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私募
icon
搜索文档
私募快速破百亿有多难?衍复仅花1.27年领衔量化!近1年11家新晋私募平均用近9年!
私募排排网· 2025-08-29 03:27
百亿私募行业规模与市场行情关联性 - 截至2025年7月底百亿私募数量达90家 其中89家具有突破百亿年份数据[2] - 2025年前7个月全球主要股票指数全线上涨 助推私募业绩回升与规模内生增长 新晋百亿私募数量达10家[2] - 历史新晋百亿私募数量高峰出现在2021年(22家)、2020年(16家)、2017年(11家)和2025年(10家)[2][3] 全球主要指数表现与百亿私募诞生年份关联 - 2021年新晋22家百亿私募时 A股创业板指下跌12.02% 港股恒生指数下跌32.70% 但美股纳斯达克上涨26.89%[3] - 2020年新晋16家时 A股创业板指大涨64.96% 港股恒生科技指数暴涨78.71% 美股纳斯达克涨幅达43.64%[3] - 2025年新晋10家时 A股主要指数涨幅在5.71%-8.72%之间 港股恒生指数上涨22.05% 美股标普500上涨7.78%[3] 百亿私募突破用时与投资模式分析 - 89家百亿私募突破百亿平均用时6.78年 其中量化私募平均6.78年 主观私募平均6.54年 混合型私募平均8.72年[4] - 10家私募突破百亿用时不足2年 占比约10% 其中国新新格局(北京)仅用0.28年 国丰兴华(北京)私募用0.35年[4][5] - 央企与险资背景私募通过直接注资实现快速规模扩张 非市场化募资路径[5] 头部量化私募发展特征 - 衍复投资以1.27年成为量化私募中突破百亿最快机构 2020年1月首只产品运作 同年10月规模突破100亿[6][7] - 公司管理规模达600-700亿 与幻方量化、九坤投资、明汯投资并称"量化四天王"[8] - 2023年差异化布局小市值指增产品 对标万得小市值指数增强策略[7] 新晋百亿私募长期发展特征 - 近1年新晋11家百亿私募平均突破用时8.92年 2025年4月与7月为主要突破时点(分别4家与3家)[10] - 日斗投资作为主观私募用时8.85年突破百亿 近1年产品平均收益显著 今年以来收益贡献突出[11][12] - 量派投资2024年10月突破百亿 用时9.3年 坚持"高夏普、低回撤、低相关性"策略路线[13][14] 代表性私募投资策略与业绩表现 - 日斗投资投资理念强调价值投资与长期持有 当前重仓非银金融板块(仓位约50%) 看好医药与腾讯[12] - 量派投资所有产品由创始人孙林管理 强调纯阿尔法收益追求 严格风控下保持满仓运作[14] - 衍复投资旗下13只产品近1年收益数据未公开 但其小市值指增产品超额收益显著[8][9]
7月私募分红逾35亿元 日斗投资成“分红王”
深圳商报· 2025-08-28 23:19
私募业绩与分红 - 7月份私募产品分红总额达35.39亿元 其中197只产品参与分红 [1] - 百亿私募旗下17只产品分红金额为17.91亿元 占分红总额50.62% [1] - 日斗投资旗下5只产品分红14.31亿元 为当月分红最高机构 [1] - 九坤投资旗下6只产品分红2.93亿元 位列第二 [1] - 润洲私募、岚湖基金、旌安投资分红金额分别为0.60亿元、0.42亿元和0.42亿元 [1] 百亿私募持仓情况 - 27家百亿私募出现在94家公司中报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 合计持股市值347.31亿元 [2] - 重仓股集中在电子(15只)、医药生物(13只)、计算机(10只)、机械设备(8只)和基础化工(7只)五大行业 [2]
新贵“血洗”老炮儿,2025私募江湖开始更迭?
