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生物学

搜索文档
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方案出台,平煤神马与河南能源拟战略重组
华安证券· 2025-09-28 15:37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 [1] 核心观点 - 2025年化工行业景气度将延续分化趋势 推荐关注合成生物学、农药、层析介质、代糖、维生素、轻烃化工、COC聚合物、MDI等行业 [4] - 合成生物学奇点时刻到来 低耗能产品或产业有望获得更长成长窗口 生物基材料有望迎来需求爆发期 [4] - 三代制冷剂有望进入高景气周期 供给端进入"定额+持续削减"阶段 需求端保持稳定增长 供需缺口将持续扩大 [5] - 电子特气是电子工业的"粮食" 产业链国产化带来较大替代机遇 集成电路/面板/光伏三轮驱动高端产能需求 [6][7] - 轻烃化工成全球性趋势 原料轻质化已成为全球烯烃行业不可逆的趋势 具有低碳排、低能耗、低水耗的特点 [8] - COC聚合物产业化进程加速 国产突围可期 光学领域下游产业链转移至国内 供应链安全担忧下国产替代意愿加强 [9] - 钾肥价格有望触底回升 行业已进入去库存周期 供给下滑消解库存压力 粮食种植意愿提升推高需求 [10] - MDI寡头垄断 行业供给格局有望向好 需求端稳中向好 将成为极少数能够穿越整个经济周期的化工品 [12] 行业市场表现 - 本周化工板块涨跌幅为-0.95% 表现排名第17位 跑输上证综指1.16个百分点 跑输创业板指2.91个百分点 [3] - 申万化工细分板块上涨个数为9个 下跌个数为22个 [23] - 上涨排名前三子板块分别为合成树脂(4.04%)、涂料油墨(2.64%)、涤纶(2.12%) [23] - 跌幅排名倒三子板块分别为其他橡胶制品(-5.25%)、改性塑料(-4.48%)、有机硅(-3.76%) [23] - 个股涨幅前三为蓝丰生化(61.16%)、上纬新材(44.81%)、华软科技(31.83%) [28] - 个股跌幅前三为金浦钛业(-23.15%)、泰和科技(-10.93%)、丰山集团(-10.92%) [29] 产品价格表现 - 价格涨幅前五:液氯(华东)(252.38%)、百草枯(浙江永农化工,42%)(6.25%)、萤石(赤峰天马)(4.50%)、WTI原油(3.38%)、丙烯酸(精酸华东)(2.80%) [13] - 价格跌幅前五:PX(中石化挂牌价)(-5.56%)、双酚A(华东)(-4.27%)、NYMEX天然气(期货)(-3.54%)、丁二烯(东南亚CFR)(-3.02%)、顺酐(江苏)(-2.91%) [13] - 价差涨幅前五:PTA(169.78%)、顺酐法BDO(116.77%)、热法磷酸(12.85%)、DMF(10.93%)、涤纶工业丝(8.66%) [13] - 价差跌幅前五:甲醇(-55.58%)、黄磷(-38.69%)、双酚A(-24.75%)、联碱法纯碱(-19.40%)、PVA(-17.86%) [13] 供给侧跟踪 - 本周行业内主要化工产品共有155家企业产能状况受到影响 [14] - 新增检修4家企业:镇海炼化(纯苯)、金诚石化(丙烯)、镇海炼化2(丁二烯)、山西美锦华盛(乙二醇) [43] - 重启12家企业:东明石化、江苏盛虹、东方华龙(纯苯)、宁夏宝丰三期(丙烯)、东明石化、茂名石化1(丁二烯)、天津石化(PX)、水富云天化、永荣、神马氢化学、华鲁、天福化工(合成氨) [43] 政策动态 - 工信部等七部门发布《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目标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以上 [34] - 政策重点包括:将行业纳入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 严控新增炼油产能 做好化肥生产保供 训练建设行业大模型 加强标准引领 拓展新能源电池材料等应用 [34] 企业动态 - 平煤神马与河南能源拟战略重组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资产规模超2800亿元 控股4家上市公司 [36] - 佛塑科技与中石化湖南石油化工拟合资建设聚酰胺-尼龙薄膜项目 计划投资总额346,911万元 [37] - 建龙微纳筹划收购上海汉兴能源科技不少于51%股份 [37] - 中核钛白出售哈密中合钒钛100%股权给关联方 交易价格12,080.36万元 [37]
共启“肌肤长寿”新篇章|华熙生物与LG生活健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中国发展网· 2025-09-28 07:12
