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挂牌成立,丰田最早将于2028年在欧洲启动电动汽车生产 | 汽车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9 23:09
央企汽车产业整合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在重庆挂牌成立 形成中国一汽、东风公司、中国长安汽车三大央企汽车集团格局 [1] - 长安汽车间接控股股东变更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 持股35.04% [1] - 重组提升市场对长安汽车资源整合能力预期 特别是在新能源转型和智能化布局方面 [1] 车企多元化技术布局 - 中国一汽集团成立一汽旗翼(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1亿元 [2] - 新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等 [2] - 由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一汽股权投资(天津)有限公司等共同持股 [2] 自动驾驶技术出海 - 文远知行与Uber在阿布扎比阿尔雷姆岛和阿尔马里亚岛正式开展Robotaxi服务 [3] - 服务范围扩展预计使订单量翻倍 [3] - 合作标志中国自动驾驶技术出海取得新突破 提升文远知行商业化能力评估 [3] 电动车产能扩张 - 丰田最早将于2028年在欧洲启动电动汽车生产 计划在捷克子公司每年生产约10万辆电动汽车 [4] - 加速欧洲电动车本土化布局 增强市场对丰田电动化战略执行力认可 [4] - 产能扩张计划带动动力电池、充电桩等配套企业业务增量预期 [4]
福田汽车股价微跌0.36% 上半年新能源销量同比激增151%
金融界· 2025-07-29 17:50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29日收盘,福田汽车股价报2.78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36%,成交额2.51亿元 [1]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商用车整车制造,产品包括重卡、轻卡、新能源车型等 [1] - 公司近期聚焦新能源转型,推出多款电动化平台及技术方案 [1] 经营数据 -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车型销量超5万辆,同比增长151% [1] - 重卡销量同比增长74.3% [1] - 公司董事长提出力争2030年新能源销量占比提升至50% [1] 产品动态 - 公司发布启明星纯电轻卡平台及四款新能源新品,涵盖物流、城配等场景 [1] 资金流向 - 7月29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665.83万元,占流通市值0.09% [2]
近5GWh!南网等4企获储能订单
行家说储能· 2025-07-29 12:20
储能行业合作与订单动态 - 多家企业近期签订储能相关重要合作,涉及储能订单共计4.874GWh [1] 南网与印尼电力公司合作 - 中国南方电网国际(香港)公司与印尼国家电力公司签署协议,联合研究印尼储能建设规划及技术应用 [2] - 合作内容包括印尼储能领域的发展规划、投资政策、电价机制、技术方案、安健环标准等五方面深入研究 [2] - 合作将提升印尼储能项目效率,加速其低碳转型,为东南亚储能发展提供借鉴 [4] - 南网国际(香港)公司将与南网储能公司联合实施该咨询业务,推动"南网方案"融入境外能源转型实践 [4] 三星SDI储能订单 - 三星SDI中标韩国政府第一轮招标的储能电池项目8个中的6个,总中标量达2.574GWh [5] - 项目覆盖韩国八个地区总计3.39GWh储能容量,价值约1万亿韩元(7.25亿美元,51.5亿人民币) [5] - 三星SDI击败LG Energy Solution和SK On,主要凭借其在"非价格标准"(占评估40%)方面的优势 [5] - 三星SDI在蔚山工厂生产储能系统电池单元,展示其第三代ESS安全技术"增强型直接喷射"技术 [6] Fluence储能项目合作 - Fluence与Invenergy合作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建设Hashknife项目,包含475MW太阳能和1900MWh储能 [7] - 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2024年开建2026年投运,二期2023年开建2027年投运 [8] - 项目已与公用事业公司APS签署电力购买协议(PPA) [8] - 将采用Fluence的Gridstack和Gridstack Pro锂离子储能解决方案,预计总投资5300万美元 [9] 特斯拉储能项目 - 特斯拉在美国内华达州林肯县投运185MW太阳能+400MWh电池储能系统(BESS)项目 [10] - 项目主要采用特斯拉Megapacks电池组 [10] - 特斯拉2025年第二季度部署9.6GWh电池储能产品,上半年总储能部署量约20GWh [11] -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生产第1,000台Megapack储能系统,用时不到半年 [11]
福田汽车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9.1% 董事长常瑞:力争2030年新能源销量占比提升至5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9 05:28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销量达32 7万辆 同比增长9 1% [1] - 重卡销量近6 7万辆 同比增长74 3% [1] - 新能源车型销量超5万辆 同比激增151% [1] - 各细分市场实现协同增长 重卡 轻卡 VAN 新能源及出口业务均显著增长 [1] - 出口业务持续领跑行业 [1] 经营策略与挑战 - 营销变革推进 渠道优化 服务生态建设及数字营销取得阶段性进展 [1] - 渠道能力参差不齐 转型速度滞后等问题仍需重点突破 [1] - 下半年将聚焦新能源转型 生态业务全面导入经销商体系 [1] - 提升传统业务占有率 推动新产品上量 [1] - 鼓励国内经销商积极开展出海经营 对弱势业务实施专项提升计划 [1] 技术研发与新品发布 - 发布启明星全新纯电轻卡专属平台 爱易科新能源超级电驱动等电动技术 [2] - 推出四款新能源新品 覆盖不同场景 包括祥菱U7 风景T7 福田卡文乐迪 欧曼银河纯电产品 [2] 行业趋势与战略规划 - 全球商用车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 [2] - 将在营销 研发 制造领域深化矩阵式组织管理创新 [2] - 向全面国际化 全面新能源化 全面智能化战略迈进 [2] - 目标2030年新能源销量占比提升至50% [2]
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 一汽解放打响“质量攻坚战”
证券日报· 2025-07-28 17:00
行业竞争格局 - 商用车行业竞争白热化,传统企业与比亚迪、吉利等新玩家共同角逐 [1] - 一汽解放董事长认为商用车赛道机会大于危机,新玩家涌入印证领域潜力 [1] - 公司上半年实现"品牌价值连续14年行业第一"等八个"行业第一"的业绩 [1] 质量与技术优势 - 公司实施质量攻坚,上半年质量问题收回频次和金额同比下降30%以上,目标三年后整体问题减少65% [2] - 动力总成事业部完成改革,强化发动机、变速箱、电驱桥等核心部件自主掌控能力 [2] - 15L6SV3天然气发动机搭配Tshift变速箱与轻量化440桥组成的GS280智慧动力域气耗表现行业领先 [2] - 重型电驱桥+单包底挂电池的ER260动力域将于下半年投放,巩固新能源优势 [2] 新能源转型 - 公司新能源销量连续三年翻倍增长,目标今年中重卡新能源销量第一 [3] - 电驱桥、电池、电机生产线逐步落地,全国5大基地实现就近交付降低发运成本 [3] - 与特来电、国家电网合作构建充电网络,与宁德时代联合优化换电技术 [3] - 推出"解放时代"租赁模式和100万公里超长换油周期技术提升运营效率 [3] 产品与智能化布局 - 长春基地推进J7系列化布局,计划2027年迈入全面J7时代 [3] - 青岛基地推出四款"生而全球"产品,已启动海外认证,明年将成为海外主销车型 [3] - 全自主L2++组合辅助驾驶系统即将量产,百公里级行驶可有效替代驾驶员操作 [3] 全球化战略 - 公司从"贸易出口"转向"属地化深耕",五年内海外销量有望赶上国内 [4] - 已获批4家海外子公司,年内将完成8家布局,乌兹别克斯坦工厂已投产 [4] - 上半年海外销量(除俄罗斯外)同比增长60% [4] - 采取"生而全球"研发策略,针对海外极热、极寒等场景定制产品 [4] - 抽调50名国内顶尖营销人员派驻海外,强化本地化服务能力 [4] 市场竞争策略 - 面对行业价格战,公司坚持"卷价值不卷价格",一季度未降价影响销量约七八千台但保住了二手车保值率 [4] - 通过"返利管控+滞销补偿"双机制稳定渠道,推出J6PRO半平地板车型等差异化产品 [5] - 某特大桥事故中二手车主因主挂刹车系统精准匹配成功避险,印证不降关键配置的战略价值 [5] 生态协同 - 与特来电合作提供充电时免费体检、保养提醒等服务 [5] - 与宁德时代开发换电模式解决重卡"补能慢"痛点 [5] - "千辆客户俱乐部"为车队免费提供车辆管理系统 [5] - 后市场公司签署"2年全包"对赌协议覆盖质量、维修等全场景 [5] 长期发展战略 - 公司构建从购车到二手车置换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5] - 以"稳"应"变",注重长期竞争力而非短期销量波动 [6] - 以"百年老店"定力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 [6]
2025年中国整车行业研究报告:新能源转型加速度,智能化变革驱动产业升级
头豹研究院· 2025-07-28 13:13
报告基本信息 - 报告名称:2025年中国整车行业研究报告:新能源转型加速度,智能化变革驱动产业升级 [1] - 撰写人:马天奇 [1] 报告核心观点 - 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加速向新能源智能化转型升级,技术创新和消费升级驱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智能化成品牌竞争核心要素 [2] - 2025年中国车企在智能驾驶等领域取得突破,自主品牌竞争力增强、全球份额提升 [2] - 报告分析行业现状,研究新能源市场规模、智能化技术路径及品牌格局,探讨车企把握变革机遇实现升级,对未来市场、技术及国际化策略进行判断,为行业参与者提供决策参考 [2] 各部分总结 2025年乘用车市场格局 - 2024 - 2025年月均销量稳定在200万台以上,新能源渗透率升至52.5%,自主品牌份额提至69.0%,行业集中度提高(内销前三占比32.8%),科技巨头跨界造车重塑格局,行业两极分化,头部企业高盈利,传统车企承压 [3] 新能源车品牌竞争新态势 - 2025年特斯拉领跑,小米跻身前列,比亚迪月销从12万增至50万,吉利星愿和小鹏M03增长亮眼,11 - 20万价格区间结合品牌影响力与性价比的策略成制胜关键 [3] 自主品牌发展趋势 - 2021 - 2025年自主品牌通过创新高端化突破,2025年5月市场份额达69.1%,批发量同比增23%至160万辆,出口量同比增17%至37.4万辆,技术降本使高阶智能驾驶下沉至10 - 20万市场,推动出口从2019年的117万辆增至2024年的631.6万辆,预计2030年市场达3,639.0万辆,新能源渗透率提至87.4% [3] 政策对行业的影响 - 2024 - 2025年新能源车免征购置税,2026 - 2027年减半征收,2025年推出最高2万元报废更新及1.5万元置换更新补贴,政策促进老旧车辆淘汰,带动市场需求,支持新能源发展,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4][6] 2023 - 2025年乘用车销量情况 - 2023 - 2025年(1 - 5月)乘用车月度销量整体上升,从2023年初的146.86万台提升,2025年3月创246.82万台新高,2024 - 2025年月度销量多数稳定在200万台以上,购置税优惠政策效果显著 [10] 2024 - 2025年车市价格情况 - 2024 - 2025年市场价格指数先升后降,2024年上半年最高达4.2%,下半年转负,2025年2月跌至 - 9.8%,自主品牌折扣率13 - 16%,合资非豪华品牌25 - 26%,豪华品牌从20 - 21%升至25%左右,价格战源于新能源发展和供大于求,短期内竞争将持续 [15] 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情况 - 2023 - 2025年月均销量从39.3万辆升至90万辆以上,渗透率从26.7%提至52.5%,政策支持、技术突破、基建完善推动其成为主流选择 [17][19] 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变化 - 2022 - 2025年自主品牌份额从45.9%升至69.0%,得益于新能源先发优势和产品力提升,合资品牌份额普遍下滑,日系从20.3%降至9.7%,德系从21.2%降至12.3%等,中国汽车产业从“跟跑”转向“领跑” [22][24] 中国乘用车出口情况 - 月度出口量从2022年的10 - 20万辆升至2024年的40万辆以上,2025年预计达43 - 47万辆,新能源占比从10% - 38%升至34% - 44%,得益于产业链完整、成本和质量优势,反映全球对中国汽车认可度提高 [26][28] 车企业绩情况 - 2024Q1 - 2025Q1行业分化,比亚迪2024年净利润402.54亿元,吉利166.32亿元,长城126.92亿元,理想2024年净利润80.32亿元,小鹏亏损收窄至6.64亿 [31][33] 手机企业跨界造车情况 - 小米汽车月销稳定在2.5万辆以上,SU7受欢迎,华为鸿蒙智行2025年5月销量达15.1万辆,市场份额3.5%左右,OPPO、vivo等也布局汽车领域,科技巨头重塑产业格局 [36][38] 未来市场规模预测 - 2024 - 2030年市场规模从3,143.6万辆增至3,639.0万辆,乘用车中新能源渗透率从46.7%提至87.4%,传统燃油车销量下降,商用车从387.3万辆增至434.0万辆 [49]
