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集团股份(00489)

搜索文档
汽车周报:正视挑战,国补额度压力下的新矛盾-20250928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28 12: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看好" [4] 报告核心观点 - 科技点燃市场情绪,建议关注底部优质零部件企业,特别是具备制造业竞争力且考虑转型的企业,如科博达等 [4] - 国庆旺季到来,强势新品有望收拢订单,但国补额度不足将成为后续销量兑现的新压力 [4] - 机器人、AI是短期市场最大焦点和事件催化最集中的板块 [4] - 基于科技+中高端+国央企改革两条主线进行投资布局 [4] 行业情况更新 - 2025年第38周(2025.9.15-2025.9.21)乘用车零售总量50.8万辆,环比+12.89%,同比+10.29% [2] - 其中传统能源车销量21.1万辆,环比+15.93%,同比-9.21% [2] - 新能源车销量29.7万辆,环比+10.82%,同比+30.15%,新能源渗透率达58.46% [2] 市场表现 - 本周汽车行业总成交额8515.90亿元,环比-7.71% [4] - 汽车行业指数收8106.63点,全周上涨0.00%,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1.07% [4][19] - 汽车行业周涨幅在申万一级行业中位列第7位,较上周下降3位 [4][19] - 行业个股上涨122个,下跌168个 [4][23] - 涨幅最大个股:新坐标(+25.0%)、科博达(+22.6%)、天普股份(+21.0%) [4][23] - 跌幅最大个股:中马传动(-15.2%)、上海物贸(-14.0%)、明新旭腾(-13.7%) [4][23] 原材料价格变动 - 最近一周传统车原材料价格指数-0.9%,近一个月-1.1% [4][71] - 最近一周新能源车原材料价格指数+0.4%,近一个月-0.2% [4][71] - 具体变动:钢材-1.8%、铝材-0.2%、塑料-0.2%、橡胶-0.4%、玻璃+3.2% [71] - 电池原材料:镍-0.2%、钴+12.5%、碳酸锂+0.0% [71] 重点事件分析 工信部整治0公里二手车 - 0公里二手车指公里数极低却以二手车价格出售的准新车 [5] - 背后驱动因素包括销量、补贴与返利的多重利益驱动 [5] - 车企和经销商通过此操作可粉饰财报、套取地方新能源补贴,甚至实现"重复领取" [5] - 监管部门已联手加强治理,工信部拟推行新车登记后六个月内禁止转二手政策 [5][6] 理想汽车发布i6 - 2025年9月26日发布五座纯电SUV i6,售价24.98万元起 [7][9][52] - 基于原生纯电架构打造,车身尺寸4950mm×1935mm×1655mm,轴距3000mm [7] - 标配87.3度5C磷酸铁锂电池,CLTC续航720公里,支持10分钟补能500公里 [8] - 搭载VLA司机大模型AD Max辅助驾驶系统,9月27日开启交付 [8][9][52] 问界M7交付情况 - 全新问界M7于9月26日开启全国交付,月产能不低于3万台 [11] - 截至9月23日,小订累计突破23万辆 [11] - 提供增程与纯电两种动力,12款配置,售价27.98万元起 [11][12][36] - 高配版本配备双腔空气悬架、华为乾崑智驾ADS4高阶版、800V高压电机平台 [12] 尚界H5市场表现 - 售价15.98-19.98万元,成为鸿蒙智行最便宜的SUV车型 [14][41] - 搭载192线激光雷达与华为乾崑智驾ADS 4,实现从车位到车位全程辅助驾驶 [14] - 上市1小时大定突破1万台,累计小订数量突破15万台 [31][43][44] - 增程版百公里综合油耗4.44L,纯电版百公里电耗13.4kWh [16] 销量数据 - 9月1-21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19.1万辆,同比+1%,环比+8% [61] - 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595.5万辆,同比+9% [61] - 9月1-21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130.7万辆,同比+0%,环比+16% [65] - 今年以来累计批发1934.9万辆,同比+12% [65] 投资建议 整车环节 - 推荐国内强α主机厂:蔚来、小米、小鹏、理想 [4] - 关注新品强势的蔚来、江淮、理想,以及重回竞争序列的比亚迪 [2] 智能化趋势 - 华为鸿蒙高端智能代表:关注江淮汽车、赛力斯 [4] - 推荐理想汽车、科博达、德赛西威、经纬恒润 [4] 国央企整合 - 推荐关注上汽集团、东风集团股份、长安汽车 [4] 零部件企业 - 推荐福耀玻璃、新泉股份、福达股份、双环传动、银轮股份、无锡振华等 [4] - 关注敏实集团、拓普集团 [4] - 建议关注底部优质零部件企业如博达、星宇、继峰等,以及业绩恢复的敏实、宁波华翔等 [2]
汽车价格战全面熄火了?不卷价格该卷什么?
