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瑞浦(688536)

搜索文档
思瑞浦: 2024年年度股东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5-21 10:16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2.20亿元,同比增长11.52%,主要受益于汽车、光模块、服务器及部分工业消费细分市场需求增长以及信号链和电源管理芯片新产品放量 [11] - 毛利率为48.19%,同比下降3.59个百分点,主要受产品结构变动、市场竞争导致价格承压、研发销售费用增加及存货跌价准备影响 [11] - 信号链芯片产品收入9.76亿元,同比增长11.44%,毛利率50.10%(同比下降4.17个百分点);电源管理芯片收入2.44亿元,同比增长11.89%,毛利率40.12% [11] - 2024年末总资产55.84亿元,净资产53.01亿元,货币资金及理财余额36.88亿元,资产负债结构良好 [11] 董事会履职情况 - 2024年召开12次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定期报告、股权激励、可转债发行及并购重组等26项重大议案 [12][13] - 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召开2次,重点监督发行可转债及并购事项,审计委员会召开7次会议审查财务报告及内控 [19][20] - 完善治理制度,制定《舆情管理制度》《员工购房借款管理办法》等,修订《公司章程》及募集资金管理等制度 [12] - 2025年计划加强ESG信息披露,优化投资者关系管理,引入长期投资者 [22] 监事会监督情况 - 2024年召开11次会议,监督可转债发行、定期报告、审计机构变更等事项,未发现违规行为 [23][24] - 确认公司财务报告真实准确,募集资金使用合规,关联交易及对外担保决策合法 [28][29] - 2025年将重点关注经营稳定性、财务状况及内控执行,提升科学决策水平 [29] 利润分配与审计机构 - 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97亿元,未分配利润1.70亿元,决定不进行现金分红、送股或转增股本 [31] - 续聘容诚会计师事务所为2025年审计机构,2024年审计费用100万元(财务80万+内控20万),专项审计费用20万元 [32][36] 董事及监事薪酬 - 2024年董事薪酬总额359.89万元,独立董事津贴12万元/年;监事薪酬总额108.79万元 [38][39][42] - 2025年非独立董事薪酬采用"基本薪酬+绩效奖金"结构,独立董事津贴维持12万元/年 [40][43]
思瑞浦(688536) - 2024年年度股东会会议资料
2025-05-21 09:45
业绩总结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20亿元,同比增长11.52%[14] - 2024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1.97亿元[14] - 2024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48.19%,较上年同期减少3.59个百分点[14] - 2024年信号链芯片销售收入9.75亿元,同比增长12.19%[15] - 2024年电源管理芯片销售收入2.44亿元,同比增长11.89%[15] - 2024年信号链芯片产品毛利率为50.10%,较上年同期减少4.17个百分点[15] - 2024年电源管理芯片产品毛利率为40.52%,较上年同期减少1.76个百分点[15] - 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为62.01亿元,较期初增长4.96%[15] - 2024年末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为53.01亿元[15] - 2024年末公司货币资金及理财余额约36.88亿元[15] - 2024年末合并报表未分配利润为588,362,143.62元[46] - 2024年末母公司可供分配利润为964,151,171.47元[46] - 2024年度公司不进行现金分红,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46] 未来展望 - 2025年董事会将完善公司治理,健全内控体系,发挥监督作用,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理念[28] - 