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资

搜索文档
盟升电子连亏2年半 2020年上市即巅峰2募资共14.9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9-24 07:3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0亿元 同比增长49.74% [1]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亏损3713.29万元 较上年同期亏损4303.93万元收窄13.7% [1]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亏损4441.61万元 较上年同期5416.47万元收窄18.0%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62亿元 较上年同期-7954.15万元实现大幅转正 [1] - 2023年及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亏损分别为5631.08万元和2.72亿元 [1] 融资活动 - 2020年IPO募集资金净额10.54亿元 超原计划5.08亿元募集目标5.46亿元 [2] - IPO发行费用1.38亿元 其中保荐承销费用1.21亿元 [2] - 2023年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3亿元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2.95亿元 [3] - 上市以来累计募资总额达14.9亿元 [4] 资本市场表现 - 2020年7月31日科创板上市 发行价41.58元/股 发行数量2867万股 [1] - 上市首日盘中最高价185.20元 创历史最高价位 [1] - 2023年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每10股转增4股 [4] 募集资金用途 - IPO原计划募集资金投向卫星导航产品产业化项目、卫星通信产品产业化项目、技术研发中心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2]
上海瀚讯连亏两年半 2019年上市两度募资共15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9-24 06:2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3亿元,同比增长63.34% [1][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864.05万元,同比减亏44.97% [1][2]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3978.70万元,同比减亏32.35% [1][2]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16亿元,同比改善11.22% [1][2]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3.53亿元,同比增长12.97% [2] - 2024年归母净利润-1.24亿元,较2023年-1.90亿元减亏34.71% [2] - 2024年扣非净利润-1.50亿元,较2023年-2.25亿元减亏33.32% [2]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07亿元,较2023年-3.04亿元改善64.65% [2] 融资历史 - 2019年IPO募集资金总额5.43亿元,净额4.90亿元 [3][4] - IPO发行费用5317.91万元,其中支付长城证券和中金公司保荐承销费用4063.52万元 [4] - 2020年定向增发募集资金10.00亿元,发行价32.50元/股 [5] - 两次累计募资总额15.43亿元 [5] 股本变动 - 2019年IPO发行股票3336万股,发行价16.28元/股 [3] - 2020年实施每10股派0.75元并转增6股 [6] - 2021年实施每10股派0.69元并转增6股,总股本增至3.92亿股 [6] - 2022年实施每10股派0.60元并转增6股,总股本增至6.28亿股 [7]
华翔股份拟发不超13.08亿可转债 上市5年3募资共14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9-19 02:36
融资计划 - 公司拟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 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130,752.00万元 期限为自发行之日起六年 每张面值为人民币100.00元按面值发行[1][2] - 初始转股价格不低于募集说明书公告日前二十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和前一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 票面利率由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根据市场状况与保荐机构协商确定[1] - 发行对象为持有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证券账户的投资者 不提供担保 将委托资信评级机构进行信用评级和跟踪评级[2][3] 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净额拟用于核心零部件产能提升及产业链延伸项目105,752.00万元 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债务25,000.00万元[2][3] - 核心零部件项目包括智能家居零部件产能提升项目51,245.00万元 汽车零部件产能提升项目43,192.00万元 工程机械零部件产能升级项目11,315.00万元[3] - 项目投资总额141,261.92万元 其中募集资金130,752.00万元[3] 历史融资情况 - 2021年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800.00万张 募集资金80,000.00万元 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78,651.07万元[4] - 2024年向山西临汾华翔实业有限公司发行普通股26,649,746.00股 每股发行价格7.88元 募集资金净额20,741.64万元[5] - 2020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5,320万股 发行价格7.82元/股 募集资金净额3.65亿元 较计划减少4,984.66万元[6][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9.76亿元 同比增长2.3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0亿元 同比增长25.66%[8][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2.62亿元 同比增长26.40% 利润总额3.22亿元 同比增长29.58%[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76亿元 同比减少169.25%[8][9]
