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

搜索文档
宿迁新增1家省级院士专家创新中心
扬子晚报网· 2025-09-28 13:45
扬子晚报网9月28日讯(记者 高峰) 9月28日上午,在2025宿迁绿色产业洽谈会开幕式暨"双招双引"投 资环境说明会上,举行了江苏省院士专家创新中心揭牌仪式,中科沃业江苏生物有限公司院士专家创新 中心入选。 校对 潘政 江苏省院士专家创新中心是由省科协主导建设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旨在依托院士团队及国家级学会 资源,推动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及人才联合培养。截至目前,宿迁市累计获批省级院士专 家创新中心3家,不断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迈上新台阶。 中科沃业院士专家创新中心由中国科学院张玉奎院士领衔,聚焦合成生物装备开发,已突破"生物反应 器智能控制""多肽合成仪精密制造"等多项核心技术,实现诊断设备国产化替代。该中心联合华东理工 大学共建"实验验证中心",推动生物医药领域"智改数转",赋能制药、诊断等领域产业链升级。 ...
北京市产业地图升级了!新版地图“更有用”“更好用”
贝壳财经· 2025-09-13 11:17
升级版产业地图全面引入了动态地图技术,将全市产业园区、重点企业、楼宇地块、创新资源等落点落 图,实现了从"静态规划图"到"动态实景图"的升级,直观展现北京市产业布局全貌。用户可依照产业类 别、空间区域、功能定位等多维条件自由检索,真正做到"北京有哪些产业、产业分布在哪里",极大提 升了产业布局展示的直观性、沉浸感与可读性。 今年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完善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的通知》进一步明确要 求:"发挥北京产业地图作用,引导各类要素资源、公共服务资源向产业发展区域集聚"。 为此,今年5月,有关部门启动了面向社会各界"线上线下"公开广泛征集产业地图升级"金点子"活动, 共收到意见建议30条,经认真研究,对每一个单位每一家企业的意见建议都一一做出了回应,并转化为 地图升级的功能。 通过动态地图呈现全景式产业生态、实现全域数据覆盖和全端功能升级是新版北京市产业地图的三大特 点。 2025年服贸会升级版产业地图在服贸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上正式发 布。 升级版产业地图坚持从用户端出发,通过优化地图界面设计、引入动态底图、完善更新数据、强化手机 版功能等手段,提高用户友 ...
10位大咖顾问和主席官宣丨2025第六届热管理产业大会暨博览会
DT新材料· 2025-09-05 16:04
行业背景与需求 - 电子技术快速更迭推动芯片、器件及设备向微型化、高性能化、集成化发展 功率密度和发热量急剧攀升 [2] - 消费电子、5G、XR、人工智能、电力电子、高性能计算、数据中心、物联网、动力电池、储能/热、节能环保、工业4.0等领域技术创新对高效热管理材料技术和解决方案提出高标准要求 [2] 大会概况 - 第六届热管理产业大会暨博览会(iTherM 2025)将于2025年12月3-5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主题为"融合·创新|传递多一点" [3] - 大会特色活动包括热管理展 预计350+展商 20000平方米展区 [3] - 会议规模预期2000人以上 350+展商 展出面积20000平方米 [4] - 大会定位热管理产业链一站式、高效率价值服务平台 依托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半导体、数字经济、汽车、智慧网联、低空经济、绿色低碳等产业集群 [3] 大会内容与形式 - 内容涵盖热管理行业科学前沿、功能材料、技术应用和工程方案等多个领域 [4] - 设置20余场多维度同期活动 包括开幕活动、专题报告、圆桌讨论、案例分析、路演推介等 [4] - 特别关注知识产权、创业项目及实验室创新技术成果转化 推动"政产学研用资"互惠合作和赋能互补 [4] - 大会议题包括创新成果集市、闭门研讨会、专家问诊室、智汇坊、创新技术和应用解决方案展区等 [6] 专题论坛分类 - 科学前沿专题包括热学科学、微/纳米尺度传热传质、半导体异质结构、光热调控与热辐射利用、异构封装一体化、数值计算与机器学习 [7] - 功能材料专题包括热界面材料、导热复合材料、碳基热管理材料、辐射制冷材料、隔热保温材料、陶瓷热管理材料 [7] - 技术应用专题包括液冷技术、功率器件热管理、热管/VC均温板、Chiplet/3DIC热管理、热设计与仿真、热物性分析 [7] - 工程方案专题包括数据中心热管理、电动车热管理、储能热管理、消费电子热管理、eVTOL/无人机热管理、人形机器人热管理 [7] 参会信息 - 参会代表注册费线上缴费2200元 现场缴费3000元 早鸟价1800元(2025年10月31日前) [8] - 学生注册费线上缴费1200元 现场缴费1500元 早鸟价800元 [8] - 注册费包含资料费和会议期间餐食 不包含住宿费和交通费 [8] - 支付方式支持银行转账(公对公)、支付宝支付和微信支付 推荐使用微信支付并支持信用卡付款 [10] 支持单位 - 主办单位包括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新材料专业委员会和DT新材料 [5] - 大会顾问包括欧洲科学院院士李保文、清华大学航空航天学院院长曹炳阳、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罗小兵、天津大学教授封伟等 [5] - 执行主席包括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林正得和虞锦洪、昆明理工大学教授蔡金明等 [5] - 支持媒体包括DT新材料、洞见热管理、热设计网、夯邦、Carbontech等 [5]
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第29届鲁台会9月1日在潍举办
齐鲁晚报网· 2025-08-27 07:23
