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械

搜索文档
医疗ETF(159828)涨超1.0%,政策优化或提振医药板块景气度
搜狐财经· 2025-07-30 03:27
医药生物行业创新药高景气 - 相关部门近期多次表态反内卷、支持创新,国家医保局明确表示第十一批集采将优化规则,不再简单以最低报价为参考,并召开系列座谈会支持创新药械,相关企业有望受益 [1] - 2025年7月第四周A股医药板块表现领先,SW医药生物上涨1.9%,细分板块中医疗服务(+6.7%)、医疗器械(+4.4%)表现较好 [1] - 医药板块相对全部A股的溢价率处于正常水平(88.0%),创新药械及产业链维持高景气 [1] 医疗器械行业政策优化 - 医疗器械行业有望受益于政策优化,景气度持续提升 [1] - 医疗ETF(159828)跟踪的是中证医疗指数(399989),该指数从A股市场中选取涉及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生物制品等医疗保健行业细分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1] - 中证医疗指数具有较高的行业集中度和成长性特征,能够较好地体现医疗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 [1] 医疗ETF投资选择 - 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医疗ETF联接A(012634),国泰中证医疗ETF联接C(012635) [1]
赛诺医疗20250729
2025-07-30 02:32
纪要涉及的公司 赛诺医疗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冠脉业务业绩**:2022 年续采中标后,冠脉支架及相关收入快速增长,2023 年出货量 18 万条、收入增长率 50%,2024 年出货量 28 万条、收入增长率 70%;2025 年上半年因基数变大和竞争加剧增速放缓,但普通球囊和基督球囊产品仍增长良好[2][4] - **创新药械政策环境及影响**:国家支持创新器械政策及医保支付端反内卷,有助于提升企业实际收益;但政策刚开始实施,落地细化需时间,短期内对企业影响有限[2][5] - **神经介入领域发展**:颅内球囊因集采价格下降,公司将更多精力投入 Nova 支架等创新产品开发;密网支架 5 月底获批销售,临床接受度高;自膨药物支架待国家局审批[2][6] - **脊突球囊销售情况及集采影响**:去年中标 4 万条,收入约 3700 万元;今年任务约 6 万条,上半年完成 90%以上,预计能完成全年预算目标;集采是新产品快速挂网进院重要渠道[2][7] - **自膨载药支架注册进展**:全球首创,去年 5 月递交正式注册申请,8 月下旬收到发补通知,今年 5 月完成发补材料递交,预计 60 个工作日有结论性结果[8] - **创新器械审批进展**:已递交审批材料,国家药监局对创新产品审批慎重,沟通时间长;补充材料涉及单臂实验数据,公司已充分论证产品安全性和有效性[2][9] - **载药支架临床数据**:围手术期安全性和手术成功率达 100%或 90%,六个月和一年期影像回访显示再狭窄率 1.7%,显著低于其他颅内介入产品,有望推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治疗成标准术式[3][11] - **市场需求和销售峰值预估**:宏观上每年新增狭窄性缺血患者约 120 万例,若产品市占率 20% - 30%,单一产品销售额可达 10 亿 - 20 亿元;微观上新产品有望短期内替代现有产品,实现数万例手术量,短期内可能实现数亿元销售收入[13] - **新产品上市准备**:自 2023 年向经销商介绍新产品并召开宣讲会,部分经销商增资投资;可利用现有销售团队推广,部分区域加强团队配置[15] - **海外市场进展**:去年 11 月底将密网支架和自膨药物支架在欧洲进行 C1 申请,已受理,预计 2026 年获注册证;美国市场主要讨论合作方式,考虑成立合资企业[17] - **产品美国获批及销售前景**:新型药物洗脱支架获美国 FDA 附条件批准,尚未完全获批不能商业销售;公司正与 FDA 沟通满足新要求,完成后有望取得注册证;美国市场支架价格高、市场稳定且空间大,公司有目标客户定位策略[20][22] - **收入和利润预期**:2025 年下半年颅内扩张球囊收入或下降,但 Nova 支架和神经介入新产品增长可对冲;密网支架和自膨载药支架对今年业绩影响有限,全年目标稳定,上半年完成预算近 100%;2026 年随着两产品全面上市,预计收入和利润显著增加[2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载药支架适应症及 off - label 使用机会**:当前适应症为治疗颅内狭窄性缺血,获批后可能有 off - label 使用机会,具体依实际效果和监管要求确定[12] - **新药物支架进入医院时间**:临床医生期待高,获注册证后公司将迅速推进医院准入及临床应用工作[16] - **产品打包销售及合作形式**:打包销售两产品并以合资公司合作是考虑方向;器械许可与创新药有差异,合资公司模式可确保产品更新换代及研发控制权,FA 能在交易撮合中发挥作用[19] - **获得 CE 认证意义**:获得 CE 认证是全球化重要一步,但仍需各国注册;中国脑卒中发病率高,公司应先做好国内市场[18]
创新药械+CXO大爆发,港股医疗ETF(159366)冲击6连涨!
