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思科技(300433)

搜索文档
蓝思科技(300433.SZ):累计回购32.26万股
格隆汇· 2025-08-01 12:13
蓝思科技股份回购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31日 公司通过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回购股份32 26万股 占A股总股本0 006474% [1] - 回购股份数量占比较小 显示公司当前回购力度有限 [1]
蓝思科技(300433) - 关于回购公司股份进展的公告
2025-08-01 11:47
股份回购方案 - 2025年4月7日通过回购方案,金额5 - 10亿元,价格上限34.60元/股,期限12个月[2] 回购实施情况 - 2025年7月9日首次实施回购[2] - 截至7月31日,累计回购322,600股,占A股总股本0.006474%[4] - 截至7月31日,最高成交价22.65元/股,最低22.50元/股,支付7267695元[4] 合规与展望 - 回购符合规定,未在特定情形回购[5][6] - 将在期限内继续实施并披露信息[6]
国泰海通:大厂AI眼镜新品陆续发布 政策支持技术创新
智通财经网· 2025-07-31 08:08
产品发布动态 - 阿里巴巴首款自研智能眼镜"夸克AI眼镜"在WAIC 2025大会亮相 预计年内正式发布[1][2] - 产品提供带显示(双目Micro-LED+衍射光波导方案)与不带显示双版本 深度融合阿里及支付宝生态[2] - 支持通义大模型、AR高德导航、支付宝"看一下"支付、淘宝比价及飞猪商旅提醒等AI交互功能[2] 政策支持导向 - 上海市发布《下一代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6-2030)》 明确提出发展AI+AR/MR多形态眼镜产品[1][3] - 政策聚焦轻量化、低功耗、高分辨率及大视场角等关键技术指标 推动显示器件与核心芯片创新[3] - 鼓励硅基微显示产品模式与形态创新 加速全彩化便携式智能眼镜研发进程[1][3] 市场规模预测 - 全球AI眼镜销量预计从2024年234万台增长至2025年550万台 同比增幅达135%[4] - Meta与雷朋联名Rayban-MetaAI眼镜自2023年9月推出后销量突破200万台 2025年拟发布带显示AR版本[4] - 小米、三星、字节等科技巨头计划2025年进入AI智能眼镜市场 行业进入密集发布期[2][4] 产业链标的 - 推荐歌尔股份(002241)、恒玄科技(688608)、水晶光电(002273)、蓝特光学(688127)及蓝思科技(300433)[5] - 相关标的覆盖星宸科技(301536)、雷神科技(872190)、环旭电子(601231)、天键股份(301383)等供应链企业[5]
蓝思科技荣获证券之星ESG供应链影响力奖及入选ESG投资价值榜
搜狐财经· 2025-07-30 02:00
奖项荣誉 - 公司荣获证券之星第三届ESG新标杆企业评选"供应链影响力奖"并入选"ESG投资价值榜" [1] - 该奖项由证券之星联合妙盈科技等专业机构设立 旨在表彰在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三大维度实现卓越实践的企业 [4] ESG环境实践 - 公司将绿色理念贯穿全产业链 推动清洁能源替代、资源循环利用与生产工艺革新 构建覆盖研发、生产、供应链的低碳管理体系 [4] - 2024年实施75项节能技改项目 累计节约水38.6万吨 节省电能8049万KWH [4] - 通过光伏发电、绿电采购、绿证购买等措施 全年实现清洁能源应用超24亿度 [4] - 通过45个节能减排方案 全年碳减排量达270万tCO2e [4] ESG社会贡献 - 公司聚焦消费电子、智能汽车、智能穿戴及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 加大前沿技术研发投入 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 [5] - 通过开放技术生态与行业共享创新成果 助力提升产业能效标准 破解可持续发展难题 [5] - 积极践行公益理念 聚焦教育公平、乡村振兴、赈灾应急等社会议题 探索可持续公益模式 [5] - 持续优化员工职业发展通道 构建多元包容职场环境 强化健康安全与技能提升保障 [5] ESG公司治理 - 持续优化董事会决策机制 强化风险管理与合规经营 确保公司战略与各方利益长期协同 [5] - 构建透明高效的信息披露体系 以更高标准的公司治理践行社会责任承诺 [5] 未来规划 - 公司将继续致力于推动绿色发展与社会责任结合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6]
百余家湘企牵手150余所高校,为人才对接架起“直通车”
长沙晚报· 2025-07-29 15:08
活动概况 - 2025年湖南省先进制造业骨干企业与全国重点高校人才供需对接会于7月29日举行 参与企业超100家 高校超150所 当天达成校企签约意向超500个 正式签约超100对 [1] - 活动由湖南省人社厅人力资源流动管理处 湖南省教育厅学生处指导 云研网络科技 湖南省先进制造业人才市场 中国长沙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经开园区联合主办 [3] 参与企业情况 - 100余家先进制造业骨干企业覆盖工程机械 轨道交通 新能源 数字产业 空天海洋等重点领域 包括中联重科 远大科技集团 湖南伊米森科技等企业集中亮相 [3][5] - 企业通过宣讲展示 发布核心招聘需求 人才培养体系及岗位规划 为高校毕业生提供适配度高 发展空间广的就业机会 [3] - 五矿二十三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现场与高校达成意向签约 包括昆明理工大学 赣南科技学院等院校 [5] 高校参与情况 - 150余所高校参会 