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宁德时代(300750)
icon
搜索文档
电力设备行业资金流入榜:上海电气等20股净流入资金超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25 10:25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9月25日下跌0.01% [1] - 申万行业中有7个行业上涨 传媒行业涨幅2.23%居首 通信行业涨幅1.99%次之 [1] - 纺织服饰行业下跌1.45% 综合行业下跌1.30% [1] 资金流向概况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287.78亿元 [1] - 5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 26个行业净流出 [1] - 电子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162.41亿元居首 机械设备行业净流出28.32亿元次之 [1] 电力设备行业表现 - 电力设备行业上涨1.60% [1][2] - 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39.16亿元 规模居各行业之首 [1][2] - 行业362只个股中151只上涨 8只涨停 208只下跌 1只跌停 [2] 电力设备资金流入个股 - 20只个股净流入资金超亿元 [2] - 上海电气净流入26.08亿元居首 宁德时代净流入10.63亿元 TCL中环净流入7.87亿元 [2] - 亿纬锂能净流入7.52亿元 阳光电源净流入4.19亿元 [2] 电力设备资金流出个股 - 18只个股净流出资金超亿元 [2] - 先导智能净流出7.76亿元居首 卧龙电驱净流出4.69亿元 天赐材料净流出2.94亿元 [2][3] - 万马股份净流出2.52亿元 华菱线缆净流出2.26亿元 [3]
64只股收盘价创历史新高
证券时报网· 2025-09-25 10:23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下跌0.01% [1] - 可交易A股中股价上涨1477只占比27.22% 下跌3877只占比71.45% [1] - 涨停股52只 跌停股9只 [1] 创新高个股统计 - 64只个股收盘价创历史新高 其中主板34只 创业板16只 科创板12只 [1] - 创新高个股集中于电子行业16只 电力设备行业10只 机械设备行业8只 [1] - 创新高个股今日平均上涨5.60% [1] 创新高个股价格特征 - 创新高股平均股价87.07元 [1] - 股价超百元个股18只 50-100元个股21只 [1] - 收盘价最高为吉比特662.01元上涨5.67% 其次宁德时代392.85元 海光信息267.92元 [1] 资金流向 - 创新高股主力资金合计净流入100.18亿元 [2] - 主力资金净流入48只 净流入前三位为浪潮信息19.48亿元 洛阳钼业12.47亿元 华工科技12.45亿元 [2] - 主力资金净流出14只 净流出前三位为张江高科10.68亿元 通富微电6.44亿元 澜起科技1.51亿元 [2] 市值特征 - 创新高股平均A股总市值915.12亿元 平均流通市值856.42亿元 [2] - A股总市值最高为宁德时代17307.94亿元 海光信息6227.37亿元 紫金矿业5614.55亿元 [2] - A股总市值最低为鸿铭股份21.85亿元 通源环境28.64亿元 [2] 持续创新高表现 - 华工科技近一个月收盘13次创新高 [2] - ST华通近一个月12次创新高 紫金矿业11次创新高 恺英网络10次创新高 [2] 行业分布亮点 - 电子行业创新高个股数量最多达16只 包括捷邦科技 思特威 华勤技术等 [1][2][3][4] - 电力设备行业10只创新高个股 包括宁德时代 阳光电源 西典新能等 [1][2][3][4] - 机械设备行业8只创新高个股 包括华工科技 英维克 杰瑞股份等 [1][2][3][4]
宁德时代现2笔大宗交易 总成交金额2.18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25 10:21
大宗交易情况 - 9月25日发生2笔大宗交易 合计成交量55.51万股 成交金额2.18亿元 成交价格均为392.85元/股 [2] - 其中机构专用席位参与1笔交易 成交金额2.16亿元 另一笔通过中信证券系统内部转让 [2][3] - 近3个月累计发生56笔大宗交易 总成交金额达21.06亿元 [2]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当日收盘价392.85元 单日上涨3.40% 日换手率1.10% [2] - 全天成交额182.51亿元 主力资金净流入10.63亿元 [2] - 近5日累计上涨7.08% 资金净流入16.26亿元 [2] 融资交易数据 - 最新融资余额148.01亿元 近5日增加4.80亿元 [3] - 融资余额增幅达3.35% 显示融资买入活跃度提升 [3]
第四代高压实LFP供不应求,二三线企业窗口期何在?
