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阶自动驾驶

搜索文档
【耐世特(1316.HK)】1H25业绩超预期,转向龙头领跑线控底盘赛道——2025年半年报业绩点评(倪昱婧/邢萍)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8-14 23:04
业绩表现 - 1H25公司总营收同比+6 8%至22 4亿美元 占原预测全年营收的51% [3] - 1H25毛利率同比+1 5pcts至11 5% EBITDA同比+16 8%至2 3亿美元 [3] - 1H25净利润同比+304 5%至0 63亿美元 占原预测全年净利润的57% [3] - 业绩超预期主要受益于亚太地区业务持续增长 [3] 地区业务 - 1H25亚太地区业务营收同比+15 5%至6 9亿美元 总营收占比同比+3pcts至31% [4] - 1H25EMEASA地区业务营收同比+9 4%至4 0亿美元 [4] - 1H25亚太地区EBITDA利润率同比-0 7pcts至16 9% EMEASA地区EBITDA利润率同比+6 8pcts至8 8% [4] - 1H25新增订单来自亚太/EMEASA/北美地区的占比分别为47%/30%/23% [4] - 小米YU7等新项目爬坡上量及常熟/柳州工厂投产有望延续亚太地区业务增长势头 [4] 订单与技术 - 管理层指引2025E全年预计新增订单50亿美元 1H25新增订单共计15亿美元 [5] - 新增订单包括北美全尺寸卡车平台项目 欧洲客户DP-EPS及后轮转向项目 中国OEM出海印度尼西亚/巴西项目 [5] - 公司已形成线控转向/后轮转向/EMB/Motion IQ软件套件在内的线控产品组合 [5] - 线控转向已获北美头部电动车企L4项目及中国新能源头部主机厂订单 [5] - 后轮转向已获得欧洲和中国主机厂项目 EMB预计于年内获取定点 [5]
耐世特(01316):2025年半年报业绩点评:1H25业绩超预期,转向龙头领跑线控底盘赛道
光大证券· 2025-08-14 08:4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上调至8 72港元(对应约20x 2025EPS)[3] 核心业绩表现 - 1H25总营收同比+6 8%至22 4亿美元(占原预测全年营收51%) 毛利率同比+1 5pcts至11 5%[1] - 1H25 EBITDA同比+16 8%至2 3亿美元 净利润同比+304 5%至0 63亿美元(占原预测全年净利润57%)[1] - 亚太地区营收同比+15 5%至6 9亿美元(总营收占比提升3pcts至31%) EMEASA地区营收同比+9 4%至4 0亿美元[1] 区域业务亮点 - 亚太地区EBITDA利润率16 9%(同比-0 7pcts) EMEASA地区EBITDA利润率同比+6 8pcts至8 8%[1] - 1H25新增订单区域分布:亚太/EMEASA/北美占比分别为47%/30%/23% EPS订单占比69%[1] - 小米YU7等新项目爬坡及常熟/柳州工厂投产将支撑亚太业务持续增长[1] 技术突破与订单进展 - 1H25新增订单15亿美元 含北美卡车平台/欧洲DP-EPS及后轮转向/中国OEM出海项目[2] - 线控底盘产品组合形成:线控转向获北美电动车企L4项目及中国主机厂订单 后轮转向获欧中项目 EMB预计年内定点[2] - Motion IQ软件套件或使公司成为主机厂软件定义汽车合作伙伴[2] 盈利预测调整 - 2025E/2026E/2027E归母净利润上调28%/29%/34%至1 4亿/1 9亿/2 3亿美元[3] - 2025E营收增速3 9%(2024为1 6%) 2025E净利润增速129 3%(2024为68 0%)[4] - 2025E EBITDA利润率预计进一步抬升(1H25同比+0 9pcts至10 3%)[1] 市场数据 - 当前股价6 92港元 目标价对应26%上行空间[5] - 总市值173 68亿港元 近1年股价绝对涨幅134 6%[5][7] - 2025E P/E 16x 2027E P/E降至10x[4]
智能驾驶向高阶迈进 超七成概念股上半年实现盈利
