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盛石化(002493)

搜索文档
大炼化周报:长丝产销数据承压-20250921
东吴证券· 2025-09-21 08:2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行业投资评级 [1][2][4][6][7][11] 核心观点 - 长丝产销数据承压 涤纶长丝POY/FDY/DTY行业库存环比增加1.3/1.2/0.4天至20.6/28.8/31.5天 同时产销率环比下降14个百分点至43.3% [2][9] - 炼化价差收窄 国内重点大炼化项目价差环比下降19元/吨至2516元/吨(-0.8%) 国外重点大炼化项目价差环比下降12元/吨至1181元/吨(-1.0%) [2][8] - 聚酯产品利润分化 POY单吨净利润环比下降29元/吨至79元/吨 FDY单吨净利润环比下降67元/吨至-33元/吨 DTY单吨净利润环比上升2元/吨至64元/吨 [2][9] - 下游织造需求疲软 织机开工率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至62.2% 织造企业原料库存环比下降0.1天至14.3天 [2][9] 大炼化周度数据简报 - 原油价格小幅上涨 布伦特原油本周均价67.6美元/桶 环比上涨1.6% WTI原油本周均价63.5美元/桶 环比上涨1.5% [8] - 主要化工产品价差收窄 PX较原油价差环比下降11.6美元/吨至338.7美元/吨 PX开工率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至85.3% [2][9] - 民营炼化公司市场表现分化 新凤鸣近一年涨幅63.1% 恒逸石化近一周跌幅3.3% [8] - 盈利预测显示增长趋势 恒力石化2025年预测归母净利润80.24亿元 桐昆股份2025年预测归母净利润22.12亿元 [8] 聚酯板块 - 涤纶长丝价格全面下跌 POY行业均价6704元/吨环比下降86元/吨 FDY行业均价6936元/吨环比下降143元/吨 DTY行业均价7982元/吨环比下降39元/吨 [2][9] - 聚酯产业链开工率保持高位 涤纶长丝开工率91.5%环比上升0.1个百分点 PTA开工率75.5%环比上升3.9个百分点 [2][9][32] - 乙二醇库存压力增大 华东MEG库存环比增加1.2万吨至39.0万吨 MEG开工率70.9%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 [9][35] - 短纤盈利改善 涤纶短纤单吨净利润环比上升29.6元/吨至80.0元/吨 短纤开工率86.9%环比上升0.3个百分点 [9][75] 炼油板块 - 国内成品油价格上涨 汽油参考价格8019.3元/吨环比上涨10.6元/吨 柴油参考价格6936.1元/吨环比上涨24.3元/吨 [9][82][84] - 美国成品油涨幅明显 美国汽油价格4384.2元/吨环比上涨77.0元/吨 美国柴油价格5097.7元/吨环比上涨60.6元/吨 [9][96][98] - 欧洲成品油价差扩大 欧洲汽油价差1920.9元/吨环比上升67.7元/吨 欧洲柴油价差1472.2元/吨环比上升31.2元/吨 [9][110][112] - 新加坡航煤价差收窄 航煤FOB新加坡较原油价差1012.7元/吨环比下降16.0元/吨 [9][129][131] 化工板块 - 烯烃类产品价差收缩 LLDPE较原油价差3712.3元/吨环比下降60.8元/吨 均聚聚丙烯较原油价差2457.3元/吨环比下降80.8元/吨 [9][134][138] - EVA光伏料价格稳定 EVA光伏料价格11300元/吨环比上涨240元/吨 EVA光伏料较原油价差7795.9元/吨环比上涨182.5元/吨 [9][141][142] - 苯乙烯价差表现疲软 苯乙烯较原油价差环比下降 但具体数值未在数据表中体现 [145][146] - 丙烯腈价格走势平稳 丙烯腈较原油价差显示在图表中 但具体环比变化未在数据表列出 [145][150]
2025年1-5月中国化学纤维产量为3503.7万吨 累计增长5.5%
产业信息网· 2025-09-21 02:13
行业产量数据 - 2025年5月中国化学纤维单月产量735万吨 同比增长5.2% [1] - 2025年1-5月化学纤维累计产量3503.7万吨 累计同比增长5.5% [1] 相关企业 - 行业报告涉及新乡化纤、恒力石化、华峰超纤、荣盛石化、吉林化纤等10家上市化纤企业 [1] 数据来源 - 产量数据源自国家统计局与智研咨询联合发布 [2] - 智研咨询同步发布《2025-2031年中国化学纤维行业市场运行现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1]
