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产算力
icon
搜索文档
“易中天”“德华” 集体大涨!
上海证券报· 2025-09-01 10:16
股价表现与成交 - 9月1日新易盛股价涨幅超9% 盘中最高近400元 成交额达247亿元 [1] - 中际旭创股价涨幅达14.42% 盘中最高近414元 成交额为232亿元 [1] - 天孚通信涨幅11.90% 盘中最高超225元 华工科技涨停 德科立盘中创131.33元新高 [1] 财务业绩表现 - 新易盛上半年净利润39.42亿元 同比增长355.86% 海外营收占比达94.4% [4] - 中际旭创上半年净利润39.95亿元 同比增长69.40% [4] - 天孚通信上半年净利润8.99亿元 同比增长37% 华工科技归母净利润9.11亿元 同比增长44.87% [4] 行业需求与资本开支 - 阿里巴巴2026财年第一季度AI+云资本开支386亿元 同比增长220% 阿里云收入333.98亿元 同比增长26% [3] - 英伟达2026财年第二季度营收467.4亿美元 同比增长56% 净利润264.2亿美元 同比增长59% [4] - 寒武纪上半年营收高速增长 净利率显著改善 反映下游需求旺盛 [3] 技术发展与产业趋势 - 英伟达将于2026年量产Quantum-X与Spectrum-X CPO平台 能效提升至传统3.5倍 [4] - CPO技术可显著降低交换机功耗和成本 是未来高速光通信主流形态 [5] - 光引擎是CPO核心产品 价值量集中在FAU/MPO/光纤连接器及CW DFB激光器领域 [5] 市场预期与增长动力 - 8月光模块指数增长46.66% 国产AI芯片量产加速推动算力需求增长 [4] - IDC行业有望进入新一轮招标期 海外算力基础设施投资进入上行周期 [4] - AI应用带动传统计算存储产品增长 AI相关收入连续八季度同比三位数增长 [3]
2Q25国内互联网CapEx出现拐点,继续关注国产算力
华泰证券· 2025-09-01 08:34
行业投资评级 - 通信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8] - 通信设备制造子板块评级为增持(维持)[8] 核心观点 - 国内互联网资本开支在2Q25出现增长拐点 BAT合计资本开支达615 36亿元 同比增长170 1% 环比增长13 2% 超出市场预期[1][2][12] - 阿里巴巴2Q25资本开支386 29亿元 同比提升223 6% 环比增长61% 大幅领先市场预期(彭博一致预期291 51亿元)[2][14] - 阿里云收入同比增长26% AI相关产品贡献超20% 公司坚持3年算力投入3800亿元计划[2][14] - 国产算力链迎来新一轮催化 建议关注交换机 光模块 AIDC 液冷等板块投资机会[1][12][17] 市场表现 - 上周通信(申万)指数上涨12 38% 显著跑赢上证综指(+0 84%)和深证成指(+4 36%)[1][12] - 通信子板块中 通信设备制造表现突出 周涨幅达15%[5] - 行业内涨幅前十公司包括天孚通信(+61 54%) 长飞光纤(+55 36%) 剑桥科技(+41 36%)等光通信企业[10] 互联网资本开支详情 - BAT三家具体数据:百度2Q25资本开支38亿元(+79 4% YoY +31% QoQ) 阿里386 29亿元(+223 6% YoY +61% QoQ) 腾讯191 07亿元(+118 9% YoY -30 5% QoQ)[13] - 1Q25受H20禁售影响 BAT资本开支曾环比下降22 6% 2Q25重回增长轨道[13] - 阿里8月启动300MW服务器招标 预计3Q25资本开支环比进一步提升[14] 技术发展动态 - 阿里升级新一代AI推理芯片 支持大语言模型和扩散模型 采用与英伟达部分兼容策略[16] - 全球5G移动核心网市场2Q25同比增长31% 5G独立组网用户数持续增加[18] - 中国AI公有云服务2024年市场规模195 9亿元(+55 3% YoY) 百度阿里并列第一(各占24 6%)[25] 基础设施投资 - 中国移动启动270T互联网DPI设备集采 其中串接设备133T 并接设备137T[20] - 中国电信集采48万副绿色基站天线 用于2025年及未来两年5G建设[22] - 英伟达表示中国市场存在500亿元机会 若恢复供应预计年增长50%[23] 重点公司观点 - 