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改善

搜索文档
保利发展抛出150亿元融资预案 拟用于偿债、买地、并购等
新京报· 2025-09-26 01:29
融资计划 - 公司近期发布总额150亿元公司债券融资预案 用于偿还有息债务 补充流动资金 项目建设及并购地产项目 [1] - 债券期限不超过10年 票面金额100元 具体发行规模和利率待定 [2] - 若此次融资获通过 公司年内公开市场已完成及计划融资规模将接近400亿元 [2] 融资成本与规模 - 作为央企 公司融资成本具显著优势 上半年新增有息负债平均成本降至2.71% 综合融资成本控制在2.89%行业低位 [2] - 2024年以来直接融资规模达359亿元 今年可能再创历史新高 [2] - 具体融资案例包括:2月发行20亿元中票利率2.60% 5月发行30亿元中期票据利率2.15% 5月底完成85亿元定向可转债综合成本2.32% 6月获准50亿元超短期融资券 8月100亿元中期票据获准注册 [2] 财务状况 - 截至2025年6月末 公司短期借款48亿元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688亿元 短债合计736亿元 在手货币资金1386亿元 现金完全覆盖短期债务 [5] - 资产负债率73.53% 较年初74.34%下降0.81个百分点 扣除预收款资产负债率63.3% 净负债率59.64% 较期初下降 [5] - 一年内到期有息负债占比21.4% 较年初下降2.9个百分点 [5]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169亿元同比下降16.08% 毛利率14.6% 利润总额99亿元同比下降29.7% 归母净利润27.11亿元同比下降63.5% [6] 投资与扩张 - 上半年新增26个项目(同比多14个) 总地价509亿元同比增304% 权益地价443亿元同比增306% 均居行业第一 [5] - 连续四年高强度扩张 近三年拿地合计地价款近4000亿元 总货值约7350亿元 居行业第一 [6] - 2025年上半年新设17家子公司 收购2家企业 同时转让3家子公司及清算7家企业 [3] 盈利改善策略 - 行业处于深度调整期 公司存量项目较多 去库存与盈利改善需一定周期 [6] - 通过加快三四线城市旧项目去化 新增一二线核心城市盈利预期更好项目 实现"调仓" [6] - 积极通过存量焕新去化 改善增量投资 降本控费和做大做优资产经营与不动产服务等措施提升净利润水平 [6] 财务指标变化 - 流动比率从2022年末1.54提升至2025年6月末1.66 速动比率从0.50微升至0.54 [4] - 销售毛利率从2022年21.99%降至2025年上半年14.64% 销售净利率从9.61%降至5.62% [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从2022年9.18%降至2025年上半年1.36% [4] - 应收账款周转率从2022年77.82次降至21.36次 存货周转率从0.26次微升至0.13次 [4]
分析人士:四季度A股市场或呈现“政策驱动+盈利改善”双向支撑下的震荡上行态势
中国证券报· 2025-09-18 23:33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人民财讯9月19日电,9月18日,A股冲高回落,三大指数均跌超1%,创业板指数日内振幅接近4%;A 股市场成交额达3.17万亿元,这是自8月28日以来时隔15个交易日再次突破3万亿元。多位受访分析人士 表示,美联储重启降息通道不仅提振全球风险偏好,更显著改善新兴市场流动性预期,预计A股与港股 市场将迎来风险偏好修复与外资回流的双重利好。从结构性机会看,科技成长、低波红利及部分景气度 回升的板块值得关注,四季度市场或呈现"政策驱动+盈利改善"双向支撑下的震荡上行态势。 ...
机构:美联储若释放鸽派信号或将提振亚洲股市
格隆汇APP· 2025-09-16 02:28
格隆汇9月16日|Eastspring Investments投资专家Vis Nayar和Ray Farris表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本周 会议上的鸽派指引,可能加剧美元疲软态势,从而提振亚洲股市。"今年亚洲股市的优异表现主要来自 本地资金推动,但若美元重启跌势,可能刺激资金从美国流向新兴市场寻求多元化配置,"他们在研究 报告中写道。分析师指出,基本面的盈利改善同样是近期亚洲股市走强的重要推动力,受贸易协议影 响,多数亚洲市场对未来一年的盈利预期已显著上调。他们补充道,若美联储点阵图显示2026年利率预 测中值维持不变,或鲍威尔弱化降息前景,则可能成为亚洲市场面临的主要风险。 ...
