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产算力
icon
搜索文档
芯片股全线高开 半导体行业掀起并购潮 阿里云资本开支超预期有望提振国产算力
智通财经· 2025-09-01 01:45
芯片股市场表现 - 中芯国际股价上涨6.67%至64.75港元 华虹半导体股价上涨5.02% [1] - 芯片股全线高开 [1] 公司并购与资本运作 - 华虹公司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华力微97.5%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1] - 中芯国际筹划发行A股收购中芯北方49%少数股权 [1] - 收购子公司剩余股权有利于提升晶圆厂运营决策效率和整体资产质量 [1] 国产芯片产业链发展 - 阿里云确认一云多芯支持国产供应链 但否认采购寒武纪15万片GPU的传闻 [1] - 阿里单季AI与云资本支出达386亿元 三年规划3800亿元建设AI基础设施 [1] - 中美科技摩擦及英伟达供应链风险促使国产云厂商需求转向国产算力 [1] - 国产算力景气度提升将带动IDC和算力租赁等产业链环节受益 [1]
港股异动 | 芯片股全线高开 半导体行业掀起并购潮 阿里云资本开支超预期有望提振国产算力
智通财经网· 2025-09-01 01:37
芯片股市场表现 - 中芯国际股价上涨6.67%至64.75港元 [1] - 华虹半导体股价上涨5.02% [1] 企业并购与资本运作 - 华虹公司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华力微97.5%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1] - 中芯国际筹划发行A股收购中芯北方49%少数股权 [1] - 收购子公司股权有利于提升晶圆厂运营效率和资产质量 [1] 国产算力产业链发展 - 阿里云单季度AI+云资本支出达386亿元人民币 [1] - 阿里云三年规划3800亿元建设AI基础设施 [1] - 国产云厂商需求转向国产算力催化产业链景气度 [1] 半导体行业动态 - 中美科技摩擦及英伟达供应链风险推动国产替代进程 [1] - IDC与算力租赁等产业链环节有望受益 [1] - 国产芯片产业链持续受到市场关注 [1]
中信证券:阿里资本开支超预期,看好国产算力需求恢复
证券时报网· 2025-09-01 01:16
阿里巴巴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资本开支实现高增长 [1] - 云业务实现高增长 [1] - 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八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 [1] 行业发展趋势 - 地缘政治对海外算力芯片供应产生扰动 [1] - 国产AI芯片自主可控进程稳步推进 [1] - 国内云厂商由AI需求驱动的资本开支将重回高速增长通道 [1] 投资机会 - 国产算力浪潮中深度受益的AIDC [1] - 服务器与网络设备厂商受益 [1] - 上游交换芯片相关厂商受益 [1]
策略周报:掘金科技,国产算力新一轮上行机遇-20250901
中银国际· 2025-08-31 23:59
核心观点 - 市场处于牛市中继阶段,科技核心资产特别是国产算力板块有望迎来新一轮上行机遇,主要受益于经济预期修复、资金流入及政策红利 [1][2][10] - 2025年上半年全A非金融净利润同比增速为1.3%,TMT和先进制造板块业绩领先,增速分别达15.3%和6.8% [2][24] - 阿里巴巴资本开支同比大幅增长220%至386亿元,中美科技摩擦背景下国产算力需求催化IDC、算力租赁及芯片产业链 [2][28][29][30] 大势与风格 - 本周A股主要指数普遍上涨,沪指创2016年以来新高,创业板指表现强劲,沪深两市单日成交额多次逼近2.8万亿元,两融余额突破2.2万亿元 [10] - 7月工业企业利润降幅收窄至1.5%,较6月改善2.8个百分点,成本费用率下降支撑盈利改善 [10] - 小盘成长板块交易拥挤度较高,大盘成长风格有望成为行情主线,三季度基本面修复及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支撑估值扩张 [2][10] 中观行业与景气 - TMT科技板块2025H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3%,中游先进制造增长6.8%,上游资源板块承压明显 [2][24] - 