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

搜索文档
中国汽车出海,别带“996”和价格战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2-09 13:43
中国汽车出口现状 - 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达585.9万辆,同比增长19.3%,连续两年全球第一,领先日本(421万辆,同比下降5%)[4] - 乘用车出口495.5万辆,同比增长19.7%,传统燃料汽车出口457.4万辆(+23.5%),新能源汽车出口128.4万辆(+6.7%)[4] - 主要出口市场:俄罗斯(115.8万辆)、墨西哥(44.5万辆)、阿联酋(33.1万辆)等,新能源车主要出口比利时(26.4万辆)、巴西(15.2万辆)、英国(11.9万辆)[4] 增长驱动因素 - 政策支持:国家贸易政策鼓励产业链出口积极性[4] - 技术领先:新能源技术及智能化优势显著提升竞争力[4] - 企业努力:自主品牌提升产品质量与成本控制能力[4] - 市场多元:需求端(覆盖五大洲)和供给端(多企业参与)同步拓展[4][8] 市场结构特征 - 出口占比提升:当前产量中20%用于出口(四年前仅3%)[7] - 区域分布均衡:亚洲162万辆、欧洲90万辆、俄罗斯90+万辆、北美60万辆[8] - 企业策略分化:问界(智能化)、比亚迪(电动化)、奇瑞(国际化)各具优势[10] 新兴市场潜力 - 人均GDP与汽车保有量呈正相关,3万美元为增长拐点[12] - 东盟(年销300万辆)人口6.8亿,仅为中国销量零头,增量空间显著[16] - 非洲潜力市场:尼日利亚(2.2亿人)、埃及(1.1亿)等处于汽车普及初期[16] - 中国品牌在新兴市场电动车市占率达47%,远超成熟市场(7%)[18] 竞争策略建议 - 油电并行:全球电动车渗透率仍低(欧洲20%),传统车出口仍重要[21] - 盈利优先:避免国内输血式价格战,保障供应链合理利润[21] - 竞合平衡:与当地企业保持合作空间,避免过度挤压引发制裁[23] - 文化适配:需适应海外工作习惯(如拒绝996模式),加强本地化运营[23] 产品竞争力表现 - 电动车安全系统获泰国消费者认可,当地市占率达74%[18] - 传统车在发达市场占比仅1%,但在新兴市场达9.6%(智利27.5%)[18] - 国内市场规模占全球28.7%(电动车59%),为出海奠定基础[18]
兴业证券王涵 | “内”还是“外”?对中国经济中长期逻辑的思考——经济每月谈第八期
王涵论宏观· 2024-12-31 09:41
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 - 中国经济正处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阶段,需同时关注内部改革与外部国际化潜力 [1] - "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三化协同推动历史增长:工业增加值占全球24.9%,出口占比最高达14.6%,唯一拥有全门类工业体系的国家 [7] - 资本存量自2015年起超越美国,2023年城镇化率达66.2%,名义GDP为1978年的350倍 [7] 工业化新阶段 - 工业补空白需求收窄,转向高精尖、环保方向,从"量"到"质"的升级需求凸显 [9][11] - 1996年粗钢产量超日本,2005年实现自给自足,机械设备出口占比2004年超越劳动密集型产品 [3] - 工业创新从"点"到"面",完备产业链支撑新兴市场中高端制造需求开拓 [11] 城镇化新机遇 - 城镇化率66.2%后重点转向消费者角色,户籍城镇化率48.3%存差距,每提升1个百分点可新增2000亿消费 [13][14] - 城镇居民百户汽车保有量从1997年0.2辆升至2023年55.9辆,服务消费需求上升 [14] - 日韩经验显示城镇化率超70%后消费率企稳回升,中国消费结构向医疗教育娱乐升级 [13] 国际化新方向 - 发达国家市场遇瓶颈,新兴市场50亿人口成新蓝海,2023年对外绿地投资达1400亿美元(东南亚/中东/非洲为主) [10][11] - "一带一路"倡议对接新兴市场工业化需求,中高端产品性价比优势助市占率提升 [11] - 内外循环协同:国际化反哺工业升级,新兴市场成功经验或助力突破发达国家贸易壁垒 [1][11] 短期政策重点 - 关税冲击下需稳住内需,新型城镇化政策聚焦户籍改革释放消费潜力 [12][13] - 1998-2020年工业增加值增长中84%来自城镇居民消费和出口拉动,当前消费升级延续此逻辑 [3][14]
杭州银行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全景路演】
