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整车
icon
搜索文档
长安汽车(000625):新央企集团成立 整车联合生态链业务协同发展
新浪财经· 2025-08-01 00:33
公司成立与战略布局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于7月29日在重庆挂牌成立,注册资本200亿元,成为国内第三家汽车行业央企[1] - 新集团设立七大战略任务:整车业务、核心零部件业务、物流商贸业务、金融业务、摩托车业务、新兴产业业务及海外拓展[1] - 公司目标以整车产业为基础,向零部件+金融+物流+服务的生态延展,实现资源统筹整合[1] 2030年发展目标 - 计划未来5年推出50余款新能源产品,包括7款以上30万台级的全球化大单品[2] - 2030年目标整车产销规模500万辆,新能源销量占比超60%,海外销量占比超30%,进入全球汽车品牌TOP10[2] 子品牌规划与定位 - 引力品牌:拓展国内外市场,打造30万量级大单品,持续蓝鲸动力进阶[3] - 深蓝品牌:定位15-30万元中高端新能源市场,Q4推出L06车型,2030年前累计推出30款新品[3] - 启源品牌:2027年全球销量目标100万辆,2030年180万辆,聚焦30-50万量级全球爆款车型[3] - 阿维塔品牌:国内主力产品25-50万元,海外50-80万元,2024年下半年推出与华为联合共创产品,2030年前推出17款新品[3] 财务预测与战略推进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1869亿元、2110亿元、2323亿元,归母净利润79.1亿元、100.3亿元、121.5亿元[4] - "北斗天枢"、"香格里拉"、"海纳百川"三大战略布局稳步推进[4]
XD上汽集股价下跌1.6% 智己汽车登陆澳大利亚市场
金融界· 2025-07-31 17:43
股价表现 - XD上汽集股价报17.18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60% [1] - 当日成交额7.30亿元,换手率为0.36%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6075.59万元 [1]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整车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旗下品牌包括荣威、名爵、智己等 [1] - 所属板块包括汽车整车、上海本地股等 [1] 新产品动态 - 智己汽车在澳大利亚悉尼发布全球化战略车型IM5与IM6,预计9月上旬开启交付 [1] - 两款新车搭载与Momenta联合开发的IMAD辅助驾驶方案 [1] - 新一代半固态电池计划于年底在全新名爵MG4上量产应用 [1]
金十图示:2025年07月31日(周四)富时中国A50指数成分股今日收盘行情一览:多板块飘绿,医疗器械、电池、保险股跌幅较大
快讯· 2025-07-31 07:10
富时中国A50指数成分股表现 - 多板块下跌 医疗器械、电池、保险股跌幅较大[1][3] 保险行业 - 中国太保下跌3.58% 市值3617.52亿元 成交额14.95亿元[3] - 中国平安下跌4.55% 市值3603.78亿元 成交额49.11亿元[3] - 中国人保下跌3.33% 市值10687.59亿元 成交额13.12亿元[3] 酿酒行业 - 贵州茅台下跌3.30% 市值17858.99亿元 成交额73.86亿元[3] - 山西汾酒下跌2.71% 市值2183.74亿元 成交额37.18亿元[3] - 五粮液下跌1.92% 市值4702.57亿元 