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老鼠仓
icon
搜索文档
“老鼠仓”大曝光!基金经理趋同交易3300多万元还亏损
上海证券报· 2025-08-20 00:49
基金经理违规操作 - 国寿安保基金前基金经理李丹在2022年3月至2024年2月期间利用职务便利控制他人证券账户进行趋同交易 趋同买入金额达3311 97万元 趋同买入股票41只 趋同买入股票占比74 55% 趋同买入金额占比72 77% 交易亏损 [1][3] - 李丹管理的国寿安保核心产业灵活配置混合基金在8年多时间里任职回报为-7 77% 同类排名716/789 管理的其他基金如国寿安保稳嘉 国寿安保稳信 国寿安保消费新蓝海任职回报分别为39 86% 23 87% 8 05% [5] - 天津证监局对李丹处以60万元罚款 国寿安保基金强调该行为系李丹个人行为 [1][3] 行业监管态势 - 监管部门对"老鼠仓"保持零容忍打击态势 今年5月某券商信息技术中心高级经理因趋同交易2900 38万元被罚没426 28万元 今年1月某资管公司高级投资经理被罚没逾6400万元并实施10年市场禁入 [7][8] - "老鼠仓"案件处罚规则明确 根据司法解释案件违法所得计算包含盈利和亏损部分 即便交易亏损违规者仍难逃法律制裁 [8] 基金经理背景 - 李丹2013年12月加入国寿安保基金 历任研究员 基金经理助理 2016年2月开始担任基金经理 管理时间最长的产品为国寿安保核心产业灵活配置混合基金 [5] - 李丹管理过的基金类型涵盖灵活配置混合 偏债混合型基金 包括国寿安保稳吉 国寿安保稳寿等多只产品 [5]
基金经理“老鼠仓”亏损仍被罚60万,国寿安保基金:个人行为
搜狐财经· 2025-08-19 12:25
基金经理违规交易 - 基金经理李丹因利用未公开信息进行趋同交易被天津证监局处以60万元罚款 [1] - 在2022年3月22日至2024年2月8日期间通过控制"王某"证券账户与所管理基金进行趋同交易 涉及股票41只 趋同买入金额达3311.97万元但最终亏损 [1] - 调查证据包括公司情况说明、基金交易资料、询问笔录、微信记录、证券账户资料、银行流水及交易所数据 [1] 涉及基金公司情况 - 李丹案发时供职于国寿安保基金公司 但数月前已离职 曾管理国寿安保核心产业等基金产品 [3] - 国寿安保核心基金的任职期限与"老鼠仓"涉案时间吻合 且任职回报率为负 [3] - 公司声明称该事项系个人行为 与公司无关 将继续加强合规文化建设和维护持有人利益 [3] 行业监管态势 - "老鼠仓"行为破坏市场公平原则 损害投资者利益 监管部门持续加大打击力度 [3] - 近期同类案例包括某券商信息技术高级经理因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被罚没420万元 [3] - 某资管公司高级投资经理因类似行为被罚没6400万元并采取10年市场禁入措施 [3]
又见“老鼠仓”!国寿安保前基金经理“趋同交易”,被罚60万
搜狐财经· 2025-08-19 10:48
基金经理违规交易 - 原基金经理李丹在2022年3月22日至2024年2月8日期间控制他人证券账户进行趋同交易 趋同买入股票41只 趋同买入金额3311.97万元 趋同买入股票占比74.55% 趋同买入金额占比72.77% 交易最终亏损[2] - 因交易亏损无违法所得 李丹被处以60万元罚款[4] - 李丹任职基金经理时间为2016年2月3日至2024年2月8日 经信息印证属于国寿安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4] 基金经理业绩表现 - 李丹在国寿安保基金期间共管理7只基金 管理时间最长的国寿安保核心产业任职回报亏损7.77% 年化回报-1.00% 排名716/789[5] - 业绩最好的国寿安保稳嘉A任职回报39.86% 年化回报4.89% 排名35/85 国寿安保稳信A任职回报23.87% 年化回报3.86% 排名138/196[5][6] - 国寿安保核心产业规模从2019年超10亿元降至2023年末不足5亿元 2025年二季度末进一步降至0.96亿元[6] 基金公司业务状况 - 国寿安保基金总管理规模3381.68亿元 其中债券型基金1810.25亿元 货币市场型基金1429.10亿元 股票型与混合型基金合计仅136.81亿元[7] - 混合型基金规模持续缩水 从2021年三季度末245亿元降至当前59亿元 ETF产品规模仅47亿元[8] - 公司由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股85.03% 产品整体偏固收类风格[7]
国寿安保前基金经理因“老鼠仓”被罚60万元
贝壳财经· 2025-08-19 09:19