华尔街见闻· 2025-08-28 09:39
核心观点 - 2025年私募行业涌现多只翻倍收益产品 业绩爆发力罕见 [2][3] - 业绩领先者包括消费老将转型和新锐基金经理 体现行业格局变化 [4][5][22] 同犇投资表现 - 创始人童驯操盘产品年内收益翻倍 位列50亿规模以上私募首位 [7] - 业绩可与同期最牛公募基金收益水平旗鼓相当 [8] - 净值强势翻倍在大中型私募中甚为少见 [9] 同犇投资策略转变 - 从传统消费转向新消费领域 涵盖潮玩手办和港股创新消费链条 [13] - 2024年三季度起持续加仓港股新消费标的 [14] - 投资视角从白酒食品转向年轻人消费偏好 实现业绩逆袭 [12][15] 和谐汇一业绩亮点 - 年轻基金经理施跃管理的医药主题基金年内涨幅近70% [17] - 重点布局港股创新药 医疗器械和CXO细分领域 [17] - 净值曲线领先医药板块整体反弹幅度 [17] 远信投资业绩表现 - 基金经理王傲野产品成立不到两年实现净值翻倍 2025年收益超一倍 [19] - 熊市期间建仓AI产业链 抓住技术爆发机会实现净值跃升 [20] - 重点关注下一代大模型进展带来的算力与基础设施扩张机会 [20] 投资风格特征 - 新兴基金经理采用重仓爆发力标的策略 类似但斌投资风格 [19][21] - 业绩突破主要来自对港股创新消费 医药和AI产业链的提前布局 [14][17][20]
量化私募靖奇投资 “举报”自己?
上海证券报· 2025-08-28 00:58
公司内部纠纷 - 公司法定代表人范思奇指控个别内部人员与外部关联方涉嫌利用基金申购赎回环节反复操作并重复收取申购费用 侵占基金财产 损害投资者权益[1][2] - 异常交易涉及乐金尚峰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等四只产品[2] - 范思奇称公司印章和财务由其他股东把控 关键决策超出其监管范围 成为股东矛盾导火索[7] - 唐靖人指控范思奇擅自清盘基金产品 删除数据 并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不实信息破坏公司经营[7] - 范思奇指控唐靖人非法使用伪造法人印章 冒用法人签名 并在7月2日将公司基本账户中500万元现金转出 仅剩2600元[9] - 公司已决议免除范思奇法定代表人职务 工商变更即将完成 并将通过司法部门解决纠纷[9] 公司背景与规模 - 上海靖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 是一家量化私募 管理规模在10亿至20亿元之间[6] 行业治理问题 - 私募行业团队精简 作坊式管理模式普遍 量化私募规模快速发展导致利益纠葛显现[10] - 行业初期规模较小 依靠人情解决矛盾 但规模扩张后利益和决策冲突放大 易引发股东纷争[10] - 私募需要在规模扩张前明确股权分配 公司决策和合伙人分工制度[10] - 应建立具有竞争力的股权和分红激励机制吸引人才 并提前规划股东及高管专业分工[10] - 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投研流程和体系 注重团队集体智慧 降低单人离职对产品业绩的影响[11]
量化私募 “举报”自己?
上海证券报· 2025-08-27 16:15
公司内部治理问题 - 个别内部人员与外部关联方涉嫌利用基金申购赎回环节反复操作 重复收取申购费用并侵占基金财产 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1] - 异常交易涉及乐金尚峰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等四只产品[1] - 法定代表人范思奇举报要求撤销上海靖奇和深圳乐金等存在严重违规行为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 取消业务资格并终止基金产品备案[2] - 公司管理规模在10亿至20亿元之间[10] 股东控制权纠纷 - 6月出现股东之争 法定代表人范思奇称被其他股东踢出公司[1] - 范思奇指控公司印章 财务和合同由另外两位股东把控 关键决策超出其监管范围[11] - 股东唐靖人反驳称范思奇擅自清盘基金产品 删除数据 并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不实信息破坏公司经营[11] - 范思奇发布公告称存在人员未经授权使用伪造法人印章及冒用签名的情形[15] - 公司基本账户500万元现金被转出 包括唐姓股东领取的十多万元"年终奖"和向关联账户支付的70多万元"信息技术服务费" 账户余额仅剩2600元[15] - 公司已决议免除范思奇法定代表人职务 工商变更即将完成[15] 私募行业治理挑战 - 私募行业普遍存在精简团队和作坊式管理模式 量化私募规模快速发展导致利益纠葛显现[16] - 行业初期规模较小时可依靠"人情"解决矛盾 但规模扩张后利益和决策冲突会放大 可能对投资人和公司造成不可逆伤害[16] - 需要在规模扩张前通过制度明确股权分配 公司决策和合伙人分工[16] - 应建立具有竞争力的股权和分红激励机制吸引人才 同时提前规划股东和高管的专业分工以实现科学决策[16][17] - 需建立科学有效的投研流程和体系 注重团队集体智慧以降低单个人员离职对产品业绩的影响[17]
内斗升级!量化私募靖奇投资再发风险提示!
