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药
icon
搜索文档
A股慢牛,不靠宽松
经济观察报· 2025-09-23 12:28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9·22"之后,市场不再交易"宽松幻觉",而是在"兑现"市场的确定性逻辑。 9月22日,一场"齐聚金融管理部门一把手"的新闻发布会,一次未调整的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一个全线收红的A股市场——三者叠加之下,市场传递出不同于以往的交易信号。 当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 胜,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集 体亮相,系统披露"十四五"时期金融业成绩单。 潘功胜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此次发布会不涉及短期政策调整,关于"十五五"以及下一步金融改革的内 容,将在中央统一部署后进一步沟通。 这一幕不禁让人联想到去年的"9·24"场景:当时三大金融管理部门一把手发布"政策组合拳",上证指数 当日大涨4.15%。 本次发布会虽在休市后召开,但A股仍于当日震荡拉升,三大指数均收红。 "进"还是"退",抑或"守"?在美联储降息与AI(人工智能)热潮的助推下,短暂经历"买预期卖事实"式 调整后,裹挟贪婪与恐惧的全球跨市场资产似乎仍 ...
AH医药宽幅震荡,医疗ETF(512170)、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振幅超3%!基金经理策略:板块内部均衡布局
新浪基金· 2025-09-23 12:11
周二(9月23日),AH市场医药板块齐挫,创新药、CXO概念跌幅居前。尽管尾盘有所回升,未能改 变普跌格局。 A股方面,CXO领跌,规模最大医疗ETF(512170)午后探底回升,场内收跌1.81%四连阴,振幅达 3.63%,成交环比激增逾5成至8.46亿元。制药板块亦低迷,创新药、中药概念齐跌,场内唯一药ETF (562050)跌1.61%三连阴。 港股方面,创新药上日短线反弹后再陷调整,100%创新药研发标的——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 盘中最低跌逾2.5%,场内最终收跌1.42%,全天振幅3%,成交3.27亿元。 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37只成份股31跌1平5涨,映恩生物-B跌5.12%居首,权重股中国生物制 药、石药集团双双跌超4%;康方生物逆市涨4.27%。 | | 分时 多日 1分 5分 15分 30分 * | | | | | F9 盘前盘后 盘加 九种 图线 工具 @ (2) > | | | 港股通创新药ETF O | | 52088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绩优基金吸金效应显著,15位基金经理晋级“百亿操盘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3 12:05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易妍君 伴随A股结构性行情持续演绎,绩优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水涨船高"。 据Wind统计,截至9月22日,年内回报率达到100%以上的主动权益基金共有77只(不同份额分开计算,下同);年内回报率位于50%—100%区间的主动权 益基金共有1167只。同期,沪深300、中证1000、科创50、创业板50、北证50指数的涨幅分别为14.94%、25.71%、42.44%、51.49%、53.13%。 主动权益基金业绩回暖过程中,一些绩优基金经理晋级为"百亿操盘手"。 来自公募排排网的数据显示,相较2024年年末,今年上半年,公募基金市场新增了15位百亿主动权益基金经理(统计范围:在管产品包括主动权益基金,股 票投资市值占净值比超过50%)。 这15位基金经理分别来自中欧基金、汇添富基金、永赢基金、鹏华基金、易方达基金、广发基金、富国基金、景顺长城、国金基金等11家公募机构。 其中,中欧旗下有3位基金经理晋级,汇添富、永赢各有2位基金经理入围;其他8家基金公司则分别有1位基金经理入围。 公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在公募基金市场上,管理规模超过一百亿元的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共有84 ...
大摩闭门会分享:看空美元,预计美将持续降息近100个基点,建议3万亿收储一二线城市商品房
搜狐财经· 2025-09-23 11:45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六里投资报 但仅靠短期刺激难以打破通缩循环,关键在于"十五五"期间推进结构性改革。 他提出两大核心建议: 一是由出资约3万亿元,在一二线城市收储150万套商品房转化为保障房,以快速去库存、稳定房地产市 场,并强化社会保障体系; 二是通过社保改革提升居民消费信心,到2030年将消费占GDP比重从当前不足40%提高到45%-48%。 此外,针对最近热议的美联储降息,他预计这一轮从九月降息开始,一直持续到明年上半年,累计会降 息接近100个基点。 但与此同时,因为美国缺移民,进口价格也贵了,它的通胀不会降。 美国的通胀甚至有可能不降反升,保持在3%左右的高位。 9月22日,在一周宏观策略谈上,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围绕三个宏观主线阐述了他对中 国经济的最新研判。 这样美国的实际利率,以及美国债券去掉通胀的实际收入,在未来半年显著缩短,甚至低于其他很多国 家。 邢自强维持对于2025年中国经济将呈现"前高后低"走势的判断, 他预计,快的话9月底,慢的话10月底,将出台规模不到万亿的温和托底政策, 因此美元贬值在所难免,美债也就相对缺乏吸引力,甚至可能出现较大的波动。 邢自强认为中国若能 ...
