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搜索文档
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成效初显 信贷结构不断优化
金融时报· 2025-08-15 12:54
货币政策执行成效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3% 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 [2] - 央行推出三大类十项举措包括降准降息 下调结构性工具利率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增加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 [2] - 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 广义货币供应量 人民币贷款增长平稳 企业及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处于低位 [3] 信贷结构优化 - 新增贷款结构由2016年房地产和基建贷款占比六七成转变为目前科技 绿色 普惠 养老等领域占比六七成 [5] - 近十年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占比上升11个百分点 贷款期限结构持续优化 [6] - 直接融资(企业债券 政府债券 股票融资)在社会融资规模中占比相较2018年末提升4.4个百分点 [6] 重点支持领域 - 金融资源聚焦普惠小微 科技创新 信贷结构优化和促消费四大领域 [4] - 央行联合证监会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 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机制 [6] - 当前居民服务消费支出占比低于50% 金融部门将支持改善高品质服务消费供给 [7] 政策导向与实施 - 货币政策保持适度宽松 强调落实落细 保持流动性充裕 使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增长目标相匹配 [3] - 政策注重总量保障与结构优化相结合 传统工具拓展与新工具创新并重 [2] - 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加强部门协调与市场沟通 持续释放政策效应 [2][3]
央行将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更注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新京报· 2025-08-15 12:16
货币政策基调与方向 - 央行明确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匹配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及物价目标[1] - 货币政策将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重要考量,推动物价稳定在合理水平[1] - 政策注重逆周期调节,上半年推出降准降息、下调结构性工具利率、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等十项举措[2] 政策工具与实施效果 - 上半年累计实施12次降准、9次政策利率下调,带动1年期和5年期LPR分别下降115个、130个基点[3] - 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9%,M2增长8.3%,人民币贷款余额达268.6万亿元[3] - 新发放企业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同比分别下降45个和60个基点,信贷结构持续优化[3]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 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贷款保持较快增长,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4] - 央行引导金融机构聚焦"五篇大文章"(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优化资金供给结构[6][7] - 金融总量已突破430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和330万亿元(M2余额),政策转向盘活低效资源、提升资金效率[6] 经济环境与政策展望 - 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但国内经济基础稳固,长期向好趋势未变[5] - 下一阶段政策将保持融资总量合理增长,强化利率汇率均衡,推进金融市场开放与风险防范[5] - 政策传导效果将持续显现,需加强财政、货币、产业政策协同以巩固经济回升势头[6]
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北京商报· 2025-08-15 11:57
货币政策总体基调 - 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保持流动性充裕 使社会融资规模及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与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1] - 持续营造适宜的金融环境 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 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1] 利率与融资成本调控 - 进一步完善利率调控框架 强化央行政策利率引导 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传导机制[1] - 发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作用 持续强化利率政策执行和监督 降低银行负债成本 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1] - 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防范资金空转 把握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与保持自身健康性的平衡[1] 结构性政策工具应用 - 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 用好结构性工具支持科技创新 提振消费 小微企业及稳定外贸等领域[2] - 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 参考一篮子货币调节 坚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 - 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 增强外汇市场韧性 稳定市场预期[2] 汇率与金融稳定机制 - 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纠偏 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 防范汇率超调风险[2] -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探索拓展央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2] - 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2]
反内卷风暴下,央行释放重磅信号,再提“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重要考量”!相关表述连续四个季度现身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8-15 11:48
货币政策核心导向 - 央行将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 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 [1] - 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保持流动性充裕 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1] - 完善利率调控框架 强化央行政策利率引导 降低银行负债成本 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1] - "促进物价合理回升"表述连续四个季度出现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 2024年9月首次提出后表述升级为"合理回升" [2] 反内卷监管措施 - 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明确禁止"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为打击内卷式竞争提供法律依据 [3] - 高层会议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 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 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3] - 价格法修正草案完善低价倾销认定标准 规范市场价格秩序 治理内卷式竞争 [3] - 反内卷价格治理包含三个目标:短期治理价格战 中期去产能 长期推动PPI持续回升 [4] - PPI回正可能需要11-12个月 预计明年9月达到1.9%左右的高点 [4] 货币政策实施重点 - 强化逆周期调节 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把握政策力度和节奏 [7] - 密切关注海外主要央行货币政策变化 保持流动性充裕 [7] - 引导银行稳固信贷支持力度 保持金融总量合理增长 [7] 房地产市场政策 - 推动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等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8] - 完善房地产金融基础性制度 助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8] 债券市场发展 - 发展债券市场"科技板" 支持更多民营科技型企业、民营股权投资机构发债融资 [9] - 强化民营企业债券融资需求对接 引导用好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 [9] - 加快多层次债券市场发展 持续推进柜台债券业务扩容和规范发展 [9] - 进一步推动熊猫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 [9] 人民币汇率政策 - 稳步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 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10] - 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 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功能 [10] - 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10] - 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增强"风险中性"理念 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汇率避险服务 [10] 金融政策协同 - 发挥货币政策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 [10] - 不断拓宽支持消费的融资渠道 [10] - 发挥财政、就业和社保等政策的协同效应 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 [10]
