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转型

搜索文档
潍柴动力:Q1业绩亮眼,发动机龙头强者恒强-20250505
东吴证券· 2025-05-05 15: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Q1公司业绩亮眼,发动机主业受益重卡周期向上,新能源、出口、大缸径、后市场多方发力,考虑2025年重卡行业有望复苏,公司作为发动机龙头强者恒强,维持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及“买入”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告要点 - 2025年Q1公司实现营收574.6亿元,同环比分别+1.9%/+6.9%,实现归母净利润27.1亿元,同环比分别+4.3%/-9.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4.8亿元,同环比分别+5.98%/-11.8% [7] 凯傲计提支出影响 - 25Q1凯傲增效计划计提支出14.65亿元,影响归母4.72亿元,加回后25Q1归母31.8亿元,同环比分别+22.4%/+6.0%,2025年全年增效计划预计计提2.4 - 2.6亿欧元 [7] 供应链降本与费用管控 - 25Q1毛利率22.2%,同环比分别+0.5/-1.9pct,同比增长主因24Q2开始供应链降本效果持续体现 [7] - 25Q1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5.6%/7.1%/3.55%,同比分别+0.3/+2.5/-0.2pct,环比分别-0.6/+2.1/-0.35pct,25Q1管理费用40.9亿,同环比分别+56.6%/+50.4%,主因凯傲增效计划支出影响 [7] - 25Q1公司财务费用-2.1亿元,24Q1/24Q4分别1.06/-1.6亿元,主因汇兑收益贡献 [7] 展望 - 发动机主业:国四报废更新政策扩围至天然气重卡,看好国四政策拉动下重卡内需向上,公司降本增效增厚利润 [7] - 大缸径:数据中心柴发高景气,看好公司大缸径业务持续突破贡献业绩弹性 [7] - 新能源:公司大力推进新能源转型,比亚迪合资工厂将于25年投产,看好公司新能源客户持续突破 [7]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 基本维持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129/153/16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48/1.76/1.86元,对应PE分别为10.3/8.65/8.19倍,考虑公司当前估值较低且龙头地位稳固,维持“买入”评级 [7] 财务预测 - 营业总收入:2024 - 2027年分别为215,691、228,632、250,533、263,153百万元,同比分别为0.81%、6.00%、9.58%、5.04% [1][8] - 归母净利润:2024 - 2027年分别为11,403、12,863、15,310、16,172百万元,同比分别为26.51%、12.80%、19.03%、5.63% [1][8] - 其他财务指标:如毛利率、归母净利率、收入增长率等在不同年份有相应变化,具体数据见报告表格 [8]
潍柴动力(000338):Q1业绩亮眼,发动机龙头强者恒强
东吴证券· 2025-05-05 14:3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Q1公司业绩亮眼,发动机主业受益重卡周期向上,新能源、出口、大缸径、后市场多方发力,考虑2025年重卡行业有望复苏,公司作为发动机龙头强者恒强,维持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及“买入”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告要点 - 2025年Q1公司实现营收574.6亿元,同环比分别+1.9%/+6.9%,实现归母净利润27.1亿元,同环比分别+4.3%/-9.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4.8亿元,同环比分别+5.98%/-11.8% [7] - 凯傲计提支出影响归母净利润4.72亿元,25Q1凯傲增效计划计提支出14.65亿元,影响归母4.72亿元,加回后25Q1归母31.8亿元,同环比分别+22.4%/+6.0%,2025年全年增效计划预计计提2.4 - 2.6亿欧元 [7] 财务指标 - 25Q1毛利率22.2%,同环比分别+0.5/-1.9pct,同比增长主因24Q2开始供应链降本效果持续体现 [7] - 25Q1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5.6%/7.1%/3.55%,同比分别+0.3/+2.5/-0.2pct,环比分别-0.6/+2.1/-0.35pct,25Q1管理费用40.9亿,同环比分别+56.6%/+50.4%,主因凯傲增效计划支出影响 [7] - 25Q1公司财务费用-2.1亿元,24Q1/24Q4分别1.06/-1.6亿元,主因汇兑收益贡献 [7] 展望 - 发动机主业:国四报废更新政策扩围至天然气重卡,看好国四政策拉动下重卡内需向上,公司降本增效增厚利润 [7] - 大缸径:数据中心柴发高景气,看好公司大缸径业务持续突破贡献业绩弹性 [7] - 新能源:公司大力推进新能源转型,比亚迪合资工厂将于25年投产,看好公司新能源客户持续突破 [7] 