京东安联财险两高管任职获批,张李利履新广东分公司副总经理
南方都市报· 2025-09-12 12:27
核心人事任命 - 核准李丽艳担任京东安联财险审计责任人 完善公司治理架构 [2] - 核准张李利担任广东分公司副总经理 强化区域业务管理 [2] - 李丽艳为资深审计专家 2009年获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资格 2012年加入公司全面负责内部审计工作 [5] - 张李利具有泛华保险运营管理经验 2022-2024年担任深圳营销服务部负责人 华南市场经验丰富 [5] 公司发展历程 - 前身为2003年安联保险集团在华设立的首家财产险公司(广州分公司) [5] - 2010年改建为独立法人子公司"安联财产保险(中国)有限公司" [5] - 2018年引入京东等新股东 注册资本从8.05亿元增至16.1亿元 [8] - 2019年更名为"京东安联财险" 业务进入提速期 [8] 经营业绩表现 - 保费收入从2018年12.41亿元增长至2024年63.96亿元 主要受益互联网场景业务协同 [8] - 2023年实现净利润0.30亿元 2024年净利润0.86亿元同比增长184.4% 创历史新高 [8] - 退货运费险2024年增长64.4% 但平均费率从1.07%降至0.36% 存在以价换量特征 [9] - 退货运费险连续三年亏损:2022年亏损1647万元 2023年亏损6256万元 2024年亏损1092万元 [9] 股权结构与治理 - 安联(中国)保险控股持股53.33%为第一大股东 京东系公司持股33%为第二大股东 [10] - 中原信达持股9.40% 深圳汇京通达持股4.27% 分别为第三、四大股东 [10] - 高管团队呈现年轻化特征 核心管理成员多为80后 近半数拥有外企任职经历 [6][7] - 形成"一正三副"管理格局:总经理梁海健(德勤/安永背景)及三位副总经理分管不同区域 [7] 业务布局特征 - 业务覆盖广东(含深圳)、上海、北京、四川四大核心区域 [6] - 退货运费险为战略支柱险种 深度依托京东生态场景优势 [9] - 总部位于广州 广东分公司为重要区域运营主体 [2][5]
港股上市公司回购潮升温:年内1226亿港元创近年新高
搜狐财经· 2025-09-10 08:10
港股市场回购规模 - 截至9月9日,223家港股上市公司累计回购53.20亿股,涉及金额1225.69亿港元,规模创近年来新高 [1] 头部企业回购情况 - 腾讯控股以488.52亿港元回购金额位居首位,汇丰控股251亿港元、友邦保险176.93亿港元分列二三名,中国宏桥53.98亿港元、中远海控29.64亿港元进入前五 [7] - 44家公司回购金额超1亿港元,其中16家超5亿港元,10家超10亿港元 [3] 行业回购特征 - 互联网与金融巨头主导高强度回购,同时行业分布多元化,医药保健、可选消费、信息技术等行业回购活跃 [4][7] - 回购方式出现分化,部分公司选择注销股份提升每股收益,另一些储备库存股用于战略布局 [7] 政策与市场环境 - 港交所库存股机制改革提升上市公司回购灵活性,释放政策红利 [5] -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及美元走弱迹象增加外资回流新兴市场可能性,增强港股吸引力 [5] 盈利与市场表现 - 港股整体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0.67%,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59% [8] - 医疗保健、材料等板块净利润增速超40%,股价涨幅领先 [9] - 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年内均上涨约30%,南向资金净流入超1万亿港元 [9] 市场信心与驱动因素 - 盈利能力改善为港股上涨提供支撑,市场有望继续震荡向上 [9] - 上市公司回购形成三重驱动格局:政策机制优化、头部企业示范效应、盈利改善与外资回流 [9]
大悦城2025年中期净利7.48亿,现金流增长超38%
财经网· 2025-08-30 04:55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152.31亿元 [1] - 综合毛利率36.35% 较上年同期22.59%上升13.76个百分点 [1] - 毛利额55.36亿元 同比增加19.03亿元 同比增长52.40% [1] - 净利润7.48亿元 同比增加7.10亿元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9亿元 同比增加4.72亿元 [1] 现金流与融资 -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26.87亿元 同比增长38.15% [1] - 新增借款平均成本2.85% [1] - 综合融资成本3.64% 较上年末下降42个基点 [1] 信用评级 - 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维持公司AAA主体信用评级 [1] - 中证鹏元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维持公司AAA主体信用评级 [1]
