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切低

搜索文档
“锁定”这一即将大涨的方向!
搜狐财经· 2025-09-27 07:49
市场板块轮动 - A股市场出现"高切低"现象 前期领涨的AI算力和AI应用板块熄火 石油石化 房地产等低位板块开始领涨[1][4] - 石油石化板块单日上涨1.46% 成交额69亿元 但年内累计仍下跌2.47%[4][5] - 农林牧渔板块单日上涨1.08% 成交额106亿元 有色金属板块5日涨幅达4.31%[4][5] 算力板块业绩表现 - 13家上市公司披露三季报预告 算力相关个股业绩普遍大幅增长[7] - 兄弟科技前三季度净利润最高1.15亿元 同比增长253.42% 产品已进入PEEK材料领域[7] - 长川科技净利润最高8.77亿元 同比增长145.38% 因半导体行业需求增长带动订单充裕[7] - 立讯精密预告净利润113.44亿元 同比增长25% 涉及人工智能和高速铜连接领域[7][8] 提前锁定业绩增长的公司 - 15家公司通过上半年净利润已超过去年前三季度业绩 提前锁定业绩大增[9][10] - 新易盛上半年净利润39.42亿元 同比增长355.68% 远超去年前三季度的16.46亿元[10][12] - 寒武纪-U上半年净利润10.38亿元 实现扭亏为盈 去年前三季度亏损7.24亿元[10][12] - 胜宏科技上半年净利润21.43亿元 同比增长366.89% 远高于去年前三季度的7.65亿元[10][12]
粤开宏观:历次牛市回调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特征?该如何应对?
粤开证券· 2025-09-25 11:26
证券研究报告 | 宏观深度 2025 年 09 月 25 日 分析师:罗志恒 执业编号:S0300520110001 电话:010-83755580 邮箱:luozhiheng@ykzq.com 分析师:原野 执业编号:S0300523070001 电话:15810120201 邮箱:yuanye_zb@ykzq.com 分析师:孟之绪 执业编号:S0300524080001 电话: 邮箱:mengzhixu@ykzq.com 近期报告 《【粤开宏观】牛市的成因是什么?牛市 还能否延续?》2025-09-24 《【粤开宏观】迈向中等发达国家:"十四 五"经济回顾与"十五五"经济增长目标 测算》2025-09-21 《【粤开宏观】大国财政的担当:"十四 五"时期我国财政治理成效回顾》2025- 09-18 《【粤开宏观】美联储重启降息周期:回 顾、展望及影响》2025-09-18 《【粤开宏观】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如何 理解股市与经济的背离?》2025-09-15 宏观研究 【粤开宏观】历次牛市回调的原因是 什么?有哪些特征?该如何应对? 摘要: 2025 年以来,以中国科技叙事反转为起点,A 股开启了一波强劲的 ...
创业板指重返3000点,“高切低”之下如何把握投资节奏?