36氪· 2025-09-28 04:29
汽车价格战态势分析 - 价格战出现明显缓和迹象 2024年1-7月降价车型106款 较2023年同期的147款减少28% 较2022年同期的50款仍处于较高水平但趋势放缓 [3] - 2024年7月降价车型17款 与2023年同期23款相比减少26% 市场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3] - 乘联会分析认为2025年乘用车行业促销与降价将回归理性 市场秩序明显改善 [4] 价格战产生的影响 - 车企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 部分小型车企面临生存危机 大型车企财务状况受负面影响 [5] - 导致消费者持币观望情绪蔓延 抑制消费需求 形成销量增长乏力与库存压力加大的恶性循环 [5] - 对汽车品牌形象造成损害 过度依赖价格竞争使消费者认为产品价值不高 不利于高端市场发展 [6] 政策干预效果 - 以旧换新政策提供实质性优惠 通过旧车置换补贴打破价格战死循环 [9] - 各地政府通过消费券发放 购置税减免等方式刺激消费 恢复购车信心 [9] - 国家政策加持帮助车企走出囚徒困境 反内卷破局 [11] 行业竞争趋势转变 - 从粗放式价格竞争转向深层次技术 体验 服务全面竞争格局 [14] - 智能化 网联化成新竞争焦点 自动驾驶 智能座舱 车联网等技术重新定义汽车价值边界 [14] - 用户体验和服务体系重要性凸显 涵盖购车咨询 售后服务 充电便利性等多维度系统性较量 [14]
东风汽车取得车辆轮胎包络验证相关专利
金融界· 2025-09-27 01:48
公司专利动态 - 东风汽车集团获得"一种车辆轮胎包络验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专利授权 授权公告号CN 116558852 B 申请日期为2023年5月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01年 总部位于武汉市 主营业务为汽车制造业 [1] - 注册资本达858937万人民币 [1] 公司经营规模 - 对外投资企业数量为44家 [1] - 参与招投标项目达5000次 [1] - 累计专利信息数量为5000条 [1] - 获得行政许可数量为156个 [1]
电车需求跟踪8月:以旧换新调整、购置税提前购车共同博弈Q4需求
五矿证券· 2025-09-26 23: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4] 核心观点 - 各地区以旧换新政策调整会略微减弱需求 但购置税退坡将促进提前购车 Q4需求仍有博弈 [1] - 2025年中国新能源车销量预计1625万辆 同比增长约26% [2][19] - 插混销量连续两个月负增长 但随着新车型推出有望重回增长 [3] - 美国新能源车补贴即将退出 消费者提前购车带动渗透率创新高11.5% [3] 月度关注:以旧换新政策调整与需求博弈 - 2025H1使用补贴资金1620亿元 H2剩余资金约1380亿元 不足全年额度的50% [1][16] - Q4中央资金额度690亿元 与Q3相同 但Q4汽车消费需求最为旺盛导致资金缺口放大 [1][16] - 政策调整分为三类:申领难度加大(每月/每周固定时间释放资格) 补贴标准下降(如云南从1.5万元下调至1万元) 上牌限制增加(上海、海南新增上牌地限制) [8][14][15] - 截至9月10日以旧换新申请量达830万份 [2] 重点数据跟踪:中国市场 - 8月新能源车销量140万辆 同比增长27% 渗透率49% [28][29] - 新能源乘用车批发128万辆同比增长22% 零售110万辆同比增长8% [22][23][24][25] - PHEV零售连续两个月同比下滑 8月同比下降5% [30][31] - 新能源商用车销量7万辆同比增长52% 渗透率22% [35] - 新能源重卡销量1.5万辆同比增长181% 渗透率16.4% [37][39] - 新能源轻卡销量3万辆同比增长30% 渗透率23% [40] - 新能源客车销量1.6万辆同比增长45% 渗透率36% [42][44] - 新能源车出口22.4万辆同比增长104% 其中BEV出口增长63% PHEV出口增长269% [46][47][51] - 8月行业折扣率基本持平 比亚迪折扣率微降 特斯拉折扣率微升 [50][53] - 动力电池铁锂占比83% 新能源车单车带电量54kWh环比持平 [55][56][59] 重点数据跟踪:海外市场 - 美国8月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14.8% 渗透率11.5%创历史新高 [70][71] - 欧洲七国8月销量16.8万辆同比增长43% 渗透率31% [64][65] - 海外其他国家7月销量12.3万辆同比增长72% 渗透率5.7% [72][74] 行业及公司变化 - 长城汽车巴西工厂竣工投产 年产能5万辆 [3][89] - 小鹏汽车奥地利工厂2025Q3投产G6与G9车型 [3][89] - 零跑汽车选择Stellantis西班牙工厂作为欧洲制造基地 计划2026Q3启动生产 [3][89] - 奇瑞汽车、禾赛科技港股上市 东风集团拟私有化并拆分岚图保持上市 [3][85] - 工信部提出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1550万辆左右 同比增长约20% [79] - 财政部等三部门推出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单笔5万元及以上汽车消费可享受财政贴息 [80]