中国太保(601601):2025年中报业绩点评:盈利改善,银保驱动NBV稳健增长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8-29 09:39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格 - 维持"增持"评级 目标价格50.08元/股 对应2025年P/EV为0.8倍 [6][1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1.0% 其中第二季度同比增长36.5% [13] - 归母净资产较年初下降3.3% 内含价值较年初增长4.7% [3][13] - 调整2025-2027年EPS预测至4.78元/4.93元/5.26元 [13] - 营业收入2024年达404,089百万元 同比增长25% 2025年预计392,552百万元 [5] - 净利润2024年达44,960百万元 同比增长65% 2025年预计45,945百万元 [5] 寿险业务分析 - 寿险新业务价值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32.3% [13] - 新单保费同比增长28.7% 银保渠道新单同比大幅增长95.6% [13] - 个险渠道新单同比下降7.7% 代理人规模18.3万 较年初下降2.7% [13] - 价值率改善0.4个百分点至15.0% [13] - 核心人力月人均首年规模保费同比增长12.7% 月人均首年佣金同比下降13.4% [13] 产险业务表现 - 产险保费同比增长0.9% 其中车险增长2.8% 非车险下降0.8% [13] - 综合成本率改善0.8个百分点至96.3% 费用率改善0.7pt 赔付率改善0.1pt [13] 投资业务情况 - 非年化净投资收益率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至1.7% [13] - 非年化总投资收益率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至2.3% [13] - 非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至2.4% [13] - 资产配置优化:债券占比提升2.4pt至62.5% 股票占比提升0.4pt至9.7% 权益型基金占比提升0.2pt至2.1% [13] 市场表现与估值 - 当前股价39.94元 总市值384,236百万元 [7] - 52周股价区间27.75-41.57元 近12个月绝对升幅44% 相对指数升幅8% [7][11] - 2025年预测市盈率8.36倍 市净率1.24倍 [5][13] - 每股内含价值2025年预计64.6元 [13]
伊利股份(600887):业绩修复兑现 改善趋势明确
新浪财经· 2025-08-29 06:3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617.77亿元,同比增长3.49% [1] - 归母净利润72亿元,同比下降4.39%,但扣非归母净利润70.16亿元,同比增长31.78% [1] - 单二季度营收288.38亿元,同比增长5.9%,归母净利润23.26亿元,同比增长44.65%,扣非归母净利润23.87亿元,同比增长49.48% [1] - 二季度净利率达7.94%,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扣非归母净利率同比提升2.41个百分点至8.28% [3] 业务板块分析 - 液体乳营收164.85亿元,同比下降0.85%,但低温液态奶逆势增长,其中"畅轻"品牌双位数增长,低温白奶同比增长超20% [2] - 奶粉及奶制品营收77.65亿元,同比增长9.65%,婴配粉业务强势增长,成人营养品和奶酪份额提升 [2] - 冷饮产品营收41.24亿元,同比增长37.96%,受益于夏季气温偏高和消费意愿回升 [2] 成本与费用控制 - 二季度毛利率34.19%,同比提升0.61个百分点,主要因成本红利和高毛利业务占比提升 [3] - 销售费用率19.92%,同比下降0.71个百分点,广告营销费率同比下降0.95个百分点 [3] - 整体费用率同比下降0.76个百分点,规模效益释放带动费率优化 [3] - 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占收入比重分别同比下降1.14和0.78个百分点,合计增厚盈利1.92个百分点 [3] 行业与公司展望 - 常温奶库存健康,低温创新产品拉动,基本盘预计稳健 [4] - 婴配粉需求回暖,成人粉培育初显成效,奶酪BC双轮驱动增长,冷饮业务有望延续亮眼表现 [4] - 奶价有望逐步企稳,相关减值压力预计明显收缩,盈利改善趋势明确 [4] - 全年经营目标达成无虞,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107.42亿元、116.45亿元、125.37亿元 [4]
伊利股份(600887):业绩修复兑现,改善趋势明确
华创证券· 2025-08-29 06:01
