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永赢医药创新智选A
icon
搜索文档
3800点“牛头”昂起!超97%主动权益基金“吃肉”,这122只却还在“站岗”
华夏时报· 2025-09-05 11:38
市场表现 - 沪指报收3812.51点,上涨1.24%,深成指报收12590.56点,上涨3.89%,创业板指报收2958.18点,上涨6.55%,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达2.3万亿元,超4800只个股上涨 [1] - 全市场13110只公募基金中,超94%年内获得正收益,397只年内收益率突破50%,超12%基金收益突破30% [1] - 主动权益类基金平均收益21.61%,超97%斩获正收益,1077只收益超30%,占比23.51%,293只收益在50%以上,占比6.40% [1][2] 领先基金产品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和永赢科技智选A以160%以上收益率领先,前者盈利166.28%,后者收益161.37% [2] - 永赢科技智选A前十大重仓股包括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等科技板块股票,部分股票年初至今涨幅最高达605% [4][7] - 主动权益类基金中12只"翻倍基"年内回报超过100%,主要集中在医药、科技、北交所三大赛道 [4] 医药主题基金 - 涨幅前十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中,重仓创新药的主题基金占据六席,包括中银港股通医药A、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等产品 [5] - 诺安精选价值基金经理认为创新药产业正走向高景气阶段,大量国产创新药将在未来两年集中进入商业化阶段 [5] 落后基金表现 - 122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年内亏损,跌幅最深达16.1%,首尾业绩相差177.47个百分点 [5] - 业绩跌幅前十的主动权益基金平均亏损11.16%,多数重仓信息技术、制造业等板块,7只产品年内亏损幅度超过10% [6] - 东方阿尔法招阳A重仓军工装备板块,中信建投智享生活A近三年亏损47.37%,单位净值0.6459元 [6] 行业驱动因素 - 宏观经济稳步复苏与企业盈利修复提升市场风险偏好,为权益资产提供基本面支撑 [3] - 人工智能、新能源、医药创新等产业趋势明确且政策支持力度大,为基金管理人提供丰富投资主线 [3] - 优质标的估值处于合理区间,为基金布局创造较好条件 [3] 后市展望 - 鑫元基金认为未来三到五年中国权益市场在政策支持、流动性改善、产业升级等因素下具备系统性投资机会 [7] - 万家基金基金经理叶勇看好顺周期风格投资,预计下半年PPI将出现大幅拐点,2026年有望转正,行情至少可持续一年 [7][8] - 工业有色和小金属为第一方阵,化工、钢铁、煤炭等中游顺周期龙头为第二方阵,通用机械、食品饮料等为第三方阵 [8]
公募管理费微增背后的生存战:谁在“抢蛋糕”谁在“丢阵地”?
第一财经· 2025-09-03 08:02
行业整体表现 - 公募基金行业上半年管理费收入620.93亿元 同比微增1.67%[3][5] - 行业总规模达34.39万亿元 半年增加1.57万亿元 涨幅4.78%[5] - 净利润总额176.73亿元 同比增长超10% 58家公司实现盈利 占比88%[3][9] 管理费结构变化 - 较费率改革前同期(706.18亿元)缩水超85亿元[3][6] - 权益类基金管理费收入265.71亿元 同比减少16.68亿元 占比降至42.79%[6] - 货币基金与债券基金管理费分别达182.78亿元和146.19亿元 创历史新高[6] - QDII基金管理费同比增长22.88%至19.41亿元 另类投资基金同比翻倍至3.43亿元[7] 头部机构竞争格局 - 21家公司管理费超10亿元 前十强名单稳定[7] - 易方达以39.18亿元管理费居首 华夏基金30.01亿元紧随其后[7] - 广发基金管理费29.09亿元 与华夏差距缩至0.91亿元[7] - 汇添富、嘉实、天弘管理费均超20亿元 招商与博时分列第九第十[8] 盈利分化特征 - 易方达净利润18.77亿元同比增23.84% 工银瑞信17.45亿元同比增近三成[9] - 广发基金净利润11.8亿元同比增43.54% 排名从第7升至第4[9] - 永赢基金净利润同比增超80% 财通基金净利润同比增超80%[11] - 9家中小公司亏损 其中4家亏损超千万元 营业收入均不足7000万元[3][11] 增长驱动因素 - 市场回暖带动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加[10] - 部分公司凭借产品业绩突出实现规模增长(如永赢两只产品年内回报超120%)[11] - 新发产品突破成为增长动力(如财通基金)[11]
历史罕见!最牛涨超175%
中国基金报· 2025-08-31 00:44