国证国际港股晨报-20250728
国证国际· 2025-07-28 05:14
核心观点 随着关税阴霾逐步消散,以及美联储最终会展开降息行动,资金会继续追捧低估的港股,尤其是北水,恒指有力再战高位;看好长城汽车的新能源转型发展加速,这将推动销量与业绩成长 [3][6] 国证视点 - 周五港股回软,从周四逾3年高位回落,恒指低开135点报25531点,收报25388点,跌278点或1.1%,主板成交2818亿港元,较上周四少4.4% [2] - 港股通买卖盘成交为1486亿港元,较上日少4.1%,占大市买卖盘成交26.4%,略高于上日;北水全日净流入近202亿港元,较上日增加442.8% [2] - 北水净买入最多的个股依次是盈富基金、恒生中国企业、国寿;净卖出最多的依次是快手、药明生物、国泰君安国际 [2] - 12个恒生综合行业指数中2个上扬10个下跌,上涨板块为综合企业级工业,涨幅分别为0.89%及0.50%;领跌板块包括可选消费、金融及材料,跌幅分别为1.87%、1.09%及1.09%,资讯科技则跌0.72% [3] - 美股持续造好,道指、标指及纳指收市分别升0.47%、0.40%及0.24%,标指及纳指再创新高 [3] - 周末美国与欧盟达成贸易协议框架,欧盟多数货品进美国关税为15%,低于特朗普声称的30%,高于欧盟希望的10%;欧盟同意购买7500亿美元美国能源,额外投资6000亿美元,还将购买数千亿美元军事装备 [3] - 今周市场焦点在中美贸易谈判和美联储议息会议结果 [3] 公司点评(长城汽车) - 2025上半年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923亿元,同比增长1.0%,归母净利润63.4亿元,同比下降10.2%;二季度营业收入523.5亿元,同比增长7.8%,环比增长30.8%,归母净利润45.9亿元,同比增长19.1%,环比增长161.9% [5] - 二季度销量31.3万辆,同比增长10.1%,环比增长21.9%;分品牌看,哈弗/魏牌/坦克/欧拉/皮卡销量分别为17.7/2.1/4.6/0.7/6.2万辆,分别同比+24.7%/+106.4%/-4.5%/-57.9%/-7.6%,新能源销量9.8万辆,同比增长33.7%,环比增长56.4%,渗透率达31.3% [5] - 二季度二代枭龙Max及猛龙燃油版、高山等新车上市,拉动哈弗、魏牌销量提升,300Hi4 - T上市后全系连续两月销量破万,支撑坦克品牌销量企稳 [5] - 25年公司坚定深化新能源转型,下半年哈弗新款大狗、猛龙、魏牌高山7、坦克500Hi4 - Z智驾版、欧拉A0级轿车和A级纯电SUV等多款新车将发布,有望拉动销量提升 [6] - 维持目标价18.0港元,对应25年的10.3倍预测市盈率,买入评级 [6]
上半年狂揽8个 “行业第一” 解放年中会亮出成绩单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7-27 11:13
一汽解放2025年中渠道沟通会核心内容 - 会议以"共创 共进 共赢 共享"为主题,汇聚300余名高管及合作伙伴共商发展大计 [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取得八个"行业第一"的业绩,包括品牌价值1450.29亿连续14年商用车第一 [3] - 中重卡市场终端份额达23.2%,牵引车24.6%,载货车28.3%,NG车28.6%,新能源中重卡14.5% [3] - 在15个省份中重卡终端份额排名第一 [3] 公司上半年业绩亮点 - 海外出口在东南亚等7个大区实现61%大幅增长 [5] - 新能源车销售1.66万辆,连续三年翻倍增长 [5] - 投放90余款全新产品,包括10款传统能源车型和22款新能源车型 [5][15] - 自主研发4款新发动机总成与3款新变速箱总成,实现2大新能源核心总成技术突破 [15] 下半年战略部署 - 提出"3433"营销策略:巩固NG溢价等三大地位,打赢新能源等四大增量战役 [10] - 五大战区签署军令状锚定年度目标 [6] - 强调发挥"六大优势",优化产品技术与质量提升 [5] - 将持续优化产品与服务体系,赋能渠道发展 [8] 产品技术突破 - 传统车型展示J7创领系列(600万公里可靠性验证)和J6P经典版升级车型 [17] - LNG燃料车型实现高效环保与超低气耗 [17][18] - 新能源车型展示J6F、JH6等纯电主力车型,续航超600公里 [18] - 展出13款代表车型及6个动力总成产品,涵盖多品类 [17] 行业竞争格局 - 国内商用车市场呈现存量竞争加剧态势 [3] - 新能源转型加速成为行业重要趋势 [3] - 海外需求被判断为仍有广阔空间 [5] - 公司呼吁合作伙伴坚定对商用车行业未来的四个信心 [5]