电子、通信、计算机行业受政策驱动涨幅居前,有色金属因稀土政策催化涨幅第二,电新行业扭亏且涨幅第四 [23][24] - 中芯国际收购中芯北方少数股权,华虹半导体、芯联集成等国内晶圆厂通过并购提升运营效率,国产芯片产业链持续受益 [2][30] 资金动向 - 本周主力资金净流出1778.93亿元,电子、有色金属、通信行业获资金净流入前三,规模分别为154.53亿元、114.48亿元和75.05亿元 [33][34] - 股票型ETF单周净申购421.13亿元,规模创5个月新高,港股通概念ETF份额增加显著,科创板ETF份额减少 [33][35] 全球市场与数据 - 万得全A指数年初以来上涨22.98%,表现领先全球主要指数,MSCI新兴市场上涨17.01% [11][13] - 美国第二季度实际GDP环比折年率升至3.3%,个人消费支出环比增长1.1%,核心PCE同比2.88% [14]
历史性时刻!寒武纪跨越“高山” 海光信息拟构建“平台型航母” 龙芯中科还在“战略性亏损”
中国基金报· 2025-08-31 13:35
国产芯片设计三巨头发展态势 - 海光信息、寒武纪、龙芯中科三大国产芯片设计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迎来历史性发展节点 [1] 寒武纪商业化突破 - 2025年上半年首次实现半年度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为正 营业收入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 归母净利润10.38亿元 扣非净利润9.13亿元 [4] - 连续三个季度营收和净利润逐季增长 2024年第四季度至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分别为9.89亿元、11.11亿元、17.69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2.72亿元、3.56亿元、6.83亿元 [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从2025年第一季度的-13.99亿元大幅改善至第二季度的23.11亿元 显示三大关键指标全面向好 [4] - 产品在运营商、金融、互联网等重点行业实现规模化部署 通过严苛环境验证并获得客户广泛认可 [5] - 东海证券将公司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从15.95亿元上调至30.56亿元 上调幅度达92% [5] 海光信息平台化布局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4.64亿元同比增长45.21% 归母净利润12.01亿元同比增长40.78% 扣非净利润10.9亿元同比增长33.31% [6] - 正推进吸收合并中科曙光 旨在打造覆盖芯片设计、服务器、存储系统、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及云计算服务的全栈布局 [7] - 重组完成后有望形成平台型"算力航母" 强化与华为生态并立的大海光生态圈 [7] 龙芯中科生态建设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44亿元同比增长10.9% 芯片产品收入2.02亿元同比增长23.6% [9] - 工控类芯片营收8722.93万元同比增长61.09% 接近2024年全年工控芯片营收水平 [9] - 研发投入持续高位导致归母净利润-2.95亿元同比下滑23.66%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23亿元同比下滑81.7% [9] - 新一代CPU产品基本完成产品化并开始进入市场 公司发展重点从产品研发转向市场销售 [9]
寒武纪中报发布,国产算力气势如虹
平安证券· 2025-08-31 09:1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电子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1] 报告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算力需求持续增长 推动国产AI芯片厂商收入规模快速扩张和盈利能力显著改善 寒武纪2025H1收入同比大幅增长4347.82%并实现扭亏为盈[3][8] - 国务院推出"人工智能+"行动意见 明确支持人工智能芯片创新与生态培育 为国产算力产业链创造新发展机遇[3][12] - 海外算力芯片在国内市场面临安全审查问题 自主可控的国产算力芯片重要性凸显 