搜狐财经· 2025-09-11 12:39
市场表现与驱动因素 - 9月11日创业板指大涨5.15%报3053.75点 创2022年1月以来新高并重返3000点[1] - 深证成指单日上涨3.23%报12979.89点突破年内新高 上证综指上涨1.65%报3875.31点[1] - CPO/PCB/半导体等算力硬件板块爆发 超20股涨停包括海光信息和工业富联[1] - 行情受甲骨文未实现履约义务达4550亿美元(同比增359%)及股价暴涨35.95%驱动[1] - 甲骨文与OpenAI合作开发4.5吉瓦数据中心 季度内签署4份"数十亿美元"合同[1] 企业财务与业务进展 - 甲骨文云基础设施收入达33亿美元(同比增55%)[2] - 公司预期2026财年云基础设施收入达180亿美元 较2025财年103亿美元增长77%[2] 市场观点与资金动向 - 两融余额处于历史高位反映风险偏好热络 杠杆资金情绪积极[3] - 居民储蓄存款高增长叠加"资产荒"环境 资金对高回报资产配置需求强烈[3] - 中期视角下全球低利率与美国降息预期 支撑权益市场增量资金扩围预期[4] 投资策略与行业配置 - 建议布局估值低位且存在基本面改善方向 避免追高估值热度高位领域[8] - 关注新质生产力+自主可控+AI产业趋势合力驱动的科技成长行情[8] - 大宗商品受益流动性改善 供给侧受限周期品(有色/化工/钢铁/建材)存在机会[8] - 科技方向聚焦AI应用及国内半导体先进制程 创新药/有色等出口链品种受关注[9] - 非银金融(券商/保险/金融IT)有望迎来估值与业绩双重改善[9] - 具体行业配置包括AI链/创新药/有色/非银 并关注高端制造龙头与高股息品种[9]
十大券商策略:宽松预期再起,短期市场调整接近尾声,牛市整理期赛道高低切换是常态-股票-金融界
金融界· 2025-09-07 23:35
市场趋势判断 - 市场短期调整接近尾声,将转为低斜率上行阶段 [1][3] - 当前波动源于前期交易过热与结构集中,非趋势反转 [1][5] - 牛市主升浪大趋势未改,指数将维持高位强势震荡 [10][11] 流动性特征 - ETF资金流向分化:宽基减仓而行业/主题增仓,A股减仓而港股增仓 [2] - 主动型公募产品进入密集申赎换手阶段,机构重仓核心资产将逐步消化赎回压力 [2] - 欧美国家在高债务利率环境下被迫步入降息周期,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持续提升 [2][5] 配置策略方向 - 聚焦消费电子、创新药、新能源、化工、游戏等结构性机会 [1][2] - 重视高股息红利板块与低估值优质资产 [1][7] - 把握AI算力、固态电池、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等成长主线 [1][3][6] 行业关注重点 - 有色金属(铜、铝、黄金)受益于全球制造业修复与投资加速 [8][9] - 电力设备成为成长板块中低位品种,2026年基本面触底企稳概率高 [8][10] - 港股互联网板块获"外资+南下"双加持,配置性价比抬升 [6][9][12] 板块轮动特征 - 市场出现高低切换,从极致分化转向轮动扩散 [4][11][12] - 金融板块由银行转向非银配置 [10] - 消费领域关注食品饮料、生猪养殖、旅游等内需修复机会 [8] 技术指标与估值 - 沪深300股权风险溢价为5.32%,处于10年中等水平 [7] - 换手率5日均值高于2024年9月24日-10月8日期间均值 [10] - 20日和60日均线成为重要支撑位 [5]
宁德时代“老树开新花”,热点开始切换了吗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5 09:24