新浪财经· 2025-07-30 02:30
消息面上,7月25日,微创医疗发布公告,上实资本成为微创医疗的战略股东。这标志着并购基金作为 国资背景的专业化运作平台,正在发挥对本土生物医药"链主"企业精准赋能、稳定发展、价值重塑的积 极作用。本次战略入股微创医疗,是并购基金服务生物医药产业"链主"的又一重要举措。并购基金将坚 持价值投资理念,携手微创医疗各方股东和公司管理层,充分发挥国资平台的战略支撑和产业协同优 势,助力微创医疗巩固中国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引擎的地位,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升级做出贡献。 此外,近期国家医保局召开医保支持创新药械系列座谈会投资专场。来自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和中投公 司等单位的有关负责同志,部分金融机构专家以及部分新闻媒体记者,围绕如何更好支持创新药械进行 座谈交流,并提出意见建议。与会人士一致认为,中国创新药械拥有巨大的政策优势、科研智力优势、 产业制造优势和市场潜力。国家医保局会同有关部门出台《若干措施》,释放了国家坚定支持创新药械 发展的鲜明信号,对中国创新药械产业形成了强大助力,市场各界对中国创新药械产业未来发展充满信 心。 而在前不久,CXO龙头企业药明康德发布半年报,归母净利85.6亿元(同比+101.9%),持续经营业 ...
医疗器械走强,医疗创新ETF(516820.SH)现涨0.51%
新浪财经· 2025-07-30 02:16
医疗器械板块表现 - 7月30日早盘医疗器械板块活跃 医疗创新ETF(516820 SH)上涨051 成分股百利天恒(688506)上涨301 迈瑞医疗(300760)上涨250 药明康德(603259)上涨241 新和成(002001)上涨198 华润三九(000999)上涨183 [1] 政策支持创新药械发展 - 国家医保局召开医保支持创新药械系列座谈会 释放支持创新药械发展的政策信号 与会人士认为中国创新药械具备政策优势 科研智力优势 产业制造优势和市场潜力 [1] - 《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出台 强化对创新药械产业的支持 市场对行业未来发展信心增强 [1] 行业环境与增长预期 - 2024年以来行业整顿常态化 DRG政策全面执行 医保飞检加强规范 院内环境收紧 叠加外部环境复杂和国内消费需求不足 Q3多数细分领域增长承压 [1] - 随着基数效应和外部扰动减弱 行业增速有望环比回升 [1] 资金迁移与估值修复 - 市场风格轮动下资金从高位板块流向估值合理赛道 医疗创新ETF覆盖CXO 器械 医疗消费 疫苗等超跌核心资产 前十大成分股多只估值处于历史20分位以下 安全边际显著 [2] - 医疗创新ETF(516820)为踏空医药上半场行情的投资者提供布局修复机会 [2]
港股创新药概念股盘初继续上涨,药明康德、博安生物、欧康维视生物涨超3%,石药集团、信达生物涨超2%
格隆汇· 2025-07-30 02:04
政策支持与行业动态 - 国家医保局召开医保支持创新药械系列座谈会 围绕如何更好支持创新药械进行座谈交流 释放国家坚定支持创新药械发展的鲜明信号 [2] - 与会人士认为中国创新药械拥有巨大政策优势 科研智力优势 产业制造优势和市场潜力 《若干措施》对产业形成强大助力 [2] 市场反应 - 港股创新药概念股盘初上扬 药明康德 博安生物 欧康维视生物涨超3% 石药集团 信达生物涨超2% [3]
医保基金数据跟踪:2025H1医保基金结余较2024H1有所好转
平安证券· 2025-07-30 02: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医药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预计6个月内,行业指数表现强于沪深300指数5%以上 [1][2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H1统筹医保基金收入维持正增长且大于支出,结余情况好于2024H1,职工统筹医保收入增速大于支出增速,城乡居民医保支出收缩 [2] - 2025年以来医保收支及结余好转,集采政策释放积极信号,利好创新药械发展 [3][23] 各部分总结 2025H1统筹医保基金收入情况 - 2025年1 - 6月统筹医保基金收入14786.17亿元,同比增长6.5%,单月收入维持正增长;支出11776.26亿元,同比增长0.35%,除5月外收入大于支出,上半年呈增长趋势 [2][5] 2025H1统筹医保基金结余情况 - 2025H1统筹医保基金结余3009.91亿元,同比增长40.09%,2025年1 - 6月结余率20.36%,同比提升4.88pp,好于2024H1 [2][9] 职工统筹医保与城乡居民医保收入情况 - 2025年1 - 6月职工统筹医保收入9003.81亿元,同比增长5.95%,收入维持正增长;城乡居民医保收入5782.36亿元,同比增长7.36%,2025Q2增速好于Q1 [2][14] 职工统筹医保与城乡居民医保支出情况 - 2025年1 - 6月职工统筹医保支出6642.51亿元,同比增长4.38%,除4月外支出正增长;城乡居民医保支出5133.76亿元,同比下降4.43%,支出收缩 [2][18] 投资建议 - 药品领域关注管线布局丰富、创新药单品潜力大、前沿技术平台布局领先的企业 [3][23] - CXO领域关注凯莱英、药明康德等企业 [3][23] - CXO上游关注奥浦迈、药康生物等企业 [3][23] - 器械领域关注前期受集采压制估值低的优质企业 [3][23]