大会基本信息 - 第29届鲁台经贸洽谈会定于9月1日至4日举办 采取主会场加分会场办会方式 主会场设在潍坊市 [1] - 大会由山东省政府和国务院台办共同主办 是两岸经贸交流合作领域的知名品牌 已成功举办28届 [1] 活动安排 - 主会场举办1项主题活动即两岸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大会 [3] - 主会场举办6项专题活动包括2025海峡两岸现代农业合作推进会 两岸高端化工产业合作对接会 两岸医养健康产业合作对接会 鲁台青年科创体验营启动仪式 第十八届鲁台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大会 全国知名台商齐鲁行暨潍坊市台协会成立20周年交流会 [3] - 分会场设在济南和德州等市 举办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建设推进会和2025德台经贸交流合作大会等涉台经贸活动 [3] 创新主题聚焦 - 大会以创新引领共赢未来为主题 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 着力推动鲁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4] - 主题活动重点面向台商推介山东省构建一流科技创新生态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政策措施 [4] - 邀请世界500强企业台湾华新丽华集团董事长焦佑伦阐述两岸企业携手推动产业升级 打造创新产业生态的发展路径 [4] - 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菏泽嘉宏脱水食品有限公司代表讲述企业推动智能化改造 实现传统产业升级的创新故事 [4] - 2025海峡两岸现代农业合作推进会在省级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实地开展数字农业 智慧农业等领域对接洽谈 [4] - 第十八届鲁台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大会突出集成电路创新应用 设置机器人划龙舟竞速 电子组件拆焊等技术创新环节 [4] 产业对接与招商 - 产业对接聚焦山东十强产业发展规划 围绕现代农业 高端化工 医养健康等鲁台优势产业 促进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重点项目对接洽谈 聚力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5] - 客商邀请以对口产业 有洽谈基础和合作意向的行业领军客商为主 重点邀请台湾海峡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协会 台湾品牌农业推广协会 台湾教育人员产业发展协进会 台湾海峡两岸商务协调会等台湾工商团体 [5] - 重点邀请富士康 旺旺 台塑 统一 康师傅 富邦华一 国泰金控等台湾智能制造 现代食品 金融科技领域领导企业来鲁投资考察 [5] - 前期针对性开展我帮企业组主场 我为企业找订单等活动 重点瞄准长三角 粤港澳大湾区等台商集聚区 赴深圳 东莞 中山 杭州等地专题招商 [5] - 通过产业主管部门加项目承接地协同推进模式 洽谈了一批合作项目 部分项目将在大会上集中签约 [5] 融合发展举措 - 大会邀请中国国民党前代理主席林政则 台湾商业总会荣誉理事长赖正镒 台湾工商建研会理事长雷宏毅等岛内政商界重要人士和两岸教育 文化 基层 青年等各领域团组来鲁交流 [6] - 组织潮起两岸鲁台青年科创体验营活动 围绕电商 短视频 虚拟现实等台青感兴趣的热点话题开展互动体验和研讨洽谈 [6] - 举行以2012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高秉涵先生为原型的电影吾土吾乡开机仪式 以动人故事强化鲁台情感联结 [6] - 设立两岸职业资格一体化服务中心山东分中心 复制福建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成果 扩大鲁台社会融合领域 [6]
利好!“完善高端仪器发展政策”纳入工信部下半年重点工作
仪器信息网· 2025-08-01 03:59
政策方向 - 2025年下半年工信部将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强化高端仪器仪表等领域的核心技术攻关与产业链安全保障 [2][4] - 启动促进工业新兴产业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行动,完善人形机器人、物联网、高端仪器仪表等产业发展政策 [4] - 目标为提升国产仪器仪表的精度、可靠性和智能化水平,减少对进口高端设备的依赖,增强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 [6] 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 - 通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聚焦高端仪器仪表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如高精度传感器、智能检测设备、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等) [5] - 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强科技型企业孵化器培育 [4] - 依托国家实验室、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联合体,突破核心部件(如高精度光学元件、芯片)"卡脖子"难题 [11] 产业政策体系 - 制定专项扶持政策,覆盖研发、生产、应用全链条,包括税收优惠、金融支持(如"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市场准入便利化等 [7] - 重点支持新能源、半导体、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的仪器仪表需求,推动国产替代 [8] - 扩大"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规模,为高端仪器仪表企业提供低息贷款、风险投资等融资渠道 [12] 产业链安全保障 - 加强战略性矿产资源(如铜、稀土等关键材料)的供应链管理,确保高端仪器仪表制造所需原材料的稳定供应 [9] - 通过产业转移对接活动,优化重点产业链的全球布局,降低国际政治经济风险对国内产业的影响 [10] 具体实施手段 - 推动政府和国有企业优先采购国产高端仪器设备,通过"首台(套)"政策降低企业市场推广风险 [12] - 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仪器仪表深度融合,开发智能检测、预测性维护等新型产品和服务 [13] - 分级分类推进工业互联网在仪器仪表行业的应用,实现生产过程的数据化、智能化管理 [14] 标准与认证体系 - 完善高端仪器仪表的国家和行业标准,提升产品质量一致性 [15] - 支持企业通过CE、UL等国际认证,增强出口竞争力 [16]