包括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知名院校就业部门及相关二级学院 [7]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等高校首次参与长沙对接会 通过活动深入了解长沙先进制造业发展态势及企业人才需求标准 [7] - 高校通过宣讲展示 校企对接交流等方式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 [7] 活动组织特色 - 主办方从先进制造业企业数据库筛选重点企业并梳理岗位需求 根据岗位匹配度邀请高校 最大化提升现场对接效率 [5] - 活动安排重点企业走访环节 组织高校前往远大集团 中联重科 蓝思科技等龙头企业开展实地调研及深度校企洽谈 [7] - 采用线上线下联动模式 线下设置政策咨询区提供"优才来湘"等政策服务 线上开展云端招聘会持续至8月底 包含政策直播宣讲 企业数字人直播带岗等活动 [7] 行业影响 - 活动有效整合校企资源 使企业能够一次性对接百余家高校 显著降低沟通成本与时间成本 提升招聘效率 [5] - 通过构建结构合理的人才金字塔 针对性设计专业序列人才发展通道 助力"优才来湘"及大学生创业"七个一"行动落地 [3] - 推动高校与长沙先进制造业企业建立更紧密联系 促进双方开展深度合作 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协同发展 [7]
兴全绿色投资混合(LOF):2025年第二季度利润9238.7万元 净值增长率3.57%
搜狐财经· 2025-07-22 04:14
基金业绩表现 - 2025年二季度基金利润9238.7万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0.0403元 [2] - 二季度基金净值增长率为3.57%,截至二季度末基金规模为27.29亿元 [2] - 截至7月21日,单位净值为1.251元 [2] - 近三个月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11.80%,位于同类可比基金47/132 [2] - 近半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12.30%,位于同类可比基金46/132 [2] - 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23.98%,位于同类可比基金46/132 [2] - 近三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17.52%,位于同类可比基金85/127 [2] - 近三年夏普比率为-0.0744,位于同类可比基金81/129 [7] - 近三年最大回撤为42.11%,同类可比基金排名34/128 [9] - 单季度最大回撤出现在2022年一季度,为20.25% [9] 基金经理及管理情况 - 基金经理邹欣目前管理2只基金近一年均为正收益 [2] - 兴证全球创新优势混合A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达41.98% [2] - 兴全绿色投资混合(LOF)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23.98% [2] 投资策略 - 投资方法上,基金将继续执行结合行业主要矛盾、企业竞争优势和成长确定性、研究深度和定价平衡三个维度构建组合 [2] 基金持仓情况 - 近三年平均股票仓位为88.8%,同类平均为86.09% [12] - 2023年一季度末基金达到92.96%的最高仓位 [12] - 2024年三季度末最低仓位为82.83% [12]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基金十大重仓股分别是宁德时代、继峰股份、德赛西威、佰维存储、工业富联、蓝思科技、浙江鼎力、聚辰股份、闻泰科技、锐明技术 [17] 基金规模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基金规模为27.29亿元 [14]
金鹰责任投资混合A:2025年第二季度利润22.44万元 净值增长率1.55%
搜狐财经· 2025-07-21 10:20
基金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基金利润22.44万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0.0071元 [3] - 报告期内基金净值增长率为1.55%,截至二季度末基金规模为1524.4万元 [3] - 截至7月18日,单位净值为0.528元,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达11.43% [3] - 近三个月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13.85%,位于同类可比基金136/328 [4] - 近半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15.33%,位于同类可比基金97/328 [4] - 近三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37.90%,位于同类可比基金239/249 [4] - 近三年夏普比率为-0.4456,位于同类可比基金249/249 [10] - 近三年最大回撤为54.26%,同类可比基金排名45/250 [12] - 单季度最大回撤出现在2023年三季度,为29.88% [12] 市场环境与投资策略 - 2025年第二季度沪深300指数上涨1.25%,恒生指数上涨4.12% [3] - 军工、银行、通信、传媒、农业表现领先,食品、家电、钢铁、建材、汽车表现靠后 [3] - AI相关产业特别是出口相关的展现出较高业绩增长,在特朗普贸易战担忧缓和后大幅反弹 [3] - 