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见闻

搜索文档
美国停摆阴云助推避险情绪,现货黄金突破3800美元大关,白银续创十四年新高
华尔街见闻· 2025-09-29 05:54
在美国联邦政府可能陷入停摆的阴影下,投资者对美联储货币政策路径的不确定性日益加深,纷纷涌入贵金属寻求避险,推动金价在周一创下历 史新高,现货白银亦走高。 现货黄金周一亚洲早盘上涨1.19%,触及每盎司3805.88美元的历史最高点,实现了连续第六周的上涨。美国12月黄金期货价格也上涨0.6%,至 3831.90美元。 现货白银日内上涨超2%,触及47美元/盎司,续刷2011年5月来新高。美元指数走弱0.2%,使得以美元计价的黄金对海外买家更具吸引力。 这轮涨势的直接催化剂,是华盛顿迫在眉睫的政治僵局。如果白宫与国会民主党人无法在周二最后期限前就短期支出法案达成一致,美国政府将 面临停摆。此举或将导致本周关键的非农就业市场报告推迟发布,使市场和美联储都无法获得评估经济健康状况的关键指标。 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意味着美联储在10月议息会议上的决策将蒙上更浓重的迷雾。市场普遍预期,疲软的就业数据将为美联储进一步降息提供理 由,而降息将降低持有无息资产黄金的机会成本。在经济和政策前景不明朗的背景下,黄金的避险属性再度凸显。 Capital.com的分析师Kyle Rodda表示: "美国温和的通胀数据让市场有理由相信, ...
前所未见!全球资本开支激增,而就业增长停滞--“AI时代”来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9-29 03:41
全球经济正呈现一幅前所未见的图景:企业资本开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激增,而发达经济体的就业增长 却几乎完全停滞。 华尔街见闻此前提及,沃尔玛CEO近日表态称,"AI将改变每一个工作岗位",公司计划未来三年维持 210万员工总数不变,但岗位构成将重大调整。 据追风交易台消息,摩根大通在其近日发布的研报中表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资本支出实现了11%的 年化增长,并且这一强劲势头在本季度得以延续。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发达市场的劳动力需求"步 履蹒跚",三季度新增就业可能仅同比微增0.4%。 报告显示,针对这一现象,乐观的观点认为,这标志着新技术成功落地,生产力大幅提升,经济将迎来 一场"无就业复苏";而悲观的看法则警告,这可能只是一个狭窄的、由科技驱动的资本开支泡沫,一旦 破灭,叠加商业信心的普遍谨慎,恐将导致劳动力收入疲软,并最终引发全面的需求萎缩。 摩根大通的基准预测试图融合这两种叙事,预计全球GDP将实现趋势性增长,但发达市场的就业将持续 疲软,这种矛盾局面将成为未来几个季度投资者必须驾驭的核心主题。 投资火热、就业冰冷 摆在眼前的数据清晰地勾勒出投资与就业的"脱钩"现象。 据摩根大通测算,在企业设备支出方 ...
为什么一直不跌?美国债市的忧虑:市场太强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9-29 03:41
美国信贷市场正呈现过热状态,投资者疯狂抢购企业债券,尽管按某些指标衡量回报率已降至数十年来 最低水平。这种狂热情绪让华尔街部分人士担心,市场定价过于完美,面临回调风险。 9月29日,据媒体报道,市场流动性充裕推动企业债券发行创纪录,投资级企业本月在美国市场售出 2100亿美元债券,创下9月最繁忙纪录。投资级企业债券相对美国国债的利差在9月降至0.74个百分点, 为1998年以来最低水平。垃圾债券利差约为2.75个百分点,接近2007年创下的历史低点。 近日,汽车行业两起突发破产事件,引发债券投资者和分析师对美国借款人更深层问题的讨论。分析指 出,尽管这些事件各有独特因素,暂未显现更广泛的连锁反应,但结合通胀持续和私人信贷违约率上升 等挑战,足以让资深交易员保持警惕。 巴克莱高收益债券分析师将当前估值过高、压力迹象浮现的情况比作《星球大战》中的垃圾压缩 室,"四面墙壁都在挤压"。 与此同时,私人信贷被华尔街视为最大风险源,私人信贷市场规模快速逼近2万亿美元,但违约率正在 上升,11%的商业发展公司贷款采用实物支付利息方式。 估值过高引发市场担忧 华尔街的核心忧虑在于企业债券估值异常高企,可能掩盖了市场过度行为, ...