成交额20.81亿元[3] 半导体行业 - 北方华创下跌4.01% 市值2418.81亿元 成交额31.75亿元[3] - 寒武纪-U下跌0.89% 市值2968.19亿元 成交额83.34亿元[3] - 海光信息上涨3.62% 市值3235.48亿元 成交额43.90亿元[3] 能源与运输 - 中国石化持平 市值7286.84亿元 成交额10.87亿元[3] - 中国石油下跌0.11% 市值2641.99亿元 成交额9.47亿元[3] - 京沪高铁下跌0.92% 市值16233.96亿元 成交额15.48亿元[3] 煤炭与汽车 - 中国神华下跌0.88% 市值7581.83亿元 成交额13.32亿元[3] - 陕西煤业下跌2.18% 市值1953.54亿元 成交额8.89亿元[3] - 比亚迪下跌3.18% 市值9594.94亿元 成交额63.45亿元[3] 证券与电池 - 中信证券下跌2.55% 市值4300.92亿元 成交额41.47亿元[4] - 宁德时代下跌2.68% 市值3578.83亿元 成交额29.90亿元[4] - 国泰海通下跌4.50% 市值12064.85亿元 成交额120.89亿元[4] 科技与消费 - 工业富联下跌2.94% 市值6873.36亿元 成交额105.15亿元[4] - 立讯精密下跌2.44% 市值2656.41亿元 成交额37.40亿元[4] - 东方财富上涨6.04% 市值3671.28亿元 成交额104.38亿元[4] 消费品行业 - 海天味业下跌1.62% 市值2330.72亿元 成交额20.49亿元[4] - 格力电器下跌2.89% 市值2244.17亿元 成交额13.17亿元[4] - 海尔智家下跌2.17% 市值2555.36亿元 成交额9.27亿元[4] 医药与物流 - 恒瑞医药下跌3.52% 市值2532.54亿元 成交额18.39亿元[4] - 牧原股份下跌1.09% 市值2328.84亿元 成交额46.90亿元[4] - 顺丰控股下跌1.93% 市值4174.80亿元 成交额11.93亿元[4] 工业与材料 - 迈瑞医疗下跌2.84% 市值1950.60亿元 成交额19.74亿元[4] - 万华化学下跌2.40% 市值2803.16亿元 成交额32.12亿元[4] - 有色金属代表下跌3.38% 市值5089.61亿元 成交额40.05亿元[4]
金十图示:2025年07月31日(周四)富时中国A50指数成分股午盘收盘行情一览:多数板块下跌,银行股涨跌互现
快讯· 2025-07-31 03:38
富时中国A50指数午盘行情 - 多数板块下跌 银行股涨跌互现[1] 银行业 - 光大银行市值2387.06亿元 成交额4.59亿元 股价4.04元 下跌0.04元(跌幅0.98%)[4] 保险业 - 中国太保市值3652.90亿元 成交额7.16亿元 股价59.51元 下跌0.92元(跌幅2.37%)[4] - 中国人保市值3649.00亿元 成交额23.99亿元 股价8.26元 下跌1.20元(跌幅1.98%)[4] - 中国平安市值10836.91亿元 成交额7.74亿元 股价37.93元 下跌0.31元(跌幅3.62%)[4] 酿酒行业 - 贵州茅台市值17880.97亿元 成交额22.16亿元 股价1423.42元 下跌26.02元(跌幅1.80%)[4] - 山西汾酒市值2193.50亿元 成交额44.24亿元 股价179.80元 下跌2.52元(跌幅2.02%)[4] - 五粮液市值4735.56亿元 成交额13.67亿元 股价122.00元 下跌5.30元(跌幅2.86%)[4] 半导体行业 - 北方华创市值2439.81亿元 成交额11.84亿元 股价338.11元 下跌11.09元(跌幅3.18%)[4] - 寒武纪-U市值2953.39亿元 成交额21.26亿元 股价705.96元 上涨21.26元(涨幅3.11%)[4] - 