2025年公司监事会将加强对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监督检查,关注重大事项[42] 其他新策略 - 公司制定《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通过多种方式与投资者沟通,提升服务水平[26] - 公司制定《舆情管理制度》,成立领导小组处置舆情[26] - 公司建立完善可持续发展治理及信息披露体系,发布中英文双语ESG报告[24] 审计与薪酬 - 公司拟续聘容诚会计师事务所担任2025年度财务与内部控制审计机构,聘期一年[49] - 2024年度财务报表审计费用80万元,内控审计费用20万元,子公司专项审计费用20万元[55] - 2024年度公司发放董事薪酬合计359.89万元[60] - 2025年独立董事津贴标准为12万元/年,按季度发放[63] - 2024年度公司发放监事薪酬合计108.79万元[69] - 2025年度监事薪酬方案适用时间为202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70]
思瑞浦(688536):Q1实现扭亏,各下游亮点纷呈
华安证券· 2025-05-21 09:3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Q1公司净利润扭亏,主要因工业、汽车及泛通信等下游市场需求回暖及并表创芯微使收入环比大幅增长 [6] - 2024年公司在各大下游市场持续拓展,汽车电子、泛通信、泛工业、消费电子等领域均有亮点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收盘价146.82元,近12个月最高/最低为194.95/66.80元,总股本133百万股,流通股本133百万股,流通股比例100%,总市值195亿元,流通市值195亿元 [1] 财务数据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4亿元,同比增加111%,环比增加14%;归母净利润1556万元,同比增加132%,环比增加116%;扣非净利174万元,同比增加102%,环比增加102% [5] - 2024年营业收入12亿元,同比增加12%;归母净利润 -2亿元,同比减少468%;扣非净利 -3亿元,同比减少150% [5]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2、2.98、4.09亿元,对应的EPS分别为0.99、2.25、3.09元,最新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148x、65x、48x [8] - 2024 - 2027E营业收入分别为1220、1841、2330、2796百万元,收入同比分别为11.5%、51.0%、26.6%、20.0% [10] - 2024 - 2027E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 -197、132、298、409百万元,净利润同比分别为 -468.1%、166.7%、126.5%、37.4% [10] 产品收入情况 - 2025年Q1信号链芯片收入2.87亿元,同比增长65%;电源管理芯片产品收入1.35亿元,同比增长417% [6] 下游市场拓展情况 - 汽车电子方面,2024年已有200 + 款车规芯片,营收约2亿元,同比增长约80%,多通道电源PMIC、车规CAN收发器、ORing控制器等已量产 [7] - 泛通信领域,积极布局光模块、服务器及无线通信三大方向,超低噪声LDO、I2C开关、12位8通道SAR ADC等多款芯片已量产导入 [7] - 泛工业方面,持续丰富高压DC/DC产品线,推出多款高压DC/DC等产品 [7] - 消费电子方面,借助收购创芯微,单节锂电池保护芯片在手机下游增长迅速,多节锂电保护芯片成功导入清洁家电、电动自行车等领域,新推出MOS、PMIC、IPM等产品已量产销售 [7]
科创100ETF基金(588220)盘中上涨,深化科创板一揽子政策措施有望加速出台
搜狐财经· 2025-05-16 02:56
