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驾驶

搜索文档
为了i8能赢,理想先和供应链打了三场硬仗
36氪· 2025-07-28 18:01
理想i8产品定位与战略 - 新车预售价35-40万元,定位大六座纯电SUV,基于800V高压平台打造,搭载90.1kWh和97.8kWh电池,对应CLTC续航670km和720km,百公里最高能耗14.8kWh [1] - 作为理想首款纯电车型,肩负从增程转向纯电赛道的战略使命,需承担走量任务 [1][2] - 面临Model Y加长款、乐道L90(BaaS起售价<20万元)、M8纯电版(预售8小时订单超1万)等竞品挑战 [3] 产品差异化竞争策略 - 智能化:标配自研Mind VLA辅助驾驶架构+禾赛ATL激光雷达(体积减小60%+功耗降55%+性能提升1倍) [5][11] - 续航补能:低能耗设计(14.6-14.8kWh/100km)+5C超快充(充电10分钟续航500公里) [4][22] - 空间优化:碳化硅模组开窗设计增加47km续航+第三排纵向空间增加24mm [17][19] 供应链深度共创模式 - 激光雷达:与禾赛科技联合开发ATL雷达,通过紧凑光路设计+第四代芯片实现性能突破,共创会机制使供应商深度理解用户需求(如NVH优化) [9][11][14] - 三电系统:与斯科半导体(理想持股70%)合作开发"三新"碳化硅模组(技术/材料/工艺创新),首创KGD测试提升品控 [15][19][21][31] - 电池技术:与宁德时代/欣旺达联合开发随形电池包(空间利用率提升+整车高度减少5mm),疫情隔离期间完成方案冻结 [22][24][26][28] 组织协作与文化渗透 - 欣旺达为理想单独成立1700人事业部(原1300人),共享整车数据建立预警模型,形成"联合公司"式合作 [28][30][31] - 供应商准入机制:通过前端数据主动预防质量问题(非传统售后改进模式),追加预算强化碳化硅等新兴技术品控 [31][32] - 文化传导:弱化层级的以事为中心文化影响供应商,工程师思维向用户思维转变(如激光雷达噪音控制优先级) [14][28]
40款车平均通过率不足36%,争议测试背后的自动驾驶迷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8 14:57
核心观点 - 懂车帝对20多个品牌近40款车型进行15个场景的辅助驾驶测试,平均通过率仅35.74%,特斯拉表现突出[2] - 测试引发车企对辅助驾驶安全性的讨论,部分车企质疑测试方法和结果的普遍性[5][6] - 行业面临L2向L3升级的技术瓶颈,需解决非标障碍物识别和极端场景感知问题[9][10] - 激光雷达与纯视觉方案的技术路线争议持续,提升感知能力是当前主要方向[11][12] 测试结果分析 - **整体表现**:15个场景平均通过率35.74%,高速夜间遇施工场景仅47%车辆避让,儿童突然冲出场景58%车辆刹停[2] - **特斯拉优势**:Model X和Model 3在高速6场景中通过5项,城市9场景中Model X通过8项[2] - **国产短板**:高速避险和非标障碍物识别能力不足,技术共性瓶颈显现[5][10] 车企反应 - **特斯拉态度**:强调安全无上限,认为测试排名是相对的,法律限制下仍取得中国区最佳成绩[5][6] - **其他车企质疑**:岚图指出测试反映行业技术瓶颈,理想工程师称单次测试变量不可控,智界/AITO/鸿蒙智行不予置评[5][6] - **懂车帝回应**:否认人为干预测试,解释AEB功能抑制NCA导致绕行失败,强调测试目的是科普安全边界[7] 行业技术动态 - **L3竞赛加速**:广汽计划2024年量产L3车型,2026年推L3+,2027年布局L4[10] - **硬件升级**:小米SU7全系标配激光雷达和700TOPS算力芯片,提升暗光环境识别[10] - **感知方案争议**: - 激光雷达派:禾赛科技认为其能覆盖极端场景且成本更低[11] - 纯视觉派:小鹏通过提高算力增强安全性,但需大量数据训练[11] - 融合方案:需补充超视距动态信息,如提前4小时上传道路拓扑数据[13] 技术挑战 - **动态场景复杂性**:Waymo仿真显示人类驾驶意图预测错误率15%,城市道路需每秒处理数十移动目标[11] - **传感器局限**:激光雷达雨雪天散射,毫米波雷达静态物体分辨率低,摄像头受光照影响[12] - **系统延迟风险**:计算延迟超100毫秒可能导致决策失效[11]
都市车界|实测结果惊人!近40款热门车型辅助驾驶遭遇“生死考验”
齐鲁晚报· 2025-07-28 07:04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雪 近日,懂车帝联合央视推出的《懂车智炼场》辅助驾驶实测节目,对近40款热门车型的辅助驾驶功能进 行了严苛测试。结果显示,多数车型在极端场景中表现不佳,引发网友热议。 在15公里真实封闭高速及城市道路上,模拟了15项高风险场景,对36款主流车型进行了216次碰撞测 试。 感知系统可靠性问题尤为突出。测试中发现,一些依赖激光雷达的车型在夜间施工区因假车模型反射模 式与真车存在差异导致识别失败,而特斯拉采用的纯视觉方案反而表现更为稳定。 这揭示了智能驾驶领域一个关键问题:硬件堆料不等于安全冗余。 决策逻辑同样暴露致命缺陷。多款车型在测试中违背"让速不让道"原则,试图变道避让却危及邻道车 辆,易引发二次事故。问界M9在测试中以64km/h的速度追尾前车,成为争议焦点。 车企分化回应 争议声中各执一词 测试结果令人震惊:高速场景通过率仅24%,城市场景通过率44.2%。在夜间施工区卡车避让测试中, 仅有47%的车辆能够成功避让;而在儿童横穿测试中,58%的车辆未能有效刹停。 严苛场景下 辅助驾驶系统集体"翻车" 这场规模空前的测试覆盖了特斯拉、华为系(问界、智界)、蔚来、小鹏、理想等主流品牌,测 ...
“懂车帝智驾安全实测”引争议,多家车企回应
财联社· 2025-07-26 01:20
辅助驾驶测试概况 - 懂车帝发起大规模辅助驾驶真实事故场景模拟科普实验,涉及15个科目、20多个品牌、近40款车型 [1] - 测试场景包括高速夜间遇施工+卡车场景(47%车辆能安全避让)和儿童突然冲出过马路场景(58%车辆能有效刹停) [1] - 参与测试车型包括特斯拉Model 3/X、小鹏G6、问界M9、智界R7、理想L6、小米SU7等主流新能源车型 [1] 测试结果与行业反馈 - 特斯拉在36款车"高速事故场景模拟"中综合表现最佳,15款车为"0通过" [2] - 特斯拉CEO马斯克称其在中国无本地训练数据情况下取得最高成绩,公司强调测试本意为安全提醒而非排名 [2] - 智界汽车、AITO汽车、鸿蒙智行对测试结果不予置评 [2] - 广汽丰田铂智3X在城区场景测试中通过率达78%,位列所有车型第二 [5] 技术瓶颈与行业倡议 - 岚图汽车指出行业存在高速避险、非标障碍物识别等技术共性瓶颈,需提升极端场景下的可靠性 [3] - 倡议将"失效兜底能力"(如碰撞自动解锁、夜间施工区误判率)纳入强制标准,并以"最差场景通过率"取代营销话术 [4] - 岚图愿意开放全系车型用于实测验证,呼吁行业共建技术标准 [4] 政策与监管动态 - 公安部强调当前"智驾"系统均为辅助驾驶,驾驶人需全程监管并承担安全责任 [5] - 将加强车企管理,督促其明确系统功能边界、杜绝夸大宣传,并强化新用户培训 [6]
懂车帝最新测评火了!鸿蒙智行:不予置评!马斯克:“我们取得最高成绩”!