前沿生物跌1.97% A股募20亿瑞银证券保荐上市
中国经济网· 2025-09-17 08:20
股价表现与发行情况 - 公司当前股价14.90元,较发行价20.50元破发,跌幅1.97%,总市值55.81亿元 [1] - 公司于2020年10月28日科创板上市,发行数量8996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25.01%),发行价20.50元/股,上市首日最高价达35.53元(历史峰值) [1] - 保荐机构为瑞银证券,联席主承销商为中信证券,发行费用总额1.27亿元,其中承销保荐费1.16亿元 [1] 募集资金使用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18.44亿元,净额17.17亿元,原计划募集20.01亿元用于HIV抑制剂项目、联合疗法研发、镇痛贴片研发及流动资金补充 [1] - 2022年通过简易程序定向增发1481.87万股,发行价13.51元/股,募集资金总额2.00亿元,净额1.96亿元,中信证券作为保荐承销商收取费用388.94万元 [3] - 两次募资总额合计20.44亿元 [4] 战略投资者与股权结构 - 保荐机构关联公司UBSAG参与战略配售获配292.68万股(占发行总量3.25%),配售金额6000万元,限售期24个月 [2] - 公司实际控制人DONGXIE(谢东)为美国国籍,持有中国永久居留权 [3]
天合光能一年一期亏损 2020年上市3度募资共166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9-13 08:2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10.56亿元 同比下降27.72% [1][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9.18亿元 较上年同期5.26亿元下降654.47% [1][2]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29.56亿元 较上年同期3.98亿元下降843.33% [1][2]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802.82亿元 同比下降29.21% [2][4] - 2024年全年归母净利润-34.43亿元 较2023年55.27亿元下降162.30% [2][4] 现金流状况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8.44亿元 较上年同期-1.57亿元显著改善 [1][2]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80.08亿元 同比下降66.63% [2][4] 融资活动 - 2020年IPO募集资金净额23.10亿元 较原计划30亿元少6.90亿元 [5] - 2021年发行可转债52.52亿元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52.09亿元 [6] - 2023年发行可转债88.65亿元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88.16亿元 [6] - 三次募资合计募集资金166.48亿元 [7] 历史背景 - 公司于2020年6月10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 发行价8.16元/股 [4] - IPO发行数量3.102亿股 占发行后总股本15% [4] - 保荐机构华泰联合证券获得承销保荐费1.58亿元 [5]
破发股天宜新材连亏1年半 2019年上市即顶2募资共33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9-02 02:5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23亿元 同比减少17.26% [1][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09亿元 较上年同期-4.93亿元亏损收窄 [1][2]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2.25亿元 较上年同期-5.08亿元有所改善 [1][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60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328.42% [1][2]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7.63亿元 同比大幅下降63.85% [2][3] - 2024年归母净利润-14.95亿元 同比暴跌1138.31% [2][3] - 2024年扣非净利润-15.95亿元 同比恶化2114.15% [2][3] 融资情况 - 2019年IPO募集资金净额8.68亿元 超募2.22亿元 [4] - 2022年定向增发募集资金22.97亿元 发行价20.81元/股 [4] - 两次募资合计达32.94亿元 [6] - IPO保荐机构为中信建投证券 承销费用8773.58万元 [4] - 定向增发保荐机构变更为中信证券 [4] 资金用途 - IPO募集资金用于轨道交通制动闸片项目及研发生产线 [4] - 定向增发资金投向碳陶制动盘产业化、碳碳材料预制体产线及补充流动资金 [5] 股价表现 - 发行价格20.37元/股 目前处于破发状态 [3] - 上市后最高价64.80元(2019年8月6日) 此后持续震荡下跌 [3]
福莱特实控人等拟减持 2019年上市5募资共142.5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8-28 03:32
