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震荡

搜索文档
【金融工程】市场陷入震荡,短期难免颠簸——市场环境因子跟踪周报(2025.09.10)
华宝财富魔方· 2025-09-10 09:40
市场整体观点 - 市场情绪偏热 A股上行周期未结束但正从单边上行向震荡慢牛过渡 短期波动幅度或将明显上升[1][4] - 成长风格弹性更大 周期风格更加稳健 建议风格适度均衡 布局中大盘宽基及创业板指数[1][4] - 风险偏好较高投资者可关注科技 新能源 稀土 有色 医药等热点行业轮动机会[1][4] 权益市场表现 - 大小盘风格偏向大盘 价值风格大幅占优[1][6] - 大小盘风格波动迅速上升 价值成长风格波动下降[1][6] - 行业指数超额收益离散度上升 行业轮动速度上升 成分股上涨比例下降[6] - 前100个股成交额占比上升 前5行业成交额占比与上期持平[6] - 市场波动率与换手率均继续上升[7] 商品市场表现 - 能化板块趋势强度增加 其余板块趋势强度持平上期[2][21] - 黑色及能化板块基差动量有所上升[2][21] - 黑色及贵金属板块波动率上升[2][21] - 各板块流动性表现分化[2][21] 期权市场表现 - 上证50与中证1000隐含波动率仍处高位但边际松动[2][25] - 50ETF看跌期权偏度快速上升 中证1000维持不变[2][25] - 中证1000贴水呈收敛态势 市场分歧增大 热点开始轮动和扩散[2][25] 可转债市场表现 - 转债市场先下跌后修复 周内波动较大[2][27] - 百元转股溢价率企稳 处于中间位置[2][27] - 低转股溢价率转债占比明显回调 低溢价率转债表现较佳[2][27] - 市场成交额缩量但保持在健康区间 信用利差近期有上升势头[2][27]
短期适度减仓
鲁明量化全视角· 2025-09-07 01:56
核心观点 - 短期市场转为震荡格局 建议主板和中小市值板块均适度减仓至中仓位 同时维持大盘占优的风格判断[2][4][5] - 资金面趋冷是调整主因 机构资金放慢进场步伐 游资活跃度下降[3][4] - 美国非农数据强化经济衰退预期 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显著抬升[3][4] 市场表现 - 上周主要指数普遍下跌:沪深300周跌幅0.81% 上证综指周跌幅1.18% 中证500周跌幅1.85%[3] - 中小市值风格持续弱于大盘 与三周前提示的"大盘占优"判断一致[4] - 作为A股"最后桥头堡"的大盘指数出现大幅震荡 略超预期[4] 基本面分析 - 美国非农就业及失业率指标双双走弱 印证就业市场持续走弱趋势[3] - 此结果是在美国维持不低于2008年次贷危机财政赤字力度下达到的动态均衡[3] - 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已抬升至几乎确定水平[3] - 重点关注下周中国即将发布的出口数据及货币供应数据对市场影响[3][4] 技术面分析 - 重要事件后市场参与资金趋向冷静[3] - 机构资金有序降温 游资保持持续克制[3][4] - 资金推升A股的短期逻辑面临挑战[4] 配置建议 - 主板建议适度降仓至中等仓位应对短期震荡[4] - 中小市值板块同步降仓至中等仓位 维持大盘占优风格判断[5] - 美债仍是短期大类资产中的首推资产[4] - 短期动量模型建议关注汽车行业[5]
兴业证券张忆东:震荡是真正的“蓄电池”
新浪财经· 2025-09-06 08:48
市场行情性质 - 本轮行情并非简单资金推动而是信心系统性修复 [1] - 行情体现中国经济与政策正反馈机制逐步形成 [1] - 属于长周期行情类型 [1] 行情波动特征 - 市场持续攀升后步入震荡阶段 [1] - 震荡被喻为行情真正的"蓄电池" [1] - 呈现"小白兔式行情"特征:跳一跳歇一歇但始终向前 [1] 投资策略建议 - 看清大方向保持定力比追逐短期节奏更重要 [1] - 选择好资产是投资核心要点 [1]
张忆东:震荡是真正的“蓄电池”
上海证券报· 2025-09-06 08:45
市场行情性质 - 本轮行情是信心系统性修复而非单纯资金推动 体现中国经济与政策正反馈机制逐步形成 [1] - 行情被喻为"小白兔式"特征 呈现跳涨与震荡交替但持续向前的长周期特点 [1][6] - 政策"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协调配合 避免剧烈波动 注重基本面支撑和机构资金理性主导 [4] 信心修复驱动因素 - 第一重信心修复源于对经济新旧动能切换悲观预期扭转 核心城市租金回报率开始超越无风险收益率 [2] - 第二重信心来自科技领域集体突破 包括AI、6G、机器人、创新药等多板块进展 打破"中国科技落后"迷思 [2] - 第三重信心来自政策对民营经济明确呵护 民营经济促进法等制度红利重塑企业家信心 [2] 资金与市场机制 - 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转移是渐进温和过程 上半年储蓄规模超160万亿元 7月单月减少1.1万亿元 [4] - 机构投资者占比提升 ETF等长期资金注重产业逻辑和企业质量 使行情更稳健可持续 [4] - 资金配置选项包括债券、理财、货基等多渠道 关键是通过资本市场实现高效资源配置反哺实体经济 [4] 投资策略视角 - 震荡被视作行情"蓄电池" 适当回调可消化泡沫积蓄能量 为下一轮上涨打好基础 [5] - 建议关注行业竞争格局优化、企业盈利持续改善等基本面信号 而非指数短期涨跌 [5] - 优质企业将通过创新与整合持续成长 行业集中度在政策与市场双重作用下提升 [5]
就市论市 | 市场维持震荡格局 投资者如何操作?
