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

搜索文档
【中航先进制造行业周报】从WAIC2025看具身智能:商业化落地进入快车道-20250804
中航证券· 2025-08-04 02:15
行业投资评级 - 先进制造行业评级:增持 [3] 核心观点 - 具身智能商业化落地进入快车道,2025年WAIC展示成果显示机器人技术从实验室进入实际商业应用阶段 [9][10] - 人形机器人产业趋势明确,2030年全球累计需求量有望达200万台,进入从0到1突破阶段 [6][19] - 光伏设备N型渗透率加速提升,马太效应强化头部企业竞争力 [6][20] - 储能行业受政策推动景气度提升,发电侧和用户侧需求增长 [6][20] - 半导体设备2030年全球需求预计达1400亿美元,中国大陆市场占比提升但国产化率仍低 [6][21] - 自动化领域刀具市场规模预计2026年达557亿元,进口替代空间大 [6][21] - 氢能源领域光伏制氢和风电制氢发展潜力大 [6][20] 重点推荐公司 -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三花智控、拓普集团、北特科技、鸣志电器、兆威机电、绿的谐波等 [4][6][19] - 光伏设备:迈为股份、捷佳伟创、奥特维 [20] - 锂电设备:东威科技、骄成超声、联赢激光、先导智能 [20] - 储能:星云股份、科创新源 [20] - 半导体设备:中微公司、北方华创、华峰测控、长川科技 [21] - 自动化:华锐精密、欧科亿 [21] - 氢能源:隆基绿能、亿华通、兰石重装、科威尔 [20] 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进展 - 运动控制技术:宇树科技格斗机器人G1实现29个关节灵活运动 [18] - 灵巧手技术:星动XHAND1全直驱五指灵巧手可完成精细操作 [18] - 大模型赋能:GOVLA等模型实现端到端自主决策 [18] - 工业场景应用:开普勒K2"大黄蜂"8小时工作直播,乐聚机器人展示物料分拣能力 [14] - 医疗领域应用:傅利叶外骨骼进入临床,GR-3情绪陪伴机器人亮相 [14] - 零售服务:无人零售方案成熟,公共服务机器人测试开放环境应用 [14] 行业发展趋势 - 具身智能、低成本高智能、多场景渗透成为未来3-5年主要发展方向 [9] - 机器人厂商数量翻倍,核心零部件厂商增多,国际关注度提升 [9] - 工业、医疗、零售等领域落地案例涌现,技术从"表演"转向"实用" [9][14] - 光伏产业链聚焦降本增效技术:低氧单晶炉&MCZ技术、0BB无主栅技术、电镀铜等 [20] - 复合集流体、大圆柱电池等新技术推动锂电设备需求 [20] - 激光加工设备在锂电、光伏领域应用前景广阔,2021-2025年新增需求约487亿元 [21]
开盘:沪指跌0.36%、创业板指跌0.66%,贵金属概念股走高,CPO及数字货币股下挫
金融界· 2025-08-04 02:10
市场开盘表现 - A股三大股指集体低开 沪指跌0.36%报3547.16点 深成指跌0.53%报10932.62点 创业板指跌0.66%报2307.37点 科创50指数跌0.25%报1034.13点 [1] - 沪深两市合计成交额139.82亿元 CPO和数字货币板块指数跌幅居前 [1] - 贵金属板块逆市高开 西部黄金和晓程科技涨超3% 招金黄金 赤峰黄金 山东黄金跟涨 [1] - 中药板块高开 奇正藏药4连板 新天药业 太龙药业 贵州百灵 维康药业 康缘药业跟涨 [1] - 多只个股出现连板行情 胜通能源3板竞价涨停 奇正藏药3板竞价涨停 贵州百灵2板高开4.59% 亚太药业5天3板高开2.57% 昂利康2板低开0.97% [1] 监管动态 - 上交所对270起证券异常交易行为采取监管措施 重点监控*ST亚振等异常波动风险警示股票及上纬新材 西藏旅游 南方路机等严重异常波动股票 [2] - 上交所对18起上市公司重大事项进行专项核查 向证监会上报涉嫌违法违规案件线索2起 [2] 公司重大事项 - 中国神华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国家能源集团相关煤炭 坑口煤电及煤制油煤制气煤化工等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 A股股票自2025年8月4日起停牌不超过10个交易日 [2] - 三安光电400G光芯片产品已实现批量出货 800G光芯片产品实现小批量出货 1.6T光芯片产品处于研发阶段 [2] - 中材科技低介电 低膨胀及石英布等特种玻纤布产品获国内外头部客户认证并形成批量供货 