东风集团股份(00489) - 联合公告 - 延长寄发综合文件之最后时限

2025-09-26 12:39
公司运作建议 - 建议吸收合并私有化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 - 建议分派岚图股份[3] - 建议撤销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地位[3] 时间安排 - 规则3.5公告于2025年8月22日发布[5] - 原寄发综合文件最后时限为2025年9月26日或之前[6] - 申请延长寄发综合文件最后时限至不迟于所有合并先决条件达成或2026年7月10日后7日[6] 实施条件 - 合并须待先决条件达成及实施条件满足或获豁免[7] - 分派须待分派条件达成[8] 人员构成 - 要约人唯一董事为郭涛先生[9] - 东风公司董事会由杨青等7人组成[10] - 联合公告日期董事会含杨青等6人[11] 董事责任 - 董事对联合公告资料准确性担责[11] - 董事确认公告意见经审慎考虑[11] - 董事确认公告无遗漏误导事实[11]


Dongfeng, Huawei step up EV collaboration
Yahoo Finance· 2025-09-26 11:05
合作框架 - 国有汽车制造商东风汽车集团与科技巨头华为技术公司宣布加强电动汽车领域合作 [1] - 双方高层在深圳举行会议正式确立深化合作关系 [1] - 合作范围涵盖车载软件平台、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及人工智能驱动应用 [1] 合作历程 - 去年签署初步战略合作协议 约定东风旗下岚图品牌电动汽车今年起搭载华为系统 [2] - 新成立联合"创新实验室"将作为未来合作核心平台 [2] 技术整合 - 华为将协助东风实现价值链数字化 通过AI系统提升研发制造供应链营销等企业功能整合度 [3] - 合作涉及产品定义智能技术和营销领域 探索国有企业市场化运营新路径 [3]
东风集团股份(00489)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6 09:47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实现销售收入545.33亿元,同比增长6.6%[6] - 公司销售收入约人民币545.33亿元同比增长6.6%[51][53] - 公司收入同比增长6.6%至545.33亿元人民币[9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益为545.33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511.45亿元人民币增长6.6%[113][114][118][119] - 公司毛利潤75.99亿元,同比增长28.0%,毛利率达13.9%,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6] - 2025年中期毛利总额约人民币75.99亿元,同比增长28.0%[59] - 2025年中期毛利率为13.9%,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59] - 毛利同比增长28.0%至75.99亿元人民币[93] - 公司归母净利润0.55亿元[6] - 股东应占溢利约人民币0.55亿元[51] - 2025年中期股东应占溢利约人民币0.55亿元,同比下降人民币6.29亿元[75] - 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溢利同比大幅下降91.96%,从6.84亿元人民币降至0.55亿元人民币[13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1.01亿元人民币,而2024年同期为盈利0.40亿元人民币[113][11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总额为亏损人民币1.01亿元,其中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0.55亿元,非控股权益亏损1.56亿元[100] - 2025年中期净利润率约0.1%,同比下降1.24个百分点[75] - 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盈利同比下降91.9%至人民币0.67分[93] - 每股基本盈利同比下降91.90%,从8.27分降至0.67分[13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5年中期销售成本总额约人民币469.34亿元,同比增长3.8%[59] - 