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

搜索文档
债市启明|近期货币政策的几个线索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4-02 00:02
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变革分析 - 近期资金偏紧导致债市波动加大,央行通过MLF恢复净投放并采取多重价位招标,同时OMO公布投标规模和中标规模,增强透明度 [1] - 央行未恢复国债买卖,但通过8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投放长期流动性 [5] 当前债市存在问题 - 春节后资金利率持续向上偏离逆回购利率,7天利率在1月、2月税期及3月跨月时段突破利率走廊上限 [2] - MLF政策利率属性淡化导致国债利率缺乏政策锚,市场对政策面定价混乱,利率波动幅度明显加大 [2] MLF操作新特征 - 3月MLF提前一天公布招标公告但不再公布中标利率,结束其利率政策属性 [3] - 采取净投放释放宽松信号,同时实施多重价位招标进行市场化定价,1Y同业存单利率约1.9% [3] 逆回购操作改革 - 3月25日起OMO同时公布投标规模和中标规模,投标规模体现市场需求,中标规模与投标需求差值反映央行态度 [4] - 改革后市场可通过投标数据观测央行货币政策边际变化 [4] 流动性投放工具选择 - 当前长期流动性投放仅能通过MLF、降准或国债买卖实现 [5] - 商业银行对1Y存单发行诉求仍高,未来补充长久期流动性或需重启国债买卖 [5] 政策变革启示 - 央行沟通方式更透明,逆回购投标与中标量差异可传达政策信号(宽松或收紧) [7] - 恢复国债买入需考虑利率点位和央行独立性,二季度政府债供给计划落地或创造购债条件 [7]
8000亿元!央行,大动作!
证券时报· 2025-03-31 12:36
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分析 - 3月央行开展8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未进行国债买卖操作 因到期7000亿元逆回购 当月净投放1000亿元 [1][2] - 1-3月央行通过逆回购和MLF合计净投放中长期资金1.4万亿元 其中1月9050亿元 2月4000亿元 3月1630亿元 显示适度宽松取向 [2] - 3月MLF净投放630亿元 买断式逆回购余额增加减轻MLF压力 MLF余额从峰值7.3万亿元降至4.1万亿元 [2][4] 市场流动性状况 - 3月银行间资金面偏紧 DR007持续高于2% 明显超过政策利率1.7% 央行通过暂停国债买入引导收益率回升 [2] - 市场认为资金趋紧源于央行稳汇率、防利率风险及防空转的考量 但近期MLF加量续作和逆回购净投放显示流动性或转向宽松 [2][3] 政策工具调整与展望 - 买断式逆回购自去年10月启用后期限更灵活 逐步替代MLF 分析师预计未来会持续通过逆回购替换MLF [4] - 专家预测后续或重启国债买入操作 可能通过扩大逆回购规模或降准配合政府债券发行 避免融资成本过高 [3] 机构观点 - 民生银行指出汇率压力减弱、利率上行后 货币政策目标将转向多目标平衡 资金紧平衡状态有望调整 [3] - 国金证券认为需宽松资金面配合政府债券发行 东方金诚强调MLF利率政策属性已淡化 [3][4]
中金:较为克制的放量降价 ——MLF重启净投放点评
中金点睛· 2025-03-25 23:31
MLF重启净投放释放边际放松信号 - 央行3月24日开展4500亿元MLF操作,时隔8个月重启净投放630亿元,释放"适度宽松"信号[1][3] - MLF操作由单一价位中标调整为多重价位中标,有助于降低银行负债成本,缓解净息差压力[12] - 政府债发行加快导致流动性偏紧,10年期国债收益率快速上行30bp突破1.9%,MLF净投放旨在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3] - 买断式逆回购部分置换MLF,MLF余额从峰值7.27万亿元降至4.09万亿元[3] - 逆回购余额多日在1.5-2.6万亿元,央行采取买断式逆回购和MLF等投放方式而非降准,放量较为克制[4] 淡化MLF政策利率属性 - MLF改为美式招标,标志着MLF利率政策属性完全退出[13][15] - 去年7月起MLF操作时间调整至LPR报价之后,实现LPR与MLF利率解绑[15] - 央行明确以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为主要政策利率,简化货币政策利率体系[14] - MLF逐步向同存利率靠拢,1年期MLF利率2.0%仍高于同期限同业存单利率1.92-1.94%[12][21] 