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证红利指数
icon
搜索文档
分红资产再获增仓,“季季评估分红”中证红利ETF(515080)近5日累获2.37亿元资金净流入!
搜狐财经· 2025-09-18 03:12
| | 1.561 -0.003 -0.19% | | 中语: THETE O | | | | --- | --- | --- | --- | --- | --- | | | | | | 515080 | | | | SSE CNY 9:42:14 交易中 | | | 通 融 公 合 中 | | | 净值走势 | | 招商中证红利ETF | 成八中彩中1203 | I .UUU,UUU | | | 委比 | 22.30% 交差 | 39807 | 现金替代比例上限 | | 50% | | 卖五 | 1.565 | 6090 | 申购赎回允许情况 | 申购赎回皆允许 | | | 定川 | 1.564 | 6875 | T日预估现金差额 | -2863.72元 | | | | 1.563 | 11830 | T-1日单位申赎资产 | 1563728.28元 | | | 版 | 1.562 | 22682 | 近5日净流入 | 单位(万元) | | | 更一 | 1.561 | 21868 | | | | | 买一 | 1.560 | 14552 | | | 6875 | | 买二 | 1.559 | 17454 ...
增量险资叠加无风险利率下行,红利资产投资价值持续强化!中证红利ETF(515080)今日迎分红权益登记
搜狐财经· 2025-09-16 02:47
中证红利ETF分红情况 - 中证红利ETF(515080)将于9月16日进行三季度分红权益登记,每十份分红0.15元,分红比例0.95% [1] - 该ETF上市以来累计分红14次,每十份累计分红金额3.65元 [1] - 过去五年年度分红比例保持稳定:2020年4.53%、2021年4.14%、2022年4.19%、2023年4.78%、2024年4.66% [1][16] 资金流动与市场表现 - 近期连续4日获得1.34亿元资金净申购,显示资金回流高股息资产 [1] - 中证红利全收益指数相对万得全A指数40日收益差为-12.25%,处于年内低位水平 [1][6][9] - 40日收益差指标可作中短期择时参考,当指标在年线下方偏离过多时可能存在布局机会 [9] 指数估值与收益特征 - 中证红利指数最新股息率4.86%,显著高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1.87% [9][11] - 市盈率8.18倍,近5年分位数96.08%,近10年分位数69.02% [12] - 全收益指数将样本股分红计入收益,为投资者提供更全面的收益参考 [5] 政策环境与资金面支撑 - 保险资金持股比例存在提升空间,新政策要求大型国有保险公司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 [16][17] - 保险资金每年可能为A股新增数千亿长期资金,利好高股息资产 [2][17] - 无风险利率下行预期增强,进一步凸显红利资产投资价值 [2][17] 历史业绩表现 - 中证红利指数近五年表现呈现波动:2020年3.49%、2021年13.37%、2022年-5.45%、2023年0.89%、2024年12.31% [19] - 全收益指数近十年走势显示长期收益能力,但存在周期性波动特征 [4]
银行、电力板块逆势上涨,红利低波动ETF(563020)、红利价值ETF(563700)等助力布局高股息资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2 05:20
市场早盘调整,银行、电力板块逆势上行,截至午间收盘,中证红利价值指数上涨0.6%,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上涨0.5%,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 动指数下跌0.02%,中证红利指数下跌0.2%。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
现金流ETF(159399)连续4日净流入超2亿元,自由现金流改善趋势获市场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1 06:21
上市公司财务表现 - 上市公司中报盈利增速整体保持稳定 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加 资本开支继续下降 自由现金流继续增加 [1] - 沪深300非金融建筑FCF收益率(TTM)攀升至4.5% 较年初4.1%进一步上行 [1] - 全A非金融自由现金流占总市值比重稳步提升至2.5% 占总收入比重提升至3.1% [1] 细分领域现金流改善 - 中高端制造领域自由现金流占比改善明显 [1] - "反内卷"受益的产能出清领域自由现金流占比改善明显 [1] - 部分可选消费行业自由现金流占比改善明显 [1] 现金流相关投资产品 - 现金流ETF(159399)标的指数为富时现金流指数 2016年至2024年连续9年跑赢中证红利指数和沪深300指数 [1] - 标的指数聚焦大中市值 央国企占比高于同类现金流指数 月月可评估分红 [1]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关注国泰富时中国A股自由现金流聚焦ETF发起联接A(023919)和C类份额(023920) [1]