工信部最新发声!巩固新能源汽车“内卷式”竞争整治成效,加强光伏等重点行业治理
券商中国· 2025-07-28 13:04
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 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 [2]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2%和9.5% [2] - 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9.3%,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同比增长11.9% [2] - 截至6月底5G基站达455万个,在用算力标准机架达1043万架 [2] 下半年重点工作方向 - 落实扩大内需战略,推动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行动 [2] - 制定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方案,加快人工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等技术应用 [2] - 启动工业新兴产业发展行动,完善人形机器人、物联网等产业政策 [3] - 制定数据要素赋能新型工业化实施意见,推动"人工智能+制造"行动 [3] 重点行业政策动向 - 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即将出台 [3] - 巩固新能源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整治成效,加强光伏等重点行业治理 [4] - 光伏产能出清与技术迭代、汽车差异化破局成为结构性行情主线 [5][6] 市场机构观点 - "反内卷"政策已升级为供给侧2.0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协同的政策体系 [5] - 光伏、汽车、农业、周期品将率先受益于"反内卷"政策 [5] - "反内卷"政策强度持续升级,有望成为持续投资主线 [7]
工信部最新发声!事关“反内卷”和扩内需等
证券时报· 2025-07-28 12:55
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 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 [1]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2%和9.5% [1] - 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9.3%,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同比增长11.9% [1] - 截至6月底,5G基站达455万个,在用算力标准机架达1043万架 [1] 下半年重点工作方向 - 落实扩大内需战略,推动实施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行动 [1][2] - 加力推进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积极应对风险挑战 [1] -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1] - 深化数字技术赋能应用,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1] - 坚持绿色发展,提升工业能效与绿色发展水平 [1] - 促进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巩固竞争优势和领先地位 [1] - 健全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加强和改进企业服务 [1] - 全面深化改革,提升行业治理现代化水平 [1] 扩大内需与科技创新具体措施 - 制定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方案,加快人工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等技术开发和应用推广 [2] - 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即将出台 [3] - 启动促进工业新兴产业发展行动,完善人形机器人、物联网等产业发展政策 [3] - 制定数据要素赋能新型工业化实施意见,完善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高质量发展政策 [3] - 推动"人工智能+制造"行动,加强底座攻关和重点场景应用 [3] "反内卷"政策影响 - 巩固新能源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综合整治成效,加强光伏等重点行业治理 [4] - "反内卷"政策已升级为供给侧2.0、全国统一大市场和要素市场化改革协同并进的政策体系 [4] - 光伏、汽车、农业、周期品将率先受益,光伏产能出清与技术迭代、汽车差异化破局等构成结构性行情主线 [4] - "反内卷"政策强度不断升级,有望成为持续投资主线 [5]