海光信息市值3237.57亿元 成交额39.65亿元 股价139.29元 下跌1.16元(跌幅0.83%)[4] 铁路公路与石油行业 - 京沪高铁市值7250.47亿元 成交额6.10亿元 股价5.98元 下跌0.03元(跌幅0.50%)[4] - 中国石化市值2637.09亿元 成交额7.73亿元 股价5.39元 下跌0.02元(跌幅0.23%)[4] - 中国石油市值16215.66亿元 成交额6.08亿元 股价8.86元 下跌0.06元(跌幅1.10%)[4] 煤炭与汽车行业 - 中国神华市值1959.36亿元 成交额5.88亿元 股价105.60元 下跌0.68元(跌幅1.77%)[4] - 陕西煤业市值7514.27亿元 成交额41.48亿元 股价37.82元 下跌3.10元(跌幅2.85%)[4] - 比亚迪市值9627.76亿元 成交额7.72亿元 股价20.21元 下跌0.39元(跌幅1.89%)[4] 航运港口与电力行业 - 中远海控市值2433.44亿元 成交额43.93亿元 股价15.71元 下跌0.78元(跌幅2.72%)[4] - 行业未命名公司市值1886.09亿元 成交额5.84亿元 股价27.92元 下跌0.27元(跌幅1.69%)[4] - 行业未命名公司市值6831.53亿元 成交额8.99亿元 股价9.17元 下跌0.09元(跌幅0.97%)[4] 证券与电池行业 - 中信证券市值4366.13亿元 成交额71.39亿元 股价29.46元 下跌0.40元(跌幅1.92%)[4] - 国泰君安市值3607.04亿元 成交额18.54亿元 股价20.46元 下跌0.32元(跌幅1.07%)[4] - 宁德时代市值12306.03亿元 成交额15.98亿元 股价269.91元 下跌7.18元(跌幅2.59%)[4] 消费电子与互联网服务 - 工业富联市值7042.17亿元 成交额17.55亿元 股价35.46元 下跌0.19元(跌幅0.80%)[4] - 立讯精密市值2715.88亿元 成交额47.18亿元 股价37.45元 上涨2.82元(涨幅8.64%)[4] - 东方财富市值3732.91亿元 成交额69.90亿元 股价23.62元 下跌0.29元(跌幅0.77%)[4] 家电与食品饮料行业 - 格力电器市值2255.29亿元 成交额5.40亿元 股价45.78元 下跌0.59元(跌幅1.27%)[4] - 海尔智家市值2564.32亿元 成交额10.85亿元 股价24.90元 下跌0.68元(跌幅2.66%)[4] - 海天味业市值2336.35亿元 成交额8.37亿元 股价38.54元 下跌0.66元(跌幅1.68%)[4] 制药与物流行业 - 恒瑞医药市值2547.29亿元 成交额11.38亿元 股价63.95元 下跌0.64元(跌幅1.35%)[4] - 牧原股份市值4244.49亿元 成交额7.02亿元 股价46.45元 下跌1.23元(跌幅2.58%)[4] - 顺丰控股市值2351.62亿元 成交额29.26亿元 股价46.63元 上涨0.36元(涨幅0.57%)[4] 化学制品与医疗器械 - 万华化学市值5092.26亿元 成交额27.17亿元 股价19.16元 下跌0.66元(跌幅3.33%)[4] - 迈瑞医疗市值2861.36亿元 成交额10.09亿元 股价236.00元 下跌1.96元(跌幅0.82%)[4] - 行业未命名公司市值1962.49亿元 成交额22.38亿元 股价62.69元 下跌1.15元(跌幅1.80%)[4] 交通运输与通信服务 - 中国中车市值2334.60亿元 成交额8.87亿元 股价未显示变动[5] - 中国建筑市值1678.90亿元 成交额9.22亿元 股价未显示变动[5] - 中国联通市值2126.59亿元 成交额4.72亿元 股价未显示变动[5]
一汽、东风之后,汽车央企为什么还需要一个新长安?