现金流ETF(159399)盘中净流入2600万份,月月可评估分红,标的指数连续9年跑赢中证红利和沪深300
搜狐财经· 2025-08-28 06:51
现金流ETF市场表现 - 现金流ETF(159399)盘中净流入2600万份资金 [1] - 标的指数富时现金流指数连续9年(2016-2024)跑赢中证红利指数和沪深300指数 [1] - 标的指数聚焦大中市值且央国企占比高于同类现金流指数 [1] 产品结构特征 - 采用月度分红评估机制 [1] - 场内主代码为159399 场外设联接基金A/C类份额023919/023920 [1] - 由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独立开发运营 [1] 指数背景说明 - 基于富时中国A股自由现金流聚焦指数 [1] - 与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无商业关联关系 [1] - FTSE Russell系LSE Group旗下商标 [1]
聚焦高质量、低拥挤赛道,“红利+质量”策略有效性凸显
搜狐财经· 2025-08-26 02:19
政策与市场趋势 - 新"国九条"政策强调上市公司分红重要性 企业盈利质量评价体系迎来深刻变革 分红能力成为衡量公司治理水平和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 [2] - 红利投资策略获得投资者认可 成为践行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理念的重要路径 高股息资产成为市场新共识 [2] - 红利资产具备较高配置性价比 但传统红利板块如银行、煤炭和电力出现交易拥挤现象 股价对边际变化更敏感 [2] 投资策略比较 - "红利+质量"策略立足于高质量低拥挤度赛道 质量因子有效性在风险偏好修复背景下凸显 [2] - 基于景气度逻辑的选股方式较单纯看重安全边际的策略更具吸引力 [2] - 中证红利质量指数行业分布均衡 单一行业权重上限控制在20%以内 前三大行业为食品饮料、有色金属和汽车 [2] - 红利低波指数中银行股权重超过50% 行业集中度较高 [2] 指数收益结构 - 银行股贡献红利低波指数74%涨幅及中证红利指数50%涨幅 [4] - 中证红利质量指数收益结构更多元 年内涨幅主要得益于传媒、医药生物和机械设备等成长板块驱动 [4] 盈利能力表现 - 中证红利质量指数一季度末平均ROE达4.13% 明显高于中证红利的2.36%和红利低波指数的2.40% [5] - 中证红利质量指数在不包含银行股情况下依然跑赢主要红利宽基指数 展现更强进攻性 [5] 长期业绩表现 - 中证红利质量指数近一年收益率27.16% 高于中证红利的16.75%和红利低波的19.46% [6] - 近十年收益率达265.99% 显著超越中证红利的106.77%和红利低波的139.72% [6] - 基日以来累计收益率537.07% 优于中证红利的309.17%和红利低波的331.52% [6]
摩根红利优选基金投资价值分析:红利资产仍具配置价值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20 13: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证红利指数中长期业绩表现突出,具备收益与安全垫双重优势,红利资产未来股息率仍有吸引力 [1][6] - 政策推动上市企业加强分红,企业分红比例逐年提升,红利资产有中长期配置价值 [22][27] - 摩根红利优选以中证红利指数为基准,通过量化选股争取超额回报,行业优选能贡献超额收益 [1][4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证红利指数:专注高股息率,具备收益与安全垫双重优势 - 中证红利由沪深两市高股息、分红稳定、规模与流动性好的100只股票构成,是红利策略重要代表性指数之一,采用股息率加权,持仓分散,前十大权重股权重合计16.43% [6][7][9] - 行业分布呈“高股息 + 传统周期”特征,前三大权重行业为银行、煤炭和交通运输,权重合计分别为25.07%、16.14%、14.68%,核心成分集中于稳定现金流与派息能力行业,保留非周期板块平衡收益 [11] - 100只成分股市值分布广,平均市值2056亿元,中位数289亿元,包含大市值龙头和中小市值成长股,牛市中大市值贡献回报,中小盘提供超额收益 [11] - 中长期业绩突出,2011/1/1 - 2025/8/15回溯区间内,年化收益率8.34%,夏普比率0.41,高于300收益、500收益、创业板R指数,最大回撤相对更小 [14][15] - 下跌市场防御属性强,2011、2016、2018、2022和2023年跌幅小于其他指数;部分上涨年份能跟上表现,如2019、2024年 [19][21] 当前时点红利资产依然有中长期配置价值 - 政策推动上市企业加强分红,自2022年底以来,监管围绕现金分红发力,政策密度和执行强度增强,分红政策体系进入刚性落实阶段,高股息资产吸引力上升 [22][23] - 企业分红比例逐年提升,分红总额自2018年持续增长,2024年突破2.3万亿元,股利支付率2023和2024年接近40%,未来股息率仍有吸引力 [1][27] - 中证红利指数估值具备双轮驱动修复潜力,市净率低于历史均值,市盈率回升至长期均值附近并小幅突破,股息率较高,过去十年平均4.67%,吸引配置资金 [29][31][33] 摩根红利优选投资价值分析 - 摩根红利优选是摩根基金旗下主动量化产品,2024年7月30日成立,业绩基准为中证红利指数收益率×90% + 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税后)×10% [1][35] - 以A份额为例,2024/7/30 - 2025/8/8回溯区间累计收益17.37%,超额收益7.47%,最大回撤和业绩基准相当 [1][38] - 假定去年年底行业配置今年不做大调整,因去年年底低配煤炭、超配通信,行业优选能贡献超额收益 [1][41] 基金管理人及基金经理信息 - 摩根资产管理隶属摩根大通集团,2023年完成对上投摩根基金全资控股并更名,提供全球领先兼具本地洞察的资产管理服务,产品线多元完整 [45] - 中国指数与量化业务涵盖Beta和Alpha投资多元解决方案,团队平均从业经验近10年,在管主动量化产品6只,合计规模18.69亿元 [50]
底仓再审视(一):红利与现金流,买在无人问津处
国信证券· 2025-08-14 13:2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高股息策略收益含资本利得和股息收入两部分,本质是投资成熟企业,形成“稳定盈利 - 持续分红 - 提升 ROE”正向循环支撑高胜率 [8] - 市场主流高股息指数包括纯红利指数、宽基红利增强和 Smart Beta 红利策略,在加权方式等方面差异显著 [8] - 高股息策略存在三大认知差,需纠正对其“熊市避风港”、利率影响、“填权行情”的错误认知 [8] - 配置高股息资产应遵循“坚持长期主义,兼顾质量因子、规避筹码拥挤,重视预期股息”法则 [8] - “现金奶牛”企业指拥有充沛且稳定现金流的企业,界定需关注现金存量和流量,理解本质关键在于商业模式 [8] - 不同资产和负债结构形成四类现金奶牛范式,投资需结合商业模式范式与产业周期 [8] 各部分总结 高股息策略的收益来源与本质 - 收益来源分为资本利得与股息收入,资本利得源于股价变动和价值回归,股息收益即分红 [22][26] - 收益来源拆解显示,纯红利宽基红利类策略防御属性由盈利贡献,市场向好时估值驱动,红利质量类策略盈利估值共同驱动特征明显 [30] - 高股息策略本质是投资成熟企业,这类企业投资回报不高、营收和净利润增速低,分红成利润分配选择,分红增厚 ROE,且高股息企业现金流保障能力强 [33][37] 高股息策略可投工具巡礼 - 主流高股息策略指数包括纯红利指数、宽基红利增强、Smart beta 红利策略等,挂钩产品规模上红利低波指数与中证红利领先 [48] - 加权方式有股息率加权、波动率加权、综合得分加权、自由流通市值加权;选样方法多数要求连续分红并对股利支付率有约束;成分个数多为 50 或 100;其他约束考虑公司属性等因素 [61] - 中证红利和红利低波行业相对集中,中证红利银行权重上升,红利低波权重集中度更高 [64] - 年初至今红利指数整体跑输万得全 A,长期跑赢的红利指数关注盈利质量和成长性 [67] - 中证红利指数挂钩产品规模大但内部规模分化,红利指数增强产品在特定行情有配置价值 [72] - 绝大多数高股息指数相对全 A 换手率位于较低水平 [81] - 截至 2025 年 7 月下旬,上证红利、中证红利、S&P 红利机会股息率占优,部分高增长指数处于“低估值 + 不拥挤”阶段 [87] 高股息策略的三大认知差 - 高股息策略不仅仅是“熊市避风港”,在牛市、震荡市和牛熊转换期均可能跑赢大盘,如 2006 - 2007 年底牛市、2008 年和 2022 年上半年调整、2011 - 2013 年震荡市、2015 - 2018 年“熊 - 牛 - 熊初换”及 2021 年“结构牛” [95][98] - 利率上下行对高股息策略整体影响不显著,利率上行期通胀支撑顺周期资产,下行期“类债券属性”使股息收益优势放大,资金驱动高股息资产 [141] - “填权行情”并不显著,除权除息后短期内获得正收益概率低于 50%,相对收益“填权”行情多发生在 180 个交易日后,高股息个股分红后填权行情弱于低股息个股 [151][158] 高股息资产该如何配置 - 配置高股息资产应坚持长期主义,在风格均衡市场中长期持有效果好,可精选指数,构建“高股息 + 低换手率”组合,重视预期股息率 [178] - 操作上红利资产最优投资方式是 Buy & Hold,可沿杠铃策略微笑曲线布局,寻找低位红利资产 [184] - “高股息 + 低换手”策略在沪深 300 和全 A 样本池中超额收益显著,控制波动能力强 [190] - 