盈利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213,958|215,691|228,632|250,533|263,153| |同比(%)|22.15|0.81|6.00|9.58|5.04|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9,014|11,403|12,863|15,310|16,172| |同比(%)|83.77|26.51|12.80|19.03|5.63| |EPS - 最新摊薄(元/股)|1.03|1.31|1.48|1.76|1.86| |P/E(现价&最新摊薄)|14.70|11.62|10.30|8.65|8.19| [1] 三大财务预测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百万元)|184,750|199,150|235,277|267,182| |非流动资产(百万元)|159,130|152,643|147,253|143,045| |资产总计(百万元)|343,879|351,793|382,529|410,228| |流动负债(百万元)|154,839|144,534|155,141|161,506| |非流动负债(百万元)|67,081|68,684|68,684|68,684| |负债合计(百万元)|221,921|213,218|223,825|230,190|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百万元)|86,696|100,296|116,106|132,879|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35,262|38,280|42,598|47,159| |所有者权益合计(百万元)|121,959|138,575|158,704|180,038| |负债和股东权益(百万元)|343,879|351,793|382,529|410,228|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215,691|228,632|250,533|263,153| |营业成本(含金融类)(百万元)|167,305|175,292|191,656|201,558| |税金及附加(百万元)|707|754|827|868| |销售费用(百万元)|12,485|13,032|14,280|15,000| |管理费用(百万元)|10,259|12,117|11,023|11,579| |研发费用(百万元)|8,299|9,374|9,520|10,000| |财务费用(百万元)|231|-922|203|221| |加:其他收益(百万元)|1,902|1,143|1,253|1,316| |投资净收益(百万元)|421|457|431|456| |公允价值变动(百万元)|123|500|1,000|1,500| |减值损失(百万元)|-1,575|-1,110|-1,171|-1,282| |资产处置收益(百万元)|154|0|0|0| |营业利润(百万元)|17,428|19,975|24,536|25,917| |营业外净收支(百万元)|-106|0|0|0| |利润总额(百万元)|17,322|19,975|24,536|25,917| |减:所得税(百万元)|3,044|4,095|4,907|5,183| |净利润(百万元)|14,278|15,880|19,629|20,733| |减:少数股东损益(百万元)|2,874|3,017|4,318|4,561|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1,403|12,863|15,310|16,172| |每股收益 - 最新股本摊薄(元)|1.31|1.48|1.76|1.86| |EBIT(百万元)|17,106|19,053|24,739|26,138| |EBITDA(百万元)|29,833|25,766|31,458|31,963| |毛利率(%)|22.43|23.33|23.50|23.41| |归母净利率(%)|5.29|5.63|6.11|6.15| |收入增长率(%)|0.81|6.00|9.58|5.04|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26.51|12.80|19.03|5.63|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26,094|4,087|22,364|18,404|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28,911|-1,962|-3,569|-4,344| |筹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3,838|1,203|-591|-591| |现金净增加额(百万元)|-16,666|3,552|18,204|13,468| |折旧和摊销(百万元)|12,726|6,713|6,719|5,825| |资本开支(百万元)|-6,600|-1,801|-1,500|-1,800| |营运资本变动(百万元)|-5,648|-19,238|-4,315|-8,073| |每股净资产(元)|9.93|11.51|13.32|15.25| |最新发行在外股份(百万股)|8,716|8,716|8,716|8,716| |ROIC(%)|8.65|8.72|10.29|9.81| |ROE - 摊薄(%)|13.15|12.82|13.19|12.17| |资产负债率(%)|64.53|60.61|58.51|56.11| |P/E(现价&最新股本摊薄)|11.62|10.30|8.65|8.19| |P/B(现价)|1.53|1.32|1.14|1.00| [8]
“固守”燃油车,长城汽车一季度销量、业绩双下滑,魏建军面临“诺基亚时刻”?