第一财经· 2025-07-30 15:50
新长安汽车集团成立背景与概况 - 公司作为全国第三家汽车央企正式成立,注册资本200亿元,在三大央企中超过东风汽车集团(156亿元)但低于一汽集团(354亿元) [1] - 公司拥有117家子公司、资产总额3087亿元、从业人数约11万人,业务涵盖整车及零部件、金融、摩托车等领域 [1] - 公司定位为"具有全球竞争力、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世界一流汽车集团",目标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 [1][9] 发展战略与资源整合 - 公司采取自主与合作双线并举策略,与Stellantis、福特、马自达等整车企业强化合作,同时与华为、腾讯等ICT企业建立跨界合作 [3] - 董事长朱华荣提出竞争要素从"产品力、营销力、品牌力"转变为"产品力、流量力、生态力",强调ICT企业的资源整合价值 [4] - 公司加速推进新能源"香格里拉"、智能化"北斗天枢"、全球化"海纳百川"三大计划,培育智能汽车机器人等新业态 [4] 业务规划与目标 - 2030年目标产销500万辆,其中新能源占比超60%,海外销量占比超30% [5] - 未来5年计划推出50余款新能源车,包括7款30万级别全球化大单品;未来10年投入2000亿元研发,新增1万人科技创新团队 [5] - 2025年销量目标300万辆(新能源100万辆),2023年上半年已实现135.5万辆销量 [5] 品牌架构与转型挑战 - 保留阿维塔、深蓝、长安三大子品牌及辰致零部件品牌,各品牌在组织架构和供应链已实现共享但保持差异化定位 [6] - 转型面临高位调整挑战,需在200万辆自主品牌规模基础上进行结构性调整,同时兼顾燃油车与新能源业务 [8] - 公司成立过程仅耗时56天完成人员与资产分离,创央企重组速度纪录 [8] 行业政策与竞争环境 - 国资委对汽车央企实施新能源业务单独考核,重点评估技术、市占率等指标,破除传统利润考核对转型的制约 [8] - 行业面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即将突破50%的变革窗口,国有车企需加速弥补与市场化车企的新能源发展差距 [7][8]
锚定年产销500万辆,朱华荣解码“新长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14:08
公司架构调整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于7月29日挂牌成立 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二级子公司升格为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一级央企 序号位列央企名录第73位 成为继中国一汽集团、东风集团后第三家国资委直管汽车央企 [2] - 新集团整合原兵装集团旗下117家汽车业务相关子公司及子集团 实际控制人仍为国务院国资委 重庆首次迎来一级央企总部 [2][3] - 重组过程仅耗时56天 涉及人员分离与资产分离 创央企改革速度纪录 [4] 品牌与业务布局 - 新集团沿用"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名称 原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更名为辰致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专注于核心零部件业务 定位中性化、国际化智能制造平台 [6][7] - 整车业务保持长安品牌为主体 叠加启源、深蓝、阿维塔三大新能源品牌 覆盖燃油车及新能源车型 各品牌定位明确:阿维塔主打高端豪华(30万元以上) 深蓝面向中高端主流人群(15-30万元) 启源聚焦15万元以下主流市场 [8][9] - 新集团业务范围涵盖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销售、金融、物流服务及摩托车 辰致汽车集团作为零部件平台独立运营 不涉及股权结构变动 [4][7] 战略目标与规划 - 2030年目标实现整车产销500万辆 新能源车型全球销量占比超60% 海外销量超30% 跻身世界前十大汽车品牌 [17] - 未来十年计划投入2000亿元用于新汽车领域 新增1万人科技创新团队 五年内推出50余款新能源产品 包括7款年销30万级的全球化大单品 [17] - 2024年销量目标300万辆 