市场空间有望进一步扩大[3][12] - AI算力需求拉动晶圆代工产能利用率提升 2025Q2中芯国际和华虹公司产能利用率分别达92.5%和108.3% 环比增长2.9pct和5.6pct[3] - 终端AI化趋势加速 AIOT、AI手机、AIPC等硬件智能化升级带来产业链投资机会[5][36] 行业要闻及简评 - 寒武纪2025H1业绩表现亮眼:实现收入28.81亿元 同比增长4347.82% 归母净利润10.38亿元 扣非归母净利润9.13亿元 毛利率55.93% 净利率36.04%[3][8] - 中国AI芯片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20年市场规模184亿元 预计2025年达1530亿元 期间CAGR为52.7%[3][12] - 人形机器人芯片市场前景广阔:英伟达Jetson Thor芯片算力达2070 FP4 TFLOPS 是前代7.5倍 预计2028年全球市场规模突破4800万美元[17][18] - NAND Flash市场复苏:2025Q2前五大品牌厂合计营收146.7亿美元 季增22% SK集团营收季增52.5%达33.4亿美元 市占率升至21.1%[21][22][23] -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基本持平:2025Q2出货量2.887亿部 同比微降0.1% 三星、苹果、小米保持前三地位[25] 市场表现分析 - 全球半导体指数分化:美国费城半导体指数周跌1.49% 中国台湾半导体指数周涨2.42%[27] - A股半导体板块表现强劲:申万半导体指数上周上涨5.46% 2024年初以来上涨70.12% 跑赢沪深300指数39.06个百分点[30] - 个股涨跌互现:东芯股份周涨28.47% 瑞芯微周涨25.65% 澜起科技周涨24.00% 寒武纪周涨20.05%[33][34] 投资建议 - 重点推荐国产算力芯片设计厂商:海光信息、通富微电[5][36] - 建议关注晶圆制造与封装企业:中芯国际、华虹公司、长电科技[5][36] - 终端智能化升级带来机会:推荐恒玄科技 建议关注瑞芯微、乐鑫科技、泰凌微、炬芯科技、思特威、晶方科技[5][36]
半导体纷纷走低!芯片ETF(159995)跌3.53%,通富微电逆势涨停
搜狐财经· 2025-08-31 00:50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 上证指数盘中上涨0.48% [1] - 保险、汽车、电工电网等板块涨幅靠前 半导体、电脑硬件跌幅居前 [1] - 芯片ETF(159995)下跌3.53% 成分股北方华创下跌6.53% 盛美上海下跌6.31% 寒武纪-U下跌6.20% [1] - 部分芯片个股活跃 通富微电上涨10.01% 华天科技上涨1.64% [1] 半导体行业投资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半导体产业总投资额达4550亿元 同比下滑9.8% [1] - 半导体设备投资逆势增长53.4% 凸显中国供应链自主可控战略决心 [1] 国产芯片技术进展 - DeepSeek-V3.1版本采用UE8M0FP8精度参数 针对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 [1] - 国产软硬件协同成果显著 能效高、动态范围大、能避免信息损失 [1] - 国内互联网厂商资本开支增长叠加海外GPU供应受阻 国产算力基础设施需求维持高景气 [1] 芯片ETF产品信息 - 芯片ETF(159995)跟踪国证芯片指数 包含30只成分股 [2] - 成分股覆盖A股芯片产业材料、设备、设计、制造、封装和测试等龙头企业 包括中芯国际、寒武纪、长电科技、北方华创等 [2] - 场外联接基金A类008887 C类008888 [2]
A股“股王”易主!茅王、宁王大反攻!上一轮行情的茅指数、宁组合到什么位置了?
私募排排网· 2025-08-29 10:00
A股市场股王交替现象 - A股市场正上演"股王交替"戏码 算力板块爆发推动寒武纪于8月28日以1587.91元/股收盘价超越贵州茅台1446.1元/股成为新股王 次日贵州茅台涨超2.3%重新反超[2] 茅指数与宁组合特征对比 - 茅指数由42只消费、医药、科技领域龙头组成 代表盈利稳定的价值属性板块 宁组合由25只高成长性赛道龙头组成 代表高景气成长属性板块[3] - 茅指数较2021年2月高点回撤56% 宁组合较2021年8月高点回撤63.55%[4] 茅指数成分股表现 - 剔除重叠个股后24只茅指数成分股较2021年2月高点平均下跌12.24% 其中7只个股创新高 占比近30%[5] - 年内涨幅前三个股分别上涨60.95%、37.86%、34.19% 其中***公司深耕液压领域 市占率超77% 