新能源板块表现 - 新能源板块强势领涨 固态电池板块表现突出 宁德时代盘中涨幅接近6% 最终收涨6.93% 全天成交额近200亿元[1] - 亿纬锂能大涨近9% 创今年新高 国轩高科大涨8.45%[1] - 新能源板块自2024年"924"新政后重拾升势 宁德时代经过小碎步式上涨 目前距离2021年历史高点370.89元已越来越接近[2] 固态电池技术进展 - 固态电池领域技术突破频现 宁德时代披露固态电池行业科学问题已基本解决 预计2027年实现小批量生产[1] - 亿纬锂能全固态电池量产基地在成都正式揭牌 "龙泉二号"全固态电池成功下线 能量密度达300Wh/kg 体积能量密度为700Wh/L 主要面向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等高端领域[1] 科技板块表现 - 寒武纪等AI概念股显露企稳迹象 9月5日寒武纪大涨6.61% 新易盛大涨11.90% 中际旭创大涨10.26% 显示部分资金开始回流科技赛道[2] - A股行情从8月寒武纪等一枝独秀 转变为新能源与科技双主线并行[2] 市场策略观点 - 兴证策略认为8月以来市场上涨斜率加快、波动率加大 需要短期震荡休整回归健康牛本色 指数稳步抬升需要各板块多点开花交替轮动[2] - 支撑本轮行情的核心逻辑没有变化 后续重点关注具备产业逻辑支撑、情绪消化已较为充分的成长主线 包括港股互联网、创新药、新消费、新能源[3] - 新能源作为制造板块中前期滞涨较多的行业 有望迎来追求收益弹性的资金进行高切低配置 行业进入固态电池等新技术的核心催化期[3]
到底何时止盈?2025年8月26日 市场温度
搜狐财经· 2025-08-26 16:32
市场表现与投资者行为 - 当日场内ETF账户亏损1.1万元,场外基金账户亏损0.7万元,合计亏损1.8万元 [1] - 与昨日合计盈利13万元相比,回调幅度较小 [2] - 主动基金与A股ETF今年以来份额未显著增长,散户未大规模借道公募基金入场 [2][4] - 保险资管行业管理规模达33.26万亿元,位居大资管行业首位 [4] - 保险资管股权投资规模同比上升188%,权益投资规模可能从2万亿元增至近6万亿元 [4] - 保险资管权益规模超过主动公募的3万亿元,牛市可能不会再现公募基金大卖 [5] 估值水平与市场温度 - 沪深300估值14.11,处于近10年86.11%历史分位 [11] - 中证500估值33.09,处于近10年78.08%历史分位 [13] - 中证1000估值46.39,处于近10年72.41%历史分位 [15] - 中证2000估值154.65,处于近5年100%历史分位 [17] - 科创50和中证2000历史估值分位处于100%,人工智能指数估值分位约95% [25] - 标普500估值28.56,处于近10年86.59%历史分位 [37] - 纳斯达克100估值34.98,处于近10年79.12%历史分位 [39] - A股市场温度67.61度,超过2021年最高63度,2015年最高93度 [40] - 港股市场温度48.37度 [40] 行业配置与表现 - 基础化工行业今年以来涨幅25.40%,PE温度70.36% [40] - 传媒(游戏)行业今年以来涨幅30.61%,PE温度84.83% [40] - 计算机行业PE 101.40,PE温度99.34% [40] - 汽车行业今年以来涨幅23.00%,PE温度79.60% [40] - 电子(含芯片)行业今年以来涨幅32.60%,PE温度92.75% [40] - 通信(5G)行业今年以来涨幅50.73%,PE温度73.56% [40] - 港股创新药行业今年以来涨幅113.88%,PE温度40.31% [40] - 创业板指估值39.24,创业板综指因包含大量中小盘股票估值更高 [26] 投资策略与操作 - 采取高切低策略,减仓港股创新药15万元,加仓化工指数15万元,后者一个月内盈利近10% [9] - 保持80%仓位,继续执行高切低操作 [9] - 减仓与加仓决策存在矛盾,既担心止盈过早错过收益,又担心浮盈回吐 [6][7]
超1100只主动权益基金净值创新高,冲高后公募在买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1 08:22
