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TSLA)

搜索文档
Used EV Sales Soar 59% As September $7,500 Federal Credit Deadline Sparks Rush - Carvana (NYSE:CVNA), Amazon.com (NASDAQ:AMZN)
Benzinga· 2025-09-29 07:29
U.S. used electric vehicle sales surged recently as the September 30 deadline for the $7,500 federal EV tax credit puts the industry on high alert.Used EV Sales Jumped 59% In AugustPre-owned EVs are almost as affordable as their ICE-driven counterparts, with the average transaction price for a used EV in the U.S. reaching $34,700, according to Bloomberg on Saturday. The same data suggests 40,960 used EV units were sold in August, up 22% month over month and 59% YoY."It was just a matter of time until people ...
港股异动 | 耐世特(01316)涨超8% 股价创逾3年半新高 机构看好其迎来收入持续增长
智通财经网· 2025-09-29 07:16
股价表现 - 耐世特股价涨超8% 高见8.79港元创2022年1月以来新高 截至发稿报8.64港元 成交额1.85亿港元 [1] 行业驱动因素 -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宣布FSD V14版本将于下周启动部署 后续将推出V14.1和V14.2版本 [1] - 华源证券认为特斯拉FSD V14落地效果若超预期将推动整个智驾行业技术变革 [1] - FSD V14发布或将进一步推动特斯拉Robotaxi业务落地 [1] 公司核心竞争力 - 耐世特为全球转向龙头 是自动驾驶与特斯拉产业链稀缺标的 [1] - 公司专注汽车转向系统逾百年 研发与创新能力强 经验与技术积累深厚 [1] - 核心产品符合汽车行业大趋势 线控转向技术储备充足且行业领先 [1] 发展前景 - 公司有望持续享受汽车行业转型变革红利 [1] - 伴随新订单及新客户项目持续投产 成本控制措施逐步落地 耐世特有望迎来收入持续增长及盈利能力修复 [1]
美国居民股票持有比例创新高!专家敲响警钟:经济将更易受股市冲击
智通财经网· 2025-09-29 06:57
LPL Financial首席经济学家Jeffrey Roach表示,由于如今更多人将更多财富投入股市,股市对经济的影 响力比以往更大,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他表示:"股市的飙升或崩盘——无论哪一种情况——对整个 经济的影响都将比十年前大得多。" Capital Economics首席市场经济学家John Higgins则指出,美国人当前的股票持有比例已经超过了上世纪 90年代末互联网泡沫破裂前的水平。John Higgins在一份客户报告中表示:"即使股市在AI热潮推动下还 能继续上涨一段时间,这也应该敲响警钟。"他补充称:"事实上,我们的预测是标普500指数在今年和 明年还会继续上涨。但目前极高的股票持有比例是一个需要密切关注的危险信号。" 智通财经APP获悉,美国人投资股市的资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尽管股市的上涨可能推高了投资者们 的账户余额,但他们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容易受到股市下跌的冲击。 美联储的数据显示,截至第二季度,美国居民直接或间接持有的股票(包括共同基金或退休计划中的持 仓)已占家庭金融资产的45%,创下历史新高。 这一里程碑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美国股市创下历史新高,推高了持仓价值;更多 ...