市场整体表现 - 前8月A股市场大幅走强 主流指数普遍上涨 其中北证50指数涨幅达51.49% 科创创业50指数涨32.25% 科创50指数涨28.00% 创业板指涨24.13% 中证2000指数涨幅超30% 仅红利指数小幅下跌[2][4] - 8月份市场强势反弹 沪指突破3800点关口 创10年新高[4] 主动权益基金业绩 - 前8月主动权益基金平均单位净值增长率达23.83% 其中98.19%的基金实现正收益[6][7][10] - 普通股票型基金平均涨幅28.38% 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涨幅28.79% 均显著超越主流指数表现[8][9] - 共有603只主动权益基金涨幅超50% 其中21只实现翻倍 最牛基金永赢科技智选A涨幅达175.68%[11][13][16] - 业绩领先基金主要集中在科技 医药和北交所板块 包括中航机遇领航A涨125.68%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涨120.29% 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A涨119.98%[14][20] 指数型基金表现 - 创新药主题指数基金表现突出 万家中证港股通创新药ETF涨104.22% 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涨102.24% 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创新药ETF涨100.83% 银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涨100.44%[23][24][25] - 稀土和人工智能主题ETF同样表现优异 易方达中证稀土产业ETF涨77.46% 南方创业板人工智能ETF涨83.81% 华宝创业板人工智能ETF涨79.11%[24][25] 结构性投资机会 - 北交所 创新药 人形机器人 AI 半导体和科创领域出现显著结构性机会[12] - 永赢科技智选A重点布局全球云计算产业 关注前沿模型发布和新兴应用发展[16][17] - QDII基金中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涨幅达133.56% 重仓创新药个股[20] 机构观点 - 易方达基金认为国内经济内生增长动能回稳向好 创新药 AI 机器人 卫星等行业已达到全球领先水平[25] - 摩根资产管理指出资金正从美元资产向非美元资产 从债券市场向权益市场进行再平衡[26] - 鹏华基金表示市场整体估值仍处于偏低位置 若企业盈利出现积极变化 可能出现业绩和估值双击行情[26]
上半年涨幅最高的题材基金:创新药、北交所
搜狐财经· 2025-08-12 04:28
基金表现 - 今年上半年涨幅超61%的基金产品主要聚焦创新药领域 其中汇添富音港优势精选A以86 48%的收益率位居榜首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和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A分别以83 15%和82 79%紧随其后 [1] - 涨幅前16的基金中有3只非创新药主题产品 包括北交所基金和主动管理型产品 [1] 创新药投资机会 - 创新药板块在大盘回调后仍具备追涨潜力 [2] 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A分析 - 该基金重仓股以新消费概念为主 包括泡泡玛特(持仓市值1530万元 占比12 57%)和老铺黄金(持仓市值1002万元 占比8 23%) [3] - 前十大重仓股合计占比达74 22% 显示集中度较高 [3] 基金经理表现 - 吴远怡管理的多只产品任职回报表现突出 如广发科技创新A(41 89%)和广发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A(65 76%) [4][5] - 其管理的广发创新升级(与刘格菘共同管理)任职回报为-34 05% 表现相对较弱 [5] - 广发科技创新历史最大回撤达-53% 显示较高波动性 [5] 产品特性 - 该类型基金具有高波动、大回撤特征 适合市场低位时逢跌买入 不适合低风险偏好投资者 [7]
创新药“浓度”成基金收益利器 业绩兑现能力是关键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07:16