新华财经· 2025-05-03 07:58
文章核心观点 - 长城汽车面临经营业绩下行、主力车型销量下滑、市场竞争力下降困境,新能源转型滞后是主要症结 [1][2] 三主力品牌一季度齐下滑 - 今年一季度公司整体销量同比下滑6.73%,五大主力品牌中三个销量低于去年同期,欧拉下滑54.31%,哈弗和坦克也有不同程度下滑 [2][4] - 一季度营业收入400.19亿元,同比减少6.63%;净利润17.51亿元,同比减少45.6%,公司称处于产品换代升级周期且直营体系建设投入增加 [2] - 产品线迭代节奏问题致销量和业绩下滑,外界评价产品更新慢、忽略用户需求 [4] - 哈弗H6曾是“国民神车”,2024年开始销量低迷,4月掉出月销量榜单前十且跌破1万大关,原因包括产品线混乱和对用户需求响应迟缓 [5] - 坦克300月销量从过万降至3000多辆,3月迭代未改外观,未回应“卖不动”原因 [6] - 一季度皮卡品类优势扩大,单季度销量突破5万辆,同比增长14.97% [6] - 中泰证券分析师认为,因哈弗、魏牌、坦克处于产品换代期,2025年一季度销量短期承压致业绩受影响,3月起改款产品上市有望使销量上升 [6] 新能源转型滞后是“症结” - 魏建军主导长城汽车坚定站队内燃机,2024年营收突破2000亿元,净利润突破百亿元,避开新能源厂商价格战 [7] - 2024年下旬我国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超50%,长城汽车新能源车型销售占比2024年为26.09%,今年一季度降至24.36%,远低于行业均值 [8] - 长城汽车“泛内燃机”战略下的“混动系统Hi4”受众主要是燃油消费者,混动纯电模式实际使用场景有限 [9] - 欧拉品牌车型更新周期长,产品老化缺乏竞争力,仅好猫月销量勉强过千辆,长城汽车不再提“女性产品”定位 [10] - 行业内长城汽车新能源技术缺乏竞争力,旗下新能源品牌在成本和定价方面不具优势 [10] - 国内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大势所趋,部分地区已提出禁售燃油车计划,全球推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不变 [10][11]
长城汽车(601633):一季报点评:受俄罗斯车市疲软及短期营销加大营销,短期业绩承压
长江证券· 2025-05-02 09:0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长城汽车2025Q1营收400.2亿元,归母净利润17.5亿元,单车收入15.6万元,单车盈利0.7万元 公司坚定新能源转型,在产品、渠道、供应链调整变革创新,新车周期有望推动销量与业绩改善 长期看,四大拓展战略打开销量增长空间,智能化转型开启全产业链盈利空间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长城汽车2025Q1营收400.2亿元,同比-6.6%;归母净利润17.5亿元,同比-45.6% [4] 事件评论 - 公司一季度出口及WEY牌销量占比同比提升,坦克占比下降,单车收入持平 Q1销量25.7万辆,同比-6.7%,环比-32.3%,新能源销量6.3万辆,同比+5.7%,环比-43.3%,新能源乘用车占比30.3%,同比+4.7pct,环比-2.7pct;海外销量9.1万辆,同比-2.0%,环比-29.5%,海外占比35.4%,同比+1.7pct,环比+1.4pct 分品牌看,WEY牌、皮卡占比同比提升,坦克、欧拉、哈弗占比同比下降 受益于出口及WEY牌等高价值车型销量占比提升,单车收入达15.6万元,同比持平,环比-0.2万元,实现营收400.2亿元,同比-6.6%,环比-33.2% [7] - 受规模效应走弱,俄罗斯车市疲软及短期加大营销影响,公司业绩短期承压 Q1毛利率17.8%,同比-1.5pct,环比+1.3pct 期间费用率10.3%,同环比-0.2pct,销售费用同环比提升明显,财务费用受益于汇兑收益同环比明显下降 归母净利润17.5亿元,同比-45.6%,环比-22.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4.7亿元,同比-27.4%,环比+7.9%,扣非后归母净利率3.7%,同比-1.1pct,环比+1.4pct 单车盈利0.7万元,同比-0.5万元,环比+0.1万元;扣非单车盈利0.6万元,同比-0.2万元,环比+0.2万元 [7] - 公司加速全球化布局,坚定新能源转型,变革创新有望推动销量业绩双提升 国内在产品、渠道、供应链调整,深化新能源转型,重点发力插混赛道,多品牌多款新车有望贡献增量;出海方面,“ONE GWM”战略加速出海,海外市场覆盖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销售渠道超1400家,在多地建立生产基地和KD工厂;智能化时代,积极推动销量与车型智能化发展,夯实智能算法、数据、算力等领域技术优势 [7] 投资建议 - 短中期出海加速叠加国内新能源转向加速及高价值车型占比提升有望推动公司销量与业绩成长,长期四大拓展战略打开销量增长空间,智能化转型开启全产业链盈利空间 2024年现金分红38.5亿元,分红率30.4%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7.1、178.6、219.5亿元,对应A股PE分别为13.5X、11.1X、9.0X,对应港股PE分别为6.2X、5.1X、4.2X [7]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 给出2024A、2025E、2026E、2027E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及基本指标数据,如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毛利、货币资金等项目的金额及占比情况,还有每股收益、每股经营现金流、市盈率等指标 [11]
一汽奔腾再引战投,迎战新能源下半场智电竞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2 00:22
公司战略转型 - 一汽奔腾启动新一轮增资引战,旨在加速向智能化电动化转型 [1] - 引入战略投资是应对新能源汽车产业"下半场"全方位竞争的关键举措,将整合地方产投、产业链上下游及中国一汽合作伙伴资源 [2] - 公司已完成股份制改革,引入悦达集团并完成工商变更,治理结构和资本机制显著优化 [3] 技术研发与生态布局 - 过去三年累计投入近百亿元打造"悦意"新能源序列,构建覆盖平台、三电系统、座舱、智能驾驶的完整技术架构 [3] - 自主技术集群(越影平台、逐日动力、如意座舱、灵机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已实现量产应用 [3] - 与华为、地平线、宁德时代等企业合作构建生态圈,形成"自主可控+开放合作"技术路线 [4] - 长春、盐城双基地形成年产能40万+智能制造与绿色产业集群 [4] 产品与市场表现 - 以"悦意"序列为核心构建A0级到B级新能源产品矩阵,涵盖纯电、混动、增程全场景布局 [6] - 2024年一季度销量38939辆(同比增长47.4%),新能源销量28441辆(渗透率73%) [6] - 推出"整车及三电终身质保"服务,重塑用户信任并抢占存量市场 [6] 未来规划 - 未来两年计划推出6款新车,覆盖更广泛细分市场 [8][9] - 增资引战是重构产业生态的战略布局,旨在打通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市场渠道的协同通道 [8]
新中港2024年财报:营收下滑8.81%,净利润微降1.40%,新能源转型初见成效
金融界· 2025-05-01 15:39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2024年财报显示在新能源转型和技术创新方面取得进展,但营收和净利润下滑暴露传统业务挑战,未来需保持新能源业务增长并优化传统业务运营效率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7] 营收与利润情况 - 2024年营业总收入8.72亿元,同比下降8.81% [1][4] - 蒸汽销售收入6.26亿元,同比下降11.00%,销售蒸汽283.10万吨,同比下降3.44%,因煤炭价格下跌调整汽价致收入减少 [4] - 毛利润2.58亿元,同比增长13.66%,得益于煤炭价格下降降低生产成本 [4] - 归属净利润1.47亿元,同比减少1.40%,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面临挑战 [1][4] - 扣非净利润1.33亿元,同比增长4.93% [1] 新能源转型成果 - 碳排放交易方面,2024年出售碳排放配额结余量17.4933万吨,交易总金额1710.84万元,2019年以来累计出售105.73万吨 [4] - 储能项目方面,嵊州市开发区储能示范项目2024年7月投入商业运营,容量100MW/220MWh,采用比亚迪最新一代储能专用刀片电池,缓解用电高峰电网压力并为业务拓展奠定基础 [5] 研发投入情况 - 2024年研发费用3127.74万元,同比增长68.55%,通过合作强化新技术自主研发,提高核心竞争力 [6] - 公司被认定为“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彰显技术创新实力 [6]
腾龙股份:盈利能力增强,集成化与国际化战略效果显现-20250501
