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际旭创(300308)
icon
搜索文档
中际旭创、新易盛、网传Oracle主供商现身光博会,1.6T样品集中亮相
凤凰网· 2025-09-13 14:10
光博会盛况与行业热度 - 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光博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光器件和模块馆人潮涌动 [1] - 光模块作为算力中心的神经网络 在二级市场备受关注且是展会顶流 [1] - 恩达通展台因网传为Oracle光模块主供商之一 吸引诸多从业者参观交流 [1] 参展企业阵容 - 新易盛、光迅科技、剑桥科技、仕佳光子、长飞光纤、亨通光电、烽火通信、凌云光、灿勤科技、三环集团、锐捷网络、特发信息、兆龙互连、景旺电子等上市公司亮相 [2] - 中际旭创旗下智禾光通、华工科技旗下华工正源、立讯精密子公司立讯技术、纳真科技、华为海思等悉数参展 [2] - 中际旭创在光博会期间举办投资者开放日活动 [2] 展会形式与业务重点 - 多家参展厂商将独立业务洽谈室规划为展台核心区域 例如新易盛展台设三间会议室和一间产品演示室 [4] - 新易盛展示区仅一面墙展出从400G到1.6T光模块及相关器件 狭小展区有十余位参展者围观 [4] 技术演进与产品动态 - 光通信领域受AI算力驱动 800G光模块加速部署 1.6T走向成熟 [6] - 多家厂商在光博会展示1.6T样品 部分头部厂商已开始出货 [7] - 800G是短距高速光模块最主要应用速率 景气度持续三四年 预计今年行业头部企业出货量将超过50% [10] - 剑桥科技预计明年产品仍以800G为主 但1.6T产品逐步实现量产上量 [10] - LightCounting预测1.6T光模块2027年开始商用 市场占比逐步提升 [10] - Marvell人士称1.6T在业界已很成熟 部分厂家进入量产 3.2T研发需2-3年周期 [10] 海外市场与客户拓展 - 恩达通大客户包括美国O公司(Oracle) 系其光模块三家主供商之一 产品主要销往美国市场 产能优先供应北美 硅谷设办公室 [11] - 微软、亚马逊、谷歌、Oracle等海外巨头在手订单积压总额近1万亿美元 正投入大额资金建设新数据中心 [11] - 恩达通展台挂出招聘启事寻求海外光通信销售人才 多家企业展台介绍和产品手册为英文版本 与会者含外国面孔 [11] - 新易盛上半年境外市场售出光模块557万只 实现收入98.5亿元 海外营收占比94.4% [11] - 中际旭创上半年海外售出光模块725万只 实现营收127.7亿元 海外营收占比86.3% [11] - 产业链人士称国内市场价格竞争激烈 客户目标价贴成本走 海外特别是美国有需求且价格较好 [12] - 海外拓展主要方式为参加展会(如OFC)或通过渠道商、代理商触达客户 [12] - 海外展会大多为中国参展商 产品同质化严重 知名客户供应链成熟 需定制化解决痛点才能切入 [12] 行业竞争与挑战 - 光迅科技市场总监指出行业竞争激烈 收入结构单一 技术迭代周期长 依赖周期性资本投入 [12] - 同质化竞争加剧 价格战频发 企业盈利空间持续收窄 [12] - 头部上市公司人士称海外市场难进入 但能进入则生态较好 [12] AI算力架构技术讨论 - 产业密切关注AI基础设施进化 热议Scale-out(横向拓展)和Scale-up(纵向拓展)两种AI算力集群架构 [13] - Scale-up解决机柜间互联问题 Scale-out解决万卡及百万卡集群问题 后者发展更迅速 [13] - 随着Scale-up超节点崛起 部分从业者不看好Scale-out 认为其故障率高 网络互联脆弱 光模块烧毁为日常事件 [13] - 阿里云在Scale-out网络HPN积累光互联实践 正研发Scale-up网络技术UPN [13] - Scale-out网络互联现阶段主要选择光模块 Scale-up处于铜缆/AEC与光模块竞争阶段 中美市场选择差异大 [14] - 为满足10万卡级GPU低成本互联 需更高速率、更低时延、更低功耗技术 超节点成为产业链突破目标 [14] - 英伟达提供Scale-out和Scale-up全面解决方案 价值链从纯算力向算力+互联+光子集成扩张 [14] AI驱动需求与光芯片重要性 - AI热潮为光通信产业带来明确增长空间 光模块在数据中心建设成本中占比5%-15% 超大规模集群架构大幅增加需求量 [15] - 预计2026年英伟达B300和GB300对外互联全面采用800G 每颗GPU所需800G光模块从平均2.5个增加到5个 [18] - 2026年为ASIC元年 接下来两三年持续放量 800G光模块需求量上升 [18] - 光芯片占光模块成本最高部分 竞争主要围绕光芯片 在高速光模块(如200G、400G、800G)中成本占比达30%-70% [18] - 光发射芯片将电信号转光信号 影响传输距离和信号质量 光接收芯片将光信号转回电信号 影响系统性能准确性 [18] - 芯思杰作为光电探测器芯片供应商 专注光接收芯片 表示光芯片需求旺盛 AI是未来趋势 [18] 行业理性扩张与风险意识 - 部分从业者担心AI泡沫存在 认为产业需更加理性和克制 AI应用实际滞后 [19] - 建议根据自身情况、终端应用和客户订单适当扩产 稳步前行 [19] - 光模块长期需求确定 机遇大于风险 但若上游核心器件供应缓解 产能可能超过需求 [19]
和高盛相反!大摩:光模块是时候“获利了结”了
硬AI· 2025-09-12 14:25
文章核心观点 - 摩根士丹利认为光模块行业基本面利好已充分反映在股价中 建议投资者保持纪律性并逐步获利了结[2][3] - 该观点与高盛8月底的乐观报告形成鲜明对比 高盛认为暴涨后估值依然合理[3][6] - 1.6T产品快速放量将成为2025年下半年和2026年的关键增长催化剂[11][12] 行业估值分析 - 新易盛和天孚通信估值超过历史+1标准差水平 显示基本面利好至少已被部分消化[2][5] - 中际旭创估值低于+1标准差水平 在行业中具有相对估值优势[2][5] - 自2025年初以来 中际旭创前瞻市盈率从14倍上升至24倍 新易盛从8倍升至20倍[5] 个股表现与评级调整 - 新易盛自4月以来涨幅达460% 被双重下调至减持评级 目标价255元[3][8] - 中际旭创上涨312% 维持增持评级 目标价435元 作为1.6T新产品先驱者[3][9] - 天孚通信涨269% 下调至减持评级 目标价上调至142元[3][10] - 华工科技涨62% 维持减持评级 因基本面相对较弱且估值更贵[3][10] 增长前景与催化剂 - 新易盛在2Q25实现338%同比业绩增长后 增长率可能显著放缓[3] - 1.6T光模块出货量应在2025年下半年逐步提升 2025-2026年启动商业化生产[12] - 800G需求保持强劲 有助于抵消低端光模块的价格和销量压力[12] - 随着高端GPU交付重启 1.6T产品将成为重要收入和盈利驱动因素[12]
“易中天”市值破万亿,凭什么?
经济观察报· 2025-09-12 12:43
市场表现与事件驱动 - CPO概念板块在9月11日整体上涨6.64%,主力资金净流入197.63亿元,涨幅位列A股所有概念板块第一 [2] - 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合称"易中天")当日分别上涨13.42%、14.28%、13.54%,三家公司合计市值首次突破万亿元,分别达到约3800亿元、4900亿元、1550亿元 [2] - 股价暴涨直接受甲骨文公司云业务超预期业绩指引驱动,其因AI算力需求激增导致股价单日暴涨超35% [3] 行业技术演进与产品迭代 - 光模块技术正从800G向1.6T加速迭代,CPO(共封装光学)成为行业新焦点,其通过光电集成将传输距离缩短至毫米级,显著降低信号衰减和功耗 [7][9] - 国内头部厂商如光迅科技、中际旭创、新易盛均展示800G/1.6T光模块及CPO方案,其中光迅科技全球首发集成光引擎、光纤管理单元及外置光源的CPO系统 [6][10] - 800G产品当前贡献主要营收,中际旭创二季度海外客户需求以800G/400G为主,新易盛1.6T产品自2025年起"起量显著" [10][11][12] 企业财务表现与竞争格局 - 2025年上半年中际旭创归母净利润39.95亿元(同比增长69.4%),新易盛39.42亿元(同比增长355.68%),天孚通信8.99亿元(同比增长37.46%) [16] - 新易盛营收与净利润快速逼近中际旭创,两者营收差从2024年近3倍缩窄至43.5亿元,且新易盛毛利率达47.48%,反超中际旭创的39.96% [17] - 