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

搜索文档
汇智聚力织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网
新华日报· 2025-09-28 21:36
□ 本报记者方思伟 随着新产业(300832)、新业态、新模式的快速发展,以灵活就业为主要特征的新就业群体不断扩大。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健全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省 委、省政府对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作出深入部署。 聚焦"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9月28日,省政协组织召开发展.民生专题协商座谈 会,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结合前期调研情况,发挥各自专长优势,积极建言献策,助力织密新就业形态 劳动者权益保障网。 发挥顶层设计作用,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省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爱蓓通过调研发现,按单计酬的工资方式,决定了从 业者更多需要"抢"时间,受到职业伤害的风险较高。而灵活就业群体一般较为年轻、流动性强,风险意 识较弱。她建议,通过探索地方立法保障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保权利,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保的相关 政策,增强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的灵活性,最大限度地减少"断缴"现象发生,建立政府、行业组织、 企业和劳动者代表等多方参与的审查机制,加强对平台企业的监管和综合治理。 "新业态从业人员与平台或雇主间多通过协议合作,缺乏传统 ...
江苏新增11名大国工匠
新华日报· 2025-09-28 21:32
截至目前,我省共有16名大国工匠、682名省级工匠。今年我省新晋的11名大国工匠,来自装备制造、 交通运输、冶炼、电力、纺织等不同行业,都是所在领域的顶尖技术技能人才。他们是国网江苏省电力 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电缆运检中心主任、党支部副书记何光华,常州公路运输集团有限公司乔森创新工 作室负责人乔森,江苏大明工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大明精工部长助理杜华军,黑牡丹(600510)(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邓建军,启东中远海运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海工与新能源研发中心电装设计室主任 黄剑,上汽集团(600104)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制造中心装备动力部机电维修工雍宁,苏州宝联重 工有限公司技术部部长雷雨田,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金属材料技术研发 中心铸造工张剑云,中国印钞造币集团有限公司南京造币有限公司集团公司首席专家马立项,徐工集团 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调试工刘文生,江苏鑫亿鼎石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谢大春。 多年坚守一线岗位,大国工匠们以精湛技艺突破技术壁垒、以坚守创新赋能产业升级,为江苏高质量发 展注入强劲动力。 本报讯(记者倪敏)记者9月28日从省总工会获悉,在刚刚结束的第三届 ...
破局周期显韧性,绿色转型启新程
新华日报· 2025-09-28 21:11
如果说传统业务韧性强劲是抵御市场下行的砝码,那么氢能装备与能碳管理业务则是面向未来的春芽。 在双良节能的转型版图中,这两大新兴领域正不断从技术储备走向商业落地。 □ 本报记者 崔 昊 近日,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半年度财务报告。在光伏行业深度调整与全球能源转型加速的双 重背景下,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3.88亿元,归母净利润-5.97亿元,同比减亏52.54%。尽管短期业 绩承压,但透过数据表象,可见其在传统业务筑基、新兴赛道突破、全球化布局深化等方面的战略定 力,为高质量发展积蓄势能。 技术迭代与市场深耕"双轮驱动" 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内,一片深色的光伏板折射微光,源源不断地输送清洁能源,这里是双良新能源 光伏产业园。 "受光伏行业周期性波动带来的冲击,目前产业园三期项目全部生产主流N型210R和N型210规格大尺寸 硅片,同时我们也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与节能降碳。"双良节能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面对市场行业波 动,危局之中亦有破局之道,他们在工艺上采用最新降氧技术,氧含量均值达到 8ppma,同时优化热场 设计,投料量同比提升14%,拉晶速度同比提升7.5%,单炉产能同比提升约10%。 此外,他们在 ...
锚定“全球化”,江苏智造构建创新矩阵
新华日报· 2025-09-28 21:11
□ 本报记者 何玥颐 9月27日,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下称"工博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闭幕。在这场汇聚全 球28个国家和地区3000余家中外展商的展会上,据不完全统计,来自江苏的工业企业及相关机构超过 780家。 除了一些大型企业、头部企业之外,江苏一批如常州微亿智造、蓝昊智能等中小企业,带着多个行业领 先的技术、产品亮相,在展会上崭露头角。"敢创新"成为这些企业特别明显的标签,他们基于技术突 破、品牌共创、生态协同等多种形式,与国际巨头平等对话,打造江苏智造新的风景线,共同定义全球 产业新生态。 多个全球首(台)套"闪亮登场" 南通的镭戈斯智能装备推出全球首套"抛槽一体设备",将传统需要两台设备的功能集成一体,价格也仅 为传统方案的2/3,有效降低了采购成本,也节约了生产空间。 全球首创的"AI+手持终端"为观众带来了完全不同的体验。这是由设备通过AI技术,自研36套OCR模 型,按照工业托盘的整理习惯,在2秒内就能完成整整一托盘的标签识别,解决了供应链标签不统一的 痛点,其技术更进一步解决了金属压铸等无法贴条码场景的追溯难题,产品上线3个月内就成交近100家 客户。"数秒内就可以进行多次读码 ...
