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

搜索文档
BAT资本开支飙升168%!机构调升阿里、“寒王”目标价_凤凰网
证券时报· 2025-09-01 06:22
核心观点 - 中国互联网巨头BAT第二季度资本开支合计615.83亿元 同比增长168% 环比增长12% 显示AI相关投资加速 [1] - 海外科技巨头微软 Meta 谷歌均上调资本支出指引 反映全球算力投资持续超预期 [2] - 国产AI算力链受需求拉动迎来价值重估 寒武纪获高盛上调目标价14.7%至2104元 行业处于早期成长阶段 [2][3] 中国互联网公司资本开支与业务表现 - 阿里巴巴第二季度云业务收入333.98亿元 同比增长26% 环比增长11% 资本开支386.76亿元 同比增长220% 环比增长57% 公司计划推进3800亿元既定资本支出投资 [1] - 腾讯FinTech and Business service业务收入555.36亿元 同比增长10% 资本开支191亿元 同比增长119% [1] - 百度non-online marketing收入100亿元 同比增长33% 环比增长6% 资本开支38亿元 同比增长79% 环比增长31% [1] 海外科技公司资本开支动向 - 微软第二季度资本支出242亿美元 同比增长27% 创单季最高纪录 [2] - Meta将2025年资本支出下限从640亿美元上调至660亿美元 [2] - 谷歌将2025年资本开支从750亿美元提高至850亿美元 [2] 行业趋势与投资机会 - AI驱动算力全产业链处于早期成长阶段 推理算力及模型迭代升级成为长期驱动因素 [2] - 国产算力 私有云 政企云一体机部署需求有望加速落地 [2] - 寒武纪因二季度业绩强劲获高盛上调2025-2030年净收入预测 其中2025年预测上调34% [3] 机构推荐投资标的 - 云计算领域关注阿里巴巴 深信服 金山云 优刻得 青云科技 顺网科技 [3] - 数据治理领域关注星环科技 海量数据 达梦数据 慧辰股份 博睿数据 [3] - 国产算力硬件包括寒武纪 海光信息等芯片设计中芯国际等晶圆制造高澜股份 英维克等液冷方案中国长城 欧陆通等电源电感浪潮信息 中科曙光等服务器厂商 [3]
算力投资保持强劲增长!中际旭创暴涨超10%,创业板人工智能ETF(159363)涨幅再度扩大超5%,继续放量新高
搜狐财经· 2025-09-01 05:46
板块表现 - 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上涨4.35% [1] - 光模块相关个股锐捷网络领涨14.57% 光库科技上涨13.01% 中际旭创涨超10% 新易盛和天孚通信涨超5% 均创历史新高 [1] -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159363)场内价格涨5%刷新历史高点 实时成交额超11亿元 资金净申购7600万份 [1] 资本开支与增长预期 - 阿里云2025年第二季度资本开支386亿元 同比增长220% 环比增长57.1% 创单季历史新高 [1] - 英伟达预计今年云服务提供商资本开支约6000亿美元 中国市场规模约500亿美元 年增长率预计50% [1] - 阿里AI相关收入保持三位数增长 显示AI商业化落地路径清晰 [1] 产品布局与规模 -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159363)约70%仓位布局算力 30%布局AI应用 光模块龙头持仓占比超41% [2] - 该ETF规模超44亿元创上市新高 近1个月日均成交额超5亿元 在同类6只ETF中流动性排名第一 [2] - 产品为全市场首只跟踪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的ETF [2]
通信ETF(515880)年内涨幅居A股ETF榜首,规模超95亿元居同类第一,算力核心环节占比超7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1 05:01