证券时报· 2025-08-27 07:23
公司内部治理问题 - 靖奇投资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风险提示 指出个别内部人员与外部关联方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 涉嫌利用基金申购赎回环节反复操作并重复收取申购费用 侵占基金财产 损害投资者权益 涉及乐金尚峰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等四只产品[1] - 举报信请求依法撤销上海靖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及深圳乐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存在问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 取消业务资格 清理并终止现有基金产品备案 落款人为法定代表人范思奇[2] - 公司官方公众号于8月7日至8日连续发布《风险警示公告》和《账户异常告知》 两篇文章落款人均为法定代表人范思奇[3] 股东控制权争议 - 另一位创始人唐靖人表示公众号公告属范思奇个人行为 公司对部分内容不予认可 认为存在掐头去尾问题[4] - 唐靖人声称公司已决议免除范思奇法定代表人职务 工商变更仍在流程中 范思奇利用变更真空期发布公告 工商变更预计本月底完成 公司与监管机构有沟通 将继续维权并通过司法部门解决问题[5] - 范思奇于6月10日宣布卸任基金经理职务 同时将其管理产品进入清盘程序 称市场环境变化带来身心压力 管理公司及协调合作关系事务影响生活质量[6] 公司经营影响与回应 - 靖奇投资官微6月12日公告澄清 范思奇卸任信提及的基金清盘仅涉及个人管理的部分自营产品 占总资管比例较低 对公司经营无实质影响[7] - 范思奇6月22日发文《十年努力 一朝背刺》称2014年创立公司 但因提前9分钟通知的股东会将其从公司踢出 失去系统权限 员工联络通道及从零开始编写的代码 认为这不是体面交接而是彻底背刺[8] - 唐靖人指出范思奇擅自清盘并删除数据 股东会因其违规行为将其罢免 公司6月12日晚间声明已说清情况 后续由专业人士解决问题 范思奇7月底就市场传言发布事实说明 唐靖人表示公司正走司法途径 范思奇行为对公司造成影响[9]
百亿级私募大幅加仓,最新策略“稳中求变”
新浪财经· 2025-08-26 23:34
私募机构仓位状况 - 超六成百亿级私募接近满仓运作 [1] - 百亿级股票私募平均仓位达82.29% [1] - 平均仓位较前一周大幅上涨8.16个百分点 [1] 私募机构投资策略 - 科技成长、中小盘、高景气等主线为关注焦点 [1] - 加仓操作及维持高仓位运作成为普遍策略 [1] 市场流动性观察 - 场内资金换手率达历史高位水平 [1] - 市场短期波动幅度可能增大 [1]
内斗升级!这家量化私募,再发风险提示
证券时报· 2025-08-26 22:29
公司治理与股东纠纷 - 靖奇投资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风险提示 指出个别内部人员与外部关联方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 涉嫌利用基金运作中的申购赎回环节进行反复操作并重复收取申购费用 侵占基金财产 涉及乐金尚峰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等四只产品 [1] - 举报信请求依法撤销存在严重违规行为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 包括上海靖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深圳乐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取消业务资格并清理终止现有基金产品备案 [1] - 法定代表人范思奇与另一位创始人唐靖人存在控制权争议 唐靖人称公司已决议免除范思奇法定代表人职务 但工商变更仍在流程中 预计本月底完成 [2] 公司运营与产品影响 - 范思奇于6月10日宣布卸任基金经理职务 同时将其管理的产品进入清盘程序 称市场环境变化带来身心压力且管理事务影响生活质量 [2] - 公司6月12日公告澄清 范思奇卸任涉及的基金清盘仅涉及个人管理的部分自营产品 占总资管比例较低 对公司经营无实质影响 [2] - 范思奇声称在股东会上被"合法"踢出公司 失去系统权限 员工联络通道和从零开始写的代码 认为这是一场"彻底的背刺" [2] 争议事件与司法进展 - 唐靖人指责范思奇擅自清盘和删除数据 称股东会因其违规行为将其罢免 并表示公司6月12日声明已说清情况 后续将由专业人士解决问题 [3] - 范思奇就市场传言发布事实说明 针对"存在财务投资人""股东垫资发放工资""股权转让已达成"等传言进行详细说明 [3] - 公司表示正在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相关问题 称范思奇未沟通就宣布卸任清盘的行为对公司造成了影响 [3]