股东及董监高减持计划 - 控股股东及董监高阮洪良等11人拟减持不超过49,980,610股 占公司总股本2.1333% [1] - 减持方式为集中竞价及/或大宗交易 时间区间为公告后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 [1] 股东持股结构 - 实际控制人阮洪良持股439,843,400股 占比18.7733% 其中A股439,358,400股 H股485,000股 [2] - 实际控制人姜瑾华持股324,192,600股 占比13.8371% 其中A股324,081,600股 H股111,000股 [2] - 监事郑文荣持股46,801,800股 占比1.9976% 监事沈福泉与祝全明各持股31,201,200股 各占比1.3317% [2] 首次公开发行(2019年) - 2019年2月15日在上交所上市 发行1.5亿股 发行价2.00元/股 募集资金总额3亿元 [3] - 扣除发行费用后净募集资金2.54亿元 用于年产90万吨光伏盖板玻璃及10万吨Low-E镀膜玻璃项目 [3] - 发行费用合计4,561.50万元 其中承销保荐费用2,952.83万元 [3] 再融资历程 - 2020年6月发行可转债14.5亿元 期限6年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14.41亿元 [4] - 2021年1月非公开发行A股84,545,147股 发行价29.57元/股 募集资金总额25亿元 净额24.83亿元 [5] - 2022年5月发行可转债40亿元 期限6年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39.77亿元 [6] - 2023年7月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204,429,301股 发行价29.35元/股 募集资金总额60亿元 净额59.65亿元 [7] 累计融资规模 - 上市以来通过5次募资合计募集资金142.5亿元 [8]
迪哲医药连续亏损6年半 2021年上市2募资共38.99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8-26 08:1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55亿元,同比增长74.40% [1][2]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77亿元,上年同期为-3.45亿元 [1][2]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5亿元,上年同期为-3.01亿元 [1][2] - 2024年营业收入3.60亿元,2023年为9128.86万元,同比增长294.24% [5][8]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46亿元,2023年为-11.08亿元 [5][8] 历史财务数据 - 2019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101.75万元、2776.08万元、1028.54万元、0元、9128.86万元和3.60亿元 [5] - 2019年至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4.46亿元、-5.87亿元、-6.70亿元、-7.36亿元、-11.08亿元和-8.46亿元 [5] - 2019年至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3.66亿元、-4.10亿元、-4.92亿元、-6.03亿元、-9.68亿元和-6.51亿元 [5] 融资活动 - 2021年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19.87亿元,比原计划多2.03亿元 [3] - 2025年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募集资金净额17.73亿元 [4] - 两次募资合计募集资金38.99亿元 [5] - 首次公开发行发行价格为52.58元/股,向特定对象发行价格为43.00元/股 [2][4] 业务发展 - 公司拟将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用于新药研发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3] - 2025年向特定对象发行最终获配发行对象共计14名 [4]
首都在线三年一期亏损 2020年上市3募资共12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8-22 03:2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29亿元,同比下降11.82% [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095.93万元,较上年同期-9218.7万元收窄23.03% [1][2] - 扣非净利润-7679.8万元,较上年同期-9096.24万元收窄15.57% [1][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090.73万元,同比大幅下降54.03% [1][2] 历史盈利状况 - 2022至2024年归母净利润连续为负,分别亏损1.89亿元、3.40亿元和3.03亿元 [2] - 同期扣非净利润持续为负,分别亏损2.00亿元、3.31亿元和2.96亿元 [2] 融资活动 - 2020年7月IPO发行5000万股,发行价3.37元/股,募集资金净额1.22亿元 [3] - 2022年向特定对象发行5500万股,发行价13.00元/股,募集资金净额6.99亿元 [4] - 2024年向特定对象发行3363.93万股,募集资金净额3.43亿元 [5] - 三次募资总额合计达12.37亿元 [6] 资金用途 - IPO募集资金原计划用于GIC平台技术升级、对象存储及云宽冰山存储项目 [3] - 两次定向增发募集资金具体用途未在本文披露 [4][5]
今年以来新股发行募资628.89亿元,科创板占比12.56%
证券时报网· 2025-08-19 07:55
新股发行概况 - 今日1只新股发行 巴兰仕发行1900万股 发行价15.78元 募资3亿元 [1] - 今年以来62家公司首发募资 总募资628.89亿元 平均单家募资10.14亿元 [2] - 募资超10亿元公司11家 其中超百亿元1家 5-10亿元26家 5亿元以下25家 [2] 板块募资分布 - 沪市主板发行14只新股募资334.2亿元 [2] - 深市主板发行8只新股募资43.78亿元 [2] - 创业板发行22只新股募资136.44亿元 [2] - 科创板发行7只新股募资79.01亿元 [2] - 北交所发行11只新股募资35.46亿元 [2] 重点募资企业 - 华电新能募资181.71亿元居首 投向风电及太阳能发电项目 [2] - 中策橡胶募资40.66亿元 用于轮胎数字工厂及补充流动资金 [2] - 天有为募资37.4亿元 屹唐股份募资24.97亿元 影石创新募资19.38亿元 [2] 发行价格特征 - 已发行新股平均首发价22.12元 [2] - 发行价超50元公司4家 天有为93.5元最高 优优绿能89.6元 同宇新材84元 [2] - 发行价较低公司包括华电新能3.18元 天工股份3.94元 [2][4] 地域分布特征 - 新股发行数量前三省份:江苏16家 广东12家 浙江12家 [2] - 募资金额前三省份:福建181.71亿元 浙江101.74亿元 广东86.03亿元 [2] 具体新股数据 - 开发科技募资11.69亿元 兴福电子募资11.68亿元 汉朔科技募资11.62亿元 [2] - 威高血净募资10.9亿元 恒鑫生活募资10.18亿元 永杰新材募资10.14亿元 [2] - 北交所新股募资规模较小 天工股份募资2.72亿元 能之光募资1.07亿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