医疗ETF(159828)涨超2.1%,创新药械政策优化或成行业催化
搜狐财经· 2025-07-29 07:11
医药生物行业表现 - 医疗ETF(159828)7月29日上涨超2 1% [1] - 医药生物行业创新药高景气 持续推荐价值有望重估的Pharma和创新管线逐步兑现、业绩进入放量期的Biopharma/Biotech [1] - 推荐受益创新、景气度修复的CXO及制药上游 [1] 医疗器械行业政策与表现 - 医疗器械行业有望受益于政策优化 相关部门近期多次表态反内卷、支持创新 [1] - 国家医保局明确表示第十一批集采将优化规则 不再简单以最低报价为参考 [1] - 2025年7月第四周A股医药板块表现领先 医疗器械细分板块上涨4 4% [1] 医疗ETF与中证医疗指数 - 医疗ETF(159828)跟踪中证医疗指数(399989) 该指数从沪深市场选取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及医药商业等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1] - 成分股覆盖医疗行业多个细分领域 体现行业多元化特征 [1] - 风格偏向成长型配置 反映医疗健康行业发展潜力与创新活力 [1] 投资产品信息 - 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医疗ETF联接A(012634)和国泰中证医疗ETF联接C(012635) [2]
疫苗ETF(159643)涨超1.8%,政策利好或促行业盈利改善
搜狐财经· 2025-07-29 03:40
医保政策与医疗器械行业 - 医保局系列座谈会明确支持企业"反内卷"、开放出海、差异化创新等原则 利好医疗器械行业高质量发展 [1] - 集采价格有望进一步温和 促进企业盈利水平企稳提升 [1] - 政策激发创新研发积极性 新产品将打开成长空间并加速国产替代 [1] - 政策助力中国创新药械全球化 为企业开拓全球市场 [1] - 创新药进入成果兑现阶段 研发进展催化较多 [1] - 出海领域在新兴市场布局的企业潜力大 [1] - 不同领域集采加速推进 部分细分赛道影响已出清 未来有望迎来新成长 [1] - 医药市场集中度提升加速 并购重组或进一步活跃 [1] 疫苗行业与相关投资产品 - 疫苗ETF(159643)跟踪疫苗生科指数(980015) 反映疫苗相关上市公司证券整体表现 [1] - 指数成分覆盖人用及兽用疫苗的创新与制造产业链 有效表征疫苗行业发展动态 [1]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关注国泰国证疫苗与生物科技ETF发起联接A(017185)和C(017186) [1]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政策拐点已现,医疗器械板块企稳向上-20250728
东海证券· 2025-07-28 10:2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超配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医药生物板块表现良好,医疗服务、医疗器械子板块涨幅居前 [5][37] - 医保局连续召开座谈会介绍医保价格政策赋能药械创新新举措,顶层设计对创新医疗器械支持态度明确,后续有望出台更多扶持政策 [5][37] - 国家医保局明确集采中选不再简单以最低价为参考,政策引导下有序竞争、良性竞争将占主导,预期医疗器械板块盈利和估值水平将整体提升 [5][37] - 建议关注创新药、CXO、连锁药店、医疗服务、二类疫苗等细分板块优质个股 [5][3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表现 - 上周(07 月 21 日 - 07 月 25 日)医药生物板块整体上涨 1.90%,在申万 31 个行业中排第 19 位,跑赢沪深 300 指数 0.21 个百分点 [4][12] - 年初至今,医药生物板块整体上涨 18.81%,在申万 31 个行业中排名第 3 位,跑赢沪深 300 指数 13.92 个百分点 [13] - 上周子板块涨幅前三为医疗服务(申万)、医疗器械(申万)、医药商业(申万),涨幅分别为 6.73%、4.43%、1.84% [4][12] - 年初至今,化学制药(申万)、医疗服务(申万)、生物制品(申万)、医疗器械(申万)、医药商业(申万)、中药Ⅱ(申万)实现上涨,涨幅分别为 34.25%、32.34%、13.49%、8.31%、4.96%、0.49% [13] - 