并布局人形机器人丝杠业务[7] 宁组合成分股表现 - 25只宁组合成分股较2021年8月高点平均下跌43.97% 仅3只个股创新高 占比12%[8] - 年内涨幅前三个股分别上涨103.13%、92.47%、77.09% 药明康德上半年营收207.99亿元同比增长20.64% 净利润82.87亿元同比增长101.92%[10] 机构资金偏好 - 融资余额前三的个股分别为256.69亿元、167.44亿元、152.66亿元 融资余额最低的三只个股分别为5.22亿元、4.33亿元、3.02亿元[11] - 机构持股比例前三的个股达97.80%、79.83%、77.24% 贵州茅台、华熙生物等机构持股比例超70% 最低三只个股机构持股比例均低于5%[14]
A股 8月收官!“宁王”重回300元
中国证券报· 2025-08-29 09:39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收盘涨0.37% 深证成指涨0.99% 创业板指涨2.23% 市场成交额超2.83万亿元且连续6个交易日突破2.5万亿元[2] - 8月累计涨幅:上证指数涨7.97% 深证成指涨15.32% 创业板指涨24.13% 市场热点集中在算力和芯片方向[2] 宁德时代及电池板块 - 宁德时代股价盘中最高涨超14% 收盘涨10.37%至306.18元/股 成交额超234亿元[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88.86亿元同比增长7.27% 归母净利润304.85亿元同比增长33.33% 中期分红方案每10股派10.07元(含税)现金分红总额44.11亿元[5] - 钠电池量产进度与麒麟电池40%市占率形成技术护城河 后续走势取决于四季度车企补库强度及海外订单落地情况[6] - 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市场领先 受益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上升与全球能源转型 具备较佳定价能力[6] - 锂电行业技术迭代推进 市场集中度提升 头部企业盈利弹性值得期待[6] - 电池板块冲高:先导智能 杭可科技"20CM"涨停[5] 芯片与算力行业 - 芯片股表现分化:捷邦科技"20CM"涨停 长飞光纤涨停 建业股份"3天3板" 淳中科技 华胜天成跌停 寒武纪跌6.01%[6] - 寒武纪股价8月涨幅133.86% 显著高于同行业及指数涨幅 公司预计2025年全年营业收入50亿元至70亿元[6] - 公司声明未有新产品发布计划 近期网上传播信息为不实信息[7] - AI应用深入及多模态大模型升级带动算力需求增长 国产算力芯片与模型适配加速[8] - 科技自主可控背景下 国产算力在模型侧和芯片方面持续突破 有望获得更大市场份额和较高景气度[8] 其他板块表现 - 消费板块活跃:白酒概念领涨 会稽山 友阿股份涨停[5] - 工业富联尾盘涨停 总市值1.07万亿元 成交额超173亿元[5] - 涨幅居前板块:保险 美容护理 旅游酒店[5] - 跌幅居前板块:半导体 教育 文化传媒[5]
寒武纪被指收入指引不及预期?科创芯片ETF指数(588920)关注回调机会!
新浪财经· 2025-08-29 03:54
寒武纪业绩与市场表现 - 公司发布全年收入指引50-70亿元 但今日盘中股价回调近7% [1] - 高盛报告给出2025年营收预测60多亿元 与公司指引范围一致 并设定目标价1800元 [1] 国产算力发展机遇 - 机构认为国产算力迎来"DeepSeek时刻" 三大支撑因素包括国家科技自立决心、大厂供应链安全诉求及全产业链技术迭代动力 [1] - DeepSeek完成编程任务成本仅为专有系统的六十分之一 凸显显著性能-成本优势 [1] - 面对英伟达AI芯片升级 国内头部企业有望加速技术突破 [1] AI芯片竞争格局 - DeepSeek主要对应华为昇腾920和寒武纪690芯片 两家企业稳居国内AI芯片第一梯队 [1] - 国产GPU需求空间刚刚打开 算力军备竞赛中无企业愿落后 [1] 产业链投资机会 - 除GPU/ASIC芯片外 国产芯片供应商(铜箔/CPOPCB/电子布等)和下游AI应用将受益 [1] - 科创芯片ETF588920覆盖GPU芯片(寒武纪+海光)+ASIC芯片(芯原股份)+晶圆代工(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 [1] - 半导体ETF159813包含GPU芯片(寒武纪+海光)+晶圆代工(中芯国际)+半导体设备(北方华创) [1] - 大数据ETF159739和电信ETF基金560690均覆盖CPO+数据中心+AI软件领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