全球化工行业-温故知新:反内卷背景下全球基本面再探讨
2025-09-19 03:15
[**行业与公司**] - 行业:全球化工行业,聚焦中国及海外市场 [1][3][8][13] - 涉及公司: - 中国:万华化学(评级上调至超配,目标价人民币80元)、荣盛石化(目标价上调至人民币10.6元) [8][26] - 欧洲:Akzo(首选)、Syensqo、BASF、AKE(均为超配) [8][27][28] - 美国:LyondellBasell(看好) [8] - 印度与东南亚:PTTGC、Petronas Chemicals(看好) [8][31] - 韩国:LG Chem(平配)、Lotte Chem(低配) [32]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全球供应增长放缓**: - 2024-28年全球产能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为2.0%(乐观情境,中国关闭老旧产能)至3.1%(悲观情境,中国不关闭产能),低于2020-24年的3.9% [8][22] - 主要产品产能年均复合增长率区间:无关闭产能时为1.0%-6.4%,关闭产能时为0.8%-4.0% [8][20] - **行业复苏预期**: - 基本面显著复苏需等待2026年中期,依赖中国“反内卷”政策细化及需求改善 [16][23][25] - 中国政策重点可能针对运营超过20年的老旧产能,但全面关闭概率较低 [16] - **海外产能关闭影响**: - 海外高成本工厂关闭(如欧洲)为全球供需带来结构性变化,利好低成本企业 [3][18][31] - 2025-27年海外关闭产能占全球比例:TDI(18%)、PO(16%)、MMA(15%)等产品受影响显著 [39][40] - **中国市场动态**: - A股化工股自2025年7月政策公布后平均上涨约10%,但盈利仍承压 [21] - 进口替代进程加速,部分产品进口依赖度下降(如苯乙烯、丙烯腈) [38] [**其他重要内容**] - **风险提示**: - 供给侧改革效果不及预期、需求恶化、库存周期不利 [33] - 贸易摩擦及原油价格波动可能影响盈利 [21] - **区域市场差异**: - 东盟/印度化工股上涨20-25%,欧洲持平,美国大宗化工股下跌约10% [26] - **数据支持**: - 全球纯苯及C2-C6产业链产能分析显示增长放缓 [19][22] - 中国主要石化产品产能利用率(UTR)及进口依赖度变化详见表格 [38] [**投资建议**] - 超配万华化学(受益于产量增长、原料升级及价差扩张) [26] - 欧洲首选通缩受益者(如Akzo)及现金流强劲企业 [27][29] - 看好低成本、本土市场聚焦的东南亚企业(如PTTGC) [31]
全球化工行业 - 不止于 “反内卷”,全球基本面再审视-Global Chemicals-More than Anti-Involution A Revisit of Global Fundamentals
2025-09-17 01:51
这是一份关于全球化学品行业,特别是中国化学品行业的电话会议纪要,由摩根士丹利研究团队于2025年9月16日发布。以下是基于纪要内容的全面、详细总结,并按照要求分组列出关键要点。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行业** * 全球化学品行业,重点关注中国及海外(欧洲、北美、亚太)市场[1][3][8] * 细分领域包括基础化学品(苯、乙烯、丙烯等C2-C6产业链)、聚氨酯(MDI, TDI)、工程塑料等[38][40][173] **公司** * 中国公司:万华化学 (Wanhua Chemical, 600309.SS)、荣盛石化 (Rongsheng Petrochemical, 002493.SZ)[8][25][26] * 欧洲公司:Akzo(首选)、Syensqo、巴斯夫 (BASF)、AKE(均超配)[8][27][28] * 美国公司:利安德巴塞尔 (LyondellBasell)[8] * 印度及东南亚公司:PTTGC、马石油化工 (Petronas Chemicals)[8][31] * 韩国公司:LG化学 (LG Chem, 平配)、乐天化学 (Lotte Chem, 低配)[32]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全球供应增长放缓与反内卷政策影响** * 全球化学品供应增速预计在2024-28年放缓 预计2024-28年全球苯和C2-C6产能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在熊市情景(中国不关闭旧产能)下为3.1%,在牛市情景(中国关闭所有20年以上旧产能)下为2.0%,均低于2020-24年期间3.9%的CAGR[8][21][47] * 反内卷政策是重燃投资者兴趣的关键 中国潜在的化学品行业反内卷措施,以及海外玩家因高生产成本关闭工厂,共同重燃了市场对该板块的兴趣[3][10][11] * 更显著的基本面改善预计从2026年中开始 2025年仍有许多项目(尤其是基础产品)投产,但2026年后的项目日程不确定性高 中国石化公司将在2026年敲定第十五个五年计划的项目管线,并期待针对新增产能的反内卷政策出台[22][23][48] **2 中国产能状况与盈利能力** * 中国过去几年经历了大规模产能扩张 2020-24年,C2/C3/C4/C6链的产能CAGR普遍高达两位数,而芳烃链(苯/甲苯/PX)的CAGR为高个位数至低两位数[64] * 国有企业将在未来扩张中占据主导 对于乙烯、丙烯和苯等关键基础产品,国企或国企参与的项目预计占2025-28年新增产能的48%-67%[66][68][71] * 行业盈利能力显著恶化 2021年至2024年,中国追踪的30多种主要石化产品中,约三分之二的产品毛利率(GPM)侵蚀超过10个百分点 平均GPM从2021年的18%降至2024年的3-4%[120][123] * 多数生产商尚未出现现金亏损 尽管产品GPM面临挑战,但由于原材料占销售成本(COS)的80-90%,大多数国内主要石化生产商在2024年仍录得正的EBITDA率和经营现金流[127][129] **3 海外产能关闭与产品暴露** * 海外产能关闭集中在非基础产品 基于产能关闭追踪器,已宣布的关闭主要集中在规模相对较小的化学品(即非基础产品)上 对于乙烯和丙烯等基础产品,关闭产能仅占各产品2024年全球总产能的1-3%[95][96] * 某些产品将受到较大影响 2022-24年,己二腈和MMA的关闭产能占全球产能的5%以上 2025-27年,芳纶纤维、TDI、环氧丙烷(PO)和己二胺(HMD)的关闭产能预计将分别占其全球产能的17%、10%、9%和7%[96][97][102] * 欧洲是产能关闭的主要区域 在2022-24年和2025-27年,欧洲的关闭项目数量占比均超过50%,其次是东亚(主要是日本和韩国)[106][107][112] **4 进口替代与股票推荐** * 中国进口依赖度大幅下降 在追踪的30多种产品中,除丁醇/辛醇和丁二烯外,所有产品的进口依赖度均下降 平均进口依赖度从2021年的11%降至2024年的3%[137][140] * 万华化学升级至超配(OW) 目标价上调至人民币80元(原为70元) 预计其石化业务比同行具有更高的上行潜力,可能受益于销量增长、原料升级以及中国反内卷政策带来的产品价差扩大[25][180][186] * 荣盛石化目标价上调 目标价上调至人民币10.6元(原为9.65元),维持平配(EW) 预计第三季度业绩将环比改善,但等待更详细的反内卷政策带来更有意义的上涨空间[26][207] 其他重要内容 **下行风险** * 供给侧改革效果不及预期,新增产能未得到控制[33] * 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导致需求恶化[33] * 库存周期转向不利于需求[33] **数据与单位** * 全球供应CAGR:2020-24年为3.9%,2024-28年熊市情景(无关闭)为3.1%,牛市情景(有关闭)为2.0%[8][21][47] * 主要产品产能CAGR范围:无中国关闭时为1.0%至6.4%,有中国关闭时为0.8%至4.0%[8][16][54] * 自反内卷意图宣布(2025年7月18日)至9月16日,主要A股化工股平均上涨约10%,上证综合指数上涨9%[17] * 2019年全年,主要A股化工股上涨33%,上证综指上涨24%[18] * 中国PE 2024年进口依赖度为32%(约1300万吨),PX为20%[137][150][155]
绿色低碳相关产业受到关注
东方证券· 2025-09-17 01:45
