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

搜索文档
小米周销量亮眼
新浪财经· 2025-09-22 11:11
行业整体表现 - 第37周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动力电池装机量环比增长25.53% [1] - 行业集中度维持高位 CR3/CR5/CR10分别达77.68%/85.14%/95.95% 环比变化+0.93/-0.10/-0.39个百分点 [1] - TOP6企业排名未发生变化 蜂巢能源与吉曜通行下降一位 江苏正力与亿纬锂能排名上升 [8] 宁德时代装机表现 - 装机量环比增长22.97% 市场份额42.36% 环比下降0.88个百分点 [1][3] - 主要增量来自小米SU7(周销量环比+63%) 星愿(环比+33%) 岚图知音(环比+194%) [3] - 小米SU7周销量环比增加超2000辆 重返5000辆大关 带动最大装机增量 [3] 比亚迪装机表现 - 装机量环比增长31.37% 超越市场平均增速 市场份额28.35% 环比上升1.26个百分点 [1][4] - 小米YU7销量环比提升超1600辆 公司配套超七成 海狮06和海豚环比增幅约40% [4] - 装机增量主要来自小米YU7(第二大增量) 海狮06(第三大增量) [4] 中创新航装机表现 - 装机量环比增长36.32% 为TOP10厂商中最快增速 市场份额6.97% 环比上升0.55个百分点 [1][5] - 主要受益于小鹏G6(周销量+50%) 小鹏G7(+51%) 零跑C10(+24%)等车型销量增长 [5] LG新能源装机表现 - 近期周增速较快 市场份额3.30% 环比下降0.43个百分点 [1][7][9] - Model Y L上市为装机量提供保障 排名从7月中旬第八名提升至第五名 [7] 市场份额分布 - TOP10企业具体占比为:宁德时代42.36% 比亚迪28.35% 中创新航6.97% 第四名4.16% LG新能源3.30% 第六名3.09% 第七名2.11% 第八名2.10% 亿纬锂能1.78% 第十名1.73% [9] - 环比变化幅度:第四名-0.60% 第六名-0.25% 第七名+0.07% 第八名-0.04% 亿纬锂能-0.01% 第十名-0.06% [9]
固态电池空间广阔,关注创业板新能源ETF国泰(159387)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2 09:57
动力电池行业增长态势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动力电池总装机量达299.6 GWh,同比增长47.3% [1] - 预计2025年全年装机量有望突破600 GWh [1] 固态电池发展前景 - 固态电池在新能源车、低空及消费电子领域具备广阔应用前景 [1] - 全固态电池预计2027年实现技术定型和小规模量产,2030年商业化量产需求量超150 GWh [1] - 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预计达808 GWh,其中动力、eVTOL、消费电子领域需求分别为93 GWh、40 GWh、23 GWh [1] - 2030年固态电池在动力、eVTOL、消费电子领域渗透率预计分别为3%、40%、15% [1] 相关投资产品覆盖领域 - 创业板新能源ETF国泰(159387)覆盖锂电、光伏、风电等产业 [2] - 碳中和50ETF(159861)覆盖光伏、锂电、风电、水电、核电等清洁能源 [2] - 新能源车ETF(159806)跟踪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固态电池相关成分股权重超40% [2]
9市突破万亿,大连赶超唐山,襄阳55,上半年GDP60强城市洗牌
搜狐财经· 2025-09-22 07:18
2025年上半年,中国城市经济版图迎来了一次重磅洗牌。备受瞩目的"万亿俱乐部"规模再度扩容,此次共有9座城市成功跻身这一行列,标志着中国经济发 展迈入了新的历史高度。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城市经济竞赛中,一系列引人注目的"逆袭"与"超越"故事正在上演。 一线巨头领跑,新兴力量崛起 在城市经济的最高舞台上,北京和上海依旧稳坐头把交椅,双双突破了2.5万亿元的大关。北京以25029亿元的GDP总量稳居全国首位,而上海则以26222亿 元紧随其后,展现了其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强大经济实力。深圳,作为中国科技创新的名片,以18322亿元的GDP总量巩固了其"科技之都"的地位,其5.9% 的增速在四大一线城市中位居前列。 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在2025年上半年交出了一份令人惊喜的答卷。高达7.82%的超预期增长,使其成功突破1.3万亿的门槛,与广州(15081亿)和重 庆(15930亿)共同构成了GDP的第二梯队。而作为新晋的"万亿俱乐部"成员,杭州(11302.72亿)和武汉(10593亿)的加入,为中国经济的中坚力量注入 了新的活力。特别是武汉,在光电子产业的强劲带动下,贡献了617亿元的增量,其"光谷创新走廊"的崛起 ...
