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车身零部件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半年度报告点评/华达科技】25Q2业绩高增,新能源转型加速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8.68亿元,同比增长22.48% [3] - 归母净利润1.99亿元,同比增长21.17%,超出预期区间下限 [3] - 第二季度营收18.6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94.85%,环比增长87.04% [3]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1.53亿元,同比激增3696%,环比增长234% [3] - 子公司江苏恒义贡献营收8.71亿元,净利润0.57亿元,同比增长58% [3] 盈利能力分析 - 上半年整体毛利率15.15%,同比下降2.58个百分点 [4] - 第二季度毛利率16.04%,环比提升2.56个百分点 [4]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率8.19%,同比提升7.77个百分点,环比提升3.61个百分点 [4] - 期间费用率显著优化,第二季度降至5.44%,同比降低4.24个百分点,环比降低4.76个百分点 [5] - 研发费用率同比下降2.11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1.89个百分点 [6] 业务转型进展 -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收入7.8亿元,同比增长8.2%,占主营业务收入28.6% [6] - 客户结构覆盖宁德时代等电池生产企业及理想汽车、小米汽车、华为鸿蒙智行、零跑等整车企业 [6] - 新获35亿元新能源项目定点,包括车身零部件26亿元、电池箱托盘6亿元、铝压铸件3亿元 [7] - 新能源相关项目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陆续量产 [7] 新业务拓展 - 控股子公司获得亚洲头部eVTOL企业飞行器项目定点,单机价值量达数万元 [8] - 与国际知名人形机器人公司达成小批量供货合作 [8] - 与埃夫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布局机器人产业领域 [8] 业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70亿元、5.84亿元和7.33亿元 [9] - 对应市盈率分别为43倍、35倍和28倍 [9] - 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9]
超长账期问题:整车厂之后,零部件巨头该出来说话了
经济观察网· 2025-06-17 14:40
产业链账期问题现状 - 汽车产业链中存在账期矛盾 表面是整车厂与中小供应商的矛盾 实质是大型零配件企业对中小企业的账期挤压更严重[3] - 整车厂近期承诺60天账期获得市场认可 但产业链更深层的账期问题由大型零配件企业主导[3] - 部分零配件巨头为整车厂控股企业(如上汽控股华域汽车 东风控股东风科技) 其账期问题本质是"内部流转"[3] 典型企业财务数据 - 华域汽车(上汽控股)应付款项周转天数达163天 业务覆盖车身零部件/座椅/电子系统[4] - 东风科技(东风汽车旗下)应付款项周转天数超196天 主营汽车电子/饰件等六大系统[4] - 宁德时代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维持在60天 但应付款项周转天数高达258天[4] - 国轩高科/中创新航等动力电池企业应付款项周转天数高于宁德时代[4] 产业链权力结构变化 - 智能化/新能源化趋势使部分供应商集中度提升 话语权增强(如宁德时代反向对整车厂施压)[4] - 大型零配件企业对上游中小企业的账期要求严苛程度超过整车厂标准[5] - 零配件巨头通过独特议价能力或转嫁整车厂压力 加倍挤压中小企业生存空间[5] 解决方案建议 - 整车厂需超越承诺 在产业链改革中承担更多角色[5] - 倡导大企业公开披露账期政策 建立透明机制(类似整车厂做法)[5] - 强调产业信用生态需回归公平交易原则 避免超长账期破坏正当竞争[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