新华网· 2025-08-12 05:48
北上资金持股情况 - 北上资金持股量前三名为华域汽车2.11亿股、韦尔股份1.26亿股、四维图新1.01亿股 [8] - 欧菲光和拓普集团持股量均超过5000万股 [8] - 亚太股份、华测导航、欧菲光持股量分别增长142.11%、69.8%、55.17% [9] 机构关注度情况 - 德赛西威、伯特利、拓普集团、保隆科技参评机构数量超过30家 [9] - 半数以上智能驾驶概念股评级机构数量超过10家 [9] 公司财务表现 - 华域汽车总市值609.42亿元 上半年净利润28.41亿元 同比增长12.84% [3] - 拓普集团总市值831.28亿元 上半年净利润10.94亿元 同比增长54.57% [3] - 德赛西威总市值835.57亿元 上半年净利润6.07亿元 同比增长16.47% [3] - 保隆科技上半年净利润1.84亿元 同比增长194.33% [3][8] - 道通科技上半年净利润1.89亿元 同比增长120.69% [3][8] - 亚太股份上半年净利润0.68亿元 同比增长111.39% [3][8] 行业政策动态 - 工信部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 [6] - 工信部将从关键技术攻关、网联基础设施完善、测试示范应用三方面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6] 技术发展进展 - 全国首条车路协同式自动驾驶全息感知智慧高速公路已完成83%工程量 预计9月底完成调试 [5] - 该项目通过部署激光雷达、摄像头等设备实现L4级别自动驾驶 [5] - 特斯拉宣布2023年推出L4-L5级全自动驾驶汽车 采用BEV+Transformer技术路径 [7] 产业链投资机会 - 自动驾驶芯片、域控制器、传感器、线控底盘、车载以太网芯片等供应链将受益于高阶智驾渗透率提升 [7] - 全栈自研高阶智驾功能的车企将成为新增蛋糕的所有者和分配者 [7] - A股38只智能驾驶概念股中28只上半年实现盈利 占比74% [8]
马斯克刚刚透露,特斯拉加速推进FSD技术迭代,有望带动高阶自动驾驶渗透率提升
选股宝· 2025-08-06 14:47
特斯拉FSD技术进展 - 全新FSD模型参数量为现版本十倍 预计下月底面向公众发布 [1] - 未来3至6个月内或可通过监管审批实现行车过程中游戏功能 [1] - 整合奥斯汀Robotaxi项目先进技术以提升系统整体性能 [1] FSD技术性能与规划 - 端到端大模型在复杂路况表现流畅 非标准道路效果出色且博弈动态能力优秀 [1] - FSD无监督版计划2024年内在美国落地 2025年实现全美覆盖 [1] - 当前软硬件组合基于HW4.0+V13 2026年HW5.0量产算力达2000Tops以上 [1] 国内市场影响 - 监管许可后FSD有望进入中国市场 促进智能辅助驾驶行业加速发展 [1] - 高阶自动驾驶渗透率预计快速提升 [1] 产业链相关公司 - 宇瞳光学的车载光学产品通过模组厂商应用于特斯拉 玻璃非球面镜片间接大量使用 [2] - 世运电路与特斯拉合作Dojo项目 PCB产品用于超级计算机领域 [2]
常州“土特产”上新,长三角新能源汽车引领智能化下半场
第一财经· 2025-07-30 10:02
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 - 长三角三省一市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40%,全球占比超25%,形成"4小时产业圈" [1] - 理想汽车供应链布局中30%在常州,50%在江苏,80%在长三角 [1] - 理想汽车以常州为原点带动上下游加密布局,加速智能辅助驾驶技术迭代 [1] 智能辅助驾驶技术进展 - 中国L2级辅助驾驶渗透率超50%,全球最高 [2] - 地平线在自主品牌乘用车L2辅助驾驶计算方案市场占有率第一(33.97%) [3] - 中国智能汽车销量预计从2023年1200万辆跃升至2030年3000万辆,高级辅助驾驶渗透率从57.1%提升至99.7% [2] 地平线技术战略与产品 - 