高工锂电· 2025-09-25 10:20
高压实磷酸铁锂供需现状 - 高压实磷酸铁锂(压实密度≥2.6g/cm³)供不应求 主要因储能和动力电池性能提升推高需求 且量产需特殊工艺和严格原料要求 目前仅少数企业掌握量产技术 [1] - 高压实产品加工费比普通产品高2000-5000元/吨 利润来源以加工费为主 定价模式为"原材料市价+加工费" 有助于修复厂商利润 [1] 行业竞争格局与产能 - 第四代高压实磷酸铁锂产能集中在头部企业如富临精工、湖南裕能、龙蟠科技、德方纳米 进一步压缩中小企业生存空间 [2] - 头部企业实际投产和产能爬坡需时间 短期内需求缺口较大 2025年上半年月出货量已超4万吨 [2][3] - 头部企业扩产期间为二三线企业提供入局窗口期 但需面对技术差距、资金压力、成本劣势和客户壁垒等挑战 [4] 企业盈利与战略选择 - 2025年之前行业普遍亏损 仅少数企业盈利 存在结构性产能过剩和价格恶性竞争 [4] - 2025年多数企业亏损收窄 加速布局第四代产品 二三线企业需选择跟随扩产或精修内功以避免现金流紧张 [5] 电池需求带动材料增长 - 电池企业产能利用率提升 一线企业达70%-80% 宁德时代上半年达89.9% 直接带动高压实LFP需求 [5]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储能累计装机23.03GW/56.12GWh 容量同比增长68% 1-8月累计中标80GW/272GWh 同比增长191% [6] - 储能电池向大容量(如587Ah、1000Ah+)和长循环(10000-15000次)迭代 提升对高压实磷酸铁锂需求 [6] - 动力电池装机量增长 2025年上半年磷酸铁锂电池装机占比超8成 快充和高比能电池装车渗透推动高压实需求 [8] - 宁德时代神行电池支持12C峰值充电(5分钟补能520公里) 比亚迪二代刀片电池实现5分钟补能400km 其他企业如亿纬锂能、欣旺达等也布局快充电池 [8] 技术迭代与头部企业进展 - 第四代铁锂占市场需求10% 主要来自宁德时代神行电池 [10] - 富临精工与宁德时代签订协议 将高压实产能提升至50万吨 [10] - 湖南裕能第四代产品YN-13系列已批量供货 2024年高压实产品销量15.93万吨 占总销量约22% [11] - 龙蟠科技募资20亿建设第四代产品 采用一次烧结工艺 压实密度达2.62g/cm³ [11] - 德方纳米第四代产品已批量出货 超高压密产品验证进展顺利 [12] 二三线企业突围策略 - 二三线企业通过工艺创新(如草酸亚铁路线、磷酸铁法)实现差异化 或面向腰部电池企业和储能市场绑定长订单 [13] - 鹏博新材10万吨项目即将投产 川发龙蟒与富临精工合作新建10万吨项目 万华化学第四代产品已量产 协鑫锂电四代半产品压实密度达2.65g/cm³并稳定生产 [13]
“黑天鹅”突袭,这一板块大涨
中国基金报· 2025-09-25 10:12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下跌0.13%至26484.68点 成交额3149亿港元[1] -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0.89%至6379.19点 年初至今累计上涨42.77%[2] - 南向资金净流入110.46亿港元[1] 有色金属板块 - 