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成长
icon
搜索文档
八部门: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连锁餐饮企业监管新规出台|南财早新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8 23:20
2、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主持召开座谈会,就"十五五"时期扩大有效投资听取民营企业意见建议。郑 栅洁表示,国家发改委将在扩大准入、打通堵点、强化保障等方面实施一批务实举措,加强产业、投 资、财政、金融政策协同,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促进民间投资发展。 宏观经济 1、2025年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大会强调,要加快推动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实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 升行动。谋划实施都市圈城际通勤效率提升工程。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支持小微客车租 赁网络建设。制定实施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政策文件。 2、据国家统计局,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1314元,比2020年增加9125元;居民消费水 平提高、结构升级。恩格尔系数下降到29.8%。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 快于城镇居民2.4个百分点。 3、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期间,小客车免费通行全国收费公路,免费通行时段为10月1日0时至10月8日24 时。交通运输部预计,8天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到23.6亿人次,平均每天大概2.95亿人次, 比去年同期增长3.2%左右。 今日关注 1、国家统计局发布"十四五"以来社会民生 ...
逾六成私募计划高仓位过节 科技成长主线迎长假“压力测试”
中国证券报· 2025-09-28 20:54
□本报记者王辉 上海陆家嘴某中型私募的办公室里,投资总监赵磊(化名)紧盯着交易系统屏幕。距离2025年十一长假仅 剩几个交易日,他管理的主观多头产品今年以来回报率已超40%。面对连续多日缩量震荡的A股市场, 此刻的他神色中露出一丝焦虑。 "净值在高位,仓位也在高位,长假也是一次新的考试。"他喃喃自语,"是坚定持有科技成长股,还是 适度降仓锁定部分收益,很难选择啊!" 来自第三方机构的最新问卷调查显示,尽管有65.38%的私募选择重仓或满仓(仓位大于七成)迎接长达8 天的十一长假,但在这一偏向乐观的集体选择背后,私募业内一场关于持仓结构、风险收益比与长假不 确定性的深度思考,并未画上休止符。 高仓位过节成共识 "仓位水平更多是结果,而非原因。关键是你为什么持有。"赵磊的思考,折射出当前私募高仓位表象下 的复杂内核。私募排排网调查数据显示,超过六成私募对长假持股表现出强烈信心。第三方监测数据还 显示,截至9月19日,股票私募平均仓位已升至78.41%的今年以来新高水平。这份信心,既源于私募行 业整体对假期外围市场波动及消息面因素对A股影响有限的判断,也来自对长假后资金回流和经济基本 面持续改善的积极预期。同样给予 ...
券商分析师研判A股四季度将保持震荡向上
证券日报· 2025-09-28 16:07
本报记者于宏 三季度即将结束,四季度市场将如何演绎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近日,多位券商分析师发布了四季度 A股投资策略,他们普遍预计,在流动性更为充裕、经济修复与政策支撑等因素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四 季度A股市场有望在宽幅震荡中实现逐渐抬升,可关注科技成长主线。 国海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胡国鹏表示:"四季度A股市场走势有望进一步向好,核心驱动力来自政策和 流动性。" 浙商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廖静池表示:"综合考虑政策、经济周期、资金流向、市场情绪等因素,对市 场保持积极乐观态度。展望后市,虽然短期波动难免,但上涨空间充裕。" "预计四季度A股处于盈利结构性回升、信用继续修复的环境中,可能延续震荡偏强的市场走势。"华金 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邓利军表示,配置方面,科技成长股仍是主线,核心资产、周期行业也有配置机 会。 华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郑小霞表示:"10月中旬之后,对2026年经济与政策的预期将成为影响市场走势 的重要因素,相关想象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市场上或将涌现较多主题性机会。" 行业配置方面,胡国鹏表示,可围绕科技成长、"反内卷"两条脉络展开配置。预计四季度科技主题潜在 催化因素较多,算力板块景气度有望进一步上升 ...
