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思科技(300433)

搜索文档
蓝思科技入股北京中科慧灵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快讯· 2025-07-21 03:57
蓝思科技入股北京中科慧灵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蓝思科技成为北京中科慧灵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的新增股东 [1] - 北京中科慧灵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8月,法定代表人为杨国栋 [1] - 公司注册资本约137万人民币 [1] - 经营范围包括电子专用设备制造、软件开发、智能机器人的研发等 [1] - 现由海南紫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联想(北京)有限公司及蓝思科技等共同持股 [1]
长江新能源产业混合型A:2025年第二季度利润225.96万元 净值增长率2.17%
搜狐财经· 2025-07-19 16:42
基金业绩表现 - 2025年二季度基金利润225.96万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0.0226元 [2] - 二季度基金净值增长率为2.17% [2] - 截至7月18日,单位净值为1.198元 [2] - 近三个月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21.27%,位于同类可比基金65/607 [3] - 近半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12.88%,位于同类可比基金242/607 [3] - 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18.29%,位于同类可比基金316/601 [3] - 近三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23.79%,位于同类可比基金362/468 [3] - 近三年夏普比率为-0.1567,位于同类可比基金347/468 [8] 基金风险指标 - 近三年最大回撤为50.53%,同类可比基金排名56/470 [10] - 单季度最大回撤出现在2022年二季度,为21.13% [10] 基金投资策略 - 聚焦于新能源产业及其上下游,结合不同细分产业环节所处的阶段和变化趋势,寻找筑底向上的投资机会 [2] - 后续将继续围绕新能源上下游所涉及到的材料、元器件、设备和下游应用等领域寻找机会 [2] 基金持仓情况 - 近三年平均股票仓位为77.82%,同类平均为85.34% [13] - 2021年末基金达到86.26%的最高仓位,2024年三季度末最低,为72.55% [13]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基金十大重仓股分别是沪电股份、华阳集团、宁德时代、博俊科技、蓝思科技、领益智造、兆易创新、欣旺达、中材科技、源杰科技 [17] 基金规模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基金规模为1.1亿元 [2][15]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是张剑鑫,目前管理2只基金近一年均为正收益 [2] - 截至7月18日,长江新兴产业混合型发起式A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最高,达25.28% [2]
同花顺果指数概念上涨3.37%,9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17 12:23