证券时报· 2025-07-25 16:04
懂车帝辅助驾驶测评 - 懂车帝《懂车智炼场》节目测试20多个品牌近40款车型的辅助驾驶功能,涵盖小米、小鹏、蔚来、比亚迪、理想、特斯拉等品牌[1] - 测试模拟城区和高速公路的15类高危事故场景,整体平均通过率仅35.74%[1] - 城区测试包含9个场景如"开进大转盘""转盘内汇入""故障车躲避"等,高速公路测试包含6个场景如"高速惊现事故车""施工路遇卡车"等[1] 特斯拉表现 - 特斯拉Model X和Model 3在6大高速场景测试中通过5项,城市9大场景中Model X通过8项,Model 3通过5项[3] - 马斯克表示特斯拉在中国没有本地训练数据情况下取得"最高成绩",正在添加世界模拟器数据以实现6/6通过率[3] - 特斯拉二季度营收224.96亿美元同比下滑12%,净利润11.72亿美元同比减少20.7%,股价7月24日大跌超8%后次日反弹超3%[6] 行业反应 - AITO汽车、智界汽车、鸿蒙智行对测试结果表示"不予置评"[7][8] - 岚图汽车指出行业在高速避险、非标障碍物识别等方面存在技术共性瓶颈,强调"技术可靠性"是厂商需重点解决的问题[9][10] - 公安部表示目前市场上"智驾"系统都停留在辅助驾驶阶段,驾驶人始终是责任主体,将加强车企管理、法律配套和宣传提示[13][14][15] 测试争议 - 懂车帝回应称测试中AEB功能触发导致NCA功能被抑制,不代表所有场景表现,目的是提醒消费者辅助驾驶存在安全边界[13] - 节目仅代表事故模拟当时车辆的碰撞结果,不代表其在所有辅助驾驶场景下的表现[13]
懂车帝最新测评火了!鸿蒙智行:不予置评!马斯克:“我们取得最高成绩”!
证券时报· 2025-07-25 15:54
懂车帝辅助驾驶测评 - 懂车帝《懂车智炼场》节目测试20多个品牌近40款车型的辅助驾驶功能,涵盖小米、小鹏、蔚来、比亚迪、理想、特斯拉等品牌 [2] - 测试模拟城区和高速15类高危事故场景,整体通过率仅35.74% [2] - 城区测试包含"开进大转盘""转盘内汇入""故障车躲避"等9个场景,高速测试包含"高速惊现事故车""施工路遇卡车""消失的前车"等6个场景 [2] 特斯拉表现 - 特斯拉Model X和Model 3在6大高速场景测试中通过5项,表现较为出色 [4] - Model X在城市9大场景测试中通过8项,Model 3通过5项 [4] - 马斯克称特斯拉在中国取得"最高成绩",并表示正在添加更多训练数据以实现6/6通过率 [4] - 特斯拉副总裁陶琳表示公司已实现比人类驾驶安全10倍的辅助驾驶目标,将持续投入研发提升安全标准 [8] 行业反应 - 鸿蒙智行、AITO汽车、智界汽车对测试结果不予置评 [10][11][12] - 岚图汽车指出行业在极端场景下存在技术共性瓶颈,如高速避险和非标障碍物识别能力需提升 [13][14] - 岚图汽车强调技术可靠性和车辆被动安全的重要性 [14] 监管动态 - 公安部表示目前市场上"智驾"系统均为辅助驾驶,不具备自动驾驶功能 [16] - 公安机关将从三方面加强管理:车企管理、法律配套、宣传提示 [18][19] - 要求车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措施,杜绝夸大宣传,加强用户培训 [18] - 推动完善道路交通安全法规,明确辅助驾驶法律属性,制定安全技术标准 [18] 特斯拉业绩 - 特斯拉二季度营收224.96亿美元,同比下滑12% [9] - 二季度净利润11.72亿美元,同比减少20.7% [9] - 财报发布后股价先跌8%后反弹3%,领涨美股科技七巨头 [9]
9点1氪:iPhone 17 Pro曝出橙色新配色;懂车帝测试36家车企辅助驾驶;BOSS直聘回应求职者简历涉黄
36氪· 2025-07-25 15:33