申万宏源:调整兑现后红十月是大概率事件 科技成长趋势性占优
智通财经网· 2025-09-28 13:06
A股短期调整与市场展望 - A股市场正处于9月初以来的小级别调整波段中 调整核心原因是市场对推动指数中枢上行的结构主线尚未形成共识 科技结构牛的空间和时间有限成为短期一致预期[1] - 中期没有真正的下行风险 25H2经济尚待改善和政策尚待发力不会影响26年年中供需格局向上拐点的预期 美国关税扰动对A股增量影响有限[1] - 调整节奏加快使得性价比指标下行加快 周度级别调整可能使总体短期性价比显著改善[2] 红十月行情预期 - 10月是关键政策布局窗口 调整兑现后更有利于资本市场预期稳中有升[2] - 科技产业催化仍在趋势中 海外AI产业趋势向上未触及边界 国内AI产业趋势不断进步 10月产业亮点与长期政策布局共振可能使结构热度重新升温[2] - 顺周期催化需等待至26年 25Q4顺周期催化相对乏善可陈 需求侧重点看26年新一轮政策底到经济底的推演 供给侧26年年中供给出清[2] 中期市场展望与风险 - 2026年春季前科技产业催化显著多于顺周期催化的格局不变 科技成长可能延续趋势行情并演绎到长期低性价比区域[3] - 2026年春季可能面临三大挑战:需求侧关键验证期到来可能推迟供需格局拐点 新增结构亮点仍需等待 科技产业趋势长期性价比可能来到低位[3] - 2026年春季可能是阶段性高点但非全年高点 更非本轮全面牛市高点 牛市还有纵深 全面牛市演绎条件将越来越充分[3] 行业结构配置展望 - 科技成长趋势性占优 科技内部高低切换效果好于成长价值之间的切换 有新催化的新增景气方向仍具高弹性[4] - 已累积涨幅的科技板块中期仍有空间 包括海外算力 创新药 储能 固态电池 特斯拉机器人和光刻机[4] - 反内卷是结构牛向全面牛转化的关键结构 重点关注全球市占率高的光伏和化工 通过并购化债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和价格联盟[4] 港股市场展望 - 中期港股继续受益于特朗普降息看涨期权不断强化和新经济产业趋势发酵 港股龙头代表性强[5] - 特朗普对美联储影响力提升构成核心叙事 形成宽货币 弱美元 强黄金和实物资产格局 支撑港股中期行情[5] 市场情绪与ETF表现 - 全部A股强势股占比按个数为43%较上周下降11% 按流通市值为52%下降12% 按成交额为79%下降5% 处于全面收缩状态[9] - 电子ETF(159995 OF)最新份额150.13亿份 周涨幅2.5% 年内跌幅29.5% 近5日涨幅7.6% 年内涨幅49.6%[10] - 有色金属ETF(512400 OF)份额82.70亿份 周涨幅2.2% 年内涨幅84.2% 近5日涨幅3.6% 年内涨幅57.7%[10] - 光伏产业ETF(515790 OF)份额146.23亿份 周跌幅5.7% 年内涨幅22.7% 近5日涨幅3.6% 年内涨幅21.9%[10]
9月26日每日研选 | 关注科技成长主线 兼顾红利防御方向
上海证券报· 2025-09-26 03:13
德邦证券:市场整体韧性较强 聚焦科技主线不变 节前市场整体维持震荡向上的态势,尽管成交缩量,但市场整体韧性较强,并未出现资金集中撤离迹 象。当前政策空窗期环境下,产业趋势对市场影响将更大,未来一段时间科技板块或将仍是市场的核心 关注点。未来市场风格或将由"科技领涨"转为"均衡配置",科技板块内部的强逻辑细分品种仍将有不错 表现;此外,红利板块也将凸显配置价值。 国信证券:权益资产具备支撑 关注板块轮动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中信建投:人形机器人板块机会持续向好 特斯拉机器人Gen3硬件定型及规模化量产在即,人形机器人板块逻辑已由主题投资阶段演进至量产预 期阶段,更突出供应链确定性与硬件创新双重驱动。展望后市,Gen3发布有望进一步明确硬件定型与 量产节奏,带来板块的历史性机遇。配置方向上,产业链确定性与硬件创新仍是核心主线,同时关注国 产产业链应用落地的新进展。 中泰证券:国产灵巧手价格持续下探 助力灵巧手加速落地 长期看,人形机器人灵巧手的消费场景需求广阔,短期有望在特殊场景及工业场景率先落地。当前国产 灵巧手价格持续下探,助力灵巧手加速落地。关注灵巧手整机、驱动电机(空心杯电机)、丝杠(滚珠 丝杠 ...