同花顺果指数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7月17日收盘,同花顺果指数概念上涨3.37%,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2位 [2] - 板块内20股上涨,东山精密涨停,鹏鼎控股、立讯精密、蓝思科技涨幅居前,分别上涨9.98%、6.34%、4.69% [2] - 今日概念板块涨幅前五分别为兵装重组概念(4.22%)、同花顺果指数(3.37%)、共封装光学(3.34%)、PCB概念(3.07%)、AI手机(3.01%) [2] 资金流向分析 - 同花顺果指数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25.18亿元,17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 [2] - 9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亿元,东山精密净流入5.16亿元居首,立讯精密、歌尔股份、工业富联分别净流入4.33亿元、3.09亿元、2.71亿元 [2] - 资金流入比率方面,领益智造(13.59%)、东山精密(13.40%)、蓝思科技(10.75%)位列前三 [3] 个股资金数据 - 东山精密主力资金净流入5.16亿元,换手率5.09%,资金净流入比率13.40% [3][4] - 立讯精密主力资金净流入4.33亿元,换手率2.34%,资金净流入比率6.60% [4] - 歌尔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入3.09亿元,换手率5.59%,资金净流入比率7.79% [4] - 工业富联主力资金净流入2.71亿元,换手率0.79%,资金净流入比率6.35% [4] - 蓝思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入2.47亿元,换手率1.94%,资金净流入比率10.75% [4]
盈信量化(首源投资)蓝思科技港股上市,共创未来
搜狐财经· 2025-07-16 01:41
港股上市概况 - 蓝思科技于7月9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交易,股票代码6613HK,标志着公司全球化战略进入关键阶段[1] - 本次发行从递表到挂牌仅用100天,高效完成全球发售262亿股,每股发行价1818港元,集资总额达4768亿港元[1] - 上市首日公司股价高开且交易活跃,市场反应积极[1] 市场认购情况 - 香港公开发售获46276倍超额认购,国际发售录得1668倍超额认购,显示市场强烈看好[1] - 引入10家基石投资者,认购总额达191亿美元(约1499亿港元),包括小米集团、瑞银UBS、橡树资本等多元背景机构[3] 战略布局与资金用途 - 公司定位为"消费电子+智能汽车+新兴智能终端"全球化战略,港股上市是该战略的重要里程碑[1][3] - 集资资金将重点投向核心技术研发、全球产能扩张及新兴赛道布局[3]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公司是全球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及模组综合解决方案龙头企业,拥有深厚技术积淀和领先智造能力[3] - 多元基石投资者阵容凸显公司在消费电子精密智造领域的全球稀缺性,以及在智能汽车、AI终端等新兴赛道的协同潜力[3] 上市仪式与高层表态 - 创始人周群飞在港交所敲响上市铜锣,强调香港上市有助于国际资本与公司智造优势、中国市场的深度融合[3]
花旗:首予蓝思科技(06613)目标价26港元 评级“买入”
智通财经网· 2025-07-16 01:20
评级与目标价调整 - 花旗首次覆盖蓝思科技H股 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价26港元 基于19 3倍2026年预测市盈率 [1] - 蓝思科技A股目标价由25元人民币上调至32元人民币 仍基于25 7倍市盈率 改用2026年每股盈测 [1] - 短期内偏好H股多于A股 因H股上市可提供更多现金用于研发及海外产能扩张 并扩大海外机构投资者基础 [1] 折叠手机业务机遇 - 公司将成为2026年苹果折叠iPhone关键受惠者 超薄玻璃(UTG) PET材料及玻璃支架技术可使每部手机玻璃盖板价值增加超过50美元 [2] - 预估折叠iPhone将为2026及2027年营收分别带来5%和12%的贡献 [2] - 受益于前盖板超硬涂层技术 轻薄机型后盖物料价值提升 以及2025年下半年新款iPhone金属中框订单份额增加 [2] 短期盈利驱动因素 - iPhone补库存需求有望支撑2025年第二至第三季盈利 因关税政策变动引发供应链调整 [2] - 非苹果业务成为长期增长支撑 包括小米高端手机策略推进 笔记本电脑新业务及智能零售支付终端设备发展 [2] - 人工智能智能眼镜与人形机器人业务虽属新兴领域 但具长期发展潜力 [2] 财务模型更新 - 微调财务模型 但2025至2027年净利润预测大致维持不变 [1] - 更新安卓出货量预测及组装业务假设 被更高利息收入所抵销 [1]
出海速递 | 欧洲电动车,进退两难/中餐出海,为啥有人抓住了万亿商机,有人只得到教训
