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智能化
icon
搜索文档
中邮证券:维持比亚迪电子(00285)“买入”评级 25H1业绩超预期
智通财经网· 2025-09-12 09:36
核心观点 - 中邮证券维持比亚迪电子"买入"评级 预计2025至2027年收入达1874 9亿至2348 1亿元 归母净利润达49 5亿至78 4亿元[1] - 公司上半年营收806 06亿元同比增长2 58% 归母净利润17 30亿元同比增长13 97% 业绩超预期[1] - 业务结构多元化发展 消费电子占比75 61% 新型智能产品占8 94% 新能源汽车业务占15 45%且同比提升5 58个百分点[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06 06亿元同比增长2 58%[1] - 归母净利润17 30亿元同比增长13 97%[1] - 消费电子业务收入609 47亿元 其中零部件业务137 52亿元 组装业务471 95亿元[4] 新能源汽车业务 - 板块营收124 5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0 50%[3] - 在智能座舱 智能驾驶辅助 智能悬架 热管理等领域具备先发技术优势并实现多产品量产[3] - 全栈自研智能悬架系统已批量配套主流车型 出货量显著增长[3] 新型智能产品业务 - 营收72 09亿元[2] - AI服务器大量出货 液冷和电源产品通过头部客户认证[2] - 智能物流机器人已大规模应用于内部制造场景[2] 消费电子业务 - 巩固高端产品供应链领导地位 涵盖钛金属手机 折叠手机等旗舰产品[4] - 海外大客户整机组装业务份额持续提升 带动出货量和收入增长[4] - 通过自动化优化精密零部件业务 盈利能力改善[4] 技术布局与行业趋势 - 液冷技术因高效散热和低能耗优势成为绿色数据中心主流方案[2] - 全球算力升级和AI需求激增推动液冷服务器市场加速增长[2] - 2025年为智驾平权元年 推动汽车技术革新和行业需求拉升[3]
中邮证券:维持比亚迪电子“买入”评级 25H1业绩超预期
智通财经· 2025-09-12 09:33
业绩表现与财务预测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06.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8%,归母净利润17.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97% [1] - 预计2025/2026/2027年分别实现收入1874.9/2061.2/2348.1亿元人民币,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5/62.4/78.4亿元人民币 [1] 业务板块构成 - 消费电子(组装业务)占比58.55%,消费电子(零部件)占比17.06%,新型智能产品占比8.94%,新能源汽车业务占比15.45%(同比提升5.58个百分点) [1] - 消费电子业务整体实现营收609.47亿元人民币(其中零部件业务137.52亿元,组装业务471.95亿元) [4] - 新型智能产品业务实现营收72.09亿元人民币 [2] - 新能源汽车业务板块实现营收124.50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60.50% [3] 消费电子业务发展 - 巩固高端产品供应链领导地位,持续拓展海外大客户合作 [1] - 在钛金属手机、折叠手机等旗舰型号中保持主要供应商地位 [4] - 整机组装业务份额持续提升,带动出货量和收入同比增长 [4] - 通过自动化提升运营效率,优化精密零部件业务盈利能力 [4] 新型智能产品布局 - AI服务器出货量快速增长,AI数据中心业务实现跨越式成长 [2] - 数据中心液冷和电源产品通过下游头部客户认证 [2] - 智能物流机器人已大规模应用于集团内部制造场景 [2] - 积极布局AI数据中心、AI机器人等新赛道 [2] 新能源汽车业务进展 - 智能座舱系统、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智能悬架系统等领域具备先发技术优势 [3] - 全栈自研智能悬架系统核心零件和系统总成,已批量配套主流车型 [3] - 2025年成为智驾平权元年,推动汽车技术革新和行业需求拉升 [3]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算力升级和AI需求激增推动液冷服务器市场加速增长 [2] - 液冷技术因高效散热与低能耗优势正逐步取代风冷成为绿色数据中心主流方案 [2] - 智驾平权时代重塑汽车产业竞争格局 [3]
8月市场平稳,斑马智行冲刺港股上市