科技成长仍是主线 券商看好A股四季度延续上行趋势
中国证券报· 2025-09-25 22:31
临近9月底,A股进入高位震荡状态,即将到来的四季度能否重拾涨势突破前期高位备受关注。 近期多家券商陆续发布2025年四季度A股策略报告,整体上对后市持相对积极态度,认为上涨行情尚未 结束,四季度市场有望继续挑战新平台;流动性上,人民币汇率回升吸引外资流入,内外政策共振有望 使市场呈现出较多的主题性机会;风格上,四季度A股有望更加均衡。就投资而言,在聚焦科技成长主 线的同时,也看好部分周期品种行情以及景气度改善的方向。 在外部资金有望随着美联储降息、人民币升值流入国内市场的同时,国内流动性环境有望延续宽松。对 此,财通证券策略分析师徐陈翼判断,居民有望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基金回本后发行回暖等因素有望 继续为市场贡献增量资金。"随着实际利率下行,居民资产有望继续流入权益类资产,当前股票和基金 在中国居民资产中的占比较发达市场仍有较大差距;历史上净值回正的基金数量占比达到80%后,基金 发行将迎来拐点,当前已接近这一指标;从杠杆资金看,融资余额仍有一定增量空间。" 市场风格或更加均衡 从近期A股市场风格看,其在延续轮动状态的同时,呈现出一定"高切低"态势。展望四季度市场表现, 多家券商在继续看好成长风格的同时,认为 ...
科技成长仍是主线券商看好A股四季度延续上行趋势
中国证券报· 2025-09-25 22:13
临近9月底,A股进入高位震荡状态,即将到来的四季度能否重拾涨势突破前期高位备受关注。 ● 本报记者 胡雨 三大因素合力驱动市场上行 从近一个月A股市场整体表现看,在日成交额持续保持在2万亿元以上的同时,主要股指出现明显分 化,上证指数维持高位区间震荡态势,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继续震荡冲高。展望即将到来的四季度,A 股上涨行情能否延续备受关注。 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当前多家券商均对A股2025年四季度走势持相对积极态度,认为市场有望继 续挑战新平台、行情有望更进一步但波动率或加大,A股盈利可能出现结构性回升、政策想象空间较大 和宏微观流动性改善将成为市场向上的主要驱动因素。 就宏观环境而言,华金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邓利军认为,四季度我国出口增速仍有望维持一定韧性,制 造业投资可能继续出现结构性改善,而"金九银十"和年底消费旺季来临有望推动消费在四季度出现低位 回升态势,因此A股盈利可能出现结构性回升,PPI领先指标当前仍在修复或指向盈利上升周期短期未 完、四季度继续筑顶;拉长时间尺度看,政策提升市场信心从而带动基本面修复和A股估值提升的中长 期逻辑大概率不会改变。 从政策层面看,日前美联储2025年首次降息落地 ...