科创100ETF基金表现 - 科创100ETF基金(588220)上涨0 52% 跟踪指数成分股经纬恒润(688326)上涨6 16% 迈威生物(688062)上涨5 13% 思瑞浦(688536)上涨4 40% 华曙高科(688433)上涨3 91% 纳芯微(688052)上涨3 14% [1] 政策支持 - 证监会公告将抓紧出台深化科创板和创业板改革的一揽子政策措施 推动提升中长期资金入市规模和比例 [1] - 央行等四部门提出落实科技金融体制政策 探索构建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体制机制 加快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落实 激励金融机构扩大科技企业首贷融资和设备更新贷款投放 [1] 科创板公司发展 - 科创板公司在芯片设计、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等领域坚持自主创新 以多元化战略分散风险 成为竞逐国际价值链的先锋力量 [1] - 科创板企业在关键技术领域的突破和发展具有较大成长潜力 长期有望为投资者带来较好回报 [1] 上证科创板100指数权重 - 上证科创板100指数(000698)前十大权重股包括恒玄科技(688608)、百济神州(688235)、翱捷科技(688220)等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25 04% [2] 科创100ETF基金信息 - 科创100ETF基金(588220)场外联接A代码019861 联接C代码019862 联接I代码022845 [3]
【机构调研记录】长信基金调研良信股份、思瑞浦
证券之星· 2025-05-16 00:10
长信基金调研上市公司情况 - 长信基金近期调研2家上市公司,分别为良信股份和思瑞浦 [1] 良信股份调研纪要 - 智能配电业务重点投入工业建筑和公商业建筑,提供个性化定制智能化配电方案,拓展行业市场份额 [1] - 数据中心业务产品应用于机房配电、智能监控、智慧运维等领域,与国内大客户紧密合作开发定制化产品,拓展海外市场 [1] - 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提高因产品结构优化、高毛利新品销售增加、成本端综合降本效果优于去年 [1] - 一季度增长较快的领域为新能源、电力及数据中心行业 [1] 思瑞浦调研纪要 -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2,179.44万元,同比增长110.88%,净利润1,556.30万元,扭亏为盈 [1] - 信号链芯片收入28,664.74万元,同比增长64.86%,电源管理芯片收入13,504.03万元,同比增长416.53% [1] - 模拟集成电路设计行业将长期向好,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发展及国家政策支持 [1] - 已完成多市场布局,工业市场需求逐步恢复,泛通信市场业务触底回升,汽车市场有望持续高增速,消费市场业务将成长 [1] 长信基金概况 - 资产管理规模(全部公募基金)1796.59亿元,排名37/210,资产管理规模(非货币公募基金)857.0亿元,排名52/210 [2] - 管理公募基金数170只,排名41/210,旗下公募基金经理33人,排名36/210 [2] - 旗下最近一年表现最佳的公募基金产品为长信电子信息量化灵活配置混合A,最新单位净值为1.06,近一年增长38.2% [2] - 旗下最新募集公募基金产品为长信稳瑞纯债债券A,类型为债券型-长债,集中认购期2025年3月24日至2025年5月23日 [2]
思瑞浦连跌4天,万家基金旗下2只基金位列前十大股东
搜狐财经· 2025-05-12 15:12
思瑞浦股价表现 - 思瑞浦连续4个交易日下跌,区间累计跌幅-5.50% [1] 思瑞浦业务概况 - 公司专注于研发高性能、高质量和高可靠性的集成电路产品,包括信号链模拟芯片、电源管理模拟芯片和数模混合模拟前端 [1] 基金持仓情况 - 万家基金旗下2只基金进入思瑞浦前十大股东:万家行业优选混合(LOF)一季度持仓不变,万家自主创新混合A一季度新进 [1] - 万家行业优选混合(LOF)今年以来收益率27.68%,同类排名78/4548 [2] - 万家自主创新混合A今年以来收益率18.99%,同类排名196/4548 [2] 基金经理信息 - 两只基金均由黄兴亮管理 [5] - 黄兴亮为清华大学博士,拥有10年又331天基金经理任职经验 [6] - 现任万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在管基金总规模151.14亿元,任期回报114.60% [6] - 目前管理万家科创板2年定开混合基金,规模4.97亿元,任职回报50.38% [6] 基金公司背景 - 万家基金成立于2002年8月,股东为中泰证券(持股60%)和山东省新动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股40%) [6]
【招商电子】思瑞浦:25Q1单季度归母已实现扭亏,收购创芯微增强消费类实力
招商电子· 2025-05-06 13:49