研究成本同比下降8.34%,从22.05亿元人民币降至20.21亿元人民币[122]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20.15%,从4.07亿元人民币降至3.25亿元人民币[123] - 期内所得税开支同比增长156.18%,从0.89亿元人民币增至2.28亿元人民币[125] - 金融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长81.0%至8.52亿元人民币[9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金融资产减值损失为8.52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增长81.0%[12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自主乘用车销售22.1万辆,同比增长17.5%,毛利率达13.1%,同比提升4.1个百分点[7] - 自主乘用车销量约22.09万辆同比增长17.5%[51] - 乘用车业务收入252.79亿元同比增长17.27%[55] - 乘用车分部收益252.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3%[113][114][119] - 商用車销售约18.76万辆,毛利率稳步提升[7] - 商用车业务收入259.10亿元同比下降0.98%[57] - 商用车分部收益258.2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9%[113][114][119] - 汽车金融业务收入28.56亿元同比下降0.31%[58] - 汽车金融分部收益27.0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6%[113][114][119] - 公司及其他分部收益8.0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113][114][119] - 新能源汽车销售20.44万辆,同比增长33.0%,占总销量比重提升8.9个百分点[7] - 新能源车销量20.4万辆同比增长33.0%占比达24.8%[52] - 高端品牌岚图销量同比增长84.8%[7] 各地区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出口9.9万辆,同比增长5.8%[9] - 海外出口销量9.9万辆同比增长5.8%[5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董事会建议发行不超过已发行内资股20%及已发行H股20%的新增股份[32] - 2025年上半年未派发中期股息(2024年同期:每股人民币0.05元)[39] - 2025年上半年举行3次董事会会议,执行董事杨青和尤崢出席率100%[33] - 非执行董事刘艳红出席率67%(2/3会议)[33] - 独立非执行董事宗庆生、梁伟立、胡裔光出席率均为100%[33] - 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全部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34] - 主要管理人员薪酬总额为人民币2,064千元,同比下降44%[148] 其他财务数据 - 公司资产负债率51.6%[6] - 公司总资产约人民币3,177.86亿元,较上年末下降2.2%[76] - 公司总负债约人民币1,638.47亿元,较上年末下降3.8%[77] - 公司2025年6月30日总资产为3177.86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下降2.2%[116] - 公司2025年6月30日总负债为1638.4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下降3.8%[116]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3250.52亿元下降至2025年中的3177.86亿元,减少72.66亿元[99] - 公司权益总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547.97亿元微降至2025年中的1539.39亿元,减少8.58亿元[99] - 母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权益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492.90亿元降至1484.91亿元,减少7.99亿元[99] - 计息借贷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859.7亿元增至2025年中的2141.6亿元,增加281.9亿元[99] - 流动负债总额同比下降6.8%至1333.3亿元人民币[97] - 存货同比增长19.2%至183.2亿元人民币[96] - 