行业投资评级 - 基础化工行业评级为看好(维持)[5] 核心观点 - 绿色低碳相关产业受到市场关注,包括绿色甲醇、生物航煤、绿色聚酯等,这些行业具有广阔存量市场空间,在可持续发展政策要求下需发展新型绿色低碳产品替代存量市场,并可能设置机制维护较高投资回报率,市场空间大、产品盈利好、企业成长快[8] - 市场当前参与主要因产业化项目即将在国内落地或投产,在三个行业中相对看好绿色聚酯,因生物航煤应用领域管控严格且原料有限,绿色甲醇无明显技术壁垒主要壁垒在工厂认证[8] - 绿色聚酯行业以物理法加工水平较成熟,但仅能以瓶片为原料,产品主要为短纤和瓶片,全球聚酯纤维年产量7900万吨,聚酯瓶片年产量3200万吨,新技术突破使原料不再受瓶片局限,产品可完全替代原生料,打开庞大新空间[8] - 新技术包括再生循环与生物基材料,再生循环技术主要有化学法与生物法,生物法反应条件温和,产品得再生PTA和再生乙二醇,灵活性高,已获众多食品饮料、服装、轮胎巨头青睐,产业化后有望快速获取份额并维持较高回报率[8] - 生物基材料方面,国内开发以呋喃二甲酸(FDCA)替代PTA的技术路线,利夫生物是关键原料FDCA主要生产企业,已获多家聚酯产业链重要企业投资,生物基聚酯产业化应用已箭在弦上,明确应用情景有望快速放量[8] 投资建议与投资标的 - 看好绿色聚酯产业中领先布局关键节点的万凯新材(301216,买入)[3] - 看好"反内卷"政策预期驱动下石化与化工行业景气复苏,主要标的包括中国石化(600028,买入)、恒力石化(600346,买入)、荣盛石化(002493,买入)、万华化学(600309,买入)、华谊集团(600623,买入)[3] - 看好农药制剂环节的润丰股份(301035,买入)、国光股份(002749,买入)、海利尔(603639,买入)等[3]
炼化板块上半年需求&重点产品产能投放
2025-09-17 00:50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炼化及石化行业 涵盖炼化板块 化工品 成品油 芳烃链 烯烃链等细分领域[1] - 公司提及恒力石化 荣盛石化 东方盛虹及中石化[22] 核心观点与论据 需求情况 - 2025年上半年炼化板块需求呈现分化趋势[2] - 成品油需求加速下滑 汽油需求同比减少5% 柴油同比减少7% 航煤保持正向增长约5%[2] - 芳烃链需求增速放缓 PX增长2% PTA增长6% 长丝按钢帘口径增长4% 短线1% 己二酸负增长[2] - 烯烃链高速增长 乙烯增长9% 丙烯增长13% 丁二烯增长22%[2] - 其他产品如瓶片 薄膜 甲醇等整体需求增速较高[2] - 2025年汽柴油需求下降5%-7%[11] - 终端产品出口量增加 通过以价换量策略消化部分新增产能[9] 价格与价差表现 - 2025年炼化产品价格整体表现较差 大部分产品月度环比逐月下降[1] - 副产品硫磺 石油焦及丁酮价格出现亮点 丁酮在7月份单月上涨21%[1] - 去年强势的PX和纯苯今年价格偏弱[1][4] - PX价差逐步改善 Q1价差约200美元 Q2约256美元 暂时稳定在此水平[11] - PTA因新增产能1110万吨(对应13%-14%增速)及纺服需求走弱 加工费降至300元[11] - 长丝产业链价差未达预期 因下游坯布库存高且持续降价 终端产品价格压力大[12] - 烯烃板块表现超预期 乙烯与原油价差处于近五年次高位[13] - 乙烯和丙烯价差并未出现预期中的进一步深跌 相对稳定[14] - 海外成品油市场表现较好 尤其是柴油和汽油价差较高[15][16] 开工率与产能 - 山东地炼开工率因消费税抵扣比例调整从20年70%降至24年50%左右 25年进一步下降但近期恢复至70%左右[5] - 主营炼厂开工率相对稳定 负荷基本持平于前两年旺季水平[5] - 芳烃链PX PTA PET长丝及醋酸等开工率一般在80%以上 甲醇平均达88%[6] - 乙烯 丙烯及丁二烯由于大规模投产 开工率较低 多数在80%以下 丙烯约70% 丁二烯不到70%[6] - 2019年至2025年是国内石化产品投产高峰期[20] - 预计2026年大部分产能增速将放缓 2027年增速进一步降低[20] - PX在24至25年无新产能 但26年裕龙石化可能新增300万吨PX产能[21] - 甲醇海外投产进入尾声 仅剩伊朗装置存在不确定性[21] - 涤纶长丝明年增速约3% 己内酰胺在26至27年投产放缓[21] 库存情况 - 库存表现分化明显 上游原材料如原油 煤炭及LNG库存处于高位[7] - 下游成品油类如汽柴油库存相当低 甲醇大部分时候库存也不高但上半年开始快速累库[7] - 烯烃链库存较高 包括新投产 开工率和社会库存都处于高位[8] - 芳烃链及纺服链整体状况较为健康 