全球光模块市场前十厂商中中国企业占七席,中际旭创位列全球第一 [14] 产业链瓶颈与国产化挑战 - 高端光芯片国产化率仅约3%,50G及以上EML激光器、25G及以上电芯片(如DSP、TIA、CDR)仍依赖美日供应商 [22] - 原材料供给紧张,中际旭创坦言行业需求快于供应链能力,光迅科技强调提升国内高端元器件自主可控能力 [22] 资本开支与增量市场 - 海外四大云厂商(微软、亚马逊、Meta、谷歌)2025年合计资本开支预计同比增长50%至3338亿美元 [24] - 阿里巴巴单季度AI+云资本支出达386亿元,计划三年投入3800亿元于AI相关开支 [24] - 增量市场包括Scale-up网络(服务器内部光替代铜)及DCI长距离连接(400G/800G ZR/ZR+模块),中际旭创预计相关需求将从2025年起提升 [25][26] 市场争议与估值分歧 - 买方机构质疑制造业周期性风险,反对"线性外推"的净利润预测(如中际旭创2027年250亿元) [19][20] - 卖方机构如国盛证券、开源证券、东北证券分别预测中际旭创2027年净利润为198.2亿元、208.34亿元、236.04亿元,认为AI算力需求是结构性革命 [21]
和高盛相反!大摩:光模块是时候“获利了结”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9-12 11:38
核心观点 - 摩根士丹利认为光模块行业基本面利好已充分反映在股价中 建议投资者获利了结 与高盛乐观观点形成鲜明对比 [1][2][3] - 行业估值升至历史区间上沿 部分公司估值超过+1标准差水平 上涨空间有限 [6][7] - 1.6T产品将成为2025年下半年和2026年的关键增长催化剂 [13] 行业表现与估值分析 - 自4月以来新易盛涨幅达460% 中际旭创上涨312% 天孚通信涨269% 华工科技涨62% [4] - 中际旭创前瞻市盈率从2025年初14倍升至24倍 新易盛从8倍升至20倍 [7] - 新易盛和天孚通信估值超过历史+1标准差水平 中际旭创估值低于+1标准差水平 [7] 个股评级调整 - 新易盛遭双重下调至减持评级 目标价255元 2Q25同比业绩增长338%后增长率可能显著放缓 [3][10] - 中际旭创维持增持评级 目标价435元 作为1.6T新产品先驱者 2026年有望实现显著增长 [11] - 天孚通信下调至减持评级 目标价上调至142元 盈利增长潜力已充分反映在股价中 [12] - 华工科技维持减持评级 基本面相对较弱且估值更贵 [13] 产品与技术前景 - 1.6T光模块出货量预计在2025年下半年逐步提升 受高端GPU交付重启推动 [13] - 800G于2024年开始量产 1.6T将在2025-26年启动商业化生产 [13] - 部分公司已完成1.6T产品验证阶段 预计2025年下半年和2026年将快速放量 [13] - 800G需求保持强劲 可抵消低端光模块的价格和销量压力 [13]
CPO概念强势爆发,大金融表现活跃,贵金属陷入调整
格隆汇· 2025-09-12 10:59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午盘上涨1.12% 深成指上涨2.63% 创业板指上涨4.31% [1] - 两市超3300只个股上涨 合计成交额达1.48万亿元 [1] 行业板块表现 - CPO概念板块大涨7.1% 超10只个股涨停或涨超10% 包括海光信息、中际旭创、新易盛 [3] - 算力硬件股集体大涨 工业富联实现2连板 [3] - 芯片股爆发 赛微微电20cm涨停 [3] - 大金融板块活跃 国海证券涨停 [3] - 贵金属概念股重挫2.48% 西部黄金大跌6.48% 招金黄金、恒邦股份跌幅均超3% [3] - 珠宝首饰、采掘行业、油气、旅游等板块跌幅居前 [3] 重要市场动态 - 国内多家品牌金饰价格接近1080元/克 [3] - 国家将推出面向适龄女生HPV疫苗接种服务 [3] - 国家卫健委宣布2024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79岁 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3]
“易中天”市值破万亿,凭什么?