贸易应收款项同比增长15.2%至143.02亿元人民币[96]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同比增长14.48%,从143.53亿元人民币增至164.31亿元人民币[132] - 物业、厂房及设备净额同比增长1.51%,从285.88亿元人民币增至290.20亿元人民币[131]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同比增长23.10%,从91.90亿元人民币增至113.13亿元人民币[137] - 应付票据同比增长9.06%,从300.05亿元人民币增至327.25亿元人民币[13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16.4%至634.15亿元人民币[96] - 2025年中期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净流出人民币138.34亿元[8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335.82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605.61亿元减少269.79亿元[10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负人民币94.40亿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负4.94亿元显著恶化[10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为负人民币56.55亿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负82.54亿元有所改善[10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融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为正人民币12.61亿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负31.24亿元实现转正[103] - 应占合营企业亏损同比扩大至1.07亿元人民币[93]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为亏损11.33亿元人民币[9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其他综合收益总额为亏损人民币8.00亿元,其中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8.02亿元[10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政府补助及补贴收入为16.96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增长86.0%[120] - 政府补助金及补贴同比增长85.96%,从9.12亿元人民币增至16.96亿元人民币[124]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上半年销售汽车约82.39万辆,同比下降14.7%[6] - 公司总销量约82.39万辆同比下降14.7%[51] - 2025年上半年整车生产量826,279辆和销售量823,911辆[20] - 2025年上半年整体市场占有率为5.3%[20] - 乘用车销售量636,276辆,市场占有率4.7%[21] - MPV销售量47,526辆,市场占有率8.3%[21] - SUV销售量274,942辆,市场占有率3.9%[21] - 基本型乘用车销售量313,808辆,市场占有率5.5%[21] - 商用车销售量187,635辆,市场占有率8.8%[21] - 卡车销售量182,777辆,市场占有率11.2%[21] - 客车销售量4,858辆,市场占有率1.8%[21] - 公司总股本为人民币82.52588亿元,分为8,252,588,000股普通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43] - 内资股总数5,760,388,0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69.80%[43] - H股总数2,492,2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30.20%[4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重大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合营企业及联营企业[40] - 比例合并法下2025年中期收入约人民币820.44亿元,同比下降6.08%[81] - 公司合资企业注册资本为10亿元人民币,公司出资4亿元人民币占比40%[140] - 公司合同承诺总额从24年末的25.68亿元人民币降至25年中的16.33亿元人民币,下降36.4%[140] - 公司向关联方采购汽车零部件/原材料总额达79.