基金业绩表现 - 近3个交易日超1100只主动权益基金复权单位净值创历史新高 占主动权益基金总数25% [2][8] - 今年以来主动权益基金98%实现正收益 平均收益率达20.14% [3][7] - 万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年内上涨21.92% 跑赢沪深300指数约15个百分点 [8] - 年内诞生10只收益超100%的"翻倍基" 包括长城医药产业精选、中银港股通医药等产品 [9] 市场行情特征 - 上证指数创近十年新高站稳3700点 融资余额突破2万亿元 [5] - 结构性行情由高股息红利资产和科技类高成长资产共同推动 [23] - 科技和医药板块表现突出 万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近一个月上涨9.10% [7][9] - 市场呈现"港股红利+A股成长"特征 与2019-2020年行情相似 [23][24] 机构配置动向 - 基金经理普遍未减仓反而加仓 2025年二季度主动权益基金股票仓位中枢升至88.13% [20][21] - 部分机构实施"高切低"策略 从机器人、PCB、创新药转向证券、医疗器械、化工等涨幅较小板块 [3][22] - 科技制造领域获增持 中际旭创等科技股获大幅加仓 [20] - 机构关注AI应用、半导体先进制造、非银金融等方向 [24][25][28] 资金流向与配置 - 二季度主动权益基金遭遇净赎回 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分别净赎回4.75%、3.22%、6.31%、3.27% [11] - 食品饮料ETF近五日上涨2.77% 主力资金净流入1908.5万元 [31] - 游戏ETF近五日上涨2.13% 主力资金净流入2384.8万元 [31] - 科创半导体ETF近五日上涨5.51% 主力资金净流入544.5万元 [31] - 云计算50ETF近五日上涨6.06% 尽管估值分位达92.88% 但主力资金净流出124.4万元 [32] 行业配置方向 - 科技成长领域关注AI、半导体、机器人等高弹性行业 [24][29] - 价值方向看好券商、保险、金融IT等非银板块的估值和业绩双重改善 [25] - 反内卷方向涉及顺周期行业、大消费、化工、光伏、玻璃、钢铁等领域 [24][26] - 机构同时看好军工、出口链品种(有色、家电)以及新消费等方向 [26][29]
机构称港股市场回调带来结构性机会,建议“高切低”,重视对科技板块的配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4 01:48
港股市场表现 - 8月4日早盘港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 恒生指数跌0.31%报24431.88点 恒生科指跌0.66% 国企指数跌0.35% [1] - 科网股涨跌不一 黄金股集体上涨 中资券商股集体走弱 [1]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持仓股中 比亚迪股份、阿里巴巴、美团、理想汽车等领跌 华虹半导体、联想集团、小米集团等领涨 [1] 资金流向 - 近期资金积极"抢筹"港股科技板块 或为博弈后续补涨行情 [1] - 8月1日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获资金净流入约1.88亿元 [1] - 近5个交易日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合计获资金净流入约24.89亿元 [1] 市场分析 - 近期港股回调主因内外预期修正 但中期流动性宽松逻辑不改 [2] - 市场核心矛盾在于行业轮动速度较快 热门板块拥挤度和估值分位数较高 [2] - 建议投资者从高集中度"高切低" 补仓同时具备景气改善和低估值的板块 [2] - 特别强调对科技板块的配置 因流动性充裕下景气预期边际改善配合低估值能带来较大弹性 [2] 估值水平 - 截至8月1日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标的指数最新估值(PETTM)为21.23倍 [2] - 当前估值处于指数发布以来约18%的估值分位点 即低于指数发布以来82%的时间 [2] - 恒生科技当前仍处于历史相对低估区间 高弹性、高成长特性使其具备更大向上动能 [2] 投资机会 - 8月中下旬境外中资股将迎来中报密集披露期 近期市场关注重点或聚焦在业绩 [2] - 没有港股通账户的投资者可通过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布局中国AI核心资产 [2]
周末突发黑天鹅,周一A股怎么走?