通信ETF表现 - 通信ETF(515880)年内二级市场涨幅达87.17% 居A股ETF榜首 [1] - 通信ETF近20日净流入额超44亿元 当前规模超95亿元 位居同类第一 [1] 算力板块投资逻辑 - 阿里巴巴2025年二季度资本开支及云业务均实现高增长 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八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 [1] - 国产AI芯片自主可控进程稳步推进 国内云厂商由AI需求驱动的资本开支将重回高速增长通道 [1] - 通信ETF覆盖"光模块+服务器+光纤+铜连接"核心算力产业链 相关成分占比超70% [1] 替代投资渠道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关注通信ETF联接基金(联接A:007817 联接C:007818) [2]
AI收入亮眼,阿里巴巴财报大超预期,港股消费ETF(513230)现涨2.32%
搜狐财经· 2025-09-01 03:25
港股市场表现 - 9月1日早盘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均上涨超过2% [1] - 港股消费ETF(513230)上涨2.32%,持仓股阿里巴巴、思摩尔国际、美的集团、老铺黄金涨幅居前 [1]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上涨近2%,持仓股阿里巴巴领涨超17%,比亚迪电子涨超6%,阿里健康涨近6% [1] 阿里巴巴财务表现 - 2026财年第一季度营收2476.52亿元,剔除已出售业务影响后整体收入同比增长10% [1] - 净利润423.82亿元,同比增长76% [1] - 过去四个季度在AI基础设施及产品研发上累计投入超过1000亿元 [1] AI与云计算业务 - 单季度AI+云资本支出达386亿元 [1] - 三年规划3800亿元建设AI基础设施 [1] - 阿里云收入同比增长26%创三年新高 [1] - AI产品连续八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 [1] 行业投资机会 - 互联网巨头资本支出投入与国产AI芯片量产加速推动算力需求增长 [1] - IDC行业有望进入新一轮招标期 [1] - 港股消费ETF覆盖电商和新消费稀缺赛道 [1] - 恒生科技指数ETF包含中国核心AI资产和稀缺科技龙头 [1]
算力板块飙升,阿里巴巴暴涨超17%,AI投资创新高,全市场最大的计算机ETF(159998)最新单日“吸金”超360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1 03:17
计算机ETF(159998)表现及规模 - 截至2025年9月1日成交3221.98万元 跟踪指数成分股中协创数据领涨4.92% 润和软件上涨3.34% 千方科技上涨3.20% [3] - 截至8月29日单日净流入3651万元 近1月规模增长8981.72万元 近半年份额增长4.34亿份 [3] - 跟踪中证计算机主题指数 覆盖信息技术服务/应用软件/系统软件/电脑硬件等领域 前十大重仓股包括科大讯飞/中科曙光/海康威视/金山办公/同花顺等龙头企业 [4] 云计算ETF沪港深(517390)表现及资金流向 - 当日上涨2.03% 换手率6.74% 成交2300.35万元 成分股阿里巴巴-W大涨17.29% 数据港上涨9.99% 中际旭创上涨6.11% [3] - 近5个交易日内4日资金净流入 合计吸金1317万元 近1周累计上涨7.85% [3] - 跟踪中证沪港深云计算产业指数 同时布局港股互联网企业/A股算力企业/A股计算机龙头 [5] 阿里云业务表现及资本开支 - 2026财年第一季度营收333.98亿元 同比增长26% 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八个季度三位数增长 [5] - 资本支出达386亿元 同比激增220% 过去四个季度累计投入超1000亿元 [5] - 未来三年计划投入3800亿元用于AI资本开支 自研AI芯片聚焦智能客服/语音助手/AI搜索等推理场景 [5] AI算力行业趋势 - 全球AI算力需求持续旺盛 各大厂加速万卡至十万卡集群建设 [5][6] - GPU云(算力租赁)成为解决高端算力供需不匹配的核心方案 具备灵活低成本优势 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 [6] - 推荐关注国内GPU云相关企业 [6]