马斯克:特斯拉正在努力扩大“擎天柱”人形机器人产量
环球网资讯· 2025-09-29 05:40
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生产计划 - 公司正努力扩大Optimus人形机器人的规模化生产 [1] - 该项目被公司视为未来最重要的产品 [1] - 未来Optimus预计将占公司价值的80%左右 [2] Optimus项目技术挑战 - 实现规模化生产存在重大挑战 尤其双手灵活性技术难度极高 [2] - 项目于数年前首次公布 过去一年重要性显著提升并成为关注焦点 [2] 项目战略地位 - Optimus人形机器人项目对公司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2] - 特斯拉已制定具体生产计划 但部分技术环节进展缓慢 [2]
国际产业新闻早知道:美再挥关税大棒, 韩国无力承担特朗普提议的3500亿美元
产业信息网· 2025-09-29 05:15
美国关税政策 - 美国自10月1日起对进口品牌或专利药品征收100%关税 对厨房橱柜和浴室柜征收50%关税 软体家具征收30%关税 重型卡车征收25%关税[1] - 欧盟和日本药品将免受100%关税影响 欧盟药品关税上限为15% 日本按协定税率征收[4] - 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8月美国家具价格同比上涨4.7%[2] -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将于11月审议特朗普政府征收关税的合法性[3] 韩国贸易协议 - 韩国无法按协议向美国支付3500亿美元现金 该金额占韩国外汇储备80%以上[5][7] - 美韩7月同意将3500亿美元投资承诺作为贸易协议一部分 美国对韩关税从25%降至15%[6] - 韩国寻求与美国达成贷款和货币互换协议 美国更倾向现金投资[7][8] TikTok交易 -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推进美国投资者收购TikTok美国业务 合资公司估值140亿美元[11] - 中国外交部表示尊重企业意愿 希望美方提供开放公平营商环境[12] 中日韩环境合作 - 中日韩签署2026-2030年环境合作联合行动计划 围绕八大优先领域开展合作[13][14][16] - 中国在绿色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三国将加强环境协调合作[15][17] 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 - 中国已发布人工智能大模型超1500个 5G用户超11亿 覆盖国民经济86个行业大类[18][19] - Databricks与OpenAI达成1亿美元合作 使GPT-5等模型在Databricks平台原生可用[20][21] - Meta推出AI视频生成平台Vibes 支持创作分享AI生成短视频[26] 半导体与芯片 - 台积电展示AI驱动芯片设计策略 目标将AI芯片能效提高约10倍[32] - 晶盛机电12英寸SiC衬底加工中试线通线 实现全线设备100%国产化[33][34] - 奔驰分拆硅谷芯片团队成立Athos Silicon 研发自动驾驶芯片[35][36] 汽车与新能源 - 特斯拉推进Optimus人形机器人规模化生产 马斯克称其未来将贡献公司80%价值[28][30][31] - 小鹏汇天获150辆飞行汽车订单 总金额近3亿元 芯片团队规模超200人[42] - 比亚迪在固态电池领域深入研究 预计五年内得到广泛应用[51] - 特斯拉正式在印度开启交付 车辆全部来自上海超级工厂[44] 航空航天 - 中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 长征系列火箭完成第597次飞行[51][52] - 星河动力智神星一号火箭二子级动力系统试车成功 低轨运载能力7吨[53][55] - 国际空间站将于2030年受控脱离轨道 已完成逾4000项实验[56][57][59] 矿产资源 - 巴西拟组建委员会制定国家矿业政策 由能矿部官员领导[63] - 印尼允许符合条件矿企将许可证从"暂停"恢复至"正常"状态[64] - 阿根廷批准加拿大McEwen铜业27亿美元Los Azules项目享受税收减免[65] 铝产业 - 美国奥科宁克新建高纯铝设施10月1日运行 总产量将超9000万磅[66] - 云南铝箔牵头制定的《高性能铝电子光箔技术要求》团体标准发布实施[67][68]