投资评级 - 报告对伊利股份维持"强推"评级 目标价为36元 对应2025年21倍市盈率 [2][6] 核心观点 - 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显著改善 营收同比增长5.9%至288.38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44.65%至23.26亿元 [2] - 盈利改善趋势明确 主要受益于减值收缩和经营效率提升 25Q2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9.48% [2][6] - 公司轻装上阵 下半年奶价企稳预期下减值压力有望继续收缩 全年经营目标达成无虞 [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617.77亿元 同比增长3.49% 归母净利润72亿元 同比下降4.39% 但扣非归母净利润70.16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31.78% [2] - 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25Q2毛利率达34.19% 同比上升0.61个百分点 净利率达7.94% 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 [6] - 费用管控成效显著 25H1广告营销费率同比下降0.95个百分点 整体费率同比下降0.76个百分点 [6] - 减值损失大幅减少 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占收入比重分别同比下降1.14和0.78个百分点 合计增厚盈利1.92个百分点 [6] 业务分项表现 - 液体乳业务25Q2实现营收164.85亿元 同比下降0.85% 但降幅较去年同期显著收窄 [6] - 低温液态奶逆势增长 25H1"畅轻"品牌实现双位数增长 低温白奶同比增长超20% [6] - 奶粉及奶制品业务表现亮眼 25Q2实现营收77.65亿元 同比增长9.65% 婴配粉业务强势增长 [6] - 冷饮产品高速增长 25Q2实现营收41.24亿元 同比增长37.96% 受益于夏季气温偏高和消费意愿回升 [6] 未来展望 - 营收增长抓手充足 常温奶库存健康 低温创新产品拉动 婴配粉需求回暖 成人粉培育初显成效 奶酪BC双轮驱动 [6] - 盈利改善趋势明确 Q3青储季来临有望催化上游奶牛存栏加速去化 奶价有望逐步企稳 [6] - 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07.42亿元 116.45亿元和125.37亿元 对应市盈率分别为16倍 15倍和14倍 [2][6] - 现金流改善背景下分红有望稳步提升 假设2025年分红额同比持平 当前股价对应股息率4.4% [6]
潞安环能(601699):毛利率环比回暖,看好2H盈利改善
华泰证券· 2025-08-29 04:48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上调至"买入" [2][8][10] - 目标价设定为17.69元人民币 [2][8][21] 核心观点 - 毛利率环比回暖 看好下半年盈利改善 [1][6][8] - 公司业绩环比修复 主要受益于优秀的成本控制能力 [6] - 产量延续修复态势 成本管控成效显著 [6] - 主动调升喷吹煤比例以适应市场 全年产量保持稳定 [7] - 现金流充沛 具备较大的产能增长空间以及煤价企稳修复后的盈利弹性 [8] 财务表现 - 1H25收入140.69亿元 同比-20.3% [6] - 1H25归母净利润13.48亿元 同比-39.4% [6] - 25Q2营收71.01亿元 同比-21.1% 环比+1.9% [6] - 25Q2归母净利6.91亿元 同比-26.4% 环比+5.1% [6] - 1H25原煤生产2863万吨 同比+3.5% [6] - 1H25商品煤销售2525万吨 同比+2.9% [6] - 1H25综合单吨成本318元/吨 同比-14.4% [6] - 1H25综合毛利率36.0% 同比降6.6个百分点但环比2H24回升4.6个百分点 [6] - 25Q2毛利率环比提升1个百分点 [6] 业务运营 - 喷吹煤销量1083万吨 同比+16% 占比回升至42.9% [7] - 预计全年产量同比持平于5700万吨水平 [7] - 预计2H25产量可能同比轻微下滑3% 环比持平于1H25的2860万吨水平 [7] 盈利预测 - 上调25E-27E归母净利润至33.0/41.2/43.6亿元 [8] - 同比增速分别为+34.7%/+24.9%/+5.9% [8] - 25E EPS 1.10元 [5] - 26E EPS 1.38元 [5] - 27E EPS 1.46元 [5] - 25E ROE 6.99% [5] - 26E ROE 8.32% [5] - 27E ROE 8.41% [5] 估值分析 - 采用EV/EBITDA估值法 给予2026年3.59倍倍数 [8][21] - 25E PE 11.81倍 [5] - 26E PE 9.46倍 [5] - 27E PE 8.93倍 [5] - 25E PB 0.81倍 [5] - 26E PB 0.77倍 [5] - 27E PB 0.73倍 [5] 市场数据 - 当前股价13.04元人民币 [2] - 市值390.08亿元人民币 [2] - 52周价格范围10.39-17.65元 [2] - BVPS 15.53元 [2] - 6个月平均日成交额3.953亿元人民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