中国央行:进一步完善利率调控框架,强化央行政策利率引导
华尔街见闻· 2025-08-15 11:29
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核心观点 - 中国央行提出进一步完善利率调控框架 强化政策利率引导作用 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传导机制 [1] - 持续降低银行负债成本 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同时防范资金空转 [1] - 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 重点支持科技创新 提振消费 小微企业 稳定外贸等领域 [1] - 下阶段将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保持流动性充裕 使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增长目标相匹配 [1] 利率政策调控方向 - 强化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作用 加强利率政策执行监督 [1] - 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1] - 平衡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与保持金融体系健康性的关系 [1] 货币政策实施重点 - 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动态调整政策力度和节奏 [1] - 将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重要考量 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 [1] - 持续营造适宜金融环境 货币供应量增长与价格预期目标挂钩 [1]
中国央行: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智通财经网· 2025-08-15 10:27
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 央行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强化逆周期调节 保持流动性充裕 [1][3] - 5月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释放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 [4] - 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9% 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8.3% [5] - 人民币贷款余额达268.6万亿元 [5] 利率调控与融资成本 - 5月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 下调结构性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 [4] - 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降低0.25个百分点 [4] - 1-6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同比下降约45个基点 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降约60个基点 [5] - 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降低银行负债成本 [1][4] 信贷结构优化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4] - 增加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 [4] - 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 [4] - 加力支持科技创新 提振消费 小微企业 稳定外贸等重点领域 [1][4] 汇率与风险防控 - 6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与上年末基本持平 [5] - 坚持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 [7] - 稳妥有序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 完善金融风险监测评估预警体系 [4][7] - 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7] 经济背景与政策目标 - 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 [3] - 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货币政策重要考量 [1][7] - 保持社会融资规模 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 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1][7] -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防范资金空转 [1][7]
央行:强化逆周期调节 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
证券时报网· 2025-08-15 10:09
人民财讯8月15日电,央行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一阶段,保持融资和货币总 量合理增长。进一步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抓好各项货币政策措施执行。强化逆周期调节,根据 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密切关注海外主要央行货币 政策变化,持续加强对银行体系流动性供求和金融市场变化的分析监测,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 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银行稳固信贷支持力度,保持金融总量合理增长,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 增长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持续营造适宜的金融环境。 ...
中国央行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华尔街见闻· 2025-08-15 10:03
货币政策方向 - 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把握政策实施力度和节奏 [1] - 保持流动性充裕 使社会融资规模及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与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1] - 持续营造适宜金融环境 将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货币政策重要考量 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 [1]
央行公布最新金融数据,体现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向
中国基金报· 2025-08-14 01:38
金融数据总体表现 - 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9% M2同比增长8.8% 均保持较高水平 [1] - 前七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87万亿元 7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达268.51万亿元 同比增长6.9% [4] - 本外币贷款余额272.48万亿元 同比增长6.7% 贷款余额增速明显高于名义经济增速 [4] 贷款利率变化 - 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约3.2% 较去年同期下降45个基点 [2] - 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约3.1% 较去年同期下降30个基点 [2] - 部分中小制造业企业贷款利率从历史最高6.5%降至当前约3.25% [2] 贷款结构分析 - 住户贷款增加6807亿元 其中短期贷款减少3830亿元 中长期贷款增加1.06万亿元 [4] - 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1.63万亿元 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75万亿元 中长期贷款增加6.91万亿元 票据融资增加8247亿元 [4] - 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2357亿元 [4] 政策与市场机制 - 禁止违规手工补息 建立存款招投标利率报备机制 优化非银同业存款利率自律管理 [3] - 利率低位运行反映信贷供给充裕 资金需求方获得信贷支持更易且成本更优 [2] - 东部科技企业获得20BP利率优惠后立即申请贷款启动新生产线 [2] 融资渠道发展 - 企业融资渠道日益多元化 政府债券发行扩容提速 [5] - 社会融资规模指标包含贷款、政府债券、企业债券、股票及非标融资等渠道 [5] - 新发放贷款指标反映当期银行实际发放和回收情况 发达经济体贷款余额增速稳定后存量贷款滚动续作仍保持活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