财通证券· 2025-09-12 07:50
核心观点 - 7-8月车市呈现高基数减速特征 全年走势符合"前低中高后平"的判断 8月零售销量199.5万辆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4.6% 环比增长8.2% [4][9] - 反内卷浪潮推动车市向"降价减少、促销平缓"方向转变 8月仅23款车型降价 较去年同期29款明显减少 市场运行日益平稳 [4][9] - 智能驾驶领域重大事件频发 斑马智行正式向港交所递表 禾赛科技启动港股IPO 拟募集最高38.76亿港元 [5][30] 8月车市表现 - 1-8月累计零售1474.1万辆 同比增长9.5% 其中8月零售199.5万辆 较2023年8月192万历史最高水平增长3.7% [4][9] - 新能源车8月国内零售渗透率升至55.2% 1-8月自主新能源出口114万辆 同比增长123% 占自主出口总量38.8% [13][14] - 8月纯电动市场批发同比增速38.5% 插混同比增5.0% 增程同比下降9.5% 新势力中纯电动与增程结构占比从56%:10.2%变为64%:7.7% [13] - 自主品牌8月零售132万辆 同比增长9% 市场份额65.7% 同比增长2.3个百分点 合资品牌零售47万辆 同比下降2% [16] 智能化指数与OTA更新 - 2025年7月乘用车智能化指数34.2 环比下降1.4个单位 主要受销售淡季和特斯拉销量环比下降34%影响 [18][21] - 7月共7家新势力品牌推送OTA升级 均涉及辅助驾驶功能优化 15家自主品牌完成OTA更新 其中腾势、阿维塔、启源推送重要版本 [23] - 合资品牌中仅别克维持OTA更新 豪华品牌7月无OTA推送 与新势力品牌形成明显差距 [26] 智能驾驶重大事件 - 斑马智行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8.05亿元、8.72亿元和8.24亿元 2024年同比下降5.4% 同期亏损分别为8.78亿元、8.76亿元和8.47亿元 [29] - 按2024年收入计算 斑马智行是中国最大以软件为核心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 按解决方案搭载量计算排名第一 [29] - 禾赛科技拟发行1700万股B类普通股 每股最高发行价228港元 约合人民币208.6元 合计募集约38.76亿港元 约合人民币35.4亿元 [5][30]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在汽车智能化中具有优势地位且软件能力领先的公司 包括锐明技术、道通科技、华测导航、德赛西威、均胜电子等 [6][32]
智能汽车:颠覆式革新,供给创造需求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9-12 00:51
产业变革趋势 - 汽车行业正处于从电动化向智能化跃迁的关键变革期 [1][3] - AI大模型技术成为驱动行业发展的核心引擎 [1][3] - 智能化对汽车行业的改造贯穿产业全链条 [2] 产业逻辑重构 - 从电动化单一驱动转向智能化核心权重 [2] - 智能化从加分项转变为车企生存项 [2] - 城市NOA等智驾体验成为车企突破用户心智的主要途径 [2] 商业模式颠覆 - 从一次性硬件销售转变为硬件+软件+服务的持续变现模式 [2] - 突破高阶智驾后形成硬件引流+软件订阅+Robotaxi运营的多元业务结构 [2] - Robotaxi有望从技术验证转向规模化盈利 [5] 竞争格局变化 - 行业从分散混战转变为头部集中、强者恒强的淘汰赛 [2] - 具备智能化战略定力和系统性降本能力的头部车企将拉大与竞争对手差距 [2][3] - 跨界造车新势力及深度绑定的华为合作车企或先受益 [3] 产品定义革新 - 汽车从"交通工具"转变为"AI移动终端" [2] - 电动化是半成品,智能化完成对传统燃油车的终极颠覆 [2] 整车企业机遇 - 具备大模型及算力全栈自研能力的头部车企成为最直接受益者 [3] - 整车企业作为技术落地和用户体验的最终载体 [1][3] - 大模型技术与算力基础设施推动高阶自动驾驶进入规模化商用阶段 [1][3] 零部件产业升级 - 零部件产业竞争从规模与成本转向技术、架构与生态整合力 [4] - 自主零部件企业逐步突破国际Tier1的长期垄断 [4] - 具备Tier0.5能力的企业向定义者跃迁 [4] 细分领域机会 - 域控制器、算力芯片、线控底盘、车载HUD等智能化细分领域将涌现领先企业 [4] - 电驱动、热管理等电动化领域已有自主企业乘势而上 [4] - 系统级解决方案供应商将在智能化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 [4] 智慧出行发展 - 高阶自动驾驶技术成熟为Robotaxi提供成本可控、效率可测的基础 [5] - 政策支持和商业模式创新加速Robotaxi商业化进程 [5] - 未来1-2年硬件成本下降、车队规模扩大和用户习惯养成推动规模化盈利 [5]