截至 2025 年 07 月 25 日,医药生物板块 PE 估值为 30.67 倍,相对于沪深 300 的估值溢价为 140% [4][18] - 医药生物子板块中,生物制品(申万)、化学制药(申万)、医疗服务(申万)、医疗器械(申万)、中药Ⅱ(申万)、医药商业(申万)的 PE 估值分别为 38.13 倍、34.42 倍、33.22 倍、32.91 倍、23.98 倍、17.64 倍 [20] - 上周上涨个股为 337 只(占比 71.10%),下跌个股 127 只(占比 26.79%) [4][27] - 涨幅前五个股分别为海特生物(46.93%)、振东制药(42.89%)、塞力医疗(31.73%)、辰欣药业(30.75%)、仁度生物(27.82%) [4][27] - 跌幅前五个股分别为*ST 苏吴(-22.34%)、永安药业(-13.73%)、力生制药(-13.67%)、首药控股 - U(-13.48%)、泽璟制药 - U(-12.74%) [27] 行业要闻 - 2025 年 7 月 24 日,药明生物发布 2025 年 H1 正面盈利预告,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 16%,毛利率同比提升约 3.6%,利润及归属于权益股东的利润分别同比增长约 54%和约 56%,经调整纯利同比增长约 11% [29] - 当地时间 2025 年 7 月 22 日,Abivax 宣布其口服 miR - 124 增强剂 Obefazimod 在中度至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两项 ABTECT 8 周诱导试验均取得积极临床Ⅲ期结果 [32] - 2025 年 7 月 21 日、25 日,国家医保局召开两场医保支持创新药械系列座谈会,介绍医保价格政策赋能药械创新新举措 [5][34] - 2025 年 7 月 24 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医保局提出支持鼓励医药创新高质量发展,推进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改革,设立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等举措 [35][36] 投资建议 - 预期医疗器械板块盈利和估值水平将整体提升 [5][37] - 建议关注创新药、CXO、连锁药店、医疗服务、二类疫苗等细分板块优质个股 [5][37] - 个股推荐组合:贝达药业、特宝生物、开立医疗、海尔生物、华厦眼科、老百姓 [6][38] - 个股关注组合:科伦药业、丽珠集团、千红制药、安杰思、康泰生物、百普赛斯 [6][38]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政策持续鼓励创新器械,创新与出海企业有望受益-20250728
国元证券· 2025-07-28 10: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医保局新闻发布会及系列座谈会明确政策支持企业“反内卷”、开放出海、差异化创新等原则,利于医疗器械行业高质量发展,集采价格有望更温和,政策激发企业创新研发积极性,助力企业打开全球市场 [4][21] - 持续看好创新药、出海以及集采出清板块,创新药进入成果兑现阶段,出海领域看好新兴市场布局企业,部分细分赛道集采影响出清有望迎来新成长,医药市场集中度提升加速,并购重组或加速 [2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行情回顾 - 2025年7月21 - 25日,申万医药生物指数上涨1.90%,跑赢沪深300指数0.21pct,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排第19;年初至今,申万医药生物指数上涨18.81%,跑赢沪深300指数13.92pct,涨跌幅排名第3 [1][11][13] - 截至2025年7月25日,医药板块估值为30.53倍(TTM整体法,剔除负值),相对于沪深300估值溢价率为155.99% [1][16] - 涨幅前十个股为海特生物(+46.93%)、振东制药(+42.89%)等;跌幅前十个股为*ST苏吴(-22.34%)、永安药业(-13.73%)等 [2][17] 重要事件 - 2025年7月25日,国家医保局召开医保支持创新药械系列座谈会第二场,介绍医保价格政策赋能药械创新新举措,如统一新设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研究实行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机制等 [3][20] 行业观点 - 政策利于医疗器械行业高质量发展,集采价格或更温和,激发企业创新,助力打开全球市场 [4][21] - 看好创新药、出海及集采出清板块,关注科兴制药、胰岛素、骨科等细分赛道及部分仿制药企业,关注医药市场并购重组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