信达证券· 2025-05-01 06: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腾龙股份盈利能力增强,集成化与国际化战略效果显现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成本控制与盈利能力 - 2024 年公司收入 38.1 亿元,同比+15.4%;2025Q1 收入 8.6 亿元,同比+0.7%,环比-22.2% [4] - 2024 年公司毛利率 20.28%,同比-2.7pct;归母净利率 6.6%,同比+0.7pct;归母净利润 2.5 亿元,同比+28.5% [4] - 2025Q1 毛利率 19.0%,同比-4.5pct,环比+2.4%;归母净利率 5.2%,同比-1.4pct,环比+4.0%;归母净利润 0.45 亿元,同比-20.1%,环比+237.9% [4] - 2024 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1.9%/4.6%/4.9%/0.7%,分别同比-0.5pct/-0.6pct/0pct/+0.1pct [4] - 2025Q1 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1.9%/4.9%/5.3%/0.0%,分别同比-0.2pct/-0.2pct/+1.1pct/-1.0pct,环比+0.9pct/+0.9pct/-0.4pct/-0.8pct [4] 新能源转型与产能释放 - 2024 年公司新能源车热管理产品收入 14.6 亿元,占热管理系统零部件收入比例为 63.8% [4] - 波兰工厂集成模块产线产量持续爬坡,2024 年产量提升至 4 万余套,预计 2025 年持续增长 [4] - 公司重点建设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集成模块及核心零部件项目,产能规划年产 245 万套(件),国内集成模块项目于 2025 年 5 月份正式开始批量 [4] 国际化战略推进 - 2024 年公司实现海外销售收入 7.4 亿元 [4] - 波兰工厂 2024 年度基本实现盈亏平衡,围绕重点客户提升属地化能力,提升海外经营体管理和运营效率 [4] - 公司加快推进马来西亚项目建设,形成东南亚生产基地,为主机厂客户在东南亚基地布局提供热管理解决方案 [4]
腾龙股份(603158):盈利能力增强,集成化与国际化战略效果显现
信达证券· 2025-05-01 06:1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腾龙股份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2024年营收38.1亿元,同比+15.4%,归母净利润2.5亿元,同比+28.5%;2025Q1收入8.6亿元,同比+0.7%,环比-22.2%,归母净利润0.5亿元,同比-20.1%,环比+237.9%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成本控制与盈利能力 - 2024年公司收入38.1亿元,同比+15.4%;2025Q1收入8.6亿元,同比+0.7%,环比-22.2% [4] - 2024年毛利率20.28%,同比-2.7pct,归母净利率6.6%,同比+0.7pct,归母净利润2.5亿元,同比+28.5%;2025Q1毛利率19.0%,同比-4.5pct,环比+2.4%,归母净利率5.2%,同比-1.4pct,环比+4.0%,归母净利润0.45亿元,同比-20.1%,环比+237.9% [4] - 2024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9%/4.6%/4.9%/0.7%,分别同比-0.5pct/-0.6pct/0pct/+0.1pct;2025Q1分别为1.9%/4.9%/5.3%/0.0%,分别同比-0.2pct/-0.2pct/+1.1pct/-1.0pct,环比+0.9pct/+0.9pct/-0.4pct/-0.8pct [4] 新能源转型与产能释放 - 2024年公司新能源车热管理产品收入14.6亿元,占热管理系统零部件收入比例为63.8% [4] - 波兰工厂集成模块产线产量持续爬坡,2024年产量提升至4万余套,预计2025年持续增长 [4] - 公司重点建设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集成模块及核心零部件项目,产能规划年产245万套(件),国内集成模块项目于2025年5月份正式开始批量 [4] 国际化战略 - 2024年公司实现海外销售收入7.4亿元 [4] - 波兰工厂2024年度基本实现盈亏平衡,加快推进马来西亚项目建设,形成东南亚生产基地 [4]
一汽奔腾新一轮增资引战:股改、技术、资本的三重解题
经济观察网· 2025-05-01 03:55