阿里资本开支创新高,A股算力股集体飙升,旋极信息、利扬芯片20CM涨停,全志科技涨18%,数据港10CM涨停,亿田智能、云天励飞、汇纳科技涨超9%
格隆汇· 2025-09-01 02:15
算力概念股市场表现 - A股算力概念股集体飙升 旋极信息涨幅20.06% 利扬芯片涨幅20% 全志科技涨幅17.98% 数据港涨幅9.99% 亿田智能涨幅9.69% 云天励飞涨幅9.24% 汇纳科技涨幅9.10% 合力泰涨幅7.69% 锐捷网络涨幅7.29% 中际旭创涨幅7.10% [1] - 多只算力概念股总市值超百亿 中际旭创总市值4223亿 锐捷网络总市值762亿 光环新网总市值308亿 合力泰总市值283亿 数据港总市值263亿 全志科技总市值456亿 云天励飞总市值392亿 [2] - 部分个股年初至今涨幅显著 中际旭创年初至今涨幅208.99% 亿田智能涨幅207.93% 吉视传媒涨幅167.91% 旋极信息涨幅133.23% 汇纳科技涨幅134.46% 云天励飞涨幅120.06% [2] 阿里云业务与AI投入 - 阿里云业务营收333.98亿元 同比增长26% AI相关收入保持三位数增长 外部商业化收入中AI贡献超20% [2] - 阿里巴巴单季资本开支386亿元 同比增长220% 环比增长57.1% 创单季历史新高 [2] - 过去四个季度累计投入超1000亿元用于AI基础设施及AI产品研发 [2] 行业资本开支与需求展望 - 阿里制定三年规划投入3800亿元建设AI基础设施 带动算力需求扩张 [3] - 阿里云收入创三年新高 AI产品连续八个季度三位数增长 [3] - 互联网巨头Capex投入增加 国产AI芯片量产加速 IDC有望进入新一轮招标期 [3]
华懋科技20250831
2025-09-01 02:01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华懋科技(公司)及光模块、AI算力、汽车安全(行业)[1][2] - AI产业处于早期阶段 资本开支明显增加 微软 Meta 谷歌等公司因AI投入带来业务强劲增长 国内阿里巴巴云业务增速超预期 算力到收入的闭环趋势明确[3] - 光模块行业竞争格局清晰 国内有两家头部企业 海外头部模块企业为主供 玩家较少且专一化 良率控制 产品迭代及客户认证相对封闭[14] 核心财务数据与业绩 - 公司中报收入11.08亿元 同比增长14.42% 归母净利润1.36亿元 同比增长3% 扣非净利润1.25亿元 同比增长24.53%[2][6] - 汽车业务经营性利润率维持在17%左右[2][6] - 财务费用增加至约3000万元 其中转债计提费用约1500万元 上半年回购贷利息几百万元 汇兑损益[2][6] - 博康亏损约1.5亿元 比去年同期多接近4000万元 含东阳光新子公司收购确认约1000万非经常性损益[6] - 富创优越上半年实现利润1.08亿元 同比翻倍增长[6] - 汽车业务2025年收入预计增长14%-15% 净利润增长约15% 利润约1.8亿元[8] - 上半年收入占全年40%多 净利润占比不到40%[8] - 综合毛利率30.7% 汽车业务第二季度毛利率28.77% 二季度为季节性低点 因员工招聘和产能准备[23] - 下半年销售旺季和毛利率提升 预计毛利率比上半年增加1-1.5个百分点[8] 业务发展与国际扩张 - 受益海外光模块 AEC产品及全光交换技术发展 国内AI服务器需求增长[2][7] - 越南工厂2025年4月投产 上半年收入增长不到10% 新工厂转固折旧摊销致利润下降 下半年恢复正常 进入三年达产爬坡期[9] - 主要客户包括奥托利夫 高铁研究军胜 岩峰智能 在东南亚市场逐步释放产能[9] - 年底摩洛哥布局 两年后面向欧洲市场投产[9] - 未来三到五年收入和利润复合增长率预计保持在20%以上 国内市场复合增长率约10%[9] - 海外建厂原因包括本地化配套 提高运输效率 享受关税优惠 规避终端客户风险 光模块业务因北美客户原产地认证要求生产全部转移至海外如泰国或马来西亚[22] 光模块与技术创新 - 富创优越上半年经营性收入约1.2亿元 全年预期至少2.4亿元[4][9] - 800G光模块上半年出货量近300万支 全年预计500-600万支 400G光模块上半年出货量近500万支 全年预计600万支左右 低速率光模块全年三四百万支[9][10] - 2026年海外800G订单有望达1000万支 1.6T订单可能接近150万支[4][10] - 