文远知行自动驾驶小巴落地比利时;蔚来对侵权网络账号采取法律行动丨汽车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1 23:04
文远知行全球业务拓展 - 自动驾驶小巴Robobus落地比利时鲁汶市 标志着公司全球业务扩展至第十一个国家[1] - 项目合作方包括佛兰德公共交通公司De Lijn、鲁汶市政府及出行咨询机构Espaces-Mobilités[1] - 国际认可提升品牌影响力 可能吸引更多跨国合作机会[1] 全球汽车产业展望 - 标普全球汽车预测2026年全球汽车产销可能出现负增长[2] - 2027-2028年全球汽车产量和销量预计逐步达到平衡状态[2] - 全球汽车产业面临减库存状态 可能挤压车企短期利润[2] 新能源汽车行业动态 - 联想懂的通信声明合众汽车因经营问题欠费导致车联网停机[3] - 欠费车辆将陆续触发系统停机 反映新能源车企现金流压力[3] - 蔚来汽车对数百个侵权网络账号采取法律行动 涉及数百万条违法侵权信息[4] - 网络账号"2018护甲神龙"持有人在多个平台发布数千条攻击性言论[4] 行业转型趋势 - 整车厂商需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以应对潜在负增长[2] - 汽车零部件板块可能承压 供应链效率提升成为关键[2] - 汽车智能化产业链面临资金链考验 投资者更重视企业财务健康度[3] - 龙头企业重视舆情治理将促进行业生态规范化[4]
加码创新 发力智能 车企全力推新抢占细分市场
中国证券报· 2025-09-11 22:15
行业产销数据 - 8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1.5万辆和285.7万辆 环比增长8.7%和10.1% 同比增长13.0%和16.4% [1] - 前8个月汽车产销累计完成2105.1万辆和2112.8万辆 同比增长12.7%和12.6% [1] - 行业逐步进入存量时代 价格竞争激烈 车企通过推新车型抢占市场份额 [1] 车企新车型动态 - 长安汽车发布智能化品牌天枢智能 阿维塔/深蓝/启源等品牌推出10款新品包括阿维塔07/深蓝L06/长安启源A06 [2] - 深蓝汽车发布五款新品 含深蓝S07预售/S09超长续航版/L06全球首发及两款欧洲上市车型 [2] - 吉利汽车领克品牌推出领克10EM-P 全系标配四驱 算力达700 TOPS 56分钟订单破10000辆 [3] - 比亚迪方程豹钛7正式上市 售价17.98-21.98万元 8月销量16265辆同比增长234% 1-8月累计销量91191辆 [4] 技术战略与智能化 - 长安汽车新蓝鲸1.5T发动机配合iEM系统实现动力与燃油经济性平衡 [2] - 吉利汽车坚持多种能源形式同步推进 聚焦用户真实需求 [3] - 一汽-大众速腾L首次搭载IQ.Pilot增强辅助驾驶系统 支持高速领航辅助/精准上下匝道等功能 [4] - 车企持续推动智能化与本地化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4] 品牌战略与市场表现 - 深蓝汽车设定年销量36万辆目标 2030年目标200万辆 [2] - 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实现对合资品牌的超越 展现更强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5] - 头部新能源品牌如问界/零跑/理想实现大幅增长 [5]
车企全力推新抢占细分市场
中国证券报· 2025-09-11 20:17
行业整体表现 - 8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1.5万辆和285.7万辆 环比增长8.7%和10.1% 同比增长13.0%和16.4% [1] - 前8个月累计产销2105.1万辆和2112.8万辆 同比增长12.7%和12.6% [1] - 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 车企通过推新车型抢占市场份额 [1] 长安汽车动态 - 发布智能化品牌天枢智能 阿维塔/深蓝/长安启源等品牌推出10款新品包括阿维塔07/深蓝L06/长安启源A06 [1] - 深蓝汽车年销量目标36万辆 2030年目标200万辆 [2] - 深蓝汽车推出5款新品:深蓝S07预售/S09超充版上市/L06全球首发/DEEPAL S05及S07欧洲上市 [2] - 第四代逸动搭载新蓝鲸1.5T发动机与iEM智慧能量管理系统 [2] 吉利汽车战略 - 领克品牌推出领克10EM-P 全系标配四驱 采用Thor芯片(算力700TOPS)与激光雷达方案 [3] - 新车型开启大定后56分钟订单突破10000辆 [3] - 技术战略坚持多种能源形式同步推进 聚焦用户实际需求 [2][3] 比亚迪方程豹表现 - 方程豹钛7正式上市 4款车型售价17.98-21.98万元 完善豹5/豹8/钛3后的产品矩阵 [3] - 8月方程豹销量达16265辆 同比增长234% 1-8月累计销量91191辆 [3] - 实现从个性到主流的产品定位转换 [3] 合资品牌应对 - 一汽大众推出全新速腾L 首次搭载IQ.Pilot增强辅助驾驶系统 支持高速领航/匝道通行/避让等功能 [4] - 后续产品将持续推动智能化与本地化改进 [4] 自主品牌竞争优势 - 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赛道实现对合资品牌的超越 市占率与产品性价比具明显优势 [4] - 比亚迪/问界/零跑/理想等头部新能源品牌实现大幅增长 [4]
智能汽车:颠覆式革新,供给创造需求
爱建证券· 2025-09-11 12:36
行业投资评级 - 汽车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 [1] 核心观点 - 预计当前至明年是汽车高阶智驾技术成熟度、政策法规、用户接受度与商业模式共同突破的窗口 建议重视汽车智能化 [6] - 智能化对汽车行业的改造贯穿产业全链条 核心变革体现在产业逻辑重构、商业模式颠覆、竞争格局分化、产品定义革新 [6] - 整车方面 具备大模型及算力全栈自研能力的头部车企或成为智能化最直接、最全面的受益者 [6] - 零部件方面 能从单独零部件或功能模块发展为完整系统解决方案 建立Tier0.5能力的自主零部件企业或从智驾座舱产业链参与者向定义者跃迁 [6] - 营运方面 Robotaxi等智慧出行新商业模式或随高阶自动驾驶技术方案的发展成熟而加速落地 [6] 智能汽车:颠覆式革新,供给创造需求 - 智能化渐成车企"生存项" 正从导入期跨入成长期 预计2025-2030年智能汽车将快速上量 [11] - 2030年中国市场智能汽车销量将远超3000万辆 [15] - 汽车智能化围绕智驾从低阶到高阶技术发展主线展开 当前处于从高级辅助驾驶到高阶自动驾驶的过渡阶段 [16] - 25H1新能源车L2及以上的辅助驾驶功能装车率超过80% AEB自动紧急制动装车率67% 全速域ACC自适应巡航达59% ALC自动变道装车率接近30% APA自动泊车装车率达44% [19] - 预计2026年高阶自动驾驶渗透率开始加速提升 L4-L5预计将在2027-2028年开始实质突破 [22] - 到2030年 中国乘用车部署的驾驶自动化解决方案中将有80%以上是高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22] - 高阶智驾技术路线的演进已经经历规则驱动、感知端AI化、端到端控制 最终将通往具身智能 [27] - 智驾系统可划分为云端、车端算法平台和车端硬件三大层次 各层级能够独立迭代升级 [29] - 智驾系统的价值链主要由上游供应商、主要组件及解决方案提供商、一级供应商和OEM汽车制造商组成 [32][33][34] 上游零部件:算力构筑基础,功能创造增量 - 智能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正在从分布式向集中式演进 [45] - 域控制器替代分散独立控制器 提高系统集成度 [48] - 成本导向是跨域融合的主要驱动力 融合方案最高降本超过20% [51][53] - 智能汽车域控制器的产业生态呈现清晰的三级分工体系 由上游芯片供应商、中游域控制器集成商和下游整车制造商构成 [57] - 智能化带动智能汽车算力配置的升级 高算力也是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用户体验的基础保证 [64] - SoC算力芯片市场短期将维持多强并存各有优势的格局 [67] - 车企通过SoC自研或深度合作以确保智能汽车核心技术可控 [69] - 智驾SoC的自主替代有望先于座舱SoC在市场份额上获得提升突破 [72] - 智驾与座舱SoC的融合是技术发展方向 [78] - 国内车载SoC的智驾座舱融合方案正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 [80] - 线控底盘受益于智能汽车的发展 根据智驾需求对传统底盘进行了深度革新 [90] - 政策持续引导支持线控底盘相关产业加速规模发展 [91] - 智能汽车底盘处于从部分线控向全面线控发展阶段 [93] - 线控制动当前的主流方案为EHB电子液压制动 [98] - 智能汽车悬架技术的发展呈现出从被动到主动 从机械到电控 从单一到集成的演进路径 [102] 中游整车:跨界新造车企业引领并受益智能化 - 具备大模型及算力全栈自研能力的头部车企或成为智能化最直接、最全面的受益者 [6] - 