其中新能源车100万辆 上半年已完成整车产销135.5万辆 [14] 品牌具体规划 - 启源品牌计划2027年全球销量突破100万辆 2030年达180万辆 承担主品牌利润轮替使命 [12] - 深蓝品牌将作为集团高科技突破中坚力量及全球出海引擎 [12] - 阿维塔继续聚焦打造世界级新豪华智能电动汽车品牌 [13] 行业背景与动因 - 此次调整响应2024年国务院国资委对三家汽车央企新能源汽车业务单独考核的政策要求 旨在解决国有新能源汽车企业发展不足问题 [18] - 工信部推动整车企业集团化管理 支持优势企业提质增效 新集团通过股权多元化改革激活活力 长安科技拟引入战略投资者 阿维塔启动上市筹备 [18] - 行业整合加速 吉利汽车2024年收缩多品牌战略 整合几何银河、领克与极氪品牌 成立银河事业部和极氪事业部 [19] 运营策略 - 下半年重点实施四"抓"策略:抓流量(最大化现有产品商业价值)、抓新品/增量(推新车型)、抓国际(拓展海外市场)、抓创新(智能驾驶与大模型技术) [14][15][16][17] - 国际业务方面已调整组织架构 设立五个大区作为一级部门 快速补充团队 [16] - 新集团将同步发展核心零部件、摩托车、新兴产业等七大战略业务 构建全产业链生态 [17]
56天闪电重组!朱华荣掌舵新长安,10年再投2000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13:55
公司重组与地位变化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于7月29日挂牌成立,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间接控股子公司转变为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中央企业,实际控制人仍为国资委 [1] - 新集团位列国务院国资委央企名录第73位,成为国资委直管的第100家央企,与中国一汽集团、东风集团并列,重庆首次迎来一级央企 [1] - 重组仅耗时56天完成,涉及人员分离和资产分离,6月4日启动重组,6月10日完成中国长安独立,7月29日新集团正式成立 [5] 资产与业务整合 - 新集团整合了原兵装集团下属117家汽车业务相关子公司和子集团,业务涵盖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汽车销售、金融及物流服务、摩托车等 [3][5] - 原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更名为辰致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于6月23日完成工商变更,为新集团腾出名称 [7] - 辰致汽车科技集团定位为中性化、国际化智能制造平台、资产管理平台和商标物流平台,面向全行业服务,不限于新长安集团 [10] 股权结构与治理 - 更名前后股权结构不变,中国长安汽车集团仍持有重庆长安汽车17.99%股份,兵装集团通过中国长安和南方工业直接和间接持有长安汽车36.82%股份 [9] - 新集团领导班子由朱华荣担任党委书记、董事长,谭本宏任党委副书记、董事 [2] - 辰致汽车科技集团的工商变更不影响股东持股数量和比例,对公司治理及生产经营活动无影响,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未变化 [10] 品牌与产品战略 - 新集团旗下品牌格局保持不变,以长安品牌为主体,叠加启源、深蓝、阿维塔三大新能源品牌,覆盖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型 [11] - 阿维塔定位高端豪华,深蓝面向中高端主流人群提供15-30万元新能源产品,启源主打15万元以下主流市场,承担销量支柱使命 [12] - 子品牌角色和定位不会变化,只会强化,各品牌在组织架构、制造、物流、采购及能力上实现最大程度共享 [11] 经营业绩与目标 - 2024年1-6月中国长安汽车实现整车产销135.5万辆 [15] - 2024年全年目标为实现300万辆总销量,其中新能源销量100万辆,内部目标高于公开目标 [15] - 2030年目标为整车产销规模达500万辆,新能源车型全球销量占比超过60%,海外销量超过30%,成为世界前TOP10汽车品牌 [19] 投资与研发规划 - 未来10年将投入2000亿元用于新汽车领域,新增1万人规模的科技创新团队 [19] - 未来五年计划推出50余款新能源产品,包括7款以上30万台级的全球化大单品,构建全谱系新能源品牌矩阵 [19] - 同步发展核心零部件业务、摩托车业务、新兴产业等7大战略业务,构建新汽车和新生态 [19] 行业背景与政策驱动 - 重组源于国家推动央企改革、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提升汽车产业竞争力的决策部署 [20] - 2024年3月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表示将对三家汽车央企(一汽、东风、长安)的新能源汽车进行单独考核 [21] - 2024年1月工信部副部长张云明表示将研究开展整车企业集团化管理,支持优势企业提质增效做优做强 [21] 市场竞争与效率提升 - 汽车行业整合加速,吉利汽车从2024年开始收缩扩张战略,整合几何银河品牌,合并领克和极氪,完成对极氪汽车全部股份的收购 [22] - 新集团有利于发展全球竞争力,整合资源走向国际市场,不受政治因素和逆全球化干扰 [21] - 效率成为竞争关键,新集团强调效率为先,认为在这一轮竞争中走在前面将有更多生存机会 [22]
56天闪电重组!朱华荣掌舵新长安,10年再投2000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13:41
公司重组与地位变化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于7月29日在重庆挂牌成立,由兵装集团下属子公司升级为国资委直接管理的第100家央企,序号73位[2] - 新集团名称沿用"中国长安汽车集团",但地位从二级央企跃升为一级央企,与一汽集团、东风集团并列,成为重庆首个一级央企[3][8] - 重组仅耗时56天完成,涉及117家原兵装集团下属汽车业务相关子公司整合,创央企重组速度纪录[4][7][8] 股权与品牌调整 - 原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更名为"辰致汽车科技集团",定位为面向全行业的智能制造与资产管理平台,不涉及长安汽车股权变动[10][11][12] - 长安汽车最大股东仍为中国长安(持股17.99%),兵装集团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共持股36.82%[11] - 子品牌战略维持不变:阿维塔(高端豪华)、深蓝(15-30万元中高端)、启源(15万元以下主流市场),定位将强化而非合并[14][15][16] 业务目标与战略规划 - 2030年目标:整车产销500万辆,新能源占比超60%,海外销量超30%,进入全球汽车品牌TOP10[21] - 未来十年计划投入2000亿元研发,新增1万科技人才,推出50余款新能源产品,包括7款30万台级全球化单品[22] - 2024年销量目标300万辆(新能源100万辆),下半年重点抓流量、新品、国际市场和创新技术[18][19][22] 行业竞争与改革背景 - 重组响应国务院国资委对三家汽车央企(一汽/东风/长安)新能源业务单独考核的要求,旨在提升国有汽车企业竞争力[23] - 阿维塔启动上市筹备,长安科技拟引入战略投资者,通过股权多元化激活机制灵活性[23] - 行业整合加速:吉利收缩多品牌战略,合并极氪/领克等品牌,反映市场容错空间缩小[24][25] 管理层与执行策略 - 朱华荣继续担任党委书记/董事长,谭本宏任党委副书记,强调资源整合后"取之不尽"的发展机遇[4][8] - 三大新能源品牌承接集团战略:启源目标2027年销量100万/2030年180万,深蓝聚焦技术突破与出海,阿维塔坚持高端化[17] - 效率被列为竞争核心,管理层认为"谁先突破谁生存",需快速应对市场变化[25]
【乘联会论坛】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汽车企业述评
乘联分会· 2025-07-30 09:06
世界500强榜单总体情况 - 沃尔玛以2024年度6809.85亿美元营业收入连续12年占据榜首,同比增长5.07% [1] - 2025年世界500强入围门槛为322.49亿美元,较2024年提高0.53%,增幅显著低于去年的3.74% [1] - 中国上榜企业130家,比上一年减少3家,为2019年以来最低;美国上榜138家,中国连续两年少于美国 [1] 汽车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世界500强"车辆与零部件业"子榜单企业35家,比2024年减少2家(均为日本企业:斯巴鲁和爱信) [1] - 