葛兰重金出手!大量资金借道创新药主题ETF积极入市
上海证券报· 2025-09-23 11:19
葛兰及知名基金经理投资动向 - 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基金认购百利天恒185.59万股 总成本5.88亿元 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1.8% [3] - 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创新股票基金认购百利天恒28.55万股 总成本9050.98万元 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1% [3] - 富国基金朱少醒管理的富国天惠精选成长混合基金认购31.55万股 总成本1亿元 范妍管理的富国稳健增长混合基金认购12.62万股 总成本4000万元 [9] 百利天恒定增详情 - 百利天恒向特定对象发行1187.38万股 发行价格317元/股 募集资金总额37.64亿元 [9] - 中欧基金获配214.14万股 易方达基金、广发证券、工银瑞信基金获配均超100万股 [9] - 募集资金用于创新药研发项目 包括HIRE-ADC平台和GNC平台相关创新药物研究与开发 [12] 机构持仓及变动情况 -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基金2024年底持有百利天恒187.94万股 2025年一季度加仓214.17万股 二季度增持25.86万股 总持股达427.97万股 [7] - 截至二季度末 百利天恒以4.11%的净值占比首次进入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基金前十大重仓股 持仓市值12.67亿元 [8] - 百利天恒最新股价365.51元 较317元定增发行价溢价15.3% [8] 创新药板块资金流向 - 9月以来广发港股创新药ETF净申购42.08亿元 汇添富港股通创新药ETF净申购25.09亿元 银华港股创新药ETF净申购14.37亿元 [13] - 银华创新药ETF、景顺长城港股创新药50ETF、易方达恒生创新药ETF、广发创新药ETF净申购额均超6亿元 [13] - 全球创新药市场规模约1万亿美元 中国在研药物总数全球第二 细胞疗法和双抗研发管线数量全球第一 [14]
葛兰重金出手
上海证券报· 2025-09-23 11:17
基金投资动态 - 中欧基金葛兰管理的两只基金共斥资6.79亿元参与百利天恒定增 其中中欧医疗健康混合认购5.88亿元(占基金净值1.8%) 中欧医疗创新股票认购9050.98万元(占基金净值1%)[1][2][5] - 富国基金朱少醒管理的富国天惠精选成长混合认购1亿元 范妍管理的富国稳健增长混合认购4000万元[8] - 易方达基金、广发证券、工银瑞信基金等机构获配股数均超100万股[8] 百利天恒定增详情 - 百利天恒以每股317元价格发行1187.38万股 募集资金总额37.64亿元[8] - 募集资金将用于创新ADC药物研发平台(HIRE-ADC平台)和创新多特异性抗体研发平台(GNC平台)相关创新药物的研究与开发[10] - 截至9月23日股价为365.51元 较定增发行价317元溢价15.3%[7] 机构持仓变化 - 葛兰持续加仓百利天恒:2024年底持有187.94万股 一季度加仓214.17万股 二季度增持25.86万股至427.97万股[6] - 百利天恒于二季度末新进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前十大重仓股 持仓市值12.67亿元 占基金净值4.11%[6][7] - 三季度以来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基金有所减仓[7] 创新药板块资金流向 - 9月以来多只创新药ETF获大额净申购:广发港股创新药ETF净申购42.08亿元 汇添富港股通创新药ETF净申购25.09亿元 银华港股创新药ETF净申购14.37亿元[11] - 银华创新药ETF、景顺长城港股创新药50ETF等产品净申购额均超6亿元[11] - 机构认为中国创新药出海处于起步阶段 全球市场规模约1万亿美元 未来存在爆发式增长机会[11] 行业基本面 - 中国在研药物总数全球第二 细胞疗法和双抗等热门赛道研发管线数量全球第一[12] - 创新药企研发能力获国际认可 出海授权进入爆发阶段[12] - 医保局集采反内卷等政策为行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12]
“9·24”一周年,基民收益如何?近2000份问卷揭秘
券商中国· 2025-09-23 10:57
图源:图虫创意 自2024年9月24日一揽子金融政策落地实施以来,A股市场持续释放积极信号。其中,上证指数表现尤为亮眼,两度站上3800点整数关口,并于近期刷新十年新 高,A股市场升温明显。 截至2025年9月20日,全市场共有40只基金年内净值翻倍,887只基金年内净值涨超50%,超12000只基金实现正收益。在这波上涨行情里,手握基金的基民们表现如 何?证券时报基金研究院联合蚂蚁基金发起了《2025基金投资者偏好与信心调研》,基民们用1980份有效问卷给出了答案。 先看收益:近一年超92%主动权益基民正收益 近一年,主动权益基金一路回升,调研结果显示,超92%的主动权益基民获得了正收益。而把时间拉长看,自投资基金以来,有16.2%的基民靠权益基金赚了30%以 上,41%的人收益落在10%—30%区间。 就像有人2023年拿着科技主题基金,扛过短期波动后,今年跟着半导体、AI算力板块一路走高,收益自然水涨船高。 从全市场主动权益基金的持仓分布来看,今年高收益的主动权益基金行业配置,高度集中于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及需求增长明确的领域,特别是科技制造板块成为 最大赢家,创新药、人形机器人、半导体、AI算力、新能源 ...