投资上千亿,曾毓群在欧洲开厂迎客
创业邦· 2025-09-22 04:12
宁德时代欧洲市场地位与扩张 - 公司在欧洲市场份额从2021年17%跃升至2024年38% 超越LG能源排名第一[3][10] - 欧洲最大新能源电池公司Northvolt于2025年3月破产 破产前估值达1430亿元[3] - 欧洲车企电动化目标紧迫 规划2030年电动化率需达50%以上甚至90%以上[5] 欧洲本土电池产业困境 - 近几年来约10家欧洲本土电池公司破产 包括SVOLT、BRITISHVOLT等[5] - 欧洲电池公司存在量产能力不足问题 实验室样品与量产产品差异大[5] - 电化学专业人才短缺 欧美高校相关专业就读人数不足[8] 匈牙利工厂建设与资金规划 - 公司投资超130亿欧元建设欧洲工厂 约合人民币1100亿元[14][15] - 2025年5月港股IPO募资374亿元人民币 其中90%资金投向匈牙利工厂[3][15] - 匈牙利工厂规划产能100GWh 为欧洲最大电池工厂[15] 产能布局与客户协同 - 德国工厂已于2025年投产 匈牙利工厂预计2026年投产 西班牙工厂预计2027年投产[15] - 三家欧洲工厂合计规划产能达164GWh[15] - 匈牙利工厂距离宝马工厂不到20公里 便于响应奔驰/Stellantis/大众等客户需求[15] 产品战略与本地化适配 - 专门推出面向欧洲市场的神行Pro磷酸铁锂电池 主打安全性[16] - 产品价格比同行贵10%-20%[18] - 正构建电池生产到回收的可循环体系 应对欧盟新电池法要求[17] 市场竞争格局 - 宁德时代与LG能源合计占据欧洲动力电池市场约70%份额[10] - LG能源在波兰建设90GWh产能 SK On在匈牙利规划48GWh产能 亿纬锂电规划30GWh产能[16] - 欧洲车企采用多供应商体系 动态调整采购比例[16] 匈牙利运营挑战 - 面临劳动力短缺问题 需从周边国家或中国调配人力[20][22] - 工厂将雇佣约9000名员工[20] - 匈牙利已成为东欧人力成本最高国家[22] 欧洲合规与运营风险 - 政府审批流程缓慢 开工证需等候1-2个月[23] - 设备需通过欧盟CE认证 部分设备可能无法通过[23] - 德国工厂因文化差异曾发生罢工事件 原定2021年投产实际推迟至2025年[23]
A股新纪录背后,2.4万亿资金偏爱这些股票
证券时报网· 2025-09-21 11:18
两融余额规模 - A股市场两融余额于9月突破2.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9月18日虽回落但仍超2.4万亿元 [1] - 9月初至9月18日期间两融余额累计增长1411亿元 主要由融资余额增长贡献 [1] 行业融资净买入情况 - 制造业融资净买入额近1000亿元居首 金融业融资净买入额超100亿元位列第二 [2] - 信息传输/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融资净买入额逾60亿元 采矿业逾40亿元 批发零售业逾30亿元 租赁商务服务业超10亿元 [2] - 制造业融资余额规模超6000亿元居行业首位 金融业融资余额亦超1000亿元 住宿餐饮业等少数行业不足10亿元 [2] 个股融资余额规模 - 东方财富与中国平安融资余额均超200亿元 位列市场前两位 [3] - 贵州茅台/中信证券/比亚迪/宁德时代等15只个股融资余额超100亿元 多为券商/保险/白酒/芯片/新能源汽车行业龙头 [3] 个股融资净买入方向 - 阳光电源融资净买入额超50亿元居首 胜宏科技/先导智能/寒武纪等24只个股净买入额超10亿元 [4] - 融资资金加仓集中偏向科技赛道股票 其中9只科技股净买入额居前列 [4] 融资青睐个股市场表现 - 24只融资净买入超10亿元个股9月以来平均涨幅20.61% 中位数涨幅19.25% 显著跑赢大盘 [6] - 香农芯创/协创数据/先导智能等7只个股涨幅超30% 阳光电源/华工科技/三花智控包含在内 [6]
理想与欣旺达成立合资公司, 与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
理想TOP2· 2025-09-20 14:29