目前需求旺盛供不应求 [2] - 赛微电子控股子公司赛莱克斯北京代工制造的MEMS硅晶振通过客户验证 启动首批8英寸晶圆小批量试生产 [3] - 九号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117.42亿元同比增长76.14% 净利润12.42亿元同比增长108.45% 基本每股收益17.29元 [3] - 九号公司第二季度营业收入66.30亿元同比增长61.54% 电动两轮车销量138.87万台收入39.60亿元 自主品牌零售滑板车销量38.38万台收入9.29亿元 全地形车销量0.80万台收入3.23亿元 [3] 行业政策与动态 - 国家发改委建立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 召开17场座谈会与近80家民营企业交流 正统筹采取举措解决"内卷式"竞争问题 [4] - 美团 淘宝 饿了么 京东声明抵制恶性竞争 规范促销行为 推动建立公平有序行业秩序 [4] - 国家认监委制定移动电源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自2025年8月15日起实施 [5] - 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 目标2030年规上企业基本完成数字化改造 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二级及以上企业占比达60% 建成不少于500家卓越级智能工厂 [6] - OPEC和非OPEC产油国决定9月日均增产54.7万桶 [7] - 海军湖北舰首次公开亮相 舷号34 是人民海军第4艘075型两栖攻击舰 [9] - 长三角中医药概念验证及成果转化中心在上海奉贤启动 着力打通中医药成果转化关键环节 [10] - 智元机器人获LG电子和韩国未来资产集团战略入股 是LG电子在具身智能领域全球首次对外布局 [11] - 1-7月百强房企拿地总额5783亿元同比增长34.3% 绿城中国 中海地产和保利发展新增货值位列前三 [12]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合规指南》 规范平台收取佣金 抽成 会员费等技术服务费行为 [13] - 美国总统特朗普要求全球主要制药公司在60天内降低美国药品价格 [14] - 诺瓦聚变能源科技完成5亿元天使轮融资 将为中国第一座商业聚变电站构建筑牢基础 [15] - 广东全省新增报告2892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 分布在佛山2770例 广州65例等多地 [16] 机构观点 - 中信建投预计A股市场将阶段性震荡整固 重点关注半导体 AI应用 人形机器人 创新药 有色 国防军工 交通运输 非银金融等行业 [17] - 中金公司看好强内功综合性龙头和高成长性细分龙头的增长机遇 认为服务消费享有自身成长和潜在政策促进背景 [18]
装备制造行业周报(8月第1周):高效率光伏电池景气度上升-20250804
世纪证券· 2025-08-04 01:21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整体行业投资评级,但建议关注工程机械板块龙头企业及高效率光伏电池技术方向 [3] 核心观点 工程机械 - 2025年7月中国工程机械市场指数(CMI)为100 73,同比增长5 54%,环比下降4 20%,同比增速较6月提高0 46pct,环比降幅收窄7 79pct,显示市场同比改善趋势 [3] - 上半年挖掘机销售增长较快但波动,预计下半年趋于平稳增长,基建支撑及更新周期推动行业上行,建议关注业绩确定性高的龙头企业 [3] 光伏 - 华电集团2025-2026年光伏组件集采规模达20GW,其中N型高效组件标段要求转换效率≥23 8%(规模2GW),爱旭股份ABC组件效率达24 6%,隆基绿能HPBC 2 0组件效率达24 8% [3] - BC电池技术因高效率、美观性及政策支持成为行业降本增效核心方向,长期增长潜力显著 [3] 汽车 - 2025年7月第4周乘用车日均零售6 7万辆,同比增长5%,环比下降30%,以旧换新政策及出口增长支撑车市快速发展,建议关注品牌与规模效应突出的整车厂商 [3] 市场行情回顾 行业表现 - 上周机械设备、电力设备及汽车行业指数涨跌幅分别为-0 76%、-2 62%、-2 36%,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9、24、21位,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1 