核心事件 - 国寿安保基金前基金经理李丹因利用未公开信息从事交易活动被天津证监局处以60万元罚款 [1][3][5] - 违法行为包括知悉基金未公开信息并控制他人账户进行趋同交易 趋同买入股票41只 趋同买入金额3311.97万元 趋同买入占比72.77% 最终交易亏损 [3] - 公司回应称系个人行为 并表示将持续推进合规文化建设 [1][5] 当事人背景 - 李丹2013年12月加入国寿安保基金 2016年2月至2024年2月担任国寿安保核心产业基金经理 任职回报-7.77% [1] - 曾管理6只基金 其中国寿安保稳嘉A任职回报最高达39.86% 国寿安保裕祥A任职回报-8.23% [2] - 管理规模最高时为20.92亿元 [2] 违法细节 - 操作时段为2022年3月至2024年2月 通过控制"王某"证券账户进行交易决策 由杨某尘实施下单操作 [3] - 趋同交易买入股票占比74.55% 趋同买入金额占比72.77% [3] - 监管依据包括交易资料、询问笔录、微信记录、账户资料等证据链 [4] 处理结果 - 当事人申辩理由包括部分交易非其授意、趋同存在合理原因等 均未被监管采纳 [5] - 最终处罚金额为60万元 [1][5]
又现亏损“老鼠仓”!基金经理趋同交易2年被罚60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9 06:09
核心事件 - 国寿安保基金前基金经理李丹在2022年3月22日至2024年2月8日期间通过控制"王某"证券账户进行趋同交易 趋同买入金额3311.97万元 涉及股票41只 趋同买入股票占比74.55% 趋同买入金额占比72.77% [1][2] - 该行为被天津证监局认定为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 处以60万元罚款 交易最终以亏损告终 [1][2] - 涉及基金为国寿安保核心产业灵活配置 该基金在李丹8年管理期间累计亏损7.7% 同类排名716/789 [1][4] 涉事基金表现 - 国寿安保核心产业规模从2019年末8.93亿元下降至2024年一季度末4.27亿元 规模缩减52.2% [4] - 李丹管理的其他产品表现持续低迷 其中国寿安保消费新蓝海2018-2024年任职年化回报仅1.62% 同类排名1194/1519 [4] - 李丹在国寿安保基金任职期间累计管理7只基金 于2024年9月4日卸任全部产品 [2] 行业监管动态 - 证监会持续强化对基金行业违法违规行为查处 2024年3月对华安基金前基金经理张亮"老鼠仓"案件催缴罚单 [4][5] - 2023年12月浦银安盛基金经理许文峰因趋同交易亏损超700万元 被罚没153.82万元并实施5年市场禁入 [5] - 2024年5月《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强调将"老鼠仓"等违规行为纳入刑事追责范围 强化基金经理与投资者利益绑定机制 [5]
趋同交易超3300万元,国寿安保前基金经理李丹“老鼠仓”被罚
搜狐财经· 2025-08-19 02:32
基金经理违规交易事件 - 基金经理李丹在2022年3月22日至2024年2月8日期间通过控制"王某"证券账户从事与基金未公开信息相关的交易活动 交易决策由李丹作出并指示杨某尘实施下单操作 [1] - 相关交易与基金发生高度趋同 趋同买入股票41只 趋同买入股票占比74.55% 趋同买入金额3311.97万元 趋同买入金额占比72.77% 最终交易结果为亏损 [1] 涉案人员背景 - 李丹出生于1982年10月 具有多年公募行业从业经验 于2013年12月9日入职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016年2月3日至2024年2月8日担任基金经理 负责基金具体投资运作并知悉未公开信息 [3] - 李丹在职期间先后管理过7只基金 其管理的第一只基金国寿安保核心产业任职时间与涉案期间完全一致 任职8年期间累计收益为负 任职回报亏损4.53% [3] 公司回应与监管处理 - 国寿安保基金确认李丹为前员工 表示相关行政处罚事项系其个人行为 公司称将持续推进合规文化建设 推进高质量发展并坚决维护持有人利益 [3] - 天津证监局对此立案调查 尽管国寿安保基金注册地在上海且办公地在北京 但案件采用异地审理方式进行调查 [4] - 监管机构收集了公司情况说明、基金交易资料、询问笔录、微信聊天记录、证券账户资料、银行流水及交易所数据等证据 认定李丹行为违反《基金法》第二十条第六项规定 [5] - 依据《基金法》第一百二十三条第一款 对李丹处以60万元罚款 该条款规定对无违法所得或违法所得不足100万元的情况处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 [5][6]
国寿安保前基金经理利用未公开信息趋同交易被罚 “老鼠仓”为何屡禁不止?