27家整车企业中17家位次下降,占比超一半;中国车企比亚迪、吉利、奇瑞分别上升52位、30位、152位,而5家国有车企集团位次均下降 [5] - 27家企业2024年利润总和比2023年少569亿美元,行业整体经营压力加大;雇员人数(剔除比亚迪)减少9.8万人,反映生产布局调整 [6] 大众集团与丰田汽车对比 - 大众集团2024年全球销量903.7万辆(下降3.5%),营业收入3247亿欧元(增长0.7%),利润190.6亿欧元(下降15.4%);中国销量下降9.5%至292.81万辆 [7] - 丰田汽车2024年全球销量1082.2万辆(下降3.7%),中国销量177.6万辆(下降6.9%);建立ONE R&D研发体制加速本土化响应 [8][9] - 两家公司均延长中国合资期限并加强电动化布局,大众将MEB工厂落地中国,丰田设立雷克萨斯新能源独资公司 [7][9][13] 中国汽车市场结构性变化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增长34.4%和35.5%,占全球主要增量 [9] - 内资企业主导新能源汽车市场,外资企业普遍负增长;铃木、三菱等已退出中国合资业务 [10][13] - 跨国车企加速产能调整:现代起亚转让工厂,通用汽车通过上汽通用业务重塑实现连续三季度盈利 [13][14] 外部环境与行业挑战 - 美国"解放日"关税行动对日韩欧车企施压,2024年美国进口汽车近600万辆 [15] - 通用汽车在华投资亏损44.1亿美元,主要因第四季度计提减值准备;美国分析师呼吁传统车企削减内燃机业务成本 [14]
港股收盘(07.30) | 恒指收跌1.36% 油气股逆市走高 汽车、芯片股全天承压
智通财经网· 2025-07-30 08:46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恒生指数下跌1.36%或347.52点至25176.93点 成交额3196.52亿港元 [1] - 恒生国企指数下跌1.18%至9038.27点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2.72%至5490.76点 [1] - 光大证券认为港股估值偏低 长期配置性价比高 在稳增长政策下可能继续震荡上行 [1] 蓝筹股表现 - 理想汽车-W(02015)领跌蓝筹 下跌12.84%至104.5港元 拖累恒指33.77点 [2] - 中石油(00857)上涨3.85%至7.82港元 贡献恒指9.63点 [2] - 中石化(00386)上涨2.83%至4.73港元 贡献恒指4.9点 [2] - 恒生银行(00011)下跌7.4%至113.8港元 拖累恒指10.77点 [2] - 中芯国际(00981)下跌5.9%至50.2港元 拖累恒指22.3点 [2] 板块表现 - 油气股逆市上涨 山东墨龙涨16.83% MI能源涨12.82% 吉星新能源涨5.56% [3] - 医疗器械股走高 启明医疗-B涨18.39% 微创医疗涨10.17% 微创机器人-B涨9.26% 心通医疗-B涨8.89% [4] - 汽车股承压 小鹏汽车-W跌5.68% 广汽集团跌2.94% 长城汽车跌2.06% [5] - 芯片股集体走低 华虹半导体跌5.55% 晶门半导体跌5.21% ASMPT跌3.6% [6] - 稳定币概念调整 OSL集团跌8.31% 连连数字跌6.16% 国泰君安国际跌4.01% [6] 个股异动 - 出门问问(02438)大涨63.83%至0.77港元 TicNote全球销量突破万台 [8] - 巨星传奇(06683)上涨17.97%至13.26港元 与宇树科技达成机器人开发合作 [9] - 华能国际(00902)上涨8.2%至5.41港元 上半年净利润92.62亿元同比增长24.26% [10] - 宁德时代(03750)下跌7.66%至426.6港元 LG新能源获特斯拉43亿美元电池供应合同 [11] - 恒生银行(00011)下跌7.4%至113.8港元 中期股东应得溢利68.8亿港元同比减少30.46% [12] 行业动态 - 特朗普对俄罗斯设定10-12天石油制裁期限 WTI原油期货涨3.75%至69.21美元/桶 [4] - 香港金管局8月1日起实施稳定币发行人监管制度 首批牌照有望年底前落地 [7] - 理想i8纯电SUV正式发布 指导价32.18-36.98万元 较预售最高价降幅达7.55% [5] - 英伟达向台积电下达30万块H20芯片新订单 补充60万-70万块库存 [6] - 中信建投指出港股医疗器械公司创新性强 多家企业即将扭亏为盈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