推进“校研馆企”耦合互动的生态协同
新华日报· 2025-09-28 20:56
加速文创转化"增值"。以博物馆馆藏IP为核心,高校师生设计兼具文化内涵与市场吸引力的方案,科研 机构提供VR/AR等技术支撑,企业负责生产营销。此前南京某博物馆推出的AR文创项目正是沿着这样 的思路,让观众在沉浸式体验中"触摸"到了历史的脉搏,实现了文化传播与经济效益的"双收",为文化 资源活化提供了实践范本。 然而,这一理念落实到具体实践中仍面临着不少"堵点"。其中最突出的是动力不足:高校评价体系通常 更倾向于对论文与课题的认定,科研人员参与跨界合作需要兼顾科学规律和现实约束;企业受短期效益 导向影响,对周期长、风险高的基础研究合作热情有限;博物馆考核多聚焦于藏品保护与展览数量,跨 界创新缺乏明确激励,主动合作意识偏弱。 鉴于以上瓶颈性问题,笔者认为,破解之钥在于及时构建以"耦合互动"为核心的生态协同机制。 推动人才互通"破界"。鼓励高校与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如南京部分职业院校联合文旅科技企业,将企 业真实项目纳入课程,让学生一半时间在课堂学理论、一半时间在"车间"练实操,毕业即能适配岗位; 博物馆面向高校师生开放讲解研学、展览策划等实践岗位,既为文化保护领域培育专业人才,又为校本 教学注入实践活力。推动 ...
深耕平台沃土 推动“研发优势”转为“产业胜势”
新华日报· 2025-09-28 06:47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江苏海洋生物资源创新中心将持续发挥省级科研平台的策源地作用,在推动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加速构建畅通科技成果向产业高效转化渠道,为奋力培育发展海洋 新质生产力贡献"沿海智慧"。 苏海 引育并举,构筑人才集聚"强磁场"。聚焦重点领域,分批引进11位专职研发人员,其中博士6名、省333 人才1名,覆盖生物、化学、材料、食品工程、具有江苏特色的海洋鱼种繁育和新一代养殖技术等学科 专业。推行"导师带徒+项目历练"模式,在实战中不断提升核心能力,打造了一支专业齐全、能打硬仗 的科技创新团队。坚持价值贡献导向,完善向科研人员倾斜的薪酬绩效管理体系,建立重大科研任务奖 励机制,营造良好人才发展环境。 融通赋能,推动成果迈向"生产线"。坚持需求导向,联合省海洋所突破银鲳鱼规模化繁养技术难题,在 省内首次实现银鲳鱼全人工批量化繁育,填补了江苏特色"一条鱼"驯养产业空白。与正大集团、宁波大 学合作并自主实施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试验,为海洋渔业板块破局提供了技术支撑。自主研发南极磷虾脆 片、微藻代餐奶昔等儿童营养、运动健康海洋食品,创设"海奇趣"品牌,在探索科研成果转化、打通产 业孵化"最后一公里" ...
产才融合促发展 点燃创新主引擎
新华日报· 2025-09-28 06:47
"公寓设施齐全,通勤又方便,住得特别舒心!"刚入职通富通科的青年工程师陆郭南,对市北集成电路 产业园人才公寓赞不绝口。"十四五"以来,南通市崇川区人才工作紧扣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以人 才创新创业项目为载体,加速人才引进,赋能产业发展。 赋能产业创新发展。成立产业专项基金和人才基金,举办财智直通车金融对接会、宝月湖创投峰会,为 人才创新提供资金支持,优化以创新能力、科研成果、市场价值为导向的评价体系,人才企业融资超30 亿元,研发投入占比超13%,5家人才企业在全国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8家人才企业获评省独角兽、潜 在独角兽企业。 加快产业人才集聚,先后出台人才新政2.0、3.0,实施紫琅英才计划,组建集成电路产业科技镇长团, 累计引进紫琅英才项目127个,项目资助及补贴总额超1.7亿元,入选省级以上重点人才工程超120人。 引进集成电路、生命健康、汽车电子等产业领域硕博产业紧缺人才516人。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实施"梧桐树下"人才公寓供给三年行动,建成集成电路产业园人才公寓、贤安公寓 等10余处人才公寓超4000套,青年人才驿站5家。举办"万名学子崇川行"船舶海工专场等系列活动超20 场,吸引近万名大学生走 ...
