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

搜索文档
港股创新药概念股震荡下挫,中国生物制药等跌超4%
新浪财经· 2025-09-17 01:55
港股创新药概念股表现 - 港股创新药概念股出现震荡下挫行情 [1] - 中国生物制药、维亚生物、复星医药股价跌幅均超过4% [1] - 君实生物、荣昌生物、信达生物等多只个股跌幅超过3% [1]
中泰国际每日动态-20250917
中泰国际· 2025-09-17 01:43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微跌8点或0.03%收报438点[1] - 恒生科技指数微升0.6%收报6077点[1] - 大市成交金额2941亿港元港股通净流出31.8亿港元[1] 美联储政策影响 - 美联储预防性降息对港股提振作用可能有限因估值处于历史较高水平[2] - 利率敏感板块如人工智能机器人半导体香港地产股REITs航空股或更直接受益[2] - 降息有望释放流动性收窄港美利差降低港元资金成本利好本地实体经济[2] 行业动态 - 汽车零部件企业三花智控股价上涨12.8%核心盈利同比上涨31%[3] - 新能源板块分化光伏企业信义光能福莱特玻璃协鑫科技分别上涨2.1%5.0%4.0%[4] - 医药行业多数微跌创新药与CXO龙头被推荐包括中国生物制药翰森制药药明康德[3] 公司业绩 - 朝云集团上半年收入1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7.2%毛利率提升2.9百分点至49.3%[5] - 宠物品类收入9600万元同比增长101.4%占比从3.8%提升到7.2%毛利率提升8.6百分点至58.1%[6] - 线上收入同比增加27.4%至5.2亿元占比增至38.6%线下收入同比下跌2.6%[7] - 预测2025年净利润2.1亿元同比增长3.7%2026年净利润2.4亿元同比增长14.2%[8] 策略观点 - 资金面对港股形成正面支撑对冲基金与长线资金持续回流中国资产[9] - 美股盈利预测上修但估值处于历史高位降息刺激作用不及2019年及2024年[10] - 十年期美债收益率于4.0%附近震荡下行空间有限[10] - 美元指数于98关口下方窄幅震荡下行受限[11] - 离岸人民币走强至7.112接近十个月高位[11]
重要交易周,确定性何在?
新浪基金· 2025-09-17 00:53
市场走势 - 上周市场基本回到前期高点且盘中突破8月底高点 恒生指数创年内新高但恒生科技未突破前高 [1] - 指数内部科技和创新药分别引领行情 中美市场均较为平静等待重大交易周 [1] - A股市场回补力度较强但波动同步加大 10年期国债1.8%位置被机构增持 本周再次以2bp空间进行新一轮测试 [1] 投资策略 - 延续"股市震荡上行"总体判断 高度重视本周边际资金和定价方向 [1] - 关注三大方向:长期受益于宽松的小盘成长制造业(机器人/新能源/机械制造等) 地产/红利等周期板块 医药等超跌板块 [1] - 建议平配以上板块等待确定性 本周进入方向性博弈关键阶段 [1] 板块配置 - 高弹硬科技板块推荐创业板人工智能ETF(159363)和双创龙头ETF(588330) [2] - 反内卷逻辑推荐化工ETF(516020)和有色龙头ETF(159876) [2] - 牛市逻辑推荐金融科技ETF(159851)和券商ETF(512000) [2] - 补涨逻辑推荐港股互联网ETF(513770)/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食品ETF(515710) [2] - 网格交易推荐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宝(589520) [2] 市场环境 - 近一周股市拥挤度回落 波动率尚未在高位 大跌后快速修复 市场总体预期相对稳定 [2] - 股市结构性预期差异将在本周交易大周内明晰 市场方向也将在本周定位 [2] - 债市在压力测试后仍面临流动性冲击 需进一步重视 [2] - 全球宽松预期VS国内流动性宽裕 联储议息会议和中美新一轮谈判成为全球资产关注点 [2]
机构:创新药板块景气度可持续
证券时报网· 2025-09-17 00:33
据央视财经消息,"十四五"期间,国家药监局共批准创新药210个,保持加速增长态势。此外,我国在 创新药管线、临床试验项目数量上,均位居世界前列,医药创新保持强劲势头。数据显示,今年1—7月 份,国家药监局已批准上市创新药50个,超过去年全年的48个。 兴业证券认为,当前我国创新药已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在新靶点、新技术、新疾病领域的布局已 呈现领先趋势。创新药板块景气度可持续,"创新+国际化"创新药产业趋势不变,始终是医药板块的核 心方向。创新药产业预计将持续获得政策支持,中国创新药的全球竞争力持续增强,商业化盈利持续兑 现。 开源证券认为,中国创新药资产迎来出海浪潮。随着中国创新药企研发实力的显著提升,近几年来中国 创新药资产的价值逐渐得到全球认可,出海授权交易成为中国医药产业参与全球竞争、实现产业升级的 重要路径,中国创新药资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涌入跨国药企的研发管线。根据Insight数据统 计,中国创新药资产出海授权交易的首付款与总交易额已从2020年的8.7/99.4亿美元快速提升至2024年 的49.4/561.2亿美元;2025年上半年延续趋势,仅半年时间总交易额已达到635.5亿美元, ...