特斯拉技术员被故障机器人打成重伤 索赔5100万美元
第一财经· 2025-09-29 04:49
公司事件 - 特斯拉技术员在加州佛利蒙工厂被故障机器人击打导致重伤 医疗费用已达100万美元 后续治疗还需600万美元 提出5100万美元赔偿诉讼 [2] - 事故原因为机器人放置在非指定区域 不符合设备设计要求 拆卸时机器人臂突然释放约8000磅配重力量击中受害者 [2] - 特斯拉被指控未能确保机械装置安全 存在严重过失 机器人制造商发那科美国公司被指控设计疏忽 [3] 历史案例 - 2021年特斯拉得州工厂发生类似事件 工程师被工业机器人臂爪子抓住背部和手臂留下血迹 [3] - 美国企业截至2025年已有至少41起机器人相关死亡案例 工厂自动化率上升使此类事故风险增加 [3] 行业影响 - 工业机器人机械故障事件被媒体描述为"机器人袭击" 可能加剧公众对机器人安全的担忧 [3] - 事件虽与AI驱动自主机器人无关 但对自动化和智能机器人行业的潜在影响不容忽视 可能促进监管部门介入 [3]
七巨头之外不断涌现“新王”!AI生态进入“诸侯争霸”时代
新浪财经· 2025-09-29 02:09
文章核心观点 - 科技"七巨头"投资组合已不足以全面代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机会 需要扩展至"八巨头"或"十巨头"等新组合以涵盖更多AI受益企业 [1][2][4] - AI投资机会正从大型科技公司向更广泛生态扩展 包括芯片制造商、云计算服务商和AI软件公司等多元化领域 [1][4][8] - 原有七巨头内部出现显著分化 英伟达、微软、Meta和Alphabet表现领先 而苹果、亚马逊和特斯拉相对落后 [2][9] 七巨头市场表现 - 七巨头市值占标普500指数权重近35% 在13%营收增长支撑下 2026年盈利预计增长超15% [2] - 自2023年初以来七巨头贡献标普500指数超过70%涨幅中的超一半涨幅 [1] - 七巨头年内表现分化:英伟达股价涨33% Alphabet涨21% Meta和微软表现强劲 而苹果、亚马逊和特斯拉前景不明朗且股价严重落后 [2][9] 新巨头组合提议 - Seaport Research提议剔除特斯拉形成"六巨头"组合 [3] - Melius Research建议在七巨头基础上加入博通组成"八杰" 博通按市值已是美国第七大企业 [4] - Cboe推出"十巨头指数"期货期权产品 除七巨头外新增博通、Palantir和AMD 选择标准基于流动性、市值、交易量及AI领域领导力 [4] 被忽视的AI赢家企业 - 博通被多家机构视为新巨头候选 市值排名美国第七 [4][8] - 甲骨文2023年初以来股价表现超越多数七巨头企业 今年股价上涨75% AI云计算业务蓬勃发展 [1][4][5] - Palantir在纳斯达克100指数中表现最亮眼 2025年因AI软件需求强劲股价飙升135% [4][8] - 台积电被提名为AI生态系统关键组成部分 与甲骨文和博通并驾齐驱 [8] AI投资生态扩展 - AI受益行业名单延长至电力生产商、通信设备公司Arista Networks、内存芯片制造商美光科技及西部数据、希捷科技和闪迪等存储企业 [9] - 多家关键AI企业尚未上市 包括OpenAI(估值约5000亿美元)、Anthropic和SpaceX [10] - AI普及将推动受益者从技术开发企业转向AI专用服务提供商 最终惠及运用AI提升效率的企业 [10] 历史组合演变 - 华尔街历来创建热门股票组合 从1960年代"漂亮50"到互联网时代"四骑士" 再到"FAANG"组合 [8] - 这些组合最终都将领导地位让给新名字 AI领域也将发生类似演变 [8]
Tesla Will Crush Q3 Delivery Expectations: Here's Why
ZACKS· 2025-09-29 01:56