征程6P芯片单颗最大算力达560TOPS,未来L4级自动驾驶需数千TOPS算力 [3] - 地平线软硬结合策略使BPU架构性能较传统CNN算法提升240倍,较Transformer算法提升27倍 [4] - 与理想汽车合作实现8个月快速量产征程3芯片,累计提供超百万套征程系列产品 [4] 理想汽车供应链近地化布局 - 常州基地协同苏州半导体碳化硅模块量产、溧阳宁德时代5C麒麟超充电池生产 [8] - 上海禾赛科技ATL激光雷达全系标配理想新一代智驾平台 [8] - 近地化布局使开发周期缩短,麒麟5C电池充电时间从12分钟缩短至10分钟续航500公里 [8] 核心零部件技术创新 - 理想自研碳化硅功率模块使i8续航增加47公里,质量要求PPM比行业高5-10倍 [9][10] - i8电机台架WOT噪音控制在62-63dB,优于行业65dB标准 [9] - 800V平台T型架构碳化硅电驱为行业唯一全栈自研方案 [9] 整零协同模式创新 - 欣旺达成立1700人理想事业部,交付电芯缺陷率低至PPB级别 [12] - 联合动力与理想每年开展2-4次项目共创会,技术战略共创会每年一次 [11] - 苏州斯科半导体与理想系统实时联通,实现供应链深度协同 [12]
光大证券:L4纯视觉或再掀技术变革 持续关注智驾主题
智通财经· 2025-06-24 03:15
行业前景与渗透率 - 2025E国内城市智驾渗透率拐点显现 2026E及之后将进入高速增长阶段 [1] - L2+市场聚焦10-20万元平价智能化推进 L4市场聚焦Robotaxi商业化规模上量拐点突破 [1] - 2025E全球Robotaxi商业化落地加速 规模上量拐点临近 [1] 技术路径与方法论 - L4核心突破点在于处理长尾场景(系统自动处理vs L2+司机兜底) [2] - 强化学习+世界大模型或为实现L4的核心方法论(L2+以模仿学习为主) [2] - L4落地复杂难度依次为数据(构建世界大模型)、算法(信号机制)、算力+带宽 [2] - VLA+世界大模型为当前智驾行业主流趋势 但L2+与L4在安全冗余性和模型构建难度上存在本质区别 [4] 硬件方案与成本 - 激光雷达技术路径存在延迟性、多传感器融合矛盾、挤占车端算力等弊端 [3] - L4硬件成本增加 技术升级/降本决定商业化上量规模 [3] - 激光雷达vs纯视觉双路并行或从L2+延续至L4 [3] 重点公司推荐 - 推荐L4纯视觉Robotaxi商业化上量的特斯拉、线控转向供应商耐世特(01316) [1] - 推荐小鹏汽车-W(09868) 建议关注理想汽车-W(02015)、蔚来-SW(09866)、小马智行(PONYUS) [1]
阿尔特(300825) - 300825阿尔特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18
2025-06-19 00:38
公司基本信息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时间是2025年06月18日14:00 - 17:00,地点在公司会议室 [2] - 参与单位包括万和证券、中国银河证券等多家机构,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高晗等 [2] 阿尔瑞特子公司情况 - 阿尔瑞特成立于2025年5月,为公司控股子公司,阿尔特、上海云视空间、上海乙蜂分别持股51%、34%、15%,承接机器人相关业务 [3] - 业务为一体化设计研发平台,提供定制化机器人解决方案,开发多种机器人品类,还能提供全流程开发服务和产品优化升级 [3] - 将建设由NVIDIA Isaac技术加持的一体化仿真训练平台,为机器人开发提供全周期技术和服务支持 [3] - 已启动轮式、水下、钻井、宠物洗澡等多个机器人项目研发工作 [3] 海外业务情况 - 2024年度境外收入1.11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1.4% [4] - 海外战略以日本为起点,辐射东南亚、中东、欧洲等地区,已承接多个海外委托项目 [4] - 与日本YAMATO油改电项目交付首批百余套电动系统套件,与日本AIM签订4.7亿元整车生产制造出口合同,与部分中东、东欧整车厂达成合作意向并签订框架协议 [4] - 2025年全力推进现有海外订单落地,拓展海外市场,推动“技术 + 供应链”出海战略,海外收入占比将提升 [4] 无人配送车领域布局 - 推进ISDC分布式驱动转向平台、RUBIK中央式驱动转向滑板底盘平台和物流车智能底盘等研发项目,搭载前沿技术,为高阶自动驾驶提供滑板底盘技术支持 [5] - ISDC平台四轮可 -40°~90°任意转向,适配智能物流车、无人驾驶巴士等车型,已参与部分无人配送车型开发 [5] AI领域进展 - 将AI大模型和数字化研发工具应用到研发业务链多个环节,开发出效果图智能生成与渲染系统、风阻系数智能预测等系统 [6]
智能网联汽车ETF(159872)政策与技术共振,车联网基建+高阶自动驾驶双主线凸显
新浪财经· 2025-06-17 02:25
市场表现 - 智能网联汽车ETF(159872SZ)截至06月17日10:01上涨000% 其关联指数CS车联网(930725CSI)上涨015% [1] - 成分股表现分化:上汽集团上涨063% 万马科技大涨539% 千方科技上涨136% 移远通信上涨073% 大华股份上涨045% [1] 政策动态 - 交易商协会召开银行间市场支持汽车企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中国一汽 上汽集团等9家车企参与讨论融资需求及转型建议 [1] - 协会表态将强化债券市场制度创新 支持车企向智能化 绿色化转型方向升级 [1] 技术进展 - VLA模型整合视觉 语言和行动模块 使自动驾驶平均无接管里程提升至50-100公里 显著优于传统方案的1-10公里 [2] - 技术升级带来算力需求激增:理想汽车在OrinX芯片部署的VLA模型参数规模达4B级别 [2] - 海格通信基于"北斗+5G+C-V2X"构建车路一体通信网络 已参与国家级车联网试点项目 [2] 产业链关联 - 智能网联汽车ETF关联个股覆盖整车制造(上汽集团 比亚迪) 零部件(华域汽车 德赛西威) 电池(宁德时代) 及智能技术(科大讯飞 大华股份)等领域 [3]
环保行业点评报告:高阶自动驾驶赋能,开辟无人环卫新蓝海
招商证券· 2025-05-30 05:3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无人环卫机器人有望成高阶自动驾驶重要落地场景 潜在市场规模超千亿元 2025年为十四五收官之年 新能源环卫设备销售有望放量带来业绩增长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规模 - 行业股票家数240只 占比4.7% 总市值38529亿元 占比4.5% 流通市值35844亿元 占比4.6% [2] 行业指数 - 行业1个月绝对表现6.3% 6个月绝对表现4.9% 12个月绝对表现15.3% 1个月相对表现4.1% 6个月相对表现6.4% 12个月相对表现8.5% [4] 环卫领域高阶无人驾驶项目落地情况 - 环卫服务满足限定区域特征 有望成高阶自动驾驶重要落地场景 2024年4月文远知行发布全球首款面向开放道路可覆盖全场景的L4级无人驾驶环卫设备 9月侨银股份子公司携无人驾驶智能环卫装备亮相 11月酷哇科技中标1.4亿元环卫项目将开启自动驾驶环卫作业 [5] 无人环卫车潜在空间 - 无人环卫车运行路线固定、可非高峰时段作业、全生命周期成本低于人工 2023年中国无人驾驶清洁环卫销售规模约24.1亿元 销售数量超1.4万台 到2025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和县城道路机械化清扫率目标提升 无人环卫潜在增长空间大 预计2025年中国无人环卫服务潜在市场规模或达2800亿元 无人驾驶清扫车产品销售潜在空间超千亿元 [5] 新能源环卫设备销售情况 - 2025年1 - 4月环卫车合计销量2.45万辆 同比-0.17% 新能源环卫车销售3570辆 同比+72.71% 新能源渗透率14.55% 同比+6.14pct 2023 - 2025年第一批公共领域车辆先行区试点 2024 - 2026年第二批试点 新能源环卫车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5]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提前布局无人环卫机器人 有多个落地场景 且环卫设备销售有望放量带来业绩支撑的环卫龙头玉和田、侨银股份、盈峰环境、福龙马和宇通重工 [5]