美国政府关门?美股并不想看到
华尔街见闻· 2025-09-29 02:41
数据"真空":关门的最大风险 对于依赖数据做出决策的投资者而言,一场潜在的"数据停电"是政府关门最直接的威胁。 尽管美股在传统弱势的9月表现出色,但一场几乎确定将要到来的政府关门,正成为笼罩在月底和季末 市场之上的一片乌云。 美国联邦政府的当前财年资金将于9月30日正式耗尽,若无国会行动,一场政府关门将在10月1日开启。 据交易市场Polymarket的数据,10月1日政府关门的几率一度高达74%。 目前,市场最直接的担忧是,定于本周五发布的、备受瞩目的9月非农就业报告可能会因此推迟。 富国银行投资研究所全球策略师Gary Schlossberg在一封电子邮件评论中预测,10月1日的政府关门 是"一个高概率事件,其持续时间可能足以推迟9月就业报告以及原定于10月3日和15日发布的消费者价 格指数(CPI)数据"。 本周的9月非农就业报告本被视为市场的重头戏,它的缺席将使投资者在评估经济健康状况和美联储未 来政策路径时失去关键依据。而近几个月来,劳动力市场数据一直受到密切关注,尤其是在特朗普于8 月解雇劳工统计局局长之后。 "这次关门的时机可能非常不幸,"嘉信理财高级投资策略师Kevin Gordon表示,"我 ...
创业板涨超1.5%,新能源权重股拉升,“宁王”涨超3%,恒科指涨近2%,科网股集体反弹,国债涨,“双焦”大跌
华尔街见闻· 2025-09-29 01:56
A股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下跌0.30%至3816.63点,深证成指上涨0.61%至13289.02点,创业板指上涨1.53%至3199.78点 [1] - 沪深300指数微涨0.18%至4558.18点,科创50指数微涨0.07%至1451.78点 [1] - 新能源权重股领涨创业板,"宁王"宁德时代涨超3% [1][11]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上涨1.28%至26463.51点,恒生科技指数上涨1.85%至6309.50点 [2][3] - 科网股集体反弹,阿里巴巴涨超3%,京东集团涨2.57%,美团涨2.58% [5][6] - 医药股回暖,来凯医药因肥胖症治疗研究积极结果涨近15% [18] 债券市场表现 - 国债期货全线上涨,30年期主力合约涨0.16%,10年期和5年期主力合约均涨0.07%,2年期主力合约涨0.01% [3][4] - 国债ETF微涨0.05%至139.932 [4] 商品期货表现 - 国内商品期货普遍下跌,焦煤跌4.53%,工业硅跌4.28%,集运指数跌4.01%,焦炭跌3.93% [4][5] - 玻璃跌2.70%,纸浆跌2.66%,铁矿石跌1.76%,螺纹钢跌1.12% [4][5] - 沪银逆势涨2.55%,沪金涨0.39%,沥青涨0.14% [4][5] 板块及概念股表现 - 储能概念活跃,海博思创涨16.20%,科陆电子涨停,天赐材料涨8.72%,湖南裕能涨超10% [6][7] - 存储芯片概念走强,香农芯创涨超6%,雅创电子涨12.43%,精智达涨5.77% [8][9] - 