思瑞浦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分析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12.2亿元,同比+11.52%,其中创芯微并表贡献5882万元,信号链类产品占比80%,电源类占比20% [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97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2.81亿元,毛利率48.19%,同比-3.6pcts,信号链类毛利率50.1%(同比-4.18pcts),电源类毛利率40.52%(同比-1.76pcts) [1] - 25Q1营收4.22亿元,同比+110.9%/环比+13.6%,毛利率46.43%(同比-1.21pcts/环比+1.16pcts),归母净利润1556万元,首次实现单季扭亏,净利率3.69% [1] 业务分下游领域 - 汽车电子:2024年营收2.07亿元,占比16.95%,同比+80%,拥有200余款车规级芯片 [2] - 泛通讯:无线通信库存去化后24H2回暖,光模块及服务器业务快速增长 [2] - 泛工业:新能源、工业控制等领域持续推进产品份额提升和新品导入 [2] - 消费电子:创芯微并表后占比提升,25Q1预计与泛通讯业务占比相当 [2] 创芯微收购影响 - 创芯微2024年营收3.1亿元(同比+23.01%),剔除股份支付后净利润4730万元(同比+165.46%),产品以锂电保护IC(58%)和AC/DC(26%)为主 [3] - 终端客户覆盖小米、OPPO、VIVO等,业绩承诺2024-2026年合计净利润不低于2.2亿元(剔除股份支付) [3] - 补强消费电子业务实力,实现与思瑞浦的电源管理产品协同 [3] 产品与战略布局 - 信号链类产品技术领先,电源管理类通过收购增强竞争力,下游形成泛工业、汽车、泛通讯、消费四类均衡布局 [3] - 汽车电子增速显著,泛通讯业务触底回升,泛工业边际改善 [2][3]
科创板今日大宗交易成交2.30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5-06 12:53
科创板大宗交易概况 - 5月6日共有12只科创板股票发生大宗交易 合计成交21笔 累计成交量522.69万股 成交总额2.30亿元 [1] - 铂力特成交金额最高达8639.46万元 思瑞浦和凌云光分别以6075.03万元和2421.60万元位列第二、三位 [1] - 大宗交易涉及股票包括铂力特、思瑞浦、凌云光、威迈斯、埃夫特、东微半导、爱科赛博、芯动联科、灿芯股份、信安世纪、富吉瑞、希荻微 [3] 交易折溢价情况 - 埃夫特折价率19.18%居首 威迈斯折价17.86% 凌云光折价17.10% [1] - 思瑞浦出现平价交易 折溢价率为0% 铂力特折价率仅0.41% [3] - 折价率超过10%的股票包括灿芯股份(12.00%)、信安世纪(13.49%)、希荻微(11.15%) [3]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当日科创50指数上涨1.39% 发生大宗交易的科创板股平均上涨3.39% [1] - 爱科赛博涨幅12.20%领涨 信安世纪涨7.11% 埃夫特涨5.18% [1] - 7只股票获主力资金净流入 芯动联科净流入1755.59万元 爱科赛博净流入1156.24万元 凌云光净流入886.49万元 [2] - 希荻微净流出2155.66万元 灿芯股份净流出866.68万元 东微半导净流出369.54万元 [2] 机构参与情况 - 机构通过营业部参与5笔交易 涉及5只股票 [1] - 机构买入金额前三为东微半导824.20万元、信安世纪363.60万元、富吉瑞334.95万元 [1] - 机构交易标的包括东微半导、信安世纪、富吉瑞等 [1]
A股进口替代50强出炉,AI芯片、光刻胶、科学仪器……谁空间更大?高成长高科技高胜率
证券时报· 2025-05-02 00:24
行业分析 - 美国滥用关税手段未能减少贸易逆差,反而破坏全球经济秩序,中国采取反制措施为国内产业提供进口替代契机 [1] - 进口替代空间较大的行业包括芯片、光刻胶、科学仪器、医疗器械和航空装备等 [1][6] - 中国对电子(半导体组件/设备/器件、光学元件)、医疗器械、机械(测量仪器、机床、刀具)、航空装备、化学制品等细分品类进口依赖度较高 [4] - 中国自美进口的电子机械、农产品、化工、能源等产品规模均超过1500亿元,运输设备部件和精密仪器约五分之一来自美国 [5] 市场空间 - 模拟芯片全球市场规模794亿美元,中国需求占比30%至40%,市场空间约2400亿元人民币 [6] - 科学仪器去年进口额2300亿元,高端设备(如质谱仪、电子显微镜)80%依赖进口 [6] - 医疗设备高端产品(如MRI、CT机)70%依赖GE、西门子,市场空间达数千亿元 [6] - 