枢纽连片升级,跨境物流“重新定义”
新华日报· 2025-09-28 02:57
□ 本报记者 胡春春 杨频萍 在长江岸线首个堆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太仓港四期持续焕新投用后,近日太仓港三期又将启动零碳港口 建设。 今年以来,江苏港口智慧绿色转型和改造持续提速:6月,南京港(002040)码头功能优化提升工程进 入验收阶段;8月9日,南通港正式启动"一键过闸",迈入智慧服务新阶段;9月22日,连云港"E港通"口 岸一体化智慧服务平台项目(二期)中标"落地";当前,张家港港正持续在件散货智能理货系统上投入 研发……港口智慧化绿色化提速的过程中,码头堆场里的"中国制造"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智慧赋能,从"一机配四人"到"28台机三四人管" 工作人员指向江边一排高耸的门机解释道:"操作人员在散货全流程智能操作中心远程操控门机,将矿 石抓取至封闭的皮带机流程上,便可直达堆场。"这条皮带机流程线犹如港口的"动脉",沿线布设了巡 检机器人和骨传导声音监测装置,通过AI算法实时监控皮带机运行状态,实现"无人巡检"。 煤炭是张家港港的另一大货类。依托自动化门座起重机、斗轮堆取料机、装船机等设备,这里的煤 炭"水水中转"比例超过85%——即煤炭在不上场的情况下,直接从大船分装至内河小船,大幅降低能 耗,提升作业效 ...
三天超15万家餐饮商家咨询入驻 江苏的餐厅在高德上火了
新华日报· 2025-09-28 02:41
公司战略与政策 - 高德宣布对全国餐饮商家免收首年开店费并提供配套扶持政策 此举引发线下餐饮商家集中入驻热潮[1] - 政策官宣三天内已收到超过15万家餐饮商家的入驻咨询 公司服务团队正全力加速推进以满足商家十一黄金周前入驻需求[1] - 公司推出主打真实客观的"扫街榜" 首日用户数即超4000万 成为国内最大的美食生活类榜单[3] - 公司公布超10亿补贴的"烟火好店支持计划" 鼓励用户到店消费并为线下商家带去新增客流[3] - 未来公司将根据餐饮商家实际需求不断更新举措 支持商家获得更多生意机会[8] 商家反馈与合作案例 - 多家餐厅负责人认可高德免开店年费政策及专属运营顾问服务 认为平台日活超亿次流量巨大且导航到店功能天然适配线下消费[3] - 高德扫街榜上线第一周 上榜烟火小店流量就增长了187%[3] - 广州小店"胡椒猪肚汤康王店"近期在高德平台平均流量增长540% 上海湘菜馆"湘菜人家"流量增长3倍 北京贵州米粉店流量增长接近300% 成都红兴冒烤鸭店流量增长超过200%[4] - 东北开心饭庄老板表示店内约三成客人是看了高德扫街榜专程导航而来 认为榜单基于真实顾客到店数据且无水分[4] - 商家认为高德扫街榜通过用户行动指标和真实导航到店行为结合 奖赏了坚持品质的小店老板[5] 行业趋势与市场影响 - 作为DAU超1.7亿的出行APP 高德近期连续推出重磅举措为线下餐饮商家带来海量精准客流并支持线下服务消费[3] - 流量扶持与数字化赋能正成为餐饮行业发展新趋势 公司系列支持政策切实帮助商家降低开店和运营成本并提供全新数字化发展机遇[8] - 随着国庆假期临近 入驻高德成为商家加速拥抱十一黄金周客流档期的流量机遇[8]
江苏港口智慧绿色转型和改造持续提速
新华日报· 2025-09-28 02:35
在长江岸线首个堆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太仓港四期持续焕新投用后,近日太仓港三期又将启动零碳 港口建设。 今年以来,江苏港口智慧绿色转型和改造持续提速:6月,南京港码头功能优化提升工程进入验收 阶段;8月9日,南通港正式启动"一键过闸",迈入智慧服务新阶段;9月22日,连云港"E港通"口岸一体 化智慧服务平台项目(二期)中标"落地";当前,张家港港正持续在件散货智能理货系统上投入研发…… 港口智慧化绿色化提速的过程中,码头堆场里的"中国制造"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智慧赋能,从"一机配四人"到"28台机三四人管" 从太仓港码头控制中心眺望,长江岸线规模最大的汽车滚装码头气势恢宏,太仓港一至四期码头连 成一片,停泊的船舶、自动运行的吊机与上万组整齐排列的集装箱交相呼应。 "过去一台吊机,我们需要配4个司机'三班倒',人被'绑'在机器上。现在四期码头的28台吊机,只 需要三四个人在控制室远程操作,就可以让这些'大家伙'精准运行。效率提高20%,人员减少80%以 上。"太仓港四期码头运营方太仓正和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珏说。 紧邻现代化的四期码头,二期三期的"老伙计"在一片繁忙中悄然升级,堆场的吊机正在着手加 装"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