首先突破高阶自动驾驶的头部车企与竞争对手的差距将会拉大 最终形成头部集中的行业格局 [6] - 预计跨界造车新势力及深度绑定的华为合作车企或先受益 [6] - 新势力全栈自研和架构创新较为突出 [63] 下游运营:基于高阶智驾的商业模式加速落地 - Robotaxi等智慧出行新商业模式或随高阶自动驾驶技术方案的发展成熟而加速落地 [6] - 未来1-2年 随着硬件成本下降、车队规模扩大和用户习惯养成 Robotaxi有望从技术验证转向规模化盈利 [6] - 看好高阶自动驾驶方案领先的车企及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受益Robotaxi商业化落地 [6] 投资要点 - 建议重视汽车智能化 [6] - 整车方面关注具备大模型及算力全栈自研能力的头部车企 [6] - 零部件方面关注能从单独零部件或功能模块发展为完整系统解决方案 建立Tier0.5能力的自主零部件企业 [6] - 营运方面关注Robotaxi等智慧出行新商业模式 [6]
慕尼黑车展,一场决定未来格局的中德车企对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0 13:57
当前,汽车产业正在慕尼黑上演一场精彩的"中德较量"。 北京时间9月8日,2025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以下简称慕尼黑车展)在慕尼黑开幕,主题 为"'动'悉一切"(It's All About Mobility),聚焦创新技术、基础设施解决方案、软件开发以及新兴出行 趋势等,彰显展会正由传统车展向综合性出行平台转型。 据车展主办方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和慕尼黑展览中心的统计数据,世界各地共有748家展商前来 参展,其中57%来自德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中国是除德国以外参展商数量最多的国家,几乎占了海外 参展商的三分之一,其中包括11家中国汽车制造商。 这是一届中德车企之间"火药味"最浓的慕尼黑车展。对德国车企来说,从宝马的新世代首款量产车型亮 相,到奔驰纯电GLC正式全球首发,德系豪华车企在主场正全面展示着其决战未来的技能。而中国车企 则用最具智感的产品,向欧洲市场宣告,其将深耕于此的决心。 公开数据显示,参加慕尼黑车展的中国企业数量已从2023年的70多家增加到今年的116家,涉及整车、 三电系统以及汽车智能化软硬件等领域。 尽管中国车企正在经历来自欧盟一系列对外政策的挑战,但它们并没有因此退缩,而 ...
奔驰,会步诺基亚的后尘吗?
36氪· 2025-09-10 12:31
公司电动化战略 - 全球首发全新纯电GLC EV和纯电CLA车型 并计划2026年推出至少18款新车 其中电动汽车占主要部分 [1] - 启动对中国新能源畅销车型的拆解分析 基于成果推出MMA纯电架构车型纯电CLA 以及MB EV架构下的纯电GLC [23] - 与Momenta合作 计划为至少五款车型搭载智能驾驶辅助方案 [25] 中国市场表现 - 8月零售量3 7万辆 同比暴跌近25% [1] - 上半年累计零售量29 32万辆 同比下降14% [5][6] - 7月单月零售量仅2 67万辆 环比暴跌超40% 创近五年首次月销跌破2 7万辆记录 [7] - 第二季度中国市场销量140,400辆 同比下降19% 上半年累计293,200辆 同比下降14% [6] 产品竞争力分析 - 新能源车型中仅EQB EQE EQA三款1-7月累计销量突破千辆 分别为1871辆 1713辆 1127辆 [18] - EQB和EQA基于燃油车平台改造 在空间布局和智能化体验存在明显不足 [18] - 电动车被多次曝出电池发热 车辆起火等安全问题 并召回13447辆国产EQC汽车 [20] 市场竞争态势 - 奥迪基于PPE纯电平台的E5 Sportback开启预售 凭借技术 设计和价格吸引消费者 [21] - 宝马新世代纯电SUV iX3发布 电池成本比现有车型低40%-50% 并具备全新操作系统和中国本土数字生态 [4] - 理想 蔚来 问界等新势力品牌持续向上挤压 蚕食传统豪华品牌市场份额 [23] 品牌与渠道变化 - 消费者认知转变 年轻群体更注重智能化 科技化和新能源技术 而非传统豪华车标 [10][12][23] - 上半年23个城市超80家奔驰4S店退网 部分经销商转投新能源阵营 [12] - 大幅降价策略未能挽回销量 A级车最低成交价跌破12 56万元 近乎官方指导价五折 C级 EQA EQB等车型终端优惠超10万元 [9] 行业转型趋势 - 汽车行业竞争逻辑转向三电系统 智能驾驶和用户体验 [18] - 消费者购车逻辑跳出"车标决定价值" 将智能化水平 OTA升级能力及数字生活融合度列为核心考量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