75% [8][10] - 细分领域中风电设备(+1 86%)、专用设备(+0 66%)表现较好,电池(-4 69%)、汽车服务(-4 19%)表现较差 [10] 个股表现 - 机械设备涨幅前五:南方路机(+53 38%)、东杰智能(+49 05%)、英维克(+29 64%) [14] - 电力设备涨幅前五:德福科技(+29 15%)、禾望电气(+28 15%) [14] - 汽车跌幅前五:厦门信达(-17 30%)、雷迪克(-11 33%) [14] 行业动态 技术突破 - 逐际动力发布全尺寸人形机器人LimX Oli,售价15 8万元起,具备31个机身自由度,计划8月8日亮相世界机器人大会 [15][16] - 宇树科技推出人形机器人R1,重量仅25kg,可完成倒立等高难度动作 [18] 资本动向 - 优必选完成3 15亿美元配售融资,超10亿港元用于供应链支付,创人形机器人领域最大单笔融资纪录 [18] - 通宝能源投资14 2亿元建设右玉(10万千瓦)和繁峙(17 05万千瓦)风电项目 [18] 企业合作 - 领益智造与客户合作开发人形机器人零部件及整机组装,规划建设专用产线 [17] - 杭氧股份合资设立氢能公司,投资焦炉煤气制氢装置(产能2825Nm³/h) [19] 财务数据 - 捷佳伟创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7-19 6亿元,同比增长38 65%-59 85% [19] - 浙江鼎力上半年营收43 36亿元(+12 35%),净利润10 51亿元(+27 49%) [20]
AIDC高景气持续,紧抓布局第二增长曲线公司
华西证券· 2025-08-03 11:13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推荐 [4] 核心观点 人形机器人 - 国内外企业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AI技术突破推动量产落地 [1][13] - 核心零部件国产替代需求强烈,市场空间广阔 [1][13] - 重点关注灵巧手和轻量化环节,包括微型丝杠、腱绳、PEEK材料和MIM工艺应用 [15][16] - 受益标的包括三花智控、拓普集团、绿的谐波等 [17] 新能源汽车 - 7月新能源汽车交付量保持增长趋势,小鹏、零跑、小米环比增长 [2][18] - 固态电池等新技术成熟和优质车型供给增加推动行业增长 [2][18] - 重点关注新技术方向如固态电池、大圆柱电池、复合集流体等 [20][21] - 受益标的包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璞泰来等 [23][25] 新能源(光伏) - 多晶硅行业节能监察推动产能结构优化 [3][26] - 光伏玻璃企业计划减产30%以改善供应端 [3] - 全球感光干膜市场规模2024年达80.3亿元,预计2029年达110.9亿元 [3][6] - 受益标的包括晶澳科技、天合光能、福斯特等 [3][26] 风电 - 欧洲海风项目加速发展,漂浮式项目获批 [7][27] - 陆上风电不含塔筒主机中标均价1519元/kW,含塔筒2114.03元/kW [41][42] - 2025年1-6月风电项目核准规模约79GW [43] - 受益标的包括大金重工、东方电缆、金风科技等 [44][48] 电力设备&AIDC - AI发展推动算力需求增长,AIDC产业链受益 [8][52] - 重点关注大功率柴发、高功率密度服务器电源和液冷系统 [8][52] - 海外科技大厂Meta和微软加大资本开支 [52] - 受益标的包括英维克、思泉新材、高澜股份等 [54][55] 行业数据跟踪 新能源汽车 - 2025年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26.4%、26.7% [66] - 6月动力电池装机量同比上升35.9% [72] - 1-6月充电桩新增328.2万台,同比增加99.2% [76] 新能源(光伏) - 多晶硅致密料均价44元/kg,环比上涨4.8% [81][87] - N型单晶硅片(182mm)均价1.200元/片,环比上涨9.1% [82][87] - 6月光伏组件出口22.0亿美元,同比下降24.2% [88] - 6月逆变器出口金额9.17亿美元,同比下降0.1% [92] 风电 - 6月风电新增装机量5.11GW,同比减少15.95% [95]
机械设备行业跟踪周报:看好催化频出的固态电池设备和机器人行业,推荐估值低点景气向上的工程机械和半导体设备-20250803