一条消息引爆机器人板块
搜狐财经· 2025-09-16 22:06
机器人板块表现 - 机器人板块涨幅第一 主要受特斯拉CEO马斯克表示将评估AI5芯片并召开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系统及擎天柱(Optimus)机器人会议的消息刺激[2] - 市场对机器人量产和未来应用产生预期 除特斯拉链外 国内科技厂商如华为 字节 比亚迪 小米纷纷加码具身智能 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发展[2] - 机器人产业形成"百花齐放"格局 吸引资金关注 且容量较高 做多意愿较强[2] 创新药板块表现 - 港股创新药ETF大跌 主要受特朗普计划对中国药品(尤其是实验性药物)实施严格限制的消息刺激[2] - 该消息引发恐慌性抛售[2] 市场整体状况 - 沪指自9月以来已高位震荡半个月[2] - 当前A股市场完全依赖消息刺激[2] - 市场出现快速电风扇式板块轮动 建议仓位保持在6成左右[2]
50倍“妖王”坐上跳楼机
财联社· 2025-09-16 15:59
股价异动表现 - 早盘股价一度暴涨63%至679.5港元/股 午后直线跳水 收盘报192港元/股 单日跌幅达53.73% [1] - 日内股价从历史高点679.5港元回撤66% 市值从峰值2700亿港元缩水至762亿港元 单日蒸发超1900亿港元 [4][5] - 半日成交327.8万股 涉资19.21亿港元 全日换手率4.13% 远超前一交易日1.34%的水平 [4][5] 资金流动与股本结构 - 南向资金9月15日增持306.25万股 占公司实际流通股本56% 自9月8日纳入港股通后持续加码 [3][4] - 实际流通盘仅549万股(占总股本1.38%) 总股本3.97亿股中IPO发售1528万股 其中979万股被基石投资者锁定 [4] - 早盘南向资金单日净买入1.43亿港元 推动股价攀升 [4] 公司业务与财务状况 - 核心产品替恩戈替尼获国家药监局Ⅱ期临床试验默示许可 用于治疗HR+/HER2-乳腺癌 [5] - 替恩戈替尼为多靶点激酶抑制剂 靶向FGFR/VEGFR、JAK和Aurora通路 全球共有9项公司发起临床试验 [6] - 2025年6月30日前无药品上市销售 2024年上半年无营业收入 净亏损1.23亿元 研发开支9843万元 [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49亿元 主要依赖前期融资支撑研发 [6] 指数纳入与市场影响 - 9月8日被纳入港股通及三大创新药指数(恒生创新药指数、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 [3][7][9] - 股价波动波及多只ETF 恒生创新药ETF(159316)下跌1.18% 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下跌1.11% [3][7] - 恒生创新药ETF近5日资金净流入超3.9亿元 近20日超14亿元 港股通创新药ETF近5日净流入超4.3亿元 [7] 行业指数调整 - 恒生创新药指数编算方法于8月1日调整 剔除CXO行业公司(包括CRO、CMO、CDMO) 聚焦创新药研发生产企业 [8]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选样范围放宽至全部港股通公司 采用流动性折让系数赋权 [8][9] - 9月8日指数调整中 三大指数共纳入药捷安康、恒瑞医药、映恩生物-B、MIRXES-B等18只股 剔除锦欣生殖、欧康维视生物-B等8只股 [9] 行业表现 - 医疗保健业为恒生综指年初至8月表现最佳行业 升幅超过91% [7] - 创新药ETF盘中出现溢价成交 恒生创新药ETF溢折率0.18% 港股通创新药ETF溢折率-0.22% 显示买盘资金旺盛 [7]
美联储明年或降息7次,漫天大水要来了?普通人如何守护钱袋子?