硅光技术通过倒装封装工艺提升PCBA BOM成本从40%-50%至60%以上 增加价值量和盈利能力[4][11] - OCS业务与北美大客户合作 已开始出货 每组设备收入可达数千元 加工费为主 利润率不错 利润贡献增量重要来源[13] - 光模块后道工艺简化降低整体成本 去DSP化采用LPO方案增加设计和制造难度 提升加工费和利润率[12] - 1.6T产品价格比800G高很多 量产后整体价值可能达800G约两倍 利润率基本稳定 单片价值量高意味毛利润接近两个800G产品[15] 市场与客户 - 公司为北美本土光模块及AEC产品大型供应商 产能需求旺盛 PCBA领域核心供应商[5] - 80%需求来自北美 国内AI算力上升可能使单颗GPU配置光模块数量超过海外 国内未来增长快[16] - 国内云场资本崛起带来光模块需求释放 与国内投资者合作分享增长红利[16] - AEC产品上半年高速铜缆连接产品包括AEC OV AOC和ACC 总收入超过1亿元 北美最大GPU企业减少需求 但Google Meta亚马逊等逐步接受 预计2027年放量 出货量达数百万支以上[20] 产能与布局 - 深圳和马来西亚槟城两个工厂 深圳10条线 马来西亚8条线[17] - 2025年马来西亚拿地建新厂房 可容纳至少20多条线 扩产周期约三个月 考虑泰国市场服务更多客户 国内现阶段不扩展[17] - 收回东亚华兴满足化学化工厂需求 包括汽车安全气囊有机硅 TPU车衣和结构材料 产线建设中 预计2026年上半年完成 应用于医疗 汽车及机器人领域[21] 风险与展望 - 短期财报受转债费用及博康投资收益扰动 但管理层不牺牲长远布局[25] - 博康光刻胶行业属长坡厚雪型行业 公司会出售部分股票优化资本结构 保持长期合作[25] - 公司光通信和汽车安全业务经营性利润符合预期 长期发展潜力大[25] - 公司在光模块 ACLC OCS及归光技术充分布局 受益行业高景气度 复创收购增强竞争力[26][27] - 公司为算力链中估值洼地 预计2026年估值14倍 未来业绩成长和估值均有上行空间[2][4][7]
中兴通讯上半年营收稳健增长14.5%,第二曲线业务拓展显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1 01:1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15.5亿元同比增长14.5% 归母净利润50.6亿元 二季度营收及利润环比增长 [1] - 运营商业务营收占比降至49% 政企业务占比大幅提升至27% 消费者业务维持24% [1] - 第二曲线业务(算力/终端)营收同比增长近100% 占比超35% 服务器及存储营收同比增长超200% AI服务器占比55% [1][3] 业务板块表现 - 政企业务同比增速109.9% 主要驱动为服务器及存储业务超200%增长 [2][3] - 消费者业务同比增长7.6% 手机国际市场营收增超30% 云电脑保持高速增长 [4] - 运营商网络业务国内5G市场进入成熟期 国际在印尼/喀麦隆/坦桑尼亚等市场突破 [2][3] 算力战略与产品进展 - 构建覆盖算力/网络/能力/智力/应用/终端的全栈智算解决方案 [3] - 通算服务器国内运营商份额领先 智算服务器中标国产智算项目 数据中心交换机中标中国移动集采第一 [3] - 自研液冷机柜/CDU/预制电力模块产品 在东数西算核心区域实现大规模落地 [3] 技术研发与生态建设 - 采用全栈开放智算解决方案 兼容主流GPU 开源Co-Sight智能体工厂 [6] - 自研芯片/AI服务器/集群/智算一体机产品 实现全栈国产化 [6] - 光互连光交换GPU超节点获SAIL奖 智算超节点系统获算力大会突破成果奖 [6][7] - AiCube智算一体机深度适配文心4.5系列模型 部署周期从数周缩短至小时级 [7] 市场拓展与行业应用 - 智算服务器满足头部互联网公司需求 在金融/政务/企业市场实现突破 [4][9] - 智能手机通过双品牌策略拓展东南亚/拉美/中东/非洲/欧洲市场 [4] - 下半年将深化互联网/金融行业合作 推进电力/交通等重点行业布局 [9] 毛利率与成本管控 - 算力产品收入增长导致整体毛利率阶段性承压 因市场竞争充分且毛利率低于传统通信产品 [5] - 通过提升规模效益/增加自研比例/销售解决方案三大举措改善毛利率 [5] AI技术能力建设 - 星云大模型Nebula Coder-V6在SuperCLUE推理专项榜单并列第一 综合总榜并列第二 [8] - 提出AI家庭"四大件"战略(网络/算力/智能屏/机器人) 基于超1亿台年家庭终端发货量构建生态 [8]