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5%[142] - 公司向合营企业销售汽车金额达4.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6.3%[143] - 公司应付关联方计息借款总额达115.7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3%[146] - 公司应收关联方贸易款项为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0%[145] - 公司向东风汽车系支付利息1.1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0.0%[144] - 公司从关联方收取利息0.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9.8%[144] - 公司向合营企业采购汽车金额达29.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8%[142] - 公司应付关联方贸易款项为7.4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8%[145] - 非上市股权投资公允价值的市销率倍数范围为3.64至10.35[151] - 市销率倍数增减5%将导致公允价值变动人民币12.3百万元[151] - 市场流通性折扣为80%,增减5%将导致公允价值变动人民币15.3百万元[151] - 第三层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为人民币703百万元,较期初495百万元增长42%[152][153] - 权益证券公允价值为人民币1,763百万元,其中第三层占比33%[152] - 结构性存款公允价值为人民币14,670百万元,全部计入第二层级[152] - 应收票据公允价值为人民币2,956百万元,较期初4,135百万元下降29%[152][153] - 同业存单公允价值为人民币4,436百万元[152] - 金融资产总额为人民币27,746百万元,较期初25,769百万元增长8%[152][153]


上市前夜岚图汽车董事会大调整:卢放兼任董事长,多名董事更换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5 11:06
公司治理调整 - 岚图汽车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职务由现任CEO卢放兼任 尤峥不再担任相关职务 [1] - 公司多名董事发生变动 秦轩辕等5人退出董事行列 付炳锋等6人新增为董事 [2] - 公司于9月22日完成股份制改造 正式更名为"岚图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 上市进程推进 - 东风集团将其持有的岚图汽车79.67%股权按比例分派给全体股东 推动岚图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港交所 [3] - 东风集团将通过岚图上市实现私有化退市 这一操作将岚图推入上市快车道 [3] - 岚图汽车上市后有望拓宽融资渠道 提升品牌形象 拓展国际业务 打破东风集团过往港股低估值束缚 [3] 战略定位与体制机制创新 - 东风集团赋予岚图两大使命:助力集团新能源转型 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打造自主运营最佳实践 [3] - 董事长与CEO由同一人担任可减少决策层级 加快响应速度 提高上市相关工作效率 [4] - 人事调整表明东风集团赋予岚图更大自主权 符合国企改革"授权放权"方向 探索央企培育新兴产业新路径 [4] 经营业绩表现 - 2024年1-8月岚图汽车交付81768辆 同比增长92% [8] - 公司亏损程度显著收窄:2023年税前净亏损19.8亿元 2024年收窄至2.43亿元 税后净亏损从14.72亿元收窄至1800万元 [8] - 2023年第四季度已实现单季度盈利 2025年被定为实现自我造血的关键一年 [8]
车企2025上半年:传统车企底蕴犹在,“五界”急需上量,造车新势力挣扎在盈亏线上
搜狐财经· 2025-09-25 08:10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汽车行业收入50917亿元同比增长8% 利润2444亿元同比增长3.6% 行业利润率4.8%较1-5月的4.3%有所改善但低于下游工业企业5.7%的平均水平 [4] - 统计的16家A/H股上市车企中11家营收实现增长 9家实现盈利 盈利占比过半 [1] - 国家反内卷工作持续推进对改善行业利润的促进效果已有所体现 [4] 头部车企业绩 - 比亚迪营收3712.81亿元同比增长23.3% 净利润155.11亿元同比增长13.79% 研发投入309亿元高出净利润一倍 稳居行业榜首 [1][4] - 上汽集团营收2995.88亿元同比增长5.23% 净利润60.18亿元同比下降9.21% 出现增收不增利 [1][3] - 吉利汽车营收1502.85亿元同比增长27% 净利润92.9亿元同比下降13.9% 