iPhone 17 Pro新配色 - iPhone 17 Pro将推出橙色、银色、钛灰和蓝色四款新配色,其中橙色辨识度最高 [1][3] - 曝光的镜头盖板显示这是苹果史上变化最大的iPhone [3] 澜起科技港交所上市 - 澜起科技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摩根士丹利、UBS [2] 车企辅助驾驶测试 - 懂车帝测试显示36辆车的辅助驾驶系统均未能完美通过所有测试项目 [5] - 岚图汽车承认行业在高速避险、非标障碍物识别等方面存在技术瓶颈 [5] - 特斯拉强调安全无上限,其辅助驾驶车辆安全性是普通车辆的9.5倍 [5] - 鸿蒙智行对测试结果不予置评 [6] BOSS直聘涉黄事件 - BOSS直聘平台出现求职者简历涉黄事件,涉事账号已被永久封禁 [6] - 平台已将线索同步警方并配合调查 [6] 铂爵旅拍退款事件 - 李佳琦承诺为直播间下单但未完成拍摄的铂爵旅拍用户先行退款 [7] - 已核销未拍摄订单将退款,已拍摄订单将协助拿底片并给予补偿 [7]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 - 太原重工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8][9] - 瑞贝卡及控股股东因同样问题被证监会立案 [12] 企业动态与业绩 - 英特尔宣布将裁减15%的员工,新任CEO提出成本控制转型计划 [14][15] - 大众汽车二季度营收808.06亿欧元同比下降3%,营业利润下降29.4% [17] - 起亚二季度营业利润同比下降24.1%,受美国汽车关税影响 [17] - 中国中免上半年净利润26亿元同比下降20.81%,海南市场占有率提升1个百分点 [18] 新产品发布 - 宇树科技发布人形机器人UnitreeR1,售价3.99万元起,重量约25Kg [19] - 自猎网发布招聘求职AI Agent产品,可使企业招聘效率提升2倍以上 [16] 其他行业动态 - 财政部表示上半年国债发行规模达7.88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35.28% [11] - 万科完成出售上海金桥万创中心产业园项目,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 [13] - 福耀科技大学在五省录取50名本科生,投档分数线均超过610分 [11]
懂车帝的测试可信吗?
虎嗅APP· 2025-07-25 13:31
核心观点 - 懂车帝的辅助驾驶安全测试节目《懂车智炼场》模拟真实事故场景,测试36款车型在高速和城市道路上的表现,结果显示不同车型通过率差异显著,整体表现参差不齐[3][4][5] - 测试采用15个辅助驾驶相关科目,涵盖小米、特斯拉、问界等主流品牌,场景设定基于真实事故案例如"转盘内汇入""小学生过马路"等,具有社会价值[8][10] - 测试方法存在争议,例如使用布车而非真车进行碰撞测试,可能影响激光雷达车型的表现[11][13] - 行业整体在高难度场景下表现不佳,仅3类城区工况通过率超50%,高速夜间+施工+卡车场景避让成功率仅47%,儿童冲出马路刹停率58%[21] - 懂车帝需联合权威机构制定测试规则以提升公信力,从单一媒体主导转向行业协作模式[26][27][29] 测试结果分析 - **车型表现差异**:Model X 2023款双电机全轮驱动版通过5/6项目表现最佳,ZEEKR 001 2025款等9款车型通过率为0[4][5] - **典型场景数据**: - "遇卡车"场景中Model 3 2023款后轮驱动版通过5项 - "消失的前车"场景中直山2025款四驱Max和小米SU7 Ultra 2025款均失败[4][5] - "野蛮加塞"场景中NEW ZACTEV 2025款、AION RT 2025款等5款车型失败[5] 测试方法争议 - 布车使用符合C-NCAP 2024版标准中GVT车辆设计要求,但可能影响激光雷达对金属目标的探测灵敏度[13][18] - 测试视频中操作细节(如路线偏差、环境控制)引发质疑,但复杂测试场景存在不可控因素属行业常态[24] 行业标准建议 - 需建立多机构协作机制,参照GB 38031等标准制定流程,联合车企、供应商、测评单位共同制定规则[26][27] - 懂车帝近期与央视合作、中南大学场景建模等举措显示其向专业化发展,但需持续扩大合作阵营提升权威性[27][29] 测试社会价值 - 场景设计基于真实事故数据,如"故障车躲避"等,对辅助驾驶系统优化具有参考意义[8] - 暴露行业普遍问题:主流车型在复杂场景下的主动安全性能仍有较大提升空间[21][24]