公司战略与资本运作 - 一汽奔腾启动新一轮增资引战,重点面向地方产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中国一汽战略合作伙伴,旨在通过资源整合加速新能源转型 [3] - 2023年引入悦达集团后,公司实现从"单兵作战"到"资源协同"的转变,盐城新能源基地总投资超50亿元,首款车型奔腾小马18个月下线 [4] - 股份制改革后公司更名为"一汽奔腾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决策链条缩短30%,产品开发周期大幅压缩,2024年新增有效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3倍 [5] 产品与技术布局 - 2024年推出悦意03、奔腾小马等车型,奔腾小马连续多个月销量破万,悦意03具备565公里续航和10分钟补能120km的快充技术 [7][10] - 越影平台支持多域融合和智能驾驶,逐日动力涵盖纯电、混动和增程三条技术路线,如意座舱搭载AI大模型实现个性化体验 [10][11] - 未来2年计划投放6款产品,覆盖8万-20万元主流价格带,包括A0级纯电轿跑悦意05和增程/纯电双能SUV悦意07 [11] 市场表现与销售数据 - 2024年奔腾品牌销售15.8万辆同比增长25%,新能源销售8.2万辆同比增长214%,渗透率达55% [8] - 2024年一季度销量达3.9万辆同比增长47.4%,新能源销量2.8万辆渗透率73%,成为增长主要驱动力 [8] 生态合作与产业链协同 - 与地平线合作推动智能驾驶技术下沉主流市场,与华为搭载鸿蒙OS 4.0,与科大讯飞共创车载语音助手3.0 [13] - 与亿纬锂能合作量产4680大圆柱电池,联合宁德时代研发新一代固态电池计划2026年量产 [13] - 2024年技术合作方数量超20家,覆盖智能驾驶、电池、芯片等核心领域,形成"去中心化"创新网络 [14]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2024年一季度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突破40%,行业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博弈" [3] - 公司通过"纵向技术协同+横向资源互补"生态网络打破单一供应商依赖,构筑差异化技术护城河 [13][14]
上汽集团 | 2025Q1:盈利环比改善 牵手华为合作可期【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05-01 02:33
事件概述 - 2024年总营收6,275.9亿元,同比-15.7%,归母净利润16.7亿元,同比-88.2%,扣非归母净利润-54.1亿元,同比-153.8% [2] - 2024Q4总营收1,971.1亿元,同比-11.0%,环比+35.2%,归母净利润-52.4亿元,同比-294.2%,环比-1971.8% [2] - 2025Q1总营收1,408.6亿元,同比-1.5%,环比-28.5%,归母净利润30.2亿元,同比+11.4%,环比+157.7% [2] 2025Q1营收与ASP改善 - 2024Q4销量136.4万辆,同比-15.4%,环比+65.8%,营收增速低于销量增速因ASP下滑 [3] - 2025Q1销量94.5万辆,同比+13.3%,环比-30.7%,营收增速优于销量增速因ASP提升及华域收入贡献 [3] - 2024Q4/2025Q1单车ASP为9.8/10.1万元,同比+5.4%/-13.1%,环比-18.5%/+3.1%,新能源产品占比提升驱动ASP改善 [3] 利润与费用分析 - 2024Q4/2025Q1毛利率11.6%/10.2%,同比-0.3/-1.2pct,环比0.0%/-1.4pct,Q4毛利受会计调整影响,Q1因价格竞争加剧 [4] - 2024Q4销售费用率0.9%(会计调整导致),2025Q1销售费用率回升至3.0%,其他费用率保持平稳 [4] - 2024Q4投资净收益-30.9亿元(上汽通用减值拖累),2025Q1投资净收益22.0亿元(大众、通用销量改善) [5] 战略合作与转型 - 上汽与华为合作推出智能汽车品牌"尚界",首款车型定价15-25万元,搭载华为ADS3.0及鸿蒙OS4.0,计划2025年秋季上市 [6][7] - 自主品牌加速新能源转型:荣威(飞凡)2025年推4-5款新车型,MG布局8-30万元市场并首发半固态电池车型,智己增程车型进军高端 [8] - 合资品牌聚焦混动与盈利车型:上汽通用强化GL8等主力车型混动化,上汽大众优化油车结构,奥迪合作华为推进智驾 [8]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6,878/7,221/7,762亿元,归母净利润122.7/140.7/167.0亿元,对应EPS 1.06/1.22/1.44元 [9] -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PE 15倍,PB 0.6倍,反映国企改革与华为合作带来的底部反转预期 [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