净利润下滑主因2024年同期出售雷诺汽车资产获得收益 [1][4] - 长城汽车营收923.35亿元同比增长0.99% 净利润63.37亿元同比下降10.21% 第二季度业绩优于第一季度 营收523.16亿元同比增长7.72% 净利润45.86亿元同比增长19.42% [1][5] 合资车企承压 - 长安汽车营收726.91亿元同比下降5.25% 净利润22.91亿元同比下降19.09% 但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26.36%至14.77亿元 [5] - 东风集团营收545.3亿元同比增长6.6% 净利润0.55亿元同比下降91.96% 但毛利润75.99亿元同比增长28% 毛利率达13.9%提升2.3个百分点 [3][6] - 广汽集团营收421.66亿元同比下降7.95% 净利润亏损25.38亿元同比下降267.39% 主因汽车销量下降及新能源车型处于爬坡期 [3][7] 华为合作车企表现 - 赛力斯营收624.02亿元同比下降4.06% 净利润29.41亿元同比增长81.03% 新能源汽车销量17.2万辆其中问界交付14.7万辆 问界M9和M8分别交付6.2万辆和3.5万辆成为细分市场冠军 [8] - 北汽蓝谷营收95.17亿元同比增长154.38% 净亏损23.08亿元 享界品牌未能实现扭亏 [8] - 江淮汽车营收193.6亿元同比下降9.1% 净利润亏损7.73亿元同比由盈转亏下降356.89% 尊界品牌处于产能爬坡期 [9] - 上汽集团与华为合作推出尚界品牌 首款车型尚界H5已于9月23日发布 [11] - 鸿蒙智行2025年上半年销量21.5万辆 目标完成率仅20% 问界系列贡献主要销量 [12] 新势力车企分化 - 理想汽车营收561.7亿元同比下降2% 净利润17.43亿元同比增长2.82% 连续11个季度盈利 交付量20.4万辆同比增长7.9% [3][13][14] - 零跑汽车营收242.5亿元同比增长174.15% 净利润0.33亿元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 经调整后净利润达3.3亿元 交付量22.2万辆同比增长155%位居新势力销量榜首 [3][13][14] - 小鹏汽车营收340.9亿元同比增长132.51% 净亏损11.42亿元但亏损收窄56.95% 交付量19.7万辆同比增长279% 毛利率连续七个季度改善 [3][13][14] - 蔚来汽车营收310.43亿元同比增长13.49% 净亏损117.45亿元同比扩大14.8% 交付量11.42万辆同比增长30.6% 启动全面降本计划且二季度经营亏损环比收窄超30% [3][13][14] 战略布局与合作 - 吉利汽车将2025年销量目标由271万辆提升至300万辆 智能吉利2025战略逐步落地 [5] - 东风集团子公司岚图汽车将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港股 东风集团股份将同步完成私有化退市 [7] - 广汽集团与华为合作升级 联合打造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启境 全系搭载华为乾崑智能技术 [7] - 奇瑞汽车与华为签署智界品牌战略2.0合作协议 实施产销服一体化独立运营模式 华为主导品牌战略决策与全链路管理 [9]
东昱欣晟2000万支电芯下线 欣旺达与东风共创拆解“电池密码”
中国青年报· 2025-09-25 00:21
产能与生产里程碑 - 东昱欣晟在湖北省宜昌市举行超充电池项目开工暨第2000万支电芯下线仪式[2] - 从2023年10月首支电芯下线到第2000万支电芯交付 实现产能跨越式发展仅用不到两年时间[2] - 新开工超充电池项目将提供更高效 更安全 更可靠动力电池解决方案[4] 技术创新与产品性能 - 公司量产行业首款4C超充电池(2022年9月) 并发布12C闪充电池4.0产品(2024年5月)[4] - 超充电池具备超快充 高续航和优良低温性能 可缓解用户补能焦虑[4] - 生产设备100%实时互联 实现实时AI质检和工艺控制 质量与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98%以上[3] 市场表现与客户合作 - 搭载东昱欣晟电池的东风日产N7销量从4月665台攀升至8月1.01万台 成为首个月交付破万的合资纯电车型[2] - 产品覆盖东风体系多个品牌 部分单品出货量突破百万级别[5] - 赢得国内外多家头部车企深度信任 成为HEV混动系统和超级快充领域高端品牌首选合作伙伴[4] 合作模式与生产理念 - 采用主机厂与电池企业深度联动的"共创"模式 共同定义产品方案和发展规划[2] - 研发人员直接调研终端用户需求 将前端反馈纳入产品开发流程[2] - 合资模式结合欣旺达30年锂电技术积累与东风汽车市场洞察能力 形成产业链协同创新范式[5] 智能制造与质量体系 - 入选工信部5G工厂名录 物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与制造环节深度整合[3] - 坚持"用心做好每一块电池"理念 强调对高质量交付的敬畏践行[3] - 通过平台化 标准化设计发挥规模化效应 同时注重新质技术应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