港股创新药板块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港股创新药板块在政策与产业催化推动下表现强劲 重仓该板块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突出[1]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基金上半年回报率达85.64%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等多只基金回报率超60%[2] - 港股医药主题ETF包揽上半年涨幅前十名 涨幅均超50% 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资金净流入超60亿元 规模从6.53亿元增至78亿元以上[3] 个股表现 - 荣昌生物上半年涨幅达278% 信达生物 诺诚健华 科伦博泰生物涨幅均超100%[2]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前十大重仓股上半年平均涨幅超90%[2] 市场分析 - 创新药行情由市场流动性与产业逻辑共振推动 MNC大额BD推动创新药企海外业务价值重估[4] - 板块估值来到相对高位 短期事件性催化告一段落 短线资金可能获利了结[1][4] - 工银瑞信基金认为调整是短期涨幅较大后的自然现象 与行业基本面关系不大[4] 投资机会甄别 - 投资者需要认真甄别资产属性 重点考虑企业业绩兑现能力 找到真创新 识别伪科学[1][5] - 大部分涨幅较大公司在特定治疗领域有突破 基本面出现积极变化[4] - 创新药板块仍处于估值和基本面双重修复过程 重磅创新药的全球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5] 政策支持 - 6月30日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涵盖研发支持 医保准入 临床应用和支付能力等多方面[5] - 政策构建覆盖创新药全生命周期的系统性支持框架 打通研发 准入 支付与应用关键堵点[6] - 政策将提升创新药研发确定性 加速商业化回报周期 进一步支撑板块估值[6] 行业发展前景 - 中国创新药产业正迎来关键转折点 从技术跟随转向全球协同 有望孕育万亿市值巨头[7] - ADC与双抗技术凭借成本优势 临床效率和产业链协同三重优势 有望在全球免疫治疗市场占据重要份额[7] - 产品型公司开启新成长周期 包括走向全球市场的生物科技创新公司和创新转型成功的传统药企[6] 投资主线 - 关注硬科技 高增长和产业趋势三条主线 真正有能力出海的头部企业具有优势[6] - 具备阶段性优势的产品在爆发力 市场格局 价格优势等方面表现突出[6] - 国内企业在早期研发领域相比欧美大型药企具有更高的效率和临床优势[6]
不押单一赛道 主动权益基金多元化策略优势凸显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07:06
今年以来,A股热点板块持续轮动。部分行业主题基金或押注某一赛道的基金取得了不错的业绩, 回报率排名居前;但也有一些基金坚持全行业选股,通过多元化行业配置获得收益,同时也实现了分散 风险的效果,展现出较好的韧性。 业内人士表示,行业主题基金在短期市场热度驱动下容易吸引大量跟风资金,行业一旦步入逆风 期,往往会出现大幅回撤,建议投资者管理好风险、构建好结构,进行合理的资产配置和分散投资。 均衡分散投资 管理风险 构建结构 单押某一赛道的投资收益来得快走得也快,比如鹏华碳中和主题A一季度的回报率为60.26%,但在 上半年排名前十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中已经不见其踪影。 一些全行业选股基金则展现出较好的稳定性。以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为例,该基金一季度回报率 为39.48%,在主动权益类基金中排名前十,上半年回报率为68.29%,仍然位居前列。 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表示,持仓高度集中的基金往往有着更高的波动性和更显著的投资者回 报差。若基金经理能精准筛选并集中配置有超额表现的证券,这类策略可借此展现出较强的收益爆发 力,但当市场风格快速切换时,组合容易因缺乏分散性缓冲而大幅下挫,导致追涨入场的投资者面临较 大亏损压力。 ...
强势反弹!大爆发
中国基金报· 2025-08-01 08:36
【导读】前7月主动权益基金平均单位净值增长12.01%,多只业绩超100% 业绩翻倍基金批量回归,公募权益基金又崛起了! A股主流指数前7月基本上演上涨行情,其中北证50年内涨幅达到37.1%,表现最好;中证2000、中证 1000等指数表现强势,仅红利指数出现小幅下跌。在这样的基础市场下,前7月主动权益基金净值增长 率平均达到12.01%,最牛基金业绩超130%。 主动权益类基金 | 前7月净值增长率超50%的主动权益基金一览 | | | | --- | --- | --- | | 证券简称 | 前7月业绩(%) | 基金经理(现任) | |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 | 127.05 | 梁福睿 | | 中银港股通医药A | 113.51 | 郑宁 | | 永赢医药创新智选A | 113.30 | 单林 | | 华安医药生物A | 105.40 | 桑翔宇 | | 诺安精选价值A | 102.89 | 唐晨 | | 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A | 97.33 | 吴远怡 | | 嘉实互融精选A | 97.28 | 赤系 | | . Pa. J. 7 15 Vil., A.T. da 3 | | | 前7月净值增长率 ...