战略合作协议 - 华熙生物与LG生活健康于2025年9月22日在首尔麻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MOU) 聚焦合成生物学技术研究应用 共同开发创新解决方案解决肌肤老化问题 [2] - 合作由华熙生物业务副总裁邹松岩与LG生活健康首席技术官姜來圭代表签署 [2][8] 合作目标与方向 - 双方计划结合华熙生物在细胞生物学和合成生物学领域优势 以及LG生活健康在肌肤长寿美妆研发实力 开发具有竞争力的创新型抗衰老产品 [9] - 旨在为全球消费者带来更有效的抗衰老解决方案 推动美妆行业可持续发展 [9] 华熙生物技术优势 - 公司依托全球领先的合成生物与生物制造平台及中试转化设施 深耕生物活性物研发 积累深厚合成生物技术能力 [4] - 重点布局细胞外基质、细胞间通讯及细胞功能拓展三大核心领域 在透明质酸领域保持全球领先地位 [4] - 积极拓展糖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及再生医学领域的抗衰老技术 引领生物科技前沿创新 [4] LG生活健康科研实力 - 公司以卓越科研实力领航美妆界 深耕肌肤长寿科技 专注于细胞级抗衰、野山参功效及抗衰物质促渗研究 [6] - 推出NAD Power24?等创新抗衰研究成果 并将尖端科研成果融入旗下多个高端护肤产品 [6] - 推动全球美妆产业升级 为消费者带来焕新美丽体验 [6]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美妆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 研究方向从改善皱纹等表象迈向"肌肤长寿"新领域 旨在延长皮肤健康生命周期 [2] - 行业聚焦细胞层面抗衰老研究 探索减缓细胞损伤和修复、降低炎症以及提升线粒体功能等关键生物学变化 [2]
对话相宜本草研发总负责人顾洁:AI将重塑研发模式,大幅提升化妆品创新效率与成功率
新浪财经· 2025-09-28 06:45
9月28日,相宜本草品牌9月25-27日亮相2025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行业年会暨精品博览会。谈及中草药 现代化、科学化进程中的挑战,相宜本草研发总负责人顾洁表示,主要可分为内部与外部两方面,"外 部来看,现在市场环境非常卷,大家对功效成分关注度高,很多成分党、功效党很关注烟酰胺等成分, 不仅卷浓度,还会关注更上游的机理靶点,这时中草药如何突显差异化,是外部竞争环境带来的挑 战。" 此外,"我们以基于AI的精准开发为核心,把近20年对红景天的研究,通过人工智能从原料到配方、验 证、筛选端到端的串联研发体系,相关成果还获得了中国香妆协会发布《2025中国化妆品行业十大科技 进展》奖项。" 对于AI技术对行业的影响,顾洁认为意义重大。"从研发和上游原料端来看,传统实验验证方法低效、 成功率不高、周期长、耗费高,有了AI技术后,通过计算化学等方式能高效匹配成分与功效机理靶 点,把实验室工作完成预筛,优化前期工作,我们只需在结果基础上做实验验证推测。同时,AI 还能 辅助多肽原料序列设计,针对靶点做精准设计,在配方设计、功效验证等方面也能提供助力,未来AI 或许也能生成可用配方。" 展望未来3到5年,她透露,相宜本草研 ...
多位外籍院士前瞻合成生物“新纪元”: 规模化并非最大挑战,再生医学最值得期待
第一财经· 2025-09-28 05:26
多位全球合成生物学领域的顶尖科学家围绕合成生物领域的核心挑战、破局思路等展开探讨。 作为具有广阔未来的颠覆性领域,合成生物将如何定义人类文明进程的"生物新纪元"? 在9月21日举办的2025浦江创新论坛-合成生物创新论坛上,多位全球合成生物学领域的顶尖科学家围绕 合成生物领域的核心挑战、破局思路等展开探讨。 挑战与破局 在詹妮弗看来,全球合成生物前沿技术与中国工厂合作,是项目可以取得规模化进展的唯一原因。 她解释,第一,与其他发达国家不同的是,中国市场有着长期的政策稳定性,其政策与文件的推进也有 一定的系统性。第二,中国市场有着公平可靠的竞争环境,这可以给予一个项目长期的、可信的承诺。 第三,技术的不断迭代与增长是当前大家关心的重点,在中国,很多官员均是技术背景出身,这也可以 使得政策制定者可以很好地理解技术背后的运作原则和机制,官员也足够重视技术发展。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古格里·斯蒂芬诺伯罗斯则表示"规模化所带来的困境似乎是被 外界所夸大了",这主要是由于对于合成生物领域的研发制造来讲,规模化的做法比较昂贵,但通过参 考理论方法、产量数字来排除一些后选项目反而容易的多。 "但我的理念是:如 ...