东吴证券· 2025-08-03 04:32
行业投资评级 - 机械设备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固态电池设备 - 宁德时代预计固态电池2027年小规模量产,2030年商业化,设备商将率先受益[2] - 全固态设备前道变化大,整线价值量占比28%,中道等静压设备价值量占比13%,叠片设备价值量占比25%[2] - 重点推荐先导智能(整线供应商)、联赢激光(激光焊接)、杭可科技(化成分容)[2] 人形机器人 - 2025年WAIC展会上机器人运动控制能力显著提升,宇树科技、智元等企业展示拟人步态和商业落地能力[3] - 机器人优先落地于中低节拍、高容错场景,建议关注智元与宇树产业链相关公司[4] 工程机械 - 雅江下游水电项目总投资1.2万亿元,预计拉动工程机械需求1000-1500亿元,年均新增设备空间200-300亿元[5] - 高海拔环境推动电动化&无人化设备普及,预计年利润增量30-40亿元,利润弹性15%-20%[5] 通用自动化 - 7月PMI环比下降0.4pct至49.3%,季节性因素和反内卷政策为主要原因[9] - 机床刀具行业推荐纽威数控、海天精工,注塑机推荐海天国际、伊之密[9] 重点公司推荐 锂电设备 - 先导智能:固态电池整线设备已量产,2024年订单过亿元[55] - 赢合科技:深度布局前道设备,已向龙头出货中试设备[41] - 曼恩斯特:完成干法+湿法设备双线布局,多家客户验证中[41]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 - 绿的谐波:谐波减速器核心供应商[4] - 中大力德:精密传动领域龙头[4] - 恒工精密:机器人关节部件供应商[4] 工程机械 - 三一重工:电动化转型领先,受益水电项目[5] - 恒立液压:高端液压件龙头[5] - 中联重科:全品类工程机械供应商[5] 行业数据跟踪 - 2025年6月工业机器人产量74,764台,同比+37.9%[13] - 2025年6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11万辆,同比+29.7%[13] - 2025年6月挖机销量1.9万台,同比+13%[13] - 2025年5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589.8亿美元,同比+27%[13]
大单频现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加速
经济观察报· 2025-08-03 04:23
行业趋势 - 人形机器人行业从技术展示转向商业化落地阶段,标志性事件包括商业大单频现、融资加快和上市冲刺 [1][4] - 行业上半年平均增长50%-100%,每天至少有一款新机器人发布,落地速度和出货量节奏加快 [7] - 资本从扎堆"明星整机厂"转向产业链上下游更精准布局,应用端产业资本加速入场 [7][8] 商业化进展 - 优必选中标9051万元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中标1.24亿元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项目 [3] - 宇树科技启动科创板IPO辅导,市值超120亿元;优必选完成超24亿港元配售融资 [7] - 比亚迪战略投资触觉传感器公司帕西尼超亿元,腾讯、京东、上汽等产业资本加速布局 [8] 技术突破 - 优必选WalkerS2实现全球首创热插拔自主换电系统,3分钟完成换电支持7x24小时连续工作 [6] - 优必选"群脑网络"实现云端大脑与本体大脑协同,支持多机器人任务分配和突发情况处理 [11] - 跨维智能DexForce W1 Pro通过谐波关节与算法耦合实现亚毫米级精准作业能力 [15] 商业模式 - 平台派(如逐际动力)采取开放战略,提供通用平台供开发者构建场景解决方案 [9][10] - 垂直深耕派(如傅利叶智能)聚焦特定领域如康养,已落地300家案例科室 [12] - 务实工业派(如智平方)以客户痛点定义产品迭代,已进入生物科技和半导体制造领域 [13][14] 行业挑战 - 成本问题突出,异质整合难度大导致整机厂商隐性成本高 [17] - 工业场景数据稀缺,现有大模型泛化性差,帕西尼启动具身智能数据工厂解决数据瓶颈 [18] - 法规伦理问题待解,人形机器人从工业到家庭需要逐步过渡 [19][20]
【RimeData周报07.26-08.01】人工智能再迎重大利好,年内融资已超550起,生育补贴政策落地,母婴赛道有望回暖!