2025年第三季度重点关注AI科技进步、新兴消费、创新药等产业趋势方向,保持较高港股仓位 [4] - 采取积极的投资策略,重点布局A股成长方向及港股互联网等方向 [4] 基金持仓与仓位 - 近三年平均股票仓位为85.65%,同类平均为85.8% [15] - 2025年上半年末基金达到91.94%的最高仓位,2021年上半年末最低为59.3% [15]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基金十大重仓股为腾讯控股、小米集团-W、泡泡玛特、中国东方教育、香港交易所、宁德时代、蓝思科技、沪电股份、紫金矿业、瑞声科技 [19]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李恒目前管理4只基金,近一年均为正收益 [3] - 金鹰新能源混合A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最低,为2.26% [3]
张坤基金规模跌破600亿元,增持白酒股,卖出腾讯、招行;谢治宇重仓港股创新药
搜狐财经· 2025-07-21 10:12
公募基金二季报披露 - 张坤在管基金总规模降至550.47亿元,环比减少57.75亿元;谢治宇在管规模392.66亿元,环比减少4.46亿元 [2] - 张坤旗下易方达蓝筹规模缩水40亿元至349.43亿元,权益仓位微降1.47%至93.06% [3] - 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持有规模减少4.6亿元至39.01亿元 [5] - 易方达亚洲精选规模下降15亿元至127.81亿元 [10] 张坤持仓调整 - **消费与科技行业**:增持五粮液(+9.81%)、泸州老窖(+27.93%)、贵州茅台(+5.53%)、山西汾酒(+25.75%)、百胜中国(+25.86%),减持腾讯控股(-9.33%) [4][8] - **新进个股**:京东健康(6100万股)、顺丰控股(4200万股)进入易方达蓝筹前十 [3][4] - **港股配置**:易方达亚洲精选增持阿里巴巴(+15.78%)、华住集团(+14.15%),减持台积电(-27.9%)、SK海力士(-12.4%) [9][10] 谢治宇持仓调整 - **创新药布局**:信达生物(1119万股)、诺诚健华(4460万股)新进兴全合宜前十,二季度股价分别大涨68%、43% [12][13] - **减持科技股**:小米集团在兴全合宜、兴全社会价值三年中分别被减持34.77%、36.04% [13][14] - **A股调仓**:兴全合润新进分众传媒(9736万股)、蓝思科技(2799万股),减持立讯精密(-10.94%)、宁德时代(-7.27%) [16][17] 行业观点 - **消费行业**:茶饮、潮玩等新消费结构性繁荣,但下半年增速或受基数效应影响 [2][18] - **AI与先进制造**:AI算力成为投资需求压舱石,推动经济高质量转型 [18] - **港股机会**:创新药、智驾汽车等产业性机会在港股表现优于A股 [18]
“果链”龙头加码人形机器人布局,蓝思科技入股中科慧灵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1 09:11
公司战略布局 - 蓝思科技正式入股北京中科慧灵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以加码人形机器人领域布局[1][4] - 公司业务新增人形机器人结构件、功能模组及整机组装并列为多轮驱动战略重要方向[4] - 战略重点包括深化全球化产能布局、推进智能制造升级及加速AI眼镜和XR头显技术突破[4] 投资标的公司概况 - 中科慧灵成立于2023年8月 注册资本约137万元 专注通用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落地应用[2] - 核心产品为全尺寸人形机器人"灵宝CASBOT 01" 具备52个自由度、550TOPS算力及4小时续航能力[2] - 创始团队拥有机器人视觉检测、电力巡检特种机器人、四足机器人及机械臂等研发经验[2] 技术研发与融资进展 - 中科慧灵探索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深度融合 突破模块化硬件平台和类脑智能等技术壁垒[3] - 2025年2月完成超亿元天使轮融资(联想创投、国投创合领投) 6月获近亿元天使+轮融资(蓝思科技领投)[3] - 融资资金将用于产品量产、技术研发迭代及市场拓展[3] 产业制造能力 - 公司已实现六维力矩传感器和行星滚柱丝杠等机器人核心零部件规模化量产[4] - 智慧工厂自动化率达70%-80% 关键部件生产周期缩短40% 产品良率行业领先[4]
蓝思科技(300433.SZ):与智元机器人联合交付灵犀X1,承接其全系列多款人形机器人业务
格隆汇· 2025-07-21 07:21
北美大客户合作 - 公司与北美大客户从初代产品开始已有多年合作历史,作为核心供应商通过联合研发持续提升创新能力成为行业技术标杆 [1] - 通过与北美大客户的生态协同显著增强抗周期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 [1] - 近几年来自北美大客户的收入占比下降,新客户、新项目、新产品占比持续上升 [1] Rokid合作 - 公司与Rokid在设计、研发、制造到股权多层面合作,提供从外观件到整机组装全链条一站式服务 [1] - 强大的垂直整合能力保障及时交付终端用户,较高单品总价值量为公司贡献业绩增量 [1] 机器人业务布局 - 公司与智元机器人联合交付灵犀X1,承接其全系列多款人形机器人业务 [1] - 近期与智元机器人合资成立湖南智启未来科技有限公司并完成对浙江智鼎机器人的战略投资 [1] - 为多家人形机器人公司提供头部模组、关节模组、灵巧手、躯干壳体等结构件及整机组装服务 [1] - 在北美机器人头部客户已确定相关模组和结构件份额,其他模组和结构件在送样过程中 [1] - 目标打造高度垂直整合的中国最大具身智能硬件核心制造平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