搜狐财经· 2025-09-16 15:37
美联储降息预期与市场影响 - 美联储预计2026年前快速降息 基准利率或降至2.5%-2.75% [5] - 美国9月非农新增就业仅2.2万个 失业率升至4.3% [3] - 美债规模超37万亿美元 商业银行工商业贷款达2.81万亿美元 [3] 中国货币政策与资金流向 - 中国降息通道将进一步打开 利率持续走低 [5] - 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不足2% 预计降至1%附近 [5] - 银行居民存款超140万亿元 资金将转向资本市场或实体产业 [5] 房地产市场现状与展望 - 中国房价自2021年普遍腰斩 家庭90%资产配置于楼市 [3] - 楼市蓄水池功能失效 3-5年内难有起色 [7] - 市场呈现分化行情 优质地段与学区房可能反弹 [7] 债券市场动态 - 低利率环境推动国债价格创历史新高 [7] - 降息预期已被市场提前消化 当前回报风险比偏低 [9] 股票市场趋势 - 资金集中涌入高科技、创新药、芯片及人工智能板块 [9] - 股市将取代楼市成为新资金蓄水池 预计创历史新高 [10] - 建议普通投资者选择ETF并避免频繁操作 [10] 黄金市场走势 - 黄金价格创历史新高 与美联储降息周期正相关 [12] - 黄金牛市周期预计持续两年 但上涨空间有限 [12] - 作为防守型资产配置选择 受全球经济复苏程度影响 [12]
BMJ推动医学创新协同发展,为全球健康事业注入中国力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13:01
(原标题:BMJ推动医学创新协同发展,为全球健康事业注入中国力量) 图:中国医院协会常务副会长毛群安 9月13日,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由中国医院协会主办的2025首都国际医学大会在京召开, 1500余位领导专家出席会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雷海潮,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 靳伟,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马丁?泰勒出席会议并致辞。 图:2025首都国际医学大会在京举行 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雷海潮指出:"人人享有健康,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景,也是构建人类命 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中国政府一以贯之地大力推动医学科技研发,集中力量攻克人类健康面临的共同 难题。希望世界各国进一步拓展交流合作的网络,推动医学科技成果在更广范围转化和共享,让全球患 者广泛受益。" 图: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钟东波 医疗科技创新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关键支柱,也是推动健康中国战略落地、提升全民健康福祉的核心引 擎。中国医院协会常务副会长毛群安表示:"中英两国在医疗科创领域各具特色优势,合作互补性强。 期待此次中英医疗科创论坛为我们带来思想的碰撞与启发,推动中英医疗科技合作走向更务实、更深 入、更广阔的新阶段。" 权威报告发布 ...
国泰海通2025上海先导产业大会成功举行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9-16 12:02
近日,国泰海通2025上海先导产业大会暨第14届医药CEO论坛+第5届人工智 能大会在上海成功举行。本次大会聚焦生物医药与科技领域的前沿趋势与跨界机 遇,汇聚近百位行业领袖、近200家上市公司代表及近千位投资者,通过主论 坛、分论坛、座谈交流等多元形式,打造了一场兼具产业深度与投资价值的思想 盛宴。国泰海通副总裁、研究与机构业务委员会总裁、政策和产业研究院院长陈 忠义出席大会并致辞。 陈 忠 义 回 顾 了 大 会 的 发 展 历 程 , 强 调 国 泰 海 通 是 先 导 产 业 的 " 见 证 者 与 同 行 者"。自2012年首届医药CEO论坛成功举行以来,该论坛伴随中国创新药产业 从萌芽走向成熟,见证了原研药立项、创新药上市、国际化BD合作等关键节 点,更逐步将论坛举办地拓展至纽约、中国香港等,成为连接全球医药资源的重 要桥梁。与此同时,自2019年启动的人工智能大会,亦见证了AI技术从"实验室 概念"到"产业核心驱动力"的跨越,从算力基础设施的持续升级,到模型算法的 快速迭代,再到游戏、医疗、制造等场景的深度落地,AI正以燎原之势重塑全球 竞争格局,而大会始终是捕捉这一变革的前沿平台。未来,国泰海通 ...
固收、宏观周报:A股与黄金或横盘震荡,看多债市-20250916
上海证券· 2025-09-16 11:5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A股与黄金或横盘震荡,债市迎来做多时机;A股后续大概率维持高位震荡,存在结构性机会,建议关注新能源、创新药、稀土、人工智能、券商等方向;长端利率债逐步迎来做多时机;黄金短期或横盘震荡,长期可能向上突破 [11] 市场表现总结 股票市场 - 美股上涨,过去一周(20250908 - 20250914)纳斯达克、标普500指数与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分别变化2.03%、1.59%与0.95%,纳斯达克中国科技股指数变化5.64%;恒生指数变化3.82% [2] - A股绝大多数板块上涨,过去一周wind全A指数上涨2.12%,中证A100、沪深300等指数有不同程度变化;从板块风格看,沪市、深市蓝筹与成长均上涨,北证50指数变化 - 1.07% [3] - 大多数行业上涨,科技领涨,30个中信行业26个行业上涨,领涨行业为电子、房地产等,周涨幅大于4%;半导体等ETF表现较好,周涨幅在7%以上 [4] 债券市场 - 过去一周利率债价格下跌,收益率曲线整体上移,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较2025年9月5日下跌0.22%,10年国债活跃券收益率提升4.10BP至1.8670% [5] - 资金价格有所提升,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截至2025年9月12日R007、DR007提升,两者利差收窄,央行过去一周净投放1961亿元 [6] - 债市杠杆水平提升,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成交量(5日均值)由2025年9月5日的7.31万亿元变为2025年9月12日的7.49万亿元 [8] - 美债收益率下降,长期限品种下降明显,截至2025年9月12日,10年美债收益率较2025年9月5日下降4BP至4.06% [9] 大宗商品市场 - 美元贬值,黄金上涨,过去一周美元指数下降0.12%,美元兑多种货币有不同变化;黄金价格上涨,伦敦金现货、COMEX黄金期货及国内黄金价格均上涨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