中国基金报· 2025-08-03 22:35
周末大事 美国非农就业数据 - 美国7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7.3万人,低于预期的10.4万人和前值的14.7万人,创9个月新低 [1] - 5月和6月新增就业合计下修25.8万人,市场对美国经济下行担忧加剧 [1] - 数据公布后美元跳水,美股大跌,9月降息概率从0飙升至70%以上 [1] 产油国增产计划 - 沙特、俄罗斯等8个主要产油国计划9月日均增产54.8万桶 [2] - 2023年11月宣布的日均220万桶自愿减产措施已多次延期至2025年3月 [2] - 7月日均增产41.1万桶,8月日均增产54.8万桶 [2] 美国政治事件 - 特朗普要求解雇劳工统计局局长,指责其人为夸大就业数据 [3] - 美国劳工统计局副局长威廉·威亚特罗夫斯基出任代理局长 [3] 中国货币政策 - 央行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 [4] - 下调政策利率、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和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 [4] 税收政策调整 - 财政部、税务总局自2025年8月8日起对新发行国债等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 [5] - 8月8日前已发行的债券利息收入继续免征增值税直至到期 [5] 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 - 目标到2027年建成不少于200家卓越级智能工厂,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二级及以上企业占比达50% [6] - 到2030年建成不少于500家卓越级智能工厂,二级及以上企业占比达60% [7] 中国神华重大资产重组 - 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国家能源集团持有的煤炭、煤电等相关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 [8] - 公司A股股票自2025年8月4日起停牌不超过10个交易日 [8] 十大券商最新研判 中信证券 - 增量流动性驱动行情中领涨行业持续集中而非轮动,关注AI、创新药、资源、恒科及科创板 [9] 申万宏源策略 - 8月市场回归震荡市,9月阅兵前或有上涨波段,中期看好科技牛和港股表现 [10] - 短期关注医药、海外算力、自主可控和国防军工 [10] 国金策略 - A股ROE触底回升前估值贡献提升、行业轮动加快,调整后盈利回升仍是趋势 [11] 招商策略 - 8月中上旬震荡,下旬或创新高,半年报有望确认自由现金流改善逻辑 [12][13] 国投证券策略 - 8月大盘指数预计维持强势,结构排序:低估值科技成长、产业逻辑科技科创、全球定价资源品 [14] 银河策略 - 8月市场预计震荡偏高中枢运行,融资余额重返1.9万亿元上方 [15] 光大策略 - 下半年市场有望突破2024年阶段性高点,8月风格偏顺周期,关注家电、非银、电力设备 [16] 兴证策略 - 短期扰动利于中长期主线浮现,关注GPT5发布、中美贸易商谈、美联储降息等催化 [17] 华西策略 - 美联储降息预期重燃,国内流动性充裕支撑A股慢牛趋势,增量资金来源广泛 [18] 中信建投策略 - 市场情绪降温利于慢牛行稳致远,短期关注半导体、AI应用、人形机器人等 [19][20]
中信证券:做趋势还是高切低?
券商中国· 2025-08-03 12:42
行情定位与资金行为 - 增量流动性驱动的行情中领涨行业持续集中而非高切低轮动,资金倾向于高共识品种[1][2] - 复盘7轮流动性行情显示强势板块表现持续至行情末尾,超额涨幅不断扩大,高切低特征不明显[3] - 强趋势行业共性为弱宏观关联性、强产业趋势及高业绩兑现预期[3] 7月行情验证 - 创新药、AI算力链、稀有金属领涨,相关ETF涨幅达20.4%、16.9%、15.4%,反内卷板块如煤炭ETF月末回撤-8.2%[8] - 钢铁ETF表现突出(全月16.1%),显示资金对利润兑现度的偏好[8] - 新能源/光伏ETF涨幅不足5%且回撤明显,高切低模式效率偏低[8] 流动性动态 - 7月主动型公募产品净流出251亿元,但行业/主题ETF净流入303亿元(周期133亿、制造68亿、科技31亿)[10] - 减持规模放大至386亿元(净减持308亿),为近两年单月最高[10] - 停牌核查与股价异动提示增多(7月35家停牌、21次公告),制约活跃资金炒作[10] 重点行业观点 AI - 北美链受巨头资本开支上修支撑,国产链受应用端商业化闭环不足制约[12] - 行情从产业趋势重估转向信息流驱动,硬件端脉冲式上涨但连续性受限[12] 创新药 - 大型药企估值仍低于2020-2021年水平,BD协议(如恒瑞-GSK)为主要催化[12] - 港股18A消化减持压力后存结构性机会,A股或延续小票拔估值[12] 资源 - 小金属、稀土、基本金属(铜/铝)上涨反映涨价弹性,供给受限逻辑未变[13] - 短炒资金离场后预计重回稳定上行趋势[14] 恒科 - 外资对政策敏感导致波动,即时零售补贴降温、腾讯AI应用潜力释放或催化上涨[14] 科创板 - 分层制度调整预期助推行情,半导体补涨(如中芯国际乐观指引)为关键催化[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