经济观察网· 2025-09-12 09:06
CPO概念板块市场表现 - CPO概念板块整体上涨6.64% 位列所有概念板块涨幅第一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197.63亿元 [2] - 新易盛上涨13.42% 中际旭创上涨14.28% 天孚通信上涨13.54% 三家公司合计市值首次突破一万亿元(新易盛3800亿元 中际旭创4900亿元 天孚通信1550亿元) [2] - 板块上涨直接催化为甲骨文云基础设施业务新合同超预期 股价单日暴涨35% 市场解读为AI算力需求持续强劲信号 [3] 光博会行业动态 - 第二十六届光博会单日参观人数达77418人 首次与SEMI-e半导体展联动 形成光电融合产业平台 [4] - 头部厂商集中展示800G/1.6T光模块及CPO/LPO技术方案 包括光迅科技 中际旭创 新易盛等国内企业及Coherent等国际厂商 [4] - 多家厂商对核心技术采取保护措施 新易盛禁止拍照 光迅科技CPO演示需预约 [7] 光模块技术演进与需求驱动 - 光模块核心作用为光电信号转换 AI算力需求推动速率从100G/400G向800G/1.6T迭代 [5] - GPU数量增长与铜缆物理极限矛盾推动"光进铜退" 高端光模块中光芯片与电芯片成本占比达70%-80% [6] - CPO技术将光学器件与交换芯片共封装 传输距离缩短至毫米级 有效降低信号衰减与功耗 [7] 企业财务表现与竞争格局 - 中际旭创2025H1归母净利润39.95亿元(同比+69.40%) 新易盛39.42亿元(同比+355.68%) 天孚通信8.99亿元(同比+37.46%) [14] - 新易盛营收104.37亿元逼近中际旭创147.89亿元 净利润接近持平 毛利率47.48%反超中际旭创39.96% [15][16] - 中际旭创全球光模块市场份额第一 前十厂商中中国企业占七席 [13] 产能与估值争议 - 市场预测中际旭创2027年净利润达250亿元 争议焦点为产能扩张后产品降价风险与制造业周期规律 [18] - 券商预测分化 国盛证券预测198.2亿元 开源证券208.34亿元 东北证券236.04亿元 [19] - 卖方机构认为AI算力需求属结构性革命 非传统硬件周期可衡量 [19] 产业链瓶颈与国产化进展 - 高端光芯片国产化率约3% 50G以上EML激光器依赖进口 电芯片(DSP/LDD/TIA/CDR)25G以上主要依赖海外供应商 [20] - 光迅科技提出力争自主可控 提升国内高端材料与元器件生产能力 [21] - 中际旭创员工持股计划减持249.68万股(约2.51亿元) 高管计划减持71.91万股 [21] 未来需求与增量空间 - 海外四大云厂商2025年合计资本开支预计同比增50% 超3338亿美元 阿里计划三年投入3800亿元于AI资本开支 [22] - 光互连技术向服务器内部GPU连接(Scale-up)延伸 替代铜缆解决带宽瓶颈 [23][24] - 数据中心互联(DCI)需求增长 推动400G/800G ZR/ZR+相干光模块应用 中际旭判断为重要增量 [25][26]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夏(159381)蓄力回调,高盛上调“光模块双巨头”中际旭创和新易盛目标价
新浪财经· 2025-09-12 06:50
市场表现 - 9月12日光模块CPO龙头股回调 新易盛 中际旭创 天孚通信跌幅均超4% [1] -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夏(159381)下跌2% 成交额超2.5亿元 该ETF光模块CPO权重占比超50% [1] - 新易盛 中际旭创 天孚通信在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中权重分别为20.3% 18.8% 6.5% 三巨头合计权重超40% [1] 估值分析 - 高盛报告显示新易盛2026年预期市盈率为19倍 与2021年以来历史平均水平19倍一致 [1] - 中际旭创2026年预期市盈率为23倍 接近2021年以来历史平均水平22倍 [1] - 尽管股价大幅上涨 两家公司估值仍被高盛认为合理 且目标价被上调 [1] 行业景气度 - 上游算力产业链(光模块/PCB)对英伟达 微软等海外科技企业出口较多 海外营收比重持续攀升 [2] - 北美巨头资本开支上修及产业链技术迭代推动A股算力产业链景气预期升温 [2] - 兴业证券指出北美算力行情自下半年以来持续演绎 [2] 资金动向 - 算力方向波动加剧 快速上涨后出现资金批量止盈现象 [1] - 市场持续关注算力板块后续表现 [1]
一则利空突袭!超级黑马赛道集体大跌!