纯苯和苯乙烯库存绝对值不大[8][9] 出口与政策影响 - 21年至25年终端产品出口价格指数先涨后跌 23年以来平均每年降幅5%-7% 纺服领域23年至25年累计降幅达14%-15%[10] - 出口金额增长乏力但实际出口量显著增加 以价换量[10] - 国内化工品逐渐从进口替代转向直接出口 如苯乙烯 PVC TDI等产品 每年平均增速达20%-30%[10] - 国内成品油出口实行配额制 近年来出口配额基本维持不变[17] - 国内需求快速下滑 内部供应压力增大 但海外成品油市场不弱 导致国内外市场分化[17] - 政策上增量项目审批收紧 严控煤化工项目审批 提高外购石脑油裂解项目审批门槛[19] - 存量装置优化淘汰 工信部进行老旧产能统计 可能出台稳增长工作方案[19] 其他重要内容 - 山东地炼税务合规化程度提高 出厂价被动提升 使正常合规交税企业在成品油端受益[11] - 原油加工量达峰或下滑 副产品如石油焦 硫磺等供应收紧 价格涨幅明显[21] - 当前行业处于周期底部 产品价格及价差逐渐稳步小幅向上改善[22]
用二十年迎接一场阳谋,中国炼油反内卷开始行动
搜狐财经· 2025-09-16 14:20
行业历史发展 - 2015年6月舟山绿色石化基地项目启动 叠加国家放开民营炼厂原油进口权限和配额 推动炼化行业进入产能高速扩张期[2] - 2003年经济高速增长导致国内炼油产能缺口达8000万吨/年 柴油批发价飙升 三桶油炼厂满负荷仍难满足需求[8] - 2005-2015年间中国新增炼油产能4.2亿吨/年 山东地炼企业激增40余家 总产能突破1亿吨/年[8] 产能过剩与行业转折 - 2014年国际油价从115美元/桶暴跌至27美元/桶 炼油毛利从每桶15美元缩水至3美元[8] - 2015年原油进口权放开导致地炼企业疯狂采购低价原油 2016年山东地炼开工率不到80%但新建项目仍在报批[8] - 2024年中国炼油总产能达9.2亿吨/年 过剩约20% 但高端化工品仍高度依赖进口[17] 政策调控与装置淘汰 - 五部委联合对投运满20年装置进行全要素体检 重点针对建于世纪之交的第一代炼化装置[4][10] - 老旧装置采用过时技术 收率低能耗高 改造需投入数亿元 淘汰面临地方就业压力等阻力[10] - 政策导向通过减量置换引导企业从传统炼油转向化工新材料 没有妥协空间[17][19] 国际行业对比 - 日本2023年关闭两座日产12万桶老炼厂 韩国2025年自愿削减最多四分之一乙烯裂解产能[13] - 欧洲炼油能力从2008年1400万桶/日降至2023年不足1100万桶/日 相当于消失法国全境炼油能力[13] - 国际巨头将炼厂改造成生物燃料和塑料回收中心 转向专业化细分市场[13] 企业战略转型 - 荣盛石化新建金塘新材料 恒力石化转产锂电池隔膜原料超高分子量聚乙烯[17] - 中石油计划关停1-2家落后产能 加快蓝海新材料项目[17] - 山东地炼成立技术研究院开发高端白油和新材料 东明石化投资原油裂解制烯烃项目[17] 产业升级方向 - 高端新材料成为产业升级核心动力 涵盖高性能聚合物、先进复合材料等方向[19] - 应用于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和高端装备制造 获得国家政策倾斜[19] - 巴斯夫在湛江投资100亿欧元建设一体化基地 瞄准中国高端化工品市场空间[17] 行业演变特征 - 行业关键词从二十年前"缺口"转变为十年前"扩张" 当前进入"减量置换"阶段[19] - 特种聚烯烃和高性能纤维正取代汽油柴油 成为新时代关键词[19] - 国家意志驱动反内卷 要求重构行业生态和价值链[17][19]
荣盛石化(002493) - 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2025-09-16 13:15
会议信息 - 股东大会于2025年9月16日14:30现场召开,网络投票时间9:15 - 15:00[3] - 现场会议地点为杭州市萧山区益农镇浙江荣盛控股集团大楼十二楼会议室[3] 股东出席情况 - 出席现场会议股东及代表12人,代表股份73.73亿股,占比77.0255%[7] - 网络投票股东511人,代表股份1.33亿股,占比1.3878%[8] - 出席会议股东共523人,代表股份75.06亿股,占比78.4134%[9] 议案表决情况 - 《关于新增2025年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的议案》关联股东回避表决股份7.40亿股[11] - 该议案同意67.62亿股,占出席有效表决权股份总数99.9387%[12] - 中小投资者同意2.04亿股,占出席中小股东有效表决权股份总数98.0057%[13]