组合需要适度均衡 部分私募“不想跟科技股玩了”
中国证券报· 2025-09-24 20:21
科技成长板块交易状况 - TMT板块成交占比达35% 处于2019年以来92%分位水平 [2] - 中信成长风格成交占比58% 处于2019年以来97%分位水平 [2] - 融资余额持续攀升 杠杆资金高度集中于科技龙头股 [1][2] 私募机构对科技板块的评估 - 部分龙头企业估值接近或超过历史峰值 [2] - 行业盈利增速和ROE提升为高估值提供支撑 [2] - 国内科技公司相比海外同行存在估值折价 [3] - AI产业链存在海外供应链与国内供应链的估值差异 国内供应链估值水平相对较低 [5] 私募机构调仓动向 - 部分机构减持涨幅过大且业绩能见度低的科技品种 [4] - 资金出现"高切低"现象 在科技板块内部寻找估值较低机会 [3][5] - 增加对新能源 消费板块的配置 [4][6] - 适度增配国产算力方向和新消费板块 [4] 新兴投资方向 - 看好海外需求相关赛道 包括家电 储能和消费品牌出口企业 [6] - 关注服务消费和商品消费头部公司 其业绩弹性突出且估值较低 [7] - 周期股有望受益于美联储降息周期和"反内卷"政策深化 [7] - 新消费板块持续调整后 真正有业绩的龙头公司显现投资价值 [6] 行业前景判断 - AI科技革命推动本轮科技成长主线 海外已形成闭环飞轮 [3] - 科技板块长期趋势将涌现龙头品种 但需在噪音中去伪存真 [3] - 部分科技细分领域中期投资性价比下降 存在较大波动风险 [5][6] - A股整体估值中枢有望上行 但内部冷热不均现象显著 [7]
A股“924行情”周年记:四大指数领涨全球,超96%个股正收益丨股事沸点
搜狐财经· 2025-09-24 15:06
主要股指表现 - 上证指数从2770.75点涨至3853.64点 累计涨幅40.19% [2][3] - 深证成指从8148.17点涨至13356.14点 累计涨幅65.23% [2][3] - 创业板指从1545.9点涨至3185.57点 涨幅108.14% [2][3] - 科创50指数从648.13点涨至1456.47点 涨幅126.50% [2][3] - 北证50指数从601.43点涨至1578.92点 涨幅163.26% [2][3] 全球市场对比 - A股主要指数涨幅领先全球 北证50/科创50/创业板指/深证成指包揽前四 [5] - 恒生指数同期上涨43.36% 纳斯达克/日经225/标普500等指数表现落后于A股 [5] 市场交易规模变化 - 日均成交额从1.87万亿元增至2.57万亿元 增幅37.43% [5] - A股总市值从82.04万亿元增至118.65万亿元 增长36.61万亿元 涨幅44.62% [6] - 中长期资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约21.4万亿元 [5] 个股表现分析 - 全市场5431只个股中5255只实现正收益 占比超96% [6] - 1598只个股涨幅翻倍 49只个股涨超500% [6] - 上纬新材涨幅2084.68% 海博思创涨1307.85% 星图测控涨1303% [7][8] - *ST宇顺涨1163.46% 胜宏科技涨1037.32% [7][8] 行业板块表现 - 电子行业指数上涨127.16% 居申万一级行业首位 [9] - 通信行业指数上涨124.06% 综合行业上涨108.62% [9] - 计算机/传媒/机械设备行业涨幅分别为86.75%/85.27%/84.08% [9] - 电力设备和有色金属分别上涨76.93%和69.35% [9] 资金结构与市场预期 - 主动偏股基金/主观多头私募/量化私募年内收益率中位数超20% [10] - 上市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加 资本开支持续下降 [10] - 科技革命从叙事层面转化为业绩支撑的确定性机会 [9] - 半导体/消费电子/计算机设备/汽车零部件行业存在短期机会 [11]
写给新老基民:“9·24”一周年之际的复盘与思考
搜狐财经· 2025-09-24 11:16
如果说,一年前的924,A股用一场酣畅淋漓的爆发宣告了新周期的开始;一年后的924或许又用国产科技链的大涨宣告了信心的续航。(数据来源: Wind,截至2025.9.24) 俄国诗人说:"人不是活一辈子,不是活几年几月几天,而是活那么几个瞬间。" 回顾这一年来的行情,大概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 924以来上证指数三阶段走势图 (数据来源:Wind) 一年前的9月24日,对于A股投资者来说,可能便是这样一个难以忘记的关键时刻。以至于今天的人们再去回顾924以前发生的事情,总感觉犹如一个平行 宇宙,似乎并没有多远,但却是天翻地覆。 一年前的这一日开始,中国股市在政策的影响下开始了绝地反击,此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上证指数从2700点涨到了3800点以上,一年涨幅达到40%,代 表全市场的中证全指,更是从3645点,涨到了最高的5879点,涨幅达到惊人的61%,如果再看代表科技的双创,甚至是翻倍的走势。(数据来源: Wind,截至2025.9.24) 924这个节点本身有很多事值得聊,或是一个会载入A股历史,被下一代股民视为新传说的日子。走过之后,挖掘基来聊聊一年来的思考与感悟,分享给 各位新老基民。 #市场复盘 从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