Wind万得· 2025-08-02 22:28
投融概况 - 本周融资事件共119起,较上周减少32起,融资金额总计约68.78亿元,较上周减少369.73亿元 [4] - 融资金额在亿元及以上的融资事件有25起,较上周增加3起 [4] - 公开退出案例20个,较上周减少5个 [4] - 139家机构参与一级市场投资,较上周减少35家 [4] - 已披露金额的融资事件74起,融资金额区间分布变化明显:500万以下减少4起至7起,500万-1000万减少7起至28起,1000万-5000万增加4起至9起,5000万-1亿增加2起至17起,1-5亿增加6起至12起,5-10亿减少6起至0起,10亿及以上持平为1起 [5] 重点事件 - 半导体前道材料:安徽晶镁完成11.95亿元战略融资,专注于28nm及以上工艺节点半导体光罩生产制造 [7] - 干细胞治疗:达尔文生物完成超2亿元C轮融资,重点开展溃疡性结肠炎、卵巢早衰等病症的临床研究 [7] - 医疗美容器械:普丽妍完成5000万美元C轮融资,资金用于注射医美产品研发及产能扩建 [8] - 人形机器人:零次方机器人完成1亿元天使++轮融资,计划年底实现500台量产 [8] 行业分布 - 融资事件数量前五行业:信息技术(29起)、装备制造(20起)、电子、消费品与服务、医药健康,合计占比73.95% [11] - 融资金额前五行业:电子、信息技术、医药健康、装备制造、生物农业,合计占比76.27% [13] - 电子行业融资金额居首,主要受安徽晶镁11.95亿元融资和云塔科技近3亿元B轮融资推动 [13] - 信息技术行业受阶跃星辰超5亿元战略融资和光亚鸿道2.8亿元战略融资影响显著 [13] - 母婴赛道受政策利好影响,2025年已发生16起融资案例,金额近9亿元 [14] - 人工智能赛道2025年投融事件超550起,融资金额合计超335亿元 [14] 地域分布 - 融资事件数量前五地区:江苏省(24起)、上海市(18起)、北京市(16起)、广东省(14起)、浙江省(9起),合计占比68.07% [17] - 融资金额前五地区:上海市(19.49亿元)、安徽省(16.76亿元)、北京市(8.99亿元)、江苏省(8.77亿元)、浙江省(4.71亿元),合计占比85.38% [17][20] 融资轮次 - 天使轮和A轮最活跃,合计79起,占比69.75% [23] - 战略融资13起,早期融资占比提升5个百分点 [23] - 天使轮融资金额占比达23.67%,创近两个月新高 [23] 投资机构 - 建投集团(3次)、国投集团(2次)、能图资本(2次)等机构本周较为活跃 [25] 退出情况 - 股权转让9个,并购2个,新三板挂牌6个,IPO项目3个 [28] - 退出案例数量最多行业为电子,装备制造和材料分列二三,合计占比60% [29] IPO事件 - 医药健康:维立志博港股上市,募资12.9亿港元,认购倍数达3494倍 [31] - 电子:悍高集团深交所上市,募资6.17亿元,2024年扣非净利润5.2亿元 [32] - 消费品与服务:鼎佳精密北交所上市,首日涨幅479.12%,募资2.55亿元 [33]
首钢园“上新”人形机器人产业基地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01 22:12
首钢西十筒仓区域转型 - 首钢园西十筒仓区域从冬奥组委办公区转型为首钢冬奥广场项目,涵盖办公会议、艺术展示、商业街区等功能 [2] - 该区域打造人形机器人产业基地,成为石景山区发展该产业的主阵地 [2] - 中科闻歌作为中科院自动化所孵化企业入驻南六筒1号筒,旗下8家企业共同入驻并将第二研发总部落户于此 [2] 园区入驻与空间改造 - 冬奥广场入驻率已超过50%,特色办公空间吸引多家企业考察并表达租赁意向 [3] - 筒仓改造为6-7层办公空间,南六筒顶层引入健康管理团队为入园企业提供服务 [3] - 原冬奥餐饮楼升级为轻食简餐、员工食堂、咖啡厅等商业配套 [3] 人形机器人产业基地发展 - 产业基地由石景山区政府和首钢基金联合打造,已聚集产业链企业近20家 [3] - 规划建设约3.5万平方米具备小试中试条件的专属空间 [3] - 聚焦具身大脑、智能感知、运动控制及关键零部件四大核心细分赛道 [3] 文化业态引入 - 北七筒区域西侧筒仓改造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基地展厅 [4] - 原冬奥运行指挥部调度中心引入文化艺术展示体验业态 [4] - 漾美吾舍文化艺术馆已试营业,提供陶瓷展品欣赏及手工体验活动 [4]