天天基金网· 2025-09-12 05:18
摩根士丹利研报引发光模块板块调整 - 摩根士丹利发布研报建议对光模块板块获利了结 认为过去几个月股价显著上涨且基本面积极因素已充分反映[3][6] - 该行指出自4月以来新易盛涨幅达460% 中际旭创上涨312% 天孚通信涨269% 华工科技涨62%[8] - 基于估值考量 新易盛和天孚通信估值超过历史+1标准差水平 中际旭创估值低于+1标准差但前瞻市盈率从14倍升至24倍[8] 光模块龙头股价表现及市场影响 - 中际旭创盘中跌超6% 新易盛跌超7% 天孚通信跌超8% 拖累创业板指和5G指数走弱[3][5] - 新易盛对深证成指贡献度-12.45点(跌幅5.98%) 中际旭创贡献度-10.47点(跌幅4.48%) 天孚通信贡献度-3.53点(跌幅6.61%)[6] - 外盘算力龙头甲骨文和英伟达同步走低 加剧市场情绪波动[3] 机构对光模块板块的分歧观点 - 花旗持建设性观点 认为2027年需求明朗且市盈率上调至20倍以上合理 支持因素包括Broadcom对ASIC增长乐观及Meta/OpenAI资本支出展望[3][12][13] - 高盛调研报告显示新易盛和中际旭创2026年预期市盈率分别为19倍和23倍 与历史平均水平一致 并将两家公司2025-2027年EPS预期上调3%-38%[14] - 摩根士丹利维持中际旭创增持评级(目标价435元) 下调天孚通信至减持(目标价142元) 维持华工科技减持评级[8][9] 行业基本面与估值变化 - 光模块企业受益于AI基础设施乐观情绪 即使盈利下降公司股价仍上涨 如中兴通讯H股年初至今涨49%(上半年盈利降12%) 优刻得H股涨319%(盈利降22%)[7] - 摩根士丹利认为新易盛二季度年度收益增长338%后未来增长将显著减速 可能引发评级下调[8] - 花旗指出光模块市场规模扩张与光电共封装技术演进(LPO/OIO)将支撑长期需求[13]
创业板人工智能概念股走低,多只相关ETF跌超2%
搜狐财经· 2025-09-12 05:15
创业板人工智能概念股表现 - 新易盛和天孚通信股价下跌超过6% 中际旭创下跌超过4% [1] - 多只创业板人工智能相关ETF受重仓股下跌影响 跌幅均超过2% [1] 人工智能ETF市场表现 - 富国创业板人工智能ETF现价1.648元 下跌0.042元 跌幅2.49% [2] - 国泰创业板人工智能ETF现价1.782元 下跌0.040元 跌幅2.20% [2] - 华宇创业板人工智能ETF现价0.873元 下跌0.019元 跌幅2.13% [2] - 华夏创业板人工智能ETF现价1.645元 下跌0.035元 跌幅2.08% [2] - 大成创业板人工智能ETF现价1.468元 下跌0.030元 跌幅2.00% [2] - 南方创业板人工智能ETF现价1.872元 下跌0.037元 跌幅1.94% [2] 人工智能行业发展趋势 - 随着下游实际应用不断落地 人工智能正从概念主题投资进入景气投资阶段 [2] - AI行业已从概念验证阶段成功迈入规模化应用阶段 [2] - 市场关注点从技术可行性转向企业盈利能力 [2] - 投资决策更加强调技术商业化进度和行业景气度 [2] - 盈利预期确定向上的标的具备良好投资价值 [2]
一则研报突袭!超级黑马,集体大跌!
券商中国· 2025-09-12 04:05
市场行情突变 - 光模块龙头股集体大跌 中际旭创盘中一度跌超6% 新易盛一度跌超7% 天孚通信一度跌超8% [1][3] - 创业板指数和5G指数全线走弱 外盘算力龙头甲骨文和英伟达集体走低 [1] - 摩根士丹利发布研报建议获利了结 认为股价已反映大多数基本面积极因素 [1][4] 摩根士丹利观点 - 认为光模块行业估值已充分反映利好因素 新易盛和天孚通信估值超过历史+1标准差水平 [5] - 维持中际旭创增持评级 目标价435元 因其1.6T新产品先驱地位和2026年增长潜力 [6] - 下调天孚通信至减持评级 目标价142元 因盈利增长潜力已完全反映在股价中 [6] - 维持华工科技减持评级 认为其基本面弱于同行且估值过高 [7] 估值变化数据 - 中际旭创前瞻市盈率从2025年初14倍升至24倍 新易盛从8倍升至20倍 [5] - 自4月以来股价涨幅:新易盛460% 中际旭创312% 天孚通信269% 华工科技62% [5] - 新易盛2025年二季度实现338%年度收益增长 但未来增长率可能显著减速 [5] 不同机构观点 - 花旗持建设性观点 认为2027年需求明朗 光模块企业市盈率上调至20倍以上合理 [1][9][10] - 高盛调研显示新易盛和中际旭创估值合理 2026年预期市盈率分别为19倍和23倍 [10] - 支撑因素包括Broadcom对ASIC增长乐观 Meta和OpenAI长期资本支出积极展望 [9] 行业基本面 - 高端GPU快速交付提速使市场对收发器出货量看法更加积极 [4] - 光模块市场规模扩张与光电共封装总可用市场增长 未来ASIC可能采用LPO技术 [9] - 中兴通讯H股年初至今上涨49% 优刻得H股飙升319% 主要受益于AI基础设施应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