百亿级私募大幅加仓最新策略“稳中求变”
中国证券报· 2025-08-26 22:12
私募仓位水平 - 百亿级股票私募平均仓位达82.29% 较前一周大幅上涨8.16个百分点 [1] - 仓位在八成以上的百亿级私募占比达61.97% 较前一周37.16%大幅提升24.81个百分点 [2] - 仓位五成以下的百亿级私募占比不足6% [2] 公募仓位配置 - 公募权益型基金整体仓位达93.83% 环比小幅增加0.30个百分点 处于2014年7月以来历史偏高水平 [3] - 电子行业配置比例13.95% 医药生物13.09% 通信9.66% 成为公募前三大配置行业 [3] 私募策略方向 - 科技成长 中小盘 高景气主线成为私募关注焦点 [1] - 超过30%仓位调整至AI产业链 光刻机板块和机器人领域 [4] - 单只个股持仓比例最高达8% 单笔买入金额超5000万元 [1][4] - 加仓AI应用端和高端制造板块 两周累计加仓规模超2亿元 [1] 加仓驱动因素 - 市场行情向好呈现稳定上涨趋势 [2] - 投资者情绪乐观 交投活跃 信心稳步增强 [2] - AI科技领域及周期股 医药股迎来配置窗口期 [2] - 赚钱效应驱动 部分产品7月以来回报率达16% [1][2] 行业配置重点 - 重点关注机器人 国产算力 AI应用 液冷 消费电子和军工 [4] - 看好新消费 传媒及创新药方向 [4] - 顺周期板块如有色 化工 机械设备获重点关注 [4] 市场流动性状况 - 融资余额和私募基金规模持续高景气 [4] - 融资买入集中度约25% 显著低于此前牛市高点 [6] -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处于2016年以来59%分位水平 [6] 市场趋势判断 - 市场进入放量上涨阶段 情绪和流动性驱动偏强 [5] - 宏观叙事偏暖 微观亮点涌现 赚钱效应带动风险偏好 [5] - 行情有望演变为长周期上涨 时间和空间仍有潜力 [5]
内斗升级!这家量化私募,再发风险提示!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15:28
公司治理与股东内斗 - 靖奇投资发布公告称个别内部人员与外部关联方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 涉嫌利用基金运作中的申购赎回环节反复操作并重复收取申购费用 侵占基金财产 涉及乐金尚峰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等四只产品 [1] - 公司法定代表人范思奇通过官方公众号发布风险提示 请求依法撤销存在严重违规行为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并取消业务资格 清理终止现有基金产品备案 [1] - 另一位创始人唐靖人表示公众号公告属范思奇个人行为 公司已决议免除其法定代表人职务 但工商变更仍在流程中 预计本月底完成 [1][2] 管理层变动与业务影响 - 范思奇于6月10日宣布卸任基金经理职务 同时将其管理的产品进入清盘程序 称市场环境变化带来身心压力 管理事务影响生活质量 [2] - 公司6月12日公告澄清清盘仅涉及范思奇个人管理的部分自营产品 占总资管比例较低 对公司经营无实质影响 [2] - 范思奇发文指控股东会通过"精心策划"的会议将其从公司踢出 失去系统权限和员工联络通道 包括从零开始写的代码 [2] 争议事件与司法进展 - 唐靖人指控范思奇擅自清盘并删除数据 股东会因其违规行为将其罢免 公司表示将通过司法途径解决问题 [2][3] - 范思奇就市场传言发布事实说明 涉及财务投资人 股东借款创业 垫资发放工资 股权转让等事项 唐靖人称其未沟通的行为对公司造成影响 [3] - 公司表示与监管机构有沟通 将继续维权并交由司法部门解决相关问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