合资公司设立 - 理想汽车与欣旺达动力以50:50出资比例成立合资公司 主要从事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生产、制造、销售业务[1][3] - 合资公司注册名为山东理想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将生产理想汽车自研的动力电池产品 预计明年上车[3] 合作模式与技术投入 - 理想与欣旺达的合作中 理想对电池产品、工艺和材料等方面进行主导设计 内部称为自研电池[4] - 理想电池研发团队规模约200多人 总裁马东辉每两周核查一次项目进展[4] - 理想汽车聚焦5C超充电池研发 在化学体系、结构设计和BMS核心算法等领域深度自研 投入果断[4] - 欣旺达为理想专门成立事业部 规模从1300人扩张至1700人左右[5] 股权与采购关系 - 2022年理想向欣旺达汽车电池增资4亿元 认缴出资额2.04亿元 持股比例3.22%[4] - 今年理想对欣旺达的动力电池采购份额提高至30%[6] - 截至今年3月底 理想汽车贡献欣旺达5.8%的营收 是前五大客户之一[6] 数据系统整合 - 欣旺达制造数据、仓管库存数据与理想连山系统完全打通 实现实时连通[6] - 2024年理想整车数据接入欣旺达系统 双方共同建立动力电池预警模型[6] 与宁德时代战略合作 - 理想汽车与宁德时代签署五年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合作范围包括电池安全、超充技术及国内外业务拓展[7][8] - 宁德时代将为理想汽车全系产品提供高性能动力电池系统 包括三元锂电池、M3P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等[8] - 搭载宁德时代电池的理想汽车累计交付量突破100万辆 未出现因电池自身原因导致的热失控事故[10]
A股新纪录背后,2.4万亿资金偏爱这些股票→
证券时报· 2025-09-20 12:32
两融余额整体情况 - A股市场两融余额于9月突破2.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9月18日虽回落但仍超2.4万亿元 [1] - 9月初至9月18日两融余额累计增长1411亿元 主要由融资余额增长贡献 [1] 行业融资净买入情况 - 制造业融资净买入额近1000亿元居首 金融业融资净买入额超100亿元位列第二 [1]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融资净买入额逾60亿元 采矿业逾40亿元 批发和零售业逾30亿元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超10亿元 [1] 行业融资余额规模 - 截至9月18日制造业融资余额规模超6000亿元居首 金融业超1000亿元 [1] - 住宿和餐饮业等少数行业融资余额不足10亿元 [1] 个股融资余额规模 - 东方财富和中国平安融资余额均超200亿元 位列市场前两位 [2] - 贵州茅台、中信证券、比亚迪等15只个股融资余额超100亿元 多为券商、保险、白酒、芯片、新能源汽车等行业龙头 [2] 个股融资净买入情况 - 9月初至9月18日24只股票融资净买入额超10亿元 阳光电源以超50亿元居首 [2] - 胜宏科技、先导智能、寒武纪-U等科技赛道股票在融资净买入额前列 [2] 融资净买入个股市场表现 - 24只融资净买入额超10亿元股票9月以来平均涨幅20.61% 中位数涨幅19.25% 显著跑赢大盘 [4] - 香农芯创、协创数据、先导智能等7只个股涨幅超30% [4]
A股新纪录背后,2.4万亿资金偏爱这些股票→
证券时报· 2025-09-20 12:23
两融余额规模 - A股市场两融余额于9月突破2.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9月18日虽回落但仍超2.4万亿元 [1] - 9月初至9月18日两融余额累计增长1411亿元 主要由融资余额增长贡献 [1] 行业融资偏好 - 制造业融资净买入额近1000亿元居首 金融业融资净买入额超100亿元位列第二 [2]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融资净买入额逾60亿元 采矿业逾40亿元 批发和零售业逾30亿元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超10亿元 [2] - 制造业融资余额规模超6000亿元居市场首位 金融业超1000亿元 住宿和餐饮业不足10亿元 [2] 个股融资特征 - 东方财富和中国平安融资余额均超200亿元居市场前两位 贵州茅台、中信证券等14只个股融资余额超100亿元 [3] - 融资余额居前个股多为行业龙头 覆盖券商、保险、白酒、芯片、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等行业 科技赛道股票占比较高 [3] - 9月初至9月18日24只个股融资净买入额超10亿元 阳光电源超50亿元居首 胜宏科技、先导智能等科技赛道股票居多 [3] 融资个股市场表现 - 24只融资净买入额超10亿元个股9月以来平均涨幅20.61% 中位数涨幅19.25% 显著跑赢大盘 [5] - 香农芯创、协创数据、先导智能等7只个股涨幅超30% [5]
创业板成创新型经济“晴雨表”
经济日报· 2025-09-19 22:18