中兴通讯:1H25收入715 53亿元(+14 51% YoY) 看好AI服务器布局和自研芯片导入[49] - 中际旭创:1H25净利润39 95亿元(+69% YoY) 受益800G等高端产品需求增长[51] - 新易盛:1H25净利润39 42亿元(+356% YoY) 高速光模块持续放量[52] - 星网锐捷:1H25净利润2 12亿元(+69 32% YoY) 数据中心交换机需求提升[53] - 润泽科技:1H25收入24 96亿元(+15 31% YoY) 智算中心交付提速[55] - 英维克:1H25收入25 73亿元(+50 25% YoY) 液冷技术渗透率提升[55] - 运营商:中国移动1H25净利润842 4亿元(+5% YoY) 中国电信聚焦天翼云发展[55]
芯片供应“后备计划”受关注,阿里巴巴股价大涨
第一财经· 2025-09-01 06:32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1日阿里巴巴港股盘中上涨18.67%至137.3港元/股 阿里概念板块一度涨超2% [1] - A股市场阿里概念股集体走强 旋极信息涨超20% 利扬芯片上涨20% 多家产业链公司涨超10% [2] 芯片研发进展 - 阿里巴巴正在测试新款AI芯片 旨在填补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空白 服务于人工智能推理任务且与英伟达兼容 [1] - 新芯片代工由台积电转为国内企业代工 [1] - 公司通过平头哥和达摩院玄铁布局芯片业务 推出含光800 倚天710 镇岳510等芯片 玄铁押注RISC-V架构 [2] 资本投入与供应链策略 - 宣布未来三年投入超过3800亿元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 [1] - 每个季度AI开发支出可能根据供应链波动 已建立多元化供应链储备作为"后备方案" [1] - 3800亿资本开支将按预期完成 通过与不同合作伙伴合作应对行业变化 [1] 财务表现与行业影响 - 阿里云收入增长26%创三年新高 AI相关收入连续8个季度三位数增长 [2] - AI收入占外部商业化收入比例超过20% 实现AI投入增加带来收入增加的正循环 [2] - 3800亿投资有望拉动数百亿元级别国产算力及半导体环节增量 强化晶圆厂战略地位 [2] 产业链投资机会 - 建议关注阿里产业链包括GPU IDC 光模块 交换机等环节 [2] - 国产算力芯片迭代加速 企业级和定制化存储芯片可能受益 [2]
阿里云紧急辟谣!寒武纪大跳水
证券时报· 2025-09-01 03:22
阿里云对市场传言的回应 - 阿里云相关人士辟谣采购寒武纪15万片GPU的消息不实 但确认一云多芯支持国产供应链 [1] 寒武纪股价表现 - 寒武纪8月28日股价收涨15.73% 达1587.91元/股 超越贵州茅台成为A股"股王" [1] - 寒武纪8月29日盘中一度跌超8% [1] 阿里巴巴集团财务表现 - 阿里巴巴2026财年第一季度整体收入同比增长10% 净利润同比增76% [1] - 阿里云收入达33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6% 较上一季度18%增速明显提升 [1] - 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八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同比增长 [1] 阿里巴巴战略投入计划 - 阿里巴巴将围绕"大消费"和"AI+云"两大战略重心投入 [2] - 公司计划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元用于AI和云基础设施建设 年均投入超1200亿元 [2] 阿里巴巴技术研发进展 - 阿里巴巴正在开发新款人工智能芯片 已进入测试阶段 主要面向AI推理任务 与英伟达架构兼容 [2] 股价市场反应 - 8月29日美股阿里股价暴涨近13% [2] - 港股阿里巴巴早盘涨幅最高超18% [2] 行业分析观点 - 中信证券指出阿里2025年二季度资本开支及云业务均实现高增长 [3] - 在地缘政治影响下 阿里坚定投入AI基础设施 标志国产AI芯片自主可控进程稳步推进 [3] - 国内云厂商由AI需求驱动的资本开支将重回高速增长通道 [3]
阿里云紧急辟谣!寒武纪大跳水!