机器人算力芯片专家
2025-05-28 15:14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灰犀智能 - **行业**:机器人芯片、自动驾驶、具身智能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灰犀智能公司情况 - 成立于 2022 年初,是专注创新计算平台和国产大算力芯片的初创企业,已获多轮融资,2024 年 6 月流片,9 月推出首颗国产高算力芯片[2] - 推出的 500 TOPS 算力芯片通用计算能力是英伟达 Orin X 的两倍,符合车规功能安全要求,已在高阶自动驾驶、具身智能、车路云等领域落地,在具身智能领域与多家头部机器人公司合作[1][2] 芯片优势 - 与英伟达 Orin X 相比,通过 8 个 SMT 大核实现 500 TOPS 算力,支持自主编程和多个 AI 加速模块,还提供 1T Flops GPU 算力及 24 H8A CPU 算力,在编程灵活性、图形加速和 AI 辅助计算方面更优[1][4] 预判行业趋势能力 - 通过深入分析自动驾驶及机器人领域发展趋势,提前 2 - 3 年调整芯片架构设计,如预测 VRA 框架重要性,产品领先同行约两年,获客户对架构先进性认可[1][6] 团队实力 - 采用数据闭环理念定义芯片,团队在算法、产品工程、架构设计和制造工艺等领域深入研究,能提前 3 - 6 个月预判最新变化及其影响[1][7] 未来开发方式 - 未来机器人芯片开发方式超越传统手机或服务器领域,芯片能替代 NVIDIA Jetson Orin 加 Intel X86 I5/I7 组合,提升软件性能、减小体积功耗并降低成本,从底层指令集开始设计计算架构[1][8] 国产芯片价格与需求 - 量产前国产芯片一 TOPS 成本约 0.6 - 0.7 美刀,2025 年需求量接近万台,2026 年预计达十几万台,规模到百万辆时价格竞争力才真正体现[3][10][20] 不同企业竞争情况 - 未来机器人芯片领域是中国企业天下,高通主导消费电子,NVIDIA 定义 AI 计算,中国企业在智生智能领域软硬件结构创新早,拓展速度远超电动车[9] 芯片应用领域差异 - 机器人起步需高阶芯片处理复杂参数模型,国内新能源车使用英伟达中高阶芯片,扫地机等二维平面设备不算巨升智能范畴[11] 国产芯片供应商挑战与机遇 - 面临起步要求高,需高算力和高适配度芯片的挑战,但也有孵化自身技术机会,可通过创新和迭代满足市场需求[12] 产品技术要求差异 - 低阶产品对成本、供应链和数量流量要求严格,高阶产品对研发投入、算法和整体体系要求更高,都需不同技术支持和市场策略[13] 应对客户需求变化策略 - 提供优质服务和算法支持,预判客户需求,建立完善软件开发工具链生态,适配下一代高阶自动驾驶和智能领域需求[3][14][1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自动驾驶领域从高速公路向城区扩展摄像头数量,车载操作系统 R3 不断演进,具身智能领域 BL 加从 270 技术路线成主流方向,芯片底层架构适配这两个技术路线方向[4] - 芯片研发周期长约两年以上,算法迭代周期短约半年,设计阶段需预判算法及行业发展趋势[4] - 芯片厂商已形成成熟产业链模式,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不开发底层操作系统,适配 Linux RT、Windows AUTOS 及客户指定其他操作系统[21][22] - 合作域控供应商包括经纬恒润等,支持芯片设计和软件开发等生态建设[23] - 500 TOPS 算力级别芯片做成完整盒子卖给本体厂商,完整盒子占整车成本约 10%,若本体厂家价格 10 万元,盒子价格一两万元级别[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