创业板发展规模与市场地位 - 创业板拥有1385家上市公司 总市值超过16万亿元[1] - 汇聚宁德时代 迈瑞医疗 东方财富等行业龙头企业[1] - 成为培育新经济动能和推动产业高端化转型的核心平台[1] 上半年财务业绩表现 - 1384家公司合计营业收入2.05万亿元 平均营收14.83亿元 同比增长9.03%[1] - 合计净利润1505.42亿元 平均净利润1.09亿元 同比增长11.18%[1] - 扣非净利润1309.25亿元 平均扣非净利润0.95亿元 同比增长11.80%[1] - 三项核心指标增速位居A股各板块前列[1] 新兴产业增长动能 - 新能源 生物医药 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表现亮眼[1] - 强劲增长动能印证创业板对产业结构优化的推动作用[1] 研发创新与技术突破 - 整体研发强度达4.89% 高于全市场的2.33% 仅次于科创板[2] - 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领域突破多项核心技术 全球市场份额持续领先[2] - 迈瑞医疗在CT MRI等高端医疗设备实现技术自主可控 打破国际垄断[2] 国际化发展成效 - 上半年海外收入同比增长21.26% 显著高于国内营收增速[2] - 新能源汽车 光伏组件等高端制造领域出口占比持续攀升[2] - 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设立研发中心与制造基地[2] 经营层面存在问题 - 部分企业盈利模式单一[3] - 94家公司资产负债率超过70%警戒线 抗风险能力薄弱[3] 产业链层面挑战 - 上游环节自主可控能力不足[3] - 部分企业核心零部件与技术依赖进口[3] 创新生态不足 - 研发资源高度集中于头部企业 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滞后[3] - 创新成果转化效率不高 产学研协同机制尚未打通[3] 市场治理缺陷 - 部分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信息披露质量参差不齐[3] - 个别公司存在财务造假 违规担保等问题[3] 未来制度创新方向 -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权重 将研发投入 专利质量 团队稳定性纳入核心指标[4] - 推动创业板与新三板 区域股权市场互联互通[4] - 探索简化再融资流程 鼓励并购重组整合资源[4] 交易机制优化 - 引入ETF期权等多元化工具[4] - 探索优化限售股解禁安排[4] - 引导社保基金 养老金等长期资本入市[4] 创新支持措施 - 强化税收优惠与知识产权保护[4] - 推动产学研共建研发平台[4] - 鼓励企业以股权激励绑定核心人才[4] 监管体系完善 - 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规则[4] - 利用科技手段精准打击违法违规行为[4] - 畅通投资者维权渠道 保障中小投资者权益[4]
富临精工与宁德时代签订15亿元预付款协议 用于锁定磷酸铁锂供应量
证券日报网· 2025-09-19 12:54
公司与宁德时代合作进展 - 控股子公司江西升华与宁德时代签订15亿元预付款协议 用于锁定磷酸铁锂供应量并支持原材料建设 [1] - 2024年8月双方签订业务合作协议建立锂电材料生产合作机制 2025年3月通过增资扩股引入宁德时代作为战略投资者 2025年6月签订5亿元预付款补充协议承诺优先供应不低于80%产能 [1] - 本次15亿元预付款协议进一步深化双方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领域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2] 磷酸铁锂行业动态 - 2025年8月中国动力电池装车量达62.5GWh 其中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51.6GWh占比82.5% 环比增长14.8% 同比增长47.3% [2] - 三元电池装车量10.9GWh占比17.5% 环比下降0.1% 同比下降10.0% [2] - 磷酸铁锂电池具有高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 安全性高且循环寿命长 随着能量密度提升 在乘用车、商用车及储能领域应用潜力广泛 [3] 专家观点 - 科技部专家认为15亿元预付款体现宁德时代对富临精工产品的认可 有助于公司扩大产能规模和提升市场份额 [2] - 产业联盟专家表示磷酸铁锂电池成本低安全性高 有望成为未来动力电池市场重要发展方向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