摩尔线程概念股反弹,初灵信息涨超15%,盈趣科技涨9.12%,和而泰涨5.87% [9][10] - 电池板块涨幅居前,亿纬锂能涨7.05%,阳光电源涨5.13%,当升科技涨5.13% [7][13] 开盘表现 - 上证指数基本平开,创业板指高开0.43% [15][16] - 恒指高开0.74%,恒生科技指数高开0.67% [17][18] - 商品期货开盘沪银涨超4%,沪金涨超1%,焦煤、工业硅、玻璃跌超3% [19][20]
IBM是“真量子龙头”,但市场对汇丰新闻反应过度
华尔街见闻· 2025-09-29 01:37
一则关于量子计算商业化应用的新闻,让科技巨头IBM的股价坐上了"火箭"。 市场狂热:一日暴涨130亿背后的"估值泡沫" 量子计算"首秀":汇丰应用成果显著 报告首先引述了汇丰银行的新闻稿。据该新闻稿,汇丰银行利用IBM的Heron量子处理器,在预测欧洲公司债券市场的客户询价中标概率方面,与 传统计算资源相比,实现了高达34%的性能提升。 汇丰银行指出,这一结果展示了量子计算机在解决金融服务业动态问题时可能提供的价值。报告认为,这类早期的商业应用对于证明量子计算的 价值主张"极其重要"。 IBM:无可争议的量子霸主 报告明确表示,IBM是量子市场的"明确领导者"。研究表明,IBM拥有当今最大、最广泛的先进量子计算机生态系统。 在汇丰银行宣布成功使用IBM的量子处理器优化债券交易后,IBM的市值在9月25日当天增加了近130亿美元,股价当天涨超5%。 然而,据追风交易台消息,摩根士丹利分析师Erik W Woodring团队发布的报告认为,这一市场反应虽然凸显了IBM在量子领域的领导地位,但也 可能过度消化了这项仍处于早期阶段的技术的未来潜力。 该行通过模型反向推算指出,市场当天的狂热反应,相当于预期IBM在20 ...
定价不够“惊喜”,大摩预判:理想i6或成为“慢热”车型
华尔街见闻· 2025-09-29 01:36
理想汽车避免了"震撼价格"策略,未选择价格竞争的激烈路线。这可能导致i6车型成为另一个"慢热"产品。 9月29日,据追风交易台消息,摩根士丹利最新研报显示,理想汽车新发布的L6车型定价策略未能带来"惊喜",起售价24.98万元与L6 Pro持平,仅 比L6 Max低3万元。 该行分析师Tim Hsiao团队预计,这一相对保守的定价策略可能使i6重蹈i8覆辙,成为另一款"慢热"车型。 不过,大摩认为,尽管定价策略相对保守,但产品本身的技术实力和理想汽车的品牌影响力仍可能推动销量增长,再加上MEGA和i8车型近期销 量的稳步攀升证明了理想汽车产品力的坚实基础。 因此,该行仍维持对理想汽车的"增持"评级,目标价139港元,较当前股价有39%的上涨空间。 i6定价理性但缺乏冲击力 大摩称,从竞品对比来看,i6在同价位区间面临激烈竞争。 与小米YU7(254-330千元)、特斯拉Model Y(264-314千元)、问界M7(250-380千元)、小鹏G7(196-226千元)、乐道L60(207- 256千元)和极氪7X(230-270千元)相比,i6的定价处于中等水平。 大摩指出,尽管定价策略相对保守,但产品本身的 ...