写在天津大学建校130周年之际:百卅学府 向新而行
中国青年报· 2025-09-27 22:33
核心观点 - 天津大学通过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推动学科交叉与产教融合 在神经重症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化工催化、脑机接口、合成生物学等领域取得全球领先突破 并系统性培养具备"实事求是"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以支撑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和制造业高端化发展[1][9][12] 学科建设与科研突破 - 神经重症医学与生物医学工程交叉领域青年领军者刘秀云回国后开设5门新课 推动学科建设[1] - 化工学科位列ESI全球前万分之一 王静康院士研发青霉素结晶新工艺打破国际垄断 范晓彬团队推动新能源化工催化技术刷新世界纪录[3] - 精密仪器团队自主研制大空间精密数字化测量设备 解决国家重大装备制造需求 孵化易思维科技公司提供机器视觉解决方案[6][7] - 合成生物学团队加入全球Sc2.0计划 成立全国首个合成生物学学院 团队平均年龄27-28岁[10][11] - 水利工程智能建设团队在金沙江研发无人大坝智慧建设方案 青年教授王佳俊年驻工地200余天[8] 人才培养机制创新 - 推出U35计划 32岁青年学者获聘正教授并承担国家重大基金课题[8] - 职称评定增设"科研为主型(科技成果转化类)" 鼓励解决产业问题的教师发展[5] - 开设全国首个脑机接口专业方向 培养医工交叉复合型人才[12] - 实施"新工科领军工程" 瞄准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11个国家战略急需领域超常规培养人才[12] - 合成生物学课程本科生参与顶尖期刊研究 形成全新本硕博培养路径[11] 产学研融合实践 - 化工学院团队常年深入企业车间 以"产业需求就是科研课题"为使命[3] - 青年教授王跃飞将AI技术用于蛋白质结构设计 创办企业获600万元天使投资[4][5] - 新工科教育强调产教融合 要求学生经历从0到N的完整研发过程并熟悉真实生产线[12] - 精密仪器学科师生持续深入产线现场研制工业测量仪器 形成"从实验室到产业"的传承体系[6]
从技术突破到产值跃迁 常德“生物制造谷”加速崛起
新华财经· 2025-09-26 14:12
新华财经北京9月26日电(记者闫鹏)生物制造被视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引擎之一。记 者近日在常德调研了解到,常德孕育了云港生物、利尔生物等一批生物医药企业,2025年上半年全市35 家合成生物制造产业核心企业实现产值超过75亿元,在生物制造领域的实力持续增厚。 作为湖南省合成生物制造产业核心区,常德正瞄定"国家级产业集群"这一目标,加速构建"一个中心三 基地"发展格局,推动生物制造产业从技术突破向规模化落地加速推进,在柳叶湖畔奏响"生物制造 谷"的建设强音。 企业领航:从技术突破到产值跃迁 走进常德云港生物的生物酶发酵车间,一条配置GMP标准的自动生产线正有序开展分离、发酵、纯化 等工序,通过生物技术合成称被誉为"药中之金"的"熊胆"。云港生物破解了传统胆资源利用的伦理与资 源困局,采用生物技术从鸡、鸭、猪等常见畜禽胆汁中提取合成熊去氧胆酸,转化率超99%,成为国内 首批实现从猪胆汁和鸭胆汁中提取该成分的企业之一。 目前,云港生物年加工动物胆资源超万吨,核心产品"熊去氧胆酸中间体"占据国内市场三分之一以上, 生产的胆红素可用于生产人工牛黄,胆汁酸作为饲料添加剂可促进家禽、水产养殖脂肪吸收,逐步将形 ...