经济观察网· 2025-08-19 01:39
案件概述 - 国寿安保前基金经理李丹在2022年3月22日至2024年2月8日期间控制他人证券账户进行与基金未公开信息相关的交易活动,被天津证监局处以60万元罚款 [2] - 李丹在2013年入职国寿安保基金,2016年2月3日至2024年2月8日担任国寿安保核心产业基金经理,2024年9月正式离任 [2][4] - 国寿安保基金回应称该事件为员工个人行为,将持续推进合规文化建设 [2] 交易细节 - 李丹控制"王某"证券账户进行趋同交易,趋同买入股票41只,占比74.55%,趋同买入金额3311.97万元,占比72.77%,交易结果为亏损 [3] - 违法事实有公司情况说明、基金交易资料、询问笔录、微信聊天记录等多方面证据 [3] 基金经理表现 - 李丹管理国寿安保核心产业8年任职回报为-7.77%,在同类型产品中排名后10%(716/789) [4] - 管理的另一只偏债混合型基金国寿安保裕祥在其任职期间亏损约8%,同样表现垫底 [4] - 2020年四季度管理规模一度超过20亿元,2024年逐步卸任所有在管基金 [4] 行业现状 - 近年来多家基金公司涉及"老鼠仓"案件,包括嘉实基金、浦银安盛基金、信达澳亚基金等 [5][6] - 嘉实基金前基金经理王宇恒被罚100万元,浦银安盛原基金经理许文峰被罚170万元并没收违法所得3.82万元 [5] - 信达澳亚基金副总经理李淑彦被没收违法所得14.29万元并罚款140万元 [6] - 上海两家公募基金前从业人员分别被罚3131.52万元和50万元 [6] 行业影响与对策 - "老鼠仓"行为破坏市场公平性,损害投资者利益,降低基金公司声誉 [7] - 高收益诱惑和现有内控监测手段滞后是主要原因,部分机构合规文化薄弱 [7] - 监管趋严和技术手段提高压缩了违规空间,违法成本显著提升 [7] - 需构建系统化机构约束机制,优化风控流程,建立实时监控与预防预警双重监督体系 [7]
国寿安保基金前员工“老鼠仓"曝光,涉3300余万元,被罚60万元
国际金融报· 2025-08-18 23:48
事件概述 - 国寿安保基金前基金经理李丹因利用未公开信息进行交易活动被天津证监局处以60万元罚款 [1][6] - 违规行为发生在2022年3月22日至2024年2月8日期间 涉及控制"王某"证券账户进行趋同交易 [1][6] - 趋同买入金额达3311.97万元 涉及41只股票 趋同买入股票占比74.55% 趋同买入金额占比72.77% 最终交易亏损 [6] 当事人背景 - 李丹2013年12月加入国寿安保基金 历任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 [3][9] - 管理国寿安保核心产业基金时间达8年(2016年2月3日至2024年2月8日) [3][9] - 2024年9月因"公司工作需要和人员配置状况"离职 [12] 公司回应 - 国寿安保基金称该事件系前员工个人行为 [2][10] - 公司表示将持续推进合规文化建设 维护持有人利益 [10] - 未对监管监测漏洞及后续管理安排作出说明 [12] 产品业绩表现 - 涉案基金国寿安保核心产业规模为0.96亿元 李丹任职回报率为-4.53% [11] - 管理多只产品任职回报率为负 其中国寿安保裕祥A/C、国寿安保稳信E均为负值 [11] - 业绩最佳产品国寿安保稳嘉A任职回报率达39.53% [11] 公司经营状况 - 国寿安保基金为保险系公募 由中国人寿资管控股 成立于2013年10月 [12] - 截至二季度末公募产品总规模3381.68亿元 [12] - 债券基金规模1810.25亿元 货币基金规模1429.1亿元 固收类资产占比超95% [12]