核心观点 - 特斯拉股价在9月实现超过30%的涨幅并创历史收盘新高 主要由于马斯克退出政治活动、董事会提出万亿美元薪酬方案以激励其留任、机器人出租车服务启动及FSD技术更新等因素推动[3][4][5] - 公司第三季度交付数据预计为44.8万辆 但博彩市场预测达50.5万辆 存在超预期可能[9][18] - 长期增长动力包括人形机器人Optimus、能源业务连续13季度盈利且年部署量增长113% 以及Model Y改款车型上市[6][24][14] 股价表现 - 9月股价上涨超30% 创历史收盘新高[3] - 历史数据显示2014-2020年股价横盘整理 随后两年内上涨17倍 当前技术形态显示突破迹象 斐波那契延伸目标位约600美元[21] 业务进展 - 机器人出租车服务已在奥斯汀和旧金山运营 计划扩展至迈阿密和芝加哥[5] - FSD v14启动限量内测 v14.2版本将于数周内推出 马斯克称"车辆将具备感知能力"[5] - 能源业务2024年部署量同比增长113% 连续13个季度实现盈利[24] - 改款Model Y(Juniper版)上市 包含外观内饰更新、新照明系统、改进悬架及前保险杠摄像头[14] 交付与生产 - Q3交付预期44.8万辆 同比2024年Q3的46.29万辆下降4%[9] - Q3生产预期47万辆(UBS预测)[9] - 2025年全年交付预期185万辆 上半年已交付72.08万辆(Q1:33.67万辆 Q2:38.41万辆)[9] - 8月中国销量达83,192辆 环比7月增长22.6% 中国市场占公司总收入约22%[15] 增长驱动因素 - 7500美元联邦EV税收抵免政策终止前引发需求前置效应[11] - 利率下调降低购车者月供成本[16] - 关税政策使美国本土制造的特斯拉相比进口电动车更具价格优势[17] - 中国经济复苏刺激消费需求 家庭超额储蓄可能流向电动车市场[15] 产品与市场 - Model Y为2023年以来最畅销电动车 改款车型缓解了2025年初的销售停滞[14] - Cybertruck生产效率提升[14] - 计划2025年Q4推出更经济版Model Y[24] - 面临中国市场竞争(蔚来、小鹏、比亚迪)[15]
从“Mag7”到“华丽十巨头”:AI牛市逻辑进化 基建与应用诠释“新王崛起“
智通财经· 2025-09-29 01:53
自2023年AI大浪潮驱动美股市场迈向长期牛市以来,华尔街最为强势的股票投资组合——"七大科技巨头"(即所谓的 Magnificent Seven,Mag7)——看起来有点过时了。让路给"伟大八强(Great Eight)",或者说是"黄金十二罗汉"(Golden Dozen)",又或者是所谓的"华丽十巨头"(Magnificent 10)与"TenAI of GenAI(全球生成式AI十强)"。这种投资组合不断 趋于扩容的态势,很大程度上意味着AI赢家版图扩张之势不可避免,最终势必扩张至更多AI基建与AI应用软件领军 者。 OpenAI重磅推出且风靡全球的ChatGPT使人工智能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最中心已经长达三年,这段时间有一笔交 易,从更广义概念来说是一种投资组合彻底主导了美国股市:即买入"七大科技巨头"。 占据标普500指数以及纳斯达克100指数高额权重(大约35%)的所谓"七大科技巨头",即"Magnificent Seven",它们包 括:苹果、微软、谷歌、特斯拉、英伟达、亚马逊以及Facebook母公司Meta Platforms,它们乃标普500指数屡创新高 的核心推动力,也被华尔街顶级投资机 ...
工业越来越发达的当下,为何车企召回事件反而越来越多了?
36氪· 2025-09-29 01:50
表面上看,这似乎违背常理——工业化程度越高,产品质量应越稳定。但深入分析汽车行业的发展逻辑、技术变革路径与监管环境变化,我们不难发现: 召回频发并非工业退步的体现,恰恰是技术复杂性提升、质量标准趋严、消费者权益意识觉醒以及全球化供应链挑战加剧的综合结果。 换言之,这不是"车变差了",而是"要求变高了"、"体系更透明了"、"问题更容易暴露了"。 技术进步软件成新风险源 近年,全球汽车产业在智能制造、自动化生产、新材料应用和数字化管理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从高度集成的柔性生产线到AI驱动的质量控制系统,现 代汽车制造的精度与效率已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然而,一个看似矛盾的现象却频频引发公众关注:在工业技术日益先进的背景下,汽车召回事件不仅没 有减少,反而呈现出数量上升、频率加快的趋势。 据新华社9月27日报道,宝马集团宣布在全球范围内召回超过33万辆汽车,原因涉及起动机继电器可能腐蚀并导致短路,存在火灾风险;几乎同期,丰田 因仪表盘软件故障在美国及海外市场召回近60万辆车型;而特斯拉也在澳大利亚全面召回所有2025款Model Y车型,涉及车窗感应与安全系统缺陷。这些 大规模召回事件再次将"为何技术越先进,问题越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