杨德龙:“924”行情一周年 这轮牛市走完两波确立趋势
新浪基金· 2025-09-23 09:41
专题:专题|A股"924行情"一周年回顾与展望 长期资金压舱石稳定器作用,持续强化长周期考核,不断提高跨境投融资便利度,吸引更多源头活水, 让更多全球资本投资中国;三是持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四是提高监管的精准性、有效性。 这一系列举措,势必为本轮牛市行情保驾护航。 2024年9月24日,A股市场在政策组合拳发布后迎来历史性大涨,短短几个交易日内,上证指数大涨 1000点,成交量一度放大到10月8日的3.45万亿,创下历史新高。这一天也确认了本轮牛市的起点。过 去一年,在一揽子中贸政策陆续发布背景下,A股牛市行情逐步进入第二阶段。截至周年之际,川盘指 数、科创50、北证50、微盘指数四支股指涨幅超过100%。 虽然周一沪市两市一度出现大幅回落,但尾盘随着抄底资金入场出现快速回升,创业板指数强势翻红, 上证指数跌幅大幅收窄。当前市场在经历过前期快速上行后,开始出现一定震荡反复,主要是获利回吐 压力,以及临近国庆长假一部分投资者落袋为安、规避长假不确定性的心理,但市场本身上行趋势并未 改变。投资者是持币过节还是持股过节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关键要看持有的资产质量,如果是好股票、 好基金,可以放心持股过节,如果 ...
“9.24”行情这一年:港股从17000点跃升至27000点,“造富神话”能否继续?
第一财经· 2025-09-23 09:29
对于不少散户投资者而言,过去一年投资港股市场,就像一场充满惊喜但也不乏刺激的冒险。看着手中的恒生科技指 数ETF,曲线图宛如一段陡峭的山脉。年初的试探性买入可能带来惊喜,但倘若4月重仓追击,就可能遭遇"套牢"的煎 熬,而在7月"抄底"亦可能会经历颠簸。 去年在"9·24"国内重磅金融政策发布后,叠加美联储超预期降息助推,恒生指数自低点启动,历经震荡,于今年9月成 功突破27000点大关,创下自2022年以来的新高。从AI、创新药到新消费,资金在少数景气板块中密集抱团,催生了 超500只翻倍股的同时,也导致了交易的"拥挤"与估值的短期透支。这一特点使得投资者即便身处牛市,也对买卖时 机极为敏感,个人投资者的真实体验往往是"收益与波动齐飞"。 不过,港股近期呈现回调趋势,恒指已连续四个交易日小幅下行。截至23日收盘,恒生指数报26159点,跌0.7%;恒 生科技指数报6167点,跌1.45%。 当前,随着指数近期回调,市场正审视利好落地后的动能转换。业内观点认为,本轮牛市行至中段,港股互联网所在 的资讯科技业及新消费所在的非必需消费PB分位数仍存在上升空间,景气板块的估值修复有望持续带动港股整体估 值。 从170 ...
A股后市的确定性在哪里?
经济观察网· 2025-09-23 08:26
欧阳晓红/文 9月22日,一场"齐聚金融管理部门一把手"的新闻发布会,一次未调整的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一个全线收红的A股市场——三者叠加之下,市场传递 出不同于以往的交易信号。 当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 清,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集体亮相,系统披露"十四五"时期金融业成绩单。 潘功胜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此次发布会不涉及短期政策调整,关于"十五五"以及下一步金融改革的内容,将在中央统一部署后进一步沟通。 这一幕不禁让人联想到去年的"9·24"场景:当时三大金融管理部门一把手发布"政策组合拳",上证指数当日大涨4.15%。 本次发布会虽在休市后召开,但A股仍于当日震荡拉升,三大指数均收红。 "进"还是"退",抑或"守"?在美联储降息与AI(人工智能)热潮的助推下,短暂经历"买预期卖事实"式调整后,裹挟贪婪与恐惧的全球跨市场资产似乎仍在 狂飙。 政策"平淡"、市场"热闹",投资者到底在交易怎样的新叙事? 流动性:不降息的"宽松感"从何而来? 9月23日,秋分时节。昼夜等长,一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