证券时报· 2025-09-01 03:16
阿里云采购传闻与回应 - 市场传言阿里云追加采购寒武纪思元370芯片15万片 [2] - 阿里云官方回应称采购消息不实 但确认一云多芯支持国产供应链策略 [2] 寒武纪股价波动 - 8月28日寒武纪股价大涨15.73%至1587.91元/股 超越贵州茅台成为A股最高价个股 [2] - 后续交易日出现大幅回调 盘中跌幅超8% [2] 阿里巴巴财务表现 - 2026财年第一季度整体收入同比增长10% 净利润同比增76%(剔除已出售业务影响) [3] - 云计算业务收入达33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6% 增速较上一季度18%明显提升 [3] - 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八个季度保持三位数同比增长 [3] 战略投入规划 - 公司明确围绕"大消费"和"AI+云"两大战略重心投入 [3] - 未来三年计划投入3800亿元用于AI和云基础设施建设 年均投入超1200亿元 [3] 自研芯片进展 - 外媒报道阿里巴巴正在开发兼容英伟达架构的AI推理芯片 目前已进入测试阶段 [3] - 阿里云未对芯片开发消息作出官方回应 [3] 市场反应与股价表现 - 财报发布后美股阿里巴巴股价单日暴涨近13% [3] - 港股阿里巴巴次日早盘涨幅最高超18% [3] 行业影响与机构观点 - 中信证券指出阿里云业务高增长与资本开支扩张反映国产AI芯片自主可控进程推进 [4] - 地缘政治影响下国内云厂商AI驱动资本开支将重回高速增长通道 [4] - 机构推荐关注国产算力产业链的AIDC、服务器、网络设备及交换芯片厂商 [4]
云业务增速及capex超预期,阿里巴巴暴涨17%!云计算ETF汇添富(159273)大涨超3%,连续13日大举吸金!
搜狐财经· 2025-09-01 02:19
云计算ETF表现 - 云计算ETF汇添富(159273)单日大涨超3% 盘中一度涨近5% 成交额突破4000万元[1] - 当日净流入超2600万元 连续13日吸金 上市18天累计净流入超7.3亿元 最新规模达12.5亿元创上市新高[1] 阿里巴巴业绩表现 - 2026财年Q1(自然年2025年Q2)AI+云业务资本开支达386亿元创历史新高[3] - 阿里云收入增长加速至26%创三年新高 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8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同比增长[3] - 阿里巴巴股价单日暴涨17%[3] 成分股涨跌情况 - 主要成分股普涨:润和软件涨超4% 中际旭创涨超3% 紫光股份涨超2% 浪潮信息涨超1%[3] - 部分下跌:华胜天成跌超2% 新易盛跌0.57% 拓维信息跌0.97% 中科曙光微跌0.06%[4] 电商业务分析 - 中国电商集团收入1400.7亿元同比增长10% 客户管理收入711亿元同比增长10%[5] - 全站推广渗透率提升驱动货币化率持续增长 预计客户管理收入将保持稳健增势[5] 即时零售业务 - 淘宝闪购日均订单峰值达1.2亿单 8月周日均订单达8000万单[6] - 带动淘宝APP 8月DAU增长20% 对GMV和客户管理收入产生正向驱动[6] - 预计单位经济效益亏损可缩减一半 长期有望实现行业领先效率[6] 云与AI业务前景 - 云智能集团收入334亿元同比增长26% 超市场预期20%[6] - AI收入占外部商业化收入比例超20%[6] - 资本开支386亿元远超预期的292亿元[6] - 预计未来几个季度收入增速将维持上升通道[6] 国产算力发展机遇 - 阿里巴巴资本开支增长显著 且具备AI芯片供应链后备方案[7] - 中美科技摩擦背景下 国产云厂商需求可能转向国产算力[7] - IDC和算力租赁等产业链环节有望受益[7] 指数配置特点 - 标的指数涵盖硬件设备、云计算服务、IT服务等六大领域[8] - 软硬件比例6:4 港股权重超26% 独有权重达31%[8]
恒生科技指数ETF(159742)高开涨近2% ,最新规模创新高,阿里云加速增长,国产算力再迎强力催化!