关于美国政府关门,这是市场“不想知道”的一切
华尔街见闻· 2025-09-29 00:58
该行测算,一次全面美国的政府关门,若导致80万联邦雇员休假,将使季度年化实际GDP增长每周减少约0.2个百分点。而市场和美联储将面临关 键经济数据如就业和CPI报告的发布延迟。 不过,与2013年不同,此次僵局不涉及债务上限问题。这意味着投资者无需担忧美国政府"违约"这一系统性风险。 "数据黑洞":美联储与投资者的"蒙眼时刻" 对市场参与者而言,最直接的冲击将是经济数据的延迟发布。报告指出,如果政府关门,美国经济分析局(BEA)和劳工统计局(BLS)的雇员 很可能被强制休假。 这意味着,备受关注的就业报告和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等关键数据将无法按时公布。报告回顾了2013年的情况,当时9月和10月的就业与CPI 数据均被重新安排,数据发布的混乱一直持续到当年12月。更糟糕的是,劳工统计局当时承认,用于计算2013年10月CPI指数的价格样本量仅为 正常水平的75%。 对于即将于10月29日召开议息会议的美联储(FOMC)而言,这无异于"蒙眼开车"。德银分析师认为,在数据真空期,美联储官员将不得不更加 依赖私营部门数据如ADP就业调查和州一级的周度失业金申请数据来评估劳动力市场状况。 随着美国国会再次陷入预算 ...
“Mag 7”过时了?华尔街想要AI!
华尔街见闻· 2025-09-29 00:57
AI投资主题扩展 - AI投资主题已从传统"Mag 7"扩展至更广泛公司范围 包括博通 甲骨文和Palantir等新兴AI受益者[1] - 甲骨文股价今年涨幅超过75% Palantir涨幅达135% 成为纳斯达克100指数最佳表现者[1] - AI产业链扩展使台积电 Arista Networks 美光科技等公司从AI基础设施建设中获益[9][10] 传统科技巨头分化 - "Mag 7"仍占标普500指数近35%权重 预计2026年收益增长15%以上[4] - 英伟达股价上涨32.69%至178.19美元 微软上涨21.34%至511.46美元 Alphabet上涨29.79%至247.18美元 Meta上涨27.03%至743.75美元 表现强劲[6] - 苹果仅上涨2.01%至255.46美元 面临增长放缓及AI领域落后压力 特斯拉因电动汽车销量下滑和竞争加剧承压[6] 新股票组合涌现 - 华尔街提出多种新组合概念 包括"Fab Four" "Elite 8"和"Magnificent 10"指数[3] - 芝加哥期权交易所"Magnificent 10"指数新增博通 Palantir和AMD 基于流动性 市值及AI领导地位标准[10] - Seaport Research建议剔除特斯拉创建"Big Six" Melius Research推荐包含博通的"Elite 8"组合[10]
从格林斯潘的“非理性繁荣”到鲍威尔“美股估值高”,美联储主席“警示风险”对市场意味着什么?
华尔街见闻· 2025-09-29 00:27
美联储主席对股市估值的警告历来备受市场关注,但据摩根大通最新研究显示,此类警示对市场的实际影响往往有限。 鲍威尔本周在讲话中明确表示,尽管股票价格"估值相当高",但这并非金融稳定风险升高的时期。他强调,进一步政策正常化的路径并非毫无风险。这一表 态延续了美联储主席对资产价格估值发出警示的传统。 据追风交易台,摩根大通分析显示,从1996年格林斯潘的"非理性繁荣"到本周鲍威尔表示股价"估值相当高",美联储主席的估值担忧并未引发显著市场调 整。 据摩根大通,自1996年以来的历次美联储主席估值警告后,标普500指数在随后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内均未出现负收益。平均而言,警告后12个月的正收 益仅略低于警告前6个月的表现,市场增长放缓但仍保持上涨趋势。 历史上的美联储主席估值警告 摩根大通梳理了自1996年12月格林斯潘警告"非理性繁荣不当推高资产价值"以来的历次美联储主席估值警告。这些警告涵盖了不同的宏观经济环境,但大多 数发生在宽松货币政策时期。 伯南克曾在2013年5月警告过度风险承担,耶伦在2014年7月和2015年5月分别对特定行业和整体市场的高估值表达担忧。鲍威尔在疫情期间曾以相对术语讨 论估值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