36氪· 2025-07-15 10:45
中餐出海 - 中餐出海存在巨大商机但部分企业仅获得教训 需通过产能调整实现良性发展 [2] 欧洲电动车行业 - 欧盟电动化转型陷入骑虎难下的尴尬境地 [2] AI情感陪伴赛道 - AI情感陪伴被质疑为"伪需求" 用户更倾向发展真实关系 [3] - 该赛道存在夸大营收现象 部分企业宣称"年营收千万美金"与实际不符 [3] 泡泡玛特业绩 - 预计2025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不低于200% [3] - 预计同期溢利同比增长不低于350%(不含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 [3] 去哪儿旅行国际化 - 上线英文版页面 支持酒店/机票/火车/度假产品英文预订 [4] - 安卓和IOS用户可通过设置切换语言 [4] 小鹏汇天融资进展 - 完成2.5亿美元B轮融资 加速飞行汽车研发及量产 [4] - 全球首个飞行汽车工厂已封顶 计划2024Q4竣工 [4] - "陆地航母"车型计划2026年量产交付 [4] 消费电子产业链出海 - 蓝思科技/立讯精密等加速赴港上市布局全球化 [4] - 行业趋势要求企业建立海外本地化生产/销售/供应链体系 [4] Meta人工智能战略 - 计划在AI领域投资数千亿美元 [5] - 可能成为首个部署1GW+超级AI集群的实验室 股价上涨1.5% [5] 中美贸易政策 - 特朗普威胁对俄罗斯征收100%关税 限期50天内解决俄乌冲突 [5] 中东市场布局 - 迪拜IFZA自由区提供低成本快速注册 支持中企本地化战略 [5] 企业全球化传播 - KrASIA英文媒体60%读者为东南亚商业人群 [7] - 通过彭博终端/Factiva等平台提升中国企业国际品牌影响力 [7] 出海社群资源 - 36氪出海社群已聚集超17,000名行业从业者 [9] - 提供跨境资讯整理及生态圈资源对接服务 [9]
GB300启动出货,看好推理侧需求攀升及AI市场扩容
天风证券· 2025-07-15 07: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GB300启动出货,看好推理侧需求攀升及AI市场扩容 [1][2][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折叠iPhone入局开启供应链新周期,蓝思港股上市演绎"极速IPO" - 折叠iPhone进入P1阶段,有望2026年上市,早期出货预计700万部,利好折叠屏产业链增长,2026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市场将迎来反弹 [13][14] - 蓝思科技7月9日登陆港交所主板,发行价18.18港元,首日收盘涨9.13%至19.84港元,全球发售2.62亿股,募资净额约46.94亿港元,从递表到挂牌仅耗时100天,远快于2024年港股平均上市周期 [15] GB300启动出货,看好推理侧需求攀升及AI市场扩容 - 7月11日英伟达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GB300由戴尔率先出货,GB200已规模化放量,美系四大CSP需求占比超6成驱动GB200/GB300放量,GB300预计四季度上量,带动1.6T光模块2025年需求达百万只级 [2][18][21] - Marvell预测2028年约5000亿美元的数据中心芯片支出中,超一半用于AI加速计算,其覆盖的定制ASIC、交换等市场达940亿美元(CAGR 35%),定制XPU及附件市场分别达400亿、150亿美元(CAGR 47%、90%),凭借端到端定制模式及技术优势获18个订单,潜在终身收入市场750亿美元 [2][24][27] AI - PCB受英伟达AI服务器需求以及ASIC需求的拉动持续增长 - AI - PCB受英伟达AI服务器及ASIC需求增加推动,下一代AI GPU GB300硬件规格变化及ASIC设计方案使PCB需求增长,国产算力也迎来爆发 [32][34] - 英伟达GB200 NVL72架构对PCB层数和材料提出更高要求,推动PCB增长,HDI将是未来5年增速最快的PCB,2023 - 2028年CAGR将达16.3%,建议关注胜宏、沪电以及生益电子 [35][36] - ASIC发展推动PCB需求增长,促进AI PCB产业产值快速增长,高端AI芯片服务器的PCB价值是传统服务器的5 - 8倍,ASIC使AI PCB产业产值25 - 26年接近翻4倍 [39] 面板整体需求放缓,价格温和下跌,TCL科技半年度预报表现亮眼 - 7月电视面板需求疲弱,各尺寸价格小幅下跌;Q3显示器面板需求放缓,7月整体持平;部分品牌笔电面板需求转乐观,价格预估持平,后续取决于商谈情况 [41][42] - TCL科技半导体显示业务上半年净利润超46亿元(同比 + 70%),新能源光伏业务上半年亏损12.0 - 13.5亿元,其他业务稳健,公司整体营收同比增长3% - 1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1% - 101% [4][46] 本周(7/7~7/11)消费电子行情回顾 - 7月11日申万电子行业指数涨幅为0.93%,沪深300指数涨幅为0.82%,电子行业跑赢大盘 [48] - 本周消费电子行业表现部分跑输主要指数,电子板块细分行业部分上涨,消费电子板块涨幅前10和跌幅前10的个股分别列出 [57][62][63]
赴港上市布局全球消费电子产业链加速出海
证券时报· 2025-07-14 18:41
消费电子行业全球化发展 - 国内消费电子行业加快全球化发展步伐,蓝思科技、立讯精密等供应链企业纷纷赴港上市以支持全球化战略 [1] - 未来具备海外市场本地完备生产、销售、服务、供应链等一条龙管理模式将成为消费电子品牌企业发展的标配 [1] - 不具备全球化产能布局、运营服务优势的供应链企业或面临不利局面 [1] 赴港上市潮 - 蓝思科技7月9日登陆港股,集资重点投向核心技术研发、全球产能扩张及新兴赛道布局 [2] - 蓝思科技计划在越南和泰国增强制造能力,扩大全球业务布局以增强供应链韧性 [2] - 立讯精密7月2日宣布筹划港股上市,与其全球化战略密切相关,旨在加速海外产能建设、强化全球供应链布局 [2] - 歌尔股份宣布旗下歌尔微拟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2] - 亿纬锂能、紫光股份、江波龙、兆易创新、和辉光电等多家消费电子产业链企业已启动港股上市计划 [3] - 港股市场已聚集比亚迪电子、舜宇光学科技、丘钛科技等国内消费电子产业链企业 [4] 全球化布局举措 - 产业链企业通过海外投资建厂、并购、加大海外研发投入、加强同业合作等方式深化全球化布局 [5] - 立讯精密在东南亚、墨西哥、北非及东欧等地均有产能布局,并收购德国汽车线束企业莱尼50.1%股权 [5] - 亿纬锂能拟不超过86.54亿元在马来西亚投建新型储能电池项目 [5] - 鹏鼎控股在高雄、泰国、印度等地设立生产基地以提供在地化服务 [6] - 飞荣达、致尚科技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加码全球化,致尚科技在越南设有两处生产基地 [6] - 领益智造与智元机器人达成全球战略合作,共拓海外业务,在全球拥有58个生产及服务据点 [6] 出海业绩表现 - 2020年A股95家消费电子企业境外收入合计3695.77亿元,占比36.4%;2024年境外收入达6946.1亿元,增长87.95%,占比42.06% [7] - 立讯精密2024年海外业务营收2354.67亿元,相比十年前增长37.2倍,海外营收占比达87.6% [7] - 立讯精密总营收与净利润十年时间分别增长35.84倍、20倍 [7] 品牌企业出海经验 - 传音控股在埃塞俄比亚、印度、孟加拉国等地设立生产制造中心,产品进入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 [8] - 2024年传音控股智能机全球市场占有率8.6%,排名第四,在非洲、巴基斯坦、孟加拉国、菲律宾智能机出货量第一 [8] - 传音控股坚持本地化运营,从研发、营销、渠道、管理、售后服务等多维度实施本地化战略 [8] - 传音控股针对非洲市场研发深肤色人脸检测识别技术、宽温域长寿命电池技术等 [9] - OPPO业务覆盖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业务营收占比近60% [9] - OPPO出海路径为东南亚→印度、中东非→欧洲→拉美,强调"最好的全球化就是本地化" [9] - 荣耀、华为、小米、vivo、传音控股等品牌企业加大海外市场拓展力度 [9] 行业趋势 - 品牌企业的全球化发展步伐会影响供应链企业的全球化发展战略 [10] - 中国企业"出海"已迈入新阶段,从早期产品出口转向海外办厂和全球化运营 [11] - 企业出海关键应从追求"更多客户"转向寻求"更好客户" [11]
从黄金时代走向十字路口,果链上的“三张画像”
北京商报· 2025-07-14 14:33