筒仓迎来机器人!首钢园这片区域变身人形机器人产业基地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01 11:41
首钢冬奥广场转型 - 西十筒仓区域从冬奥组委办公区转型为首钢冬奥广场 承载办公会议 艺术展示 商业街区等功能 并打造人形机器人产业基地[1][3][11] - 中科院自动化所孵化企业中科闻歌入驻南六筒1号筒仓 将第二研发总部落户于此 旗下8家企业共同入驻整栋筒仓[5][11] - 冬奥广场入驻率已超过50% 独特工业风办公空间吸引多家企业考察并表达租赁意向[7] 人形机器人产业布局 - 人形机器人产业基地由石景山区政府与首钢基金联合打造 已聚集产业链企业近20家[11] - 基地规划建设3.5万平方米专属空间 聚焦具身大脑 智能感知 运动控制及关键零部件四大核心赛道[11] - 石景山区出台专项政策覆盖技术研发 平台建设 成果转化等环节 首钢基金配套产业基金与融资租赁服务[11] 空间改造与业态升级 - 30米高筒仓改造为6-7层多功能办公空间 南六筒顶层引入健康管理团队提供康复健身服务[9] - 原冬奥餐饮楼升级为轻食简餐 员工食堂 咖啡厅等商业配套[9] - 北七筒区域改造为人形机器人展厅 原冬奥调度中心引入漾美吾舍文化艺术馆展示陶瓷展品[12][14]
2025 WAIC 炸场!特斯拉平替开普勒 K2 大黄蜂直播 8 小时,Optimus 压力来了?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8-01 03:42
核心观点 - 开普勒K2大黄蜂人形机器人通过创新技术实现8小时超长续航、30kg强负载及精准类脑系统,在工业场景中展现出商业化落地潜力 [1][3][4][6][7][9][10][12][14][16][17][19] - 公司采用特斯拉同款串并联架构,自研行星滚柱丝杠执行器,实现充电1小时工作8小时的突破性续航表现 [4][6][7][9] - 产品定价24.8万元/台,显著低于国际同类产品(百万美元级)及国内竞品(50-70万元),具备"特斯拉Optimus平替"市场定位优势 [20][21][23][25] 技术突破 续航能力 - 采用与特斯拉相同的滚柱丝杠直线执行器+旋转执行器串并联结构,通过14个自研行星滚柱丝杠执行器协同工作实现8小时续航 [6][9] - 直线执行器降低能量损耗,旋转执行器确保精度,配合智能能耗管理算法使静态待机几乎零耗电 [9] - 当前市场同类产品搬运5kg以上重物时续航仅1-2小时,K2大黄蜂续航能力达行业4-8倍 [4] 负载与精度 - 双臂负载30kg(单臂15kg),远超主流3-5kg水平,单个执行器峰值扭矩8200N,极限负载200kg [10][12][14] - 运动控制系统实现0.01度定位精度,毫米级操作精度满足工业级需求 [14][16] - 行星滚柱丝杠多线接触设计使其承载能力优于传统滚珠丝杠,适应航空航天级重载工况 [12] 智能系统 - 搭载小模型驱动的类脑系统,具备听觉/触觉/力觉等多维感知能力,可处理包裹形变等复杂场景 [17][19] - 灵巧手配备下意识模型,应对传送带卡顿、掉落等突发状况时能快速调整抓取规划 [19] 商业化进展 量产与定价 - 首批量产版提供双足基础版/开发版及轮式开发版三种型号,起售价24.8万元/台 [20][21] - 已进入规模化生产阶段,交付周期短于特斯拉Optimus(后者量产计划推迟至2026年) [21][23][25] 投资回报 - 8小时续航支持替代两班制人力,企业采购后1.5-1.8年可通过人力成本节约收回投资 [23] - 按三班制计算,每班仅需1台机器人,采购成本较短续航产品降低50% [7][23] 行业对比 - 特斯拉Optimus初期定价5万美元(约36万元人民币),但量产延期且当前实际产量仅数百台 [21][24][25] - 开普勒K2大黄蜂性能参数接近Optimus,价格仅为国际同类产品的1/4-1/3 [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