搜狐财经· 2025-09-01 02:13
指数表现与市场动态 - 恒生科技指数强势上涨2.37%,成分股阿里巴巴-W上涨16.68%,比亚迪电子上涨10.05%,中芯国际上涨6.26% [3] - 恒生科技指数ETF上涨1.93%,报0.79元,近1周累计上涨1.30% [3] - ETF盘中换手率1.25%,成交额4188.79万元,近1周日均成交6.27亿元 [3] 阿里巴巴业务与资本开支 - 阿里云Q2营收333.98亿元,同比增长26%,AI相关收入连续8个季度三位数增长,外部商业化收入中AI贡献超20% [4][5] - 季度资本开支386亿元,同比增220%,环比增57.1%,创单季历史新高,过去四个季度AI投入超1000亿元 [4] - 公司计划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元用于AI资本开支,已为全球AI芯片供应及政策变化准备后备方案 [4] 行业趋势与机构观点 - 英伟达预计今年CSP等资本开支约6000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约500亿美元,年增长潜力约50% [4] - 国产算力芯片半导体受益AI算力需求爆发及国产替代,训练侧华为发布384超级计算,推理侧寒武纪和阿里为代表 [5] - 阿里云增长加速至26%,类比海外科技巨头,显现算力-模型-应用-数据飞轮驱动闭环趋势 [5] ETF产品特征 - 恒生科技指数ETF规模32.53亿元,份额42.24亿份,均创近1年新高 [7][8] - 近5天资金净流入合计3.43亿元,日均6856.30万元,融资余额3.19亿元 [8] - 近3年净值上涨36.59%,最高单月回报33.70%,夏普比率1.66,跟踪误差0.047% [8] 估值与成分结构 - 恒生科技指数最新市盈率21.29倍,处于近5年17.18%分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9] - 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包括腾讯、阿里、美团等,合计权重68.18%,头部集中度高 [9] - 指数覆盖互联网软件、移动互联网、互联网服务等领域,支持T+0交易 [7][9]
开盘:沪指涨0.31%、创业板指涨0.85%
金融界· 2025-09-01 02:11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股指9月1日实现开门红 沪指涨0.31%报3869.75点 深成指涨0.61%报12773.22点 创业板指涨0.85%报2914.64点 [1] - 科创50指数上涨0.54%至1348.53点 沪深两市合计成交额达285.33亿元 [1] 行业板块表现 - 有色金属板块涨幅居前 黄金股多数高开 盛达资源涨超9% 湖南白银涨超7% 北方铜业、西部黄金、潮宏基、紫金矿业等跟涨 [1] - 半导体芯片板块表现强势 华虹公司复牌高开12% [1] - 国产算力股大幅上涨 数据港涨停 旋极信息涨超10% 汇纳科技、紫光股份、云天励飞、杭钢股份、浙大网新涨超5% 浪潮信息、宏景科技跟涨 [1] 个股表现 - 市场焦点股天普股份实现6连板竞价涨停 环保股德创环保达成4连板竞价涨停 [1] - 光通信板块长飞光纤5天4板高开1.37% 芯片产业链建业股份3连板竞价涨停 东尼电子4天2板高开2.36% [1] - 并购重组概念云南能投3连板高开1.00% 业绩超预期个股兆新股份2连板高开0.93% 爱普股份2连板平开 [1] - 稀土永磁板块中国稀土2连板高开1.15% 卫星互联网概念三维通信2连板高开3.06% 美容护理板块嘉亨家化创业板4天2板高开0.03% [1]
中金公司 电子掘金