辅助驾驶测试争议升温,马斯克转发测试结果,懂车帝回应排名
南方都市报· 2025-07-25 11:15
节目内容与争议 - 懂车帝回应称大量账号截取某车型视频内容批量制作图片并广泛发布与事实不符的内容该车型在测试中不存在人为干预方向的情况[1] - 节目仅代表事故模拟当时该车辆的碰撞结果不代表其在所有辅助驾驶场景下的表现[1] - 马斯克转发测试结果并表示特斯拉在没有本地训练数据的情况下在中国取得了最高成绩正在添加来自世界模拟器和测试轨道的训练数据以实现满分[1][3] - 懂车帝相关负责人表示节目未给车型做出官方排名[1][3] 测试场景与结果 - 节目选取20多个品牌的近40款车型模拟城区和高速两大道路环境的15个真实事故场景[2] - 城区道路场景通过率超过5成的有"转盘内汇入"(77%)"过马路四小学生"(58%)"刹停电瓶&斑马线上的儿童"(58%)"开进大转盘"场景通过率最低(23%)[2] - 高速公路场景通过率最高为"施工路遇卡车"(47%)最低为"消失的前车"(14%)和"莽撞横穿的猪"(5%)[2] - 中国品牌如智界R7问界M9腾势Z9GT EV的城区和高速公路场景通过率均超过50%合资与海外品牌中仅特斯拉Model 3Model X表现亮眼[3] - 方程豹豹5阿维塔07阿维塔12在城区道路场景通过率均在七成左右小鹏G6魏牌蓝山高速公路场景通过率超过城区道路场景[3] - 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X在高速事故场景模拟中通过率均为5/6仅有"莽撞横穿的猪"未通过媒体总结通过率均为第一[3] 行业现状与提醒 - 当前辅助驾驶功能无法胜任某些危险复杂的交通场景驾驶员需随时准备接管车辆[4] - 国内市面上没有经过认证的L3级智能驾驶产品现有车辆均为L2级要求驾驶人全程接管如发生事故除非证明产品缺陷否则为驾驶人全部责任[4]
电厂 | 还“遥遥领先”吗?懂车帝驶测试背后的中国辅助驾驶
新浪财经· 2025-07-25 10:41
辅助驾驶测试结果 - 懂车帝联合央视进行辅助驾驶事故场景模拟测试,涵盖15个科目、20多个品牌近40款车型,模拟216次碰撞 [1] - 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X在高速场景测试中位列前两名,通过率83%(5/6) [2] - 华为系(问界/智界/阿维塔)、小米、小鹏、比亚迪等品牌通过率均低于50%,部分车型通过率为0 [2] - 城市场景测试中Model X通过率89%(8/9),智界R7、阿维塔12等车型表现次之 [2] 车企宣传与实际表现差异 - 华为余承东曾宣称ADS 2.0系统异形障碍物识别能力比特斯拉强,接管率98% [6] - 问界M7 Ultra发布会上称车辆"想撞都很难",但实际有车型未搭载宣传的AEB系统导致致命事故 [7] - 小米SU7发布会上宣称AEB支持135km/h刹停,但事故后承认无法识别锥桶等障碍物 [8][9] - 蔚来、比亚迪等车企存在过度包装辅助驾驶功能现象,如将A00级车称为"高阶智驾" [9] 行业现状与问题 - 缺乏国家层面标准导致车企自行定义"高阶智驾"等概念,存在命名混乱现象 [9][10] - 测试结果表明部分中国品牌辅助驾驶性能未达宣传水平,需对过度营销行为纠偏 [10] - 测试采用市售版本车辆且未提前升级软件,场景设计贴近日常驾驶环境 [10] - 实际道路复杂度高于测试环境,即便L3级仍需人工监管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