货币政策框架转型的三支箭 - 简化目标:强化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淡化MLF利率[17][20] - 构建双利率走廊:增设70bp窄走廊(7天逆回购利率±20/50bp),提高传导效果[23] - 维持曲线陡峭:重启国债买卖调控不同期限利率,防范金融风险[17][28] - 期限利差收窄会压缩金融机构净息差,增大金融风险[28] 市场影响与展望 - 3月中旬以来流动性边际放松已带动长端收益率稳中有降[1][29] - 克制的放松信号叠加基本面触底回温,短期内长端利率或呈现窄幅波动[1][29] - 长债收益率过快下行可能增大寿险公司利差损风险[29]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与短端政策利率之差回归历史中枢,长债调整或已到位[29]
【央行圆桌汇】人民银行: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 择机降准降息
新华财经· 2025-03-24 08:16
【央行圆桌汇】人民银行: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 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 择机降准降息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25年第一季度例会 ·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 ·英国央行维持基准利率不变 ·日本央行维持现行利率水平不变 ·瑞士央行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0.25% ·俄罗斯央行宣布维持关键利率在21%不变 ·巴西央行加息100个基点 ·土耳其央行将隔夜拆借利率提高至46% 【全球央行动态】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5年第一季度(总第108次)例会于3月18日召开。会议研究了下 阶段货币政策主要思路,建议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提高货币政策调控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根 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 信贷投放力度,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4.25%至4.50%之间。这是自1月底会议以来,美联储再 次决定维持利率不变。美联储在声明中提到"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增加",相较于1月议息会议声明的措 辞"经济前景不确定",程度进一步升级。 ·美国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表示 ...
“申”度解盘 | 震荡期,等待两方面催化
申万宏源证券上海北京西路营业部· 2025-03-24 02:18
文章核心观点 - 短期市场震荡格局预计将持续,需耐心等待流动性和四月决断两大催化因素的落地 [2][7] - 尽管短期可能面临调整,但对今年中期趋势依然保持看好 [7] 近期市场表现 - 市场总体表现为赚钱效应下降、热点轮动加快,指数出现放量下跌 [3] - 盘面走弱体现在三方面:北证50趋势破位影响小盘股情绪、财报超预期公司所属板块走势偏弱、低位品种反弹后持续性不强而高位品种缺乏增量资金 [4][5] - 科技股板块对利好消息的边际拉动效应降低,新进资金不愿在未调整时进场 [5] 市场破局点分析 - 流动性方面,美联储4月1日开始放缓资产负债表缩减步伐是超预期的鸽派信号,为后续择机降准降息创造条件 [6] - 基本面方面,四月决断期将进入政策效果验证阶段,需关注一季度经济数据落地和A股财报披露情况 [7] 投资策略方向 - 采用杠铃策略进行布局,一方面基于日历效应,4月红利风格占优,可考虑相关ETF [8] - 另一方面,部分有业绩验证的科技股有望穿越市场震荡,但对普通投资者而言,建议等待其消化拥挤度并在有新催化时再行介入 [8]
走近申万宏源研究人 | 陈达飞
申万宏源研究· 2025-03-21 07:36