【点金互动易】昇腾+液冷,公司产品批量用于包括昇腾在内的国产AI芯片,并可用于AI服务器液冷领域
财联社· 2025-09-01 01:01
产品定位 - 主打时效性和专业性的即时资讯解读产品 侧重于挖掘重要事件的投资价值 分析产业链公司以及解读重磅政策要点[1] - 即时为用户提供快讯信息对市场影响的投资参考 将信息价值用专业视角 朴素语言 图文并茂方式呈现[1] 公司业务布局 - 昇腾+液冷业务:产品批量用于包括昇腾在内的国产AI芯片 并可用于AI服务器液冷领域 正在推进电子产品散热部件应用[1] - 英伟达+算力业务:子公司已推出英伟达端侧设备 能为客户提供AI服务器 GPU算力卡等算力解决方案[1]
企业“算力落地难”怎么破
科技日报· 2025-09-01 00:54
核心观点 - 算力作为数字经济核心引擎 战略价值已超越技术范畴 成为重构产业格局的关键变量 中国人工智能相关ICT市场投资规模2025年有望达1.6万亿元 2028年增至3.5万亿元[1] - 大模型技术爆发式演进推动千行百业加速数智化转型 但企业面临算力选择困难 转型路径模糊等难题 需推动先进算力与行业场景深度融合[1] - 自主创新算力平台因技术进步和供应链安全需求快速增长 预计年底占据近半市场份额 算力需求结构从训练向推理倾斜 智能算力需求爆发式增长[4] 算力产业规模与机遇 - 中国算力总规模全球第二 在用算力中心标准机架达1085万架 智能算力规模达788EFLOPS[2] - 2025年算力产业迎来发展机遇 大模型为AI产业注入新活力 带动庞大算力尤其是推理需求[1] - 华为中国区政企计算产业2024年增长80% 鲲鹏和昇腾平台发挥关键作用[5] 行业挑战与需求变化 - AI变革传统IT架构 传统CPU架构难以满足AI模型训练与推理需求 企业数据分散形成数据孤岛[2] - 企业数智化转型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 需要多样化算力供给模式 传统IT架构无法满足AI对算力 数据 实时性的高要求[2] - 生成式AI带来新技术栈和架构变化 算力技术设施需具备高性能多核处理能力和AI应用加速技术[3] 自主创新算力发展 - 鲲鹏处理器凭借优越性能和开放生态 广泛应用于政府 金融 能源 交通等多个领域[5] - 昇腾AI处理器以强大算力支持加速人工智能在各行业应用落地[5] - 图灵智感基于昇腾算力平台开发医疗监护系统 通过多模态数据分析实现癫痫发作实时预警 降低疾病恶化风险[5] - 基于昇腾算力平台的图灵智法一体机可自动生成法律文件 支持语音文本输入 智能识别不合规条款 帮助法务人员节省超80%审稿时间[6] 数智化转型解决方案 - 华为推出行业智能化参考架构 分为智能感知 智能联接 智能底座 智能平台和AI模型5层 为企业提供清晰转型框架[7] - 智能感知通过机器视觉 雷达等技术实现物理世界数据采集和数字化 智能联接利用5G 光纤等网络实现高速低时延数据传输[7] - 智能底座和平台通过存算网协同及开放架构共建共享 打造高能高效系列化算力 支撑多样化场景[7] - AI模型形成针对不同行业和场景的解决方案 驱动智能化应用落地[7] 行业应用实践 - 制造业可依托架构采集训练复杂生产数据 构建工业大模型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8] - 金融业通过智能分析对交易风险进行实时监测与预警 帮助防范系统性风险[8] - 政府治理领域基于多源数据融合与分析 实现更精准城市交通调度和公共服务供给[8] - 华为提出三层五阶八步数智化转型方法论 提供从战略到执行的完整路线图[8] 生态合作与未来规划 - 华为围绕先进算力打造xPN生态 携手合作伙伴助力客户打造适配业务场景的先进算力底座[8] - 面向中小企业坚持伙伴主导 借助合作伙伴力量让鲲鹏和昇腾技术优势延伸到每个角落[9] - 华为将坚定投入计算产业 坚持根技术创新 基于场景打造更具竞争力产品与方案 强化计算产业伙伴体系[9] - 未来持续深化与合作伙伴协同 以先进算力为引擎驱动更多场景创新实践 加速数智化转型进程[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