荣盛石化(002493) - 关于荣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的法律意见书
2025-09-16 13:15
会议信息 - 股东大会由2025年8月21日董事会决议召集,8月23日发布通知[3] - 现场会议于2025年9月16日14:30在杭州召开[4] - 深交所网络投票时间为9月16日9:15 - 15:00[4] 参会情况 - 现场出席股东及代表12名,代表股份7,373,110,332股,占77.0255%[5] - 网络投票股东511名,代表股份132,844,679股,占1.3878%[6] 议案表决 - 《关于新增2025年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的议案》获通过[10] - 该议案同意6,762,009,366股,占99.9387%[9] - 中小投资者同意203,732,784股,占98.0057%[9]
荣盛石化(002493):2022半年报点评:公司业绩短期承压,持续拓展产业链和深化国际合作
长城证券· 2025-09-16 06:0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0] 核心观点 - 公司业绩短期承压 但受益于"反内卷"政策及产业链优势 盈利有望逐步回升 [10] - 石化行业利润处于底部 炼油和PTA板块拖累业绩 但政策推动下行业景气度有望上行 [3][8] - 公司深化国际合作并拓展产业链 规模优势持续释放 [9][1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86.29亿元 同比下降7.83% [1]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6.02亿元 同比下降29.82% [1]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7.55亿元 同比上涨12.28% [1] - 2025年上半年销售毛利率13.29% 同比提升0.89个百分点 [2] - 2025年上半年销售净利率1.12% 同比提升0.08个百分点 [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15/34.50/45.13亿元 同比增长164.4%/80.1%/30.8% [1][10] 现金流与运营效率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75.87亿元 同比下降9.60% [2] - 应收账款30.41亿元 同比下降60.13% 周转率从26.08次提升至30.14次 [2] - 存货周转率从2.41次提升至2.90次 [2] 业务板块分析 - 石化行业营收1289.03亿元 同比下降10.18% 毛利率14.91% 同比提升1.47个百分点 [3] - 聚酯化纤行业营收111.26亿元 同比增长31.53% 毛利率1.50% 同比提升0.16个百分点 [3] - 炼油产品营收524.06亿元 同比下降12.42% 毛利率22.59% 同比提升4.02个百分点 [3] - PTA产品营收157.54亿元 同比下降39.59% 毛利率0.30% 同比提升1.44个百分点 [3] 产能与战略布局 - 浙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形成4000万吨/年炼油、880万吨/年对二甲苯、420万吨/年乙烯处理能力 [9] - 舟山-宁波基地互联互通实现协同发展 原油库总库容达460万方 [9] - 与沙特阿美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深化国际合作 [9]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9.55元 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40.1X/22.3X/17.0X [1][10] - 2025-2027年预计EPS分别为0.19/0.34/0.45元 [1][10] - ROE预计从2025年3.9%提升至2027年8.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