2024-10-31 00:57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银行业 - **公司**:杭州银行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2024年经营业绩 - **客户服务**:资产增长14.7%,贷款增长16.2%,科技类、制造业、绿色贷款分别增长29.5%、26.3%、21.5%;存款规模增长21.7%,付息成本下降15BP [2] - **经营效益**:营业收入增长9.6%,净利润增长18.1% [2] - **资本管理**: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85%,提升0.69个百分点 [2] - **分红情况**:2024年预计两次分红每10股6.5元,同比增长25%,分红总量同比增长29%,上市以来累计分红188亿 [3][4] - **资产质量**:不良率0.76%,逾期与不良比例0.72,拨备覆盖率541% [4] 2025年经营策略 - **转型发展**:推动新资本流量化、国际化、数字化转型,推进访客拓客一号发展工程和数字赋能一号管理工程 [5] - **质量立行**:以第一还款来源和操作风险为风控基础,注重小额信贷和利率风险,深化合规管理 [6] 分红与可转债问题 - **分红安排**:原则上每年实施两次现金分红,保持每股现金分红与可分配利润同向变动和合理匹配,历史利润与分红增幅基本匹配 [9] - **可转债情况**:截至昨日收盘,杭银转债还有103.85亿未转股,转股比例30.76%,到期日2027年3月29日;完成转股将提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近0.8个百分点 [11][13] 未来五年规划重点方向 - **新资本发展**:降低资本消耗,从客户投向、资产结构、评价考核做调整 [17] - **流量化**:加快资产周转,配置高流动性资产,如交易银行业务、票证行 [18] - **国际化**:客户和业务国际化,特别是跨境、自贸区业务 [18] - **数字化**:打造敏捷组织推动管理变革,设置实体经济业务占比导向性比例 [19] 对公业务成长性 - **客户拓展与经营**:推进拓客访客,扩大客户覆盖率,去年开户客户数突破10万;强化分层分类管理,经营好客户和客群 [22][23] - **把握政策与市场导向**:科技、制造、绿色贷款增速超平均,未来聚焦区域优势和产业布局,实现实体板块增长 [24] 2025年信贷投放计划 - **总体目标**:稳中有进,保持贷款总量稳健增长,预计增量与2023年基本持平,信贷占资产比重上升 [26] - **投放安排**:向先进制造和绿色金融倾斜,推进科创金融,聚焦小微客群;零售围绕提升消费扩大内需,满足住房、汽车等需求 [27] - **投放节奏**:平衡季度投放节奏,一季度加大储备和投放力度 [27] 净息差情况 - **现状**:2024年同比收窄9BP,好于行业17BP;2025年一季度净利息收入增长7% [28][29] - **展望**:有下行压力,但降幅收窄;银行加强定价管理,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存款付息率下降 [30][31] 零售贷款业务 - **市场情况**:杭州地区零售信贷需求结构性回暖,2025年一季度一手房成交12007套、二手房成交23605套,分别提升1%和35% [33] - **投放策略**:消费贷围绕产品优化、客群深耕、科技赋能,出台专项方案;房贷深化渠道建设,巩固杭州投放领先地位 [35][36] 零售领域风险 - **不良情况**:2024年按揭新形成不良2.6亿,新形成不良率0.26%;传统线下消费贷款新形成不良3.56亿,新形成不良率0.86%;网络贷款新形成不良2.4亿左右,新形成不良率6.6% [38][39] - **风险阶段**:按揭和传统线下消费贷款风险相对稳定,网络贷款近几个月稳定,小微贷款短期风险收敛,中期若经济和房价稳定,预计2025年二季度后出现拐点 [40][41] - **关注风险**:本年度关注大额风险和信用风险反控压力 [4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杭州银行十四五规划主要指标资产和利润连续两个五年计划实现翻番 [17] - 2024年房贷投放增幅16%,余额增幅12%,2025年一季度投放同比新增28% [36] - 网络信贷新形成不良率提升较快原因是执行更严策略,对预期超30天提前进量 [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