第一财经· 2025-09-02 07:17
市场走势判断 - 市场目前处于探底回升诱多阶段 [1] - 短期波动以震荡洗盘为目的 暂时无忧 [1] - 操作上以逢高派发为主 [1] 关键技术点位 - 注意突破3888高点后的风险 [1]
本期震荡而已,或类似但好于2020年7月中下旬
国投证券· 2025-08-31 08:02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温度计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监测市场温度来预警超涨状态,判断市场是否可能进入震荡调整[1][8]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基于历史数据测算超涨阈值,当市场温度计指标达到高位预警线时触发预警信号[1][8] - 模型评价:能够有效预警市场超涨状态,但在市场变化时可能失效[1][3] 2. 模型名称:风险溢价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分析风险溢价指标在布林带中的位置来判断市场状态[1][8]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计算风险溢价指标,并观察其在布林带下轨的停留时间,当指标在布林带下轨停留一定时间后,表明市场可能进入震荡状态[1][8] 3. 模型名称:周期分析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历史周期对比来分析当前市场走势[8][10]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参考历史牛熊转换规律,将当前市场走势与历史相似周期(如2020年6月及以后的上涨)进行对比分析[8][10] 4. 模型名称:拥挤度分析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分析板块拥挤度来判断市场结构状态[2][9]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计算TMT等相关板块的拥挤度指标,结合历史类似情景判断是否过于拥挤[2][9][13] 5. 模型名称:行业分化程度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分析行业分化程度来评估市场结构[2][9][16]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计算行业分化指标,观察分化程度的强化情况,为高低切决策提供依据[2][9][16]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风险溢价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衡量市场风险溢价水平,作为市场状态的判断依据[1][8]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基于布林带分析,观察风险溢价指标在布林带下轨的停留情况[1][8][12] 2. 因子名称:温度计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反映市场整体温度水平,用于预警超涨状态[1][8]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通过历史数据测算超涨阈值,当温度计因子触及阈值时触发预警[1][8] 3. 因子名称:拥挤度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衡量特定板块(如TMT)的拥挤程度[2][9][13]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计算板块拥挤度指标,结合历史分位数判断当前位置[2][9][13] 4. 因子名称:行业分化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反映行业间走势分化程度[2][9][16]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计算行业分化指标,监测分化程度的变化趋势[2][9][16] 5. 因子名称:中期趋势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衡量市场中长期趋势强度[8]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通过趋势指标对比不同时期的市场趋势状态[8] 模型的回测效果 (报告中未提供具体的模型回测结果数据) 因子的回测效果 (报告中未提供具体的因子回测结果数据)
关注成交额及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应对策略
英大证券· 2025-08-20 01:47
核心观点 - 市场中期向好趋势未变但短期存在震荡整固需求需密切关注成交额变化若维持在2万亿以上指数有望保持强势若回落至2万亿以下或出现阶段性调整[2][3][8][9][10][11] - 操作策略需分化对待有业绩支撑且形态良好的个股可持仓待涨对涨幅过大缺乏基本面支撑的标的应控制仓位[2][3][4][10] 市场表现总结 - 周二三大指数微幅收跌上证指数报3727.29点跌0.02%深证成指报11821.63点跌0.12%创业板指报2601.74点跌0.17%科创50指报1112.27点跌1.12%[5] - 两市成交额25884亿元连续两天超2.5万亿其中上证成交10608.99亿深证成交15274.70亿创业板成交7631.12亿科创50成交549.25亿[5] - 行业表现分化汽车服务酿酒房地产服务电机装修装饰商业百货中药等板块涨幅居前保险电子化学品船舶制造证券游戏等板块跌幅居前[4][5] - 概念股方面机器人执行器减速器智能电视白酒人行机器人等涨幅居前PEEK材料全息技术等跌幅居前[5] 板块机会分析 - 消费股(酿酒医药食品)走强因内需成为2025年经济复苏重要驱动力量政策刺激消费潜力释放建议关注银发经济悦己消费平价消费及折扣零售方向[6] - 机器人行业自1月7日推荐以来涨幅显著人行机器人概念板块涨60%机器人执行器概念板块涨超60%机器人行业整体涨超30%但短期回调后仍具长期配置价值[7] - 机器人行业支撑因素包括全球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增长快政策要求十四五期间年均营收增速超20%人形机器人作为AI应用载体2025年进入量产阶段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科技自立自强与扩大内需双轮驱动[7] 后市研判 - 市场多空拉扯属洗盘行为旨在清理浮筹测试承接能力短期因获利盘积累存在震荡整固需求高位成交藏回调风险若回调整固更利于慢牛格局延续[2][8][9][11] - 宏观经济持续复苏政策利好提供支撑但短期波动可能加大投资者需保持理性根据市场变化调整策略[3][10][11]
沪指再度站上3600点大关 这次能否有效站稳?