行业转型背景 - 蓝思科技、立讯精密和歌尔股份作为"果链三巨头"面临业务"去苹果化"趋势,战略选择出现分化 [2] - 行业需求周期性波动、供应链全球化调整及单一客户依赖风险加剧推动企业转型 [2] - 头部果链企业在依赖与自主发展间进行战略权衡 [4] 蓝思科技转型路径 - 2025年7月9日完成港股上市,发行2.62亿股,发行价18.18港元/股,集资47.68亿港元,香港公开发售获462.76倍认购 [5] - 2024年营收698.97亿元(+28.27%),归母净利润36.24亿元(+19.94%),苹果收入占比从2022年71%降至2024年49.5% [6] - 智能汽车与座舱业务营收59.35亿元(+18.7%),中控模组、智能B柱等产品放量 [6] - 成为智元机器人核心供应商,提供关节模组等零部件,AR眼镜领域实现全链条覆盖 [7] 立讯精密战略布局 - 2025年7月2日公告筹划H股上市,强化全球化布局 [10] - 2024年营收2687.9亿元(+15.9%),归母净利润133.7亿元(+22%) [10] - 消费电子业务占比83.4%,汽车互联产品营收137.6亿元(+48.7%),通过收购Leoni切入顶级车企供应链 [11] - 过去五年苹果业务规模增长5倍,主导iPhone16等机型生产 [13] 歌尔股份业务调整 - 2025年1月分拆歌尔微电子赴港上市,3月获证监会接收材料 [15] - 2024年营收1009.54亿元(+2.41%),归母净利润26.65亿元(+114.93%),毛利率提升2.14个百分点至11.09% [16] - 聚焦AI智能硬件,全球AI智能眼镜出货量同比增长210% [16][17] - 声学器件技术积累助力在音响供应链占据优势 [17] 市场环境变化 -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2.4亿部(+6.1%),带动精密零组件市场回暖 [16] - AI智能眼镜等新兴硬件催生光学、微显示等技术创新 [17] - 消费电子需求疲软,单一客户依赖风险凸显 [18]
一周港股IPO:星源材质等3家递表,蓝思科技等6股上市
财经网· 2025-07-14 10:35
港股市场动态 - 上周共有3家公司递表 暂无公司通过聆讯 1家公司招股 6只新股上市 [1] 递表公司概况 星源材质 - 锂离子电池隔膜制造商 中国首家掌握干法单向拉伸技术 2024年干法隔膜出货量全球第一 [2] - 2022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28.67亿 29.82亿 35.06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7.48亿 5.94亿 3.71亿元 [2] - 2025年前三个月营收8.81亿元 净利润0.51亿元 [2] 老乡鸡 - 中式快餐连锁品牌 2024年在中式快餐行业市占率0.9%排名第一 快餐行业市占率0.5%排名第八 [3] - 截至2025年4月30日拥有1564家门店 其中直营911家 加盟653家 2025年新增85家 [3] - 2022至2024年收入分别为45.28亿 56.51亿 62.88亿元 利润分别为2.52亿 3.75亿 4.09亿元 [4] - 2025年前四个月收入21.20亿元 利润1.74亿元 [4] 澜起科技 - 全球最大内存互连芯片供应商 2024年市占率36.8% [5] - 2022至2024年收入分别为36.72亿 22.86亿 36.39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12.99亿 4.51亿 13.41亿元 [5] - 2025年前三个月收入12.22亿元 净利润5.04亿元 [5] 招股情况 - 首钢朗泽重启招股 拟全球发售2015.98万股H股 发售价14.5-18.88港元/股 [6] - 无基石投资者参与 [7] 新股表现 - 富卫集团上市首日收盘38.40港元 涨幅1.05% [8] - 蓝思科技上市首日收盘19.84港元 涨幅9.13% [9] - 大众口腔上市首日收盘20.70港元 涨幅3.50% [10] - 讯众股份上市首日收盘13.58港元 涨幅0.22% [11] - 极智嘉-W上市首日收盘17.70港元 涨幅5.36% [12] - FORTIOR上市首日收盘139.80港元 涨幅16.02% [13] 港股市场数据 - 2025年前6个月日均成交额2402亿港元 同比上升118% [14] - 上半年恒指累计上涨20% 超4000点 创最大上半年点数涨幅 [14] - 前6个月44家新上市公司 同比上升47% 首次公开招股集资1071亿港元 同比上升699% [14] - 总集资额2808亿港元 同比上升322% 目前约200家企业申请在港IPO [14] 政策动态 - 香港证监会推动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 技术准备进展顺利 [15] - 力争近期公布实施细则 预计将带动人民币计价港股交易规模增长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