常青科技分析师会议-20250926
洞见研报· 2025-09-26 13:03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常青科技,接待时间是2025年9月26日,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总经理孙秋新,董事、董事会秘书孙杰,财务总监胡建平,独立董事薛德四 [17] 详细调研机构 - 调研机构相关人员为投资者等,接待对象类型包括投资者和其它 [20] 调研机构占比 - 文档未提及相关内容 主要内容资料 - 对叔丁基苯乙烯(TBS)是募投项目产品之一,公司是国内首套实现TBS生产装置成功投产的企业,TBS聚合物及聚合改性化合物性能良好,应用于多个高端领域,公司正推进其市场应用拓展,已获欧盟REACH注册,在产业升级及进口替代趋势下前景良好 [24] - 公司高度重视合成生物学等前沿科技领域,泰州项目(一期)是对现有产品矩阵和技术积累的延伸,现阶段集中精力推进一期项目建设,未来关于合成生物学的构想将结合多因素科学研判与审慎规划 [25] - 公司产品在大健康领域应用多元化,可用于高端医用耗材、生物医药、食品包装等方向 [26] - 公司正集中精力推进泰州一期项目建设,未来二期规划将根据一期项目运营成效、市场趋势以及技术研发进度进行科学论证与决策 [26] - 泰州项目是依托公司现有技术优势向芳香族含氧高分子新材料特种单体领域延伸,目前各装置已陆续开工建设,项目规划产品有市场竞争力 [27] - 公司募投项目部分新产品已送样至客户或取得订单,项目产能和效益正逐步释放 [27] - 公司研发采用内部研发结合高校合作模式,现有研发团队多为资深技术骨干,符合现阶段技术攻关需求,未来将持续引进优秀技术人才优化队伍结构 [28] - 公司产能规划经过可行性研究和论证研究,招股书计划分配的产能后续有所调整 [29] - 公司单体产品大部分可在付出较小转换成本的前提下共线生产,能根据市场需求变化提高设备利用率 [29] - 募投项目各装置产能正逐步释放,明年达产情况需关注后续定期报告披露 [29] - 泰州项目(一期)是对现有产品矩阵和技术积累的延伸,具体规划产品需关注相关进展公告 [30] - 泰州项目二期、三期规划将根据一期项目运营成效、市场趋势以及技术研发进度进行科学论证与决策 [30] - 七期项目正处于试生产状态,将按规定及时披露项目投产情况,规划产品多数为募投项目配套单体的中间产品,募投项目产品毛利整体较高 [31] - 公司高度重视合成生物学等前沿科技领域,现阶段集中精力推进泰州一期项目建设,持续关注和探索前沿科技领域发展 [32] - 公司始终将技术创新作为核心发展战略,重视研发,近几年研发费用持续增长,未来收入规模和费用投入需关注后续定期报告 [32] - 报告期内化工行业面临挑战,公司坚持发展战略,积极开拓新品市场,境外销售毛利率高于境内,但2025年上半年受贸易保护政策影响,公司积极寻求新品推广路径,募投项目部分新品已获欧盟REACH注册 [33] - 公司基于独家技术路径构建产品矩阵,模式难被模仿,且重视技术保密 [34] - 报告期内终端产品需求不振,公司调整部分产品结构致原有产品量价齐跌,正积极推广募投项目新产品,三季度生产经营情况需关注后续定期报告 [35] - 泰州项目已开工建设,目前来看能预期完成建设,二期、三期规划将根据多因素进行科学论证与决策 [35] - 募投项目产品2 - 乙烯基萘已成功实现工业装置生产,需要一定验证周期 [35] - 募投项目的pl - 30材料与神马签订了合作协议,目前规划产能可保障神马需求,后续会根据需求调整装置供应 [36] - 公司是国内首套实现TBS生产装置成功投产的企业,TBS已获欧盟REACH注册,正推进市场应用拓展,未来将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装置 [37] - 报告期内公司产品外销占比约35%,主要销往欧洲、日韩、东南亚等国家或地区 [37] - 公司在研项目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及市场需求,聚焦关键新材料领域的进口替代与技术突破,具体项目及个别协议履约进展涉及核心技术秘密与商业机密,不便详细列举 [38] - 高分子新材料下游应用辐射范围广、行业跨度大,公司主要产品为高分子新材料特种单体和专用助剂,在下游产业体系中有用量小、作用大、附加值高的特点 [38] - 公司产品在电子化学品中的应用主要是光电树脂材料,在阻尼材料方面主要可应用于丁基橡胶改性,应用市场需求广泛,空间良好 [38] - 公司将市值管理核心聚焦于提升经营业绩与内在价值,通过扎实举措实现公司价值与市值合理匹配,并加强与资本市场沟通 [40] - 公司采购策略基于多维度综合考量制定,旨在保障产品供应效率与整体经营效益平衡,上半年自有产能利用率保持在合理水平,公司会科学统筹与合理调度产能 [40] - 公司产能保持稳定且呈上升趋势,募集项目相关产能已逐步进入爬升阶段,多个新品研发项目正按计划推进,部分新品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并进入客户验证或市场推广阶段,三季度业绩情况需关注后续定期报告 [41] - 公司正全力推进各项目及产品,在技术研发、产品验证等环节已取得阶段性进展,新产品推广需过程,受行业特性、产能爬坡、市场需求波动等因素影响 [42] - 七期项目5月底进入试生产阶段,目前进展顺利,将按规则持续披露项目进展 [43] - 特种聚合材料助剂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项目处于产能爬坡与市场拓展初期,部分新产品已送样或取得订单,项目对公司营收及利润的具体经营情况需关注后续报告及公告,泰州高分子材料生产基地建设经过全面审慎论证 [43]