十多只“翻倍基”出现!有个共同点
中国经济网· 2025-08-01 00:40
基金业绩表现 - 截至7月30日 全市场共有12只基金年内净值涨幅超过100% 数量超过2019年5只和2021年3只的总和 [1][2] - 主动权益类基金表现突出 涨幅前六的基金均为该类型 其中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涨幅达143.23%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达124.47% [2][3] - 被动指数型基金中表现最佳的汇添富港股通创新药ETF涨幅为103.2% 与主动型榜首相差超40个百分点 [3] 创新药赛道投资集中度 - 所有翻倍基均重仓创新药赛道 重点配置港股创新药企业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前十大重仓股中港药占比达72.05% [1][3] -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除港药外 还重仓科创板及创业板药企 重仓比例达79.37% 五只被动指数型基金均跟踪港股创新药指数 [3] - 创新药赛道出现押注式投资热潮 资金大量流入相关ETF 类似2020年新能源、白酒、医药板块的抱团现象 [5][6] 行业背景与驱动因素 - 中国医药行业进入创新产品新周期 创新药国际化取得进展且政策利好不断 [6] - 港股医药股估值曾处于历史低位 安全垫厚且存在高分红龙头股 成为资金避风港 [6] - 香港市场拥有成熟的创新药投融资生态 自然成为基金重点布局领域 [6] 市场波动与估值状况 - 创新药概念近期出现盘中跳水现象 部分个股估值已处于相对高位 资金分歧可能加剧市场波动 [1][7] - 板块存在局部泡沫 部分个股股价虚高且交易拥挤度触及高点 尤其缺乏出海预期或自研能力的药企估值存在泡沫 [7] - 行业受政策支持且原始创新能力增强 适度泡沫有助于早期生物科技企业发展 但需警惕短期回调风险 [7] 其他高收益板块 - 除医药主题基金外 另有近20只权益类基金涨幅超90% 包括多只北交所主题基金 [4] - 拉长周期看 多只北交所主题基金近一年涨幅翻倍 最高涨幅超过200% [4]
主动权益基金多元化策略优势凸显
中国证券报· 2025-07-27 21:07
行业主题基金表现 - 今年以来A股热点板块持续轮动 部分行业主题基金或押注单一赛道的基金取得不错业绩 回报率排名居前 [1] - 一季度鹏华碳中和主题A重仓人形机器人概念股 回报率达60.26% 成为一季度回报率最高的主动权益类基金 [1] - 二季度医药板块异军突起 医药主题基金实现反超 上半年回报率排名前十的基金中有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等多只医药主题基金 [2] - 非医药主题基金如平安核心优势A和诺安精选价值A也重仓医药股 前十大重仓股中均以医药股为主 [2] 均衡分散投资策略 - 广发成长领航A坚持均衡分散投资 上半年回报率排名前十 前十大重仓股涵盖新消费 汽车 医药等多个行业 [2] - 恒越匠心优选一年持有A 诺安多策略A等上半年回报率超过40% 未押注单一行业 投资组合覆盖农业 医药 化工 机械 服装等多个行业 [3] - 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一季度回报率39.48% 上半年回报率68.29% 展现出较好的稳定性 [3] 集中持仓与分散投资对比 - 持仓高度集中的基金往往有更高波动性和更显著的投资者回报差 收益爆发力强但市场风格切换时容易大幅下挫 [4] - 行业主题基金在短期市场热度驱动下易吸引跟风资金 行业步入逆风期时会出现剧烈回撤 [4] - 合理的资产配置和分散投资能提高获取收益的胜率 而非押中某个风口行业 [4]
基金大事件|首批10只科创债ETF集体上市!
中国基金报· 2025-07-19 10:53
基金经理动态 - 二季度绩优基金保持高仓位运作 重点加仓科技与医药板块 [2] - 基金经理普遍看好权益类资产配置价值 认为存在结构性机会 [2] - 安信基金张翼飞因个人原因离职 卸任全部9只基金 下一站或"奔私" [11][12] 科创债ETF - 首批10只科创债ETF将于7月17日上市 募集资金近300亿元 [3] - 机构为认购主力 从产品上报到上市仅用一个月 [3] - 科创债ETF提供兼具稳健收益与政策红利的资产配置新选择 [3] ETF资金流向 - 7月17日行业主题ETF净流入18.91亿元 证券、红利低波、光伏ETF为吸金主力 [6] - 创业板ETF、科创50ETF、沪深300ETF等宽基ETF出现资金流出 [6] - 易方达基金ETF规模达6629.4亿元 7月17日规模增加47.3亿元 [6] 基金增聘 - 今年以来超1970只基金出现基金经理变动 其中超700只为"共管式增聘" [7] - 共管模式应对规模增长 提升管理效率 打造平台化投研能力 [7] - 涉及近130家基金公司 包括刘格菘、葛兰等百亿基金经理产品 [7] 基金高管变动 - 富达基金黄小薏离任董事长 李少杰接任 [9] - 中加基金杨琳接任董事长 为第四任董事长 [13] - 汇添富基金鲁伟铭出任董事长 原董事长李文转任其他岗位 [16] 翻倍基 - 中银港股通医药A、永赢医药创新智选A年内涨幅超100% 成为第三、第四只翻倍基 [10] - 基金经理看好创新药板块景气度 认为进入欧美市场是关键 [10] 公募REITs - 南方润泽科技REIT吸金2896.28亿元 万国数据中心REIT吸金1835.42亿元 [14] - 两只REITs公众发售部分均"一日售罄" 提前结束募集 [15] 公奔私 - 中信建投前金工首席丁鲁明创立上海睿成私募基金 [17] 私募动态 - 于翼资产研究总监李大刚突发疾病逝世 享年48岁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