中金· 2025-09-01 02:01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国产算力链持积极态度 未来半年内仍将是投资热点[3] 核心观点 - 中国大陆AI基础设施投资空间达500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50% 芯片端潜力200-300亿美元[1][4] - 阿里巴巴三年投资目标3800亿元 资本开支环比大幅增长 支撑国产算力市场情绪[1][5] - 2026年算力需求核心驱动力为互联网公司tokens消耗增长及多模态应用(视频生成/代码工具)[1][6][7] - 端侧AI硬件处于爆发前夜 手机和眼镜将成为重要入口 苹果和Meta推动迭代[8] - 服务器组装厂受益于AI服务器量增长和单机柜利润提升 PCB板块ASP拉动优于量增长[9][10] 细分领域表现 AI算力基础设施 - 英伟达评估中国大陆AI基础设施投资空间500亿美元 年增50%[1][4] - 阿里巴巴二季度资本开支环比大幅增长 三年投资目标3800亿元[1][5] - 2026年需求驱动力:互联网公司tokens消耗增长+多模态应用(视频生成/代码工具)[6][7] 端侧AI硬件 - 当前关注度较低 因云端算力进展更显著[8] - 手机第三方AI应用未爆发 消费者反馈平淡[8] - 苹果加快AI迭代 Meta眼镜进展重大 手机和眼镜将成为重要ToC入口[8] 服务器与PCB - 工业富联受益AI服务器量增长+单机柜利润增加 GB200放量及GB300预期驱动业绩[9] - PCB板块NV和AC链需求景气度支撑至2027年 ASP提升显著优于量增长 高端产能供不应求[10] - 建议关注ASIC链量增长逻辑及国产客户份额 CP300验证节奏[10] 消费电子 - 2025年上半年行业收入增速27% 利润增速-5% 二季度实现双增长[11] - 光学/ODM/EMS环节表现最佳 电池及终端环节较弱[11] - 2025年手机市场量增平稳 果链优于安卓链[12] - 高增长公司多来自非手机业务(AI服务器/光模块/PCB/汽车)[13] 晶圆制造 - 华虹/中芯/晶合集成等产能利用率高[14] - 驱动因素:关税前提单(2025年3-4月)+海外公司转移生产+内需外需强劲+设备芯片数量增长+国内芯片设计公司份额提升[14] 半导体设备 - 华虹收购华丽五厂(产能3.8万片/总资产75亿/净利润3.4亿) 预计增厚上市公司净利润50%[15] - 中芯国际收购中兴北方剩余49%股权(产能10万片/28nm及以上产品)[15] - 资本开支未明显下降 2025年订单预期稳定[16] 通信设备 - 光通信产业链头部供应商二季度收入/净利润同环比显著增长[17] - 天孚通信受美国核心大客户拉动 二季度业绩超预期[18] - 中际旭创二季度毛利率/净利率提升 因800系产品占比提升+1.6T光模块放量+硅光渗透率提升[19] - 源杰科技二季度净利率环比显著改善 受益硅光渗透率提升[20] 国内算力链 - 浪潮信息上半年收入同比增90% 紫光新华三增38%[21] - 瑞杰网络单季度净利润环比增长 竞争格局占优[21] - 中兴通讯政企板块高增长 服务器业务超预期(互联网客户端突破+AI服务器扩容)[22] - 运营商网络及光纤光缆厂商承压 依赖运营商资本开支[22] 安防与物联网 - 安防板块收入稳增 利润增速优于收入 政府端企稳/企业端增长韧性[23] - 境外市场收入增速下降 因国际贸易不确定性[23] - 创新业务高增长:海康创新业务增14% 大华增23%[23] - 物联网头部厂商移远收入增速近40% 净利润同比增超120%(费用管控)[23]
看多国产算力 - 人工智能:从大模型产业视角看AIDC行业发展
2025-09-01 02:01