央企加快布局新能源产业,推进优质资产上市
第一财经· 2025-07-26 08:09
央企新能源领域布局加速 - 国家电网新源控股增资扩股引入4家战略投资者,募集资金365亿元,创国资产权交易现金募资规模之最,资金将全部投入抽水蓄能项目,预计撬动投资超3000亿元[2] - 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50亿元,股东包括中核集团、中国石油昆仑资本等,聚焦核聚变发电技术[3] - 三峡能源成立辽宁能源投资公司,华润电力成立华润新能源(伊吾)公司,注册资本超12亿元,专注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项目[3] 优质资产注入与分拆上市 - 华电新能(600930 SH)上市,作为华电集团新能源业务唯一整合平台,构建风光核储多能互补格局[4] - 华润新能源控股更新招股书,拟募资245亿元投向风电、太阳能发电项目[4] - 国家电投推进资产重组,电投产融将置入核电资产,成为集团核电运营整合平台[5] -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指出,央企将通过资产注入和分拆上市提升能源类上市公司估值[1][5] 新能源重大项目进展与业绩 - 中国能建上半年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新签合同额3301 72亿元,同比增长12 57%,占新签合同总额46%[8] - 中国电建能源电力业务新签合同4313 88亿元(同比+12 27%),其中风电项目652个(合同额1429 02亿元,同比+68 78%)[8] - 国家电网上半年新增抽水蓄能装机257 5万千瓦,完成年度目标70%,下半年计划投产4台机组,总装机规模将达5900万千瓦以上[9] 政策与战略方向 - 国资委召开新能源人才特训班,强调新能源转型对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意义,要求央企担当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先锋[1] - 华能集团提出推动新能源基地型规模化开发,打造全链条"基因工程"[8] - 专家建议新能源央企精细化发展,对内剥离低效资产、推动智能化低碳化转型,对外拓展国际市场[9]
摸着中国过河,西班牙乃欧洲首个“破局者”
金投网· 2025-07-25 10:32
西班牙经济转型 - 西班牙GDP增长率从欧盟垫底逆袭至领先地位,2023年增长率为3.2%,2024年为2.7%,居欧盟首位 [2] - 经济转型核心驱动力为能源结构调整,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达56%,光伏电站建设依赖中国电建(601669)、三峡集团等企业 [4] - 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式增长,2024年汽车制造商利润达20.18亿欧元(同比+94.2%),中国品牌占比10%,比亚迪单月销量破2000辆 [5] 能源领域合作 - 西班牙通过《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法案》,引进中国特高压电网及储能技术,缓解欧洲能源危机 [4] - 俄乌冲突期间西班牙天然气进口策略灵活,从俄罗斯进口液化天然气增长35%,并成为欧洲最大天然气出口国 [3][4] - 与德国形成对比,德国因制裁俄罗斯导致天然气工业销量下降15%,巴斯夫等企业关闭本土基地转向中国投资 [4] 科技与基建发展 - 西班牙在5G建设中与华为合作,全国覆盖率将达90%,反超英国(伦敦网速欧洲垫底) [6] - 中国新能源技术(光伏、特高压)全面赋能西班牙能源转型,形成技术输出与基建合作模式 [4][6] 产业投资趋势 - 中国能源及汽车企业加速布局西班牙市场,包括电建、三峡、比亚迪、MG、奇瑞等,推动本土产业升级 [4][5] - 西班牙从"保守"车市转向电动化,中国品牌渗透率快速提升,零跑、小鹏等进入销量榜单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