与银发消费成为新增长点 改善型服务消费需求持续扩展 [1] 新型消费业态 - 数字消费与品质电商快速发展 消费新场景不断涌现 [1] - 人工智能+消费与IP+消费模式创新 首发经济成为重要推动力 [1] - 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 优化离境退税政策促进消费开放 [1] 对外贸易表现 - 货物贸易规模稳居全球第一 出口进口国际市场份额分别稳定在14%和10%以上 [2] - 服务贸易规模全球第二 去年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 [2] - 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比重超过50% 贸易伙伴多元化程度提升 [2] 外资发展成就 - 累计吸收外资超过7000亿美元预期目标 引资结构持续优化 [2] - 投资中国品牌效应显著 外资质量不断提升 [2] - 完备产业体系优势凸显 经济韧性与活力持续增强 [2] 未来发展展望 - 持续壮大创新动能 加强国际合作构建开放型贸易格局 [2] - 制度优势与庞大市场优势将进一步释放经济发展潜力 [2]
入选全国“IP+消费”典型案例 湖北潜江龙虾:嘬出来的百亿大品牌
IP消费与产业发展 - IP消费具有商品和服务消费深度融合、情绪价值高、成长性强等特点 成为拉动消费的新增长点 [1] - 商务部发布16个"IP+消费"典型案例 潜江市"小龙虾产业"入选"IP+特色产业"类别佼佼者 [1] - 通过创新餐饮美食、升级消费场景、融合文旅资源等方式持续打造消费新热点 [1] 品牌建设与价值提升 - "潜江龙虾"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527.2亿元 同比增长24.8% 增幅为历年最高 [2] - 连续7年登顶全国小龙虾品牌榜首 [2] - 推出"潜潜""江江""龙仔""虾妹"四大吉祥物 开发全品类文创矩阵 [2] - 组织龙虾文化诗词创作、虾稻博览会、万人龙虾宴等活动强化品牌渗透 [2] 市场拓展与渠道建设 - 实施"百城万店"战略 全国开设"潜江龙虾"品牌店超4000家 [4] - 使用潜江龙虾食材和烹饪标准的餐饮店超1万家 [4] - 在上海推介会现场签约10.45亿元 鲜活虾市场签约1.2万吨 [3] - 在武汉设立中央厨房 实现1小时内配送标准化加工产品 [4] - 推出288元至1288元组合优惠"虾卡" 提供配送/自提/堂食多元消费方式 [5] 产品创新与消费体验 - 开发128种创新口味小龙虾菜品包括柠檬泡泡虾、秘制卤虾等 [4] - 建设龙虾主题景观、墙画、路灯、博物馆等IP场景化设施 [2] - 开通龙虾特色旅游公交车 推出"吃虾赏花之旅"等特色旅游线路 [7] - 在白鹭湖、后湖等地推出休闲钓虾、"共享虾稻田"等项目 [7] 产业规模与经济效益 - 小龙虾养殖面积94.7万亩 其中虾稻共作面积89.7万亩 [8] - 上半年养殖产量12.25万吨 同比增长4.6% [8] - 上半年收储加工量25.2万吨 同比增长5.9% [8] - 小龙虾供应链平台已入驻1094家企业 累计交易额161.2亿元 [8] - 综合产值突破870亿元 年交易总量80万吨 [8] - 占湖北省总产量60% 全国总产量25% [8] - 产品出口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年出口创汇3亿美元 [8] 文旅融合与消费拉动 - "五一"假期潜江火车站发送旅客52638人次 同比增长278.4% [7] - 龙虾节期间游客量创历年之最 餐饮消费额同比增长60% [7] - 全市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125% [7] - "小龙虾主题高速服务区"入选全国交旅融合示范案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