进口替代市场空间合计超万亿元,技术密集型领域(半导体、科学仪器)替代难度最高但政策扶持力度最大 [6] 公司表现 - 进口替代50强股票中,中芯国际、海光信息、恒瑞医药、寒武纪-U等10股市值超千亿元,主要集中在半导体设备制造、AI芯片、创新药、医疗设备等领域 [7] - 12只股票市值低于百亿元,坤恒顺维和优利德两只科学仪器行业股票市值均不足40亿元 [7] - 50强股票去年研发投入占比平均值超过21%,中位数超过13%,远高于A股平均水平 [9] - 龙芯中科研发投入占比高达105.34%位居首位,寒武纪-U、泽璟制药-U、景嘉微等个股研发占比均超50% [9] - 百济神州-U去年研发投入逾141亿元,专注于肿瘤创新治疗药物研发 [9] 核心标的 - 北方华创去年研发支出近60亿元,2024年新申请专利超1300件(发明专利占比超80%),在半导体设备、新能源与精密电子领域取得突破 [10] - 迈瑞医疗去年研发支出超40亿元,产品覆盖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及医学影像三大领域,拥有国内同行业最全产品线 [10] 成长性与股价表现 - 上榜公司今年净利增速平均值接近69%,华虹公司、寒武纪-U、华中数控、澳华内镜、景嘉微等11股净利有望翻倍增长 [12] - 31只个股年内股价逆市上涨,占比超六成,泽璟制药-U、思瑞浦、百济神州-U等个股均涨超60% [12]
思瑞浦(688536):公司信息更新报告:下游领域、新品多点开花,盈利能力大幅改善
开源证券· 2025-04-30 15:2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思瑞浦2025年Q1成功扭亏,新品多点开花,考虑行业景气度变化及公司产品拓展,上修2025/2026年收入,下修2025/2026年利润预测,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情况 - 当前股价156.03元,一年最高最低为194.95/66.80元,总市值206.90亿元,流通市值206.90亿元,总股本1.33亿股,流通股本1.33亿股,近3个月换手率179.33% [1] 财务数据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20亿元,同比增长11.52%,实现归母净利润 -1.97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 -2.81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22亿元,同比增长110.88%,实现归母净利润0.16亿元,实现扭亏 [3]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分别实现收入20/25/30亿元(2025/2026年前值为18/23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4/2.7/3.9亿元(2025/2026年前值为2.9/4.3亿元),以2025年4月30日收盘价计算,对应PE分别为142/72/50倍 [3] - 2023 - 2027E营业收入分别为10.94/12.20/19.87/25.12/30.23亿元,YOY分别为 -38.7%/11.5%/62.9%/26.4%/20.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35/-1.97/1.37/2.67/3.88亿元,YOY分别为 -113.0%/-468.1%/169.4%/95.4%/45.2%;毛利率分别为51.8%/48.2%/47.3%/47.6%/48.6%;净利率分别为 -3.2%/-16.2%/6.9%/10.6%/12.8%;ROE分别为 -0.6%/-3.7%/2.5%/4.7%/6.4% [6] 产品线情况 - 信号链芯片方面,推出电容采集架构电流传感放大器、高PSRR高带宽高压的运算放大器系列等多项转换器及接口产品,产品竞争力和技术壁垒持续提升 [4] - 电源管理芯片方面,持续丰富产品矩阵,推出有源钳位反激PoEPD单芯片解决方案等产品 [4] - 数模混合方面,依托技术积累持续精进,推出高可靠性长距离车载无损音频总线芯片 - ASN汽车传感器网络收发器及17通道高精度模拟前端AFE等具备较强竞争力的产品 [4] 客户拓展情况 - 汽车电子方面,截至2024年末,已有200余款车规芯片,2024年多款产品进入头部客户白名单并完成量产出货 [5] - 泛通信方面,产品持续精进,部分产品性能已达业内先进水平 [5] - 泛工业方面,持续推进已有产品的份额提升及新产品的导入工作并取得诸多积极进展 [5] - 消费方面,完成对创芯微的收购,在消费电子领域的产品和市场布局得到快速补充 [5]