洛阳钼业单日大涨11.73%[2][5] - Freeport-McMoRan印尼Grasberg铜矿遭遇不可抗力停产 该矿为全球第二大铜矿[7] - 高盛预计事件将造成50万吨铜供应损失 并断言"铜价必须因此上涨"[7] 锂电池概念股 - 宁德时代上涨5.14%[2] - 公司将于明年推出新的8系高镍电池 搭载于头部新势力增程车型[3] - 作为奇瑞汽车动力电池供应商 行业龙头地位更加稳固[3] 互联网科技股 - 小米集团上涨4.48% 成交额达193.08亿港元[2][8] - 小米汽车交付周期大幅缩短 部分车型可提前6周至2个月[10] - 上月交付量达到3.65万台 产能快速攀升[10] - 京东集团上涨3.46% 哔哩哔哩上涨2.33% 百度集团上涨2.33%[2] 科技行业观点 - 莲华资产管理洪灝认为科技股全面泡沫化为时过早[11] - 美国科技公司盈利增速加快 英伟达、苹果等企业现金流改善[11] - 部分中国科技公司取得突破 阿里巴巴在芯片和大模型方面获进展[11]
今日共101只个股发生大宗交易,总成交25.27亿元
第一财经· 2025-09-25 10:10
大宗交易总体情况 - A股市场发生大宗交易个股101只 总成交金额25.27亿元[1] - 博汇纸业成交额居首达3.23亿元 宁德时代成交2.18亿元位列第二 光启技术成交2.04亿元排名第三[1] 交易价格特征 - 平价成交股票24只 溢价成交4只 折价成交73只[1] - 江海股份溢价率3.88%居首 美丽生态溢价1.4% 西藏珠峰溢价0.24%[1] - 酉立智能折价率29.76%最高 哈焊华通折价25.83% 万通液压折价23.04%[1] 机构专用席位交易动向 - 机构买入宁德时代2.16亿元 至纯科技1.03亿元 深桑达A 8880万元[2] - 机构买入晋控电力5058万元 海光信息3926.19万元 哈焊华通2908.44万元[2] - 机构卖出宁德时代2.16亿元 国瓷材料3383.46万元 开勒股份3218.74万元[2] - 机构卖出龙旗科技1392万元 星帅尔936.57万元 供销大集119.17万元[2]
储能设备股异动,“宁王”股价冲上400元创纪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10:04
市场表现 - A股创业板指探底回升一度涨逾2% 续创3年多新高 [1] - 储能设备板块震荡拉升 宁德时代股价盘中最高达402.59元/股续创历史新高 [1] - 西典新能涨停 中恒电气/中国宝安/亿纬锂能涨超6% 当升科技/英杰电气等多股跟涨 [1] 行业前景 - 2025年世界储能大会于福建宁德举行 中国电动车企业及电池公司均有参与 [1] - 行业专家预测至2030年中国电池储能累计装机容量将达240GW [1] - 欧洲及新兴市场未来两至三年储能需求持续强劲 [1] - 预期2025年全球储能需求约500GWh 2026至2027年将分别增长约30%及25% [1] 机构观点 - 美银证券对储能行业看法更趋正面 [1] - 预期2025至2030年储能电池需求受国内政策支持及海外市场增长带动保持坚挺 [1]
果然财经 | 创历史新高!宁德时代A股市值超越贵州茅台
齐鲁晚报· 2025-09-25 09:58
市值表现 - 宁德时代A股总市值达18064亿元人民币 创历史新高 [1] - 贵州茅台市值约为18056亿元人民币 [1] - 宁德时代A股市值超越贵州茅台 成为A股市场市值第一的企业 [1]
尾盘爆发!603083 涨停!