**行业与公司** * 行业聚焦于人工智能数据中心(AIDC)、国产AI芯片、网络通信设备、数据中心供电与散热系统[1] * 涉及公司包括国产AI芯片制造商(如华为、阿里平头哥)、互联网巨头(字节跳动、阿里、腾讯)、网络设备商(中兴通讯、盛科通信、锐捷网络、新华三)、电源与散热企业(中恒电气、北京科士达、夸大数据、麦克米特、阳光电源、台达电子)、IDC运营商(润泽科技、万国数据、世纪互联、光环新网、奥飞数据、数据港)以及传统电力设备商(金盘科技、四方股份、正泰电器)[4][14][19][20][21][22]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国产AI芯片地位提升 因良率提升已能满足国央企及政府需求 对海外芯片态度更趋强硬 春节前国产大模型发布将缩短中美技术差距[2] * 2025年Q4国内云厂商将出现显著算力缺口 字节跳动单家需求预计达50万张HH20级别算力 阿里资本开支超预期增长超200% 其日均淘客消耗超10万亿次推动算力需求[3][21] * 国产AI芯片产业链投资潜力集中于能获互联网大订单的芯片公司、良率提升的制造企业、阿里平头哥相关业务公司以及散热电源配套企业 后者出海毛利率比国内高至少10个百分点[4][5] * 网络业务增长强劲 英伟达网络业务收入达73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98% 环比增长46% Spectrum、以太坊、Infiniband及Nvlink表现强劲 机柜级scale up需求剧增[6][7] * GPU通信带宽提升驱动交换设备需求 单卡双向通信带宽已升至900GB 华为384节点方案中单卡需7个接口 设备比例大幅提升[8] * 超级计算互联标准分封闭(如Openlink、华为384)与开源路线 开放式互联标准组织于2025年4月发布首版标准 博通推出SUE协议及TH5芯片优化高速互联[9][10] * IDC行业处底部但前景乐观 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增交付机架规模达4.5GW超往年全年峰值 推荐润泽科技(部署384超节点及液冷AIDC)、万国数据、世纪互联及有三季度收入潜力的光环新网、奥飞数据等[13][14] * HVDC供电成主流趋势 供电效率达90%-95%以上 正向正负400伏或800伏方案转变 可节省铜材并支持单机柜功率达800千瓦 Meta和英伟达均提出高压方案[15][16] * 固态变压器(SST)技术受关注 英伟达探索13.8kV交流直转800V直流 可省配电变压器降低成本 中国西电和台达已推样机[17] * 储能成为数据中心主要供电影响者 Meta签300MW光伏配1,200MWh储能协议 阿联酋项目配套5.2GW光伏和19GWh储能 风光储组合度电成本低于煤电及天然气发电[18] * 阿里资本开支超预期带动国产算力链 其供应商中恒电气、北京科士达、夸大数据(进入电源供应链及液冷)受益[21] **其他重要内容** * 云计算收入与CAPEX增长关联性强 亚马逊2013-2022云收入增25倍CAPEX增18倍 阿里2014-2018云收入增18.5倍CAPEX增9.2倍 预示AI收入高增长将推动未来CAPEX[11][12] * 推荐关注Skup网络发展 其依赖switch芯片、网卡及交换设备 中兴通讯(基于12.8T芯片)和盛科通信(基于2T芯片)公开支持该协议[11] * 大陆HVDC主机企业积极布局 麦克米特成英伟达GB200服务器PSU供应商并推800V 570kW产品 科士达通过代工进入北美市场 科华数据在腾讯招标份额大并推液冷CDU[19] * 传统电力设备商如金盘科技(推2.4MW SCT样机)、阳光电源(组建团队进军HVDC、SST及PSU)纷纷涉足数据中心领域[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