宏观经济分析师陈达飞的从业经历 - 2017年博士毕业后进入证券行业从事宏观研究 2022年转战国金证券担任宏观首席分析师 2024年8月加入申万宏源研究任宏观首席及海外组组长 [3] - 因2018年中美贸易关系演变从冷门领域转向海外宏观研究 2020年公共卫生事件后聚焦通胀利率和美联储货币政策研究 [5] - 2020年11月发表深度报告《通胀 等风来》 完成美联储研究专著草稿 建立以美联储为核心的美国宏观分析框架 [6] 全球宏观经济研究方法论 - 采用"事实—理论—历史"三要素分析法 从特征事实出发结合理论诠释 通过跨国和历史比较验证因果关系 [9] - 研究过程强调学术规范性 以问题意识为导向 注重数据与逻辑的严谨性 [9] 对行业新人的建议 - 需具备对经济现象的本质热爱 激发问题意识和好奇心 类比科学家探索自然的精神 [10] - 前5年知识储备关键 跨学科阅读拓展视野 深度思考能力决定研究质量 [10] - 掌握AI工具提升研究效率 重要性等同Office办公软件 [11] 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 - 金融具有顺周期性 经济上行期延长扩张但可能引发泡沫 下行期加剧衰退风险 需政策调控动物精神 [12] - 长周期中金融通过PE/VC和资本市场推动科技创新 二级市场估值直接影响一级资本活跃度 [12] 党建文化对研究的影响 - "党建+研究"模式强化金融服务实体思维 助力理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战略判断 [14] - 组织生活与理论学习帮助研究者客观解构事实 避免视角局限 [14]
中信建投固收|固羽增收 - 信用性价比框架失效了吗
2025-03-20 16:02
纪要涉及的行业 信用债、利率债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信用债性价比框架失效**:当前信用债性价比框架在某些情况下失效,虽按之前框架短端信用债进入投资区间,但市场环境和前提条件变化,2022 年起 3A 评级、3 年期限中短票信用利差在 30 - 50BP 波动,2024 年市场调整显示规律不适用[3]。 - **信用债与利率债配置差异**:利率债几乎所有固收投资者都会配置,如十年期国债;信用债以三年期限为界分割成交易盘和配置盘,广义基金主导三年以内短端信用,银行自营、券商自营、险资等偏好三年以上长端信用,不同机构对同一类资产有不同定价权[5]。 - **影响信用利差因素**:包括资产荒行情、流动性环境稳定性以及市场风险偏好变化。资产荒时资金面和可投资标的是决定性因素;流动性大幅波动会使利差趋势性压缩或扩张;市场风险偏好影响整体定价,如 2024 年 9 月以来股债跷跷板效应增强[6]。 - **公募基金行为变化**:2024 年以来公募基金在长端信用买入力度显著增加,导致 3 - 5 年及 5 - 7 年长端条幅调整幅度超过短端,改变市场震荡特点[7]。 - **构建信贷性价比框架条件**:需满足资产荒行情、流动性环境相对稳定、市场风险偏好无明显变化三个核心假设,否则适用效果受限[8]。 - **市场资金配置及影响**:市场资金主要配置于债券、现金和股票,股市和债市受大盘资金流向影响大。传统信用利差 30 - 50BP 是适合配置区间,目前利率债供给增加使逻辑可能变化,流动性不稳定时中枢应上调[9]。 - **股市与理财产品互动**:股市与理财产品存在显著互动,2024 年 9 月散户赎回现金类理财投入股市,对中短期信用债产生较大影响,不可忽视市场分化变化[10]。 - **投资策略调整**:广义基金仓位相对平衡时以防守为主,仓位低则先配置,核心是关注资金面和货币政策,当前资金面持续偏离政策利率,需关注银行态度及其引导资金流动方式[11]。 - **专项债发行影响**:2025 年 1 - 2 月专项债发行规模约 1.1 - 1.2 万亿人民币,完成度约 53%,对市场资金有扰动,央行采取紧平衡操作并引导资金中枢偏高运行,需关注银行态度及其引导方式[12]。 - **银行态度影响**:当前银行态度对未来市场走势至关重要,核心博弈点在于银行如何引导资金流动,涉及股债联动和货币政策走向,投资策略应关注银行动态及其政策指引[13]。 - **短债性价比**:当前资金面不稳定,短债性价比不高,春节后资金中枢过紧,资产收益率低,出现倒逼去杠杆情况,杠杆处于绝对低位但套现空间未显著改善,资金紧张时可能再次接近零,建议以稳为主[14]。 - **机构加杠杆趋势**:非法人产品和险资加杠杆相对突出,公募基金负债端稳定性差,仓位易受资金面扰动而拆掉,不同机构加杠杆策略需谨慎考虑[15][16]。 - **信用策略推荐**:基于机构性质和仓位不同而有差异,建议保守或选择利差最高品类配置,推荐配置安全垫较大的低资质短期城投债,而非资质较高但短期城投债[17]。 - **流动性紧张时投资品种选择**:流动性紧张时,广义基金挤兑卖出短券会使中等资质和超低等级城投债难以出售,保守策略是基于此考量,有配置压力可优先配置最低资质、安全垫空间大的短债[18]。 - **二级资本债表现**:震荡行情中,2024 年开始同等级同期限二级资本债与普通企业信用债反弹幅度无显著差别,原因是资产荒下各类信用品类被压缩,理财委外等机构大量买入使其逐渐退化[19]。 - **非标资产减少影响**:2023 年非标资产显著减少,2024 年投资者转向标准化债券市场,导致市场波动性增加,债市杠杆持续下行,2024 年主动去杠杆,2025 年被动去杠杆[20]。 - **央行管控能力变化**:2024 年央行对资金市场管控能力减弱,8 月和 11 月资金池增量不足,对大银行控制力下降;2025 年初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恢复一定控制力[21]。 - **保险公司作用**:保险公司在长债行情中起重要作用,2024 年 8、9 月大量保费涌入用于购买长期债券推动超长债行情,2025 年极端行情可能不再现[23]。 - **理财产品回表影响**:理财产品回表压力仍存在,季末观察重要,大型银行缺乏负债和资金运用端资金,需关注 3 月回表情况,短端信用有一定支撑但不如去年强劲[24]。 - **信用贷供应结构趋势**:2025 年信用贷供应结构与 2024 年一致,许多机构倾向置换高成本信贷为低成本债券,新的增量机会来自科创板块推进带来的产投平台和产业基金类金控公司等领域[2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无
美国滞胀或是基准,黄金是“版本答案”(民生宏观林彦)
川阅全球宏观· 2025-03-16 12:53
文章核心观点 - 特朗普当选后美债、美元和美股经历“折返跑式”行情,特朗普2.0政策不确定性大,未来美国经济基准情形或是滞胀,黄金或是当下资产选择的“版本答案” [1][2][8] 特朗普当选后市场行情 - 从2024年11月5日当选到2025年1月20日上台,美元、美股和美债收益率共振向上,10年美债利率一度站上4.8%,美元指数升破110,居民5年通胀预期涨至2008年金融危机后新高 [1] - 3月4日特朗普国会演讲后,市场预期其通过“衰退”解决高通胀和高利率问题,美元、美股和美债收益率一齐向下,几乎回吐胜选以来所有涨幅 [1] 美国经济现状及趋势 经济放缓信号 - 亚特兰大联储GDPNow模型将2025 Q2实际GDP季调环比折年率从+2.9%下调至 -2.4%,主因下调净出口、消费和住宅投资预测 [2] 各经济指标情况 - 净出口:短期噪音成分多,1月进口额飙升受黄金进口推动,GDP计算不纳入黄金进口 [3] - 消费:一季度或大幅遇冷,消费倾向受关税不确定性、就业前景下降、财富效应减退等因素打击,1月居民储蓄率跳升1.1个百分点至4.6%,消费者信心指数大幅下跌 [3] - 固投:住宅投资低迷,高利率缓和有限,关税令建筑商担心建材涨价;企业投资目前稳健但不确定性压力增大,制造业PMI新订单指数和资本开支意向2月大幅回落,全年来看关税落地后设备和知识产权产品投资或成亮点 [4] - 政府支出:DOGE裁员减支计划持续推进,一季度影响不明显,后续可能成拖累因素 [5] 通胀情况 - 美国通胀将持续存在、反复发酵,贸易摩擦和供应链重塑使通胀中枢大概率保持高位 [5] - 服务价格下降空间有限,预期2024年美国服务业环比增速中枢不低于0.3%,今年服务价格同比最低在3.8%以上 [5] - 商品价格上半年食品价格反弹几乎不可避免,中国产能下降和关税影响将使大宗商品价格止跌回升,加征20%关税最高将提高通胀同比0.5个百分点 [6] 二季度流动性及经济走向 - 二季度美国可能面临缩表末期脆弱流动性环境和偿债高峰,企业再融资压力上升,信用溢价大幅跳升概率不低 [7] - 后续经济和市场走向可能有两种情形:一是美联储宽松,通胀占优;二是政策定力,经济衰退需大幅宽松,两种情况最终都利好黄金和非美市场 [7] 黄金投资分析 - 美国历史上两次典型“滞胀”时期,黄金表现稳健,尤其在第一年表现强劲 [8] - 前几年部分国家储备从美元转向黄金,全球资产管理投资人黄金头寸因美股强势逐年下降,今年美股波动加大,黄金仓位回补趋势明显,全球最大黄金ETF——SPDR持有量年初开始回补,2月22日当周创下历史次高环比涨幅4.79% [9]
【钢铁】高度重视供给侧政策预期下钢铁行业的投资机会——金属周期品高频数据周报(2025.3.3-3.9)(王招华/戴默)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3-10 09:08