基金经理“老鼠仓”被罚60万元,案发时在职,公司回应:系个人行为
华夏时报· 2025-08-18 23:45
核心事件 - 国寿安保基金前基金经理李丹因从事"老鼠仓"交易被天津证监局处以60万元罚款 [2][3] - 李丹在2022年3月22日至2024年2月8日期间控制"王某"证券账户从事与基金未公开信息相关的交易活动 趋同买入股票41只 趋同买入金额3311.97万元 但交易最终亏损 [3] - 李丹曾提出申辩意见 但天津证监局未予采纳 [4] 公司回应 - 国寿安保基金称李丹被罚事项系其个人行为 该员工数月前已从公司离职 [2][5] - 公司表示将持续推进合规文化建设 坚决维护持有人利益 [2][5] - 李丹在国寿安保基金期间曾管理7只产品 其中国寿安保核心产业任职回报率为-7.77% 年化回报-1% [5] 行业背景 - "老鼠仓"指从业人员利用职务便利获取未公开信息进行交易的行为 违反《基金法》第二十条规定 [6] - 根据《基金法》第一百二十三条 违法行为可处违法所得1-5倍罚款 无违法所得或不足100万元时处10-100万元罚款 [6] - 近年来监管部门持续打击"老鼠仓"行为 2024年5月有券商员工因趋同交易获利213万元被罚没420万元 2024年1月有资管公司投资经理因非法获利逾2000万元被罚没6400万元并遭10年市场禁入 [6][7]
又一“老鼠仓”亏损案,基金经理趋同交易3312万,亏损后被罚60万
凤凰网财经· 2025-08-18 15:56
基金经理违规交易案例 - 国寿安保前基金经理李丹因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被天津证监局罚款60万元,涉及趋同买入股票41只,趋同买入金额3311.97万元,交易亏损[4][7] - 李丹控制"王某"证券账户从事与基金未公开信息相关的交易活动,趋同买入股票占比74.55%,趋同买入金额占比72.77%[7] - 李丹在2016年2月3日至2024年2月8日担任国寿安保核心产业基金经理期间,该产品亏损7.77%,在789只同类产品中排名716[8] 基金经理任职情况 - 李丹曾管理多只基金,包括国寿安保核心产业、国寿安保消费新蓝海等,任职回报表现多位于同类产品中后段[6][9] - 李丹于2023年12月入职某基金公司,此前在国寿安保基金历任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5][7] - 李丹在银河证券任职期间(2007年7月至2013年11月)后加入国寿安保基金[7] 其他违规案例 - 原嘉实基金基金经理王宇恒因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被天津证监局罚款100万元,涉及通过微信明示、暗示他人交易7只股票[10][11] - 浦银安盛原基金经理许文峰控制17个证券账户与相关基金趋同交易亏损700多万元,被罚没153.82万元并采取五年市场禁入措施[12] 基金产品表现 - 李丹管理的国寿安保稳信混合A任职回报23.82%,国寿安保稳嘉A任职回报39.86%[9] - 国寿安保核心产业在李丹任期内年化回报-1.00%,同类排名716/789[9] - 国寿安保消费新蓝海在李丹管理期间年化回报1.28%,同类排名1157/14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