新浪财经· 2025-08-05 05:32
市场走势分析 - 沪指早盘站上3600点关口 但能否有效站稳仍需观察 [1] - 大盘继续震荡上行 8月有望创出年内新高 [1] - 市场如期进入调整周期 或以箱体震荡为主 [1] - 市场延续震荡整理态势 [1] 机构观点 - 和讯信息夏立军看好大盘上行趋势 [1] - 深圳前海波本基金晋军预判调整周期 [1] - 申万宏源钱启敏持震荡整理观点 [1]
品牌工程指数 上周收报1712.78点
中国证券报· 2025-08-03 22:03
市场表现 - 上周市场调整,上证指数下跌0 94%,深证成指下跌1 58%,创业板指下跌0 74%,沪深300指数下跌1 75%,品牌工程指数下跌1 64%,报1712 78点 [2] - 上周品牌工程指数多只成分股逆市上涨,中际旭创上涨13 72%排在首位,科沃斯上涨11 07%居次席,恒瑞医药和泰格医药分别上涨8 71%和8 08% [2] - 2025开年以来,药明康德上涨72 63%排在涨幅榜首位,中际旭创上涨71 22%居次席,科沃斯和信立泰分别上涨68 82%和68 35% [3] 成分股表现 - 上周达仁堂涨逾7%,恒生电子、信立泰涨逾5%,药明康德上涨4 64%,石头科技、复星医药涨逾3% [2] - 上周广誉远、天士力涨逾2%,海大集团、步长制药、以岭药业、上海医药、海康威视、洽洽食品等涨逾1% [2] - 2025开年以来,安集科技、恒瑞医药、上海家化、达仁堂涨逾30%,恒生电子、华大基因、我武生物、中航沈飞、泰格医药、澜起科技、丸美生物、华谊集团涨逾20% [3] - 2025开年以来,海大集团、天士力、步长制药、豪威集团、北方华创、广联达、广誉远等涨逾10% [3] 后市展望 - 短期市场或维持震荡格局,当前仍有不少板块处于估值低位,股市整体风险有限 [1][4] - 部分资金止盈可能导致热门板块调整,但市场调整可理解为良性回调 [4] - 行情呈现多点开花特征,上涨板块基本面成分高于情绪成分,估值并不贵,上涨基于基本面好转和业绩弹性 [4] - 国内经济正在复苏通道中,外部扰动因素变化可能较小,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推进,中期视角下资本市场向好态势未改变 [4]
品牌工程指数上周收报1712.78点
中国证券报· 2025-08-03 21:12
市场表现 - 上周市场调整,上证指数下跌0.94%,深证成指下跌1.58%,创业板指下跌0.74%,沪深300指数下跌1.75%,品牌工程指数下跌1.64%,报1712.78点 [1] - 上周品牌工程指数多只成分股逆市上涨,中际旭创上涨13.72%,科沃斯上涨11.07%,恒瑞医药和泰格医药分别上涨8.71%和8.08%,达仁堂涨逾7%,恒生电子、信立泰涨逾5%,药明康德上涨4.64% [1] - 2025开年以来,药明康德上涨72.63%,中际旭创上涨71.22%,科沃斯和信立泰分别上涨68.82%和68.35%,安集科技、恒瑞医药、上海家化、达仁堂涨逾30% [2] 成分股表现 - 中际旭创上周涨幅居首,达13.72%,2025年以来累计上涨71.22% [1][2] - 科沃斯上周上涨11.07%,2025年以来累计上涨68.82% [1][2] - 恒瑞医药上周上涨8.71%,2025年以来累计涨逾30% [1][2] - 药明康德上周上涨4.64%,2025年以来累计上涨72.63% [1][2] 后市展望 - 短期市场或维持震荡格局,部分板块处于估值低位,股市整体风险有限 [1][2] - 市场调整的直接触发因素可能是股市驱动力边际走弱,情绪端和资金交易端影响放大 [3] - 国内经济正在复苏通道中,外部扰动因素变化可能较小,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推进,中期向好态势未变 [3] - 行情呈现多点开花特征,上涨板块基本面成分高于情绪成分,估值不贵,上涨基于基本面好转和业绩弹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