双模CRISPR系统能同时开关不同基因
科技日报· 2025-09-24 23:47
在后续实验中,新系统展现出卓越性能。基因激活实验中,目标蛋白质表达量提升至4.9倍;抑制实验 中,蛋白质产量下降83%。更令人瞩目的是,系统成功实现对两个基因的同步调控:一个基因活性提升 8.6倍,另一个则被抑制90%。 韩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型双模CRISPRa/i基因编辑系统,能同时"开启"和"关闭"不同基因,突破了现 有CRISPR技术多局限于"关闭"基因的瓶颈。这一进展为研究合成生物学及其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提供了 全新工具,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新一期《核酸研究》杂志。 团队表示,新型双模CRISPR系统为代谢途径优化、基因网络研究及细菌功能基因组学的发展提供了强 大工具,有望促进高价值化合物、生物燃料及药品的高效生产。 该研究由韩国科学技术院生物工程研究生院与韩国化学技术研究所合作完成。团队利用新系统,在大肠 杆菌中实现了基因的同步激活与抑制。基因被激活时,蛋白质或其他物质的合成得到促进;反之则合成 受限。大肠杆菌具有结构简单、繁殖迅速的特点,是合成生物学中常用的"微生物工厂"。 合成生物学的核心在于设计遗传通路,使生物体执行特定功能。如同电路开关,代谢途径的优化需要精 准控制基因的"开"与"关"。团队开 ...
先进制造:产业图谱、成长底层逻辑与主要赛道(附163页PPT)
材料汇· 2025-09-23 14:18
点击 最 下方 "在看"和" "并分享,"关注"材料汇 添加 小编微信 ,遇见 志同道合 的你 正文 一. 先进制造:行业图谱与成长逻辑 1.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聚焦先进制造 中国制造业的地位:规模和增速全球领先 ●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制造业的总产出规模、产出增速和GDP占比在全球主要国家中第一 中国:在2020-2023年的三年,制造业复合年均增速约是5. 4%; 美国:在2020-2022年的两年,制造业年均复合增速约是5.0%,数据亦全线回升。 中美日GDP制造业规模 中美日GDP结构占比:制造业 GDP:第二产业 三社川源: 名 一起思想观看他一 建筑业 GDP:制造业(右轴) 30.09 35.0 200.0 180.0 25.0% 30.0 160.0 03 6 25.0 20.0% 140.0 万亿人民币 120.0 20.0 15.0% 100.0 8% 10. 1% 10. 15.0 80.0 10.09 60.0 10.0 6.4 5.0% 40.0 5.0 20.0 0.0% 0.0 0.0 2017 2020 2023 2020 2017 2020 2022 2017 20 ...
江南大学邓禹教授团队:基于人工智能的大肠杆菌核心启动子设计与强度调控方面的研究成果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9-23 03:52
研究突破 - 江南大学邓禹教授课题组开发出集理性文库构建、预测建模与生成式设计于一体的综合平台 实现对大肠杆菌核心启动子的可编程调控[2] - 创新应用MBRS策略构建包含112,955个启动子的高质量数据集 覆盖16,226倍表达范围[2] - Transformer模型实现高精度预测 相关系数R达0.87 条件扩散模型可生成目标强度新型启动子(R=0.95)[3] 技术优势 - 设计出的启动子在组成型与可诱导系统中均表现稳定的模块化"即插即用"调控效果[3] - 平台在不同遗传背景中展现良好泛化能力 相关系数R达0.93[3] - 研究成果发表于Nucleic Acids Research(IF=13.1) 团队另在Advanced Science等权威期刊发表系列创新成果[1][6] 产业应用 - 研究成果在生物制造产业社群中应用 涵盖未来食农、绿色化工、大健康、美妆个护等领域[2] - 部分研究成果已在企业中得到推广应用[6] - 第五届非粮生物质高值化利用论坛设置生物基化学品、材料、能源等专场 展示100+科技成果[8][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