关注预期股息率可规避强周期行业股息率陷阱,可通过预期净利润、预期分红比例和总市值运算得到预期股息率 [196] “高股息”到“现金奶牛” - 从现金存量和流量两个角度,结合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界定 A 股现金奶牛股票池,考虑现金阈值、增速和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与折旧摊销关系 [211] - 基于财务视角构建现金流创造研究框架,从资源配置模式分类并提炼范式,资产轻重影响折旧摊销和资本开支,负债高低影响财务费用对净利润的侵蚀 [229][237] 重资产与轻资产行业的现金奶牛范式 - 重资产高负债行业盈利驱动“产能为王”,个股分化小,“赢家通吃”,负债前置提质增效保障行业地位,稳固“护城河”保障盈利稳定 [249][254] - 重资产低负债行业盈利驱动“成本领先”,定价接近成本基础定价法,盈利能力来自成本管理领先 [258] - 轻资产行业商业模式可分为渠道驱动和品牌 / 产品驱动,消费大类行业先渠道“推力”后品牌“拉力”,非消费大类行业产品 + 渠道驱动,通过议价能力争取高现金流 [270][282] - 现金奶牛范式分为重资产高负债、重资产低负债、轻资产高负债、轻资产低负债四类,重资产行业是规模的现金奶牛,轻资产行业是模式的现金奶牛 [299][305] 如何投资现金奶牛 - 现金奶牛择时最佳时点是产业周期由成长向出清周期切换时优选基本面龙头,在产业成熟和二次成长时淘汰弱者和未转型者,若产业周期与宏观周期共振则为最佳路径 [307] - 一键投资现金奶牛并非最佳路径,现金流指数存在年报信息滞后、考核周期短、小微盘敞口暴露过高等问题 [312]
恒生红利低波ETF(159545)半日获净申购660万份,此前连续7个交易日“吸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4 05:43
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表现 - 港股通范围内上市公司整体表现中,金融、工业、能源行业占比近70% [4] - 该指数当前下跌0.1% [4] - 滚动市盈率为7.4倍 [4] 中证红利价值指数 - 由50只股息率高且价值特征突出的股票组成 [5] - 银行、煤炭、交通运输行业合计占比约80% [5] - 截至午间收盘上涨0.2% [5] - 滚动市盈率为7.7倍 [5] - 估值分位数为72.99 [5] 指数编制方法 - 中证红利价值指数选样考虑过去三年平均税后现金股息率及市净率、市盈率、市现率等估值指标 [5] - 中证红利指数2008年5月26日发布,2013年12月16日起由市值加权调整 [5] - 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2013年12月19日发布 [5] - 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2017年5月8日发布 [5] 产品费率 - 管理费率0.15%/年 [6] - 托管费率0.05%/年 [6]
红利回调,资金逆势加仓,恒生红利低波ETF(159545)半日获超5400万份净申购
搜狐财经· 2025-08-11 05:24
指数表现 - 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午间收盘下跌0.2% [1][2] - 中证红利指数午间收盘下跌0.3% [1][2] - 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午间收盘下跌0.4% [1][2] - 中证红利价值指数午间收盘下跌0.4% [1][2] 产品资金流动 - 恒生红利低波ETF(159545)半日获净申购5460万份 [1] - 该产品连续4个交易日获净流入 最新规模41.4亿元创历史新高 [1] 指数估值指标 - 中证红利指数滚动市盈率8.3倍 自2013年以来估值分位72.2% 股息率4.4% [2] - 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滚动市盈率8.4倍 自2013年以来估值分位77.2% 股息率4.2% [2] - 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滚动市盈率7.3倍 自2017年以来估值分位86.0% 股息率5.8% [2] - 中证红利价值指数滚动市盈率7.8倍 自2014年以来估值分位74.2% 股息率4.3% [2] 行业构成特征 - 中证红利指数银行、煤炭、交通运输行业合计占比超55% 银行占比较高 [2] - 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银行、交通运输、建筑装饰行业合计占比70% [2] - 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金融、工业、能源行业占比近70% [2] - 中证红利价值指数银行、煤炭、交通运输行业合计占比约8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