高效链条牵引科技与产业融合
经济日报· 2025-07-18 22:01
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链融合 - 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关键路径,链博会通过成果发布、融资路演等活动促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 [1] - 创新链专区成为链博会亮点,各界共识认为需通过供应链将科技成果链接到实际场景中才能发挥生产力引领作用 [1] - 知识产权保护和转化是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的核心,对加速创新成果转化和全球产业链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1] 知识产权运用与转化成效 - 全国270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盘点存量专利,68万件发明专利纳入可转化资源库,为45万家企业提供对接服务 [2] - 全国专利转让许可备案累计达102.5万次,其中高校和科研机构转让许可达12.7万次,推动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 [2] - 数字技术进步加速产业创新,但知识产权保护面临复杂性,高科技产业专利交叉集聚趋势显著 [2] 链式协同创新与产业升级 - 简单供需对接已不足,需通过技术渗透、资源整合等链式协同创新降低研发成本,突破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卡点 [3] - 链博会倡议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能 [3] - 高科技产业如先进制造、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研发涉及多领域交叉,创新成果互为支撑 [2][3]
支持全球青年创新创业,上海这场论坛将提供投融资服务
第一财经· 2025-05-06 12:39
论坛定位与目标 - 论坛以青年与城市共成长为核心 已成为面向世界的创新创业会客厅和服务青年的创新创业生态圈 [1] - 论坛亮点聚焦青年 服务 平台三个关键词 旨在汇聚全球青年 助力成长发展和事业进步 [1][2] - 首次创新打造上海青年科创嘉年华 聚焦青年创新创业全过程 全要素 全链条 [1] 服务内容与资源支持 - 提供多层次 多元化 高效率投融资服务 探索投资机构与青年项目融通合作新范式 [1] - 推动7个基地成为青年创业融入上海第一站 在资金 场地 居住 子女教育等方面强化支撑 [2] - 上海创新创业导师团2024年开展专业服务21场 科创服务团服务初创企业280家 开展专业服务25场 [2] 活动形式与赛道设计 - 青年科创嘉年华采用特色舞台+顶尖科技展示+线下匹配空间+线上融合推广方式 融合科创+文创与深度内容+青年氛围 [4] - 设置生命健康 人工智能 前沿科技三个赛道 覆盖文创科技 先进制造 绿色能源 新材料等领域 [6] - 通过分赛道项目路演与点评 促进项目融资及成果转化 为优质项目搭建资本与产业桥梁 [4][6] 产业聚焦与专家参与 - 生命健康与人工智能赛道为全球科技创新核心竞争领域 也是上海科创中心重点布局方向 [6] - 邀请投资人 产业权威专家及龙头企业创始人 通过主题演讲和点评解析行业趋势与投资逻辑 [5] - 嘉宾分享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实战案例 提供战略视野与商业洞察助力把握市场机遇 [5]
圣湘生物董事长戴立忠: 技术+产业融合驱动 激活生命科技增长引擎
中国证券报· 2025-04-28 22:44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以自主创新基因技术为核心,集体外诊断试剂、仪器、第三方医学检验服务及生物制药为一体,定位为诊疗一体化方案提供商,加速向生命科技国际领军企业转变 [2] - 公司通过构建"研发-转化-反哺"的创新闭环体系,实现创新效能与经营质量的动态平衡,打造从诊断产品到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可持续创新生态 [5] - 公司以产业链纵深多元协同发展为核心目标,通过战略合作、产业并购等方式,打通从体外诊断到生物制药的诊疗一体化产业链 [6] 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 - 公司研发投入达3.61亿元(2024年),同比增长53.36%,占营业收入比例达24.79%,新获国内外注册准入证书、授权专利及软件著作权均超200项 [4] - 公司累计获得国内外注册、准入近1800项,全球在申请且当前有效专利1400余项 [4] - 公司构建了荧光定量PCR、基因芯片、基因测序等技术平台,形成全产业链解决方案,推出SansureSeq1000高通量测序仪等创新产品 [3][5] 产品与解决方案 - 公司构建呼吸道"6+X"门急诊快速核酸检测方案,一次采样40分钟完成常见流感样病例检测 [2] - 在妇幼健康领域构建宫颈癌防控产品矩阵,在血源感染性疾病领域自主研发血液筛查核酸检测产品(国内首个获欧盟CE List A认证) [3] - 推出传染病数智化系统接入DeepSeek-R1模型,管理效率显著提升,赋能AI+医疗业务场景 [3] 管理体系与运营模式 - 公司设立妇幼、测序、肝炎等垂直产线,成立呼吸道事业部,形成矩阵式管理体系,推动研发、生产、市场销售等深度协同 [2] - 创新打造"医院为支撑、社区为平台、居家为基础"的三端合一接续性医疗服务模式 [3][4] - 建立以长沙、上海、北京为战略枢纽,叠加长三角产业基地的国际化与供应链优势的产业布局 [5] 国际化与产业生态 - 实施"一国一策""一地一策"国际战略,通过本土化合作、国际课题研究等形式加强国际医疗卫生合作 [6] - 诊疗一体化布局聚焦体外诊断(免疫、测序、POCT等)与生物制造(原材料、生物制药)两大领域 [7] - 战略投资项目如英国QuantuMDx、美国First Light Diagnostics的产业转化进程加快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