证券时报· 2025-09-25 09:55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延续强势 沪指微跌0.01%报3853.3点 深证成指涨0.67%报13445.9点 创业板指涨1.58%报3235.76点 科创50指数涨1.24% 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23920亿元 较前一日增加445亿元[2] - 港股恒生科技指数上涨近1%[2] - 近3900只个股下跌 地产板块下挫 农业 石油 银行 酿酒等板块走弱[2] - 三只新股上市首日集体大涨 建发致新上涨418.6% 联合动力上涨147.6% 锦华新材上涨133%[2] 有色金属板块 - 有色板块强势拉升 铜 钴概念股表现亮眼 精艺股份涨停 洛阳钼业逼近涨停 铜陵有色和北方铜业涨幅超7% 江西铜业和紫金矿业涨幅超5%[5] - 港股洛阳钼业涨近12%创历史新高 五矿资源涨近9% 紫金矿业涨超5%[3] - Freeport McMoRan印尼Grasberg矿山发生泥石流事故 这座全球第二大铜矿暂停生产并启动不可抗力条款 预计2026年铜金产量较预期下降约35% 该矿山占公司已探明储量的50%和2029年前预计产量的约70%[6][7] - 刚果(金)延长钴出口禁令至10月15日 此后实行出口配额制 2026-2027年钴出口配额仅为年产量的44% 预计2025-2027年全球钴供应短缺量分别为12.2万吨 8.8万吨 9.7万吨[7] AI产业链 - AI应用概念走势活跃 品茗科技20%涨停 壹网壹创涨近13% 天下秀和浪潮信息涨停[9] - 液冷服务器概念走高 捷邦科技涨约16% 新亚电子 剑桥科技 浪潮信息涨停 华勤技术和中科曙光涨近7% 中兴通讯涨逾4% 剑桥科技 浪潮信息 华勤技术 中科曙光均创出新高[10] - 京东发布AI全景图 展示AI整体战略布局 未来三年将持续投入 带动形成万亿规模人工智能生态[11] - 阿里巴巴推出Qwen3-Max模型 该模型在LMArena文本排行榜上位列第三 超越GPT-5-Chat[11] - 阿里云智能集团表示大模型是下一代操作系统 AI Cloud是下一代计算机 阿里正积极推进3800亿元AI基础设施建设[11] - 谷歌 微软 Meta和亚马逊四家公司预计今年在AI基建上投入超3500亿美元 2026年将超过4000亿美元[11] 可控核聚变概念 - 可控核聚变概念盘中发力走高 哈焊华通20%涨停 中洲特材涨超10% 上海电气和合锻智能涨停 常辅股份涨超8%[13] - 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在工博会上公开亮相 展示技术路线及业务布局 将在上海新建"中国环流四号(HL-4)"聚变实验装置[14] - 日本内阁府发布修订后的《聚变能源创新战略》文件 美国Helion与微软签订协议 微软将从2028年开始从Helion的核聚变发电厂购买电力 我国BEST项目启动总装较计划提前2个月[15]
宁德时代全球份额降至5年新低
搜狐财经· 2025-09-25 09:51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宁德时代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份额从2020年50.0%和2021年51.9%降至2025年第三季度41.7% 近三年累计下降3.9% [1] - 比亚迪弗迪电池市场份额从2021年16.2%降至2025年第三季度21.4% 近三年累计下降0.9% [1] - 中创新航市场份额从2022年6.5%升至2025年第三季度8.5% 近三年增长0.3% [1] 二线厂商崛起态势 - 亿纬锂能市场份额从2020年1.9%升至2025年第三季度4.6% 近三年大幅增长18% [1] - 欣旺达市场份额从2020年0.0%升至2025年第三季度4.0% 近三年增长0.6% [1] - 蜂巢能源市场份额从2021年2.0%升至2025年第三季度3.1% 近三年增长0.8% [1] 新进入者表现 - 正力新能市场份额从2022年0.7%跃升至2025年第三季度2.8% 近三年暴涨11.4% [1] - 瑞浦兰钧市场份额从2021年0.3%回升至2025年第三季度2.3% 近三年增长0.8% [1] - 楚能新能源从零起步 2025年第三季度市场份额达0.9% 近三年增长0.7% [1] 国际厂商动态 - LG新能源市场份额从2020年6.5%大幅下滑至2025年第三季度1.7% 近三年下降0.3% [1] - 行业整体呈现从"一家独大"向多层次竞争格局加速演进趋势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