流动性 - 伦敦金现价格周环比上涨1 83% [2] - BCI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指数2025年2月值为46 65 环比下降0 86% [2] - M1和M2增速差在2025年1月为-6 6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0 5个百分点 [2] 基建和地产链条 - 2月下旬重点企业粗钢旬度日均产量225 9万吨 续创近8个月新高 [3] - 本周价格变动:螺纹钢+0 30% 水泥价格指数+2 06% 橡胶-0 59% 焦炭持平 焦煤-2 54% 铁矿-3 73% [3] - 全国高炉产能利用率、水泥、沥青、全钢胎开工率环比分别+0 96pct、+1 00pct、+0 8pct、+0 21pct [3] 地产竣工链条 - 钛白粉价格环比+0 34% 玻璃价格环比-1 57% [4] - 玻璃毛利润为-17元/吨 钛白粉利润为-1323元/吨 [4] - 平板玻璃开工率76 38% 环比持平 [4] 工业品链条 - 冷轧、铜、铝价格环比-0 12%、+2 57%、+1 21% 对应毛利变化+10 74%、亏损环比+1 26%、-15 43% [5] - 全国半钢胎开工率82 78% 环比+0 27pct 处于5年同期高位 [5] - 2月PMI新订单指数51 10% 环比+1 9pct [5] 细分品种 - 铁矿石现货价格环比-3 73% 预焙阳极价格创近10个月新高 [6] - 电解铝价格20870元/吨 环比+1 21% 测算利润2748元/吨(不含税) 环比-15 43% [6] - 钨精矿价格141500元/吨 环比-0 70% 电解铜价格78910元/吨 环比+2 57% [6] 比价关系 - 螺纹和铁矿价格比值4 20 [7] - 热卷和螺纹钢价差120元/吨 [7] - 上海冷轧钢和热轧钢价差640元/吨 环比+20元/吨 [7] 出口链条 - 2025年2月中国PMI新出口订单48 60% 环比+2 2pct [9] - CCFI综合指数1211 15点 环比-3 16% [9] - 美国粗钢产能利用率73 70% 环比-0 80pct [9] 估值分位 - 沪深300指数周涨幅1 39% 工业金属板块表现最佳(+8 43%) [10] - 普钢、工业金属PB相对于沪深两市PB比值分位分别为39 42%、66 44% [10] - 普钢板块PB相对于沪深两市PB比值0 54 历史最高值0 82(2017年8月) [10]
高盛交易台:英伟达继续下跌哪些受损
高盛· 2025-03-05 04:3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亚洲公司与比特币存在高相关性,过剩流动性下降、波动率上升或使风险平价基金减少股票多头头寸 [2] - 英伟达隔夜下跌8.7%,近三天两次超8%下跌,受关税担忧和芯片出口控制威胁影响 [3] - 英伟达与比特币相关性91.5%,价格动量成分减弱,在债券收益率达5%的环境下,股票需上涨证明投资组合地位 [4][7] - 亚洲众多公司与英伟达相关性高,包括科技和金融类公司,印度超35%的Nifty与英伟达相关性超90% [10][14][20] - 英伟达多头面临考验,若失败可能回落至100美元,NKY和Nifty已定价此走势,ASX可能跌破200日均线至7818 [24] - 英伟达跌至100美元将使台积电回落至850美元,TWSE回落至20750,台湾市场较为脆弱 [2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亚洲公司与比特币相关性 - 上周研究发现亚洲公司与比特币有高相关性,这是过剩流动性所致,自11月起因财政债务冻结等因素流动性下降,波动率上升或使风险平价基金减少股票多头 [2] 英伟达股价下跌情况 - 隔夜英伟达下跌8.7%,近三天两次超8%下跌,为2020年3月以来首次,下跌受关税担忧和芯片出口控制威胁驱动 [3] 英伟达与比特币及价格动量关系 - 英伟达与比特币相关性91.5%,显示价格波动的流动性成分,也有价格和收益动量成分,且价格动量成分在减弱,目前与2024年6月持平 [4][7] 与英伟达高相关性的亚洲公司 - 亚洲与英伟达相关性高的科技公司有台积电(98%)、联发科技、鸿海、ASE、软银和海力士 [10] - 金融类公司包括澳大利亚的CBA、ANZ、WBC和NAB,中国银行的A、H股如农业银行,KB金融、马来亚银行、华侨银行,三大日本银行,以及MS&D Insurance和东京海上等保险公司 [14] - 印度超35%的Nifty与英伟达相关性超90%,ICICI Bank和印度国家银行已受价格和收益动量股票抛售影响 [20] 英伟达股价下跌的影响 - 英伟达多头面临考验,若失败可能回落至100美元,NKY和Nifty已定价此走势,ASX可能跌破200日均线至7818 [24] - 英伟达跌至100美元将使台积电回落至850美元,突破200日均线,TWSE回落至20750,台湾市场较脆弱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